第三章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321.50 KB
  • 文档页数:7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学前教育总目标 普遍要求 2、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 特殊要求 3、短期目标 阶段要求 4、活动目标 具体要求
二、幼儿园的任务 实施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 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为幼儿的家 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即教育儿童、服务家长双重任务)
一、家庭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通过父母的教养方式,把价值观念、 行为方式、态度体系及道德规范、期望 等传授给儿童,促进学前儿童的发展。 常见的家庭教养方式分类,即溺爱、 专制、民主和放任。
(一)家庭教育方式:溺爱
管教特点: 父母十分关注子女的要求,但对子女 的行为要求不多; 子女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父母认为要求太多会限制子女的自由。
基本要求: 1、一日活动中的各种活动不可偏废 2、各种活动必须有机统一为一个整体
(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指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组织形式, 寓教育于游戏中,通过游戏促进儿童的 身心发展。
基本要求: 1、树立正确的游戏教育观 2、提供给学前儿童充足的游戏时间
(七)充分利用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 资源的原则 指充分利用来自各种不同的环境, 有着不同经验的学前儿童、家庭和社会 的教育资源,发挥各类环境、各种力量 的合力作用,将使教育更加开放,更经 济,更生动活泼,更有意义。
2、认同 美国研究者认为,认同一般可以分为 四种,即模仿学习、禁令学习、认同强 者、分享体验
3、期望 罗森塔尔效应 启示:家长和教师对孩子有更多的信 心和好感时,孩子可能有更大的进步; 反之,如果主观认定自己的孩子或学生 天生愚笨、后天偷懒、难以造就,孩子 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难以发挥。
(二)幼儿园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1、幼儿园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诱导作 用 例如:脑重:出生330克,1岁900克,3 岁1000克,6岁开始接近成人脑重。以 后发育速度减慢。
基本要求: 1、让学前儿童真正接触社会 2、让家庭、社区融入幼儿园教育的行列
第二节 学前儿童智育
一、学前儿童智育的概念 学前儿童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 让学前儿童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 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 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的教育过程。
二、学前儿童智育的内容
2、范例 指对学前儿童具有重要教育作用的典 型事例,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 教育影响学前儿童的一种方法。
使用范例的方法进行教育时,应注意两点: 第一,教师要为儿童选择和确立积极的范 例 第二,教师要以身作则
3、评价 是指学前儿童品德行为表现给予肯定 或否定。评价是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一 种辅助方法,它能起到控制学前儿童品 德发展方向的作用。
三、幼儿园工作的原则 (一)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 内涵指的是教师在制定教育计划、 设计教育活动时,应当以“完整儿童 “的培养为指导思想,不能片面追求学 前儿童的特长和技能
(二)尊重学前儿童,建立平等的师幼关 系的原则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天性。 其次,尊重每个儿童,不搞成见,不搞 偏见。 第三,促进师幼之间的沟通。
子女表现特点: 情绪稳定与乐观、性格外向 具有强烈的同情心、事业心、 责任感和成就感
(四)家庭教育方式:放任
管教特点: 不向儿童提出什么要求,与儿童沟 通不多 父母任孩子自由、不受约束地发展
子女表现特点: 任性,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缺乏自尊感和胜任感
美国合格父母10条标准: 1、孩子在场,父母不吵架 2、不拿自己孩子和别人的孩子相比 3、父母之间要互相谅解 4、任何时候不对孩子撒谎 5、与孩子之间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6、孩子的朋友来做客要表示欢迎 7、孩子提出的问题要尽量答复 8、在外人面前不讲孩子的过错 9、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过分强调 孩子的缺点 10、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动不动就发脾 气
二、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一)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因 素 模仿、认同以及教师的期望和要求
1、模仿 榜样只有当它具备以下三种特征时, 才能刺激儿童的模仿: 一是教师控制自己的需要、情感冲动 和对儿童施加影响的一种“威望” 二是教师真诚的关心、帮助、指导 三是类似性
学前儿童道德情感的特点: (1)不稳定性:学前儿童的喜怒哀乐的 变化比较容易、简单 (2)模仿性:往往模仿成人或其他孩子 进行道德判断 (3)外露性:学前儿童的喜怒哀乐经常 容易表露于外
(三)学前儿童道德意志的形成和发展 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在实现 一定的道德行为过程中,克服内在的阻 力和困难所做出的自觉顽强的努力,是 一种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 学前儿童道德意志的特点:自觉性 低、自制力强、坚持性不强
(四)学前儿童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 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按照一定 道德规范,对他人和社会作出的反应和 采取的行为。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 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德育的最 终目的。 学前儿童道德行为的特点是:(1) 知性常常脱节;(2)容易反复。
二、学前儿童德育的意义 1、学前儿童德育是全球化时代的需要 2、学前儿童德育是实施各育的方向和动 力保证 3、学前儿童德育是独生子女健康成长的 特殊需要
三、学前儿童德育的方法 1、说服,即通过讲解、谈话、讨论 等方式向学前儿童讲清一些简单的道理, 帮助学前儿童分清是非,使学前儿童具 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并能用这些道德观 念来指导自己行为的一种方法。
使用说服法的注意事项 (1)说服要结合具体事例,防止抽象、 枯燥的说教(针对性、艺术性) (2)说服要伴随良好的气氛,防止简单、 生硬的压服。
第一,发展智力的教育。 第二,初步知识和概念的教育。 第三,学前儿童求知的兴趣以及良好的学 习习惯的培养。
三、学前儿童智育的实施
(一)学前儿童智育实施途径 1、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发展学前 儿童智力。 2、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学前儿童 自主活动。
(二)实施学前儿童智育应该注 意的问题
1、处理好智力与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 2、重视学前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3、注意学前儿童知识的结构化。
第三节 学前儿童德育
一、学前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道德品质教育过程中的四个基本因 素:知、情、意、行。 德育过程是使受教育者知、情、意、 行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
(一)道德认知的形成和发展 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 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 掌握。知是基础。
学前儿童道德认知的特点 (1)他律性 学前儿童只是按照成人提出的道德准则进 行道德判断和决定自己的行为,而不是 根据自己对道德标准的理解来支配自己 的行动。因此,在这个阶段“服从”就 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注意特点。
贯彻科学性原则的要求 1、选择正确的符合儿童全面发展要求的 教学内容 2、教师对知识的介绍、说明、讲解、分 析、举例等必须准确无误,以有利于儿 童形成科学的概念 3、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识事物规律 进行教学
(三)直观性原则 是指利用儿童的各种感官和已有经 验,通过各种直观手段吸引儿童的注意 力,丰富儿童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 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概念,获取知识与 技能,发展智力。
运用评价法应注意三点: 1、幼儿园应以表扬、奖励为主。 2、表扬奖励、批评惩罚必须做到公正合 理,实事求是,恰如其分。 3、运用评价法要适时适度。
第五章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教学目标: 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 领会幼儿园各种活动的组织要领; 能够组织各种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明确幼儿园的游戏活动种类及其作用。
(三)保教结合的原则 内涵:教师应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 的特点出发,在全面、有效地对学前儿 童进行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学前儿童生 活上的照顾和保护,保教合一,确保他 们真正能健康、全面地发展。
具体要求: 1、保育与教育是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 2、保育与教育工作互相联系,互相渗透 3、保育与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
第三章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 学习目标 1、了解学前教育在人一生中的地位与作 用; 2、明确各因素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重 点) 3、运用相关原理协调各种影响因素使其 效果达到最优化。(难点)
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人, 生活环境对人的个性形成具 有极大的影响。到底有哪些 环境因素制约着儿童的身心 发展?
教学安排: 第一节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讲授) 第二节 第三节 幼儿园的游戏活动(自学) 幼儿园的生活活动(自学)
第一节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概念
幼儿园中的教学活动是指幼儿园中 为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 由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施的教 与学的正式活动。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 (一)思想性原则 指在幼儿园全部教学活动中,必须向 儿童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和共产主义 道德品质教育,贯彻完成幼儿园德育的 任务。
贯彻思想性原则的要求 1、要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运用多种教育 手段和方法,对儿童实施品德教育。 2、教师应结合知识的传递,对儿童进行 思想品德教育。 3、教师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为 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科学性原则 是指向儿童传授知识、技能应该是 正确的、可靠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组织形式选择和教 学方法的运用应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和认 识事物的规律,是切实可行的。
脑的发育需要刺激(举例说明)
2、幼儿园教育能激发学前儿童的主观能 动性 良好的幼儿园教育将儿童看作教育的主 体,强调充分调到儿童的学校积极性, 使他们投身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从 而促进自我发展。
三、社区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1、对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补偿性教育 2、积极影响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3、为学前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保障 4、为学前儿童提供特定的精神环境 5、有利于培养学前儿童的良好行为
(二)家庭教育方式:专制 管教特点: 严格要求子女服从、附和 以惩罚和命令的方式管教子女 亲子间没有互相讨论的余地,子女不 应有任何质疑 不鼓励子女追求独立、自立
子女表现特点:
依赖性强 自信心较低 社交技巧较差 好奇心不强
(三)家庭教育方式:民主 管教特点: 父母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注意培 养孩子的主动精神 对孩子的期望、要求及奖励、惩罚等 比较恰当 经常与孩子进行思想与价值观的交流 与沟通
教学安排: 第一节:学前教育总目标(讲授) 第二节:学前儿童体育(自学) 第三节:学前儿童智育(讲授) 第四节:学前儿童德育(讲授) 第四节:学前儿童美育(自学)
第一节
学前教育总目标
一、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一)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涵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 园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
(二)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 构
第四章 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
教学目标: 1、了解幼儿园教育的总目标,明确幼儿园的任 务;(重点) 2、理解学前儿童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的概 念、意义、任务和内容; 3、明确并运用学前儿童体育、智育、德育和美 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重点) 4、运用德育原则和方法,解决学前儿童出现的 行为问题等(难点)
(四)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内涵:教育者在关注全体受教育对 象的同时,还应重视儿童的个别差异, 因人施教,有针对性地采取最有效、最 合理的方式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
基本要求: 1、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 2、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基本上的 发展 3、多种组织形式促进儿童的发展
(五)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的原则 内涵:指幼儿园应充分认识和利用一日生 活中各种活动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 织、科学安排,让一日活动发挥一致的、 连贯的、整体的教育功能,寓教育于一 日活动中。
(2)直观性 1、把行为的直观效果,即直接看到的效 果作为道德判断的依据; 2、儿童还不能把动机与效果结合起来进 行道德判断。
(3)情绪性 只要成人说是好的百度文库或自己觉得有 兴趣的、对自己有好处的,就认为是好 的,反之,则是坏的。
(二)道德情感的形成和发展 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道德的是 非善恶美丑产生的喜怒哀乐的情绪体验。 它是伴随着思想品德的认识而产生和发 展并且是转化为思想意志、行为的中间 环节,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