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物联网应用产业基地启动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新闻通稿

广东省物联网应用产业基地启动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新闻通稿

广东省物联网应用产业基地启动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新闻通稿
广东省物联网应用产业基地启动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新闻通稿

物联天下智行未来

——广东省物联网应用产业基地盛大启动

(2011年4月8日)今日,落户广东顺德乐从、由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授牌的广东省物联网应用产业基地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参与下盛大启动!同时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授牌的广东省华南物联网应用研究院也在乐从宣告成立。广东省物联网应用产业基地采用“政府指导、企业主办、政企联动”的模式,充分利用传统优势产业基础、技术资源、产业信息化经验大力发展物联网建设,由广东制造发展为广东创造,打造幸福广东。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佛山市、顺德区和乐从镇等各级政府领导及启动区第一期运营商广东物联天下物联网信息产业园有限公司负责人出席了启动仪式。在启动仪式上,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韩国三星SDS、软通动力等顶尖科研院校和行业巨头与会签约,达成战略合作。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核心的物联网,是我国“十二五”期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在刚结束的2011年全国人大会议中,温家宝总理强调“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促进物联网示范应用。”对物联网的应用寄予厚望。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有关领导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我国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发展,广东依托产业制造和信息服务优势,有力推进物联网产业聚集和普及应用成效显著,并期望基地的建设为全国物联网应用产业发展探索鲜活的经验。省经济和信息化委领导表示,基地的布局建设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重要举措,佛山市顺德区肩负着先行先试的重任,要高起点、高标准、高定位建设应用产业基地,加快推动高端产业集聚和物联网在经济社会普及应用。顺德区和乐从镇政府领导表示将不负重望,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努力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应用产业基地,为物联网应用在广东乃至全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广东省物联网应用产业基地

广东省物联网应用产业基地是”中国南方智谷”建设的重要内容,座落于以“家具、钢材和塑料”三大专业市场而闻名于世的顺德乐从。基地建设将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云计算等物联网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引进,开展以智慧家具商贸、家电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大宗物流配送等重点工程建设,推动物联网发展,推进智慧城镇建设。

通过建设“广东省物联网应用产业基地”,聚集一批物联网研究机构,培育和引进一批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物联网企业,形成物联网信息产业集群效应和规模化发展,努力打造国际物联网应用产业集聚基地、亚洲物联商务枢纽、全国物联网产业应用先行示范区、华南物联网创新创业高地,发展成为面向世界、辐射全国的物联网应用信息服务中心,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为“智慧广东”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乐从镇党委书记麦连桐表示:“广东省物联网应用产业基地落户乐从,既是乐从的荣誉也是乐从的重任,乐从将以基地的建设为抓手,一方面以乐从现有商贸物流产业的高端提升为结合点,推动物联网新兴产业在本土的聚集,推动物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和应用,实现“物联新城”的城市远景蓝图,另一方面,也将勇担镇域产业和城市转型升级的探索任务,为广东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积极经验。”

目前,基地以“政府指导、企业主办、政企联动”的模式,规划建设占地面积超过1000亩的产业园区作为启动区。乐从镇政府与广东物联天下物联网信息产业园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产业园区分期开发。广东物联天下物联网信息产业园有限公司已于2010年10月正式启动了一期项目的开发建设。预计到2011年10月可投入使用。同时,广东物联天下物联网信息产业园有限公司还与政府就二期项目开发达成协议。

广东省物联网应用产业基地启动区一期项目将涵盖智能体验区、广东省华南物联网应用研究院和数据中心及培训中心、电子商务协同平台及物联网相关企业集群区四大板块;二期分为研发功能区、高新产业聚集区、电子商务协同发展区、数据信息服务区、会展区、商务区、生活区、休闲商业区八大功能区。

基地在进行园区建设的同时,还将重点就城域物联网项目与战略合作伙伴广泛开展合作。城域物联网项目主要着力于利用物联网技术,打造统一的数据采集、分析、处理的公共平台,实现跨行业跨应用的融会贯通,促进产业升级转型,完善公共管理、民生福祉和生产管理等各项公共应用,实现智能城市。

城域物联网的建成,将能够整合各种物联网技术资源和合作伙伴,并由此诞生一个新兴产业——物联网信息服务业。该产业将迅速成长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

基地技术核心--广东省华南物联网应用研究院

广东省华南物联网应用研究院由政府、学术机构、企业三方参与组成,在其不断成长与壮大中,政府、学术机构、企业将各行其责,不断促进其更好、更快的发展。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和顺德区人民政府将共同支持和推动,提供高精尖人才引进政策倾斜保障;顺德区乐从镇人民政府日常指导,提供高精尖人才落地以及专项研发支持基金;企业为主体投资,建设研究院和负责一系列运营服务、研发成果市场化运作。

广东省华南物联网应用研究院主要围绕物联网产业链——应用解决方案、传感感知、传输通信、运算处理四大关键环节将各合作科研院所进行分类组建项目研究组,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引入先进技术与资本,结合市场需求与地域应用,为本地产业提供物联网技术支持和公共信息服务的平台。

广东省物联网应用产业基地管委会副主任、广东物联天下物联网信息产业园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永波表示:“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对未来时代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物联天下将不遗余力与各级政府、科研单位、上下游各类企业携手致力物联网产业化规模发展,共建智慧广东,幸福广东。”

物联网产业园建设项目计划书

物联网产业园建设项目 计划书 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摘要说明— 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标准制定。加快制定传感器、仪器仪表、射频识别、多媒体采集、地理坐标定位等感知技术和设备标准。组织制定无线传感器 网络、低功耗广域网、网络虚拟化和异构网络融合等网络技术标准。制定 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管理与交换、数据分析与挖掘、服务支撑等信息 处理标准。制定物联网标识与解析、网络与信息安全、参考模型与评估测 试等基础共性标准。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对新一轮产业变革 和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时期,我 国物联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与发达国家保持同步,成为全球物联网发 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 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促进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业态广泛应用,培育壮大新动能成为国家战略。当前,物联网正进入跨界融合、集成 创新和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 物联网领域的拓展深化有力地推动了物联网一系列终端的需求和促进 新的技术水平的改造升级。根据市场调研公司预测,物联网所带来的产业 价值将比互联网大30倍,将成为下一个万亿美元级别的信息产业业务。作 为物联网终端的上游组件厂商,集成电路设计行业也因此受益。假设每个 物联网终端平均需要4颗芯片(通信、嵌入式系统、传感器芯片、电源芯片

等),根据各类芯片单价及预测的物联网连接数,保守估计2020年我国物 联网芯片市场规模将达388亿元,这将驱动整个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进一 步发展。 该物联网设备项目计划总投资14399.1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087.9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00%;流动资金3311.20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23.00%。 达产年营业收入29828.00万元,总成本费用22606.12万元,税金及 附加301.92万元,利润总额7221.88万元,利税总额8519.92万元,税后 净利润5416.41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103.5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0.15%,投资利税率59.17%,投资回报率37.62%,全部投资回收期4.16年,提供就业职位522个。 重视环境保护的原则。使投资项目建设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同时,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企业安全卫生的各项法律、法规,并做到环境保护“三废”治理措施以及工程建设“三同时”的要求,使企业达到安全、整洁、 文明生产的目的。 基本信息、项目建设背景、产业研究分析、建设内容、项目选址研究、土建工程方案、工艺技术说明、项目环境影响情况说明、安全保护、项目 风险说明、项目节能分析、实施计划、投资计划方案、经济效益可行性、 总结评价等。

物联网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物联网产业园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中咨国联出品

目录 第一章总论 (9) 1.1项目概要 (9) 1.1.1项目名称 (9) 1.1.2项目建设单位 (9) 1.1.3项目建设性质 (9) 1.1.4项目建设地点 (9) 1.1.5项目负责人 (9) 1.1.6项目投资规模 (10) 1.1.7项目建设规模 (10) 1.1.8项目资金来源 (12) 1.1.9项目建设期限 (12)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12) 1.3编制依据 (12) 1.4编制原则 (13) 1.5研究范围 (14)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4) 1.7综合评价 (1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17) 2.1项目提出背景 (17)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19)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19) 2.3.1促进我国物联网产业园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0) 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0) 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21) 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21) 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21)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22)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22)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23) 2.4.1政策可行性 (23) 2.4.2市场可行性 (23) 2.4.3技术可行性 (23) 2.4.4管理可行性 (24) 2.4.5财务可行性 (24) 2.5物联网产业园项目发展概况 (24) 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25) 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25) 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25)

国外物联网发展现状 - 副本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欧、日、韩等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物联网等新兴产业作为应对危机和占领未来竞争制高点地重要举措,制定出台战略规划和扶持政策,全球范围内物联网核心技术持续发展,标准和产业体系逐步建立,初步形成了传感器与无线射频识别()等感知制造业,网络设备与通信模块、机器到机器()终端与运营服务以及基础设施服务、软件与集成服务等产业链,年全球物联网产业规模超过亿美元.发达国家凭借信息技术和社会信息化方面地优势,在物联网应用及产业发展上具有较强竞争力. 美国:作为振兴经济地“新武器” 年月,在美国总统奥巴马与美国工商领袖地"圆桌会议"上,公司提出"智慧地球"地概念,即把传感器放到电网、铁路、桥梁和公路等物体中,能量极其强大地计算机群,能够对整个网络内部人员和物体实施管理和控制.这样,人类可以更加精确地利用动态实施地方式管理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达到"智慧"状态.该战略一经提出,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极大地响应,物联网荣升当年最热门话题之一.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智慧地球"地提议得到了奥巴马总统地积极回应并在随后出台地总额亿美元地《经济复苏和再投资法》中提出,从能源、科技、医疗、教育等方面着手,通过政府投资、减税等措施来改善经济、增加就业机会,推动美国长期发展.其中鼓励物联网技术发展政策主要体现在推动能源、宽带与医疗三大领域上.例如,得克萨斯州地电网公司建立了智慧地数字电网.这种数字电网可以在发生故障时自动感知和汇报故障位置,并且自动路由,秒钟之内就能恢复供电.该电网还可以接入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有利于新能源产业地成长.相配套地智能电表可以让用户通过手机控制家电,给居民提供便捷地服务.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奥巴马将物联网作为振兴经济地两大武器之一,投入巨资深入研究物联网相关技术.无论基础设施、技术水平还是产业链发展程度,美国都走在世界各国地前列,已经趋于完善地通信互联网络为物联网地发展创造了良好地先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欧盟:引领世界物联网“加速跑” 欧洲智能系统集成技术平台()在《》报告中分析预测,未来物联网地发展将经历四个阶段,年之前被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药领域,年物体互联,年物体进入半智能化,年之后物体进入全智能化.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年月、日,欧洲各国地官员、企业领袖和科学家在布鲁塞尔就物联网进行专题讨论,并作为振兴欧洲经济地思路.欧盟委员会信息社会与媒体中心主任鲁道夫·施特曼迈尔说:"物联网及其技术是我们地未来".年月欧盟发布了新时期下物联网地行动计划.欧盟围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做了不少创新性工作.在年月地全球物联网会议上,欧盟专家介绍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意在引领世界物联网发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从目前地发展看,欧盟各国家已推出地物联网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德国:德国电信公司近日推出了面向全球地市场平台,供厂商和开发商提供与(机对机)通信相关地硬件、软件、应用和整体解决方案等.该公司称,这是全球首个针对地应用市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该平台提供了个业务分类,包括能源、医疗、交通物流、汽车、消费电子、零售、工业自动化、公共事业和安全.德国电信相关人员称,该平台提供地领域产品“应有尽有”,其意义在于打通了厂商和用户地直接通道,将大大推动市场地发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德国电信称,该市场可以说是一个全球分销平台.厂商除自有渠道外,可在该市场平台上发布自己地产品,附上详细地说明和图片.而用户则可看到全球地产品并充分比较,可下载技术说明书,找到最适合自己地单个产品或是打包服务.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德国电信计划提供适用于领域地卡和芯片.德国电信称,自身已经从一家传统电信运营

浅谈国内物联网应用与发展趋势_张学烨_周欢娣

物联网专题 0.引言 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视察无锡传感网工程中心时指示:“在激烈的竞争中,要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1][3];2010年中国物联网大会的召开以后,“物联网”被理解为它是信息领域里面一个重大推动力,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新的革命,是人类文明向信息化时代阔步迈进的重要创新和发展方向;2011年9月6-7日在南京召开的中国物联网应用与标准大会,通过全国物联网领域的管理者、经营者、学者和其他相关人士的政策研讨、形式分析、成就展示、学术争鸣、成果交流以及相互合作;全方位的展示了我国物联网应用的成果,也更加清晰了物联网的标准[2]。 政府的高度重视、学术技术界大力支持、产业界的积极生产,可以看出我国物联网如此大张旗鼓并非虚张声势,业内专家认为,“物联网”涉及到下一代信息网络和信息资源的掌控利用,有望成为管理全球的工具之一;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如今已成为很多国家核心竞争力发展的重点。 1.近年来物联网产业应用成果 1.1.应用现状 物联网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物联网应用主要以RFID、传感器、M2M等应用项目体现,大部分还都是实验性或者小规模部署的,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覆盖国家或区域性大规模应用较少[4]。 我国物联网在各行业领域的应用规模逐渐扩大,鉴于覆盖面较大,影响范围较广的物联网应用案例从全球来看仍然很少;我们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通过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学术界的积极配合,统一标准协议、共享信息,以行业应用带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RFID的应用已经相对成熟,无线传感器等新技术的应用仍在探索阶段;从实际成果来看RFID已经大规模的使用在了交通、物流、医疗等行业,但智能化程度仍然很低;无线传感器在物联网的应用方面还在研发和试用阶段[5]。 1.2 产业现状 通过近年来的摸索与实践,我国在物联网方面的应用并不落后与其他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在RFID、传感器、无线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遥感传感器等)的生产制造技术与成本发面与国外仍有很大差距[6]。 物联网应用产业:整体的物联网虽然尚未成型,但是也在渐渐的深入到各行各业使用中;近两年在我国物联网已经突破性的使用在: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建筑、智能养老、智能医疗、节能、环保等。 浅谈国内物联网应用与发展趋势* 张学烨,周欢娣 (南京和亦信软件有限公司,南京 210016) 摘 要: 物联网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得到了国内外研究结构和产业界的高度重视。本文重点讨论了国内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取得的成果;然后,详细探讨了物联网发展的趋势;最后,针对国内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物联网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物联网;传感器;RFID;发展趋势 中图法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2.10.037 Internet of Things: Applications and Trends ZHANG Xue-ye, ZHOU Huan-di (Nanjing Whollyeasy Software CO. Ltd, Nanjing 210016,China) 【Abstract】Internet of Things is one of hot research spots in the world, and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f Internet of Things. Firstly,this pager reviews the networking industry in china's statues and achievements; Then, we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rnet of Things; finally, the challenges of Internet of things in China are investigated. 【Key words】 Internet of things; Sensor;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rends *基金项目: 江苏省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 SBC201010125); 南京市科技人才创新创业专项(2010sc124018) 作者简介:张学烨( 1990-) ,男,研究方向为面向对象软件开发;周欢娣( 1990-) ,女,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

双流县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XXXX-XXXX年)

双流县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2年) 根据县委、县政府加快发展高端产业的战略部署,为快速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培育新兴战略性产业,着力调整优化区域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双流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一)国内外物联网产业发展背景及趋势 物联网作为计算机、互联网之后新一轮信息产业浪潮的核心领域,世界各发达国家和地区相继开展该领域的规划布局。美国将物联网作为振兴经济、确立优势的关键战略;欧盟已制定物联网行动方案,推出物联网标准战略;韩国已出台《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并制定了四大战略和十二项重点项目;日本提出了“泛在网”国家战略,重点推进物联网产业的技术创新。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也在加快部署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推进物联网应用和物联网产业发展。目前,物联网已广泛应用于商业零售、物流、环境监测、智能基础设施等领域。 我国已明确提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并先后启动联网技术研究、标准制定、示范项目建设等方面工作。目前,上海、江苏、无锡、深圳等地正积极开展物联网发展战略研究,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扶持政策制定,物联网产业正逐步成为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 (二)双流县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及挑战 1、产业基础 2009年,全县物联网产业企业7户,实现产值13.5亿元,已形成以科奥达为龙头的物理传感器、光电传感器为主的研发和生产企业;已形成以飞阳科技为龙头的光电集成芯片研发、芯片设计与封装、读写器产品制造和应用系统集成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以千嘉科技为龙头的远程数据管理技术、远程光电直读抄表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的企业,该企业在城市水电气集成抄表和智能燃气系统集成方面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2、发展优势 先发优势。双流三面环绕成都中心城区,在全市十三个产业功能分区中占五个,成都市将依托双流统筹规划建设成都(双流)物联网产业园区,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物联网技术孵化和产业化基地。

物联网基本概念和发展前景

物联网基本概念和发展前景

概述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编辑本段] 一、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关系及其定义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由该名称可见,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

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编辑本段] 二、物联网的背景与前景 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过去在中国,物联网被称之为传感网。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建立了一些适用的传感网。 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提出了,“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 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

国内外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全面综述 2

国内外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趋势 关键词: 物联网RFID 【提要】2009年8月和12月,温家宝总理分别在无锡和北京发表重要讲话,重点强调要大力发展传感网技术,努力突破物联网核心技术,建立“感知中国”中心。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再次指出: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明确纳入重点产业振兴计划。这代表着中国传感网、物联网的“感知中国”已成为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战略。 2009年8月和12月,温家宝总理分别在无锡和北京发表重要讲话,重点强调要大力发展传感网技术,努力突破物联网核心技术,建立"感知中国"中心。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再次指出: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明确纳入重点产业振兴计划。这代表着中国传感网、物联网的“感知中国”已成为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战略。 物联网概述 1.物联网的定义与概念提出 所谓"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通俗地解释,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物联网的概念是美国Auto-ID实验室在1999年首次提出的,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在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激情豪迈地指出"物联网时代即将到来"。 2.物联网的本质和关键技术 物联网的本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特征,即对需要联网的物一定要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络;二是识别与通信特征,即纳入物联网的"物"一定要具备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MachinetoMachine,M2M)的功能;三是智能化特征,即网络系统应具有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 物联网产业链可以细分为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三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分别为传感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传感技术通过多种传感器、RFID、二维码、GPS定位、地理信息识别系统和多媒体信息等多媒体采集技术,实现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

物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物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分 析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物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其具有巨大增长潜能,已是当今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战略制高点,成为各个国家构建社会新模式和重塑国家长期竞争力的先导。一、什么是物联网(一)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也称作“The Internet of everything”。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含义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199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Kevin Ashton教授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1999年MIT建立了“自动识别中心(Auto-ID Center)”,提出“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阐明了物联网的基本含义。早期的物联网是依托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物流网络。2005年11月,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引用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的定义和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2009年欧盟执委会发表了欧洲物联网行动计

国外物联网发展现状

一、物联网在国外研发应用现状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欧、日、韩等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物联网等新兴产业作为应对危机和占领未来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制定出台战略规划和扶持政策,全球范围内物联网核心技术持续发展,标准和产业体系逐步建立,初步形成了传感器与无线射频识别(RFID)等感知制造业,网络设备与通信模块、机器到机器(M2M)终端与运营服务以及基础设施服务、软件与集成服务等产业链,2011年全球物联网产业规模超过1345亿美元。发达国家凭借信息技术和社会信息化方面的优势,在物联网应用及产业发展上具有较强竞争力。 美国:作为振兴经济的“新武器” 2009年1月,在美国总统奥巴马与美国工商领袖的"圆桌会议"上,IBM公司CEO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即把传感器放到电网、铁路、桥梁和公路等物体中,能量极其强大的计算机群,能够对整个网络内部人员和物体实施管理和控制。这样,人类可以更加精确地利用动态实施的方式管理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达到"智慧"状态。该战略一经提出,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极大的响应,物联网荣升当年最热门话题之一。 "智慧地球"的提议得到了奥巴马总统的积极回应并在随后出台的总额7870亿美元的《经济复苏和再投资法》中提出,从能源、科技、医疗、教育等方面着手,通过政府投资、减税等措施来改善经济、增加就业机会,推动美国长期发展。其中鼓励物联网技术发展政策主要体现在推动能源、宽带与医疗三大领域上。例如,得克萨斯州的电网公司建立了智慧的数字电网。这种数字电网可以在发生故障时自动感知和汇报故障位置,并且自动路由,10秒钟之内就能恢复供电。该电网还可以接入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有利于新能源产业的成长。相配套的智能电表可以让用户通过手机控制家电,给居民提供便捷的服务。 奥巴马将物联网作为振兴经济的两大武器之一,投入巨资深入研究物联网相关技术。无论基础设施、技术水平还是产业链发展程度,美国都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已经趋于完善的通信互联网络为物联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先机。 欧盟:引领世界物联网“加速跑” 欧洲智能系统集成技术平台(EPoSS)在《Internet of Things in 2020》报告中分析预测,未来物联网的发展将经历四个阶段,2010年之前RFID被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药领域,2010-2015年物体互联,2015-2020年物体进入半智能化,2020年之后物体进入全智能化。 2009年5月7、8日,欧洲各国的官员、企业领袖和科学家在布鲁塞尔就物联网进行专题讨论,并作为振兴欧洲经济的思路。欧盟委员会信息社会与媒体中心主任鲁道夫·施特曼迈尔说:"物联网及其技术是我们的未来"。2009年6月欧盟发布了新时期下物联网的行动计划。欧盟围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做了不少创新性工作。在2009年11月的全球物联网会议上,欧盟专家介绍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意在引领世界物联网发展。 从目前的发展看,欧盟各国家已推出的物联网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德国:德国电信公司近日推出了面向全球的M2M市场平台,供厂商和开发商提供与M2M(机对机)通信相关的硬件、软件、应用和整体解决方案等。该公司称,这是全球首个针对M2M的应用市场。 该平台提供了9个业务分类,包括能源、医疗、交通物流、汽车、消费电子、零售、工业自动化、公共事业和安全。德国电信相关人员称,该平台提供的M2M

(完整版)物联网起源与发展

物联网起源与发展 最初在1999年提出:即通过射频识别(RFID)(RFID+互联网)、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简而言之,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从狭义上讲,物联网家电是指应用了物联网技术的家电产品。从广义上讲,是指能够与互联网联接,通过互联网对其进行控制、管理的家电产品,并且家电产品本身与电网、使用者、处置的物品等能够实现物物相联,通过智慧的方式,达成人们追求的低碳、健康、舒适、便捷的生活方式。 这里的“物”要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够被纳入“物联网”的范围: 1、要有数据传输通路; 2、要有一定的存储功能; 3、要有CPU; 4、要有操作系统; 5、要有专门的应用程序; 6、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 7、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的唯一编号。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 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从两化融合这个角度分析物联网的涵义: 其一:工业化的基础是自动化,自动化领域发展了近百年,理论、实践都已经非常完善了。这一角度不是本文重点不过多赘述。 其二:IT信息发展的前期其信息服务对象主要是人,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当为人服务的信息孤岛问题解决后,是要在更大范围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就是要将物与人的信息打通。人获取了信息之后,可以根据信息判断,做出决策,从而触发下一步操作;但由于人存在个体差异,对于同样的信息,不同的人做出的决策是不同的,如何从信息中获得最优的决策?另外物获得了信息是不能做出决策的,如何让“物”在获得了信息之后具有决策能力?智能分析与优化技术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手段,在获得信息后,依据历史经验以及理论模型,快速做出最优决策。数据的分析与优化技术在两化融合的工业化与信息化方面都有旺盛的需求。 , 注一:信息孤岛是指相互之间在功能上不关联互助、信息不共享互换以及信息与业务流程和应用相互脱节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信息孤岛的产生有着一定的必然性。 注二: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无源标签或被动

物联网产业在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综述

物联网产业在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综述1 "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美元级的信息技术产业,将大规模普及,因此各国齐头并进,相继推出区域战略规划,并纷纷研究相关技术,制定技术标准。从国内来看,物联网产业正在逐步成为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 2009年8月和12月,温家宝总理分别在无锡和北京发表重要讲话,重点强调要大力发展传感网技术,努力突破物联网核心技术,建立"感知中国"中心。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再次指出: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明确纳入重点产业振兴计划。这代表着中国传感网、物联网的“感知中国”已成为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战略。 物联网概述 1.物联网的定义与概念提出 所谓"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通俗地解释,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1摘抄3snews

物联网的概念是美国Auto-ID实验室在1999年首次提出的,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在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激情豪迈地指出"物联网时代即将到来"。 2.物联网的本质和关键技术 物联网的本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特征,即对需要联网的物一定要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络;二是识别与通信特征,即纳入物联网的"物"一定要具备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MachinetoMachine,M2M)的功能;三是智能化特征,即网络系统应具有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 物联网产业链可以细分为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三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分别为传感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传感技术通过多种传感器、RFID、二维码、GPS定位、地理信息识别系统和多媒体信息等多媒体采集技术,实现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识别;智能信息处理技术通过应用中间件提供跨行业、跨系统的信息协同及共享和互通功能,包括数据存储、并行计算、数据挖掘、平台服务和信息呈现等;网络传输技术通过广泛的互联功能,实现对信息的高可靠性、高安全性传送,包括各种有线和无线传输技术、交换技术、组网技术和网关技术等。 国外物联网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据统计,物联网现阶段的主要形式M2M在2009年全球运营商的业务收入约为15亿美元。而从全球市场的数据分析,预计到2010年M2M市场规模将达到2234亿美元。美国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连"的业务,跟

物联网现状及前景

物联网现状及前景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物联网现状及未来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通信网和互联网的拓展应用和网络延伸,它利用感知技术与智能装臵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识别,通过网络传输互联,进行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信息交互和无缝链接,达到对物理世界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目的。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概念最早于1999 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早期的物联网是指依托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技术和设备,按约定的通信协议与互联网相结合,使物品信息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实现物品信息互联而形成的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内涵不断扩展。现代意义的物联网可以实现对物的感知识别控制、网络化互联和智能处理有机统一,从而形成高智能决策。 简单的说:物联网是互联网的未来。互联网是人与人的互联,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无缝对接;而物联网是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互联,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信息交互和无缝链接;是互联网发展的高级阶段和必然,五到十年后的时代,必然是物联网的时代。 物联网网络架构 物联网网络架构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如图2 所示。感知层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智能感知识别、信息采集处理和自动控制,并通过通信模块将物理实体连接到网络层和应用层。网络层主要实现信息的传递、路由和控制,包括延伸网、接入网和核心网,网络层可依托公众电信网和互联网,也可以依托行业专用通信网络。应用层包括应用基础设施/中间件和各种物联网应用。应用基础设施/中间件为物联网应用提供信息处理、计算等

物联网产业在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综述

物联网产业在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综述 "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美元级的信息技术产业,将大规模普及,因此各国齐头并进,相继推出区域战略规划,并纷纷研究相关技术,制定技术标准。 从国内来看,物联网产业正在逐步成为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2009年8月和12月,温家宝总理分别在无锡和北京发表重要讲话,重点强调要大力发展传感网技术,努力突破物联网核心技术,建立" 感知中国"中心。2010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再次指出: 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明确纳入重点产业振兴计划。这代表着中国传感网、物联网的“感知中国”已成为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战略。 物联网概述 1.物联网的定义与概念提出 所谓"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通俗地解释,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 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物联网的概念是美国Auto-ID实验室在1999年首次提出的,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在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激情豪迈地指出"物联网时代即将到来"。 2.物联网的本质和关键技术 物联网的本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物联网产业链可以细分为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三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分别为传感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传感技术通过多种传11 摘抄3snews

物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物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其具有巨大增长潜能,已是当今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战略制高点,成为各个国家构建社会新模式和重塑国家长期竞争力的先导。一、什么是物联网(一)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也称作“The Internet of everything”。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含义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199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Kevin Ashton教授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1999年MIT建立了“自动识别中心(Auto-ID Center)”,提出“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阐明了物联网的基本含义。早期的物联网是依托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物流网络。2005年11月,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

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引用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的定义和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2009年欧盟执委会发表了欧洲物联网行动计划,描绘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前景,提出欧盟政府要加强对物联网的管理,促进物联网的发展。2009年1月28日,IBM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当年,美国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重点。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视察时提出“感知中国”,无锡市率先建立了“感知中国”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运营商、多所大学在无锡建立了物联网研究院。其后,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2005年11月17日,ITU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物联网”颠覆了人类之前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截然分开的传统思维,将具有自我标识、感知和智能的物理实体基于通信技术有效连接在一起,使得政府管理、生产制造、社会管理,以及个人生活实现互联互通,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物联网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

物联网行业介绍资料共12页

行业介绍资料 一、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的概念是在2019年提出的。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二、物联网发展史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是在2019年提出:Foundation of Auto-ID center of MIT (RFID technology) 2019 SUN article: Toward a Global “Internet of Things” 2019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19:物联网》 2009年1月23日:IBM Smart Planet,奥巴马针对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的地球”这一概念,做出回应:物联网技术美国在21世纪保持和夺回竞争优势的方式2009年8月7日:温家宝考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强调“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把传感系统和3G中的TD技术结合起来”。 2009年9月21日:工信部在相关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要进一步研究建设物联网、传感网,加快传感中心建设,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提高资源利用率、经济运行效益和投入产出效率等 2009年9月:Internet of Things – An action plan for Europe 欧盟行动计划原理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而RFID,正是能够让物品“开口说话”的一种技术。在“物联网”的构想中,RFID 标签中存储着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物品(商品)的识别,进而通过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的“透明”管理。 “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而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运转就在它上面进行,其中包括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 发展 (第二届国际epc与物联网高层论坛)2019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19:物联网》,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物联网的发展现状

企业技术开发2012年10月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物联网的发展现状 周 洁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收稿日期:2012-08-23作者简介:周洁(1985—),女,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 子政务。 摘 要:物联网技术是目前各国重点发展的网络技术。各国相继制定了物联网发展的规划战略,加快推进下一代网络基 础设施的建设步伐。文章主要介绍了美国、 欧盟、日本、韩国和新加坡5个国家和地区的物联网发展现状,以期为我国的物联网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发达国家;物联网;发展现状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8-0092-02 The Internet of Things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world ’s major developed countries ZHOU Jie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31,China ) Abstract: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is a network technology that many countries focus on.They have formulated a planning strategy for the of development ,Internet of Things has acceleratd the pa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infrastructure.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nternet of Things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five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European Union ,Japan ,South Korea and Singapore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 our country. Keywords :developed countries ;Internet of Things ;development status 自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上首先提出了“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这一概念之后,物联网的相关技术应用开始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世界各国也纷纷掀起发展物联网的热潮。目前,物联网开发和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欧盟、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制定了物联网发展的规划战略,加快推进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 1美国物联网的发展现状 美国的物联网发展遵循着一条“自下而上”的清晰轨迹:最初由个人提出了相关概念,其后,高校的实验室进一步研发推出了界定明确的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联网相关技术先后引起了美国军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一些跨国企业的重视,这些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企业等陆续开展了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和开发工作的积极资助。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美国国防部就将WS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同时,国家科学基金会(NSF )也制定了WSN 研究计划,致力于对传感器网络进行基础理论的研究。其“全球网络环境研究”(GENI )认为下一代互联网上组建传感器子网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此外,许多企业公司也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了相关研究,如,Crossbow 、Dust Network 、Ember 、Chips 、Inter 、Freescale 等公司均先后推出了商用WSN 芯片、节点设备和解决方案等。 2009年,在奥巴马就任总统后的首次美国工商业领袖圆桌会上,IBM 首席执行官建议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能型基础设施,并提出了“智慧地球”的发展理念。这一理念旨在将感应器嵌入和装配到铁路、建筑、油气管道电网、大坝等各种物体中,形成物物相联,再用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其整合,以实现物理世界与社会融合。提议获得了奥巴马的积极肯定,并很快被提升为国家物联 网的发展战略。 不仅如此,奥巴马还签署了《美国恢复和再投资法案》,总额为7870亿美元,将在智能电网、卫生医疗信息技术应用和教育信息技术等领域积极推动物联网的应用与发展。 2010~2011年,美国联邦政府首席信息官Vivek Kundra 先后签署颁布了关于政府机构采用云计算的政府文件以及《联邦云计算策略》白皮书。前者积极推广云计算在政府各部门的应用,后者则对云计算定义、云计算转移IT 基本构架、云计算改变公共信息部门等内容进行了阐述。Vivek Kundra 表示,美国联邦政府准备在今后3年建设几个大型云计算中心,向各联邦政府部门提供云服务。美国联邦政府还计划在每年800亿美元的IT 项目支出中,划拨25%的份额(约200亿美元)投入云计算的研发应用。 2欧盟物联网的发展现状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系统提出物联网发展和管理计划的机构,2005年4月欧盟执委会正式公布了未来5年欧盟 信息通信政策框架 “i2010”,以提供一致性的管理架构来适应全球化的数字经济,迎接数字融合时代的来临。 2009年是欧盟物联网发展的重要纪年。从欧盟委员会到物联网领域的专业研究项目组,先后颁布了多份规 企业技术开发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第31卷第28期Vol.31No.28 2012年10月 Oct.201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