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 1 nm=10-9 m,即胶体微粒的直径介于1~100 nm。 【思考1】 溶液、浊液和胶体三大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提示:溶液、浊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不同。
二、胶体 1.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 一束光通过胶体时,在垂直于光线的方向上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的现象。此性质用于鉴别_溶__液__与_胶__体__。
4.溶液、浊液、胶体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分散质微粒直径 分散质微粒种类
<10-9 m
单个小分 子或离子
10-9~10-7 m
高分子或多 分子聚合体
外观
均一、透明 均一、透明
性 质
稳定性
稳定
较稳定
能否透过滤纸
能
能
鉴别
无丁达 尔效应
丁达尔效应
实例
食盐水、 蔗糖溶液
Fe(OH)3胶体 、
淀粉溶胶
浊液 >10-7 m 巨大数目的 分子聚合体 不均一、不透明 不稳定 (悬浊液)不能
静置分层或沉淀
泥浆
三、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电解质:在 水溶液中 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化合物— 如NaCl、NaOH、HCl等
非电解质:无论是在 水溶液中 还是在 熔融状态下 均以__分__子___ 形式存在而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
酒精等
2.电解质的电离 (1)定义:电解质在水__溶__液__中__或_熔__融__状__态__下__产生自由移动的 离子的过程。
(2)胶体的吸附性 胶体粒子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因此胶体有很强的吸附性,如 Al(OH)3胶体可用于净水。
2.常见胶体 Fe(OH)3胶体、豆浆、雾、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血液、 带泥土的河水、有色玻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