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培训[1]
- 格式:ppt
- 大小:806.00 KB
- 文档页数:48
法律法例培训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一)合用主体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依法获得执业医师资格兴许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
(二)受权性规定1、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进行医学诊查、疾病检查、医学处理、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2、依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份规定的尺度,获取与自己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基本条件;3 、从事医学研究、学术沟通,介入专业学术集体;4 、介入专业培训,接受持续医学教育;5 、在执业活动中,人品尊严、人身安全不受入侵;6 、获取薪资酬谢和津贴,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7、对所在机构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和卫生行政部份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建议,依法介入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
(三)义务性规定1 、医师经注册后,能够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依照注册的执业地址、执业类型、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
未经医师注册获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2、医师实行医疗、预防、保健举措,签订有关医学证明文件,一定亲身诊查、检查,并依照规定实时填写医学文书3、医师应该照实向患者兴许其家眷介绍病情,但应注意谨防对患者发生倒楣结果。
医师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应该经医院赞同并征得患者自己兴许其家眷赞同。
(医师的见告义务,患者的知情赞同权)4 、关心、爱惜、恭敬患者,珍爱患者的隐私。
5、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6、遇有自然灾祸、传得病流行、突发重要伤亡事故及其余严重威迫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状况时,医师应该听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份的调遣。
7、医师发生医疗事故兴许发现传得病疫情时,应该依照有关规定实时向所在机构兴许卫生行政部份陈说。
医师发现患者涉嫌伤害事件兴许非正常死亡时,应该依照有关规定向有关部份陈说。
(四)严禁性规定1、不得隐藏、假造兴许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2、不得出具与自己执业范围没关兴许与执业类型不符合的医学证明文件3、对急危患者,医师应该采用紧迫举措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理4、除正当诊断治疗外,不得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5、医师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讨取、非法收受患者财物兴许牟取其余不正当利益。
EHS法律法规培训1. 介绍1.1 目的和背景在现代社会中,环境、健康与安全(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Safety)是企业运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为了确保员工及相关利益相关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并遵守国家和地区制定的相应法律法规,本次培训旨在提供有关EHS领域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合规要求等内容。
1.2 培训对象所有公司员工,特别是那些直接从事与环境、健康或安全相关职能岗位上。
2. EHS基础知识概述2.1 环境管理系统 (EMS)- 定义:一套用于组织控制其对内外部环境影响并持续改进性能之方法论;- 要素:a) 政策声明;b) 规划阶段: 需求评估, 法律依据分析等;c) 实施阶段: 绩效目标设立, 操作程序编写实施等;- EMS认证流程3.EHS风险评估与管控3.1风险评估方法- 任务分析法;- HAZOP(危害与操作性研究);- FMEA (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等。
3.2风险管控策略- 排除风险源;- 控制暴露程度;-个体防护。
4. EHS合规要求概述4.1 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a) 版权法:对作品的版权进行保护,如文学、音乐、戏剧等创意作品。
b) 商标法: 对商业领域中使用的名称, 标志或图案进行注册并予以专属所有者一定期限内享有其使用权利.c )专利法:确立发明人在技术上所取得成果之排他经济运用权限5.EHS管理系统建设及实施步骤5.1 建设EHS管理团队定义角色职责,并组织跨部门工作小组来推动整个过程。
5.2 初步调查与问题确认进行现场考察,了解存在的环境健康安全隐患情况,并确定需要改进或修正的方面。
6.EHS应急预案6.1 应急预案编制原则a) 预防为主,综合施策;b) 突出重点、分级管理;c )科学灵活, 实用高效。
7.EHS培训与教育7.1培训内容和形式- 法律法规知识普及;- 安全操作技能培养等。
8.附件:EHS相关文件注释:- EM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环境管理系统)- HAZOP: Hazard and Operability Study(危害与操作性研究)- FMEA: F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
精品文档.2018年10月法律法规培训考核姓名:成绩:考试日期:1、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将于2014年()月()日施行。
( )A 12月1日B 12月1日C 12月31日D 12月31日2、生产经营单位的()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A 分管安全工作负责人B 主要负责人C 安全部门负责人D 所有出资人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专门用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费用在()中据实列支。
A 利润 B 预算 C 成本 D 收入4、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投保() A 失业保险 B 意外保险 C 工伤保险 D 安全生产责任险5、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的罚款,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
A 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B 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C 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D 五万元以上八万元以下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规定,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
A.12 B.32 C.48 D.727、《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规定,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每年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学时。
A.12 B.20 .24 D.488、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的事项。
9、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10、加油岛上不得放置等一般电器设备及其他杂物。
放射工作人员法律法规培训内容一、名词解释:1.电离辐射:能使物质中的原子或分子获得或失去电子而形成离子的辐射称为电离辐射。
它包括重带电粒子,加速器产生的能量电子束、电磁辐射(X、γ射线)。
2.辐射源:发射电离辐射或释放放射性物质的物体。
3.照射:人体或物质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行为或状态。
4.放射性:某些元素(镭、铀、碘)的不稳定原子核自发的放出射线而衰变成另外的元素的性质。
5.放射性物质: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和物质分别称为放射性元素和放射性物质。
6.吸收剂量: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生物效应,主要取决于机体吸收辐射能量的多少,为了衡量物质吸收辐射能量的多少,用以研究能量吸收与辐射效应的关系,引进了“吸收剂量”这个量-D代表吸收剂量的多少,一般以吸收剂量率SI来表示,单位是戈瑞(Gy),1戈瑞的吸收剂量等于1千克受照物质吸收1焦耳的辐射能量。
1戈瑞(Gy)=1焦耳·千克~1(J·kg~1)。
7.剂量当量:由于吸收剂量与剂量当量的SI单位相同,为了避免与吸收剂量混淆,特给予剂量当量一个专名:希(沃特)Sv。
1Sv=1j·kg~1。
8.介入放射学:在医学影像系统监视指导下,经皮针穿刺或引入导管做抽吸注射、引流、或对管腔、血管等做成型、灌注、栓塞等,以诊断与治疗疾病的技术。
9.X射线影像诊断:是指利用X射线的穿透性质取得人体器官与组织的影像信息以诊断疾病的技术。
二、受照剂量及其危害放射危害主要表现为电离辐射,如X线透视、照相诊断、医用直线加速器、CT、肿瘤放射治疗,还有其他工业用途人体受到过量电离辐射照射后,所产生的效应可以出现在受照本人或其后代(后几代)身上。
内外照射形成的放射病症状有:疲劳、乏力、头晕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呕吐腹泻,还有致白血病作用。
据调查给健康成人一次胸透,受检者体表受照剂量达到16.7mSv,即可引起受检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及微核率较照射前明显增高;红细胞膜上清除免疫复合物的C3b受体活动降低。
消防法律法规培训消防法律法规培训一、培训目标本次培训的目标是使学员充分了解消防法律法规,掌握消防安全管理的要点,提高火灾防控能力,确保企业及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培训内容1. 消防法律法规的概述1.1 消防法律法规的作用和意义1.2 应用范围和适用对象1.3 相关法律法规的层级关系2. 火灾防控基本要点2.1 火灾预防知识2.1.1 火灾起源与传播途径2.1.2 火灾风险评估与防控措施2.2 灭火方法和器材使用2.2.1 不同类别火灾的灭火方法2.2.2 常见灭火器材的使用技巧3. 建筑消防设施管理3.1 消防安全规划3.2 消防设备的配置与维护3.3 消防通道和疏散路线要求3.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使用与维护4. 组织与管理4.1 消防责任制度4.2 消防组织与人员培训4.3 预案编制与演练4.4 火灾事故调查与处理5. 汇报与监督5.1 消防安全巡检5.2 消防安全培训档案管理5.3 监督检查与违法处罚三、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3. 《建筑消防设备维护管理办法》4. 《火灾事故调查处理办法》5. 《消防安全巡检记录表》6. 《火灾事故调查报告模板》四、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消防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2. 防火规范: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五、本文档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1. 困难:员工对消防安全意识不强,对法律法规了解不够。
解决办法:加强员工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法规遵守程度。
2. 困难:消防设备维护不及时,影响使用效果。
解决办法:建立定期维护制度,明确责任人和维护要求,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3. 困难:火灾事故调查不深入,无法全面了解事故原因。
解决办法:建立完善的事故调查制度,配备专业人员进行调查,推动事故原因的查明和整改措施的制定。
附件:[1](附件1地址) [2](附件2地址) [3](附件3地址) [4](附件4地址) [5](附件5地址) [6](附件6地址)。
医院法律法规培训内容医院法律法规培训内容:一.医院法律法规概述1.1 医院法律法规的定义医院法律法规是指针对医院管理和医疗行为制定的法律法规,包括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法律法规。
1.2 医院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医院法律法规对医院规范运行、保障医患权益、维护医疗秩序具有重要作用,是医院管理的基石。
1.3 相关法律法规的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可分为医院管理法规、医疗行为规范、卫生法规及监管规定等。
二.医院管理法规2.1 医院许可和审批管理2.1.1 医院申请许可流程及条件2.1.2 医疗机构许可证使用要求2.2 医院人事管理2.2.1 医院人事编制管理2.2.2 医院职工招聘和管理规定2.3 医院财务管理2.3.1 医院财务制度及报表管理 2.3.2 医院资金管理规定2.4 医院设备和药品管理2.4.1 医院设备购置和维护管理2.4.2 医院药品采购和使用管理三.医疗行为规范3.1 医院医疗服务行为规范3.1.1 医院诊疗工作规范3.1.2 医院患者信息管理规定3.2 医院医生执业行为规范3.2.1 医生执业许可和注册管理 3.2.2 医生执业行为规范要求3.3 医院护士和医技人员行为规范 3.3.1 护士执业资格和行为规范3.3.2 医技人员执业资格和行为规范四.卫生法规和监管规定4.1 传染病防控管理4.1.1 传染病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规定 4.1.2 医院传染病隔离和消毒管理规定4.2 患者权益保护管理4.2.1 医院患者知情同意管理4.2.2 医院医疗纠纷处理规定4.3 医疗事故管理4.3.1 医院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流程 4.3.2 医院医疗事故赔偿管理规定附件:1. 医院法律法规汇编2. 医院许可证样本3. 医院人事管理流程图4. 医院财务报表模板法律名词及注释:1. 医院管理法规:指对医院管理制度和规范进行规定的法律或法规。
2. 医疗行为规范:指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的一系列法规或规定。
2022年麻精药品法律法规培训答题本问卷共100分,每题5分;单选5题,多选5题,判断10题,共20道题。
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 *一、单选:每题5分,共25分1、2013年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麻醉药品品种目录》、《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公布的麻醉药品种()、第一类精神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
[单选题] *A 119;68;67B 123;68;95C 121;66;67D 121;68;81(正确答案)2、2020年后出台的卫生行业管理要求:术室领药、储存麻精药品要有(),实行(),麻醉医师在领取、用药、开医嘱、记账、还药(处方、空安瓿)的各环节要严格遵守()。
[单选题] *A 专人负责;二级基数管理;操作规程B 专人负责;三级基数管理;全程双人操作(正确答案)C 专人负责;二级基数管理;全程双人操作D 专业药师负责;二级基数管理;全程双人操作3、最新的卫生行业管理要求:规范麻精药品临床科室使用,麻精药品管理需:[单选题] *A 专用保险柜,换班时要有交接及签字记录。
B 专用保险柜,并设置安全监控C 专用保险柜,并设置安全监控,换班时要有交接及双人签字记录(正确答案)D 设置安全监控,换班时要有交接及双人签字记录4、2013年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麻醉药品品种目录》、《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增加的2个麻醉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新增了()。
[单选题] *A 奥列巴文、氯噁唑仑;炔己蚁胺、氯氟䓬乙酯B 奥列巴文、烟氢可待因;氯噁唑仑、炔己蚁胺、氯氟䓬乙酯、丁丙诺啡透皮贴剂、佐匹克隆(正确答案)C 氯噁唑仑、炔己蚁胺;丁丙诺啡透皮贴剂、佐匹克隆D 烟氢可待因、氯噁唑仑;丁丙诺啡透皮贴剂、佐匹克隆5、2020年后出台的卫生行业管理要求:麻精药品临床使用环节,相关监控视频保存原则上不少于: [单选题] *A 180天(正确答案)B 90天C 1年D 30天二、多选,每题5分,共25分二、多选,每题5分,共25分 *至少1个选项(正确答案)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麻醉药:有麻醉作用但不成瘾,不产生依赖性。
卫生法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的卫生法,只有以公共卫生与医政管理为主的单个法律法规构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卫生法体系。
医疗方面主要是由《中华人民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与其实施细则、《护士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国母婴保健法》与其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务献血法》等法律法规构成。
[容提要]:卫生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有关食品安全、医疗卫生、医疗事故的处理、卫生防疫、药品药械管理、从业资格、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等方面的法律规的总称。
属于特殊行政法。
卫生法是国法,是调控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调整卫生行政机关与相对人相互关系的法律规;卫生法调整的是一种纵向的,以命令与服从为基本、以隶属性为基本特征的卫生行政关系;立法目的在于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地位,与时有效地控制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维护卫生事业的健康有序地发展。
卫生法从形式到容,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有其独有的功能和基本原则。
一、卫生法的概念所谓卫生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有关食品安全、医疗卫生、医疗事故的处理、卫生防疫、药品药械管理、从业资格、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等方面的法律规的总称。
卫生法,是行政法法律部门的组成部分,属于特殊行政法。
卫生法这一行政法法律部门的特殊行政法,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国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以与与上述法律法规相应的一系列配套规定。
通过上述卫生法的定义和容,可以看出卫生法包括以下基层含义:(一)卫生法是国法基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传统上的差异,决定了各国的卫生事业与管理也有着极大的、甚至是本质的差异。
因此,卫生法不是一般国际社会所工人的国际法,而是由主权国家的立法机关以宪法为依据所制定的适用于本国的法律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