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项目质量问题分析交流(PPT 2011年)
- 格式:ppt
- 大小:9.60 MB
- 文档页数:103
住宅建筑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分析摘要:住宅建筑一般指的是4~6的民居式建筑,可以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居住、工作以及学习等功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宅式建筑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然而,随着住宅建筑的建设不断扩展,居住使用的人口不断增多,这使得我国住宅建设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一旦住宅建筑的施工质量出现问题,那么整栋建筑的居住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都会受到影响。
因此,相关建筑部门一定要认真做好住宅建筑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并且积极采取有效的建筑技术和管理手段来强化住宅建筑的施工质量,从而科学地促进现代住宅建筑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住宅;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分析1 住宅建筑的特征与其他类型的建筑相比,住宅建筑主要具有如下几点特征:第一,高空作业多。
目前,我国的住宅建筑大多数都为高层建筑,因此住宅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高空作业非常多,无论是施工材料、施工工具还是施工人员都是垂直的运输形式。
第二,工期长、建筑量大。
住宅建筑和普通建筑不同,住宅建筑具有一定的规模性,尤其是大型住宅建筑,通常都包括了数十个建筑体。
因此,住宅建筑的工期较长,建筑量较大。
同时,对施工单位的资质及技术要求非常高,这样才能够确保建筑的质量和工期。
第三,工程多。
住宅建筑是由多个工程组成的,这样就导致了住宅建筑在建设的过程中拥有多个分包工程,例如建筑工程、排水工程、门窗工程、物业服务等。
所以,住宅建筑需要多个施工单位交叉施工、紧密配合。
2 住宅建筑施工中的质量问题2.1施工单位管理不健全所引发的质量问题施工单位是住宅建筑的建设主体,对住宅建筑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从目前我国的住宅建筑施工上看,有很多的施工单位管理不健全,从而引发了住宅建筑的质量问题,这种不健全主要体现在:第一,施工主体的素质较低。
目前有很多的住宅建筑施工单位中的施工人员大都为经过专业、系统的住宅建筑建设培训,所以就导致了施工工人的理论知识不够丰富、技术不够熟练,甚至有很多的施工工人并不能理解自身的施工工作,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也不能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尤其是大量缺乏技术和经验的农民工进入到建筑行业中,极大程度上的降低了住宅建筑的施工质量,对住宅建筑的施工质量造成了影响。
住宅建设中常见质量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1前言1.1 我国住宅建设经过近十多年的迅猛发展,目前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住宅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也日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消费、投资与议论的热点。
在社会向着和谐发展的今天,住宅建设亦作为政府所关注的重要民生问题之一。
1.2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民对住宅工程的质量要求亦愈来愈高,对质量的理念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已不再将住宅视为仅仅满足生存需要的住所。
住宅工程质量不仅仅涉及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影响着和谐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因此,不断努力提高住宅工程质量仍将是我国住宅产业发展进程之中的长期课题与永恒的主题。
2住宅工程质量现状2.1 伴随着建筑业技术进步与施工工艺的不断改进,我国住宅建设发展到目前,工程质量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并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在工程建设标准规范日趋完备与政府及社会较为健全的工程管理体系前提条件下,住宅工程质量总体来讲处于较好的受控状态,但关于住宅工程质量现仍有诸多需要克服、完善与提高的方面。
2.2 在当今住宅产业迅速发展的社会,因住宅工程质量引起的投诉、诉讼、上访、争议、矛盾及事故等与和谐社会不相容的音符比例也在不断发生。
关于住宅工程质量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建筑工程十大分部中的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装饰装修、屋面、给排水、电气、节能等分部,质量问题产生的时期主要分为工程施工阶段、住户二次装修及使用过程中的维保阶段。
3住宅工程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3.1 地基与基础3.1.1 沉降观测未依规定进行:依据规范规定,建筑物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应按设计要求埋设沉降观测点并进行沉降观测,沉降观测单位在规范中也进行了相应的要求,且工程竣工后一定时期内仍需进行沉降观测,直至建筑物沉降速率达到规定的稳定要求。
然而在市场实际中偶有不进行沉降观测、或观测点在外墙装修过程中遭致破坏且不进行补(移)点、或埋设虚假观测点、或竣工后观测事项随之取消。
关于住宅工程施工的质量分析探讨住宅工程施工中经常会发生如混凝土构件裂缝、屋面渗漏、卫生间、厨房地面渗漏等常见的质量问题,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危害很大。
本文从实践中,对住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
【标签】住宅;工程;质量分析1 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分析1.1 混凝土构件裂缝混凝土构件产生裂缝是一种常见的质量问题。
如:混凝土干缩裂缝。
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快,表面收缩变形,出现拉应力,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
混凝土构件堆放时, 支承垫木不在一条垂直线上,产生拉应力,或运输时受到剧烈的颠簸,从而产生构件裂缝。
1.2 抗震构造柱断条或爛根因没有将柱底部残留砂浆、碎砖等杂物彻底清除,振捣不实或跑浆,构造柱位置及节点处理不当,而产生断条或烂根。
构造柱应设置在墙体的内侧,施工单位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1.3 屋面渗漏渗漏部位一般在山墙、檐口、变形缝处。
产生的原因一般为:泛水高度不够,局部积水,细部处理未按规范要求执行,施工粗糙等。
如温度的变化使防水层遭到破坏,或由于水蒸气的压力,使卷材起鼓、起泡,破裂后造成渗漏。
屋面防水工程应由专业防水队伍施工,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图纸及有关技术要求施工。
1.4 地面起砂、起壳地面起砂、起壳常见的因素:配合比不当,水灰比过大;水泥标号低;基层表面未清理干净,或有积水,未按规定留设施工缝;水泥浆结合层粘结力差, 地面施工中受冻,或洒水养护的时间过早或过迟等。
1.5 通气孔堵塞因操作中碎砖、砂浆等杂物掉落烟道内,砌筑质量不好,把关不严,造成通气孔堵塞。
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烟道必须进行逐个检查验收。
1.6 卫生间、厨房地面渗漏常见原因:有水房间地面的防水层作法不正确,施工质量不好,管根、柱根防水处理不细。
住户进户后改修,防水层、防水构造受破坏。
措施: 严格按设计要求及规定施工。
保证有水房间地面标高低于其它室内地面标高20mm。
卫生间、厨房等有防水要求房间的地面应铺设防水层。
住宅项目质量问题分析交流(2011年)介绍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住宅建设成为了市场上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与此同时,消费者对住宅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建筑施工质量的监管,既要依靠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也需要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建筑行业从业者等进行积极参与和交流。
2011年,住宅项目质量问题分析交流会议就是这样的一个平台,旨在为提高住宅质量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和交流。
会议主题1. 破解住宅质量难题,提升住房治理水平在此次会议中,与会者一致认为,住宅质量出现问题的根源,主要是由于开发商高售低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忽视了质量控制成本,而政府监督管理不力,缺少有效的监管机制。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合作,提高住房治理水平。
2. 探讨住宅质量标准住宅质量标准的制定是提高住宅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保障消费者利益的必要措施。
因此,在会上,与会者积极探讨住宅质量标准的规范与完善,强调了标准与质量的关系,提出应该在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中注重方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建筑界的技术进步提供支撑。
3. 建立完善的住宅验收制度住宅验收制度的完善,也是提高住宅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
与会者认为,建立完善的住宅验收制度,既可以防止开发商对消费者进行欺诈,也可以提高住宅交付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建设科学、合理、完善的住宅验收制度是促进住宅质量改善的必要手段。
会议效果本次会议的召开,不仅加强了各方对于住宅问题的认识,更是促进了各方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与会者觉得,通过本次会议,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住房问题所在,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此外,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出台,也能有效地规范行业,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保障。
此次会议的成功,为改善我国住宅建设的质量提供了示范,同时也为今后的住房治理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