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分类(二)
- 格式:ppt
- 大小:4.10 MB
- 文档页数:69
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二版书籍目录第二版前言第一版前言使用说明Ⅰ.潜鸟目1.潜鸟科Ⅱ.目1.科Ⅲ.鹱形目1.信天翁科2.鹱科3.海燕科Ⅳ.鹈形目1.鹲科2.鹈鹕科3.鲣鸟科4.鸬鹚科5.军舰鸟科Ⅴ.鹳形目1.鹭科2.鹳科3.鹮科Ⅵ.红鹳目1.红鹳科Ⅶ.雁形目1.鸭科Ⅷ.隼形目1.鹗科2.鹰科3.隼科Ⅸ.鸡形目1.松鸡科2.雉科ⅹ.鹤形目1.三趾鹑科2.鹤科3.秧鸡科4.鸨科Ⅺ.鸻形目1.水雉科2.彩鹬科3.蛎鹬科4.鹏嘴鹬科5.反嘴鹬科6.石鸻科7.燕鸻科8.鸻科9.鹬科10.贼鸥科11.鸥科12.燕鸥科13.剪嘴鸥科14.海雀科Ⅻ.沙鸡目1.沙鸡科ⅹⅢ.鸽形目1.鸠鸽科ⅹⅣ.鹦形目1.鹦鹉科ⅹⅤ.鹃形目1.杜鹃科ⅹⅥ.鹗形目1.草鹗科2.鸱鹗科ⅹⅦ.夜鹰目1.蛙口夜鹰科2.夜鹰科ⅹⅧ.雨燕目1.雨燕科2.凤头雨燕科ⅹⅨ.咬鹃目1.咬鹃科ⅹⅹ.佛法僧目1.翠鸟科2.蜂虎科3.佛法僧科ⅹⅹⅠ.戴胜目1.戴胜科ⅹⅹⅡ.犀鸟目1.犀鸟科ⅹⅹⅢ.?形目1.拟?科2.响蜜?科3.啄木鸟科ⅹⅹⅣ.雀形目1.阔嘴鸟科2.八色鸫科3.百灵科4.燕科5.鹡鸽科6.山椒鸟科7.鹎科8.雀鹎科9.叶鹎科10.和平鸟科11.太平鸟科12.伯劳科13.盔鹏科14.黄鹂科15.卷尾科16.椋鸟科17.燕鹏科18.鸦科19.河乌科20.鹪鹩科21.岩鹨科22.鸫科23.鹅科24.扇尾鹅科25.王鹅科26.画眉科27.鸦雀科28.扇尾莺科29.莺科30.戴菊科31.绣眼鸟科32.攀雀科33.长尾山雀科34.山雀科35.鸸科36.旋壁雀科37.旋木雀科38.啄花鸟科39.花蜜鸟科40.雀科41.织雀科42.梅花雀科43.燕雀科44.鸦科主要参考附录Ⅰ中国动物地理分区简介附录Ⅱ中国鸟类特有种名录附录Ⅲ学名索引附录Ⅳ英文名索引附录Ⅴ中文名索引.草鹗科 2.鸱鹗科ⅹⅦ.夜鹰目1.蛙口夜鹰科2.夜鹰科ⅹⅧ.雨燕目1.雨燕科2.凤头雨燕科ⅹⅨ.咬鹃目1.咬鹃科ⅹⅹ.佛法僧目1.翠鸟科2.蜂虎科3.佛法僧科ⅹⅹⅠ.戴胜目1.戴胜科ⅹⅹⅡ.犀鸟目1.犀鸟科ⅹⅹⅢ.?形目1.拟?科2.响蜜?科3.啄木鸟科ⅹⅹⅣ.雀形目1.阔嘴鸟科2.八色鸫科3.百灵科4.燕科5.鹡鸽科6.山椒鸟科7.鹎科8.雀鹎科9.叶鹎科10.和平鸟科11.太平鸟科12.伯劳科13.盔鹏科14.黄鹂科15.卷尾科16.椋鸟科17.燕鹏科18.鸦科19.河乌科20.鹪鹩科21.岩鹨科22.鸫科23.鹅科24.扇尾鹅科25.王鹅科26.画眉科27.鸦雀科28.扇尾莺科29.莺科30.戴菊科31.绣眼鸟科32.攀雀科33.长尾山雀科34.山雀科35.鸸科36.旋壁雀科37.旋木雀科38.啄花鸟科39.花蜜鸟科40.雀科41.织雀科42.梅花雀科43.燕雀科44.鸦科主要参考附录Ⅰ中国动物地理分区简介附录Ⅱ中国鸟类特有种名录附录Ⅲ学名索引附录Ⅳ英文名索引附录Ⅴ中文名索引显示全部信息。
鸟纲(适应陆生飞翔的陆生动物)一.名词解释1.愈合荐骨:鸟类特有的结构,它是由最后一个胸椎,全部腰椎,全部荐椎以及一部分尾椎愈合而成。
而且与宽大的骨盘相愈合,使鸟类飞行着陆时获得支持体重的坚实支架。
2.叉骨:左右锁骨和退化的间锁骨在腹中线处愈合形成,是鸟类特有的结构。
具弹性,避免左右肩带碰撞。
3.龙骨突:绝大多数鸟类的胸骨腹侧正中具有1块纵突起,因像船底的龙骨,故称为龙骨突。
4.气囊:气囊是一种在柔性地橡胶胶囊中充入压缩空气或水介质;利用空气地可压缩性和水的流动性来实现弹性作用。
鸟类具有9个气囊。
5.开放式盆骨:为鸟类特有的结构,指腰带(髂骨、坐骨和耻骨)的左右坐骨和耻骨不在腹中线处相愈合,而是左右分开,并向侧后方伸展,这样的骨盆称为开放式骨盆。
6.腔上囊:鸟类泄殖腔的背方有一个特殊的腺体,称为腔上囊。
在幼体发达,成体则失去囊腔成为一个具有淋巴上皮的腺体结构,能产生具有免疫功能的B细胞。
7.气质骨:即中空并充以空气的骨骼。
鸟类具有轻,细然而坚固的骨骼,多为气质骨,即中空并充以空气的骨骼。
二.恒温动物的特点1.变温动物新陈代谢水平较低、体温不恒定、缺乏温度调节能力。
2.高而稳定的新陈代谢水平和调节产热、散热能力,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稍高于环境温度的水平。
3.恒温动物基础代谢率6倍于变温动物。
三.鸟类的原始性特征1.皮肤缺乏皮肤腺,皮肤干燥;2.鸟类的羽毛和爬行类的鳞片都是表皮角质层的产物;3.头骨仅有一个枕髁和寰锥相关节;4.后肢的踵关节位于两列跗骨之间,形成跗间关节;5.卵生的羊膜卵,盘状卵裂,尿囊作为胚胎的呼吸器官;6.尿液的主要成分是尿酸。
四.鸟类的进步性特征1.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恒温,减少了对外界温度条件的依赖。
2.心脏二心房二心室,完全的双循环3.具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与此相联系的各种复杂的行为。
4.具有营巢、孵卵和育雏等完善的生殖行为,提高了子代的成活率。
五.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特化性特征1.体型呈流线型、体表被羽;2.前肢特化成翼;3.骨骼轻、多愈合,为气质骨,以减轻体重;胸骨有龙骨突,有发达的胸肌附着;4.具独特的气囊,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双重呼吸;5.无牙齿、无膀胱、雌性仅左侧生殖腺发达六.鸟纲适应于陆生生活的主要特征1.体型:纺锤形,体外被覆羽毛,具有流线型的外廓、从而减少了飞行中的阻力。
鸟的分类知识有哪些_鸟类的知识鸟类是大自然的精灵,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爱鸟护鸟是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鸟类资源,就等于保护人类自己。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鸟的分类知识,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鸟的分类①根据鸟的栖息环境大概分为:湿地鸟类、林灌鸟类、山地鸟类、城镇鸟类、农田草地鸟类、高原荒漠鸟类等。
②按照鸟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大致可分为:游禽。
大多在水上生活。
脚短,趾间有蹼,步行笨拙,善于游泳潜水。
嘴一般阔而扁平,适合在水中索取食物。
鸬鹚、雁、鸭、鸥、鸊鹈为其代表种类。
涉禽。
一般在浅水、沼泽地带生活。
腿和脚趾很长,适应涉水行走。
嘴长,颈长。
鹭、鹤为其代表种类。
陆禽。
包括鸡形目和鸽形目鸟类。
多在地上活动,主要从地面上啄取食物。
雉鸡、灰胸竹鸡、斑鸠为主要代表。
猛禽。
肉食性鸟,性凶猛。
鹰。
攀禽。
脚趾多两前、两后,适合在树上攀缘活动。
有专吃树皮内害虫的啄木鸟。
有消灭害虫的能手的杜鹃。
还有捕鱼高手翠鸟等。
鸣禽。
种类最多,几乎占了现生鸟类的一半以上。
个体较小。
鸣管发达,善于鸣叫。
麻雀、喜鹊、山雀等属于鸣禽。
③按照鸟类的居留类型主要分为:留鸟、候鸟、迷鸟。
留鸟:在当地全年出现并有繁殖行为。
漂鸟:非繁殖期间随食物因素在当地小范围游荡。
候鸟:随季节的变化而迁徙的鸟类,分为夏候鸟、冬候鸟、旅鸟等。
迷鸟:由于大风或其它意外原因偶然出现在其分布区以外的地方的鸟。
鸟类的知识1、凌波仙子———游禽游禽善于飞翔、潜水和在水中捞取食物,却拙于行走。
我省有70多种游禽,多在洪湖、沉湖、龙感湖、梁子湖等江汉湖群,为冬候鸟,著名的“洪湖野鸭和大雁”就属于这一类群。
2、湿地之神———涉禽湿地是地球上最富饶的自然环境,中有水生昆虫、软体动物、甲壳类、鱼、虾、蛙等动植物,为涉禽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而那些茂盛的水生植物,又为涉禽提供了良好的隐蔽场所。
涉禽大多数具有嘴长、颈长、腿长的特点。
我省水域生态环境比较适合涉禽的生息,近几年,来我省涉禽的数量大幅增长,分布越来越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