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事故案例
- 格式:docx
- 大小:15.70 KB
- 文档页数:11
全国煤矿安全事故案例汇编
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但不幸的是,仍有一些事故发生。
事故的发生,不仅给亲人带来巨大的伤痛,也使社会各界深感痛心。
为此,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全国煤矿安全事故的案例汇编。
1.2017年2月9日,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五井铁矿发生一起矿难事故,4人死亡,1人失联。
2.2018年4月22日,陕西省神木县三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11人遇难,其中10人是矿业公司员工。
3.2018年12月15日,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某煤矿发生瓦斯爆炸,20人死亡,23人受伤。
4.2019年1月13日,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官庄煤业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
5.2019年2月23日,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华昌煤业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致使13人死亡,2人受伤。
6.2019年3月2日,山西省晋城市阳泉煤业集团发生一起顶板事故,5人遇难。
7.2019年6月13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根河乡一金矿发生事故,5人死亡。
8.2020年1月23日,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一处非法煤矿发生火灾,造成8人死亡。
9.2020年3月23日,山西省大同市平定县某煤矿井下隧道发生垮塌事故,造成9人遇难。
10.2020年4月18日,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闽森矿业公司发生事故,2人遇难。
以上十起煤矿事故,虽然只是我国煤矿事故中的一部分,但这些案例看似孤立的数字,却代表了无数生命的消失,代表着许多家庭永远无法弥补的损失。
因此,对于煤矿生产管理部门和矿业企业而言,强化安全管理,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煤矿经典事故案例
在中国煤矿行业历史上,发生过许多严重的事故,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煤矿事故案例:
1. 辽河煤矿爆炸事故:该事故发生于2005年,造成了214人死亡,33人受伤。
事故的原因是煤矿通风系统不合理,导致瓦斯积聚引发爆炸。
2. 大同煤矿透水事故:该事故发生于2010年,造成了37人死亡、8人失踪。
事故的原因是煤矿在施工时未严格控制水位,导致矿井透水。
3. 南阳煤矿瓦斯爆炸事故:该事故发生于2013年,造成了13人死亡。
事故的原因是煤矿管理不严格,未按规定进行瓦斯检测和通风。
4. 红河煤矿透水事故:该事故发生于2015年,造成了16人死亡、1人失踪。
事故的原因是煤矿在施工时未严格控制水位,导致矿井透水。
这些煤矿事故的教训是:煤矿企业必须加强管理,严格遵守安全规定,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
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监管力度,确保煤矿企业遵守相关法规。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 1 -。
本期共梳理事故案例共63例,其中采掘专业25例,机电运输专业13例,一通三防专业16例,地测防治水专业9例。
一、采掘专业事故案例(25例)案例1:单体柱伤人事故2012年4月18日14时30分,XX矿综采一队职工王XX在12041综采工作面用单体柱推槽,由于推槽时操作不当单体柱崩落,发生单体柱伤人事故,造成王XX右肩肩胛骨粉碎性骨折、右侧肋骨多根骨折。
一、事故地点概况12041工作面倾斜长度177.5m,采用倾斜分层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工作面支架型号ZF8600/20/38,工作面安装117架,刮板输送机型号SGZ800/800,采高3.5m,采用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
2012年4月2日工作面初次来压后, 因工作面水大、压力大,多次出现工作面部分支架被压死、支架十字头被压断,无法进行正常推溜移架,至2012年4月18日工作面机尾段支架压死,支架高度降低,造成作业空间狭小。
二、事故经过:2012年4月18日八点班,跟班队长王XX安排职工王XX处理机尾死架。
王XX使用单体柱柱根顶住机尾槽节上沿,柱头顶住支架大立柱底座进行辅助推溜。
由于注液枪枪头卡未卡紧单体柱三用阀,开始移溜时,顶在支架底座上的单体柱受力、柱头柱牙逐渐变形,导致单体柱受力不均,造成单体柱发生崩落,王XX闪躲不及,单体柱直接崩到王XX的右肩上,造成右肩肩胛骨粉碎性骨折、右侧第5、6、7、8根肋骨骨折。
三、事故原因分析1、职工违章作业,使用单体柱进行推槽作业,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液压支柱枪头安装后没有再次检查确认,未及时发现注液枪头卡未卡紧,是造成事故的的重要原因。
3、工作面大面积来压,支架被压死,施工现场空间狭小,施工环境存在安全隐患,是造成事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4、区队现场管理人员安全检查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制止违章作业,职工安全意识差、安全防护不到位,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四、防范措施1、全面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加强现场管理人员安全责任制,及时查处现场安全隐患,杜绝职工违章作业。
煤矿事故案例大全由于煤矿事故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问题,其案例也非常多样化。
以下是一些较为典型的煤矿事故案例,仅供参考:1. 2005年秦岭煤矿爆炸事故2005年10月,陕西省秦岭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煤矿爆炸事故,造成了数十名矿工的死亡和伤残。
事后调查发现,爆炸的直接原因是因为矿井内积聚了大量的可燃气体,而矿工在作业时未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导致了可燃气体的泄漏和引燃,最终触发了爆炸。
2. 2009年东北某煤矿透水事故2009年,中国东北某煤矿发生了一起因为矿井透水而导致的事故。
透水事故是指地下矿井遭到地下水的浸润,导致矿井水位升高,甚至溃坝,造成工人和设备的严重损失,并有可能引发事故。
在该煤矿透水事故中,由于煤矿管理人员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致使矿井内部的水位升高,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3. 2014年河南某煤矿事故2014年,河南某煤矿发生了一起大规模的事故,导致了数十名矿工的伤亡。
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因为矿井内的支护工程不到位,导致了地质结构的崩塌,最终引发了事故的发生。
事故发生时矿工的安全防护设备也存在缺陷,加剧了事故的伤亡程度。
4. 2018年山西某私营煤矿“8·24”事故2018年8月24日,山西省某私营煤矿发生了一起特别重大的事故,造成了数十名矿工的死亡和伤残。
事故发生时,煤矿内的瓦斯浓度超标,矿工在未经有效安全检测和防范的情况下进行作业,导致了可燃气体的爆炸,最终引发了这起惨重的事故。
以上案例只是煤矿事故中的个别案例,实际上煤矿事故的原因和形式千差万别,但无论何种形式的事故,其背后都反映出了煤矿管理和安全监管方面的严重问题。
各级政府和煤矿企业应加强安全管理、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以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
煤矿事故案例大全
以下是一些煤矿事故案例:
1.中国本溪煤矿惨案(1942年):由于不当管理,导致瓦斯爆炸,数百矿工在地下气体中丧生。
2.美国蒙兴煤矿灾难(1907年):瓦斯爆炸导致数百名矿工丧生,引起了美国社会对于工业安全的高度关注,促使了相关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3.新西兰彭格罗煤矿爆炸(2010年):29名矿工在地下被困,由于救援尝试失败,整个国家为之痛惜,也引发了对于煤矿安全的全球关注。
4.中国大安煤矿塌陷(1960年):近300名矿工失踪,是中国工业化初期黑暗时期的缩影,也是血色年代的残酷记忆。
5.智利厄尔尼诺煤矿坍塌(2010年):33名矿工被困700米深的地下长达69天,经过艰苦的救援才获救,让人们重新审视矿工的工作环境和安全问题。
6.俄罗斯联邦矿业塌陷(2007年):超过100名矿工死亡,在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救援行动艰难异常,也使得人们对于极地煤矿工人的安全关切更加迫切。
7.印度达哈矿业瓦斯爆炸(1965年):超过300名矿工在爆炸中失踪,引发了印度国内对于矿业安全的广泛关切,推动了相关立法的出台。
8.波兰哈乌斯煤矿透水事故(2006年):25名矿工在井下透水事故中丧生,揭示了煤矿透水问题对矿工生命安全的威胁,引发了波兰对于煤矿安全的深刻反思。
9.印尼塔劳煤矿事故(1979年):200多名矿工在煤矿透水事故中丧生,引发了印尼政府对于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视,推动了相关法规的制定。
10.乌克兰东部矿业爆炸(2000年):造成81名矿工死亡,揭示了矿工在井下工作所面临的种种危险,也。
煤矿事故案例大全煤矿事故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通常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煤矿事故的发生往往给社会带来巨大的伤害和损失,因此对煤矿安全的重视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将列举一些煤矿事故的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教训。
1. 2010年山西煤矿透水事故。
2010年4月,山西省阳泉市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了22名矿工被困井下。
经过紧急救援,最终成功营救出了全部被困人员,但其中仍有7名矿工不幸遇难。
事故原因主要是因为煤矿开采过程中未能有效处理矿井透水问题,导致矿井失水量过大,最终引发了透水事故。
2. 2005年辽宁煤矿瓦斯爆炸事故。
2005年2月14日,辽宁省阜新市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瓦斯爆炸事故,造成了74名矿工死亡。
经调查发现,事故原因是煤矿管理部门未能有效监测和控制矿井内的瓦斯浓度,同时矿工在作业过程中未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导致了瓦斯爆炸的发生。
3. 2018年湖南煤矿坍塌事故。
2018年8月,湖南省益阳市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坍塌事故,造成了15名矿工死亡。
事故原因主要是因为煤矿在开采过程中未能及时进行支护和加固工作,导致了矿井的坍塌,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
4. 2016年河南煤矿火灾事故。
2016年5月,河南省焦作市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火灾事故,造成了32名矿工死亡。
经调查发现,事故原因是煤矿在生产过程中未能有效控制煤尘的扬尘量,同时未能及时清理矿井内的积尘,最终引发了火灾事故。
5. 2019年安徽煤矿事故。
2019年12月,安徽省六安市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事故,导致了10名矿工死亡。
事故原因主要是因为煤矿在生产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同时未能及时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煤矿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煤矿管理部门未能有效监管和管理,同时矿工在作业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因此,加强煤矿安全管理,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是预防煤矿事故的关键。
煤矿事故案例及心得体会石油和煤炭被称为二十世纪人类文明的支柱,煤炭更是人类发展的重要能源和工业的重要原料。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煤炭采掘难度和风险越来越大,煤矿事故也屡屡发生,给采煤企业及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痛苦。
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些煤矿事故案例及心得体会。
事故一:丽水市丰桥煤矿透水事故2011年1月12日,丽水市丰桥煤矿发生了一起透水事故,导致13人被困井下。
在经过56个小时的抢救后,3人被救出,而另外10人不幸遇难。
这起事故的最深体会就在于,煤矿安全生产要始终贯彻“安全第一”的原则,各项安全措施必须严格执行。
事故二:山西太原市煤气爆炸事故2013年6月4日,山西太原市一家煤矿发生煤气爆炸事故,导致有72人被困井下。
经过不懈的努力,救援人员最终在6月8日将所有被困者救出,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这起事故的教训是,各个部门要密切协作,合力进行救援。
而在企业建设和采煤过程中,更应该加强对安全风险的认识和对应的控制措施。
事故三:山西焦作市煤电公司煤矿重大事故2019年12月23日,山西焦作市温县煤电公司坪山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导致15人不幸遇难。
这起事故的反思是,煤矿企业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员工的安全作为首要任务。
同时,在企业采矿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采煤速度、严格执行安全制度,确保工作面的通风、瓦斯抽放等安全措施到位。
事故四:贵州道真县煤矿泥石流事故2020年2月7日,贵州道真县一家煤矿发生泥石流事故,导致10人遇难,12人受伤。
这起事故的深刻教训在于,采煤企业应该加强对开采区域周围环境的监控和管控,避免因对环境的危害而引发的各种灾害事故。
采煤企业更应该把环境保护视为自己的社会责任。
煤矿事故给采煤企业爆炸性的火山口洒下伤痕累累的痛苦,也给人们留下了无法磨灭的深深记忆。
我们不得不想,如何预防煤矿事故?首先,企业应当加强员工的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员工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意识。
其次,企业应完善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及时处理。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案例一、河南省平顶山市石龙区五七(集团)公司大井“12·10”瓦斯爆炸事故(一)基本情况1997年12月10日10时50分,河南省平顶山市石龙区五七(集团)公司大井发生特别重瓦斯爆炸事故,死亡79人,直接经济损失480万元(二)事故经过1997年12月10日8点班,大井区共入井124人,其中采、掘工作面68人,机修30人,巷修19人,区直人员3人,公司辅助救护队员4人,分别在1、2号回采工作面和1、2号掘进头等地点作业。
10时50分,大井区主井井口工袁某发现井口冒黑烟,便马上向承包人高某报告,高某立即向井底车场打电话询问情况,井下打点工说:“过来一阵风,把我的帽子吹掉报告”。
高某随即让井长回采工作面打电话,但没人接。
这时井下脱险的工人开始升井,并报告说:“井下瓦斯爆炸了”。
10时15分,公司安全副经理刘某、安全科长张某、大井区井长杨某、副井长段某、公司辅助救护队队长樊某、安全员尚某等11人立即赶到井下,他们从皮带巷进去40多米,见前面巷道严重冒顶堵死,便立即返回,但皮带头处也发生冒顶,把他们堵在里面,后经过40多分钟内外抢救脱险。
10时55分,五七(集团)公司向石龙区政府和区煤炭局报告事故情况。
11时30分,区委、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领导相继赶到事故现场。
并立即调韩庄矿务局、石龙区和五七集团公司共6各救护小队进行抢救工作。
平顶山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闻讯后立即赶到现场,成立抢险指挥部,指挥事故的抢险工作。
(三)事故原因(1)矿井通风系统不合理,风流短路,风量不足;大串联通风;局部通风机吸循环风;盲目向采空区送风,导致瓦斯增大、瓦斯积聚、达到爆炸界限;违章放炮,是这起瓦斯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
(2 )大井承包后,为了追求高额利润,重生产、轻安全、不执行《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在长385m、宽83 m的狭小煤柱上同时布置2个掘进头和2个高落式采面,超通风能力生产。
安全力量检查严重不足,井下每班仅有一个安全员,不仅要检查十多个地点的瓦斯,还要负责局部通风、排查隐患等,工作量大,难以保证“一炮三检”和瓦斯检查制度的落实。
第一节、采煤工作面瓦斯燃爆事故一、事故案例案例1:山西焦煤屯兰煤矿2009.2.22瓦斯爆炸事故2009年2月22日凌晨2时17分,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公司屯兰煤矿井下南四盘区12403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当时在井下的矿工有436人,共造成74人死亡,114人受伤(其中重伤5人),直接经济损失2386.94万元。
事故经过:事故发生在南四盘区12403综采工作面区域,该工作面开采2#、3#煤层,煤层厚度4.26米,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一次采全高,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37.77 m3/min,瓦斯抽放率44.13%。
采用“二进一回”(皮带巷、轨道巷进风,尾巷回风)的通风方式。
在1号联络巷安装有两部2×30kw局部通风机和4台风机开关向工作面尾巷14号联络巷密闭施工点供风,在1号联络巷靠尾巷侧约6m处设一料石密闭墙,密闭墙上设有一个调节风窗。
2月22日凌晨2时17分,12403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
事故原因:1、12403采煤工作面1号联络巷微风或无风,局部瓦斯积聚,达到爆炸浓度界限。
2、引爆瓦斯的火源是12403工作面1号联络巷内风机开关内爆炸生成物冲出壳外,引爆壳外瓦斯。
爆炸破坏瓦斯抽放管路,管路内瓦斯参与爆炸并沿瓦斯抽放管路传爆。
案例2:余吾煤业2011.6.22瓦斯燃爆事故2011年6月22日,余吾煤业N1203工作面发生一起瓦斯燃爆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事故经过:N1203工作面位于北一采区,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2.1m3/t,煤层平均厚度为6.6m,采用大采高低位放顶煤综合机械化开采,采高3.2m,放煤高度3.4m。
工作面长度301.67m,推进长度1024.3m,工作面采用“两进两回”通风系统,工作面总风量为5592 m3/min(回风巷1420 m3/min、瓦排巷4172m3/min)。
回采至停采线约80m处时,工作面距煤溜机头45-60架左右发生瓦斯燃爆。
事故原因:直接原因:事故发生前,工作面有明显的顶板来压声响,同时工作面煤墙有片帮漏矸现象。
煤矿安全事故案例煤矿安全事故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件。
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但由于煤矿工作环境复杂、作业条件恶劣,煤矿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下面我们就几起典型的煤矿安全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引起大家对煤矿安全的高度重视和警惕。
案例一,2005年11月28日,山西省阳泉市煤矿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0人死亡。
经调查发现,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矿工在作业过程中使用电动工具引发了瓦斯爆炸。
而事故的根本原因则是矿井管理混乱,安全管理不到位,瓦斯检测设备故障严重,导致瓦斯积聚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
案例二,2010年4月5日,河南省安阳市煤矿发生一起顶板事故,造成20人死亡。
经调查发现,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矿井内部顶板支护不牢固,导致顶板坍塌。
而事故的根本原因是矿工在作业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正确设置支护措施,管理人员监督不力,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顶板支护存在的安全隐患。
案例三,2015年8月12日,山西省太原市煤矿发生一起透水事故,造成15人死亡。
经调查发现,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矿井内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导致透水管道破裂。
而事故的根本原因是矿井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对水文地质条件认识不足,导致透水管道设计不合理,水文地质勘察不到位,未能有效预防透水事故的发生。
通过以上几起煤矿安全事故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煤矿安全事故往往是由于多种原因综合作用导致的。
其中,管理混乱、安全设备故障、作业人员违章操作、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等是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因此,煤矿企业和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和监督,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矿工安全意识,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总之,煤矿安全事故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损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只有加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煤矿生产安全。
希望通过对煤矿安全事故案例的分析和总结,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煤矿安全问题的关注,共同努力,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煤矿火灾事故案例及分析总结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生产和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
煤矿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对于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由于煤矿火灾等事故的频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本文将探讨几起典型的煤矿火灾事故,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
一、“11·28”煤矿火灾事故2012年11月28日,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一家煤矿发生火灾事故,导致16人失踪。
经过多方搜救,最终确认全部失踪人员均已死亡。
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煤矿生产经营管理不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存在漏洞。
具体表现在:煤矿存在非法采矿、超范围开采、违规扩建等现象;煤矿安全设施不完善、新上工人培训不到位、检修保养不及时等,导致煤矿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煤矿生产现场秩序混乱,安全检查不到位,安全隐患未得到及时排查等。
二、“5·6”煤矿火灾事故2013年5月6日,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一家煤矿发生火灾事故,导致55人死亡,1人受伤。
该事故是湖南省历史上伤亡最惨重的煤矿事故之一。
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煤矿生产的安全风险评估不全面、预防措施不足,导致火灾的发生。
具体表现在:煤矿存在编制“虚假”安全文件、安全投入不足等管理问题;煤矿存在分散的矿洞、通风系统、电缆隐患未得到及时修复等技术问题;煤矿应急措施不完善、救援能力不强等。
三、“6·13”煤矿火灾事故2013年6月13日,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一家煤矿发生火灾事故,导致37人死亡,生产经营损失5.5亿。
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煤矿企业存在安全隐患,管理措施不到位。
具体表现在:煤矿存在非法采矿、拖欠工资、超时工作等问题;煤矿存在设备缺陷、通风不畅等技术问题;煤矿安全文件不全面、防护措施不完善等。
综上所述,煤矿火灾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不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存在漏洞、技术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等多种原因共同导致的。
为了防范和避免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必须引起政府、企业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第一节、采煤工作面瓦斯燃爆事故一、事故案例案例1:山西焦煤屯兰煤矿2009.2.22瓦斯爆炸事故2009年2月22日凌晨2时17分,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公司屯兰煤矿井下南四盘区12403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当时在井下的矿工有436人,共造成74人死亡,114人受伤(其中重伤5人),直接经济损失2386.94万元。
事故经过:事故发生在南四盘区12403综采工作面区域,该工作面开采2#、3#煤层,煤层厚度4.26米,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一次采全高,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37.77 m3/min,瓦斯抽放率44.13%。
采用“二进一回”(皮带巷、轨道巷进风,尾巷回风)的通风方式。
在1号联络巷安装有两部2×30kw局部通风机和4台风机开关向工作面尾巷14号联络巷密闭施工点供风,在1号联络巷靠尾巷侧约6m处设一料石密闭墙,密闭墙上设有一个调节风窗。
2月22日凌晨2时17分,12403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
事故原因:1、12403采煤工作面1号联络巷微风或无风,局部瓦斯积聚,达到爆炸浓度界限。
2、引爆瓦斯的火源是12403工作面1号联络巷内风机开关内爆炸生成物冲出壳外,引爆壳外瓦斯。
爆炸破坏瓦斯抽放管路,管路内瓦斯参与爆炸并沿瓦斯抽放管路传爆。
案例2:余吾煤业2011.6.22瓦斯燃爆事故2011年6月22日,余吾煤业N1203工作面发生一起瓦斯燃爆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事故经过:N1203工作面位于北一采区,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2.1m3/t,煤层平均厚度为6.6m,采用大采高低位放顶煤综合机械化开采,采高3.2m,放煤高度3.4m。
工作面长度301.67m,推进长度1024.3m,工作面采用“两进两回”通风系统,工作面总风量为5592 m3/min(回风巷1420 m3/min、瓦排巷4172m3/min)。
回采至停采线约80m处时,工作面距煤溜机头45-60架左右发生瓦斯燃爆。
事故原因:直接原因:事故发生前,工作面有明显的顶板来压声响,同时工作面煤墙有片帮漏矸现象。
,煤矿典型事故案例学习材料西山生辉煤业有限公司二〇一一年六月案例一: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山西洪洞县三交河煤矿瓦斯煤尘爆炸事故1991年4月21日16点05分,山西洪洞县三交河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死亡147人、重伤2人、轻伤4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95万元。
一、事故发生经过4月21日早8点班下班前井下停电,约14点30分送电。
下午4点班工人约138人相继入井,16点05分203掘进工作面工人打眼使电钻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冲击波扬起巷道积尘,又引起全矿井煤尘连续爆炸,导致井下多处巷道支架被推倒,顶板冒落,平峒和大巷砌碹顶冒落103处、约530m,机电设备多数位移变形并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井下通风设施(风桥、风门、密闭)全部摧毁。
冲击波把平峒口摧毁4m,附近房屋摧毁三间半,致使当班井下138人及8点班未出井的5人和16点班正准备入井的4人,共计147名矿工全部遇难,另有地面2人重伤,4人轻伤。
二、事故发生原因(1)二采区202、203工作面局扇串联通风,21日早八点班下班前井下停电、停风,造成瓦斯积聚,下午4点上班后,启动局扇通过串联风机将202工作面的瓦斯抽入203工作面,使203工作面的四顺槽的瓦斯达到爆炸浓度,煤电钻失爆,工人打眼使电钻产生火花,导致瓦斯爆炸,冲击波扬起了全巷道的积尘,造成全矿井的煤尘多处爆炸。
(2)该矿没有认真吸取1980年6月8日瓦斯爆炸事故的教训。
通风、瓦斯、煤尘、电器设备管理十分混乱,二采区集中运输巷回风、溜煤眼回风、采空区回风、局扇串联风,通风系统极不合理;局扇无人管理,停电、停风时有发生,工作面瓦斯超限现象经常发生;矿井没有综合防尘设施,井下积尘严重;电器设备失爆严重;失爆率高达33%;对多次安全大检查查出的上述通风、瓦斯、煤尘、电器设备等重大隐患都没有认真整改。
(3)以包代管。
放松对职工的安全、遵章守纪、政治思想的教育工作,挪用维简费,采煤方法倒退,用工制度混乱,对新工人和特殊工种不按规定要求经行培训,“三违”现象时有发生。
煤矿火灾案例
煤矿火灾是煤矿产业中最常见的安全事故之一。
它们已经造成了数以百计的死伤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将介绍一些煤矿火灾案例,它们使得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必须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和制度建设。
1. 土耳其索马煤矿火灾(2014年)
2014年5月13日,土耳其西部城市马尼萨的索马煤矿发生严重火灾,造成超过300名矿工死亡。
此事故是土耳其历史上最严重的矿难事故之一。
调查员指出,此次事故是由于煤矿内缺乏安全出口、氧气不足和浓烟弥漫导致的。
2. 中国山西太原煤矿火灾(2008年)
2008年5月18日,中国山西省太原市的煤矿发生了一次火灾事故。
18名矿工在事故中死亡。
这次事故的原因是矿工在操作机器时没有注意到矿井内的火源,导致煤尘爆炸。
3. 美国蒙塔纳州韦斯特福尔煤矿爆炸(2014年)
2014年11月15日,美国蒙塔纳州韦斯特福尔的一座煤矿发生爆炸,造成1名矿工死亡。
事故原因是由于煤矿内缺乏充足的通风,导致煤气积聚形成爆炸。
4. 印度商业机构煤矿火灾(2020年)
2020年6月11日,印度东北部的一家商业机构煤矿发生
火灾,造成至少3名矿工死亡。
这次事故的原因是煤矿内积聚的瓦斯爆炸。
为防止这些可怕的事故再次发生,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确保煤矿工人的安全。
这些措施包括定期进行煤矿安全培训、编制应急计划并进行演练、保证煤矿内通风良好、计划安装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并持续维修保养煤矿管道设备等。
只有付出更多的关注和投入,才能建立更加安全可靠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为保障煤矿工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煤矿安全事故案例煤矿是我国的重要能源产业,但由于煤矿存在一定的生产安全风险,煤矿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通过介绍几个典型的煤矿安全事故案例,来加深对煤矿安全的认识和理解。
案例一:2005年焦作市沁阳市庆华煤矿透水事故2005年11月30日,沁阳市庆华煤矿发生一起严重的透水事故,导致33名矿工死亡。
事故原因是矿井内水压过大,导致井下矿工被困,无法逃生。
该矿采掘方法不合理,而且在生产中缺乏安全措施和科学管理,导致事故的发生。
案例二:2007年山西省旧街煤矿爆炸事故2007年8月17日,山西省旧街煤矿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的煤尘爆炸事故,直接导致181人死亡。
这起事故是因为该煤矿采煤面周围的煤尘未得到有效清除,同时煤矿管理部门也未对煤矿安全进行有效监管,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
案例三:2010年山西省王家武煤矿透水事故2010年10月19日,山西省王家武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导致37名矿工被困井下。
事故原因是煤矿从未开展防水施工,未作好水情掌握和水害处置工作,煤矿内水压突然增大,导致井下矿工被困。
案例四:2016年河南省义马市邙山铜矿事故2016年3月28日,河南省义马市邙山铜矿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的透水事故,导致17人失联。
事故原因是煤矿电梯井内出现了高强度的水流压力,导致井下矿工被困,无法逃生。
该煤矿水文地质勘测工作不到位,煤矿防范能力严重不足,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以上案例表明,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与煤矿生产管理水平和安全防范措施密不可分。
在我国,煤矿事故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而煤矿安全问题的根源在于以往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思想落后,管理水平不高,安全意识不足等因素。
在以后的煤矿生产过程中,需要吸取过去教训,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积极采取各种科技手段,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切实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顶板事故案例案例(一)2011年2月7日,某公司发生一起顶板伤人事故。
一、事故经过2011年2月7日夜班,班长某用综掘机割好一排。
当时090705掘进工作面回风顺槽顶板破碎,必须迅速支护,班长某和郭某、蒋某刚用锚杆机打好一根顶锚杆,钢带和金属网调整好后,准备安装第二根顶锚杆,某看见顶板有随时掉渣的可能,准备连接顶网,就在此时破碎的顶板上有一块渣从未连好的顶网间掉下,砸向某,某虽及时躲避,脚下一滑,摔倒在地顺着坡就往下滚了几圈正好碰在一块矸石上,工友们及时护起某,但发现其当时手脚无力站不起来,后及时护送出井,经医院诊断为环齿关节脱位,脊髓损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1、某个人安全意识不强,在未执行“敲帮问顶”的情况下就开始联网,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
2、班长某安全意识淡薄,敲帮问顶未彻底,没有及时使用临时前探梁支护,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
3、现场施工人员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是导致事故的间接原因。
三、事故责任划分1、某未执行敲帮问顶,违反作业规程的规定,对事故应负直接责任。
2、班长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重生产、轻安全”禅故应负领导责任。
四、事故防措施1、工作面在支护前,必须进行敲帮问顶,敲帮问顶必须彻底,找掉危矸活石。
2、要使用好前探梁临时支护,并背实接顶严密。
3、加强培训工作,搞好安全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素质和业务水平。
五、事故教训和感想通过这一事故,使我们认识到“敲帮问顶”的重要性,操作人员要彻底的处理顶板和两帮的活矸(煤)。
施工过程中要有专人观察顶板和两帮及周围环境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
案例(二)2010年3月15日,某矿发生顶板事故。
一、事故经过:2010年3月15日,某(组长)在接到任务后带领某(事故本人)等6人在高档普采工作面采煤作业。
中午1:30左右,由于工作面倾斜大顶板破碎在煤机采煤后,前移支架支护空顶时顶板垮塌,为了让工作面整齐,在支架前移时必须将顶板垮塌部分用棚板填实再升起支架,某安排某往顶板垮落处填棚板,某站在溜槽上背向煤壁往上填棚板,此时从顶板垮落处掉下一块400mm*200mm*150mm 矸石来把某扑倒,其头部碰在溜槽上,某组织人员及时护送出井,送往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1、某、某违章操作,冒险作业,顶板破碎地段未及时支护,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某、某安全意识淡薄,冒险作业、自我保护能力差,互保联保不到位,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3、该队平时管理不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三、事故防措施1、在工作时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进行工作,不准违章操作。
2、加强对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增强自主保安能力。
3、做好互保联保,尽职尽责,不违章蛮干,确保安全生产。
4、要保证支护强度,液压支架、单体支柱初撑力符合要求,不空顶作业。
四、事故教训和感想此次事故是由于顶板破碎压力大,并且没有及时伸出护帮板护住煤壁造成的。
职工自主保安能力差,队领导没有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落实到位,对待安全工作说的多,落实的少。
安全工作只有真抓严管,把措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减少事故发生。
井下案例(一)2012年3月26日,某公司井下发生一起运输事故。
2012年3月26日三班,当班带班长某安排组长王某带领乔某等三人从采区泵站处往采区回风顺槽中部拉运630镏槽,并强调绞车司机乔某开车时注意把钢丝绳缠好。
拉运时人员要注意安全。
12 : 30分左右,拉运人员到达采区泵站处,组长王某让司机乔某到采区回风顺槽中部开绞车,拉到绞车前码放好。
4: 40分左右,第三片溜槽沿回风顺槽拉入3米时绞车停止。
组长王某再次发信号,但绞车仍未开动,第三次发信号过程中,看到绞车司机乔某捂着右手从回风顺槽跑下来,发现乔清林右手中指受伤。
经调查,在拉运第三片溜槽时,绞车司机乔某发现绞车滚筒余绳松动,便在绞车启动的情况下,人站在绞车前用手拉紧钢丝绳企图把钢丝绳缠紧。
钢丝绳上有毛刺,将本人手套勾住,将手卷向滚筒。
情急之下,乔某迅速将手向外拉,但仍被缠进的钢丝绳将右手中指第一关节处压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一)直接原因绞车司机乔某违章操作是造成本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二)间接原因1、在操作前,组长王某未强调拉运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该队未对员工进行《安全操作规程》的贯彻学习。
三、防措施1、要加强本队员工《安全操作规程》的学习,尤其是要加强对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杜绝违章操作。
2、要加强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在安排工作任务时要强调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机电事故案例井下案例(一)2012年10月17日十六点班,某煤矿发生一起煤机滚筒伤人事故。
一、事故经过:2012年10月17日十六点班,当班电工某在普采工作面检修,在20:50分左右时,看到煤机滚筒绞入铁丝网就停了煤机滚筒,急于处理未能按照规程操作要求打开煤机离合器就开始作业;煤机司机王某在启动煤机时,没有检查滚筒周围人员活动情况,未能及时发现正在滚筒前处理铁丝网的某,违章启动采煤机,导致某的右腿被卷入滚筒,发现后及时护送出井,送往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1)检修人自我保护意识差,处理铁丝网时未打开煤机离合器,站的位置距采煤机滚筒和刮板输送机太近是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采煤机司机工作责任心不强,没有检查滚筒周围人员活动情况,是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三、预防措施:(1)加强工作面的技术管理,教育司机和其他人员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熟悉采煤机的结构、原理,并加强业务技术学习,真正掌握在采煤机操作技术。
(2)在采煤机滚筒附近有人作业或更换截齿时必须打开采煤机截割部离合器,如果司机离机或停机时间较长时,必须将滚筒放到底板上,切断隔离开关。
(3)在滚筒附近3m以,作业人员必须注意煤帮和顶板情况, 防止煤帮片帮或顶板有垮落等情况时将人拥向滚筒四、事故教训和感想(1)应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采煤机需要较长时间停机和检修时,必须打开隔离开关和离合器。
(2)要加强现场管理,杜绝盲目施工。
(3)注意抓好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和技术教育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集中精力,正确操作。
(3)在日常管理中要加强员工安全培训,强化安全意识,增强员工自我保护能力。
因此,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执行规程要求,牢固树立“自己的安全自己管”的自我防意识,学好安全知识和业务技能,不断提高预防各类事故的能力。
地面案例(一)2010年9月25日,某煤业公司变电站发生一起员工违章作业,被电击伤事故。
一、事故经过2010年9月25日,某公司变电站站长某安排电工某等3人在公司变电站进行电气检修,在未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带电检修,电工某违章作业带电检修,被电击伤,造成事故。
二、原因分析1、电工某在进行电气检修作业时未按照相关规程作业,是导致本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2、某在无人监护的情况下带电作业,是导致本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3、变电站站长对本单位员工的安全疏于管理,安全管理不到位,违反电工操作规程,在明知某一人进行电气检修作业的情况下,未进行互联互保提醒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4、单位领导对员工安全教育不够,平时对员工安全管理不到位,致使员工违章作业,是造成本起事故的主要管理原因。
三、防措施1、针对事故举一反三,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严管理,并在全厂开展“反违章、查隐患、保安全”活动,并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做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
2、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五同时”并做到互联互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坚决杜绝违章作业现象。
3、在生产作业时必须安全措施到位,并相互监督,专人负责,确保人身安全。
放炮事故案例案例(一)2012年10月15日,某矿发生一起密闭墙倒塌伤人事故。
一、事故经过:2012年10月15日,宋某(组长)在接到任务后带领某(事故本人)等四人在皮带大巷压底作业。
上午9时左右因压底处矸石太硬需放振动炮,宋某打眼装药后,安排某和其他人员分别在距作业点100以外两个头设警戒,宋某到回风联络巷转角处发炮,发炮后等炮烟散尽宋某就往爆破点走,而某听到炮声后不等炮烟散尽就赶到作业点,在未确认安全的情况下一个人进行作业,宋某来到作业点看到巷道左帮已经垮塌,某被垮塌后的活矸砸伤,某及时组织人员抢救,送往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1、压底开炮后事故本人未经组长现场安全检查,私自进入作业地点,被巷道左帮墙体(原来贯眼垫起的活矸)垮塌后砸伤,违章作业,自保意识不强是造成该事故的直接原因。
2、垮塌区域为原联络巷密闭墙,密闭墙使用活矸石垒砌,外侧喷浆,无明显标志,作业规程没有明确,因此该公司规程措施的审批存在漏洞;公司对密闭墙管理不到位,未挂牌管理并建立台账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3、公司对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欠缺,识辨险能力差,自保意识不强。
三、事故教训和感想要加强现场管理,杜绝盲目施工。
在日常管理中要加强员工安全培训,强化安全意识,增强员工识险、辩险能力。
及时完善、规图纸,图纸资料建档管理,必须认真分析矿井地质及周边老空,作业规程中明确采空区位置,进行地质情况预测预报。
因此,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执行规程要求,牢固树立“自己的安全自己管”的自我防意识,学好安全知识和业务技能,不断提高预防各类事故的能力。
上标准岗,干标准活,遵章守纪,按章操作,才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唯一保障。
一般违章事故案例案例(一)2012年9月27日,某公司机运队在运输巷抬轨伤人事故。
一、事故经过2012年9月27日八点班,当班副队长某安排拉运组长某带史某、段某三人拉运,安排王某某带6人运输巷二级车场安装道岔。
13时半左右,副队长某某发现安装道岔的两根弯轨还未到位,就令某某等三人到运输巷四级车场查看是否有轨,如果有轨尽快运到位。
某等人到达四级车场,看到车场有四架道轨和一辆矿车。
经查看架子车有需要的弯轨,因架子车前挡有矿车阻碍装有弯轨的架子车通过,当时急于要用弯轨,某决定人工抬运弯轨到二级车场,于是三人将道轨从架子车中抽出同时用力往肩上抬轨,但该轨是长6.2m重200kg的道轨,三人根本抬不动,所以按原路返回。
走到三级车场时遇到副队长某某,某将情况如实反映,副队长某安排安装道岔的王某再带一个人上来帮你们抬,顺便确认一下所用的道轨。
”15:00左右王某带领1人员与某等人回合后返回到四级车场,王某确认后某令大家一起抬轨统一放到右肩上行走至距回风绕道口50m处因巷道不平整,某被巷道凸起的矸石绊了一下,身体失去平衡,猛的向前一扑紧跟着大家一起倒下,轨道压在某的颈部。
众人赶紧将道轨移开,发现某处于昏迷状态,王某前额也划破。
经诊断:某某颅底骨折、右眼框骨折,已转送往进一步治疗,王某回家休养。
八、事故原因分析1、员工自主安保意识和互保意识差,对本岗位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掌握甚少,在未认真检查路况的情况下盲目抬轨行走,被脚下矸石绊倒,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