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05年6月高中毕业会考化学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10
化学天津会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矿泉水C. 二氧化碳D. 氢气答案:B2. 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说明了()A.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C.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D. 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不变3.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氢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氮气答案:C4.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下列金属中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是()A. 铜B. 银C. 铁D. 锌5. 根据化学方程式2H_{2} + O_{2} \xrightarrow{点燃}2H_{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B. 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C. 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D. 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答案:D6.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A. 钾B. 钠C. 镁D. 铝答案:A7. 根据化学方程式Fe + H_{2}SO_{4} = FeSO_{4} + H_{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每56份质量的铁和98份质量的硫酸反应生成152份质量的硫酸亚铁和2份质量的氢气B. 每56份质量的铁和98份质量的硫酸反应生成152份质量的硫酸亚铁和2份质量的氢气C. 每1个铁原子和1个硫酸分子反应生成1个硫酸亚铁分子和1个氢分子D. 每56份质量的铁和98份质量的硫酸反应生成152份质量的硫酸亚铁和2份质量的氢气答案:D8.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水B. 二氧化碳C. 氧气D. 氮气答案:A9. 根据化学方程式C + O_{2} \xrightarrow{点燃} CO_{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B. 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C. 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D. 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答案:D10.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弱的是()A. 钾B. 钠C. 镁D. 铝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浓硫酸170 ℃ 点燃天津市2005年6月高中毕业会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第Ⅰ卷 非选择题(共50分)二、填空题(共15分)26.17 18 F 1 (每空1分共5分) 27.①⑤④③②(2分)28.(1)CH 3CH 2OH 或CH 3COOH CH 3CHO CH 3COOH (每空1分共3分) (2)③ ② ⑤ ④ ①(每空1分共5分)三、简答题(共14 分)29.(1)MnO 2 + 4HCl (浓) MnCl 2 + Cl 2↑+ 2H 2O (1分)(2)Cu + 2H 2SO 4(浓) CuSO 4 + SO 2↑+ 2H 2O (1分) (3)CH 3CH 2OH CH 2=CH 2↑+ H 2O (1分)(4)2NH 4Cl + Ca(OH)2 CaCl 2 + 2NH 3↑+ 2H 2O(1分)30.(1)Cu 2+ + 2OH - Cu(OH)2↓ (1分) (2)Fe 3+ + 3H 2OFe(OH)3 + 3H + (1分) 31.(1)碳 钠 硫 氢 (每空1分共4分)(2) 正四面体 (每空1分共2分) (3)H 2S(1分)(4)2Na + O 2 Na 2O 2(1分)△ △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四、实验题(共11分)32.(1)B(1分)(2)3Cu + 8HNO 3(稀)= 3Cu(NO 3)2 + 2NO ↑+ 4H 2O加快反应速率(每空1分共2分) (3)2NO + O 2 = 2NO 2(1分)(4)C D B(每空1分共3分)33. H 2SO 4 NaOH Br 2 NaOH (每空1分共4分) 五、计算题(共10分)34.0.1 22.4 (每空2分共4分) 35.解:n (NH 3) =1molL 22.4L 448.0-⋅ = 0.02 mol (1分)n (BaCO 3) =1molg 197g .943-⋅ = 0.02 mol (1分)设Ba(OH)2与(NH 4)2CO 3反应生成BaCO 3的物质的量为n 1(BaCO 3) Ba(OH)2与K 2CO 3反应生成BaCO 3的物质的量为n 2(BaCO 3) (NH 4)2CO 3 + Ba(OH)2 = BaCO 3↓+ 2NH 3↑+ 2H 2O12n 1(BaCO 3) 0.02 moln 1(BaCO 3) = 0.01 mol (1分) n 2(BaCO 3) = n (BaCO 3)-n 1(BaCO 3) = 0.01 mol (1分) K 2CO 3 + Ba(OH)2 = BaCO 3↓+ 2KOH 1 1 n (K 2CO 3) 0.01 moln (K 2CO 3) = 0.01 mol (1分) c (K 2CO 3) =0.1Lmol 0.01 = 0.1 mol/L (1分)。
2005年天津市高中毕业会考(高二)化学试卷(附答案)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化合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的是A.HCl B.HClO C.KClO3D.HClO42.在标准状况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体积最大的是A.CO2B.O2C.N2D.CH43.下列气体中,能污染大气,但不可以...用碱溶液吸收的是A.CO B.Cl2C.SO2D.N24.下列物质中,不与水反应的是A.SiO2B.NO2 C.Na2O2D.CaO5.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A.126C和136C B.正丁烷和异丁烷C.CH4和C3H8D.金刚石和石墨6.在下列反应中,H2SO4不是..氧化剂的是A.2HBr + H2SO4(浓)=Br2↑+ SO2↑+2H2OB.2NaOH + H2SO4=Na2SO4 + 2H2OC.Fe + H2SO4=FeSO4 + H2↑ΔD.C + 2H2SO4(浓)==CO2↑+ 2SO2↑+2H2O7.在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含有一种X-(X-为Cl-、Br-、I-)。
向甲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时,溶液变为橙色;再加入丙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甲、乙、丙三种溶液中所含的X-的符号依次为A.Cl-、Br-、I-B.Br-、I-、Cl-C.I-、Cl-、Br-D.I-、Br-、Cl-8.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A.KOH B.CaCl2 C.H2O D.NH39.苯和乙炔相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能发生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乙炔易发生加成反应,苯只能在特殊条件下才能发生加成反应C.都能被KMnO4氧化,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D.相同质量的苯和乙炔,完全燃烧时耗氧量相同10.试管中盛有少量白色固体,可能是铵盐,检验的方法是A.加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B.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C.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滴入酚酞试剂D.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滴入紫色石蕊试剂11.下述溶液:①浓硫酸②浓硝酸③稀硝酸④波尔多液(含CuSO4),其中在常温下能用铁制容器盛放的是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2.下列物质中,既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的是A.NH4Cl B.Al(OH)3 C.Na2CO3 D.KNO313.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A.葡萄糖B.淀粉C.蛋白质D.纤维素14.用下列方法不能..将NaCl 和Na 2CO 3两种溶液区分开的是 A .用pH 试纸分别测两种溶液的pH B .向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加稀硫酸C .向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加氯化钙溶液D .向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15.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A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B .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呈周期性变化C .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D .元素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16.下列溶液中,c (Cl —)最小的是A .20 mL 0.5 mol/L AlCl 3溶液B .30 mL 1 mol/L KCl 溶液C .7.5 mL 2 mol/L MgCl 2溶液D .10 mL 3 mol/L NaCl 溶液17.下列烧杯中盛放的都是稀硫酸,在铜电极上能产生大量气泡的是A B C D18.下列关于氧族元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它们属于第ⅥA 族元素 B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它们的原子半径增大C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它们的非金属性增强D .它们的原子的最外层都有6个电子19.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Mg 2+、Na +、Cl —、OH —B .Na +、H +、OH —、SO 2—3C .K +、NH + 4 、OH —、SO 2—4D .K +、H +、SO 2—4 、NO — 320.下列各反应达到平衡后,减小压强或升高温度,都能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 .2NO 2(g N 2O 4(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 .3O 2(g 3(g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 .C (s )2g 2CO (g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 .N 2(g )+ 3H 2(g 2NH 3(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21...的是 A .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 3 + H 2O = 2H + + SO 2—4B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aCO 3 + 2H + = Ca 2+ + CO 2↑+ H 2OC .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CuO + 2H + = Cu 2+ + H 2OD .硫酸铝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 2+ + SO 2—4 = BaSO 4↓2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Na 比K 的金属性强B .Na 和K 的电子层数相同C .Na 和K 都是强还原剂D .Na 和K 灼烧时都能使火焰呈现紫色23.同周期的X 、Y 、Z 三种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顺序为HXO 4>H 2YO 4>H 3ZO 4,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原子序数:X >Y >Z B .非金属性:X >Y >ZC .原子半径:X >Y >Z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 >H 2Y >ZH 324.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氯分子、氯离子和氯的含氧化合物的是A .氯水B .液氯C .氯酸钾D .次氯酸钙25.将下列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溶液等体积两两混合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过量的硝酸后,沉淀消失并放出气体,再加入AgNO 3溶液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A .Na 2CO 3和Ca(OH)2B .Na 2CO 3和CaCl 2C .Ca(HCO 3)2和NaOHD .Na 2SO 4和Ba(NO 3)2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5分)26.(5分)在 3517Cl 原子中含有 个质子, 个中子,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005年高考天津理综化学部分及答案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与D,16O与18O互为同位素;H216O、D216O、H218O、D218O互为同素异形体;甲醇、乙二醇和丙三醇互为同系物B.在SiO2晶体中,1个Si原子和2个O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C.HI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F,所以HI的沸点高于HFD.由IA族和VIA族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电子总数为38的化合物,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型化合物8.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酸性溶液Na+、K+、MnO4—、Br—B.酸性溶液Fe3+、NH4+、SCN—、NO3—C.碱性溶液Na+、K+、AlO2—、SO42—D.碱性溶液Ba2+、Na+、CO32—、Cl—9.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下列反应:NO(g) + CO(g) 1/2N2(g) + CO2(g);△H = -373.2 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10.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A.用过量氨水除去Al3+溶液中的少量Fe3+B.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除去N2中的少量O2C.用新制的生石灰,通过加热蒸馏,以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D.用盐酸除去AgCl中少量的Ag2CO3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Na2O2 + 2HCl == 2NaCl + H2O2为氧化还原反应B.反应仅涉及消去反应类型C.10mL 0.02mol/L AgNO3溶液与10mL 0.02mol/L HCl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2 (设溶液总体积不变)D.10mL 0.04mol/L HCl溶液与10mL 0.02mol/L Na2CO3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 (设溶液总体积不变)12.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
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Fe2+<Ni2+<Cu2+)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 + 2e—== Ni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 和Zn2+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13.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正确的做法是A.银镜反应实验后附有银的试管,可用稀H2SO4清洗B.在中学《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中,称量操作至少需要四次C.不慎将浓H2SO4沾在皮肤上,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D.在250mL烧杯中,加入216mL水和24g NaOH固体,配制10% NaOH溶液26.A和B均为钠盐的水溶液,A呈中性,B呈碱性并具有氧化性。
往年天津普通高中会考化学真题及答案第Ⅰ卷注意事项:1.本卷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N :14 O:16 Na:23 S :32 Cl;35.5 Fe:56 1、“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1纳米(nm)=10-9m,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分散系属于 A .悬浊液 B .乳浊液 C .溶液 D .胶体 2、据报道,放射性同位素钬Ho 16667可有效冶疗肝癌,该同位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 A .32B .67C .99D .1663、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铜B. 食盐晶体C. 石墨D. 稀硫酸 4、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mol Na 2SO 4溶于水中,所得溶液中Na +个数为N A B.20gD 2O 中所含的质子数为10N A C.标准状况下,22.4LH 2O 含有氢原子个数为2N A D.11.2L 氢气一定含有N A 个氢原子 5、在下列反应中,盐酸作氧化剂的是A .NaOH + HCl = NaCl + H 2OB .Zn + 2HCl = ZnCl 2 + H 2↑C .MnO 2 + 4HCl MnCl 2 + 2H 2O +Cl 2↑D .CuO + 2HCl = CuCl 2 + H 2O 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铜与氯化铁溶液的反应:2Fe 3++ Cu = 2Fe 2++ Cu 2+B.碳酸钙与稀硝酸的反应:2H ++CO 32- = H 2O + C02↑C.Cu(OH)2与盐酸的反应: H ++ OH - = H 2O D.铁片放入ZnSO 4溶液中:Fe + Zn 2+= Fe 2++ Zn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Na 、Mg 、Al 元素最高化合价依次升高B .N 、O 、F 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减弱C .P 、S 、Cl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D .Li 、Na 、K 原子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8、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K +、H +、24SO -、OH -B .Na +、H +、Cl -、23CO - C .Na +、Ca 2+、3NO -、23CO -D .Na +、Cu 2+、Cl -、24SO -9、下列电子式中错误的是A . Na +B .C .D .10、 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A .F B .Cl C .Br D .I -11、在含有Cu(NO 3)2、Mg(NO 3)2和AgNO 3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首先置换出的是 A .Mg B . Cu C .Ag D .H 212、根据Fe+CuCl 2=FeCl 2+Cu ;2FeCl 3+Cu=2FeCl 2+CuCl 2两个反应,判断Fe 3+、Fe 2+、Cu 2+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A .Fe 3+>Cu 2+>Fe 2+B .Fe 3+>Fe 2+>Cu 2+C .Cu 2+>Fe 2+>Fe 3+D .Fe 2+>Fe 3+>Cu 2+13、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 甲烷燃烧 B . 生石灰与水反应变成熟石灰 C. 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D. 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14、在相同条件下,A 容器中的 H 2 和 B 容器中的 CH 4 所含的原子数目相等,则两个容器的体积比为A 5 : 2B 2 : 5C 2 : 1D 1 :215、潮湿的氯气,新制的氯水,次氯酸钠溶液及漂白粉的水溶液均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它们均含有A Cl 2B HClOC CLO -D HCl16、下列分子的结构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不能都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A HCl B KCl C CO 2 D PCl 3 17、下列关于“Na 2CO 3”的分类不正确...的是A 、化合物B 、氧化物C 、碳酸盐D 、钠盐18、下列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①Cl 2;②HClO ;③活性炭;④SO 2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全都可以19、能形成A2B型离子化合物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是A、20和8B、1和6C、11和16D、12和1720、在容量瓶的使用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润洗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刻度线D、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刻度线21、已知元素的离子a A n+、b B(n+1)+、c C n-、d D(n+1)-均是由同周期主族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
2005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卷第I 卷(选择题共2大题共3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Fe 56 Zn 65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日常生活里用到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调味用的食醋B. 取暖用的煤C. 降温用的冰水混合物D. 炒菜用的铁锅2.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白磷自燃B. 空气液化制氧气C. 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D. 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3. 新型净水剂铁酸钠(42FeO Na 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A. +2B. +3C. +5D. +64. 下列仪器不能..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是 A. 烧杯 B. 试管 C. 量筒 D. 集气瓶5. 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B. 该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C. 该粒子是阳离子D. 该粒子具有稳定结构6.“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A. 分子很小B. 分子是可分的C. 分子之间有间隔D.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7.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用水经常冲洗自行车以防生锈B. 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C. 用燃着的火柴检查石油液化气是否泄漏D. 用烧碱降低土壤酸性,改良土壤结构8. 汽车尾气中的NO 和NO 2,是大气污染物,产生这些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放电====+22O N NO 2;2222NO O NO =+。
这两个反应所属的反应类型是A. 置换反应B. 分解反应C. 化合反应D. 复分解反应9. 如图所示,将密闭的相互连通的装置放在天平上,调节天平使之平衡。
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稀,烧碱潮解B. 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烧碱潮解C. 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D. 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10. 有一可能含下列物质的硝酸铵样品,经分析知道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
2005年天津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题
佚名
【期刊名称】《政治思想史》
【年(卷),期】2005(000)012
【摘要】@@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Fe-56 Zn-65rn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rn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rn1.日常生活里用到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rn(A)调味用的食醋 (B)取暖用的煤rn(C)降温用的冰水混合物(D)炒菜用的铁锅
【总页数】6页(P37-40,48-4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2005年天津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题 [J],
2.2005年天津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J],
3.2004年天津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题 [J],
4.2003年天津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题 [J],
5.2002年天津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题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5年天津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10页。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2大题共3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蓝、黑色墨水的钢笔或圆珠笔填在“答题卡”上;然后再将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序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涂在答题卡上。
1.日常生活里用到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调味用的食醋B 取暖用的煤C 降温用的冰水混合物D 炒菜用的铁锅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白磷自燃B 空气液化制氧气C 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D 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3.新型净水剂铁酸钠(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A +2B +3C +5D +64.下列仪器不能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是A 烧杯B 试管C 量筒D 集气瓶5.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B 该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C该粒子是阳离子D 该粒子具有稳定结构6.“墙脚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A 分子很小B 分子是可分的C 分子之间有间隔D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7.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用水经常冲洗自行车以防生锈B 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铁镁)C 用燃着的火柴检查石油液化气是否泄漏D 用烧碱降低土壤酸性,改良土壤结构8.汽车尾气中的NO和NO2,是大气污染物,产生这些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反应方通电程式为:N2+O2==2NO;2NO+O2=2NO2。
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化学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Cl 35.51.“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下列做法不利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是( )A.使用一次性塑料袋B.充分、合理的利用太阳能C.积极参与“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D.尽量采取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式出行2.光纤通讯是以光作为信息的载体,让光在光导纤维中传输。
制造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是( )A.铜B.铝C.二氧化硅D.晶体硅3.下列各组物质中,互称为同系物的是( )A.氧气和臭氧B.乙酸和醋酸C.正丁烷和异丁烷D.甲烷和丙烷4.铱的一种核素是19177Ir,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 )A.114 B .77 C.191 D.2685.下列元素属于长周期主族元素的是( )A.LiB.PC.FeD.Br6.下列物质不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的是( )A.钠B.镁C.铁D.铜7.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水玻璃是一种混合物B.强酸都是离子化合物C.纯碱、烧碱均属于碱D.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均属于盐8.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二氧化硫和水B.浓硝酸和碳酸钠C.过氧化钠和水D.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9.下列物质受热能分解的是( )A.SiO2B.Fe2O3C.Al(OH)3D.NaOH10.用NaOH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必须用到的仪器是( )A.分液漏斗B.烧瓶C.容量瓶D.蒸发皿11.下列物质不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的是( )A.Cl2B.氯水C.Ca(ClO)2溶液D.CaCl2溶液12.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采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NaCl(NH4Cl)加热B.FeCl2溶液(FeCl3) 加铁粉C.AlCl3溶液(MgCl2) 加氨水D.Na2CO3(NaHCO3) 加热13.将一小块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终会变为( )A.氧化钠B.氯化钠C.碳酸钠D.过氧化钠14.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FeCl3溶液B.稀豆浆C.CuSO4溶液D.KMnO4溶液15.下列反应中,含氮物质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的是( )A.铜与稀硝酸B.二氧化氮与水C.氮气和氢气D.一氧化氮与氧气16.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该有机物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A.酯化反应B.水解反应C.加成反应D.中和反应17.用过量下列试剂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Cl2和Na2SO4杂质,应该最后加入的是( )A.稀盐酸B.BaCl2溶液C.Na2CO3溶液D.NaOH溶液18.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钝化B.浓硫酸可作干燥剂,但不能用来干燥氢气C.浓硫酸能使蔗糖炭化,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D.常温下,浓硫酸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19.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为( )A.Al3+B.Al(OH)3C.AlO2-D.Al3+和Al(OH)320.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金属钠可保存在乙醇中B.Na和Na+的化学性质相似C.钠可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得到铜D.灼烧氯化钠的火焰呈黄色21.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铝制品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说明铝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B.氧化铝的熔点很高,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C.Al(OH)3碱性很强,故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22.下列叙述不正确是是( )A.乙烯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催熟水果B.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可用于杀菌消毒C.高纯单质硅具有半导体性能,可用于制光电池D.天然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23.下列实验方法或对实验事故的处理正确的是( )A.钠着火时用泡沫灭火器扑灭B.硅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可制得硅酸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D.欲配置500mL 1mol/LNaOH溶液,应将20gNaOH固体溶于500mL水中2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B.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C.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必为放热反应D.在化学反应中,断开化学键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要放出能量25.下列实验操作中,用于固液分离的是( )26.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NaHCO3比Na2CO3溶解度大B.常温下,浓度相同的Na2CO3溶液比NaHCO3溶液的碱性弱C.可用相同的离子方程式表示Na2CO3和NaHCO3分别与盐酸的反应D.向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固体中分别加入足量盐酸,后者产生的CO2多2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42-=BaSO4↓B.FeCl2溶液与Cl2反应:2Fe2++Cl2=2Fe3++2Cl-C.Cu与AgNO3溶液反应:Cu+Ag+=Cu2++AgD.CaCO3与醋酸反应:CaCO3+2CHCOOH=Ca2++2CHCOO-+CO2↑+H2O28.下列关于溶液中常见离子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 )A.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一定有Cl-B.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C.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D.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29.下列有关S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SO2是酸性氧化物,能被氨水吸收B.SO2是有毒气体,不能用于杀菌消毒C.正常雨水的pH为5.6,是因为其中溶解了SO2D.分别被SO2和HClO漂白的品红溶液,加热后均能恢复原来的颜色30.右图为铜铁原电池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铜棒逐渐溶解B.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电子由铁棒通过导线流向铜棒D.正极反应为Fe-2e-=Fe2+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苯萃取四氯化碳中的碘B.苯滴入溴水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C.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区分甲烷和乙烯两种气体D.等物质的量的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至充分反应,产物中最多的是四氯化碳32.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 2SO3(g)。
2005年天津中考化学试题参考答案一.(20分)每题2分。
二.(10三.(15分) 16.(5分)(1)干冰 (2)氢气 (3)盐酸 (4)氢氧化钠 (5)碳酸钙 每空1分共5分17.(3分)10%;40;5 每空1分共3分 18.(3分) 342)(SO Fe 1分O H F e C l H C l OH Fe 23333)(+=+ 2分 19.(1分)O 2 1分 20.(3分)(1)极度缺水 1分 (2)8.6 2分 四.(15分) 21.(8分)(1)点燃====+22O Mg MgO 2 2分 (2)∆====+CuO H 2O H Cu 2+ 2分 (3)∆====42KMnO↑++2242O MnOMnOK 2分(4)==+3HNO NaOH O H NaNO23+ 2分22.(3分)小于 1分===+N a O H SO 22O H SO Na 232+ 2分23.(4分)(1)a (2)相同 (3)A ;84.8 每空1分共4分五.(15分) 24.(8分)(1)酒精灯;长颈漏斗 每空1分共2分 (2)氧气;氢气;B 、C 每空1分共3分反应是在常温下固体与液体间进行的,故反应装置选B ;二氧化碳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收集装置选C 。
2分(3)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薄层细沙) 1分 25.(2分)②③④⑥⑦ 2分26.(5分)Zn −−−−→−)(42稀SO H 加热−−→−CuO H 2Cu 2分 CuO −−−−→−)(42稀SO H Cu CuSOZn−→−42分二 1分六.(15分)27.(5分)O 2 CO 2 CO H 2 CH 4 每空1分共5分 28.(3分)碱性 1分+H 、+Ag 、+2Ba 、-3NO 2分 29.(7分) (1)3BaCO;2CO 每空1分共2分(2)32CO Na ;42SO Na 、3KNO ;NaCl 共4分 (3)除去32CO Na 1分 七.(10分) 30.(3分)解: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g g 8%2040=⨯ 1分 设一定量石油产品里含H 2SO 4的质量为x 。
机密2个月姓名准考证号天津市2005年6月高中毕业会考化学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8页。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同时将准考证号及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化合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的是A.HCl B.HClOC.KClO3D.HClO42.在标准状况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体积最大的是A.CO2B.O2C.N2D.CH43.下列气体中,能污染大气,但不可以...用碱溶液吸收的是A.CO B.Cl2C.SO2D.N24.下列物质中,不与水反应的是A.SiO2B.NO2C.Na2O2D.CaO5.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A.126C和136C B.正丁烷和异丁烷C.CH4和C3H8D.金刚石和石墨6.在下列反应中,H2SO4不是..氧化剂的是A.2HBr + H2SO4(浓)=Br2↑+ SO2↑+2H2OB.2NaOH + H2SO4=Na2SO4 + 2H2OC.Fe + H2SO4=FeSO4 + H2↑△D.C + 2H2SO4(浓)CO2↑+ 2SO2↑+2H2O7.在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含有一种X-(X-为Cl-、Br-、I-)。
向甲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时,溶液变为橙色;再加入丙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甲、乙、丙三种溶液中所含的X-的符号依次为A.Cl-、Br-、I-B.Br-、I-、Cl-C.I-、Cl-、Br-D.I-、Br-、Cl-8.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A.KOH B.CaCl2C.H2O D.NH39.苯和乙炔相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能发生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乙炔易发生加成反应,苯只能在特殊条件下才能发生加成反应C.都能被KMnO4氧化,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D.相同质量的苯和乙炔,完全燃烧时耗氧量相同10.试管中盛有少量白色固体,可能是铵盐,检验的方法是A.加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B.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C.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滴入酚酞试剂D.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滴入紫色石蕊试剂11.下述溶液:①浓硫酸②浓硝酸③稀硝酸④波尔多液(含CuSO4),其中在常温下能用铁制容器盛放的是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A B C D 12.下列物质中,既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的是A .NH 4ClB .Al(OH)3C .Na 2CO 3D .KNO 313.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A .葡萄糖 B .淀粉 C .蛋白质D .纤维素14.用下列方法不能..将NaCl 和Na 2CO 3两种溶液区分开的是 A .用pH 试纸分别测两种溶液的pH B .向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加稀硫酸 C .向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加氯化钙溶液 D .向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15.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A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B .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呈周期性变化C .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D .元素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16.下列溶液中,c (Cl —)最小的是A .20 mL 0.5 mol/L AlCl 3溶液B .30 mL 1 mol/L KCl 溶液C .7.5 mL 2 mol/L MgCl 2溶液D .10 mL 3 mol/L NaCl 溶液17.下列烧杯中盛放的都是稀硫酸,在铜电极上能产生大量气泡的是18.下列关于氧族元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它们属于第ⅥA 族元素B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它们的原子半径增大C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它们的非金属性增强D .它们的原子的最外层都有6个电子19.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Mg2+、Na+、Cl—、OH—B.Na+、H+、OH—、SO2—3C.K+、NH+4 、OH—、SO2—4D.K+、H+、SO2—4、NO—320.下列各反应达到平衡后,减小压强或升高温度,都能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2NO2(g N2O4(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3O2(g2O3(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C(s)+ CO2(g2CO(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N2(g)+ 3H2(g2NH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2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 + H2O =2H+ + SO2—4B.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aCO3 + 2H+=Ca2+ + CO2↑+ H2OC.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CuO + 2H+=Cu2+ + H2OD.硫酸铝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 + SO2—4=BaSO4↓2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Na比K的金属性强B.Na和K的电子层数相同C.Na和K都是强还原剂D.Na和K灼烧时都能使火焰呈现紫色23.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顺序为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原子序数:X>Y>Z B.非金属性:X>Y>ZC.原子半径:X>Y>Z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24.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氯分子、氯离子和氯的含氧化合物的是A.氯水B.液氯C.氯酸钾D.次氯酸钙25.将下列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溶液等体积两两混合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过量的硝酸后,沉淀消失并放出气体,再加入AgNO3溶液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A.Na2CO3和Ca(OH)2B.Na2CO3和CaCl2C.Ca(HCO3)2和NaOH D.Na2SO4和Ba(NO3)2天津市2005年6月高中毕业会考化学试卷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注意事项:1.试卷须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填写。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K 39 Ba 137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5分)26.(5分)在 3517Cl 原子中含有 个质子, 个中子,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在卤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在化学反应中卤素原子容易得到________个电子。
27.(2分)在常温下,有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 mol/L 的下述5种物质的溶液:①HNO 3,②NaOH ,③CH 3COONa ,④KCl ,⑤NH 4Cl 。
这些溶液中所含H + 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写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8分)现有5种有机物:①乙烯 ,②乙醇,③乙醛,④乙酸,⑤乙酸乙酯。
(1)请分别写出其中含有下列官能团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①-OH___________,②-CHO___________,③-COOH___________。
(2)在上述5种有机物中(填写序号):①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
②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
③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④具有酸性且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
⑤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聚合反应的是 。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4分)29.(4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加热二氧化锰和浓盐酸的混合物制氯气的反应(2)在加热的条件下,铜和浓硫酸的反应(3)实验室加热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制乙烯的反应(4)实验室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制氨气的反应30.(2分)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氯化铁的水解反应31.(8分)A 、B 、C 、D 都是短周期元素。
A 元素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B 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K 层所容纳电子数的 ;C 与B属于同一周期元素,其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D 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且与B 同主族。
请回答下列问题:(1)四种元素的名称是:A ,B ,C ,D 。
(2)写出AD 4分子的电子式: ,其分子呈 结构。
(3)C 元素氢化物的化学式是: 。
(4)写出单质B 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1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2.(7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一氧化氮的性质,欲选用..下列实验装置来制取一氧化氮。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上图中所示的装置制取一氧化氮,选用仪器连接的顺序应是A 接_________。
(2)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常温下就可以和铜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实验过程中,该小组同学采用了微热的方法,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开始时,该小组同学发现在烧瓶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请你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B 、C 、D 三种气体收集方法中,能用于收集氯气的是_________,收集氨气的是__________,收集乙烯气体的是__________。
33.(4分)要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杂质,请将所用试剂的化学式...(只填一种)分别填写在横线上。
(1)除去硫酸钾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钾,选用的试剂__________________。
(2)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镁,选用的试剂__________________。
(3)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选用的试剂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1分)AB C D铜片稀硝酸水(4)除去氧化铁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硅,选用的试剂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34.(4分)将1.06 g Na 2CO 3溶于水,配成100 mL 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10 mL 该溶液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