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重庆武陵山区域扶贫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思考
- 格式:pdf
- 大小:106.58 KB
- 文档页数:1
武陵山片区民族特色村镇旅游扶贫模式比较研究武陵山片区位于中国的秀美山川中,这里的民族特色村镇以其独特的风土人情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部分地区的村镇因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薄弱等因素而面临着贫困困境。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开始探索建立旅游扶贫模式,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带动当地经济,提升村民收入。
本文将对武陵山片区的民族特色村镇旅游扶贫模式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不同地区扶贫模式的比较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可行的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在开展旅游扶贫工作提供参考。
1. 贫困村庄挖掘特色资源发展旅游武陵山区的贫困村庄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拥有丰富的民族风情和传统文化。
许多地方政府开始着眼于村庄内的特色资源,如传统手工艺品、美食、民俗表演等,通过开展民俗文化展示、乡村旅游等活动,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当地的独特风土人情。
2. 发展民宿和农家乐为了满足游客的住宿需求,部分地区开始发展民宿和农家乐业务。
一些民宿将当地的传统建筑改造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客房,为游客提供独特的居住体验;而一些农家乐将农田、果园等农业资源与旅游结合起来,为游客提供农耕体验、采摘果实等活动项目。
3. 创新旅游产品和线路一些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开始联合推出一些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线路,如民歌演唱会、传统手工艺品制作体验、乡村美食品尝等,通过这些特色产品和线路来吸引更多游客。
与此这些产品和线路也为当地村庄的民众提供了参与旅游经济的机会。
1.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新化县位于湖南省武陵山区,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民族聚居区。
该县政府在扶贫工作中,着力挖掘和保护苗族文化遗产,鼓励当地村庄开展苗家风情展示、苗族手工艺制作、苗族传统节日庆祝等活动,吸引游客前来体验苗族文化。
新化县政府还大力发展民宿和农家乐业务,鼓励村民将闲置的房屋改造成民宿,为游客提供具有苗族特色的住宿体验;还引导村民发展果蔬种植、农产品加工等业务,推出农家乐产品,通过这些举措来增加村民的收入。
64武陵山片区推进精准扶贫的机制创新唐顺利[摘 要] 为更好落实党和中央脱贫攻坚战略任务,要不断更新扶贫观念、完善扶贫内生动力机制、建立健全基层组织机制、创新扶贫资源管理体系、突出特色产业发展和服务支撑体系,有效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能力。
[关键词] 武陵山片区;精准扶贫;机制创新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53(2016)11-0064-0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要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坚持精准扶贫,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决不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
武陵山片区属于特困连片集中地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精准扶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亟待探索行之有效的扶贫新方式,创新扶贫工作机制。
为更好落实党和中央脱贫攻坚战略任务,要不断更新扶贫观念、完善扶贫内生动力机制、建立健全基层组织机制、创新扶贫资源管理体系、突出特色产业发展和服务支撑体系。
一、创新理念脱贫机制1、要牢固树立“点上与面上”相结合扶的理念。
就是要把扶贫地区通水、通电、通路等基础设施扶贫和村级特色产业开发、教育、医疗卫生、信息扶贫等结合起来,把注重落实贫困村点上扶贫向注重贫困村点上乡镇、片区为单元的面上扶贫结合起来,把上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群众主体扶贫和利用市场配置、公益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扶贫结合起来,把基层党组织扶贫与增强贫困户主动性相结合起来,以有效解决一个贫困村村支两委班子的力量薄弱和党员干部扶贫带富致富能力差;一个贫困村地处交通不便、山高路陡、资源匮乏以及不利形成大规模产业和贫困户致富能力差;一个贫困村基础设施投入大、党建基础薄弱、产业发展效益差等问题。
如有的地区整合乡镇扶贫资源,划片区分类实施,积极探索贫困村集中连片扶贫开发,使有限的扶贫资金发挥了最大效益,既改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又壮大贫困村养殖业、林牧业、高山茶叶、有机蔬菜、昂贵苗木等产业规模,形成了拳头产品和连锁优势品牌,产业了强烈的“破窗”辐射效应,带动了乡镇片区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