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烷烃 教材内容透析
- 格式:doc
- 大小:176.50 KB
- 文档页数:5
第03讲烷烃目录新知导航:熟悉课程内容、掌握知识脉络基础知识:知识点全面梳理,掌握必备重点记忆:关键点快速记忆,提升能力小试牛刀:考点剖析+过关检测,合理应用一.烷烃的结构和性质1.烷烃的存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汽油、柴油、凡士林、石蜡等,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烷烃。
2.烷烃的结构特点(1)典型烷烃分子结构的分析名称结构简式分子式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子中共价键的类型甲烷CH 4CH 4sp 3C—H σ键乙烷CH 3CH 3C 2H 6sp3C—H σ键、C—C σ键丙烷CH 3CH 2CH 3C 3H 8sp 3C—H σ键、C—C σ键正丁烷CH 3CH 2CH 2CH 3C 4H 10sp3C—H σ键、C—C σ键正戊烷CH 3CH 2CH 2CH 2CH 3C 5H 12sp3C—H σ键、C—C σ键(2)烷烃的结构特点①烷烃的结构与甲烷相似,分子中的碳原子都采取sp 3杂化,以伸向四面体四个顶点方向的sp 3杂化轨道与其他碳原子或氢原子结合,形成σ键。
分子中的共价键全部是单键。
②它们在分子组成上的主要差别是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
像这些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化合物称为同系物。
同系物可用通式表示。
③链状烷烃的通式:C n H 2n +2(n ≥1)。
3.烷烃的性质(1)物理性质阅读教材表2-1并结合你已学知识内容,填写下表:物理性质变化规律状态烷烃常温下存在的状态由气态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
当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时,烷烃在常温下呈气态溶解性都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熔、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加,熔、沸点逐渐升高,同种烷烃的不同异构体中,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密度随碳原子数的增加,密度逐渐增大,但比水的小(2)化学性质①稳定性:常温下烷烃很不活泼,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等都不发生反应。
烷烃之所以很稳定,是因为烷烃分子中化学键全是σ键,不易断裂。
高一化学有机物烷烃知识点烷烃是有机化合物的一类,其分子由碳和氢原子组成,具有高度的碳氢化合物特征。
本文将介绍高一化学中与烷烃相关的核心知识点。
一、烷烃的定义和分类烷烃是只含有碳氢键的有机化合物,由于碳原子间的融合为sp3杂化,所以烷烃是由碳原子通过sp3杂化形成的碳碳单键连接而成的。
烷烃按照碳原子链的长度可以分为直链烷烃和支链烷烃两大类。
二、烷烃的命名法为了便于对烷烃进行命名和区分,我们通常使用IUPAC命名法。
根据IUPAC命名法,直链烷烃的命名规则是通过确定碳原子链长度,并加上合适的前缀和后缀来表示取代基的位置和数量。
支链烷烃则需要找到主链和侧链,通过给侧链编号和前缀确定取代基的位置和数量。
三、烷烃的物理性质烷烃在常温下大多是气体或液体,只有碳原子数量较大的烷烃才是固体。
烷烃的密度较小,随着碳原子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烷烃的沸点和熔点随着碳原子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加。
四、烷烃的化学性质由于烷烃是碳氢化合物,其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饱和性。
烷烃可以参与燃烧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然而,由于碳氢键的强度较高,烷烃的化学反应相对较缓慢,需要适当的条件和催化剂。
五、烷烃的应用烷烃广泛应用于生产中,特别是作为燃料和溶剂。
烷烃的低沸点和易挥发性使其成为理想的燃料,例如甲烷在天然气中占据重要地位。
此外,烷烃也用作溶剂,广泛应用于化妆品、涂料、药品等领域。
结语:烷烃是有机化合物中最简单的一类,但其在化学中的应用却十分广泛。
通过学习烷烃的定义和分类、命名法、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意:本文中提及的知识点仅为高一化学有机物烷烃的基础内容,仅供参考。
详细的知识点和相关应用需要在课堂上进一步学习和探讨。
《烷烃》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烷烃》。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烷烃》是高中化学有机化学部分的重要内容,它是烃类化合物的基础。
在教材中,烷烃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也为后续学习烯烃、炔烃等其他烃类化合物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烷烃的定义、通式、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对烷烃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建立起有机化学的思维方式,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甲烷的结构和性质,对有机化合物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烷烃的系统知识,学生还比较陌生。
此外,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时,往往会觉得概念抽象、难以理解,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验来帮助他们掌握。
不过,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来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烷烃的定义、通式和结构特点。
(2)了解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
(3)能够书写简单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烷烃结构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有机化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烷烃的结构特点和通式。
(2)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1)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2)烷烃取代反应的机理。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烷烃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使学生对烷烃有初步的认识。
高一化学烷烃苏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烷烃[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烷烃的命名和结构式、结构简式的书写(2)通过探究了解烷烃与甲烷结构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3)掌握烷基、同系物、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并会书写同分异构体(4)学会气态烷烃燃烧的简单计算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及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学习有机化学的乐趣二. 重点、难点:烷烃的性质、同分异构体的写法、气态烃燃烧的简单计算三. 教学方法:讨论+探究+推理[教学过程]一. 烷烃的有关概念1. 烷烃的结构特点和通式C Hn n22(1)烃类化合物中,碳原子之间只以单键(C-C)结合(2)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相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已充分利用,达到“饱和”。
这样的烃叫做饱和烃,也叫烷烃。
2. 烷烃的结构式和结构简式二. 烷烃的简单命名(普通命名法)以碳原子数目来命名:n( C ) < 10: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烷n( C ) > 10:以中文汉字数字表示,如:十一烷,二十烷等CH3-CH2-CH2-CH3丁烷CH3-CH2-CH2-CH2-CH3戊烷CH3(CH2)4CH3己烷CH3(CH2)9CH3十一烷CH3(CH2)18CH3二十烷三. 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CH3(CH2)4CH3CH3(CH2)2CH3CH3(CH2)9CH3CH3(CH2)6CH3CH3(CH2)18CH3四. 烃基§烃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后所剩余的部分叫做烃基。
§烷烃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后所剩余的部分叫做烷基。
烷基一般用“R-”表示。
五. 同分异构现象与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
§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设计:学生比较乙烷、丙烷、丁烷的结构式和球棍模型。
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教学设计及意图教学内容设计: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完成右侧问题。
意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思考与交流1】⑴乙烷、丙烷、丁烷中的碳原子之间都以什么共价键相结合?结合成了什么形状?⑵乙烷、丙烷、丁烷中的碳原子还形成了什么共价键?每个碳原子都形成了几条共价键?⑶乙烷、丙烷、丁烷中的氢原子数与碳原子数(设为“n”)之间有什么关系?设计:学生思考、整理。
意图:培养学生及时整理的习惯。
【知识整理】一、烷烃的概念和通式1、概念:碳原子之间都以结合成,剩余价键,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这样的烃叫做,也称为。
2、烷烃分子式的通式:设计:学生完成【当堂训练1】意图:使学生及时巩固烷烃的概念和通式。
【当堂训练1】下列有机物中属于烷烃的是()设计:学生阅读课本第63页,倒数第三段,找出烷烃的命名原则;并完【知识整理】二、烷烃的命名1、当碳原子数≤10时,分别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依次代表数字,其后加“烷”字。
乙烷丙烷丁烷成【当堂训练2】。
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当碳原子数>10时,用 表示该碳原子数,其后加“烷”字。
【当堂训练2】请填出下列烷烃的名称:⑴C 5H 12 ⑵C 7H 16 ⑶C 15H 32 ⑷C 26H 54 设计及意图:以“丁烷”为例使学生了解烷烃结构简式的书写。
【知识整理】三、烷烃的结构简式 例:教学设计 及意图教学内容设计:学生完成【当堂训练3】 意图:练习结构简式的书写。
【当堂训练3】请写出乙烷、丙烷的结构简式:设计:学生观察、思考、交流。
意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思考与交流2】对比乙烷、丙烷、丁烷的结构简式,找一找它们在分子组成上有什么差别?设计:总结同系物的概念。
意图:培养学生思考总结的能力。
【知识整理】 四、同系物 概念: 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 的物质称为同系物。
化高二学第二节 烷烃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二节 烷烃二. 教学要求:1. 了解烷烃的组成、结构和通式;2. 了解烷烃性质的递变规律;3. 了解烷基、同系物、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4. 了解烷烃的命名方法。
三. 教学重点、难点: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四. 知识分析:1. 烷烃物理性质总结:(1)一系列无支链烷烃,(分子组成和结构相似)随分子中C 原子数的增加,熔点、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
(2)分子里碳原子数4≤的烷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另外, 在常温常压下也是气体,其它烷烃在常温常压下为固体或液体。
(3)烷烃的相对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4)烷烃不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液态烷烃本身就是有机溶剂。
2. 烷烃化学性质总结:(1)在光照下与卤素单质气体发生取代反应。
(2)都能燃烧,O H n nCO O n n H C n n 22222)1()21(++→++++ 随C 原子数增加,燃烧越来越不充分,甚至伴有黑烟。
3. 同系物:分子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2CH 原子团的物质称为同系物。
说明:同系物间分子组成通式相同,但通式相同的不一定是同系物。
4. 同分异构体及有机物命名:应熟练掌握此部分内容,并反复练习庚烷的九种同分导构体及命名:(1)3222223CH CH CH CH CH CH CH ------ 庚烷(2)2 — 甲基己烷(3)3|23CHCHCHCH--322CHCHCH---3 —甲基己烷(4)2,2 —二甲基戊烷(5)3,3 —二甲基戊烷(6)3|3CHCHCH-3|CHCH-32CHCH--2,3 —二甲基戊烷(7)3|3CHCHCH-3|2CHCHCH--3CH-2,4 —二甲基戊烷(8)3 —乙基戊烷(9)2,2,3 —三甲基丁烷【典型例题】[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凡是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2CH原子团的物质,彼此一定是同系物。
烷烃说课稿(5篇材料)第一篇:烷烃说课稿第三章第一节甲烷说课稿(第二课时)李晓梅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本章主要选取典型有机代表物,介绍其基本结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为进一步学习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打下坚实的基础,是高考的难点内容。
第一节从初中学过,且生活中熟悉的甲烷出发,介绍了甲烷的分子结构,主要化学性质,继而讨论烷烃的性质和结构,通过典型到一般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第一节甲烷的第二框烷烃,安排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介绍烷烃的结构通式,性质,以及习惯命名法和同系物第二课时介绍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以及系统命名法。
本节课是烷烃第一课时。
2.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①使学生认识烷烃同系物在组成、结构式中的共同点。
②使学生认识烷烃物理性质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目的递增而变化的规律性以及化学性质。
③使学生掌握有机物的习惯命名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从甲烷性质推到到烷烃的性质总结的过程中,学会从一种代表物质入手掌握同类有机物性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由典型代表物结构解析、推测可能的性质,得出结论。
重点难点:烷烃的同系物和化学性质二、教法、学法分析“以问题为索引,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方式,通过模型,比较,总结,从甲烷性质推到到烷烃的性质总结的过程中,学会从一种代表物质入手掌握同类有机物性质的方法。
三、教学程序引入:复习甲烷分子结构特征,指出与甲烷相似的有机物还有很多,教师展示乙烷、丙烷、丁烷的球棍模型,请学生归纳它们的分子结构特点。
推进新课:1.烷烃的概念:由结构特点总结。
2.由甲乙丙丁烷分子式,推导出烷烃的通式CnH2n+23.同系物的概念:强调“符合同一通式”“结构相似”“相差至少一个CH2”4.烷烃的性质(1)物理性质:由表3-1,总结烷烃的状态,熔沸点,相对密度随碳原子数递增的变化规律。
(2)化学性质:由甲烷的类推烷烃的化学性质。
化学 烷烃 名师点拨
【学习目标要求】
1.了解烷烃的组成、结构和通式以及烷烃的性质。
2.掌握同系物在结构和性质上的相似性,理解同系物、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3.学会小分子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写法和烷烃一卤代物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掌握
烷烃的命名方法。
【教材内容透析】
1.烷烃的结构和性质 (1)烷烃的概念
将甲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换成碳原子,该碳原子上剩余的三个价键分别结合氢原子,就形成了乙烷。
以此类推,可得到丙烷、丁烷、戊烷等一系列烷烃。
烷烃的碳原子之间都以碳碳单键结合成链状(指没有形成闭合的碳环,可以带有支链),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
烷烃又叫饱和烃,所谓“饱和”,就是碳原子间以碳碳单键结合,剩余的价键都跟氢原子结合,每个碳原子都结合四个原子,使碳原子的价键都得到充分利用。
(2)烷烃的结构简式
有机物的结构式书写较繁冗,常将其进行简化,简化的原则是:正确反映原子的结合顺序。
如:
将C —H 键省略,C 原子和H 原子合写在一起.得到
再将C —C 单键省略,相同原子团合写在一起,可得到:CH CH CH 223)(23)(CH (Ⅲ)式。
中学阶段最常用的是(Ⅱ)式,此式有利于将要学习的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和烷烃的命名。
(3)烷烃的通式及同系物
分析4CH 、、62H C 83H C 、104H C 、125H C 等烷烃的分子式可发现,烷烃分子中氢原子数比碳原子数的2倍还多2,即22 n n H C (n 是正整数)。
符合该通式的烃肯定是烷烃(这是烷烃的特殊性,其他类烃不能用其通式判断)。
烷烃与同碳原子数的其他类烃相比,含氢原子数最多,所以烷烃的通式既可用于烷烃的判断和有关计算,也可作为其他类烃的结构判断和有关计算的参照物。
同系物:结构相似(属同类物质,化学性质也相似,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相同)。
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2CH 原子团(符合同一通式,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4n)的物质互称同系物。
如甲烷是其他烷烃的同系物,或说其他烷烃都是甲烷的同系物。
(4)烷烃的性质
物理性质
相似性:烷烃都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都是非极性分子,非电解质,熔、沸点低。
递变性:随碳原子数的递增,烷烃熔、沸点逐渐升高,含5~16个碳原子的烷烃为液态,相对密度逐渐增大。
化学性质
其他烷烃与甲烷的结构相似,所以化学性质也与甲烷相似,通常情况下很稳定,跟强酸、强碱、强氧化剂都不发生反应,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氧化反应(燃烧),取代反应(烷烃的特征反应)和热分解(或裂化、裂解)反应。
2.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1)有关概念
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的结构式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
同分异构现象是有机物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有机物种类繁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分异构体:具有相同的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各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但具有不同结构式(原子排列次序或成键方式不同,物理、化学性质不同)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中学阶段常见的有三种类型:
①碳链异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产生的异构。
如:C--C--C--C 和(H 原
子省去)。
②位置异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官能团)的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异构。
如:
③种类异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官能团)的排列不同而产生的异构。
如:OH CH CH 23和33
——CH O CH
烃基:烃分子去掉一个氢原子后所剩余的原子团叫烃基,一般不能单独稳定地存在,是有机物的组成部分。
烷烃基的通式为—12 n n H C ,如:3
—CH
(甲基,电子式:
32—CH CH (或—52H C 乙基),—322CH CH CH (丙基),
(异
丙基)。
(2)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比较:(物性——物理性质,化性——化学性质)
(3)烷烃同分异构体的写法(以146H C 为例)
第一步:以所有碳原子为主干。
C 一C —C —C —C —C (Ⅰ) 第二步:以五个碳原子为主干,一个碳原子为支链,
支链的一个碳如连在①、⑤位碳原子上,则与(1)式相同。
连在②位碳上和④位碳上是相同的。
第三步:以四个碳原子为主干,两个碳原子为支链。
如则同(V),如 则同(Ⅲ)。
最后补全H 原子。
小结
书写顺序:递减法一一逐步递减主干碳原子。
注意事项:支链不能挂两端,乙基(支链)不连第二碳;支链不过对称线,邻、间、对位二甲基。
(如Ⅳ和V ,如主干五个碳,可间隔挂甲基)
3.烷烃的命名
习惯命名法,常用字:正、异、新。
如;32
2
2
3
————CH CH
CH
CH
CH
正戊烷;
系统命名法:
(1)选主链一选择最长碳链为主链,同样长时,选择支链多的碳链为主链。
如:
最长,都是6个碳原子,但(a)一(e),(b)一(e)都有两个支链,其余4个都是三个支链,所以(a)一(e),(b)一(e)不能作为主链。
(2)编号码:从最靠近支链(取代基)的一端开始编号,如两端相同。
则使取代基位次号之和最小。
如:
(2)编号码:从最靠近支链(取代基)的一端开始编号,如两端相同。
则使取代基位次号之和最小。
如:
基位次号之和最小。
如:
若从左端开始编号则不正确。
(3)命名:取代基号—一取代基数目、名称,主链名称,小的取代基在前,大的取代基在后;阿拉伯数字用逗号隔开,汉字和阿拉伯数字用短线隔开。
如:
2,5——二甲基——3——乙基已烷 ↑ ↑ ↑ 取代基号,取代基数目、名称,主链名称 【课本习题解答】 一、1.22 n n H C ;14
2.氢原子;乙基;—3
22CH
CH CH
3.三(注意确定主链的方法)
二、1.4CH 、2210H C 、62H C 、104H C 肯定都是烷烃.故一定互为同系物。
4CH 与
OH H C 52、COOH CH 3、与83H C 在结构和组成上都不符合同系物的定义。
选A 、C 。
2.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只能说明结构相似,属同类物质;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是不可能的,各种物质的物理性质都不相同;分子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并不能说明它们的分子式相同,故选D 。
3.A 、B 选项主链选择错误,D 选项主链正确但编号错误,只有C 正确。
选C 。
4.一氯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说明分子中连有H 的C 原子都是对称的。
中间C 原子不对称,有2种,也是2种;左右
对称,2种,两个C 原子对称,只有1种一氯代物。
选D 。
三、E 、D 、C 、A 、B 、E 四、
2,4一二甲基戊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