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竞赛选题(每学科50个)
- 格式:doc
- 大小:97.50 KB
- 文档页数:4
温馨提示:老师,你好!欢迎你来参加说课比赛。
你有15分钟的说课时间。
相信你一定能够仔细读题,沉着应对。
祝你成功!你的说课题目如下:《济南的冬天》一文教学的重难点是什么?为什么?说说你在教学时所采取的教法学法。
温馨提示:老师,你好!欢迎你来参加说课比赛。
你有15分钟的说课时间。
相信你一定能够仔细读题,沉着应对。
祝你成功!你的说课题目如下:《济南的冬天》一文教学的重难点是什么?为什么?说说你在教学时所采取的教法学法。
温馨提示:老师,你好!欢迎你来参加说课比赛。
你有15分钟的说课时间。
相信你一定能够仔细读题,沉着应对。
祝你成功!你的说课题目如下:你觉得《最后一课》这篇小说的主题应当如何把握?韩麦尔先生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形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你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小说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分析和把握这一人物形象的?温馨提示:老师,你好!欢迎你来参加说课比赛。
你有15分钟的说课时间。
相信你一定能够仔细读题,沉着应对。
祝你成功!你的说课题目如下:你觉得《最后一课》这篇小说的主题应当如何把握?韩麦尔先生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形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你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小说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分析和把握这一人物形象的?温馨提示:老师,你好!欢迎你来参加说课比赛。
你有15分钟的说课时间。
相信你一定能够仔细读题,沉着应对。
祝你成功!你的说课题目如下:阅读《我的母亲》一文,我们不仅为作者母亲美好的性格品质所感动,而且也被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所感染。
但文中很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作者的情感是如何体现的?你是如何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的这种情感的?温馨提示:老师,你好!欢迎你来参加说课比赛。
你有15分钟的说课时间。
相信你一定能够仔细读题,沉着应对。
祝你成功!你的说课题目如下:阅读《我的母亲》一文,我们不仅为作者母亲美好的性格品质所感动,而且也被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所感染。
但文中很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作者的情感是如何体现的?你是如何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的这种情感的?。
教学技能大赛说课课题小学语文1、《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四年级下人教版)2、《钓鱼的启示》 (五年级上人教版)3、《少年闰土》 (六年级上人教版)小学数学1、《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简单计算》(人教版三年级上册)2、《角的度量——“直线、射线和角”》(人教版四年级上册)3、《统计与可能性——“例4、例5”》(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小学音乐1、《月夜》 (人音社第7册第三课)2、《京韵》 (人音社第10册第六课)3、《乡音乡情》 (人音社第12册第七课)小学美术1、《茂盛的花》 (人美版 4册第5课)2、《用彩墨画鱼》 (人美版 8册第8课)3、《有趣的造型》 (人美版 6册第15课)小学信息1、《信息处理与计算机》 (豫音像一年级上)2、《Word中图文的合理配合》 (豫音像二年级下)3、《Powerpoint中幻灯片切换效果的设置》 (豫音像三年级下) 初中语文1、《紫藤萝瀑布》 (人教版七年级上)2、《安塞腰鼓》 (人教版七年级下)3、《云南的歌会》 (人教版八年级下)初中数学1、《三角形的内角和》 (七年级)2、《反比例函数》 (八年级)3、《正多边形和圆》 (九年级)初中英语1、《Section A》 (人教版八年级上)2、《Section B》 (人教版八年级上)3、《Section B》 (人教版八年级上)初中思想品德1、《唱响自信之歌》 (人教版七下)2、《礼仪展风采》 (人教版八上)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人教版九年级) 初中物理1、《平面镜成像》 (人教版八年级上 )2、《温度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 )3、《电压》 (人教版八年级下 )初中化学1、《制取氧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质量守恒定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3、《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初中历史1、《科举制的创立》 (人教版七年级下)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人教版八年级上)3、《西方文明之源》 (人教版九年级上)初中地理1、《地球的运动》 (人教版七年级上)2、《多民族的大家庭》 (人教版八年级上)3、《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人教版八年级下)初中体育1、足球:脚背正面踢球2、篮球:行进间低手投篮3、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初中音乐1、《天山之春》 (人音社七年级第二单元 )2、《梨园金曲》 (人音社八年级第三单元 )3、《西南情韵》 (人音社八年级第二单元 )初中美术1、《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人美版 13册第1课)2、《现代产品设计中的色彩搭配》 (人美版 16册第8课)3、《黑白装饰画的美感》 (人美版 18册第4课)初中信息1、《Excel中数据的排序与筛选》 (豫音像八年级上)2、《搜索引擎的使用》 (豫音像七年级下)3、《建立超级链接实现网页间的交互》 (豫音像八年级上)。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说课的题目篇一:说课题目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试讲题目如下:高中语文题目再别康桥(高一册,第2课)我与地坛(高一册,第7课)我若为王(高二册,第6课)过秦论(高二册,第17课)荷花淀(高二册,第3课)声声慢(李清照)(高三册,第8课)游褒禅山记(高三册,第18课)陈奂生上城(高四册,第3课)人是什么(高五册,第2课)将进酒(高五册,第15课)数学试讲题目:1. 函数y=Asin(ωx+y)的图象(第一册·下) 2.反函数(第一册·上)3.等比数列前n项和(第一册·上) 4.平移(第一册·下) 5.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第二册·上)6.曲线与方程(第二册·上) 7.球的体积(第二册·下) 8.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第二册·下) 9.距离(第二册·下) 10.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第二册·下)注:所用教材为人教版现行高中数学教科书。
试讲题目:1. SEFC Book1A Unit4 Reading 2.SEFC Book1A 3.SEFC Book1B 4.SEFC Book1B Experiments”5.SEFC Book2A 6.SEFC Book2B所用教材为人教版英语“The Rescue” P24 Unit12 SpeakingP79 Unit20 Grammar P54Unit16Integratingskill“P27 Unit4 Reading: “English Poetry”Unit20 GrammarP78AnimalP27历史试讲题目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全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 第一章第六节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2. 第五章第三节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3. 第二章第二节洋务运动4. 第五章第一节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5. 第一章第二节“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6. 第五章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7 第二章第四节启蒙运动8. 第三章第五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9. 第二章第三节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10.第四章第一节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政治试讲题目1.高一(上册)第一课“商品与商品经济”小结串讲2.高一(下册)第七课第二节“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3.高一(下册)第八课第一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4.高二(上册)第三课第一节“矛盾就是对立统一”5.高二(下册)第五课第三节“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6.高二(下册)第六课第一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7.高三(全一册)第二课第二节“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8.高三(全一册)第四课第一节“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9.高三(全一册)第四课第二节“我国的宗教政策”10.高三(全一册)第五课第三节“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注:所用教材为人教版现行高中政治教材篇二:201X年教师招聘说课题目附件1:201X年教师招聘说课题目一、高中语文人教版(新教材)必修1:1.徐志摩《再别康桥》2.《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必修2:3.郁达夫《故都的秋》4.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必修3:5.李白《蜀道难》6.鲁迅《祝福》7.《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必修4: 8.曹禺《雷雨》必修5: 9.朱光潜《咬文嚼字》10.王勃《滕王阁序》二、高中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 必修1 1.3.1 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第一课时)2. 必修1 2.2.2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课时)3. 必修2 2.3.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第一课时)4. 必修2 4.2.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5. 必修3 2.1.1 简单随机抽样6. 必修3 3.1.1 随机事件的概率7. 必修4 1.4.2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第一课时)8. 必修4 2.2.1 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9. 必修5 1.1.2 余弦定理10. 必修5 2.4 等比数列三、高中英语(人教版教材)1. 必修1 Unit 3 Reading Journey down the Mekong2. 必修1 Unit 4 Reading A night the earth didin’t sleep3. 必修2 Unit 1 Reading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4. 必修2 Unit 4 Reading 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5. 必修3 Unit 1 Reading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6. 必修3 Unit 2 Reading Come and eat here (1)7. 必修3 Unit 5 Reading A trip on “ The True North”8. 必修4 Unit 3 Reading A master of nonverbal humour9. 必修4 Unit 4 Reading Communication: no problem ?10.必修5 Unit 1 Reading John snow defeats “King Cholera”四、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1、第一章第五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2、第二章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3、第三章第二节弹力4、第四章第三节牛顿第二定律必修二:5、第五章第五节圆周运动6、第六章第三节万有引力定律7、第七章第三。
平凉市2019年中小学课堂教学(优质课)竞赛与教学改革研讨活动英语学科课前说课题目小学英语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英语(PEP)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Unit 5 Dinner's Ready》单元主题教学导学课设计与教学初中数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八年级上册《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单元主题教学导学课设计与教学高中数学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1《Unit 5 Nelson Mandela - a modern hero》单元主题教学导学课设计与教学备注:1.参赛教师课前说课教学设计按照《平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单元主题教学单元导学设计通用模板》的要求,对指定单元围绕单元主题进行整体导学设计和展开教学。
单元导学课设计为一课时。
2.课前说课时间为10分钟,须制作课件展示,课前说课前将制作好的课件,连同教案电子版拷贝到说课室电脑上。
3.说课前需打印说课教案6份交市教科所组织人员。
4.参赛教师课堂教学竞赛课时教学设计按照《平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单元主题教学课时教学设计通用模板》进行。
教师可针对不同学科、不同课时、不同课型灵活运用,但环节必须齐全。
单元导学设计通用模板几点说明:1.教学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突出单元和课时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设计情景化、活动化、任务化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性、实践性和整体性。
2.教学反思与改进突出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依据学生的变化和本课教学特色,从教学观念系统和操作系统两个方面进行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手段是否合理,教学行为与学习目标是否一致,情境活动与师生关系是否合规等等。
从理念、设计、实施、评价、反馈、拓展等方面的优缺点,并说明今后完善与改进的方法。
反思切忌面面俱到,但须真实呈现。
3.教学设计、课堂实施和学习评价要保持一致,达到“教—学—评”一致性。
可依据课堂实施实际状况整理课堂实录和教学案例,详细呈现课时(单元)的教学实践过程,呈现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学习表现;呈现教师引导(评价)学生深入学习的方式方法,从而分析学生在课堂每个学习环节中的实际表现和实际收获,突出课堂中学生学习活动与教师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过程的对应性。
2012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数学20A(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仔细选一选(本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注意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选取正确答案.1.计算(2-3)+(-1)的结果是()A.-2B.0C.1D.22.若两圆的半径分别为2cm和6cm,圆心距为4cm,则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A.内含B.内切C.外切D.外离3.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2个红球和1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都相同.若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摸到红球是必然事件B.摸到白球是不可能事件C.摸到红球与摸到白球的可能性相等D.摸到红球比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4.已知▱ABCD中,∠B=4∠A,则∠C=()A.18°B.36°C.72°D.144°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p2q)3=-p5q3B.(12a2b3c)÷(6ab2)=2abC.3m2÷(3m-1)=m-3m2D.(x2-4x)x-1=x-46.如图是杭州市区人口的统计图.则根据统计图得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杭州市区人口统计图A.其中有3个区的人口数都低于40万B.只有1个区的人口数超过百万C.上城区与下城区的人口数之和超过江干区的人口数D.杭州市区的人口总数已超过600万7.已知m=-33×(-221),则有()A.5<m<6B.4<m<5C.-5<m<-4D.-6<m<-58.如图,在Rt△ABO中,斜边AB=1.若OC∥BA,∠AOC=36°,则()A.点B到AO的距离为sin54°B.点B到AO的距离为tan36°C.点A到OC的距离为sin36°sin54°D.点A到OC的距离为cos36°sin54°9.已知抛物线y=k(x+1)x-3k与x轴交于点A,B,与y轴交于点C,则能使△ABC为等腰三角形的抛物线的条数是()A.2B.3C.4D.510.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x+3y=4-a,x-y=3a,其中-3≤a≤1.给出下列结论:①x=5,y=-1是方程组的解;②当a=-2时,x,y的值互为相反数;③当a=1时,方程组的解也是方程x+y=4-a的解;④若x≤1,则1≤y≤4.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认真填一填(本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要注意认真看清题目的条件和要填写的内容,尽量完整地填写答案.11.数据1,1,1,3,4的平均数是;众数是.12.化简m2-163m-12得;当m=-1时,原式的值为.13.某企业向银行贷款1 000万元,一年后归还银行1 065.6多万元,则年利率高于%.14.已知a(a-3)<0,若b=2-a,则b的取值范围是.15.已知一个底面为菱形的直棱柱,高为10cm,体积为150cm3,则这个棱柱的下底面积为cm2;若该棱柱侧面展开图的面积为200cm2,记底面菱形的顶点依次为A,B,C,D,AE是BC边上的高,则CE的长为cm.16.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四个点,它们的横纵坐标均为整数.若在此平面内移动点A,使得这四个点构成的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并且点A的横纵坐标仍是整数,则移动后点A的坐标为.三、全面答一答(本题有7个小题,共6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如果觉得有的题目有点困难,那么把自己能写出的解答写出一部分也可以.17.(本小题满分6分)化简:2[(m-1)m+m(m+1)][(m-1)m-m(m+1)].若m是任意整数,请观察化简后的结果,你发现原式表示一个什么数?18.(本小题满分8分)当k分别取-1,1,2时,函数y=(k-1)x2-4x+5-k都有最大值吗?请写出你的判断,并说明理由,若有,请求出最大值.19.(本小题满分8分)如图是数轴的一部分,其单位长度为a.已知△ABC中,AB=3a,BC=4a,AC=5a.(1)用直尺和圆规作出△ABC(要求:使点A,C在数轴上,保留作图痕迹,不必写出作法);(2)记△ABC外接圆的面积为S圆,△ABC的面积为S△,试说明S圆S△>π.20B20.(本小题满分10分)有一组互不全等的三角形,它们的三边长均为整数,每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分别为5和7.(1)请写出其中一个三角形的第三条边的长;(2)设组中最多有n个三角形,求n的值;(3)当这组三角形个数最多时,从中任取一个,求该三角形周长为偶数的概率.21.(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CD,分别以AB,CD为边向外侧作等边三角形ABE和等边三角形DCF,连结AF,DE.(1)求证:AF=DE;(2)若∠BAD=45°,AB=a,△ABE和△DCF的面积之和等于梯形ABCD的面积,求BC的长. 22.(本小题满分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y=k(x2+x-1)的图象交于点A(1,k)和点B(-1,-k).(1)当k=-2时,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要使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都是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求k应满足的条件以及x的取值范围;(3)设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为Q,当△ABQ是以A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时,求k的值.23.(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AE切☉O于点E,AT交☉O于点M,N,线段OE交AT于点C,OB⊥AT于点B,已知∠EAT=30°,AE=33,MN=222.(1)求∠COB的度数;(2)求☉O的半径R;(3)点F在☉O上(FME是劣弧),且EF=5,把△OBC经过平移、旋转和相似变换后,使它的两个顶点分别与点E,F重合.在EF的同一侧,这样的三角形共有多少个?你能在其中找出另一个顶点也在☉O上的三角形吗?请在图中画出这个三角形,并求出这个三角形与△OBC的周长之比.2012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一、选择题1.A(2-3)+(-1)=-1-1=-2,故选A.2.B因圆心距4=R-r=6-2,所以两圆内切,故选B.3.D因为红球2个,白球1个,所以摸到红球的概率是23,摸到白球的概率是13,即摸到红球比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故选D.4.B如图,∠B=4∠A,则∠A+4∠A=180°,所以∠A=36°,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知∠C=∠A=36°,故选B.5.D因为A:(-p2q)3=-p6q3,B:(12a2b3c)÷(6ab2)=2abc,C:3m2÷(3m-1)=3m23m-1,所以A、B、C均错误,而(x2-4x)x-1=(x2-4x)×1x=x-4,故选D.6.D由统计图可知只有2个区的人口低于40万,所以A错误,2个区的人口超过100万,所以B错误,上城区与下城区的人口数之和小于100万,而江干区人口数达到了100万,所以C也错误,由排除法知D正确,故选D.评析由于各区人口数很难读准确,并且数字比较大,所以排除法是一个很好的选择.7.A m=221×33=27=28>0,排除C和D,A中25<m<36,B中16<m<25,故选A.8.C在Rt△ABO中,OC∥BA,∠AOC=36°,∴∠BAO=36°,∠OBA=54°,如图,作BE⊥OC,BO=sin∠BAO·AB=sin36°·AB,而BE=sin∠BOE·OB=sin54°·OB,∵AB=1,∴BE=sin 36°sin54°,即点A到OC的距离为sin36°sin54°,故选C.9.C如图,由所给的抛物线解析式可得A,C为定点,A(-1,0),C(0,-3),则AC=10,而B3k,0,若k>0,则可得①AC=BC,则有3k=1,可得k=3,②AC=AB,则有3k+1=10,可得k=310-1,③AB=BC,则有3k+1=9+3k2,可得k=34,若k<0,则B只能在A的左侧,只有AC=AB,则有-3k-1=10,可得k=-310+1.综上,符合条件的抛物线共有4条,故选C.10.C对方程组进行化简可得x=2a+1,y=1-a.①∵-3≤a≤1,∴-5≤2a+1≤3,仅从x的取值范围可知①错误;②当a=-2时,x=-3,y=3,则x,y的值互为相反数,则②正确;③当a=1时,x=3,y=0,而方程x+y=4-a=3,则x,y也是此方程的解,则③正确;④若x≤1,则2a+1≤1,则a≤0,而-3≤a≤1,则-3≤a≤0,1≤1-a≤4,即1≤y≤4,④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11.答案2;1解析x=15×(1+1+1+3+4)=15×10=2,因为1有3个,所以众数是1.12.答案m+43;1解析原代数式=(m+4)(m-4)3(m-4)=m+43,代入m=-1得原式=1.13.答案 6.56解析设年利率为x%,由题意可得不等式1000(1+x%)>1065.6,解得x>6.56.14.答案2-3<b<2解析因为a>0,则a>0,而要使得不等式a(a-3)<0,则只有a-3<0,所以可得0<a<3,可得2-3<2-a<2,即2-3<b<2.15.答案15;1或9解析由题意可知,V=Sh,代入可得下底面积为15cm2,而200cm2为总的侧面积,则每一条底边所在的侧面积为50cm2,因为高为10cm,所以菱形底边长为5cm,而底面积为15cm2,所以高AE=3cm.如图,E在菱形内部,EC=BC-BE,BE=AB2-AE2=25-9=4(cm),所以EC=1cm.如图,E在菱形外部,EC=BC+BE,同理可得EC=9cm.16.答案(-2,-3),(-2,-2),(-1,1),(0,2)解析如图.评析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如何构造轴对称图形,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三、解答题17.解析原式=2m2[(m-1)+(m+1)][(m-1)-(m+1)]=2m2·(2m)·(-2)=-8m3,发现:原式=(-2m)3,即不论m取什么整数,原式表示一个偶数的立方.18.解析判断:只有当k=-1时,函数有最大值.理由如下:当k=-1时,二次函数为y=-2x2-4x+6=-2(x+1)2+8,此时,y max=8.当k=1时,函数y=-4x+4为一次函数,所以,函数不存在最大值.当k=2时,二次函数为y=x2-4x+3,因为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开口向上,所以不存在最大值.19.解析(1)所作△ABC如图.(2)∵AB2+BC2=AC2,∴∠B=90°,∴AC是外接圆的直径.∴S△=123a·4a=6a2,S圆=5a22π=25a2π4,∴S圆S△=25π24>24π24=π.20.解析(1)如x=3(必须是下面(*)中的某一个).(2)设第三边长为x,则有x<5+7,x>7-5.解得2<x<12,因为x是正整数,所以得x=3,4,5,6,7,8,9,10,11.(*)n=11-2=9.(3)当周长为偶数时,第三条边可取的值有4个,分别为4,6,8,10,所求的概率为49.21.解析(1)证明:等腰梯形ABCD中,∠BAD=∠CDA.又等边三角形ABE和等边三角形DCF中,∠EAB=∠FDC,∴∠EAD=∠FDA.又∵AE=AB=DC=DF,AD是公共边,∴△EAD≌△FDA,∴AF=DE.(2)作BH⊥AD于H.∵∠BAD=45°,AB=a,∴BH=22a,∴AH=22a,由条件得2·34a2=BC+2a+BC2·22a,解得BC=6-22a.22.解析(1)因为k=-2,所以A(1,-2),设反比例函数为y=kx,因为点A在该函数的图象上,所以-2=k1,解得k=-2,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2x.(2)由y=k(x2+x-1)=k x+122-54k,得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12,当k>0时,反比例函数值y不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所以k<0,此时,当x<0或x>0时,反比例函数值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当x≤-12时,二次函数值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所以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12.(3)由(2)得点Q的坐标为-12,-54k,因为AQ⊥BQ,点O是AB的中点,所以OQ=12AB=OA,得14+2516k2=12+k2,解得k=±233.说明:(2)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12也可.23.解析(1)∵AE切圆O于点E,∴OE⊥AE,∵OB⊥AT于点B,∴∠AEC=∠OBC=90°,又∵∠ACE=∠OCB,∴△ACE∽△OCB,∴∠COB=∠EAT=30°.(2)在Rt△AEC中,CE=AEtan30°=3,∠OCB=∠ACE=60°,设BC=x,则OB=3x,OC=2x,连结ON,得(3x)2+(22)2=(2x+3)2,解得x=1或x=-13(舍),∴x=1,∴R=2x+3=5.(3)这样的三角形共有3个.画直径FG,连结GE.∵EF=OE=OF=5,∴∠EFG=60°=∠BCO,∴△GEF即为所要画出的三角形.∵三种图形变换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即变换前后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变换前后两个三角形的周长之比等于它们的相似比.又∵两个直角三角形斜边长FG=2R=10,OC=2,∴△GEF与△OBC的周长之比为5∶1.。
小学科学面试说课题目
小学数学面试说课题目
小学计算机面试说课题目
小学美术面试说课题目
小学体育面试说课题目
小学音乐面试说课题目
小学语文面试说课题目
初中地理面试说课题目
初中数学面试说课题目
初中物理面试说课题目
初中音乐面试说课题目
初中语文面试说课题目
初中美术面试说课题目
初中体育面试说课题目
初中计算机说课题
初中英语面试说课题目
普高地理面试说课题目
普高历史面试说课题目
普高数学面试说课题目
普高英语面试说课题目
普高政治面试说课题目
普高化学面试说课题目
普高生物面试说课题目
普高语文面试说课题目
幼稚园说课题目
职高电子技术面试说课题目
职高物流面试说课题目。
1、现代教师应树立什么样的学生观?答:①发展性或学生是发展中的人②主体性或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③完整性或学生的身心必须得道全面的发展④个性化或差异性或学生是具有个人不同兴趣、爱好、追求品格的人2、怎样贯彻循序渐进性原则?答: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的教学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3、简述动机的涵义及其功能?答: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的功能有三种,一是激励功能,二是指向功能,三是强化功能。
4、怎样理解和贯彻教学的因材施教原则?答:①含义: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异的教学,使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②贯彻要求:第一,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第二,采取有效措施,使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5、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学生知识保持?答:①深度加工材料②有效运用记忆术③进行组块化编码④适当过度学习⑤合理进行复习6、德育管理应当注意哪些问题?答:①德育目标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②教育方法应当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③教师要真诚地关心和爱护学生④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⑤为学生寻找生活的榜样⑥要借助于集体舆论的影响⑦德育手段要创新7、简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答:①教学目的和任务②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③学生特点④教学时间、设备、条件⑤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8、简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答:①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②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③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④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9、什么事心理发展?学生心理发展有哪些基本特性?答: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的心理变化。
基本特征: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10、简述说课的作用答:①说课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对话交流提供平台②说课有利于优化课堂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③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11、简述教学技能训练的一般程序?答:①讲解②示范③设计与训练④评价⑤表演12、中学共青团的思想教育应遵循哪些原则?答:①党的原则性②实践第一原则③以身作则原则④激励原则⑤分层教育原则⑥自我教育原则13、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答:优点:①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的培养人才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③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缺点:①注意书本知识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②文化以适用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14、教科书的作用?答: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②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③是分析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统筹安排本学科的各种活动的依据④是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教学任务的主要依据15、什么是创造性?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答: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信其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征①创造有利于创造性的环境②注意创造个性,如:保护好奇心,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等③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16、如何为学生选择和设计作业任务?答:①选择有意义的作业任务②应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③作业任务的形式多样化④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选择不同作业任务17、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答:①传授直观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发展学生能力,体力和创造才能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兴趣、奠定科学世界观基础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18、学生管理的特点?答:①学生管理的复杂性②学生管理的全面性③学生管理的教育性④学生管理的周期性⑤学生管理的沟通性19、文字板书有哪些形式?答:①提纲师板书②重点词语式板书③问答式板书④对比式板书⑤演算式板书20、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基本阶段有哪些?答:①引起学生动机②领会知识③巩固知识④运用知识⑤检查知识21、怎样合理复习?答:①及时复习②分散复习③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22、什么是态度?态度与品德形成一般经历几个阶段?答: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映的倾向性三个阶段:①依从②认同③内化23、什么是体态语言?它有什么特点?答:①以视觉形象为信息载体②丰富的表现能力③较强的感染能力④表意的模糊性24、怎样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答:①应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③实行民主管理④注意强化感情⑤老师要真诚地爱学生⑥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增长才干的舞台25、合格教师应具备的教育专业素养是什么?答:①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26、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27、教学技能训练可以采用哪些方法?答:①书面作业的方法②模仿③对镜联系④录音反馈⑤模拟⑥介入教学⑦微笑教学28、简述转化后进生应遵循的原则答:一是要了解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二是应遵循正确的原则是:①扬长原则②对事不对人原则③潜移默化原则④启动原则⑤可接受性原则⑥偏爱后进生原则29、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②注意启发③讲究语言艺术30、如何有效地进行概括?答:①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②正确运用变式③科学地进行比较④启发学生自觉进行概括31、班级管理模式?答:①常规管理②平行管理③民主管理④目标管理32、什么是迁移?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数一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数一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多少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2 位置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上、下、前、后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左、右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左、右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几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分与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加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加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加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加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减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减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减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0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4 认识图形(一)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 连减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加减混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6 11~20各数的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6 11~20各数的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6 11~20各数的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数学乐园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7 认识钟表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 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7、6加几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5、4、3、2加几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9 总复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1 认识图形(二)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2 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8、7、6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5、4、3、2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3 分类与整理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3 分类与整理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4 100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数 数的组成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数 数的组成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摆一摆,想一想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5 认识人民币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简单的计算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6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1.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3.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3.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3.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7 找规律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8 总复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期中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附页1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附页2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附页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1 长度单位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1 长度单位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1 长度单位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1 长度单位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1 长度单位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1. 加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2. 减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3 角的初步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3 角的初步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3 角的初步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4 表内乘法(一)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1. 乘法的初步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1. 乘法的初步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1. 乘法的初步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2. 2~6的乘法口诀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5 观察物体(一)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5 观察物体(一)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5 观察物体(一)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5 观察物体(一)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5 观察物体(一)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6 表内乘法(二)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8的乘法口诀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量一量,比一比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7 认识时间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7 认识时间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7 认识时间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7 认识时间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8 数学广角——搭配(一)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8 数学广角——搭配(一)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9 总复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口诀表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1 数据收集整理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1 数据收集整理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2 表内除法(一)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1. 除法的初步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2.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3 图形的运动(一)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3 图形的运动(一)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4 表内除法(二)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5 混合运算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5 混合运算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5 混合运算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5 混合运算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5 混合运算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6 有余数的除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6 有余数的除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6 有余数的除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6 有余数的除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6 有余数的除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6 有余数的除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小小设计师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7 万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0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0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0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0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8 克和千克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8 克和千克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9 数学广角——推理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0 总复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期中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附页1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附页2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1 时、分、秒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1 时、分、秒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1 时、分、秒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1 时、分、秒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3 测量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1. 加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2. 减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2. 减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5 倍的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5 倍的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6 多位数乘一位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1. 口算乘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2. 笔算乘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2. 笔算乘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2. 笔算乘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2. 笔算乘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2. 笔算乘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2. 笔算乘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数字编码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7 长方形和正方形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四边形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8 分数的初步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1. 分数的初步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2. 分数的简单计算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3. 分数的简单应用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9 数学广角——集合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10 总复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1 位置与方向(一)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1 位置与方向(一)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1 位置与方向(一)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1. 口算除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2. 笔算除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2. 笔算除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2. 笔算除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2. 笔算除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2. 笔算除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3 复式统计表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4 两位数乘两位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1. 口算乘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2. 笔算乘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2. 笔算乘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5 面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6 年、月、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制作活动日历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7 小数的初步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8 数学广角——搭配(二)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我们的校园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9 总复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中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1 大数的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亿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亿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亿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亿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亿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亿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的产生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十进制计数法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亿以上数的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算盘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计算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1亿有多大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1亿有多大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2 公顷和平方千米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2 公顷和平方千米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3 角的度量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线段 直线 射线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画角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4 三位数乘两位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4 三位数乘两位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4 三位数乘两位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4 三位数乘两位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4 三位数乘两位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5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6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1. 口算除法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2. 笔算除法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2. 笔算除法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2. 笔算除法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2. 笔算除法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7 条形统计图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7 条形统计图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8 数学广角——优化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9 总复习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附页1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附页2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1 四则运算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括号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2 观察物体(二)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3 运算定律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4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1.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2.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3.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3.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4. 小数与单位换算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4. 小数与单位换算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5. 小数的近似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5. 小数的近似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5 三角形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分类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6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7 图形的运动(二)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轴对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移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移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8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复式条形统计图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营养午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9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10 总复习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附页1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附页2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1 小数乘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小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积的近似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2 位置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2 位置。
教师课程设计大赛选题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主题相关的核心知识,如XX概念、XX原理,理解并能够描述其内涵和应用场景。
2. 学生能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案例,总结出XX学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XX类型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在团队协作中发挥个人优势,学会与他人沟通、分享,提高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培养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知识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3. 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学科知识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课程内容设计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需求。
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知识点讲解:涵盖教材中第X章至第X章的内容,重点讲解XX概念、XX 原理等核心知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2.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XX实验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团队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团队协作活动,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课时:介绍XX概念、XX原理,分析教材中的相关案例。
第二课时:进行XX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第三课时:小组讨论,探讨XX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学习心得。
第四课时:总结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知识巩固和拓展。
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和课程目标,确保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三、教学方法针对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在讲解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时,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
说课答辩题选集1. 什么是讲课?什么是说课?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向同行和专家叙述教学设计及其依据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
说课即说“做什么,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
2.评估说课活动在哪些方面对教师进行考察?①.教师的专业基础理论功底和知识结构,教师汲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能力。
②.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现代教育技术基本技能。
③.教师对任教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质量标准和主讲课程在人才培养中作用的理解与把握。
④.教师参加教学基本建设情况。
⑤.教师学习运用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研究探讨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掌握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基本特点的情况。
⑥.教师掌握专业技能和职业专门技术能力状况,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际工作的阅历。
⑦.教师“一专多能”情况。
3.教师说课活动主要的内容(观测点)①说课程教学大纲②说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教学资源建设)③说教学方法、手段④.说学情(即教学对象分析)及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⑤说教学程序设计4、选择教学方法、手段的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特点;学科的特点;教师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5.基本教学方法有什么?启发式、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参观法、调查法、练习法、实验法等。
引导发现法、自学辅导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训作业法等适用于职业教育且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6.说清楚“教材、教法、学法、程序”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说教材决定了说教法和说学法。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适应内容。
说教材、教法和学法要落实在教学过程之中。
在具体的教学内容(课题)当中,教材、教法、学法和程序一定要统一。
统一在具体的师生背景中,统一在较完整而且不是支离破碎的理论指导下。
7、说课中的教学程序与教案中的教学过程,二者的区别在于:(1)目的、作用不同:教案是写给教者自己看的,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说课是说给同行、领导、专家听的。
(2)备课和说课的重点不同:教案上重视具体教学内容的安排,而说课时侧重教学“链”、“环”的次序和逻辑连接,(3)内容构成不同:备课只要备出“是什么”,说课不但要说“是什么”,更要说说“为什么”,要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让别人接受信服你的课是有高职教育特征、有依据、有条理、可行的、能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附件3:
2014年湖南省中小学教学资源应用网络说课竞赛选题
(一)小学数学第一学段
1、10以内数的认识2、百以内数的认识
3、计数单位的认识4、万以内数的认识
5、分数的初步认识6、小数的初步认识
7、1-5的加减法8、6-10的加减法
9、20以内的进位加法10、20以内退位减法
1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2、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估算.
13、表内乘法14、一位数乘多位数
15、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估算16、表内除法
17、有余数的除法18、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9、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20、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1、认识人民币22、认识钟表
23、认识时间(时、分的认识)24、时、分、秒
25、年、月、日26、认识质量单位
27、找规律(1)28、找规律(2)
29、排列组合(1)30、排列组合(2)
31、简单的推理32、重叠问题
33、等量代换34、认识立体图形
35、认识平面图形36、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37、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38、周长的认识
39、面积40、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41、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42、平移和旋转
43、观察物体44、确定位置
45、位置与方向(1)46、位置与方向(2)
47、分类48、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49、简单的数据分析50、可能性
(二)小学数学第二学段
1、亿以内数的认识2、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3、小数的产生和意义4、小数的大小比较
5、求一个数的近似数6、因数和倍数
7、2.3.5的倍数特征8、质数与合数
9、分数的意义10、画图解决相遇问题
1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12、速度、时间和路程
13、积德变化规律14、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15、计算工具的认识和利用计算器计算16、商的变化规律
17、四则运算18、小数除法(1)
19、小数除法(2)20、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21、分数乘法22、分数除法
23、比的意义24、比例的基本性质
25、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26、比的应用
27、画图解决面积变化问题28、列表解决问题
29、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法)30、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法)
31、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法)32、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法)
33、直线上的植树问题34、鸡兔同笼问题
35、找规律、排列组合、逻辑推理36、垂直与平行
37、平行四边形的认识38、圆的认识
39、圆锥的认识40、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
41、圆的周长42、圆的面积
43、圆柱的认识44、圆柱的表面积
45、圆柱的体积46、圆锥的体积
47、平均数48、统计的综合运用
49、多边形的面积50、用数对确定位置
(三)中学数学
1、代数式的概念2、数的乘方与开方
3、二次根的概念与性质4、小数的大小比较
5、二次根的混合运算6、相反数和绝对数
7、有理数的乘法8、有理数的应用
9、提公因式法和公因式法分解因式10、分式的概念
11、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12、用二次函数图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13、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14、反比例函数
15、函数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方法16、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17、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18、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19、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20、一元二次方程根的
21、估计方程的解22、三元一次方程组
23、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24、抽样与数据分析
25、用样本估计总体26、有序实数对
27、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应用28、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位似问题
29、圆周角与圆心角及其所对弧的关系30、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31、切线长定理32、基本作圆
33、根据已知条件作三角形34、两点之间的距离
35、全等三角形的判定36、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37、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38、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39、菱形形40、对顶角、余角、补角
41、简单立体图形的侧面展开图42、图形的相似
4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44、图形的位似
45、锐角三角函数46、旋转及其基本性质
47、生活中的中心对称图形48、图形的轴对称
49、与旋转、翻折、平移相关的综合实践50、比例的基本性质及成比例线段
(四)初中生物
1、使用显微镜观察池塘微小生物2、具体内容制作临时装片
3、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4、区别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5、概述细胞内各结构的主要功能6、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7、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8、描述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9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0、具体内容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11、具体内容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1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13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14、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5、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16、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17、描述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18、概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19、体验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20、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21、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2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3、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24、说明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
25、腔肠动物26、扁形动物
27、线形动物28、环节动物
29、软体动物30、节肢动物
31、鱼类32、两栖类
33、爬行类34、鸟类
35、哺乳类36、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7、真菌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38、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39、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40、动物的行为
4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4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43、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44、关注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45、认同优生优育46、描述人体免疫的功能
47、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48、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49、描述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50、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
(五)初中物理
1、描述固、液、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及测量
3、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4、水沸腾过程的规律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5、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6、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7、我国和我省的水资源状况8、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9、质量及其测量(属性)10、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1、利用密度知识计算、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问题12、物质是由分子构成13、原子的核式模型14、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及新进展
15、人类探索太阳系中的有关事例16、人类探索宇宙的一些重大活动
17、机械运动和参照物18、分子热运动
19、测量长度和时间20、速度
21、弹力和力的测量22、摩擦力
23、力的示意图24、二力平衡
25、牛顿第一定律惯性26、力臂
27、简单机械28、压强
29、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30、认识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31、功的概念32、动能、势能及其影响因素
33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34、机械效率及其提高途径
35、内能及改变的途径36、热量及其与内能的关系
37、内燃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38、电源、电压、电压表
39、电流、电流表40、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41、电路图一42、串联电路及特点
43、并联电路及特点44、电功率一
45、焦耳定律及应用46、家庭电路及安全用电
47、能量守恒定律48、能源的使用状况和能源使用的变迁
49、新能源的使用及尚待解决的问题50、我国和世界的能源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