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化玻璃风斑现象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1
钢化玻璃应力斑的成因分析及控制当人们在某种照明条件下,以一定的距离和角度观察钢化玻璃时,在钢化玻璃表面会看一些分布不十分规则的带有颜色的斑纹,这种带颜色的斑纹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应力斑”,应力斑的存在虽然不影响玻璃的反射效果(没有反射失真),也不影响玻璃的透射效果(不会影响分辨率,也不会产生光学变形)。
它是所有钢化玻璃都具有的一个光学特性,不是钢化玻璃的质量问题或质量缺陷,但钢化玻璃作为安全玻璃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玻璃的外观效果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作为大面积幕墙应用时钢化玻璃应力斑的存在会给玻璃的外观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美观效果,所以人们对应力斑的关注越来越强烈。
1应力斑产生的原因所有透明材料都可以划分为各向同性材料和各项异性材料。
当光线通过各向同性材料时,光的速度在所有方向都一样,出射光与入射光没有变化,退火良好的玻璃就属于各向同性材料。
当光线通过各项异性材料时,入射光分成两种以不同的速度且具有不同的路程的射线,出射光与入射光发生变化,退火不良的玻璃包括钢化玻璃就属于各向异性材料。
作为各项异性材料的钢化玻璃,产生应力斑的现象可以用光弹原理进行解释:当一束偏振光通过钢化玻璃时由于玻璃内部存在着永久应力(钢化应力),这束光会分解为两束传播速度不同的偏振光,即快光和慢光,又称双折射现象。
当某一点形成的两束光与在另外某一点形成的光束相交时,由于光传播速度的不同在光束相交点存在着相位差,这一点上两束光就会产生干涉现象,当两束光振幅方向相同时,光强加强,产生亮视场,即亮斑;当光振幅方向相反时,光强减弱,产生暗视场,即暗斑。
只要在钢化玻璃的平面方向上存在应力分布不均匀就会产生应力斑。
此外玻璃表面的反射作用使反射光和透射均发生一定的偏振效果,进入玻璃内部的光实际上是带有偏振效果的光,这就是为什么会看到明暗相间的条纹或斑纹的道理。
2钢化玻璃产生应力斑的工艺因素2.1加热因素玻璃在进行淬火前平面方向上存在加热不均。
光学件彩虹纹产生的原因和对策
光学件彩虹纹产生的原因可能有:
- 涂布层厚度不均:光线穿过时发生反射、衍射,形成彩虹效果。
- 应力分布不均:导致钢化玻璃出现彩虹斑纹现象的罪魁祸首是玻璃钢化后的应力分布不均匀。
如果玻璃在钢化后应力分布越均匀,出现的彩虹斑纹就越小。
针对光学件彩虹纹产生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 优化涂布设备:改进涂布设备的技术,以确保涂层厚度均匀。
- 选择合适的涂布液:确保涂布液由适当的溶剂组成,并考虑溶剂间的溶度参数、挥发速度等因素。
- 优化加热工艺:玻璃在进行风冷前,应确保玻璃各个区域的温度高度一致。
避免玻璃温度相对高的区域产生较大的内部张应力,以及玻璃温度相对低的区域产生较小的内部张应力,从而导致玻璃表面产生分布不均匀的应力。
在处理光学件彩虹纹问题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解决方案。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建议咨询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玻璃自爆原因及表面现象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钢化玻璃在无直接机械外力作用下发生的自动性炸裂叫做钢化玻璃的自爆。
自爆是钢化玻璃固有的特性之一。
产生自爆的原因很多,简单地归纳以下几种:①玻璃质量缺陷的影响A.玻璃中有结石、杂质:玻璃中有杂质是钢化玻璃的薄弱点,也是应力集中处。
特别是结石若处在钢化玻璃的张应力区是导致炸裂的重要因素。
结石存在于玻璃中,与玻璃体有着不同的膨胀系数。
玻璃钢化后结石周围裂纹区域的应力集中成倍地增加。
当结石膨胀系数小于玻璃,结石周围的切向应力处于受拉状态。
伴随结石而存在的裂纹扩展极易发生。
B.玻璃中含有硫化镍结晶物硫化镍夹杂物一般以结晶的小球体存在,直径在0.1—2㎜。
外表呈金属状,这些杂夹物是NI3S2,NI7S6和NI—XS,其中X=0—0.07。
只有N I1—X S相是造成钢化玻璃自发炸碎的主要原因。
已知理论上的NIS在379。
C时有一相变过程,从高温状态的a—NIS 六方晶系转变为低温状态B—NI三方晶系过程中,伴随出现2.38%的体积膨胀。
这一结构在室温时保存下来。
如果以后玻璃受热就可能迅速出现a—B态转变。
如果这些杂物在钢化玻璃受张应力的内部,则体积膨胀会引起自发炸裂。
如果室温时存在a—NIS,经过数年、数月也会慢慢转变到B态,在这一相变过程中体积缓慢增大未必造成内部破裂。
C.玻璃表面因加工过程或操作不当造成有划痕、炸口、深爆边等缺陷,易造成应力集中或导致钢化玻璃自爆。
②钢化玻璃中应力分布不均匀、偏移玻璃在加热或冷却时沿玻璃厚度方向产生的温度梯度不均匀、不对称。
使钢化制品有自爆的趋向,有的在激冷时就产生“风爆”。
如果张应力区偏移到制品的某一边或者偏移到表面则钢化玻璃形成自爆。
③钢化程度的影响,实验证明,当钢化程度提高到1级/㎝时自爆数达20—25%。
由此可见应力越大钢化程度越高,自爆量也越大。
钢化玻璃常见的缺陷产生原因
钢化玻璃是一种通过加热和急冷处理的处理玻璃产品,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强度和安全性。
然而,钢化玻璃也可能存在一些缺陷,这些缺陷可能由于多种原因产生。
以下是钢化玻璃常见的缺陷及其产生原因的详细介绍:
1.晶点状缺陷:
晶点状缺陷是指在钢化玻璃表面形成的微小凹陷或颗粒状瑕疵。
这可能是由于原料中含有金属颗粒或杂质,或是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硫化反应引起的。
金属颗粒和硫化反应会导致玻璃表面出现小型的不透明斑点。
2.压痕和划痕:
压痕和划痕是指在钢化玻璃表面形成的线状或弧状划痕,通常与生产过程中的机械接触有关。
在钢化过程中,玻璃经过高温加热和突然冷却,容易导致表面硬度下降,从而更容易产生划痕。
3.剥落或爆裂:
钢化玻璃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剥落或爆裂现象。
这可能是由于玻璃内部存在微小的隐性缺陷或应力集中引起的。
当玻璃受到外部冲击或温度变化时,这些隐性缺陷或应力集中可能引起玻璃爆裂或剥离。
4.织纹:
织纹是指在钢化玻璃表面形成的细微纹理,通常与钢化过程中的加热和冷却不均匀有关。
加热和冷却速度不一致会导致表面应力不均匀,从而在玻璃表面形成细微纹理。
5.光变偏差:
光变偏差是指钢化玻璃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光线透射的颜色和变形。
这可能是由于原料中的金属杂质或生产过程中的一些物质残留导致的。
如何辨别钢化玻璃和普通玻璃的简单方法带偏光太阳眼睛,可以看到彩色的斑纹,没有钢化的应该看不到。
转角度,看其实也是看玻璃表面是否有风压斑。
你会看到整板面的玻璃不规则变形。
看侧边是应为,玻璃钢化的时候,会软化,平整度因为辊道原因变差,面对面的时候,中间的空隙就是一个椭圆,这样,很明显。
钢化玻璃的平整度比普通玻璃要差!简单的办法:将两块玻璃面对面的竖着紧靠在一起,观察相靠的两片玻璃的两个长边,看看两片玻璃长边之间有没有明显的缝隙,如果有缝隙是不是都呈一定的弧形,如果是,那应该是钢化的。
注意是面对面,不是面靠背。
这是要体力的。
否者,就用两张暴了光的X光胶片来看看。
你侧面70度看时,应看到有钢化后的蓝色风斑,玻璃的平整度也比没钢化前的玻璃有明显的下降。
钢化玻璃破碎后成颗粒状,普通玻璃则大小不等,并且边交锋利.一般的钢化玻璃深加工厂家都有自己的钢化标,有的钢化标是自己厂子的商标,有的则是"水平钢化",还有的为"TEMPERE D";此钢化标是高温油墨通过丝网印刷打在玻璃上的,再玻璃钢化的过程中,高温油墨与玻璃表面融合,所以,玻璃上的钢化标如果不使用氢氟酸擦拭将无法祛除(即使使用氢氟酸也会留下较明显的痕迹).因此,看玻璃是否钢化最简单直接的办法是找有没有钢化标.这只是其一.还可以通过透光度来区分.玻璃经过高温加热,然后急剧降温(绝大多数是通过风),使得玻璃表面与内部产生张力与应力,这是钢化玻璃的简单原理,因此经过钢化的玻璃,特别是厚玻璃,表面有可能会看起来雾蒙蒙的,还有可能会出现麻点,辊伤一类的东西,虽然这些都属于质量问题,但是也可以作为辨别其是否为钢化玻璃的特征.可以使用尖锐物在玻璃边缘(最好是将来安装以后看不到的地方)使劲的刻画,如果很容易出现划伤,那说明此玻璃未钢化,如果玻璃表面很硬,很难出现划伤,那说明此玻璃已经钢化.钢化玻璃是将普通退火玻璃先切割成要求尺寸,然后加热到接近的软化点,再进行快速均匀的冷却而得到。
钢化玻璃钢化玻璃(Tempered glass/Reinforced glass)属于安全玻璃。
钢化玻璃其实是一种预应力玻璃,为提高玻璃的强度,通常使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玻璃承受外力时首先抵消表层应力,从而提高了承载能力,增强玻璃自身抗风压性,寒暑性,冲击性等。
目录优点缺点生产工艺种类钢化玻璃与普通玻璃的区别钢化玻璃的自爆钢化玻璃的包装、运输和存储玻璃行业的发展优点缺点生产工艺种类钢化玻璃与普通玻璃的区别钢化玻璃的自爆钢化玻璃的包装、运输和存储玻璃行业的发展展开优点钢化玻璃的主要优点第一是强度较之普通玻璃提高数倍,抗弯强度是普通玻璃的3~5倍,抗冲击强度是普通玻璃5~10倍,提高强度的同时亦提高了安全性。
第二是使用安全,其承载能力增大改善了易碎性质,即使钢化玻璃破坏也呈无锐角的小碎片,对人体的伤害极大地降低了 .钢化玻璃的耐急冷急热性质较之普通玻璃有2~3倍的提高,一般可承受钢化玻璃150LC以上的温差变化,对防止热炸裂有明显的效果。
详细特点:①安全性。
当玻璃被外力破坏时,碎片成类似蜂窝状的碎小钝角颗粒,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②高强度。
同等厚度的钢化玻璃抗冲击强度是普通玻璃的3〜5倍,抗弯强度是普通玻璃的3〜5倍。
③热稳定性。
钢化玻璃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承受的温差是普通玻璃的3倍,可承受200r的温差变化。
用途:平钢化、弯钢化玻璃属于安全玻璃。
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室内隔断玻璃、采光顶棚、观光电梯通道、家具、玻璃护栏等。
规格①平钢化玻璃加工规格:加工厚度:4~19mm最大尺寸:2440 mmX5480 mm最小尺寸:250 mmX100mm②弯钢化玻璃加工规格:加工厚度:5~19mm最大尺寸:2440 mmX5000mm最小尺寸:600mmX400mm最小曲率半径:1500mm质量:符合中国国家标准。
缺点钢化玻璃的缺点:1钢化后的玻璃不能再进行切割,和加工,只能在钢化前就对玻璃进行加工至需要的形状,再进行钢化处理。
钢化玻璃外观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钢化玻璃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家居装饰中的重要材料,其外观质量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在使用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外观质量问题,比如气泡、凹凸不平、划痕等。
本文将对钢化玻璃外观质量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
一、气泡问题气泡是钢化玻璃外观质量问题中常见的一种。
气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玻璃的透明性和美观度。
造成气泡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1 原料质量不过关:玻璃生产过程中,原料中可能含有水分、杂质等,这些都会导致玻璃产生气泡。
1.2 熔融温度不均匀:玻璃熔融过程中,温度分布不均匀,会导致局部区域的玻璃产生气泡,从而影响外观质量。
1.3 冷却速度过快:钢化玻璃在加热后快速冷却,如果冷却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气体在玻璃内部无法完全释放,从而形成气泡。
二、凹凸不平问题凹凸不平是指钢化玻璃表面出现凹陷或凸起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玻璃的质感和视觉效果。
造成凹凸不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2.1 错误加工操作:在钢化玻璃的加工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比如加工温度、压力控制不准确,或者刀具磨损过度等,都会导致凹凸不平的问题。
2.2 材料失效:钢化玻璃的原材料可能存在质量问题,比如含水率过高,这些都会导致加工后的玻璃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
2.3 玻璃弯曲不均匀:钢化玻璃在加工过程中,如果玻璃的弯曲不均匀,可能会导致玻璃在冷却后产生凹凸不平的现象。
三、划痕问题划痕是指钢化玻璃表面出现划痕痕迹,导致视觉效果受损的问题。
造成划痕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3.1 人为操作不当:在钢化玻璃的存放、搬运或清洁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比如用力过猛、使用不合适的清洁工具等,都会导致玻璃表面被划伤。
3.2 材料质量差:钢化玻璃的原材料可能存在瑕疵或质量问题,比如硬度不足,易受划伤,这些都会导致玻璃表面出现划痕。
3.3 加工设备问题:在钢化玻璃的加工过程中,如果设备存在问题,比如刀具不锋利、加工速度过快等,都会导致玻璃表面划痕的问题。
钢化玻璃风斑现象说明:
风斑也称应力斑,在偏光或部分偏光照射条件下,如北方明朗天空或阳光从玻璃必要的偏振角反射,由于钢化玻璃(经钢化炉钢化过的玻璃原片)内部应力使玻璃产生双折射现象而引起的光学效应。
钢化和热增强玻璃上有时可以看见应力斑,通常是在偏振光条件下的反射,如北方明朗天空或阳光从玻璃必要的偏振角反射。
应力斑象彩虹一样的效果,它可能象跳棋盘、链条,或者更多因为目前常用的水平钢化炉和汽车钢化炉的风管口的作用以多圈斑纹显现,这种多圈应力斑通常在汽车反射光看见,尤其是使用偏光太阳镜或偏振夹时,因为偏振玻璃只能通过偏振光,而钢化玻璃就象部分偏光镜。
在一定光照条件下可以看见的应力斑是所有钢化和热增强玻璃的一个特点,并不能视为产品缺陷,当一定照光条件下出现了应力斑,是无法消除的。
应力斑的存在是表明玻璃肯定经过热增强。
在一定光照条件下看到的钢化和半钢化玻璃的应力斑是一种象光栅衍射一样的光学现象。
当可见光接触热增强玻璃(钢化和半钢化玻璃),光波在玻璃片x(宽)轴和y轴(长)以不同速度传播,这种光学现象被称为光栅(光偏振)。
现象是因玻璃的表面压应力和中心张应力,它们来自玻璃钢化或热增强过程。
事实上,光偏振是热增强玻璃的固有性质,可以用于如DSR(表面微分折射仪)和GASP(接触角偏振仪)等光学仪器对钢化和半钢化玻璃的表面压应力的无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