钼靶检查BI-RADS分级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95.16 KB
- 文档页数:1
BI-RADS 分级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谷云芝;左莉莉;王文娟;甄萍;孙霞;尹长恒;宋德余;姜玉荣【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5(000)027【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BI-RADS)分级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382例乳腺疾病患者经超声筛查发现的421个乳腺病灶(直径≤2 cm)进行BI-RADS分级,根据分级情况进行手术切除,将乳腺BI-RADS分级情况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
结果421个乳腺病灶中,BI-RADSⅢ级121个,Ⅳa级112个,Ⅳb级123个,Ⅳc级42个,Ⅴ级23个。
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良性病变263个,BI-RADS Ⅲ、Ⅳa、Ⅳb、Ⅳc、Ⅴ级分别为113、75、65、9、1例;恶性病变158个, BI-RADS Ⅲ、Ⅳa、Ⅳb、Ⅳc、Ⅴ级分别为8、37、58、33、22例。
BI-RADS分级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94%(150/158)、42.97%(113/263)。
结论 BI-RADS分级诊断乳腺癌敏感性较高,有一定应用价值。
【总页数】2页(P54-55)【作者】谷云芝;左莉莉;王文娟;甄萍;孙霞;尹长恒;宋德余;姜玉荣【作者单位】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河北衡水053000;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河北衡水053000;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河北衡水053000;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河北衡水053000;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河北衡水053000;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河北衡水053000;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河北衡水053000;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河北衡水05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相关文献】1.全数字化乳腺摄影 BI-RADS 分级系统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评估 [J], 陈哲2.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和BI-RADS分级在老年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丁延华;游向东3.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和BI-RADS分级在老年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文艳;4.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和BI-RADS分级在老年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文艳5.老年乳腺癌诊断中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和BI-RADS分级的应用价值解析 [J], 梁丽;李翠梅;蒋清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BI—RADS分类在超声诊断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在诊断乳腺癌中的价值分析。
方法:212例乳腺患者术前行常规超声检查,并对发现的254个结节进行常规BI-RADS分类,术后病理结果与BI-RADS对照分析。
结果:254个结节中,BI-RADS 3类40个,4a类106个,4b类42个,4c类40个,5类22个,6类4个。
术后病理证实良性结节162个,恶性结节92个,BI-RADS分类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95.6%(88/92),特异性为82.7%(134/162)。
结论:超声BI-RADS分类诊断乳腺癌敏感性较高,具备很好的应用价值。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居发病首位[1]。
近年来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而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已成为危害我国女性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
随着超声设备特别是高频超声及检查技术不断发展,超声检查已成为诊断乳腺癌的重要手段,高频超声对乳腺病灶可以非常清楚地识别,广泛应用于临床[3]。
本文对212例乳腺患者,共254个结节行BI-RADS分类,探讨BI-RADS 分类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2月-2015年3月住院手术患者212例,女211例,男1例,年龄26~65岁,平均(42.8±3.2)岁,患者因乳房胀痛或触及肿块前来超声检查。
1.2 设备使用HITACHI Asc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高频线阵探头,频率5~12 MHz。
1.3 方法212例患者手术前应用高频超声常规检查,患者取仰卧位、侧卧位,充分暴露双侧乳房及腋窝,按照1~12点钟放射状、多切面连续扫查法,确保检查无盲区,并对所发现肿块重点观察,记录肿块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增强及衰减,内部有无钙化,腋窝淋巴结有无结构异常,详细记录并工作站留存资料。
超声结论包含肿块的物理性质,超声BI-RADS分类,临床建议及随访。
乳腺癌钼靶影像学特征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钼靶在乳腺癌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搜集2009年4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检查、治疗,并经手术证实的5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与病理结果相对照,分析乳腺癌的钼靶影像学特点。
结果钼靶发现单纯性圆形或类圆形结节、肿块者3例;不规则形肿块20例;肿块边缘伴分叶或毛刺者17例;伴有不规则钙化者14例;乳头内陷者8例;皮肤增厚致密者5例。
影像学诊断:bi-rads分级:ⅴ级者12例;ⅳ-ⅴ级者19例;ⅳ级者9例,ⅲ-ⅳ级者8例;ⅲ级者2例。
结论钼靶诊断乳腺癌正确率高,正确认识乳腺癌在钼靶上的直接、间接征象,对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乳腺钼靶;影像学征象;乳腺肿瘤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67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954-01乳腺癌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目前占我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以绝经后妇女多见。
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生率明显提高,并有逐步年轻化的趋势[1]。
乳腺钼靶检查是乳腺常规检查手段之一,其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无明显禁忌症,临床适用范围广,在乳腺癌诊断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2-3]。
笔者搜集2009年4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检查、治疗,并经手术证实的5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搜集2009年4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经手术证实的50例乳腺癌患者。
所有患者均为已婚女性,年龄29-74岁,平均年龄39.8±2.7岁;来院就诊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乳头内陷、溢液,发现乳腺包块等;体格检查:发现包块位于左侧外上象限者18例,左侧内上象限者5例;左侧外下象限者2例;右侧外上象限者19例;右侧内上象限者7例;右侧外下象限者3例;右侧乳晕后方者1例。
乳腺彩超报告单中BI-RADS分类是什么?有什么临床意义?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增强以及医学知识普及,女性对乳腺健康状况越来越关注,并将定期体检作为自我保健的主要手段之一。
乳腺超声检查是体检中的重要项目,但大部分女性在拿到乳腺超声报告时总有疑问,BI-RADS分类3级、4级,还有4a、4b、4c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患有乳腺癌?实际上,乳腺超声BI-RADS分类是对乳腺病变的分类和评估,本文将向大家详细介绍BI-RADS分类的内容以及其临床意义。
1什么是BI-RADS分类?乳腺BI-RADS分类,全文为乳腺超声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分类,由美国放射学院结合NCCN国际抗癌联盟乳腺癌筛查及诊断指南在1992年制定的,并在2003年修改中加入了超声的内容,其应用目的是为了临床对乳腺病灶的描述更为标准规范,降低乳腺影像结果解读中的差错,减少超声检查假阳性和减少患者过度忧虑(或过度诊断),方便超声医师、临床医生与患者的交流,也有助于临床医师快速准确地对不同分类的病变予以相应的临床处理。
简单地说,对于乳腺结节患者而言,只要掌握了BI-RADS分类的知识就可大致了解自身结节情况。
2乳腺超声BI-RADS分类有哪几类及其临床意义?(1)BI-RADS0类:此类是指超声检查不能全面评估病灶,需要联合MRI、钼靶等其他影像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例如:患者因乳头溢液、乳晕皮肤不对称或增厚、乳腺触诊有肿块就诊进行乳腺超声检查,但超声未发现有病灶,或者超声不能确定是否存有病变。
(2)BI-RADS1类:乳腺超声未发现有异常,简单地说就是乳腺正常,无结节。
(3)BI-RADS2类:乳腺结节为良性病变,如单纯性囊肿、乳腺内淋巴结、乳腺脂肪小叶、簇状小囊肿、导管扩张、乳房假体等,基本能够排除结节恶性病变。
医生常会建议患者每6-12个月定期复查1次。
(4)BI-RADS3类:乳腺结节为良性病变的可能性较大,其超声检查显示病灶有典型的良性病变特征,如病灶形态规则,呈椭圆形,边缘清晰,其恶性危险<2%,例如:乳腺纤维腺瘤、等回声型复杂囊肿、新发现的簇状小囊肿、术后瘢痕引起的乳腺结构扭曲、乳腺增生结节等,此种情况一般建议病人每3-6个月复查1次。
乳腺超声检查BI-RADS分级有什么作用?作者:彭雪梅来源:《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03期【中图分类号】R473.32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76-01目前在对乳腺疾病进行检查过程中,乳腺超声检查是十分常见与普遍的方法,在对乳腺疾病进行诊断时,我国一般会通过BI-RADS分级标准对其进行规范,在对乳腺癌的筛选中,BI-RADS分级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就要对乳腺超声检查BI-RADS分级的作用进行掌握,这样才能对乳腺超声诊断报告进行一定的了解。
1 乳腺超声检查BI-RADS分级报告标准0级:在对超声进行检查时,无法负患者的病变进行全面的判断,这时还要进行其他的影像检查。
当患者有乳头出现溢液,乳头不对称增厚等正症状时,在超声检查中没有特征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其他检查;当患者的年纪在20岁以上,有肿块,但是在超声检查后未发现一些可疑的症状时,这时就要对患者进行乳腺X线检查;当患者接受完上面的检查后,依然没有一些特征出现时,这时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检查,可疑在MRI的检查进行判断。
1级:通过检查后显示为正常,并且没有发现存在异常,这时一般会判断正常,但是要对患者随诊一年。
2级:通过检查发现为良性的症像,这时可以对患者患有恶心肿瘤的情况进行排除,但是也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随诊半年或者一年。
比如在对单纯性囊肿、乳腺假体植入、在多次复查中,超声图像上的现实并无太大变化。
3级:在检查之后,会发现可能为良性症像。
这时患者发生恶性肿瘤的概率为2%以下,因此要对患者随访半年左右,并对患者进行其他检查。
当患者的年纪在40岁以下,并且肿块为实行的,呈椭圆形,并有明显的边界时,这时良性肿瘤的可能性较大,恶性肿瘤的概率基本在2%以下。
同时也有可能是纤维瘤,因此在对患者进行2到3年的复查之后,可以将患者的级别进行降低,有原来的3级,调到2级。
4级:可疑异常,这时患者患有恶性肿瘤的概率较大,一般在3%以上,94%以下,通过超声检查后发现,实行肿块出现非良性表现,这时还要对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
0类:为不决类,需和既往图像比较或进一步影像检讨评价.
1类:乳腺构造清晰而无病变显示.
2类:确定的乳腺良性钙化和确定的良性肿块.
3类:几乎为确定良性,恶性可能性≤2%.
4类:可疑恶性,须要进行组织学诊断.
5类:几乎确定是乳腺癌的病变,恶性可能性≥95%.
6类:对已被穿刺活检或局限切除活检病理证实为乳腺癌,但还未进行手术切除的影像评价.
最后还要剖析病灶侧乳腺皮肤增厚及乳头回缩转变,以及双侧腋窝淋凑趣增大情形.
1.针对动态加强曲线表示为type I 型且为良性形态特点的病灶: BI-RADS 2: 双侧黑点强化病灶, 无显著肿块或疑惑局灶性非肿块样强化病灶.
BI-RADS 3: 肿块或非肿块样强化病灶, 超声检讨为阴性.基于MRI检讨病灶良性特点,病人可以进行随访,而不须要活检. 分类诊断根据重要靠良性病灶形态学特点.
BI-RADS 4: 孤立的,显著且不合错误称的非肿块样强化病灶,在高危人群发明时.
2.动态加强曲线表示为 type I 型和恶性形态学特点的肿块或非肿块样强化病灶平日诊断为 BI-RADS 4级.
3.动态加强曲线表示为 type II 或III 型和良性形态学特点的
肿块或非肿块样强化病灶,诊断为BI-RADS 4级.
4.动态加强曲线表示为 type II-III型和恶性形态学特点的肿块或非肿块样强化病灶平日诊断为 BI-RADS 4或 5级.。
超声BI—RADS 3、4、5级对乳腺肿瘤临床诊断的意义目的研究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3、4、5级在乳腺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乳腺肿物超声诊断为BI-RADS 3、4、5级的患者170例,173个病灶,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研究超声BI-RADS 3-5级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结果超声BI-RADS3~5级对乳腺肿块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38%、67.83%、58.89%、93.98%;超声3、4、5级病灶中恶性肿瘤的百分率分别为6.02%(5/83)、51.35%(38/74)、93.75%(15/16),各级之间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段中,年龄1、低回声、后方声影、回声不均质、导管扩张、发现微小钙化。
另外复合囊肿或多发性小囊肿分为3级,而复杂囊肿分为4级或以上[1]。
处理意见:0级:检查不满意或不完全(需要其他影像检查);1级:阴性,定期随访;2级:良性表现,定期随访;3级:良性可能性大,短期随访(6个月);4级:可疑恶性,需要进行活检;5级:高度可疑恶性,需采取相应措施;6级:活检已经证实的乳腺癌[2]。
分析结果记录为“良性病变、良性病变可能性大、恶性病变可能性大、恶性病变”。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两组之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2×2列联表的χ2检验,多组之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R×C列联表的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超声特点在本研究中,乳腺良性肿块的超声表现:形态规则,边界清晰,边缘光滑,呈圆形或椭圆形,纵横比1,多为低回声,回声不均匀,可见导管扩张、微小钙化(图2)。
超声乳腺 BI一 RADS分级诊断标准在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中的价值摘要:目的:研究超声乳腺BI一RADS分级诊断标准在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在2018年9月一2020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7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70例患者中共包括82个乳腺肿块,采用超声乳腺BI一RADS分级诊断标准对患者的乳腺肿块进行分析,而后根据患者的具体超声表现,判断肿块的良性与恶性情况,比较良性肿块和恶性肿块超声图像的差异,并深入分析超声乳腺BI一RADS分级诊断标准对乳腺肿块良恶性具有的鉴别价值。
结果:恶性乳腺肿块边界不清晰、垂直位生长L/T>1,形态不规则、内有微钙化、边缘毛刺状、角征或蟹足样浸润周围组织、周围组织完整度不足、血供丰富、内部表现低回声,且腋下淋巴结肿大,相比于乳腺良性肿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采用超声乳腺BI一RADS分级诊断标准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具有非常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乳腺肿块;良恶性;价值;超声乳腺BI一RADS分级诊断标准;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女性群体中乳腺肿块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这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而且反复的疾病检查和疾病治疗也为患者带来了非常沉重的经济负担,所以准确的判断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在疾病的治疗方案选择方面和疾病的预后方面非常重要。
目前,临床中主要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MRI检查等方式对疾病进行诊断,其中超声以其操作简便、价格低廉且安全无创等优点成为临床首选。
美国放射学会提出超声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分析诊断标准,为了能够更加准确的判断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应在临床中应用该标准,为此,选择在2018年9月一2020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7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超声乳腺BI一RADS分级诊断标准在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