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绍兴鲁迅故居(附诗歌)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3
鲁迅故里的探访内容(原创版)目录1.鲁迅故里的背景介绍2.鲁迅故里的景点概述3.鲁迅故里的文化内涵4.鲁迅故里的参观体验正文鲁迅故里的探访内容1.鲁迅故里的背景介绍鲁迅故里,位于我国浙江省绍兴市,是鲁迅先生出生和成长的地方。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许多作品都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鲁迅故里的景点概述鲁迅故里包括了鲁迅先生的故居、鲁迅纪念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等多个景点。
其中,鲁迅故居是鲁迅先生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保留了许多鲁迅生活过的原貌,让人们可以一窥鲁迅先生的生活环境。
鲁迅纪念馆则通过丰富的文献和实物,展示了鲁迅先生的一生和他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百草园是鲁迅先生童年时代的乐园,如今已成为一个充满绿意的公园,而三味书屋则是鲁迅先生童年时代就读的地方,保留了当时的原貌,让人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童年的学习环境。
3.鲁迅故里的文化内涵鲁迅故里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的地方。
在这里,人们可以了解到鲁迅先生的一生和他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也可以了解到鲁迅先生的思想和精神。
鲁迅故里还举办了许多与鲁迅相关的文化活动,如鲁迅文化节、鲁迅文学奖等,这些活动都进一步丰富了鲁迅故里的文化内涵。
4.鲁迅故里的参观体验参观鲁迅故里,人们可以深入了解鲁迅先生的一生和他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的思想和精神。
在鲁迅故居,人们可以一窥鲁迅先生的生活环境;在鲁迅纪念馆,人们可以通过丰富的文献和实物了解鲁迅先生的一生;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人们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童年时代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综合测试(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一、积累(24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4分)坚毅刚强的性格伴随了鲁迅一生,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mèi____骨。
他一生顽强战斗,追求真理。
”横.眉冷对千夫指,fǔ____首甘为孺子牛。
”在我心目中,他仿佛成了一块铁,一块钢,一块金刚石。
刀砍不断,石砸不破,火烧不,水浸不透,他的身影凛然立于宇宙之间,给人带来无限的鼓舞与力量。
(节选自季羡林《访绍兴鲁迅故居》)(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mèi____骨fǔ____首(2)文中加点字”横”字正确的读音是()(1分)A. héngB. hèng(3)文中”“处应填入的汉字是()(1分)A. 融B. 熔2. 古诗文名句默写。
(10分)(1)《观沧海》一诗中描写山岛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以衬托大海的勃发生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马致远的《天沙净·秋思》一曲中,极力渲染悲凉气氛,表达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惆怅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隐写”风景不殊,江河有异”的乱世时难的景况,表达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青山绿水,潮平岸阔,风正帆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序交替,匆匆不待。
乡书归雁,轻染惆怅。
北固山下,王湾把故乡放得那么好:我有亲人,我就有故乡。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访鲁迅故居
吴锦楠
那天,尽管烈日炎炎,但抵挡不了我们寻访鲁迅故居的热情。
一进大门,就能看到一块大牌子,右边是鲁迅先生夹着香烟的样子,左边是通往景区的小巷子,写着“鲁迅故居”四个大字。
往巷子走去,街边的商铺热闹非凡,商品琳琅满目,有绍兴特产——绍兴黄酒、茴香豆、龙须糖等,空气中还不时夹杂着臭豆腐的味道。
我们随着人流缓缓向鲁迅的故居走去。
进入鲁迅的卧室,只见简陋的屋子里没有多余的摆设。
参观完之后,我们来到了鲁迅学习的地方——三味书屋。
屋内摆放着许多不同的书桌,其中有一张书桌特别引人注目,那是鲁迅小时候的书桌,上面有一个醒目的“早”字。
这使我不禁想起了课本中说的那个“早”字的来历。
我要向鲁迅学习,珍惜时间,时时早,事事早。
接着,我们穿过拱形的门,来到鲁迅小时候玩耍的地方——百草园,现在的百草园早已分不清哪棵是高大的皂荚树,哪棵是结桑果的桑树,只有一堵跟人差不多高的泥墙,想必这就是当年鲁迅太顽皮而弄坏的墙了……
离开鲁迅故居,我走在石子小路上,脑中不时闪现着当年鲁迅在三味书屋学习的情景,在百草园嬉戏玩耍的镜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跟着课本去旅游的感觉真好!。
2018-2019学年度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检测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6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②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③____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④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⑤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⑥____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4分)①《木兰诗》中,表现木兰战功卓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韩愈在《晚春》中用拟人的手法写杨花榆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坚毅刚强的性格伴随了鲁迅一生,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mèi骨。
他一生顽强战斗,追求真理。
“横眉冷对千夫指,fǔ首甘为孺子牛。
”在我心目中,他仿佛成了一块铁,一块钢,一块金刚石,刀砍不断,石砸不破,火烧不溶,水浸不透。
他的身影凛然立于宇宙之间,给人带来无限的鼓舞与力量。
(节选自季羡林《访绍兴鲁迅故居》)(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3分)mèi()骨横.()眉fǔ()首(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
鲁迅故里作文【篇一:鲁迅故里游】到了!到了!鲁迅故里到了!洋溢着浓郁水乡风情的大幅浮雕上, “鲁迅故里”四个大字苍劲有力, 那气宇轩昂的一代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的形象, 在我眼前渐渐清晰起来……迎着人流, 我们来到了鲁迅故居。
跨过高高的门槛, 从侧门进去, 穿过年代已久的长廊, 就到了“桂花明堂”。
“明堂”俗称“天井”, 这里原种这两株茂盛的金桂, “桂花明堂”因此而得名。
闭上眼睛, 小时候的鲁迅赫然就在眼前, 夏夜, 他躺在桂树下小饭桌上乘凉, 我耳边似乎还有继祖母蒋氏让他猜迷, 讲故事的声音……鲁迅的卧室书房百草园……都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 每到一个地方, 就感觉离这位一代宗师又近了一步。
我最想去的地方还是“三味书屋”, 于是又迫不及待的循着鲁迅的描述, 探寻他当年读书的气氛。
“出门向东, 不上半里, 走过一道石桥, 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
从一间黑油的竹门进去, 第三间是书房。
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是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题。
走进去, 我们看到了一张陈旧的两屉硬木书桌。
这书桌极其普通, 但却蕴涵着特别的含义, 因为这是鲁迅因故迟到后, 受到塾师的严厉后, 刻下“早”字, 用以自勉的书桌, 我眼前不由的浮现出鲁迅一笔一画的刻字与勤逸学习的画面。
我深深地呼了一口气, 贪婪的搜索着鲁迅的气息, 这里毕竟是鲁迅生长的摇篮啊!再次走在窄窄的青石板上, 雨依然在下, 一样的细, 一样的小, 为这一趟鲁迅故里之游染上了别样的情绪。
一条清澈的小河, 从故居门前潺潺流过, 雨点轻轻落上去, 裂开了以道道细微的缝, 一圈儿一圈儿地荡漾开来……我掏出一把茴香豆, 坐上了晃晃悠悠的乌篷船, 在头戴毡帽, 手持青蒿的船家带领下, 离开了这座文化古镇, 但那一圈儿一圈儿的鲁迅情却久久在我心中荡漾。
【篇二:鲁迅故里游记】听人家说鲁迅故里是个旅游圣地, 我一直等了好久, 终于有机会去看看了。
走进鲁迅故里, 第一个看到的就是两个石头人, 一个是先生, 一个是学生, 先生好像在讲课, 那个学生好像有什么问题要老师呢!什么问题呢?不知道, 这石头人被雕得栩栩如生, 我已经觉得石头人在动呢!我们随后来到鲁迅读书的地方“三味书屋”, 我远远地看见鲁迅的桌角有一个“早”字, 这个“早”字有一个故事:鲁迅以前常常迟到, 先生会骂他, 他为了催自己早睡早起, 所以在桌角刻了个小小的“早”字。
鲁迅故居乌篷船作文在绍兴,有一处地方承载着无数的历史与文化,那便是鲁迅故居。
而在这充满古朴韵味的地方,乌篷船就像是灵动的音符,为整个画面增添了独特的旋律。
我初次见到乌篷船,是在一个阳光不算太浓烈的午后。
那天,微风轻拂,带着江南特有的湿润气息。
当我走进鲁迅故居,目光瞬间就被河道里那些悠悠晃动的乌篷船所吸引。
那些乌篷船,船头尖尖的,船身窄窄的,就像月牙儿一般。
船篷是黑色的,由竹片编成,上面还沾着些许的水汽,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船身则大多是木质的,颜色深沉,带着时间留下的痕迹。
有的船身上还刻着一些简单的花纹,或许是船家为了祈求平安而特意刻下的。
我迫不及待地踏上了一艘乌篷船,船身微微晃动,让我心里一阵紧张。
船夫是个精瘦的大叔,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眼角的皱纹就像岁月的沟壑。
他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蓝布褂子,腰间系着一条灰色的围裙,脚上蹬着一双黑色的布鞋,看起来十分朴素。
“坐稳咯,小姑娘!”船夫大叔吆喝了一声,便拿起竹篙,轻轻一点,船儿就缓缓地动了起来。
河道两旁是古色古香的建筑,白墙黑瓦,飞檐翘角。
有的墙壁上爬满了绿色的藤蔓,给这古老的建筑增添了几分生机。
窗户大多是木质的,雕刻着精美的图案,透过窗户,能看到屋内摆放着的老式家具。
河水清清,能看到水底的水草随着水流轻轻摇曳。
偶尔有几条小鱼游过,它们灵动的身姿在水中一闪而过,激起一圈圈小小的涟漪。
船夫大叔熟练地操控着船儿,竹篙在他手中就像是有了生命一般。
每一次点水,都能恰到好处地推动船儿前进。
“这乌篷船啊,可是我们绍兴的宝贝!”船夫大叔一边划着船,一边跟我闲聊起来,“以前,人们出行都靠它,运货、载人,用处可大着呢!”他的声音带着浓浓的绍兴口音,听起来格外亲切。
我好奇地问道:“大叔,您划这乌篷船多久啦?”他笑了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我呀,打小就跟着我爹在这河上划船,算起来,也有几十年咯!”说着,他指了指岸边的一座石桥:“看,那座桥可有年头了,小时候我经常从那桥底下穿过。
鲁迅故居游记初二满分作文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市区的郭沫若中路,是一条独具江南风情情调的历史街区,而这条街上面的鲁迅故居,是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场地。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鲁迅故居游记作文,希望能帮助到观众们!鲁迅故居游记初二满分作文1绍兴鲁迅纪念馆——鲁迅纪念馆总占地面积为6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
它以“老房子、新空间”的设计理念,以使分立其与该地区传统街巷肌理保持统一。
纪念馆外部为形式建德台门建筑形式,主入口采用绍兴传统竹丝台门。
我曾读过一篇对鲁迅纪念馆的描述的说明文,让我这个还未一领其风采的懒人也蠢蠢欲动,想去一探究竟,但听说这纪念馆格外宏大,值得一游。
鲁迅故居——鲁迅故居临街两扇黑油油的石库二门台门,原系温家新台门的边门,是鲁迅家出入的地方。
从黑色的牌坊进去,穿过小天井,是一间泥地的台门间,系鲁迅家当年用来安放交通工具的地方,那里陈列着轿和橹,其中轿杠系鲁迅家小的原物。
我不止一次有幸一览鲁迅故居,是十分宽敞又别致的大院。
想着,曾有位万分闻名又伟大的人物居住于此,便心生敬意,走的每步路都似乎格外缓慢、格外轻快。
三味书屋——寿家台门是鲁迅的塾师寿镜吾英杰家的住屋。
寿镜吾,名怀鉴,字镜吾,是一个学问渊博的宿儒。
他品行端正,性格耿直,一生厌恶功名,自考中秀才后便不再应试,终其一生以坐馆授徒为业。
鲁迅称赞他为“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紧接着故居的,就是书屋了。
不大,却明显有《朝花夕拾》中所述的气氛,让我有些羡慕、又有些感慨。
鲁迅祖居——老台门占地3087平方米,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一座典型士人的封建士大夫住宅。
其主体建筑共分四进,第一进俗称“台门斗”,仪门上方悬挂着一块红底蓝底金字的“翰林”匾。
鲁迅祖父周福清在同治年间被钦点为翰林,这对温家来说是莫大的荣耀,刻划着主人的身份。
鲁迅笔下风情园——绍兴鲁迅纪念馆西北侧,有一朱家台门,又称“老磐庐”,它西接周家新台门,东邻周家老台门,北临东咸欢河。
绍兴鲁迅故居简单介绍绍兴鲁迅故居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位于浙江省绍兴市。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对于中国文学和思想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鲁迅故居是鲁迅先生生前居住的地方,也是他创作许多重要作品的地方。
如今,鲁迅故居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之一。
鲁迅故居占地面积约为60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由鲁迅先生的故居、纪念馆和陈列馆组成。
故居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式建筑,建筑风格典雅古朴,融合了中西方的建筑元素。
故居内部布局合理,庭院幽静,花木繁茂。
每到春天,桃花盛开,花香四溢,给人一种宁静和温馨的感觉。
故居内部分为前厅、后厅和后花园。
前厅是迎客厅,里面陈设着一些鲁迅先生的生活用品和家具,如书桌、书架、字画等。
后厅是鲁迅先生的起居室,里面陈列着他的照片和一些文物。
后花园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有池塘、假山和花草树木。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生活的氛围,更加深入地了解他的思想和精神世界。
纪念馆是一个专门展示鲁迅先生生平事迹和作品的场所。
馆内陈列着大量的照片、手稿和文物,展示了鲁迅先生一生的成就和贡献。
在这里,游客可以通过观看影像资料和阅读文字介绍,全面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同时,纪念馆还定期举办一些主题展览和文化活动,吸引了大批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和交流。
陈列馆是一个展示鲁迅先生生活用品和文物的地方。
馆内陈列着鲁迅先生的一些个人物品,如衣物、书籍、文具等。
这些物品不仅展示了鲁迅先生的生活轨迹,也反映了他的个人品味和生活态度。
在陈列馆中,游客不仅可以近距离观看这些珍贵的文物,还可以了解到鲁迅先生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绍兴鲁迅故居的存在,不仅是对鲁迅先生的一种纪念,也是对中国文化传统的一种传承和弘扬。
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鲁迅先生和他的作品的机会,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他的思想和精神世界。
同时,它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绍兴鲁迅故居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
鲁迅故里参观感悟第一篇:《绍兴老街的味道》那天阳光正好,我和几个朋友一起踏上了去鲁迅故里的旅程。
一路上大家叽叽喳喳地聊着天,偶尔还能听到几声鸟鸣,心情别提多舒畅了。
到了目的地,一走进那条古色古香的老街,就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木头香味,还有空气中飘来的油炸臭豆腐的味道,虽然闻起来有点那个,但吃起来可香了。
我们沿着青石板路慢慢走着,两旁都是卖各种小玩意儿的小店,有的挂满了五颜六色的手工扇子,有的摆着一排排精致的书签,还有些店家吆喝着卖自家酿的米酒,热闹极了。
我看着那些古朴的建筑,恍若能感受到当年鲁迅先生在这里生活的气息。
走着走着,忽然看到前面有个老爷爷坐在门口,正专心致志地修补着一把老式的竹椅,那认真劲儿让我不由得放慢了脚步,静静地看着他的一举一动。
不知不觉间,我们来到了鲁迅故居前,看着那熟悉的门牌号,心中不禁涌起了一股敬意。
走进去后,看到的是简陋却又充满历史气息的房间,墙上挂着鲁迅先生的照片,还有他的一些手稿,每一件展品都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厚重与不易。
特别是看到先生曾经用过的书桌,上面摆放着他用过的笔墨纸砚,想象着他当年伏案疾书的样子,心中更是多了几分感慨。
参观完故居,我们又去了三味书屋,那是先生小时候读书的地方。
书屋不大,但布置得很是雅致,墙上还挂着一些当年学生们的作业,看得出来那时候的学习环境虽然简陋,但却充满了书香之气。
站在那里,恍若能听见当年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让人感觉时光倒流,回到了那个年代。
这次参观鲁迅故里,不仅仅是了解了一个伟大作家的生平,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
走在那条熟悉又陌生的老街上,每一步都像是在跟历史对话,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第二篇:《老街新印象》周末,几个朋友约着一起去鲁迅故里玩。
本来只是想随便逛逛,没想到这一逛竟然有了不少意外的收获。
那天天气不错,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斑斑驳驳的光影落在身上,暖洋洋的。
进了景区,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条充满江南水乡风情的老街。
老街上人流如织,两边都是卖特产和小吃的摊位,吆喝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夜访鲁迅故里阅读答案-曹凌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夜访鲁迅故里阅读答案-曹凌云夜访鲁迅故里曹凌云①入夜,所有的活动都已结束,我似乎带着未尽的兴致独自步出下榻的咸亨酒店,来到鲁迅路,漫步在鲁迅故里。
鲁迅故里的探访内容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作家,他的作品深刻而真实地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
如果你对鲁迅的作品产生了浓厚兴趣,那么来到他的故里,将是一次富有意义的探访。
鲁迅的故里位于中国浙江省绍兴市。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绍兴是鲁迅成长的地方,也是他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之一。
在探访鲁迅故里的过程中,你可以首先前往位于绍兴的鲁迅故居。
这是鲁迅曾经居住的地方,现在已经被修复并开放给游客。
在故居中,你可以见证鲁迅生前的一些家居环境,感受他创作的氛围。
走进故居,仿佛能重返鲁迅的时代,感受他曾经经历过的生活。
除了故居,绍兴还有一座纪念馆专门致力于展示和研究鲁迅的生平和作品。
在鲁迅纪念馆,你可以通过展览、图片、文物等多种形式了解鲁迅的生平经历,深入了解他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关切。
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还会提供讲解和解读,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鲁迅和他的作品。
除此之外,绍兴还有一些与鲁迅有关的文化景点。
比如,你可以前往鲁迅笔会旧址,这是鲁迅曾经创办的一个文化团体的活动场所。
在这里,你可以了解鲁迅早期文学运动的起源和发展,感受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
另外,绍兴还有一座鲁迅公园,这是为了纪念鲁迅而建立的一个公共景区。
在这里,你可以散步,欣赏花草树木,思索鲁迅的思想和创作对中国文化带来的影响。
总之,来到鲁迅故里的探访之旅将使你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作家的一生和作品。
通过亲身体验鲁迅的足迹,你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对于现代中国社会和人民的贡献。
这将是一次富有意义的文学之旅,让我们与鲁迅的思想相会,再次感受他的独特魅力。
浙江省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绍兴卷)语文试题温馨提示:1.全卷共6页,三大题,21小题及附加题2小题。
满分12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
一、书写(5分)请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美观。
二、积累(20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4分)坚毅刚强的性格伴随了鲁迅一生,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mèi)▲骨。
他一生顽强战斗,追求真理。
“横.眉冷对千夫指,(fǔ) ▲首甘为孺子牛。
”在我心目中,他仿佛成了一块铁,一块钢,一块金刚石。
刀砍不断,石砸不破,火烧不 ,水浸不透,他的身影凛然立于宇宙之间,给人带来无限的鼓舞与力量。
(节选自季羡林《访绍兴鲁迅故居》)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mèi) ▲骨(fǔ) ▲(2)给文中加点宇“横”选择正确的读音。
(▲)A.héB.hèng(3)给文中处选择合适的汉字。
(▲)A.融2.鸟影蹁跹,入诗入文,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入相应的句子。
(10分)(1)独怜幽草涧边生, ▲。
(韦应物《滁州西涧》)(2)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3)▲,缥缈孤鸿影。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4)晓雾将歇, ▲。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5)晏殊《浣溪沙》中惋惜与欣慰交织,又深含理趣的句子是:▲,▲。
(6)杜甫《春望》一诗中,“▲,▲”两句移情于物,因时伤怀,表达了诗人深切的爱国情怀。
(7)在美丽的绍兴乡村,浅山婀娜,暮色氤氲,群鸟纷纷归巢,再现了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美景。
(《饮酒》其五)3.用现代汉语给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作注释。
(6分)(1)居.①数月,其马将.②胡骏马而归。
(《塞翁失马》)(2)策.③之不以其道,食.④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马说》)(3)一鼓作.⑤气,再.⑥而衰,三而竭。
写绍兴的现代诗歌一绍兴啊,你像一本古老而崭新的书。
青石板路是那书页的纹路,每一步都能读出故事。
我走在街头,就像走进了时光的隧道。
那乌篷船在河道里摇啊摇,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繁华。
“你看那船,像不像一个在岁月长河里漂泊的游子?”我问路人。
路人笑着回应:“可不就是嘛,带着绍兴的记忆到处游走。
”二绍兴的夜晚,像一幅神秘的画卷。
灯光洒在河面上,如同繁星掉进水里。
我坐在河边的小馆子里,听着越剧的咿呀声。
那声音就像一只温柔的手,抚摸着我的心灵。
“你说这越剧咋就这么好听呢?”我问同桌的食客。
“这是绍兴的灵魂在唱歌呢!”他这样回答我。
三绍兴的桥啊,一座连着一座。
就像老人们手挽着手,守护着这片土地。
我站在桥上,看着桥下的流水。
那流水好似绍兴的血脉,不停地流淌着生机。
“这桥得有多少岁月了啊?”我好奇地问旁边的老人。
老人感叹:“谁晓得呢,只知道它一直在这儿。
”四绍兴的雨,像是老天爷洒下的情思。
打在青瓦上,滴答滴答,像奏响的乐章。
我躲在屋檐下,看着雨幕中的小巷。
那小巷仿佛是一个沉默的诗人,静静地等待着知音。
“这雨下得真有韵味啊!”我对身旁的姑娘说。
姑娘点头:“绍兴的雨和别处就是不一样呢。
”五绍兴的酒啊,那是大地的馈赠。
醇厚得像老绍兴人的性格,实实在在。
我走进酒坊,那浓郁的酒香把我包围。
就像掉进了一个充满热情的怀抱。
“这酒咋酿的这么香呢?”我问酿酒师傅。
师傅自豪地说:“咱绍兴的水和米,那是天生的好搭档。
”六绍兴的建筑,像是凝固的历史。
白墙黑瓦,像一位位老者,静静矗立。
我穿梭在古宅之间,感受着历史的气息。
那气息就像一阵古老的风,吹进我的心底。
“你不觉得这些房子都有自己的故事吗?”我对朋友说。
朋友说:“肯定啊,每一块砖可能都藏着秘密。
”七绍兴的集市,热闹得像一场狂欢。
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像一曲独特的交响乐。
我在集市里闲逛,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
这集市就像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演员。
“你看那卖臭豆腐的,多带劲!”我兴奋地对路人说。
游绍兴鲁迅故里心得一直都想去绍兴鲁迅故里走走,感受一下大文豪鲁迅先生成长的地方。
终于,我踏上了这片充满文化底蕴的土地。
刚走进鲁迅故里,就仿佛穿越回了那个久远的年代。
青石板路蜿蜒向前,两旁的古建筑错落有致,白墙黑瓦,透着古朴与庄重。
我最先来到的是鲁迅祖居。
一进门,那种大户人家的气派就扑面而来。
大大小小的房间,数都数不过来。
那精美的雕花门窗,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工匠的高超技艺。
我走进一间卧室,里面摆放着古旧的木床和梳妆台。
床上的被褥叠得整整齐齐,仿佛主人刚刚离开。
梳妆台的镜子有些模糊了,却依然能让人想象到当年的小姐在这里梳妆打扮的情景。
穿过一个又一个的庭院,我来到了厨房。
哇,那口大大的炉灶让我眼前一亮。
灶台上摆满了各种炊具,锅碗瓢盆样样俱全。
我仿佛看到了灶火熊熊燃烧,厨师们忙忙碌碌,为一大家子准备美味佳肴的热闹场景。
从祖居出来,我走进了鲁迅故居。
这里是鲁迅先生小时候生活的地方,感觉更加亲切。
那小小的百草园,可真是个神奇的地方。
一进去,我就被各种各样的植物吸引住了。
有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还有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
我蹲在地上,仔细地寻找着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些小生灵。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我轻轻地念叨着,心里满是欢喜。
突然,一只小蚂蚱从草丛里蹦了出来,吓了我一跳。
我笑着想,这说不定就是当年鲁迅先生捉过的那一只呢!园子里还有一畦一畦的菜地,种着青菜、萝卜、豆角什么的。
我想象着小时候的鲁迅先生在这里玩耍,捉虫子、拔野草,一定充满了乐趣。
接着,我来到了三味书屋。
一进书屋,就能感受到那种浓厚的学习氛围。
正中间挂着一块匾,上面写着“三味书屋”四个大字。
匾下面是一幅画,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屋里摆放着几张桌子和椅子,都是很古朴的样子。
我走到鲁迅先生当年的座位前,看到桌子上刻着的那个“早”字,心里不禁一阵感慨。
当年的鲁迅先生为了提醒自己不再迟到,刻下了这个字,也从此激励着自己勤奋努力。
走在鲁迅故里的小巷里,我看到了许多卖特色小吃的摊位。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12分)1.下列画线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确凿(zuó)觅食(mì)秕谷(bǐ)人声鼎沸(dǐng)B.菜畦(qí)油蛉(líng)蝉蜕(tuō)风流倜傥(tì)C.缠络(lào)捕获(bǔ)锡箔(bó)人头攒动(cuán)D.盔甲(kuī)宿儒(rú)斑蝥(máo)朝花夕拾(zhāo)2.下面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从曾子的话中“三省吾身”的内容来看,古代治学的人非常注重品德的修养。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句讲了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
C.“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一句在强调“安贫乐道”的思想,在孔子看来,君子不会为物质的享受而四处奔忙,粗茶淡饭就能让他们乐在其中。
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讲的是做人要有理想,哪怕是一个普通人也要有敢于做统帅的想法。
3.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
B.《夜上受降城闻笛》的一、二句写月下边塞,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形象描绘边塞荒凉凄冷的景色,这是触发征人望乡的典型环境。
C.《次北固山下》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天净沙·秋思》中“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远离家乡的地方”。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
B.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C.“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D.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
游鲁迅故里的旅途作文My journey to the hometown of Lu Xun was a life-changing experience for me. I had long admired the works of this influential Chinese writer and visiting his birthplace was a dream come true. The quaint town of Shaoxing in Zhejiang province was filled with rich cultural heritage, and it was a privilege to walk in the footsteps of such a literary giant. 鲁迅故里之行对我来说是一次改变生活的经历。
我一直以来都很欣赏这位有影响力的中国作家的作品,而访问他的故乡则是梦想成真。
浙江省绍兴市这个古朴的小镇充满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能够踏上这位文学巨匠的足迹对我来说是一种特权。
As I walked through the narrow lanes of the old town, I could sense the aura of history that surrounded me.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with its curved eaves and whitewashed walls, transported me back to the bygone era of Lu Xun's childhood. The sight of the well-preserved ancestral homes and the tranquil canals evoked a sense of nostalgia and reverence for the past. 当我走在古镇狭窄的巷子里,我能感受到历史的气息围绕着我。
记绍兴鲁迅故居作文400字左右
认识鲁迅先生是因为我读了他写的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知道了鲁迅先生的故居在浙江绍兴。
怀着对先生的崇拜,我一直想去鲁迅先生故居拜访。
据了解,绍兴鲁迅故居,为台门形式布局,前后六进,占地580平方米。
在鲁迅屋子前的庭院里,有几尊铜像,一边是和蔼的继祖母摇着扇子,给鲁迅讲“猫是老虎的师傅”的故事,而一边的鲁迅呢?双手托着下巴,正聚精会神地听着。
我也忍不住,看见边上有张空凳子就坐了上去,一下子,仿佛沉浸在继祖母的故事当中。
出了鲁迅故居,没走几步就到了三味书屋,鲁迅12岁至17岁时在此入塾。
书屋中间挂着一块匾:“三味书屋”,匾下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一棵古树下。
旁边就是鲁迅上学时的座位,上面还有他刻得“早”字。
“早”是有故事的,有一天,鲁迅去给父亲买药,迟到了,老师骂了他,鲁迅没有说情况,就在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从此,鲁迅就再也没迟到过。
我想:鲁迅之所以能成为大文豪是因为他从小就对自己要求很高,平且有很强的自制力。
想到我自己,我不觉有点脸红,以后,我也要向鲁迅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上不怕困难,勇于挑战。
阅读《访绍兴鲁迅故居》,回答1—5题。
一转入那个地上铺着石板的小胡同,我立刻就认出了那一个从_幅木刻上久已熟悉了的门口。
当年鲁迅的母亲就是在这里送她的儿子到南京去求学的。
我怀着虔敬的心情走进了这一个简陋的大门。
我随时在提醒自己:我现在踏上的不是一个平常的地方。
一个伟大的人物、一个文化战线上的坚强的战士就诞生在这里,而且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
对于这样一个人物,我从中学时代起就怀着无限的爱戴与向往。
我读了他所有的作品,有的还不止一遍。
有一些篇章我甚至能够背诵得出。
因此,对于他这个故居我是十分熟悉的。
今天虽然是第一次来到这里,我却感到我是来到一个旧游之地了。
房子已经十分古老,而且结构也十分复杂,不像北京的四合院那样,让人一目了然。
但是我仍觉得这房子是十分可爱的。
我们穿过阴暗的走廊,走过一间间的屋子。
我们看到了鲁迅祖母给他讲故事的地方,看到长妈妈在上面睡成一个“大”字的大床,看到鲁迅抄写《南方草木状》用的桌子,也看到鲁迅小时候的天堂——百草园。
这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东西和地方,一点也看不出有什么神奇之处。
但是,我却觉得这都是极其不平常的东西和地方。
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寸土、桌子的每一个角、椅子的每一条腿,鲁迅都踏过、摸过、碰过。
我总想多看这些东西一眼,在这些地方多流连一会。
鲁迅早已离开这个世界了。
他生前,恐怕也很久没有到这一所房子里来过了。
但是,我总觉得,他的身影就在我们身旁。
我仿佛看到他在百草园里拔草捉虫,看到他同他的小朋友闰土在那里谈话游戏.看到他在父亲严厉监督之下念书写字,看到他做这做那。
这个身影当然是一个小孩子的身影。
但是,就是当鲁迅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他那坚毅刚强的性格已经有所表露。
在他幼年读书的地方三味书屋里,我们看到了他用小刀刻在桌子上的那一个“早”字。
故事是大家都熟悉的:有一天,他不知道是由于什么原因,上学迟到,受到了老师的责问。
他于是就刻了这一个字,表示以后一定要来早。
以后他就果然再没有迟到过。
这是一件小事。
然而,由小见大,它不是很值得我们深思自省吗?
这坚毅刚强的性格伴随了鲁迅一生。
“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他一生顽强战斗,追求真理。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他对人民是一个态度,对敌人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个态度。
谁读了这样两句诗,不深深地受到感动呢?现在我在这一间阴暗书房里看到这一个小小的“早”字,我立刻想到他那战斗的一生。
在我心目中,他仿佛成了一块铁,一块钢,一块金刚石。
刀砍不断,石砸不破,火烧不熔,水浸不透。
他的身影突然大了起来,凛然立于宇宙之间,给人带来无限的鼓舞与力量。
(选自《游遍天下》,作者季羡林,有删节)1、“我怀着虔敬的心情走进了这一个简陋的大门”一句中“简陋的大门”具体指什么?答:
2、画线句的内容是否矛盾?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
3、结合第4自然段,说说:对于鲁迅故居中的东西和地方,作者为何会觉得这都是极其不平常的东西和地方呢?
答:
4、对于鲁迅刻“早”字的故事,文章中写得非常简略,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呢?
答:
5、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选文最后一段的主要内容。
答:
诗歌欣赏
写在绍兴鲁迅故居
(高若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七十多年过去了
我想念先生
没捧一束花
一滴泪
就这样静静地看
像看一位挺着中国脊梁的老父亲终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走出走进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有一段好听的故事
故事是常妈妈讲给鲁迅
鲁迅又讲给我的
两个人讲的故事连起来好长好长红桑葚落了鸣蝉长吟
油蛉低唱蟋蟀弹琴
还是当年
鲁迅和闰土从砖头里翻出的声音
单是这周围短短泥土墙根一带
就令我激动
百草园并没有荒废
他的文字开在今日
根扎历史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
我就能听见一片琅琅的书声
就可以看到一大片正在成长的鸟在风中习习地练翅
鲁迅和闰土们坐在很窄的阳光和很大的眼镜下
读一些很旧的课本
我还看见
一个孩子被妈妈领着
向鲁迅刻在书桌上的“早”字三鞠躬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进进出出的人
都在重读鲁迅
《访绍兴鲁迅故居》阅读题参考答案
1、指鲁迅故居的大门。
2、不矛盾。
感到是未到一个旧游之地,是因为作者读了鲁迅所有的作品,鲁迅的不少作品中对故居都有所描写,所以作者对于鲁迅的这个故居是十分熟悉的。
3、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寸土、桌子的每一个角、椅子的每一条腿,鲁迅都踏过、摸过、碰过。
4、“早”字的故事写得简略,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这个故事大家都较熟悉,没有必要详细介绍;二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并是介绍这个故事,而是写作者游览鲁迅故居的感受。
5、鲁迅刻“早”字时所体现出的坚毅刚强的性格伴随了鲁迅一生,鲁迅的这种精神也给后人带来无限的鼓舞与力量。
(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