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性质活泼的氧气
- 格式:ppt
- 大小:579.00 KB
- 文档页数:21
性质活泼的氧气教案教案标题:性质活泼的氧气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氧气的性质和重要性。
2. 掌握氧气的制备方法。
3. 理解氧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教学板书。
2. 实验材料:氢氧化钠、氢过氧化物、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导管、试管、点燃棒等。
3. 学生实验用具:试管、试管架、点燃棒等。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幻灯片或教学板书呈现氧气的图片,激发学生对氧气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氧气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重要的作用?探究氧气的制备方法:1. 通过幻灯片或教学板书介绍氧气的制备方法,包括化学制备和物理制备。
2. 分组讨论:请学生讨论并列举出氧气的制备方法,并与全班分享。
实验演示:1. 展示化学制备氧气的实验过程。
a. 准备一个试管,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b. 加入适量的氢过氧化物。
c. 用导管将气体导入另一个试管中。
d. 用点燃棒点燃试管中的气体。
e. 观察试管中的现象,并解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解释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应用探究:1. 通过幻灯片或教学板书介绍氧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2. 分组讨论:请学生讨论并列举出氧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并与全班分享。
小结与评价: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氧气的性质和重要性。
2. 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评价,鼓励他们对氧气的学习和应用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拓展活动:1. 带领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探究氧气的性质和反应。
2.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氧气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注:教案中的实验操作应在实验室或教师指导下进行,确保安全。
《性质活泼的氧气》讲义一、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这意味着在相同的条件下,相同体积的氧气比空气更重一些。
氧气不易溶于水,但不是绝对不溶。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氧气在水中仍有一定的溶解度。
虽然溶解的量相对较少,但对于水中生物的生存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氧气在低温高压下可以被液化,甚至固化。
液态氧呈淡蓝色,固态氧则是蓝色的雪花状固体。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够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与金属的反应氧气能与大多数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
例如,铁在空气中生锈,其实就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了铁锈。
而在纯氧中,铁燃烧会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反应十分剧烈,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
再比如,铜在空气中加热时,表面会逐渐变黑,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2、与非金属的反应氧气与非金属的反应也很常见。
例如,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如果氧气不充足,则会生成一氧化碳。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
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
3、与化合物的反应氧气还能与许多化合物发生反应。
例如,甲烷(CH4)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乙醇(C2H5OH)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三、氧气的制取1、实验室制取氧气在实验室中,通常有三种方法制取氧气。
(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这是一种常见的制取氧气的方法,但需要注意实验操作的安全,因为加热过程中可能会有固体飞溅。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二氧化锰在这个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能够加快反应的速率,但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3)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