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6
一、“自主学习”与英语教学自主学习(意义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是指一定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
英语教学单靠教师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掌握英语知识技能的比重,必须随着学段的提高而增加。
这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需要。
二、“自主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1.自主性。
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收器,而且是自主学习的探索者,学生能够按自己的方式学习英语知识,体会运用英语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
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是英语教学中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标志。
2.民主性。
在“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的、和谐的,教师主要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互相讨论,学生的个性可得到充分发展。
3.过程性。
“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学生学习和探索的过程,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4.差异性。
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开展“自主学习”教学的重要体现。
这就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特长,培养每一个学生的成就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5.创新性。
“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自我,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教师注重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精神,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勤于探究;既能求同,更能求异,成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浅议新课标下英语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如东县岔南初中刘海霞200725"学生和老师共同设计实验的教学课,与我预设完全不同,但效果非常好。
这节课让我感觉到:在彼此思维的碰撞中,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
在动态的过程中,达到甚至超出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在思维互动中生成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
新时期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新时期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Tell me, I forget it. Teach me, I get it. Involve me, I learn it.相信只要教师不断地学习与反思,积极地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让每个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一、从新课标看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具有不断调整自己学习策略的能力。
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如何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环境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法的改进和学法的指导,力争做到优化课堂教学。
传统的教学,教师依赖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主宰着整个课堂,而学生只要认真听、用心记就算配合了整个教学,整个过程完全是用教材,把教材当作唯一的教学目的。
它只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过程,没有学生积极的参与、体验、交流、合作,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就谈不上自主与创新。
而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要把用教材转化为教教材,它不再是我们唯一的教学资源,我们还可以通过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资源获得更广泛的英语信息,扩展所学知识。
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有多媒体、电视、投影仪等,这些带有声音、图画的现代化手段丰富了课堂教学,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新课标初中英语论文新课标要求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因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课标初中英语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新课标初中英语论文篇1浅谈初中英语新课标学法指导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加强英语学法指导是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教法与学法是相互作用的整体,只注重教法而忽视学法,尤如飞机两翼缺了一翼。
把学法研究与教法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真正达到新《大纲》有关强化"学"的功能的要求。
关键词:英语学法;教师指导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都在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综合能力。
而传统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知识的内在联系。
新课程标准主要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用科学方法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英语,真正的学习主人是学生本身。
设若学生不愿意学习,那么再高明的老师也是教不会。
因此,作为学生本身,要有自信心,积极去学习。
除此之外,还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
本人拟就初中英语新课程几种学习方法略陈管见:1.建立学习目标,进行目标教育教学中制定的学习目标是可观察、可操作、可测量的,而且要求"师生共同认定目标"。
这不仅要求学生明确方向,自激自励,树立争取达标的信念,而且还应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目标为导向,规范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
从学生一开始上第一节英语课,就要对学生进行学习英语的目的性教育,给他们讲述英语在国际交流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充分认识学习英语的目的性和重要意义,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强烈持久的动机。
在以后的教学中,这种目的性教育要与每单元甚至每节课的学习目标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学习需要。
在每节新课之前,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每单元对学生进行达标检测,每个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前,让学生自己制订出学期大目标。
以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2课时“长方形的周长”为例,根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可以明确本课的重难点: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首先,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帮助学生认识长方形周长的两个要素“长与宽”,并且让学生明确“长方形的周长=长+长+宽+宽”。
接着,教师可以结合问题“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如何简化?”展开教学。
而不是设计“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是不是可以简化;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是不是可以变成“长×2+宽×2”等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只有“是或者不是”两个答案,这显然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结束知识点“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教学之后,教师还要及时在向学生拓展知识点“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
这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能不能推导出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呢?”。
借此方式促进学生思考,以此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除了注重问题质量之外,教师还可以丰富提问方式,例如结合“反问;引导学生提问”等方式,进而令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拓展。
结语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需要时刻谨记“先易后难原则,这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前提。
只有先把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那么之后的教学活动才能更加顺利,最终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1]马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提问策略[J].信息周刊,2018(16):0322-0322.[2]梁志安.小学数学教学提问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71-71.[3]乔继斌.发挥小班额优势,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提问有效性[J].天津教育,2020(30):63-64.[4]何福蕾.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提问的方法与策略研究[J].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5(6):147-148.探究自导六步法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王美玲 (广东省惠州市上排小学 516001)【摘 要】教育改革以后,教育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自主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为前提条件,利用有效的引导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提出了自导六步学习方法。
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英语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灌输,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这就需要英语教师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严格遵循“以学生为发展目标”的原则,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视为英语课程的灵魂,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为其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里的“乐”就是兴趣。
学生一旦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地参与各种英语学习活动,并从中获取乐趣。
比如,在教学”would you like some…?”“i’dlike…”这些句型时,我把讲台当作餐桌,摆放一些道具,设计这样一个情景:小主人一家正在吃饭,他的—个朋友也来了。
小主人邀请他一起吃饭。
我让学生扮演对话中的人物。
他们运用“would you like someapples,i’m hungry,1 want some bread,”等--句型进行交谈,学生一旦进入角色,都非常踊跃地表演,他们还会说出@和交谈有关的其他句型,如good morning,hi。
howate you?thanks等句型,通过模拟实践,他们不仅巩固了所学句子,还锻炼了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二、改革课堂教学。
指导学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锐意创新。
学生有了充分的自由思考空间,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也就是所谓的在自学过程中培养自学能力,在创造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科学思维过程中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最终让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培养自我教育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摘要:英语课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应有明确的自学要求,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
一是在课前的英语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二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三是在课后的指导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除此之外还要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
关键词: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自学兴趣英语新课标强调,通过发展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学生获得可持性的发展,并从课程标准、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对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呢?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是学生个体非智力因素作用于智力活动的一种状态显示。
它表现为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的精神与积极思考的行为。
自主学习既是一种教育思想,又是一种学习方式,它是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或一切有意义学习的前提,是是新课程实施中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
我认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简单来说就是如何抓好学生的课前、课内和课后的学习自主性的培养。
同时还要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
一、在课前的英语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在课前的培养应该从浅入深,根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学习,在预习中;了解本文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
通过预习,结合目标该学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这样就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带着预习中不理解或有疑问的地方进入课堂,结合教师的讲解,对照学习,使自己有意识、有目的地去接受知识。
通过这样一种自主性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与教师和同学共同讨论达成共识,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变得松松和谐,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促使他们由不自觉到自觉地去探索、求知、创新。
当然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很看重预习,也许在他们的观念中,预习就是看看书,大体知道本节要学习哪些内容。
英语新课标学科目标
英语新课标学科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具体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1. 语言知识:学生应掌握一定量的词汇、语法结构、句型和功能用语,以及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2. 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
学生应能够理解不
同语境下的英语口语和书面材料,能够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和表达。
3. 学习策略:学生应学会如何自主学习,包括如何使用工具书、网络
资源,以及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和自我评估。
4. 文化意识:通过学习英语,学生应能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培养
跨文化交际能力。
5. 思维品质:英语教学应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6. 情感态度:鼓励学生对英语学习持有积极态度,建立自信心,克服
学习中的困难。
7. 价值观念:通过英语学习,学生应能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和价值观。
8. 跨学科能力:学生应能够将英语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进行跨学
科学习和思考。
9. 信息素养: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学生应具备获取、分析、评估和使用信息的能力。
10. 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更新知识,适应社会的发展。
新课标强调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和交际性,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语境中使用英语,以达到语言学习与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
同时,新课标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 182-校园英语 / 基础教育浅析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河北唐山市开滦二中/牟红【摘要】伴随着世界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愈发密切,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的语言在国际间的交往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英语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作为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更是如此,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成为英语学习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高中英语 自主学习 教学对策英语作为世界通用的语言在国际间的交往中作用突出,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同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交往愈发密切,跨国公司以及大型企业也急需具有高水平的英语专业人才。
因此,在当下学好英语对于个人的长远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高中阶段正处于英语学习的关键时期,如何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自主学习力成为新时期高中英语教学所面临的课题。
一、注重英语教学理念的转变更新就传统教学理念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这也使得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典型的被动学习方式,满堂灌、一言堂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滞后的教学理念势必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激发。
因此,对于高中英语教学工作而言,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学习才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够实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教师作为主导应当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一切教学工作的落脚点与出发点,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体现。
同时,新课程标准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对于高中英语课程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必要的英语课程知识,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对于英语语言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学总目标,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创造出一个和谐平等友善的学习氛围。
二、注重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语言的学习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在现实生活中的沟通和交流,英语也不例外,对于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教学而言,教师应当注重英语实践的运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一种积极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大胆学习英语,进行口语的练习,从而摆脱哑巴英语的尴尬。
962019年26期总第466期ENGLISH ON CAMPUS高中英语新课标理念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文/江忠玉一、引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师要注意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重视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教育部,2018)。
目前,高中英语教师过于重视传授英语基础知识,而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或关注不够,或缺乏培养策略。
本文基于高中英语新课标理念,阐述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具体策略。
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1.落实课前预习作业,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课标》指出,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需要教师精心的指导和帮助。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给予指导。
例如,课前合理布置自学活动,课中组织合作学习与探究活动,课后布置适量的拓展性作业(教育部,2018)。
课前预习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实践中,多数英语教师比较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但布置预习作业没有明确的任务,且不注重作业的落实,造成课前预习效果不理想。
为提高课前预习效果,教师首先要明确预习作业的任务,其次要做好作业的展示和评价。
具体做法如下:(1) 明确课前预习作业的任务。
在布置课前预习作业时,教师要避免随意性,要给学生提出具体的任务,这是提高学生作业完成质量的前提。
下面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模块八单元三阅读文章“The Problem of the Snakes”预习作业为例,介绍明确课前预习作业任务的具体做法。
本单元的话题是“发明者与发明”,单元的主阅读文章介绍了作者发明“捕蛇器”的五个步骤。
基于文本内容和结构特点,笔者就课前自主阅读作业设计了如下四个任务:任务1:仔细阅读文章,理解其大意。
任务2:把文章划分成若干部分,并把“Pre-reading”部分的五个科学发明的步骤与所划分的各个部分对应起来。
新课标下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新一轮的课改提出课堂教学要改革以往教学中“师讲生听、师问生答、师写生抄”的被动局面,倡导“自主合作,探索创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过去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可见,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灵活改变现行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既能掌握课本知识,又能灵活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养成主动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里的“乐”就是兴趣。
学生一旦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地参与各种英语学习活动,并从中获取乐趣。
因而教师要特别注重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方案、措施,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产生兴奋点,从而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之中,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组织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用英语组织教学英语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努力为每一节英语课创设好情节、好语境,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并以乐学、爱学为舟,使学生进入好奇、渴求知识的境界,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语言、学会交流。
如:在教学英语人教版第二册Unit 5 Lesson 20 Part 5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把书中的插图由静变为动,画面上出现的是公园的一角,湖四周绿树环绕,湖水碧波荡漾、波光粼粼,湖中有几条像鸭子似的船,游人们正高兴地划船,湖边Tom 和Li Lei正观赏美景,谈论“Boating”,这种生动形象的画面把学生带到了活生生的大自然中去,使学生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使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快速地掌握该部分的内容。
可见,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它能吸引学生思考、观察、探索,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改革课堂教学,指导学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这就要求教师不要把课堂变成“一言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环境,相互交流是多边活动。
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工作是创造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的环境,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注意教法新颖,有创意,以便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锐意创新。
学生有了充分的自由思考空间,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也就是所谓的在自学过程中培养自学能力,在创造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科学思维过程中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最终让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培养自我教育能力。
1.落实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最有效的手段,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积极措施。
通过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预习之前,老师应及时给予方法指导,有必要布置适当的预习作业。
其内容安排要细,教师对语音、词汇、语法、句型乃至课文理解要达到的目标都要提出具体的要求。
且做定时检查,及时发现学生自学中的问题,从而有利于老师备课及课堂教学的准备。
久而久之,学生在预习中自我指导实践,就会养成为达到某种预定目标而自主学习的习惯。
然而,要想使学生达到直正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有必要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逐渐放手,让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和目标进行自主学习。
比如,预习作业不再面面俱到,把一些学生经过阅读就能找出答案的问题删去不用,而刻意安排一些需要认真思考或讨论的题目,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例如,在学习Book2 Lesson 26的课文Paul’s Day时,可让学生预习时思考这样的问题:①How do you use the lift?②Why doesn’t John use the lift for the last three floors?此类问题往往没有唯一答案,这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就有益处,不但有利于学生运用大量新的语言材料,而且还可以用到许多已学知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及学习的兴趣。
2.围绕目标放手自学,培养学生勤思,勤问的习惯因为目标明确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思维集中,重点也容易突出。
由此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质疑的精神和问题意识,我明确课时目标一般不超过两个,自学、质疑,讨论都围绕目标进行。
由于目标中提出了学生所要质疑和探索的问题,通过讨论和合作,学生对整篇文章有了整体的了解,并围绕目标积极思考。
如:在讲现在完成时“have / has gone to…”,“have / has been to…”,“have / has been in…”这三个较难掌握的句型时,教师设计了一种真实或半真实的情景,通过提问引出句型,再让学生置身其中,在特定的情景中掌握句型,培养英语表达能力。
首先导入:I have been to a big city. It’s the capital of our country. 问:What city is it?引出“北京”,同时投影图片“北京”。
T:Look, this is Beijing, I have been to Beijing many times. Have you ever been to Beijing? SA: No, I haven’t.T: Would you like to go now? SA: I’d love to.(学生A走向屏幕即投影处)T: Is SA here? SB: No, he isn’t.T: Where is he? SB: He has gone to Beijing.T: Yes.(板书He’s gone to Beijing.并领读两遍)SA is in Beijing now. Can you call him and ask him some questions? SC: Yes, I can. (SC和SA打电话,通过电话内容我们了解到SA已在北京呆了一个星期)T: How long has he been in Beijing?SD: He’s been in Beijing for a week.T: (板书句型He’s been in Beijing for a week. 并领读两遍,让SA回到学生中间)Now SA has come back. Have you ever been to Wuhan, SA? SA: No, I haven’t.T: Where have you been?SA: I have been to Beijing.(教师板书句型I have been to Beijing.)这样教师通过设计情景和适时适度的问题,把句型化难为易,使学生能轻松地理解句型,再根据板书的三个句型进行适当的有层次的操练,学生就很快地掌握和运用这一句型,给学生创造了充分的质疑和讨论的机会,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勤思、勤问的习惯。
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从教材出发,在生活中拓展课程资源,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材内容丰富,如Unit 4 “Travel”、Unit 9“What’s it made of?”、Unit 14“Shopping”、Unit 16“The football match”等课,给学生提供了大量贴近日常生活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觉得学好英语是生活的需要,生存的需要,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学生深有感触地说:“如果不学好英语,连日常用品的介绍、电视节目都看不懂呢!”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创设形式多样的交际活动情景,增强学生建立语感的信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思考、探究,展示才能的空间,让其在生活中开掘课程资源,把教材与学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相结合,从而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热点评说、横拟活动、情景剧场等形式各异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如在学习JEFC Book 3 Unit 8 Christmas Day时,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圣诞节的图片,查找有关文字资料,拉近了学习知识与认识生活的距离;课堂展示图片资料,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再让学生制作贺卡、装饰圣诞树,并组织英语歌咏会,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巩固了所学知识。
随即布置学生回家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用英语介绍,并为亲人制作贺卡,或在明信片上写真诚祝福;有的用英语与父母进行简短生活对话,家长啧啧称赞,学生倍受鼓舞。
这样既在生活中扩展了教育资源,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新课改中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和课外生活有取之不尽的英语学习资源,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走进生活学英语,不仅复习、强化和扩展了学生所学知识,还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使学生具有了主动探究、思考的能力,并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他们产生一种共同参与的成就感,激发他们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能,形成自主学习的最大动力。
三、巧用评价激励,巩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人们的良好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能使其产生愉快的体验,并能激发出更大的积极性。
中学生处在人生学习的黄金时期,他们有一定的自主意识,但又往往动荡不安,难于定性。
为此,教师应从多角度、多方位运用各种评价方式,多表扬、少批评,尤其要赏识学生的点滴成功。
有时,即使学生答错了问题,教师也不要轻易地指责和批评,而要鼓励他们、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用平等的态度帮助他们纠正错误,促使他们更好地主动探索。
要打破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单一方式,要让学生也成为评价的主体,使学生在评价别人的成功和被别人评价为成功的过程中获得自信。
教师也可把评价方式与课堂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较完善的评价体系,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如针对有的学生基础差,又不太重视自主学习等问题,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赞扬型、鼓励型、期望型、启发型、持续型等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巩固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