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档案编研工作的新探索
- 格式:pdf
- 大小:179.41 KB
- 文档页数:3
文化自信视角下档案编研工作新思考随着中国文化自信和国家软实力的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自信的增强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这种背景下,档案编研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在文化自信的视角下加强档案编研工作,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出发,对档案编研工作进行新的思考与探讨。
一、加强档案编研的文化自信意识文化自信是指一种对自己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认同和自信。
在档案编研工作中,我们应该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将其融入到档案编研工作中。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而档案又是传统文化的有力证明和载体。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研究,可以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支撑。
加强档案编研的文化自信意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走进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其中的精髓,将其传承下去。
二、推动档案编研工作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档案编研工作应该将目光投向文化产业,并与之进行深度融合。
档案作为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通过对文化产业的档案进行编研,可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并且,通过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为档案编研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三、构建档案编研的国际化视野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多,档案编研工作也应该构建国际化的视野,紧跟国际档案编研的最新动态。
通过与国际上档案编研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加强对国际档案编研工作的了解和学习,吸收国际档案编研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提升我国的档案编研水平。
并且,通过国际化视野的构建,可以更好地向世界展示我国的档案编研成果,提升我国档案编研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地位。
四、注重档案编研的数字化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数字化已经成为档案编研的必然趋势和方向。
我们应该注重档案编研的数字化发展,加强对数字档案的整理、研究和利用。
兰台世界2020·第2期增刊□大连庄河市档案馆王鹏迟成姜忠福编研工作是档案利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档案部门系统、广泛地向社会提供利用服务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有了编研工作,才能通过主动提供档案的编研成果,直接服务于社会各项事业。
近几年来,吴炉镇积极做好档案编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提高对档案编研工作的认识1.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是拓展档案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效途径,对挖掘地方文化内涵,整合档案信息资源,有效保护档案,提高档案部门的社会影响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档案编研工作是保护档案史料、方便利用的有效途径,可以避免档案原件的重复使用,减少磨损,延长寿命,使这些原始材料得以永久保存,便于后人利用。
3.档案编研成果能直接服务于社会各项事业,有助于推动和促进地方人文历史、社会科学的研究。
开展档案编研工作,可以扩大档案部门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通过编研工作,向社会提供编研成果,使广大利用者看到了档案的价值,加深了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了解,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二、及时总结档案工作经验,精选编研题材1.结合平时重点工作,选编研题材。
2013年7—8月,庄河市开展“创建全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市”工作。
吴炉镇曾代表庄河市接受辽宁省预验收和国家正式验收,并以全省最高分顺利通过验收,为庄河市最终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市作出了贡献。
2013年8月29日,吴炉镇经过省专家组严格验收,一跃成为全省乡(镇)首个“辽宁省机关档案工作省特级单位”。
2015年,大连市在全市乡(镇)开展“创建大连市农村档案工作示范乡镇”工作。
吴炉镇以卓有成效的工作,于2016年2月,成为首个“大连市农村档案工作示范乡镇”。
在以上创建工作中,吴炉镇无论是村级还是镇级档案工作,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质的飞跃。
在工作中,也涌现出一大批好的典型经验和做法。
为了把这些好的做法和典型经验及时记录下来,镇档案部门工作人员及镇党政领导和相关单位,都从中精选素材撰写了一批有价值的论文,并相继发表在不同报刊上。
对企业档案编研工作的探索作者:马伯和来源:《价值工程》2010年第24期摘要:本文通过介绍企业档案编研工作的内容以及它在实际中对勘测设计的促进作用,总结了编研工作经验做法,阐述了档案编研工作在档案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tent of enterprise compiling files and its actual role in the promotion of the survey and design, it summarizes up the experience of editing and studying practices.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in records management in the compiling files are described.关键词:档案编研;经验;作用Key words: compiling files;experience;role中图分类号:G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4-0143-01档案编研工作也称档案文献编研工作,它是以馆现存档案为主要对象,在整理、研究档案内容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题目要求,对档案信息进行搜集、筛选、审核、订正、加工编排,以各种不同形式的出版物输出档案信息为社会服务的工作。
档案编研工作与档案的开放、公布、搜索工具体系建设工作一起共同构成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它是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
开展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机构主动服务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
档案编研工作的主要内容应概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编辑档案文献汇编和专题史料。
编辑档案文献汇编、专题史料,是按照一定的作者、专题、时间、文种等特征,收集筛选、转移、加工编排、评价档案内容信息,将档案信息编辑成册,在一定范围内使用,想利用这提供真实、准确、可靠的档案原文,其特点在于以原始文献为单元编辑文献、选辑、汇编、丛刊等。
文化自信视角下档案编研工作新思考随着国家对文化自信的提倡和推动,文化领域的工作也逐渐受到重视。
在档案编研工作中,也需要将文化自信视角融入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为社会发展和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将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出发,对档案编研工作进行新的思考和探讨。
文化自信是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源泉。
在档案编研工作中,文化自信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档案是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载体,档案编研工作能够通过挖掘和整理各种档案资料,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国家的传统文化,从而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2. 唤醒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通过档案编研工作,向人们展示国家的辉煌历史和悠久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 探索文化发展的路径和方向。
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自主创新,而档案编研工作可以为文化领域提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料和研究成果,为文化创新提供参考和支持。
以上这些意义表明,文化自信视角下的档案编研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需要引起重视和重视。
下面将探讨如何在档案编研工作中融入文化自信的理念。
二、融入文化自信理念的档案编研工作模式1. 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整理。
在档案编研工作中,应当加强对传统文化相关档案资料的挖掘和整理工作,将那些反映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要档案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保护,以利于传承和弘扬。
2. 积极利用档案资源开展文化推广活动。
档案编研工作应当积极利用档案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推广活动,如举办档案展览、举办讲座、制作宣传片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国家的传统文化。
3. 挖掘和整理新时期的文化档案。
除了传统文化,新时期的文化也非常丰富多彩,需要将这部分档案资料进行挖掘和整理,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当代文化成就。
4. 强化创新意识,积极推动档案数字化工作。
档案数字化工作是档案编研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应当加强对档案数字化工作的推动,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价值,推动文化创新和发展。
浅析做好县级档案馆的编研工作档案资料的编研工作是的重要工作之一。
它是档案馆工作水平高低的象征物标志。
随着价值观念社会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档案,利用档案挖掘致富门路,为自己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方便。
作为档案部门,不仅要直接提供原始的档案资料,也须拿出更好的编研成果,以便更好地人民群众的查阅利用工作。
因此,档案的编研工作在新时期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正确认识编研工作,为地方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提供更、更详实、更系统的第一手资料,为社会各项事业提供支持服务,是我们每个资料库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编研工作不仅是提供利用档案的一种方式,素材而且是对档案内容的一种研究性工作,是历史研究、课题研究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保护档案原件,主动提供服务档案信息为社会服务的有效方式,而且能作为一种学术成果的科研成果展示来彰显和提高档案馆的文化科研品位,因此,在许多地方,编研工作做为一项重要任务从而纳入档案馆的年度考核目标。
一、编研工作的现状近年来,虽然多数集中精力档案馆就下大力气,动用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展档案编研组织工作,但取得的成果即便不甚理想。
他们多数只是把原始档案材料按顺序进行了罗列、汇总、装订,根本没有什么研究性的成就体现,没有在"研"字上下功夫。
编研工作是档案利用产业发展资料到一定阶段,的查阅工作已无力应付的情况下出现的新的利用方式。
这种某种利用方式不是对原有利用形式的排除,而是对它健康发展的一些则补充和发展。
编研工作包括编写和研究两个部分。
编写是指由利用馆藏档案资料,经过编纂研究编写的各种专题参考资料,是对档案文献资料的简单收集整理加工。
研究是指进行档案学研究和方法性、学术性研究。
"编"是"研"的前提和条件,而"研"是"编"的深化和再加工,二者互为依存,共成一体。
光有"编"而没有"研",不算好成果,而有"研"无"编"就像没法基础的空中楼阁。
新形势下档案编研工作创新与探究发布时间:2022-08-31T09:20:27.882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3期作者:赵新宇[导读] 档案编研是指档案部门利用档案编写参考资料赵新宇烟台市福山区档案馆山东烟台 265500摘要:档案编研是指档案部门利用档案编写参考资料、汇编档案文件、参与编史修志、撰写论文专著等,是档案提供社会服务的基础性工作,对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有着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档案编研工作在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中大有可为。
新时期,档案工作者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档案资源,创新工作方式,做好档案编研工作,自觉参与到文化建设大潮中来。
关键词:档案;编研工作一、做好档案编研工作的作用和意义(一)档案编研能克服档案“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弊端。
档案的利用,由于提供的是纸质的证明材料,一般是利用者来档案馆查阅,或者打电话咨询,这种传统的利用方式,给利用者造成诸多不便。
由于受这样那样的条件限制,加上案卷多,不能及时给查阅者提供利用,而且会使利用者感觉往返之累,加大了档案工作者的工作量。
笔者认为,档案编研工作能够克服“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弊端,是开发档案资源的有效方法,极大方便了利用者的要求。
(二)档案编研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档案编研通过整理档案馆里的各种资料和文献,按一定的专题编辑成书,给利用者提供真实、权威、客观的信息,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科学研究需要查找各种材料,档案编研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这样大大提高了科研工作的进程,有利于科研成果尽早开花结果。
二、档案编研工作的现状(一)技术落后,思路单一。
由于档案工作枯燥乏味,编研工作者工作环境相对封闭,再加上对现代化管理技术掌握的程度低,对数字化概念模糊,使用率不高。
新形势下,各行各业使用数字化越来越广泛,编研工作者只有加强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学习,档案编研才能适应新形势。
受档案工作性质的影响,档案编研循规蹈矩,创新不足,思路单一,有的基层单位在档案升级达标时做的编研工作,大多为组织机构沿革、大事记、全宗介绍等一次性文献编辑材料,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编研大多数没有,实用性和科学性缺乏,打破常规、传统,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编研出来的成果匮乏,不能有效体现行业特点,查考利用价值不明显。
如何编研档案资料一、档案编研概述(一)档案编研的内容档案编研是档案工作人员围绕一定主题,主动把具有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档案信息进行集中、研究、编辑、加工,使之成为更适合用户利用的形式,并将其成果公开出版或推荐、分发给有关人员使用的一种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法。
(二)档案编研的特点档案编研属于深层次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法,具有研究性、思想性和政策性等特点。
(三)档案编研工作的新探索———网络编研它是指档案部门依托信息网络先进的存贮、检索、传输技术和网络编辑技术,借助计算机高效率的信息处理功能,开展档案编研工作,并将档案编研成果通过网络以电子文献的形式提供给利用者的一项档案编研工作。
二、档案编研的选题(一)选题依据选题依据,即选题的基本条件。
必须依据三个条件,一是考虑社会需要,二是依据档案文献基础,三是编辑力量。
(二)选题角度具体地来讲,可以从反映某一历史人物活动的角度、从反映某一历史事件的角度、从反映社会发展的某一方面问题的角度、从反映某一组织机构活动的角度、从反映某一会议活动的角度、从反映某一重要文种的角度、从反映某一地区历史文化发展内容的角度等进行选题。
(三)编前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研究熟悉编研题目,了解与编研题目相关的著作、论文和已出版史料,调查了解馆(室)藏中与题目相关的档案文献情况以及需要外部解决的材料内容,拟定编研题目大纲、选材大纲、公布形式和工作计划等。
三、档案编研的选材档案编研的选材就是按照选材大纲和档案文献检索策略,在馆(室)藏档案及其他文献保管部门查找与编研题目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所查找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挑选。
(一)选材标准主要包括材料的真实性、典型性、新颖性、适用性和完整性。
(二)选材步骤经过初选、复选、定选等程序。
四、档案编研材料的加工档案编研材料的加工是指档案人员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将档案文献的信息内容如实地转移到其他载体上,并对档案文献的文字、符号、图形以及款式等外形特征进行必要的技术性处理,它直接关系到档案编研成果的质量。
第 137 页2022/6 (下) 总第389期档案编研工作特点及创新管理文/滨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蔡锦明在网络时代,各种信息快速增加,海量数据给档案编研带来阻力,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巨大变化,通过互联网检索信息已成为提高检索信息的高效手段。
虽然档案编研具有独特特点,但管理方面面临很多难题。
在这种态势下,探讨档案编研的特点及创新管理具有实用价值。
一、档案编研的涵义在档案工作中,编研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收集整理单位运营中各种档案资料,为日常经营、高新技术研发等提供资料。
档案编研应研究各类资料,在此基础上编写档案文件及参考资料等各类资料。
总体而言,档案编研由五大部分共同组成,即选题—选材—编辑—总纂—审核。
在编研过程中,还要满足相应要求,比如选题时,应该具备实用性与创意;选材时,应该严谨与创新;编辑时,要合理增添地方特色。
总而言之,档案编研重点在于编与研,这是工作的重要方面。
“编”是整理资料时,在遵从历史基础上,合理编撰档案;“研”是依据档案中记载的核心内容,对各细节深入调查,并对此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对文献和档案适当进行整理总结,这样能更好发挥出档案的作用。
二、档案编研工作的特点在数据时代,人们必然会接触到各类信息资源,而且资源类型越来越丰富。
在新时代,档案编研也必然具有新的特点,其特点体现如下:(一)编研效率高效便捷。
传统编研所采用方式为手写抄录,不但工作效率低,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采用纸质传播,出版档案文献时需经过多次编校及印刷等环节,传播范围有限,工作效率极低。
如今,档案编研逐渐实现电子化,无论是抄录、选题,还是传播都发生新的变化。
抄录时,利用计算机完成海量信息的录入与编撰;传播方面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交互性与实时性的特征,通过实时传播,能够让用户利用网络渠道获取所需档案文献,有效提高传播档案的速度与范围;选材时,通过网络开展调查,能够获取各类选题素材,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所选主题自然具有实用性与针对性,有效提高编研的便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