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递归var模型的通货膨胀成因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488.00 KB
- 文档页数:39
基于VAR模型的我国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影响关系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基于VAR模型的分析,探讨了我国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关系。
在对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了介绍。
在首先简要介绍了VAR模型的基本原理,然后分析了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关系,接着对我国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进行了探讨,包括相关变量的选择与解释。
在就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展开讨论,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关键词:VAR模型、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影响关系、实证分析、政策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是经济学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信用扩张或者金融政策宽松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价格水平普遍上涨的现象。
而经济增长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总量的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在过去的研究中,学者们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分析。
一些研究表明,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高通货膨胀率可能阻碍经济的发展。
而另一些研究指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一定是负面的,合理的通货膨胀有可能刺激经济活动,促进经济的增长。
在我国,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也一直备受关注。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更是引起了学者们和政策制定者的高度关注。
通过建立VAR模型,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分析我国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关系,为有效制定经济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旨在利用VAR模型,探讨我国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关系,为相关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意义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是经济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通货膨胀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对于保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可以为政府制定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
基于VAR模型的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传导效应实证分析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美元/人民币汇率与国内通货膨胀之间的传导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通货膨胀对人民币汇率不存在传导效应;汇率对通货膨胀存在传导效应,且传导效应为反向;汇率对通货膨胀的传导系统稳定性较差。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通货膨胀传导效应向量自回归模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2006年到2008年上半年不断升值,与此同时,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也随之上涨,出现了人民币对内贬值和对外升值并存的经济现象。
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 AR)对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的传导效应做出实证分析,研究二者之间信息的动态传导过程,以期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相关参考。
V AR模型的设定1980年向量自回归模型(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l,V AR)由Sims提出,采用多方程联立的形式,它不以经济理论为基础,在模型的每一个方程中,内生变量对模型的全部内生变量的滞后值进行回归,从而估计全部内生变量的动态关系。
V AR(2)模型设定如下:Ert=a11Ert-1+a12Irt-1+b11Ert-2+b12Irt-2+c1+μ1,t(1)Irt=a21Ert-1+a22Irt-1+b21Ert-2+b22Irt-2+c2+μ2,t(2)(1)式和(2)式中,Ert和Irt分别为第t期汇率收益率和通货膨胀率,aij,bij,ci(i=1,2;j=1,2)是待估计参数,μ1,t和μ2,t为误差项。
模型中各个元素的估计值度量了自身市场和市场间传递效应的重要性,与单变量模型相比,这种多元结构能够度量一个序列变化的冲击对自身和其他市场的影响。
数据选取和检验(一)数据选取本文选取1996年1月至2008年3月月度同比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代表通货膨胀率,并选取同时间范围的美元/人民币月加权平均汇率。
所有数据均为月度指数形式,有效数据148个。
为了减少舍入误差,以美元/人民币汇率的一阶差分作汇率收益率,即Ert=Lnyt-Lnyt-1,其中Ert为汇率的t期收益率,yt为第t期汇率。
基于VAR模型的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以及货币供应量关系的实证研究制作人:进击的樱桃荚一、引言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一直以来都是各方学者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许多经济学家都注重观察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之间的相互影响,对经济增长的有效性,也做出了大量研究成果。
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与实际水平不相一致,就产生了不确定性。
货币供应的变动使得通货膨胀预期也随之相应变化,各种投资决策和消费决策对经济活动也就产生了影响。
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政府为了保证经济依然保持快速发展,实行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大规模投放广义货币供给量M2保证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同时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CPI 指数作为衡量民生的重要指标,过快的增长引起生活水平的下降更加引起各方的关注。
理论上,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CPI 持续增加的速度,所以CPI指数的变化波动会引起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正是通过选取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作为衡量货币政策松紧度的指标,选取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程度的指标,选取Eviews6.0软件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利用Sims(1980)提出的VAR模型对我国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以及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探求CPI、M2、GDP三者之间的影响关系。
本文选取1997年1月至2014年3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年同月=100)、国内生产总值GDP、货币供应量M2这三个指标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统计年鉴2013》,建立VAR模型并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及方差分解得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实际GDP、M2之间存在的影响关系,最后采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这两种方法进行检验。
二、文献综述我国的经济学家们对通货膨胀的研究中,许多学者将目光集中于其与货币政策、经济增长的相互联系的实证研究当中。
刘金全、张文刚和刘兆波(2004)通过运用误差纠正模型,证明了货币供给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也存在短期误差修正机制。
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研究——基于VAR模型
王军生;李强
【期刊名称】《知识经济》
【年(卷),期】2012(000)021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下热议的货币超发、资产价格波动、输入性通货膨胀三个
通货膨胀影响因素,运用计量经济学VAR模型,通过单位根、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得出通货膨胀受货币供给、资产价格、大宗商品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
且与货币供给之间存在1年半的滞后期,与资产价格滞后期更长,而大宗商品价格更多地表现为短期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总页数】3页(P90-92)
【作者】王军生;李强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710100;西安财经学院71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22.5
【相关文献】
1.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预期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VAR模型的检验 [J], 羊艳
2.基于VAR模型的我国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 [J], 高濛;
3.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通货膨胀影响的研究\r——基于VAR模型 [J], 徐兴凯
4.虚拟经济扩张条件下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 赵宇; 方华
5.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如何影响我国通货膨胀——基于VAR模型和随机森林回归的共同结果 [J], 曲远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VAR模型的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
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是中国经济中两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
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会影响到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以及外汇储备等方面,而通货膨胀则会影响到中国的物价水平和货币值等方面。
研究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对于理解和预测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VAR模型是一种研究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有效工具。
VAR模型可以用于分析不同变量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关系,对于研究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也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研究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可以通过VAR模型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进行。
VAR 模型可以同时考虑多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可以将人民币汇率和通货膨胀同时纳入考虑,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可以通过建立VAR模型对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进行预测和政策分析。
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建模,并利用VAR模型的估计结果,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变化趋势。
可以通过对VAR模型的扰动响应分析和脉冲响应分析,研究人民币汇率和通货膨胀对其他经济变量的影响,从而进行政策分析和政策预测。
可以通过VAR模型的协整分析方法研究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协整分析可以帮助判断人民币汇率和通货膨胀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关系以及其方向和强度。
这对于制定人民币汇率和通货膨胀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基于VAR模型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摘要:本文首先介绍简单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三种理论,然后通过对我国2001到2011年的经济季度数据建立var模型,得出持续严重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有害并且通货膨胀受自身波动影响较大的结论。
因此,我国当前的经济政策目标应是逐步使通货膨胀率降下来。
关键词: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率;var模型;治理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时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
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是经济增长的高速和cpi的强势上升。
2001年-2011年,我国每季度的gdp增长率平均值为10.9%,cpi的季度均值为2.9%。
通货膨胀是衡量宏观经济运行是否稳定和健康的重要指标。
抑制cpi的强势上升并使其保持在较低水平上,对我国实现经济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理论概述一直以来,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经济学中争议很大。
当前学术界在这一问题上还没形成统一的观点,可分为正相关关系、负相关关系和中性论三种理论观点。
(一)“正相关关系”理论认为通货膨胀能促进经济增长。
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和以托宾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分别认为在短期和长期内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呈正相关关系。
即政府当局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扩张总需求,从而发生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也随之发生。
(二)“负相关关系”理论认为,通货膨胀不但不能促进经济增长,反而会阻碍经济的增长。
以fisher(1993)为代表的经验研究却发现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存在负相关关系,通货膨胀导致的价格、汇率等各种经济参数的突变和扭曲,会造成市场混乱,提高社会交易成本,严重降低经济效率。
(三)“中性”理论。
理性预期理论和货币中性论者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可能不产生实质性影响。
货币对实际经济生产过程不产生影响,从而通货膨胀也是中性的,即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既不存在促进作用也不存在阻碍作用。
再加上经济活动中的个体能够理性的预期到这种通货膨胀的效果,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导致了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无关。
中国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VAR模型的研究刘星媛,杜芸(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09)摘要:通货膨胀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稳健发展,文章对2003年1月至2011年3月间的我国外汇储备、狭义货币供应量、准货币与CPI四个指标进行了实证分析,旨在找到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因素。
首先进行ADF检验,然后建立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并进行协整检验,从而得出以下结论:外汇储备、狭义货币供应量、准货币与CPI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其中准货币增长对通货膨胀起反方向作用。
据此,对抑制我国通货膨胀和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CPI;狭义货币;准货币;政策建议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通货膨胀是衡量一国宏观经济运行是否健康平稳的重要标准,也是我国政府关注和学者研究的重要问题。
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过去的近十年里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和波动。
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今年3月份,我国CPI同比增速突破5%达到了5.4%。
尽管政府尽了最大努力,但4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3%,略低于3月份的5.4%,但仍高于预期水平。
而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CPI同比增长5.5%,创34个月来新高。
根据西方经济学的定义,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所导致的物价上涨,会给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影响,如货币贬值、贫富差距拉大等等。
本文回顾了有关通货膨胀原因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利用2003年1月至2011年3月间的月度同比数据对我国的通货膨胀成因进行实证分析。
最后,文章结合实证分析结果以及我国通胀对经济的影响,提出治理通货膨胀的相关政策建议。
二、样本数据本文总的样本数据区间为2003年1月至2011年3月九年间的月度数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外汇储备(FER)、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M1)的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基于VAR模型的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摘要】本文基于VAR模型,研究了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在研究背景中,介绍了人民币汇率和通货膨胀的重要性及当前研究状况。
研究目的是探讨两者之间的理论联系,并为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在理论关系部分,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机制。
数据来源和处理部分说明了研究所使用的数据及处理方法。
实证分析结果展示了VAR模型的实证结果,讨论部分对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展望和政策建议。
本研究对于理解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关键词】VAR模型、人民币汇率、通货膨胀、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数据来源、实证分析结果、讨论分析结果、结论总结、进一步研究展望、政策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人民币汇率和通货膨胀一直是中国经济中备受关注的两个重要指标。
汇率的稳定与通货膨胀的控制是中国经济运行稳定的关键因素。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市场的不断变化,人民币汇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日益复杂。
人民币汇率在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作用,它直接影响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货币交换比率。
而通货膨胀则直接影响着人民币的购买力和实际价值。
研究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对于了解中国经济的运行规律,调控经济政策和制定货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关系的研究,采用VAR模型进行分析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通过构建VAR模型,可以揭示变量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民币汇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文旨在利用VAR模型研究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为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构建VAR模型,探究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具体来说,我们旨在分析人民币汇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以及通货膨胀对人民币汇率的反馈效应。
通过深入研究这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民币汇率波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机制,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
我国通货膨胀输入性成因及对策分析摘要结合近年我国通胀的主要特点,采用var模型从输入性通胀的两大传导途径对我国通货膨胀输入性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输入性因素对我国通货膨胀具有显著影响,价格因素较货币因素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更为显著,是我国通贷膨胀的主要输入性因素,特别是国际食品价格对我国通贷膨胀的影响最为突出。
此外,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通贷膨胀输入性成因宏观调控var模型一、问题提出通货膨胀一直是各国经济发展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是国内外众多学者长期研究的经济现象。
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先后经历了多轮较为明显的通货膨胀,这几轮通胀过程大致发生在1979年、1985年、1988年和1994年左右。
最近一次较为明显的通胀过程发生在2007年左右,这段时间内,我国物价水平加速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率连续20个月左右保持在国际公认轻微通货膨胀警戒线3%之上。
同时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传导,我国经济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到了2009年初,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开始负增长,在2009年7月甚至达到近年来的低点-1.8%,随后开始反弹,物价水平又延续之前的态势继续上涨,2011年6月的cpi同比增长64%,通货膨胀形势颇为严峻。
与之前几轮通胀过程相比,我们发现最近这次通胀过程与世界经济联系更为紧密,之间的联动性也更为明显,随着世界经济态势恶化与好转,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经历了较大波动,出现了罕见的大起大落现象。
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通货膨胀出现这种情况?已有研究表明,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来自多个方面,但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输入性”原因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运行不可避免要受到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通货膨胀输入性成因无论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还是宏观经济调控,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输入性通货膨胀理论研究方面,国外学者的研究开始较早,其研究内容主要围绕输入性通货膨胀传导机制问题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