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媒体服务器控制协议的选择
- 格式:doc
- 大小:9.71 KB
- 文档页数:3
ip网上媒体同步的控制机制随着Internet的发展,多媒体的传输已成为主流,并不断发展壮大,例如网络音视频点播、视频会议、网络电视以及其他网络媒体服务。
虽然Internet可以提供大量的媒体服务,但是由于Internet 现有的丢包机制,媒体服务无法得到及时的到达,会对网络媒体服务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和影响。
因此,IP网络媒体同步的控制机制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它通过保证网络媒体同步以保证网络媒体服务的及时传输。
IP网上媒体同步控制机制主要使用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它使用客户端/服务器架构来确保媒体服务的及时传输,通过控制媒体数据报文的发送、接收和解释等相关技术,它使网络媒体服务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保证网络媒体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首先,IP网上媒体同步的控制机制的服务的实现依赖于TCP/I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协议,这是一种由internet协会定义的因特网协议,它可以在网络中传输任意大小的数据,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这是实现媒体服务同步传输的关键。
在客户端端,通过TCP/IP协议,客户端端口可以接收媒体服务的请求,并将请求转发给服务器端口。
服务器端口接收客户端的请求,根据请求生成控制报文,并将报文发送给客户端端口;客户端端口接收控制报文,根据报文的内容更新媒体服务的信息,并将更新的信息发送给服务器端口,以实现网络媒体服务的及时传输。
其次,IP网上媒体同步的控制机制使用时间同步(timesynchronization)来确保媒体服务的及时传输。
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可以使用时间同步机制来确保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时间一致性,以确保媒体服务的及时传输。
时间同步机制使用渐进式的延时机制来实现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时间一致性,也就是说,当服务器端发送控制报文时,客户端将按照控制报文中指定的时间发送媒体数据,以确保数据的及时传输;服务器端也可以根据客户端发送的媒体数据报文,计算媒体数据报文发送延时,从而使网络上的媒体服务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网络电视机协议网络电视机协议(IPTV协议)是一种通过互联网传输视频流的技术。
IPTV协议是一种基于IP网络的数字电视传送协议,通过使用网络协议来实现电视内容的传送、播放和控制。
IPTV协议可以将数字电视信号传送到用户终端,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选择和操作,完成对电视节目、频道和服务的使用。
IPTV协议是一种客户端-服务器的体系结构,也就是说用户可以通过家庭网络直接连接到IPTV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器上,从而获取数字电视节目。
IPTV协议还支持多种数字媒体格式,比如H.264,AAC等,这样用户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数字媒体格式。
IPTV协议的优点之一是实现了个性化的服务。
通过IPTV协议,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电视节目,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表来安排观看时间。
IPTV协议还可以提供多种语言选择,不同节目使用不同语言进行播报。
此外,IPTV协议还可以提供高清电视节目,这对于广大的电视观众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福利。
虽然IPTV协议有着诸多的优点,但是也存在一些技术和实际的问题。
首先,IPTV协议需要快速、稳定的网络环境才能保证播放效果。
如果网络环境不稳定,会导致IPTV协议无法正常播放电视节目。
其次,IPTV协议面临着版权保护的问题,因为IPTV协议所提供的电视节目是通过网络进行传输的,而网络的特性很容易导致电视节目被盗版或者盗用。
因此,IPTV协议未来需要更加完善的版权保护措施,以保证数字电视节目的合法传播。
最后,IPTV协议是一项非常有潜力的技术,对未来的数字电视产业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普及,IPTV协议将会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数字电视传输协议,从而推动数字电视产业更加繁荣发展。
选择最适合你的网络协议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网络协议作为网络通信的基础,对于我们的网络体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网络协议,可以提高网络连接的速度、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网络协议,并探讨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网络协议。
1. 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目前最常用的网络协议之一。
它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TCP/IP协议适合于需要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应用场景,如网页浏览、电子邮件等。
它通过数据包确认机制和流量控制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顺序性。
然而,由于TCP/IP协议的复杂性和额外的开销,它可能会导致一定的延迟和网络拥堵。
2. UDP协议与TCP/IP协议相比,UDP协议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它更加简单、高效。
UDP协议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如在线游戏、视频流媒体等。
UDP协议通过尽力而为的方式发送数据包,不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和顺序性。
因此,它的传输速度更快,但也容易丢失数据。
如果你追求速度而不在乎一些数据的丢失,那么UDP协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 HTTP协议HTTP协议是一种应用层协议,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
它是互联网上最常用的协议之一,被广泛用于网页浏览、文件传输等。
HTTP协议基于TCP/IP协议,通过请求和响应的方式进行通信。
然而,由于HTTP协议的明文传输和无状态性,它在安全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为了提高安全性,可以使用HTTPS协议,它通过加密方式保护数据的传输过程。
4. VPN协议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协议是一种用于建立安全连接的协议。
它通过在公共网络上创建一个私密的通道,实现数据的加密传输。
VPN协议适用于需要保护隐私和绕过网络限制的场景,如远程办公、访问国外网站等。
常见的VPN协议包括PPTP、L2TP/IPsec、OpenVPN等。
选择合适的VPN协议需要考虑安全性、速度和兼容性等因素。
TCPIP模型及OSI七层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和主要协议注:⽹络体系结构是分层的体系结构,学术派标准OSI参考模型有七层,⽽⼯业标准TCP/IP模型有四层。
后者成为了事实上的标准,在介绍时通常分为5层来叙述但应注意TCP/IP模型实际上只有四层。
1、TCP/IP模型(1)物理层物理层规定:为传输数据所需要的物理链路创建、维持、拆除,⽽提供具有机械的,电⼦的,功能的和规范的特性,确保原始的数据可在各种物理媒体上传输,为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互连设备,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环境。
(2)数据链路层主要提供链路控制(同步,异步,⼆进制,HDLC),差错控制(重发机制),流量控制(窗⼝机制)1) MAC:媒体接⼊控制,主要功能是调度,把逻辑信道映射到传输信道,负责根据逻辑信道的瞬时源速率为各个传输信道选择适当的传输格式。
MAC层主要有3类逻辑实体,第⼀类是MAC-b,负责处理⼴播信道数据;第⼆类是MAC-c,负责处理公共信道数据;第三类是MAC-d,负责处理专⽤信道数据。
2)RLC:⽆线链路控制,不仅能载控制⾯的数据,⽽且也承载⽤户⾯的数据。
RLC⼦层有三种⼯作模式,分别是透明模式、⾮确认模式和确认模式,针对不同的业务采⽤不同的模式。
3)BMC:⼴播/组播控制,负责控制多播/组播业务。
4)PDC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负责对IP包的报头进⾏压缩和解压缩,以提⾼空中接⼝⽆线资源的利⽤率。
(3)⽹络层提供阻塞控制,路由选择(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等1)IP:IP协议提供不可靠、⽆连接的传送服务。
IP协议的主要功能有:⽆连接数据报传输、数据报路由选择和差错控制。
IP地址是重要概念2)ARP:地址解析协议。
基本功能就是通过⽬标设备的IP地址,查询⽬标设备的MAC地址,以保证通信的顺利进⾏。
以太⽹中的数据帧从⼀个主机到达⽹内的另⼀台主机是根据48位的以太⽹地址(硬件地址)来确定接⼝的,⽽不是根据32位的IP地址。
下一代网络核心控制协议SIP及其应用篇一:SIP能否成下一代网络主流SIP能否成下一代网络主流?—三种IP协议比较随着IP电话应用的普及,建立终端设备和网关的可扩展网络已成为业界面临的一大技术挑战。
目前IP电话技术已完美实现了对语音和传真信息的编码和传输,但仍需进一步发展为大型公司和服务提供平台的呼叫控制和地址管理技术。
因此,支持IP电话系统互通的多个协议已经出台。
常用的IP电话协议如H.323、MGCP和SIP的优缺点各异,谁能成为下一代网络的精神领袖呢?H.323:成熟但却无法包罗万象1996年H.323创建,并于1998年1月推出升级版本2。
H.323据称是一种包罗万象的标准,因为它本身由众多从属协议构成。
正因为如此,ITU可以通过使用许多现有的数据和通信标准如Q.931、G.711和G.723.1对H.323进行定义。
H.323最初由Intel和PictureTel提出,该协议定义了一种能灵活应用于多媒体电话会议设备的通信方式,并在IP栈上提供应用共享特性。
设计人员提出了适用于多种设备的标准,这些设备包括可视电话、台式电脑和大型多端口网关。
因此,H.323内容广泛,并提供了应用于不同设备的多种媒体类型和压缩技术。
H.323的核心优点在于其成熟性,这有助于诸多软件供应商开发性能稳定的设备,并且还有利于不同的供应商消除互操作性中出现的问题,并在市场上推出各种支持H.323标准的设备。
因为H.323标准包容了Q.931呼叫控制协议,许多在现有ISDN电话技术上具有丰富经验的开发商对该呼叫控制模型也非常熟悉。
实际上,事件和参数通常能够直接通过H.323进入以前工作在ISDN下的应用系统。
在定义H.323时,设计人员是从终端设备的角度入手的,而非从现有PSTN的内部设备入手,因此H.323不能与SS7集成,或补充SS7必须提供的强大功能。
另外,H.323的扩展性在超大型应用中已证明确实存在问题。
设计人员在使用含有成千上万个端口的网关时发现,集中状态管理是瓶颈。
dlna 协议DLNA(Digital Living Network Alliance)是数字化生活网络联盟的缩写,是一种用于在家庭网络内分享和流媒体传输媒体文件的协议。
该协议定义了多种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和通信规范,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在各种DLNA设备上共享音频、视频和照片等媒体文件。
DLNA协议的核心是基于IP网络的通信,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各种DLNA设备,如电视、音响、游戏主机、手机和电脑等。
DLNA设备之间可以进行实时的媒体传输、控制和管理。
DLNA协议主要包含以下核心功能和特性:1. 媒体服务器:DLNA允许设备作为媒体服务器,将媒体文件存储在本地或网络存储设备上,并将其提供给其他设备进行访问和播放。
通过DLNA协议,用户可以轻松地在电视上观看电脑上存储的电影,或通过手机上的DLNA应用将照片传输到电视上展示。
2. 媒体渲染器:DLNA设备可以作为媒体渲染器,通过接收媒体服务器发送的媒体流进行播放。
例如,用户可以使用手机上的DLNA应用将音乐传输到无线音箱上进行播放,或将电脑上的视频传输到电视上进行观看。
3. 媒体控制器:DLNA协议还定义了媒体控制器功能,通过控制器设备,用户可以浏览媒体服务器上的媒体文件、选择并播放。
用户可以使用手机上的DLNA应用,通过触摸屏幕进行媒体文件的选择和播放控制,也可以使用电视遥控器进行操作。
4. 媒体传输:DLNA协议使用通用标准的HTTP、UPnP、RTSP等传输协议,在DLNA设备之间传输媒体文件。
它还支持多种音频和视频编码格式,如MPEG、H.264、AAC等,以确保兼容性和实时性。
DLNA协议的广泛应用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将各种媒体文件从一个设备传输到另一个设备,实现了数字化生活的无缝连接和共享。
用户可以在家庭中的任何位置使用DLNA设备,通过简单的操作将媒体内容传输到所需的设备上进行播放。
此外,DLNA设备之间的通信也非常安全,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权限设置,保护隐私。
F5 BIG-IP LTM RTSP协议支持说明一、RTSP协议简介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或者RTSP(实时流媒体协议),是由Real network 和Netscape共同提出的如何有效地在IP网络上传输流媒体数据的应用层协议。
RTSP提供一种可扩展的框架,使能够提供能控制的,按需传输实时数据,比如音频和视频文件。
源数据可以包括现场数据的反馈和存贮的文件。
rtsp对流媒体提供了诸如暂停,快进等控制,而它本身并不传输数据,rtsp作用相当于流媒体服务器的远程控制。
传输数据可以通过传输层的tcp,udp协议,rtsp也提供了基于rtp传输机制的一些有效的方法。
1.1RTSP消息格式:RTSP的消息有两大类,一是请求消息(request),一是回应消息(response),两种消息的格式不同.●请求消息:方法URI RTSP版本CR LF消息头CR LF CR LF消息体CR LF其中方法包括OPTION回应中所有的命令,URI是接受方的地址,例如:rtsp://192.168.20.136RTSP版本一般都是RTSP/1.0.每行后面的CR LF表示回车换行,需要接受端有相应的解析,最后一个消息头需要有两个CR LF●回应消息:RTSP版本状态码解释CR LF消息头CR LF CR LF消息体CR LF其中RTSP版本一般都是RTSP/1.0,状态码是一个数值,200表示成功,解释是与状态码对应的文本解释.1.2简单的rtsp交互过程:C表示rtsp客户端,S表示rtsp服务端1.C->S:OPTION request //询问S有哪些方法可用1.S->C:OPTION response //S回应信息中包括提供的所有可用方法2.C->S:DESCRIBE request //要求得到S提供的媒体初始化描述信息2.S->C:DESCRIBE response //S回应媒体初始化描述信息,主要是sdp3.C->S:SETUP request //设置会话的属性,以及传输模式,提醒S建立会话3.S->C:SETUP response //S建立会话,返回会话标识符,以及会话相关信息4.C->S:PLAY request //C请求播放4.S->C:PLAY response //S回应该请求的信息S->C:发送流媒体数据5.C->S:TEARDOWN request //C请求关闭会话5.S->C:TEARDOWN response //S回应该请求上述的过程是标准的、友好的rtsp流程,但实际的需求中并不一定按部就班来。
IP 多媒体核心子系统(IMS)近年来日益成为比较受认同的固定网络和挪移网络融合的理想方案,而会话发起协议(SIP)是IMS 的基本控制协议,它自身的特点使得它在固网和挪移网络向下一代网络(NGN)迈进的过程中发挥日益突出的重要作用。
文章就SIP 在IMS 中的基本应用、扩展应用做了具体的分析,并通过IMS 中SIP 信令典型流程阐述了SIP 在IMS 中的应用。
IP 多媒体核心子系统会话发起协议下一代网络通信合作火伴项目">第三代挪移通信合作火伴项目1、IMS 和SIP 协议简单介绍IP 多媒体核心子系统(IMS)是通信合作火伴项目">第三代挪移通信合作火伴项目(3GPP)提出的支持IP 多媒体业务的子系统,它的显著特点是采用了会话发起协议(SIP),通信与接入方式无关,可以提供多种媒体业务,控制功能与承载能力分离、呼叫预会话分离、应用与服务分离、业务与网络分离、挪移网与互联网业务融合。
IMS 顺应了通信网络融合发展的趋势。
SIP 是基于因特网两个最成功的服务Web 和E-mail 进行设计的。
借鉴了Internet 的标准和协议设计思想,坚持简洁、开放和可扩展、可重用性的原则,为组建多媒体通信网络、提供多媒体业务提供了一种可以将简单的应用结合到复杂的服务中去的方法。
SIP 通过一种便捷的方式来建立和控制各种类型的点到点媒体味话。
和Internet 协议类似,它采用的是一种模块化结构,请求/应答模式,基于文本方式,因此使用非常简单灵便,升级、扩展方便。
SIP 由SIP 基本协议和一系列针对挪移业务的SIP 扩展组成。
SIP 基本协议由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请求说明文档(RFC)3261 定义,SIP 扩展则由一系列RFC 文档组成,主要包括RFC 3455、RFC 3311、RFC 3262、RFC 3325 等20 多个文档。
2、IMS 中的SIP 协议由于SIP 的灵便性,使得3GPP 在R5 中采用了SIP 作为会话控制协议来设计IMS。
H248协议H248协议是一种通信协议,用于在互联网协议(IP)网络上管理语音、视频和数据传输。
它是ITU-T(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标准Q.248定义的,旨在为电信运营商提供一种灵活的方式来控制和管理网络中的多媒体资源。
概述H248协议是一种客户端/服务器协议,用于控制和管理基于IP网络的语音和多媒体通信。
它定义了一种通信模型,其中有一个中央控制器(Media Gateway Controller,MGC)控制着一个或多个媒体网关(Media Gateway,MG),以及其他相关设备,如会话边界控制器(Session Border Controller,SBC)。
H248协议的主要功能包括:•定义媒体网关与中央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流程和消息格式。
•支持多种媒体传输,如语音、视频和数据。
•提供用户和设备管理功能,包括设备注册、鉴权和配置。
•支持呼叫控制功能,如建立、修改和终止通信会话。
•支持媒体流控制,如媒体编解码器的协商和传输参数的配置。
协议结构H248协议采用基于文本的消息格式,其结构由消息头和消息体组成。
消息头包含了协议版本、消息类型等信息,而消息体则根据消息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消息类型H248协议定义了多种消息类型,用于不同的功能和操作。
常见的消息类型包括:•设备管理消息(Device Management Message):用于设备注册、鉴权和配置。
•媒体控制消息(Media Control Message):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通信会话。
•媒体流控制消息(Media Stream Control Message):用于媒体编解码器的协商和传输参数的配置。
消息流程H248协议中的消息流程通常由以下步骤组成:1.设备注册:媒体网关在启动时向中央控制器注册自己的身份和能力。
2.鉴权和配置:中央控制器对媒体网关进行鉴权,并配置其相关参数和功能。
3.呼叫建立:用户通过发送呼叫请求消息,请求建立通信会话。
IP媒体服务器控制协议的选择前言90年代的电信增值业务,及CTI领域广泛应用私有的API来开发。
但随着进入21世纪NGN网和VoIP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部署,开放的理念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同时,也愈来愈得到运营商的青睐。
于是,电信增值业务开始逐渐转向开放的控制协议,如MGCP,H.248,和基于SIP协议的扩展协议(如MSCML, MSML等)。
本文介绍了媒体服务器在网络中的位置,及当前几个主要的媒体控制协议。
期望帮助业务开发商在基于媒体服务器开发电信增值业务选择控制协议。
1.媒体服务器在网络的位置媒体服务器属于软交换网络中一个网元,在软交换或应用服务器的控制下,提供各种业务所需的媒体资源. 是业务实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包括基本语音提示、IP Centrex、IP会议、预付费业务、统一通信,视频,IP FAX等各种业务。
媒体服务器在软交换体系中的位置。
图 1 媒体服务器在软交换体系中的位置软交换/应用服务器和媒体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消息分为两类:控制消息和通知消息。
控制消息是软交换/应用服务器发往媒体服务器的,包含如何建立和处理媒体流。
通知消息是由媒体服务器发向软交换/应用服务器的,上报媒体服务器处理的结果。
一般来说,控制消息和通知消息可能在呼叫进行中的任何时候发生,也可能同时发生。
呼叫代理和媒体服务器简单的交互过程有语音播报业务和多方通话业务,只需要不多的S通知消息,主要是呼叫代理发向媒体服务器的控制消息。
IVR业务稍微复杂一些,需要许多控制消息和通知消息。
高级会议是最复杂的流程,它不仅包括了许多控制消息和通知消息,还有很多会议业务特有的控制消息和通知消息。
2.现有的控制协议目前,媒体服务器的主要控制协议包括MGCP, H.248和SIP。
2.1 MGCPMGCP最初是为媒体网关控制协议提出来的,通过MGCP的package的扩充机制,许多标准化组织和设备开发商定义了许多用于媒体服务器的packages,如AAU, BAU等;PacketCable NCS则定义了集合set 和变量variable,可以支持多种语音和变量音,这些努力使软交换可通过MGCP协议控制媒体服务器,实现播报录音通知,播变量音,DTMF收号,DTMF 信号发送,录音,IVR, 会议等多种业务,从而使MGCP作为媒体服务器控制协议得到被广泛应用。
目前,世界各地实际部署的NGN网络中,MGCP协议作为媒体服务器控制协议最为普遍。
2.2 H.248/MegacoH.248/Megaco协议也是一种媒体网关控制协议,功能和MGCP大体相同,它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替代MGCP协议。
它最初由IETF提出,后被ITU接受成为H.248协议。
它的封包非常丰富,为了控制媒体服务器,还定义了Advanced Audio Server,同时借鉴了PackCable NCS定义的集合和变量的机制,使Megaco可以取代MGCP控制媒体服务器成为可能。
在软交换网络中,已有小规模应用。
在3GPP/IMS R5结构中,也被定义为MRFC和MRFP之间的控制接口。
2.3 SIPSIP协议最初作为一种呼叫控制协议,因其简单和易于扩充,在NGN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控制媒体服务器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作为原来的控制协议MGCP和Megaco的替代。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信息产业部和中国电信的媒体服务器规范中,均已明确建议软交换和应用服务器通过SIP协议来控制媒体服务器。
而事实上,目前基于SIP协议的媒体服务器已经在国内外的NGN网络中已经得到广泛的部署。
在3G/IMS的MRFP的控制接口上,也有越来越多的设备提供商建议采用SIP协议,而不是R5中提出的H.248协议。
以后的IMS版本就这个接口将不断的进行讨论,逐步规范。
但是SIP协议自身在控制媒体处理的时候是不足的,必须要经过适当的扩展,才可以满足实现增值业务所需要的控制消息和通知消息。
目前主流的扩展是原snowshore公司提出的NETANN/MSCML以及原Convedia公司(现Radisys公司媒体服务器事业部)提出的MSML/MOML.2.3.1 NETANNSIP协议经过简单的扩展,即Netann(基本网络业务)就可以实现播报录音通知和简单的会议业务(即多方通话业务);结合VoiceXML,还可以实现脚本化的IVR业务。
因为基于Netann的SIP扩展控制流程比较简单,已经得到不少业务开发商和运营商的认可和使用。
并被采纳IETF采纳为rfc4240。
借助于Netann,呼叫代理可以实现三类基本的语音业务:语音播报,多方通话,脚本化的IVR。
2.3.2 MSCML在MSCML(Media Server Control Markup Language)之前,没有一个增强型高级会议的基于SIP协议的标准控制方式。
MSCML的发布正是为了解决NETANN的不足,它可以实现高级会议和非脚本化的IVR业务MSCML是基于XML的扩展,MSCML的文本是通过SIP的INVITE和INFO命令的消息体来携带的.MSCML是一种标签语言,通过和SIP协议配合来提供高级会议功能,它提供了一种应用层的会议控制模型,不同于设备层的会议控制模型。
MSCML有两大类的功能。
第一类的功能是它包括许多高级会议的原语,诸如会议配置, 参与方连接的操作以及会议事件上报. 第二类是包括IVR的原语,如语音播报,DTMF收集,语音录制。
MSCML的IVR的功能最初是作为会议的一个附属功能。
MSCML可协同NETANN提供增强型会议服务。
NETANN是通用的SIP常规协议,而MSCML 是增强型会议控制协议。
MSCML、VoiceXML和CCXML是相互补充的技术。
MSCML提供了增强型会议服务,VoiceXML提供了增强型IVR,而CCXML提供了先进的呼叫控制功能。
2.3.3 MSML/MOML原Convedia(现Radisys公司媒体服务器事业部)公司在2003年发布了MSML和MOML。
MSML和MOML的发布使得媒体服务器可以在SIP上面支持使用MGCP或MEGAC0/H.248协议能实现的各种功能。
不仅包括高级的多方语音会议、非脚本化的IVR业务,变量音和集合音,还可以支持多媒体视频会议等服务。
MSML和MOML是开放式的协议,遵循SIP协议的扩展原则,在没有改变SIP协议的基础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扩展框架用于扩展的需要。
MSML/ MOML是通过SIP协议的INFO和INVITE消息体起作用的。
SIP/MSML/MOML的组合,是利用SIP协议来建立会话、修改会话、删除会话。
而基于XML的MSML/MOML则用来提供媒体处理的控制接口。
其中MSML是控制媒体流和媒体服务器的内部会议资源的接口;MOML 是用来控制媒体流和会议中涉及到的复杂的媒体处理对象的。
SIP和MSML/MOML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应用服务器和媒体服务器交互的一个功能强大的接口框架。
MSML/MOML语言是开放的,免费的。
该标准的发布者为了使该标准获得在业界最广泛的应用,他们还专门发布了一个书面声明,表明现在和将来都不打算对该标准拥有专利。
MSML/MOML接口的发布为基于SIP协议的媒体服务器向前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国内外许多媒体服务器厂商都开发了基于MSML的控制接口,而且一些开放的媒体处理平台也增加了对MSML的支持(如HMP软件和NMS板卡)。
全球领先的网络运营商,增值业务提供商广泛部署了基于MSML接口的增值业务。
基于MSML的应用开发商不计其数,推动着MSML的不断向前发展。
在中国移动的3G视频业务规范,IMS业务规范中多次提到采用MSML作为业务的控制接口。
在全球的IMS项目招标中,MSML也是要求支持的控制协议。
3.总结下一代网络是以丰富的业务作为驱动不断发展的,支持多媒体业务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3G/IMS里,多媒体业务更是不可缺少的。
目前在NGN中广泛使用的是MGCP协议由于不支持多媒体,作为媒体处理控制协议,不适应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
新一代的网关控制协议H.248可完成MGCP的所有功能,并且支持多媒体。
但从本质上,H.248是为了解决媒体网关控制协议的问题,并没有过多考虑媒体处理控制协议方面的问题。
用在控制媒体服务器上,虽也可以完成基本的语音业务,IVR业务,基本会议,但H.248较复杂,从多媒体会话提供能力和业务扩展能力来说,它远不如SIP协议。
下一代网络中的业务的存在多样化,个性化,更新快的特点,使用H.248作为控制协议,会成为业务提供的瓶颈。
SIP协议虽最初是作为会话协议提出的,但是由于SIP协议具有实现简单、扩展性好、多媒体会话提供能力和业务扩展能力强的优点,经过简单的扩展(Netann),就可以实现播音,简单会议。
结合MSML/MOML,媒体服务器不仅可提供高级的多方语音会议、非脚本化的IVR 业务,高级的录音通知业务(变量音和集合音),还可以支持视频彩铃,视频邮箱,视频会议,移动流媒体,视频呼叫中心,视频IVR等业务。
当前业界很多运营商,已认识到SIP协议作为增值业务媒体处理接口的重要性。
国内运营商的很多业务技术规范,及海外的项目标书已明确建议采用SIP/MSML协议。
并且中国电信还启动了媒体服务器的SIP控制接口行业规范项目。
相信这些都将有助于SIP/MSML协议更广泛地被应用在电信增值业务控制接口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