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政治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政治未来的发展方向

——结合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分析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又是一个有着辉煌文明的古老国度。从步入文明的门槛之日起,中国先后经历了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朝、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元朝、明朝和清朝等等历史时期。历代统治者,以其各自的政绩在历史舞台上演出了内容不同的剧目,或名垂青史,或遗臭万年。其中在夏、商、西周和春秋时代,经历了奴隶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从战国开始,封建社会孕育形成,秦朝则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封建帝国。此后,两汉王朝是封建社会迅速成长的阶段,唐、宋时期经历了封建社会最辉煌的时代,至明、清两代,封建社会盛极而衰,并最终开始步入了多灾多难的近代社会,尤其是1840年~1945年这一个世纪的屈辱血泪史。在数千年的古代历史上,中华民族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勇于探索的聪明才智,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创造了同期世界历史上极其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关键字】政治文明;封建统治;统治思想;发展方向;社会主义

【正文】

一、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

中国历史悠久,传统政治文化极为深厚,历史发展的惯性非常大。从夏朝( 约公元前2070~1600年)开始到辛亥革命前,中国受几千年封建文化的影响。

在统治思想方面,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很多繁荣期。其中春秋(公元前770 ~公元前476 年)战国(公元前475 ~公元前221 年)时期知识分子不断涌现及各流派思想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之后二十多个世纪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在此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至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于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正统,统治汉族思想与文化两千余年。

中国儒家学说是一种整合力量,是中国古代自汉代以来的主流意识流派,自汉以来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作为中国的官方思想。儒家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常关系。儒家学派之前,古代社会贵族和自由民通过“师”与“儒”接受传统的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社会化教育。从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起,儒家文化就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 隋唐以后通过科举制又将儒家思想渗透到民间。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纲常伦理对国人的影响至为深远。儒家所内在接受传统的价值观: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构成了当代中国的道德体制的轮廓。而作为人们共同生活极其行为的准则的道德,对当代的政治经济影响无疑是积极的。

儒学对政治的影响,首先是通过对政治家、政治思想家,特别是对政治领袖的影响表现出来的。政治领袖是政治家和政治思想家的突出代表,是政治神经。儒学对他们的影响,就是滋润了政治神经。在二十世纪,政治领袖主要有国民党的孙中山和共产党的毛泽东,他们都是最有影响的党派的缔造者,也都是成功大事业的创始人。二十世纪的最后二十年,最有影响的中国政治领袖是邓小平。

孙中山早期受到正统的中国传统思想的教育,其中主要的是儒家思想的教育。同时又受到西方思想的教育。他将二者结合起来,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与政见。对于世界的看法,他将进化论与中国古代的演化说相结合。孙中山提出的的“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的改革思想,恰恰映证了儒家的影响。关于改革思想,儒家从孔子开始,就十分肯定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孔子认为社会的进步必须有文化的积累,必须有社会政治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继承与发展,必须不断完善各种制度,提高文明程度。孔子认为商朝对夏朝的制度有所“损益”即修改,周朝对商朝的制度又有一些“损益”,所以在三代中,最后一代的周朝制度最为文明,最为完善,因为它借鉴了前两代的经验教训。后代儒家有的积极主张改革,如宋代王安石,明代张居正,清代康有为;有的则比较倾向于保守,如宋代的司马光等。

毛泽东青少年时代熟读儒家的经典,有些还能背诵。青年时代给朋友写信,经常引用儒家的话和思想讨论所关心的问题。毛泽东在1957年2月27日作的《关

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报告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2]

总之,儒学影响了政治家的哲学思想,又通过政治家对广大干部和群众产生影响,对于政治活动和其他活动都起着指导的作用。

二、中国的革命路径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1840年英国用坚船利炮撞开了中国的国门,鸦片战争爆发,自此,中国被迫开始了近现代的历史。

1917年,正当共产党在黑暗中不断探索中国革命的未来方向时,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为代表的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首先扛起了要发展社会主义的大旗,在国内传播社会主义的思想,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也为中国走向新民主主义道路打下了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应该说,近现代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说非要给近代和现代一个区分的标志,那就是五四运动。原因就在于1840至1919年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非无产阶级领导。五四运动高扬民主和科学的旗帜, 这对中国传统不是简单的修正, 而是一种革命性的变迁。

毛泽东在谈到中国共产党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问题时, 自信地说已经找到新路, 能跳出这个周期律的支配力。这条新路, 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 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 才不会人亡政息。然而, 革命中形成的体制与革命中所高扬的理想旗帜并不是同一回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进行革命, 面对着“三座大山”这样的强大敌人, 相对弱小的无产阶级等革命力量, 只能选择特殊的体制。迫于军事压力, 为了提高军事效率, 革命团体形成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毛泽东具有极其特殊的影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领导者。在特殊的环境下, 以武装斗争为主的方式, 造就了一个有纪律、组织体系严密、集中统一、活动效率较高的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