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函数》导学案23
- 格式:doc
- 大小:103.00 KB
- 文档页数:4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一)一【学习目标】 (一) 教学知识点1.对数的概念;2.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二) 能力训练要求1.理解对数的概念;2.能够进行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3.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点:对数的定义. 三、教学难点:对数概念的理解. 四【新课讲授】(导学)假设200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a 亿元,如果每年平均增长8%,那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是2002年的2倍?列出表达式: (自学)知识点1 : 对数的概念1.对数定义:一般地,如果 ,)1,0(≠>a a 且则数 b 叫做以a 为底 N 的对数, 记作 ,其中a 称为对数的底,N 称为真数. (b N N a a b =⇔=log )(1)底数的取值范围 ;真数的取值范围(2)对数式和指数式关系式 子名称 a b N指数式 对数式思考1.将下列指数式写成对数式: (1)62554= (2)64126=- (3)273=a(4)73.531=m )(知识点2 两种重要对数1.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N 10log 简记作 . 思考2:5log 10简记作; 5.3log 10简记作2.自然对数:用以无理数e=2.71828……为底的对数叫自然对数, N e log 简记作思考3:3log e 简记作 10log e 简记作 思考4. 将下列对数式写成指数式:(1)416log 21-=; (2)7128log 2=; (3)201.0lg -=; (4)303.210ln =.知识点三 : 重要公式:⑴负数与零没有对数; ⑵01log =a , 1log =a a ⑶对数恒等式N aNa =log五【典例欣赏】(互学) 1对数概念应用例1.求下列各式中x 的取值范围:(1)log 2(x -10);(2)log (x -1)(x +2);(3)log (x +1)(x -1)2.2对数基本运算例2求下列各式中的x 的值:(1)32log 64-=x ;(2)68log =x ;(3)x =100lg ;(4)x e =-2ln 。
3.2 对数函数3.2.1 对数课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对数的概念和运算性质,理解对数运算与指数运算互为逆运算.2.能运用对数的概念及其与指数的关系推导几个常见的公式和运算性质,并能熟练运用.3.掌握换底公式,了解用换底公式可以讲给对数式转换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知识点1 对数1.对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a(a>0,a≠1)的b 次幂等于N ,即N a b =,那么就称b 是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b N a =log ,其中a 叫做对数的底数,N 叫做真数.2.常用对数:通常以10为底的对数称为常用对数,为了方便起见,对数N 10log ,简记为N lg .3.自然对数:以e 为底的对数称为自然对数.其中e =2.718 28…是一个无理数,正数N 的自然对数N e log 一般简记为N ln .4.换底公式:一般地有aNN c c a log log log =,其中a>0,a≠1,N>0,c>0,c≠1,这个公式称为对数的换底公式. 典型例题考点1: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1.并非所有指数式都可以直接化为对数式,如(-3)2=9就不能直接写成log (-3)9=2,只有a>0,a≠1,N>0时,才有a x =N ⇔x =log a N . 2.对数式log a N =b 是由指数式a b =N 变化得来的,两式底数相同,对数式中的真数N 就是指数式中的幂的值,而对数值b 是指数式中的幂指数,对数式与指数式的关系如图:例1 (1)将下列指数式化为对数式:①3-3=127;②348=16;③a 5=15.(2)将下列对数式化为指数式:①5243log 3=;②3271log 31=;③1-1.0lg =.例2 log (0,1,0)b N a b b N =>≠>对应的指数式是____________.考点2:求对数的值例1 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001.0lg ;(2)8log 4;(3)e ln .例2 求下列各式的值:(1)3log 9;(2)25.0log 2;(3)393log ;(4)35.02log .考点3:对数的基本性质及对数恒等式 例1 计算:(1))5(log log 52; (2)2231log 12+-; (3)c b b a b a log log ⋅(a ,b >1,c>0).考点4:对数运算中的转化思想 例1 求下列各式中的x :(1)27log x =32; (2)x 2log =-23; (3))223(log +x =-2; (4))(log log 25x =0.例2 求下列各式中x 的取值范围:(1))10lg(-x ; (2))2(lg )1(+-x x ; (3)2)1()1(lg -+x x .考点5:对数运算性质的应用 1.基本性质:(10≠a a ,且>)(1)1log =a a ; (2)01log =a ; (3)N a Na=log ; (4)N a N a =log .2.运算性质:(10≠a a ,且>) (1)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 (2)N M NMa a log log log a-=; (3)M n M a n a log log =.例1 求下列各式的值: (1)245lg 8lg 344932lg 21+-; (2)22)2(lg 2lg 2)5(lg -+.例2 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lg 3+2lg 2-1lg 1.2; (2)log 28+43+log 28-43.考点6:换底公式的应用 例1 (1)计算6log 16log 194+=________; (2)已知log 23=a,3b =7,则log 1256=________.(用a ,b 表示).例2 (1)化简:532111log 7log 7log 7++; (2)设23420052006log 3log 4log 5log 2006log 4m ⋅⋅⋅=,求实数m 的值.例3 (1)已知18log 9a =,185b =,试用a 、b 表示18log 45的值;(2)已知1414log 7log 5a b ==,,用a 、b 表示35log 28.考点7:对数的应用题步骤:1.依据题意建立等量关系;2.利用对数的定义及运算性质对上述等量关系变形;3.借助已知数据(或计算器)估值;4.下结论.例1 某化工厂生产化工产品,去年生产成本50元/桶,现使生产成本平均每年降低28%,那么几年后每桶生产成本为20元?(lg 2≈0.301,lg 3≈0.477 1,精确到1年).例2 光线每通过一块玻璃板,其强度要损失10%,把几块这样的玻璃板重叠起来,设光线原来的强度为a,通过x块玻璃板以后的强度值为y.(1)试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2)通过多少块玻璃板以后,光线强度减弱到原来强度的一半以下?(根据需要取用数据lg 3≈0.477 1,lg 2≈0.301 0)能力提优题型1:指数与对数的互化例1 把x x xx ee e e y --+-=转化为用含y 的式子表示x 的形式.题型2:相等幂指数式问题 例1 设3643=+b a ,求ba 12+的值.例2 设),0(,,+∞∈z y x ,且z y x 643==. (1)比较z y x 6,4,3的大小; (2)求证:yxz2111=-.。
对数与对数函数导学案一、 学习目标:1、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基本运算,并领会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2、会灵活使用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解决与对数函数相关的问题;3、加深对图像法、比较法等一些常规方法的理解,进一步体会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
二、重点: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应用。
难点:利用对数函数的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前热身:1、指数式与对数式的关系:N a b =⇔ (10≠>a a 且)2、对数恒等式:=1log a , =a a log , =N a a log (10≠>a a 且)3、运算法则:⎪⎩⎪⎨⎧===na a a log N Mlog (MN)log M4、换底公式:5、换底公式的两个较为常用的推论:(1) =⋅a b b a log log ; (2) =n a b m log ( a , b > 0且均不为1)四、随堂演练1、已知732log [log (log )]0x =,那么12x -等于( )A 、13 B 、123 C 、122 D 、1332、函数(21)log 32x y x -=-的定义域是( )A 、),1()1,32(+∞B 、),1()1,21(+∞C 、),32(+∞D 、),21(+∞3、若16log log 8log 4log 4843=⋅⋅m ,则m 的值为( ) A .2 B.9 C.18 D.174、已知x e f x =)(,则)5(f 等于( )A .5ln B.5ln - C.e 5log D.5e5、若0log log 2121<<n m ,则( )A 、1<<m nB 、1<<n mC 、n m <<1D 、m n <<1 6、若12log <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2,1(B 、),2()1,0(+∞C 、)2,1()1,0(D 、)1,0(7、若b a lg ,lg 是方程01422=+-x x 的两个根,则2)(lg ba等于( )A 、2B 、21C 、4D 、418、 当10<<a 时,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y =a -x与y =log a x 的图象是( )9、为了得到函数103lg+=x y 的图象,能够把函数x y lg =的图象( ) A .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 C .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D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 10、已知()log x+1 (01)a g x a a =>≠且在()10-,上有()0g x >,则1()x f x a +=是( )A 、在(),0-∞上是增加的B 、在(),0-∞上是减少的C 、在(),1-∞-上是增加的D 、在)1,(--∞上是减少的11、已知集合{}2,log 2>==x x y y A ,⎭⎬⎫⎩⎨⎧≥==0,)21(x y y B x ,则A B = 。
对数函数教学设计对数函数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对数函数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对数函数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对数形式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的判断及证明方法,掌握对数形式复合函数的奇偶性的判断及证明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认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相互转化,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重点:复合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的讨论方法.教学难点:复合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的讨论方法.教学过程:[例1]设loga23 <1,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0<a<23B. 23 <a<1C.0<a<23 或a>1D.a>23解:由loga23 <1=logaa得(1)当0<a<1时,由y=logax是减函数,得:0<a<23(2)当a>1时,由y=logax是增函数,得:a>23 ,∴a>1综合(1)(2)得:0<a<23 或a>1 答案:C[例2]三个数60.7,0.76,log0.76的大小顺序是A.0.76<log0.76<60.7B.0.76<60.7<log0.76C.log0.76<60.7<0.76D.log0.76<0.76<60.7解:由于60.7>1,0<0.76<1,log0.76<0 答案:D[例3]设0<x<1,a>0且a≠1,试比较|loga(1-x)|与|loga(1+x)|的大小解法一:作差法|loga(1-x)|-|loga(1+x)|=| lg(1-x)lga |-| lg(1+x)lga | =1|lga| (|lg(1-x)|-|lg(1+x)|)∵0<x<1,∴0<1-x<1<1+x∴上式=-1|lga| [(lg(1-x)+lg(1+x)]=-1|lga| lg(1-x2)由0<x<1,得lg(1-x2)<0,∴-1|lga| lg(1-x2)>0,∴|loga(1-x)|>|loga(1+x)|解法二:作商法lg(1+x)lg(1-x) =|log(1-x)(1+x)|∵0<x<1 ∴0<1-x<1+x∴|log(1-x)(1+x)|=-log(1-x)(1+x)=log(1-x)11+x由0<x<1 ∴1+x>1,0<1-x2<1∴0<(1-x)(1+x)<1 ∴11+x >1-x>0∴0<log(1-x) 11+x <log(1-x)(1-x)=1∴|loga(1-x)|>|loga(1+x)|解法三:平方后比较大小∵loga2(1-x)-loga2(1+x)=[loga(1-x)+loga(1+x)][loga (1-x)-loga(1+x)]=loga(1-x2)loga1-x1+x =1|lg2a| lg(1-x2)lg1-x1+x∵0<x<1,∴0<1-x2<1,0<1-x1+x <1∴lg(1-x2)<0,lg1-x1+x <0∴loga2(1-x)>loga2(1+x)即|loga(1-x)|>|loga(1+x)|解法四:分类讨论去掉绝对值当a>1时,|loga(1-x)|-|loga(1+x)|=-loga(1-x)-loga(1+x)=-loga(1-x2)∵0<1-x<1<1+x,∴0<1-x2<1∴loga(1-x2)<0,∴-loga(1-x2)>0当0<a<1时,由0<x<1,则有loga(1-x)>0,loga(1+x)<0∴|loga(1-x)|-|loga(1+x)|=|loga(1-x)+loga(1+x)|=loga(1-x2)>0∴当a>0且a≠1时,总有|loga(1-x)|>|loga(1+x)|[例4]已知函数f(x)=lg[(a2-1)x2+(a+1)x+1],若f(x)的定义域为R,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依题意(a2-1)x2+(a+1)x+1>0对一切x∈R恒成立.当a2-1≠0时,其充要条件是:a2-1>0△=(a+1)2-4(a2-1)<0 解得a<-1或a>53 又a=-1,f(x)=0满足题意,a=1不合题意.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1]∪(53 ,+∞)[例5]已知f(x)=1+logx3,g(x)=2logx2,比较f(x)与g(x)的大小解:易知f(x)、g(x)的定义域均是:(0,1)∪(1,+∞)f(x)-g(x)=1+logx3-2logx2=logx(34 x).①当x>1时,若34 x>1,则x>43 ,这时f(x)>g(x).若34 x<1,则1<x<43 ,这时f(x)<g(x)②当0<x<1时,0<34 x<1,logx34 x>0,这时f(x)>g(x)故由(1)、(2)可知:当x∈(0,1)∪(43 ,+∞)时,f(x)>g(x)当x∈(1,43 )时,f(x)<g(x)[例6]解方程:2 (9x-1-5)= [4(3x-1-2)]解:原方程可化为(9x-1-5)= [4(3x-1-2)]∴9x-1-5=4(3x-1-2) 即9x-1-43x-1+3=0∴(3x-1-1)(3x-1-3)=0 ∴3x-1=1或3x-1=3∴x=1或x=2 经检验x=1是增根∴x=2是原方程的根.[例7]解方程log2(2-x-1) (2-x+1-2)=-2解:原方程可化为:log2(2-x-1)(-1)log2[2(2-x-1)]=-2即:log2(2-x-1)[log2(2-x-1)+1]=2令t=log2(2-x-1),则t2+t-2=0解之得t=-2或t=1∴log2(2-x-1)=-2或log2(2-x-1)=1解之得:x=-log254 或x=-log23对数函数教学设计篇2一、说教材1、地位和作用本章学习是在学生完成函数的第一阶段学习(初中)的基础上,进行第二阶段的函数学习。
3.2.2 对数函数
一、学习要点:
对数函数的定义、图象及其性质
二、学习过程:
(一)引入:学习指数函数时,对其性质研究了哪些内容,采取怎样的方法?
(二)新课学习:
1.对数函数的概念
2.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对数函数的图象;
(1) x y 2log =;(2) x y 21log =;(3) x y 3log =;(4) x y 3
1log =
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a >1 0<a <1 图
象
性
质 (1)定义域; (2)值域: (3)值域分布:
(4) (4) 【说明】图中虚线表示的曲线是指数函数y=a x 的图象.
3.典型例题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x y x y a a -==4log 2log 12
【例2】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值的大小
()()()()1,095log 15log 372log 81log 258log 43log 1303022≠>⋅⋅⋅⋅⋅⋅⋅⋅a a a a 与;
与;
与 y O x 1 1 y O x
1 1
(4)8.0log 7.0log 3
12与.
【例3】图中的曲线是对数函数y=log a x 的图象。
已知a 取10
1,53,34,3四个值,则相应于c 1,c 2,c 3,c 4的a 值依次为( )
5
3,101,3,34)(101,53,3,34)(53,101,34,3)(10
1,53,34,3)(D C B A (三)课堂练习:
教材P104练习
(四)小结
(五)作业布置。
对数式与对数函数班级: 姓名: 学号:[学习目标]1. 掌握对数的预算法则2. 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能利用对数函数单调性比较同底对数大小,3.了解对数函数的特性以及函数的通性在解决有关问题中的灵活应用.[学习重难点]①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②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 ③知道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④了解指数函数x y a =与对数函数log a y x =互为反函数(),1a o a ≠[自主学习]1.对数:(1) 定义:如果N a b =)1,0(≠>a a 且,那么称 为 ,记作 ,其中a 称为对数的底,N 称为真数.① 以10为底的对数称为常用对数,N 10log 记作___________.② 以无理数)71828.2( =e e 为底的对数称为自然对数,N e log 记作_________.(2) 基本性质:① 真数N 为 (负数和零无对数);② 01log =a ;③ 1log =a a ; ④ 对数恒等式:N a N a =log .(3) 运算性质:① log a (M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log a N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log a M n = (n ∈R).④ 换底公式:log a N = (a >0,a ≠1,m >0,m ≠1,N>0)⑤ log m n a a n b b m = .2.对数函数:① 定义:函数 称为对数函数,1) 函数的定义域为 __________________;2) 函数的值域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3) 当______时,函数为减函数,当______时为增函数;4) 函数x y a log =与函数 )1,0(≠>=a a a y x且互为反函数② 1) 图象经过点( ),图象在 ;2) 对数函数以 为渐近线(当10<<a 时,图象向上无限接近y 轴;当1>a 时,图象向下无限接近y 轴);3) 函数y =log a x 与 的图象关于x 轴对称.③ 函数值的变化特征及函数图像与性质:注:(1)同底的指数函数x y a =与对数函数log a y x =互为反函数(2)底大图低[典型例析]例1 计算: (1))32(log 32-+(2)2(lg2)2+lg 2·lg5+12lg )2(lg 2+-; (3)21lg 4932-34lg 8+lg 245.变式训练1:化简求值.(1)log 2487+log 212-21log 242-1; (2)(lg2)2+lg2·lg50+lg25;(3)(log 32+log 92)·(log 43+log 83).例2已知函数f (x )=log 2(x 2-ax-a)在区间(-∞,1-3]上是单调递减函数.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例3.对于)32(log )(221+-=ax x x f ,(1)函数的“定义域为R ”和“值域为R ”是否是一回事;(2)结合“实数a 的取何值时)(x f 在),1[+∞-上有意义”与“实数a 的取何值时函数的定义域为),3()1,(+∞⋃-∞”说明求“有意义”问题与求“定义域”问题的区别;(3)结合(1)(2)两问,说明实数a 的取何值时)(x f 的值域为]1,(--∞(4)实数a 的取何值时)(x f 在]1,(-∞内是增函数。
课题:对数函数考纲要求:1.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2.能利用对数函数的性质解题. 教材复习1.一般地,我们把函数 叫做对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3.不同底数的对数函数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像如右: 则,,,,1,0a b c d 的大小关系是 基本知识方法1.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①)10(log ≠>=a a x y a 且 的定义域为+R ,值域为R ;②b a log 的符号规律:同范围时值为正,异范围时值为负. ③)10(log ≠>=a a x y a 且的单调性:1>a 时,在()+∞,0单增,01a <<时,在()+∞,0单减.④)10(log ≠>=a a x y a 且的图象特征:1>a 时,图象像一撇,过()1,0点,在x 轴上方a 越大越靠近x 轴; 01a <<时,图象像一捺,过()1,0点,在x 轴上方a 越小越靠近x 轴.⑤“同正异负“法则:给定两个区间()0,1和()1,+∞,若a 与x 的范围处于同一个区间,则对数值大于零;否则若a 与x 的范围分处两个区间,则对数值小于零. 2.指数函数x y a =与对数函数log a y x =互为反函数; 3.解决与对数函数有关的问题,要特别重视定义域;4.解决对数不等式、对数方程时,要重视考虑对数的真数、底数的范围;5.对数不等式的主要解决思想是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典例分析:题型一:对数函数的图像问题1.()1(98上海)若01a <<,则函数log (5)a y x =+的图象不经过.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2(2013福建文)函数)1ln()(2+=x x f 的图象大致是.A .B .C .D()3(2013届高一同安第一中学期中)函数()ln ||f x x x =的图像大致是()4(07山东)函数log (3)1a y x =+-(0a >,且1a ≠)的图象恒过定点A ,若点A在直线10mx ny ++=上,其中0mn >,则12m n+的最小值为()5(2013全国新课标Ⅱ)设3log 6a =,5log 10b =,7log 14c =,则.A c b a >> .B b c a >> .C a c b >> .D a b c >>题型二:对数函数的性质问题2.()1(07安徽文)设1a >,且2l o g (1)a m a =+,log (1)a n a =-,log (2)a p a =,则,,m n p 的大小关系为 .A n m p >> .B m p n >> .C m n p >> .D p m n >>()2(05辽宁)若011log 22<++aa a,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21(+∞.B ),1(+∞.C )1,21( .D )21,0(()3若函数()()log 1a f x x =+(0a >,1a ≠)的定义域和值域都是[]0,1,则a =.A 13.B .C 2.D 2()4(05天津文)若函数2()log (2)(0,1)a f x x x a a =+>≠在区间1(0,)2,内恒有 ()0f x >,则()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A 1(,)4-∞-.B 1(,)4-+∞.C (0,)+∞.D 1(,)2-∞-()5函数21142()(log )log 5f x x =-在区间[]2,4上的最小值是问题3.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1()212log 32y x x =+-; ()2()2log 24x y x ⎛⎫=⋅ ⎪⎝⎭(x ≥1)问题4.(06江苏)不等式21log (6)x x++≤3的解集为题型三:对数函数的综合应用问题4.已知函数()()log 1x a f x a =-(0a >且1a ≠)()1求()x f 的定义域,值域;()2求证该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问题5. 已知函数()log ax bf x x b+=-(0a >且1,0)a b ≠>. ()1求)(x f 的定义域;()2讨论)(x f 的奇偶性;()3讨论)(x f 的单调性.课后作业:1.函数y =212log (617)x x -+的值域是.A R.B [)8,+∞ .C (],3-∞-.D [3,)+∞2.(2012福建龙岩一中第二次月考文)函数12log (1)y x =-的图象大致为3.(01全国)若定义在区间()1,0-内的函数2()log (1)a f x x =+满足()0f x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10,2⎛⎫ ⎪⎝⎭ .B 10,2⎛⎤ ⎥⎝⎦ .C 1,2⎛⎫+∞ ⎪⎝⎭.D ),0(+∞4.已知函数()lg f x x =,若0a b <<,且()()f a f b =,则2a b +的取值范围是.A ()+∞ .B )⎡+∞⎣ .C ()3,+∞ .D [)3,+∞5.若2log 13a>,则a 的取值范围是6.)lg(2x x y +-=的递增区间为 ,值域为7.2121log 4x -≤0,则x ∈8.已知01a <<,01b <<,解不等式:()log 31b x a-<9.若02log )1(log 2<<+a a a 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A )1,0( .B )21,0( .C )1,21( .D ),1(+∞10.已知7.01.17.01.1,8.0log ,8.0log ===c b a ,则c b a ,,的大小关系是.A c b a << .B c a b << .C b a c << .D a c b <<11.(07天津河西区模拟)若函数()12log 2log y x =-的值域是(),0-∞,则它的定义域是 .A ()0,2 .B ()2,4 .C ()0,4 .D ()0,112.设,a b R ∈且2a ≠,定义在区间(),b b -内的函数1()lg12axf x x+=+是奇函数. ()1求b 的取值范围;()2讨论函数()f x 的单调性.13.(07湖北八校联考)设()log 1a a f x x ⎛⎫=- ⎪⎝⎭(01a <<).()1证明:()f x 是(),a +∞上的减函数;()2解不等式()1f x >.走向高考:1.(02新课程)已知10<<<<a y x ,则有.A ()log 0a xy < .B ()0log 1a xy << .C ()1l o g 2a xy << .D ()log 2a xy >2. (05天津文)已知111222log log log b a c <<,则.A 222b a c >> .B 222a b c >> .C 222c b a >> .D 222c a b >>3.(2011天津)2log 3.45a =,4log 3.65b =,3log 0.315c ⎛⎫= ⎪⎝⎭,则.A a b c >> .B b a c >> .C a c b >> .D c a b >>4.(2012天津)已知 1.22a =,0.81()2b -=,52log 2c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A c b a << .B c a b<< .C b a c << .D b c a <<5.(08全国)若函数()y f x =的图象与函数1y =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则()f x = .A 22e x - .B 2e x .C 21e x + .D 2+2e x6.(2011四川文)函数1()12x y =+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的图象像大致是7.(04重庆)函数y =的定义域是.A [1,)+∞ .B 23(,)+∞ .C 23[,1] .D 23(,1]8.(06辽宁文)设0()ln 0x e x g x x x ⎧=⎨>⎩ ,,,≤则12g g ⎛⎫⎛⎫= ⎪ ⎪⎝⎭⎝⎭9.(07天津)设a b c ,,均为正数,且122log a a =,121log 2b b ⎛⎫= ⎪⎝⎭,21log 2cc ⎛⎫= ⎪⎝⎭.则.A a b c << .B c b a <<.C c a b << .D b a c <<10.(05全国Ⅲ)若ln 22a =,ln 33b =,ln 55c =,则.A a b c << .B c b a<< .C c a b << .D b a c <<11.(2013天津文)设函数()2x f x e x =+-,2()ln 3g x x x =+-,若实数,a b 满足 ()0f a =,()0g b =,则 .A ()0()g a f b << .B ()()0f b g a <<.C ()0()g a f b << .D ()()0f bg a <<12.(2013全国新课标Ⅱ文) 设3log 2a =,5log 2b =,23c log =,则.A a c b >> .B a c b>> .C c b a >> .D c a b >>。
对数函数导学案(全章)导学目标本章主要介绍对数函数及其性质,通过研究,你将了解以下内容:- 对数函数的定义与表示方法;- 对数函数的性质及其与指数函数之间的关系;- 对数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 对数函数的定义与表示方法1.1 对数函数的定义对数函数是一种能够描述指数运算逆运算的数学函数。
设正数a > 0 且a ≠ 1,b > 0,则以 a 为底 b 的对数,记作logₐb,定义为满足a^logₐb = b 的实数。
1.2 对数函数的表示方法对数函数可以用不同的表示方法来表示,常见的有以下两种:- 指数形式:logₐb = x,表示以 a 为底 b 的对数为 x;- 运算形式:logₐb = logc b / logc a,表示以 a 为底 b 的对数,等于以任意正数 c 为底 b 的对数与以 c 为底 a 的对数的商。
2. 对数函数的性质与关系2.1 对数函数的性质对数函数具有以下性质:- logₐa = 1;- logₐa^x = x,其中 a > 0,a ≠ 1;- logₐ1 = 0,其中 a > 0,a ≠ 1;- log₁₀10 = 1,log₂2 = 1。
2.2 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关系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若 a^x = b,则logₐb = x;- 若logₐb = x,则 a^x = b。
3. 对数函数的应用对数函数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 在经济学中,对数函数可以用来描述利率、复利和指数增长等问题;- 在物理学中,对数函数可以用来描述声音的音量、地震的震级等问题;- 在计算机科学中,对数函数可以用来描述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等问题。
总结本章主要介绍了对数函数的定义与表示方法,对数函数的性质与指数函数的关系,以及对数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研究,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并运用对数函数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参考资料:- 张宇老师. (2021). 《高中数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对数函数导学案【学习要求】①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熟悉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规律;②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并能利用对数函数的性质初步解决一些有关求函数定义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等. 对数函数是什么?在细胞分裂的问题中,细胞分裂个数y 和分裂次数x 的函数关系用指数函数 表示;那么,分裂次数x 与细胞的个数y 的关系式可用 表示,习惯上,用 表示自变量,用 表示函数值,分裂次数x 与细胞的个数y 的关系式可改为 一:对数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函数______________叫做对数函数,其中x 叫做_________,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_. 概念巩固:下列函数是对数函数吗?二、对数函数的图像三个步骤:列表 → 描点 → 连线『试一试』:在同一坐标系中,用描点法作出3log y x =和13log y x =的图像.『思一思』(教材73页探究)选取底数(00,1)a a >≠且的若干不同的值,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作出相应的对数函数图像. 观察有什么共同特征?x24(1)log (2)(2)3log (3)ln y x y x y x ===122log log y x y x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和的图象三、对数函数log (0,1)a y x a a =>≠且的图像和性质四、例题例1、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3)y = 2(4)log (164)x y =-例2、 比较大小:(1)l og 23.4与 log 28.5思考:如果改成以0.3为底, log 23.4 log 28.5如果改为以a 为底, log 23.4 log 28.5变式训练(教材74页)已知下列不等式,比较正数m ,n 的大小:五、课后作业红对勾卷子76(2)log 5,log 72(1)log a y x =(2)log (4)a y x =-33(1)log log m n <0.30.3(2)log log m n>(3)log log a a m n <。
高一数学 编号:SX-11-01-023
《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导学案
撰稿:张永欣 审核:赵军 时间:2011.10.15
姓名: 班级: 组别: 组名: 【学习目标】
1、通过画图过程,体会对数值与对数的底的关系,对数值随真数(自变量)的变化规律。
2、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能求与对数函数有关的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画图,体会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难点:求与对数函数有关的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学法指导】
采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来学习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知识链接】
1.指数与对数的互化:(0,1)x a N a a =>≠且,则x= .
2. 对数函数的运算性质:
(1) (2) (3) 【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对数函数的定义
我们把函数 叫做对数函数。
其中x 是 ,函数的定义域是 . 知识点二: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x y 2
log
=与12
log y x =的图像
知识点三:对数函数的性质
知识点四:有关函数的定义域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2log (1)a y x =- (2)32log y x
= (3)y =
知识点五:有关函数的值域 例2.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1)log (1)a y x =- (2)22log (1)y x =+
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5log (2)y x =- (2)6
3log 25y x
=- (3)y =
2.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1)21
log ([,8]8y x x =∈ ) (2)log (21)a y x =+
3.函数2log y x =,5log y x =,lg y x =的图像如图所示。
(1)试说明哪个函数对应哪个图像,并解释为什么?
(2)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12
log y x =,15
log y x =,110
log y x =的图像.
(3)从(2)的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课堂小结】
1.画出下列函数的图像:3log y x =,13
log y x =并说明这两个函数图像的异同点。
2.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1log 2a y x
=- (2)y =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存在的疑惑是 我对导学案的建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