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大全——
- 格式:doc
- 大小:110.50 KB
- 文档页数:5
2019届中考人教版初中数学总复习资料完整版一有理数知识要点1、有理数的基本概念(1)正数和负数定义: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在正数前加上符号“-”(负)的数叫做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3、相反数代数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几何定义:在数轴上原点的两旁,离开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一般地,a和-a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
a =-a所表示的意义是:一个数和它的相反数相等。
很显然,a =0。
4、绝对值定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即:如果a >0,那么|a|=a;如果a =0,那么|a|=0;如果a <0,那么|a|=-a。
a =|a|所表示的意义是:一个数和它的绝对值相等。
很显然,a≥0。
5、倒数定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a a=所表示的意义是:一个数和它的倒数相等。
很显然,a =±1。
6、数的比较大小法则: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7、乘方定义: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如: an na a a a 个∙∙∙=读作a 的n 次方(幂),在a n 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
性质: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8、科学记数法定义: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 ×10n 的形式(其中a 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10,n 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小于-10的数也可以类似表示。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时,n 是原数的整数数位减1得到的正整数。
因式分解法九大方式(一)运用公式法:我们知道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互为逆变形。
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把多项式分解因式。
于是有:a2-b2=(a+b)(a-b)a2+2ab+b2=(a+b)2a2-2ab+b2=(a-b)2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
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二)平方差公式1.平方差公式(1)式子:a2-b2=(a+b)(a-b)(2)语言: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
这个公式就是平方差公式。
(三)因式分解1.因式分解时,各项如果有公因式应先提公因式,再进一步分解。
2.因式分解,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不能再分解为止。
(四)完全平方公式(1)把乘法公式(a+b)2=a2+2ab+b2 和(a-b)2=a2-2ab+b2反过来,就可以得到:a2+2ab+b2 =(a+b)2a2-2ab+b2 =(a-b)2这就是说,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者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者差)的平方。
把a2+2ab+b2和a2-2ab+b2这样的式子叫完全平方式。
上面两个公式叫完全平方公式。
(2)完全平方式的形式和特点①项数:三项②有两项是两个数的的平方和,这两项的符号相同。
③有一项是这两个数的积的两倍。
(3)当多项式中有公因式时,应该先提出公因式,再用公式分解。
(4)完全平方公式中的a、b可表示单项式,也可以表示多项式。
这里只要将多项式看成一个整体就可以了。
(5)分解因式,必须分解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五)分组分解法我们看多项式am+ an+ bm+ bn,这四项中没有公因式,所以不能用提取公因式法,再看它又不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如果我们把它分成两组(am+ an)和(bm+ bn),这两组能分别用提取公因式的方法分别分解因式.原式=(am +an)+(bm+ bn)=a(m+ n)+b(m +n)做到这一步不叫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因为它不符合因式分解的意义.但不难看出这两项还有公因式(m+n),因此还能继续分解,所以原式=(am +an)+(bm+ bn)=a(m+ n)+b(m+ n)=(m +n)?(a +b).这种利用分组来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分组分解法.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把一个多项式的项分组并提取公因式后它们的另一个因式正好相同,那么这个多项式就可以用分组分解法来分解因式.(六)提公因式法1.在运用提取公因式法把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时,首先观察多项式的结构特点,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当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是一个多项式时,可以用设辅助元的方法把它转化为单项式,也可以把这个多项式因式看作一个整体,直接提取公因式;当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是隐含的时候,要把多项式进行适当的变形,或改变符号,直到可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2. 运用公式x2 +(p+q)x+pq=(x+q)(x+p)进行因式分解要注意:1.必须先将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数的积,且这两个因数的代数和等于一次项的系数.2.将常数项分解成满足要求的两个因数积的多次尝试,一般步骤:① 列出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数的积各种可能情况;②尝试其中的哪两个因数的和恰好等于一次项系数.3.将原多项式分解成(x+q)(x+p)的形式.(七)分式的乘除法1.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2.分式进行约分的目的是要把这个分式化为最简分式.3.如果分式的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可先考虑把它分别分解因式,得到因式乘积形式,再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如果分子或分母中的多项式不能分解因式,此时就不能把分子、分母中的某些项单独约分.4.分式约分中注意正确运用乘方的符号法则,如x-y=-(y-x),(x-y)2=(y-x)2,(x-y)3=-(y-x)3.5.分式的分子或分母带符号的n次方,可按分式符号法则,变成整个分式的符号,然后再按-1的偶次方为正、奇次方为负来处理.当然,简单的分式之分子分母可直接乘方.6.注意混合运算中应先算括号,再算乘方,然后乘除,最后算加减.(八)分数的加减法1.通分与约分虽都是针对分式而言,但却是两种相反的变形.约分是针对一个分式而言,而通分是针对多个分式而言;约分是把分式化简,而通分是把分式化繁,从而把各分式的分母统一起来.2.通分和约分都是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形,其共同点是保持分式的值不变.3.一般地,通分结果中,分母不展开而写成连乘积的形式,分子则乘出来写成多项式,为进一步运算作准备.4.通分的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5.通分的关键:确定几个分式的公分母.通常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6.类比分数的通分得到分式的通分: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7.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的法则是: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代数部分第一章:实数基础知识点:一、实数的分类:⎪⎪⎪⎪⎪⎩⎪⎪⎪⎪⎪⎨⎧⎭⎬⎫⎩⎨⎧⎪⎪⎪⎭⎪⎪⎪⎬⎫⎪⎪⎪⎩⎪⎪⎪⎨⎧⎩⎨⎧⎪⎩⎪⎨⎧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实数 1、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总可以写成qp的形式,其中p 、q 是互质的整数,这是有理数的重要特征。
2、无理数:初中遇到的无理数有三种:开不尽的方根,如2、34;特定结构的不限环无限小数,如1.101001000100001……;特定意义的数,如π、45sin °等。
3、判断一个实数的数性不能仅凭表面上的感觉,往往要经过整理化简后才下结论。
二、实数中的几个概念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1)实数a 的相反数是 —a ; (2)a 和b 互为相反数⇔a+b=0 2、倒数:(1)实数a(a ≠0)的倒数是a1;(2)a 和b 互为倒数⇔1=ab ;(3)注意0没有倒数3、绝对值:(1)一个数a 的绝对值有以下三种情况:⎪⎩⎪⎨⎧-==0,0,00, a a a a a a(2)实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从数轴上看,一个实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3)去掉绝对值符号(化简)必须要对绝对值符号里面的实数进行数性(正、负)确认,再去掉绝对值符号. 4、n 次方根(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设a ≥0,称a ±叫a 的平方根,a 叫a 的算术平方根。
(2)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3)立方根:3a 叫实数a 的立方根。
(4)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
三、实数与数轴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称为数轴。
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
2、数轴上的点和实数的对应关系: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而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唯一的点来表示.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四、实数大小的比较1、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一、选择题6.(2019·苏州) 小明用15元买售价相同的软面笔记本,小丽用24元买售价相同的硬面笔记本(两人的钱恰好用完)已知每本硬面笔记本比软面笔记本贵3元,且小明和小丽买到相同数量的笔记本.设软面笔记本每本售价为x 元,根据题意可列出的方程为 ( )A .15243x x =+ B .15243x x =- C .15243x x =+ D .15243x x=- 【答案】A【解析】“小明5.(2019·株洲)关于x 的分式方程2503x x -=-的解为( ) A .﹣3 B .﹣2 C .2 D .3 【答案】B【解析】解分式方程,去分母,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方程两边同时乘以x(x-3)得, 2(x-3)-5x=0,解得,x=-2,所以答案为B 。
4.(2019·益阳)解分式方程321212=-+-xx x 时,去分母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正确的是( ) A.x+2=3 B.x-2=3 C.x-2=3(2x-1) D.x+2=3(2x-1) 【答案】C【解析】两边同时乘以(2x-1),得x-2=3(2x-1) .故选C.1. (2019·济宁)世界文化遗产“三孔”景区已经完成5G 幕站布设,“孔夫子家”自此有了5G 网络.5G 网络峰值速率为4G 网络峰值速率的10倍,在峰值速率下传输500兆数据,5G 网络比4G 网络快45秒,求这两种网络的峰值速率.设4G 网络的峰值速率为每秒传输x 兆数据,依题意,可列方程是( ) A .5005004510x x -= B .5005004510x x -= C .500050045x x -= D .500500045x x-= 【答案】A【解析】由题意知:设4G 网络的峰值速率为每秒传输x 兆数据,则5G 网络的峰值速率为每秒传输10x 兆数据,4G 传输500兆数据用的时间是500x ,5G 传输500兆数据用的时间是50010x,5G 网络比4G 网络快45秒,所以5005004510x x-=.2. (2019·淄博)解分式方程11222x x x-=---时,去分母变形正确的是( ) A .112(2)x x -+=--- B .112(2)x x -=--C .112(2)x x -+=+-D .112(2)x x -=---【答案】D .【解析】方程两边同乘以x -2,得112(2)x x -=---,故选D .二、填空题 11.(2019·江西)斑马线前“车让人”,不仅体现着一座城市对生命的尊重,也直接反映着城市的文明程度.如图,某路口的班马线路段A-B-C 横穿双向行驶车道,其中AB =BC =6米,在绿灯亮时,小明共用11秒通过AC ,其中通过BC 的速度是通过AB 速度的1.2倍,求小明通过AB 时的速度.设小明通过AB 时的速度是x 米/秒,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答案】112.166=+xx 【解析】设小明通过AB 时的速度是x 米/秒,则通过BC 的速度是通1.2x 米/秒,根据题意列方程得112.166=+xx .1. (2019·岳阳)分式方程121x x =+的解为x = . 【答案】1【解析】去分母,得:x +1=2x ,解得x =1,经检验x =1是原方程的解.2. (2019·滨州)方程+1=的解是____________.【答案】x=1【解析】去分母,得x -3+x -2=-3,解得x=1.当x=1时,x -2=-1,所以x=1是分式方程的解.3. (2019·巴中)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2222xmm x x有增根,则m 的值为________.【答案】1【解析】解原分式方程,去分母得:x -2m =2m(x -2),若原分式方程有增根,则x =2,将其代入这个一元一次方程,得2-2m =2m(2-2),解之得,m =1.4. (2019·凉山)方程1121122=-+--xx x 解是 . 【答案】x =-2【解析】原方程可化为1)1)(1(2112=-+---x x x x ,去分母得(2x -1)(x +1)-2=(x +1)(x -1),解得x 1=1,x 2=-2,经检验x 1=1是增根,x 2=-2是原方程的解,∴原方程的解为x =-2.故答案为x =-2.11.(2019·淮安)方程121=+x 的解是 . 【答案】-1【解析】两边同时乘以(x+2),得x+2=1,解得x=-1.5. (2019·重庆B 卷)某磨具厂共有六个生产车间,第一、二、三、四车间每天生产相同数量的产品,第五、六车间每天生产的产品数量分别是第一车间每天生产的产品数量的34 和83.甲、乙两组检验员进驻该厂进行产品检验.在同时开始检验产品时,每个车间原有成品一样多,检验期间各车间继续生产.甲组用了6天时间将第一、二、三车间所有成品同时检验完;乙组先用2天将第四、五车间的所有成品同时检验完后,再用了4天检验完第六车间的所有成品(所有成品指原有的和检验期间生产的成品).如果每个检验员的检验速度一样,则甲、乙两组检验员的人数之比是 【答案】1819【解析】设第一车间每天生产的产品数量为12m ,则第五、六车间每天生产的产品数量分别9m 、32m; 设甲、乙两组检验员的人数分别为x ,y 人;检查前每个车间原有成品为n.∵甲组6天时间将第一、二、三车间所有成品同时检验完 ∴每个甲检验员的速度=1212126m m m n n nx6()+++++∵乙组先用2天将第四、五车间的所有成品同时检验完∴每个乙检验员的速度=1292m m n ny2()+++∵乙再用了4天检验完第六车间的所有成品∴每个乙检验员的速度=324m ny6⨯+∵每个检验员的检验速度一样∴1212122(129)632624m m m n n n m m n n m nx y y 6()++++++++⨯+==∴1819x y =.三、解答题19.(2019山东省德州市,19,8)先化简,再求值:(﹣)÷(﹣)•(++2),其中+(n ﹣3)2=0.【解题过程】(﹣)÷(﹣)•(++2)=÷•=••=﹣.∵+(n ﹣3)2=0.∴m +1=0,n ﹣3=0,∴m =﹣1,n =3.∴﹣=﹣=.∴原式的值为.18.(2019·遂宁)先化简,再求值ba a ab a b a b ab a +--÷-+-2222222 ,其中a,b 满足01)22=++-b a ( 解:b a a b a a b a b a b a +--÷-+-=2)())(2)((原式=b a b a b a b a +--⨯+-21=b a +-1∵01)22=++-b a (∴a=2,b=-1,∴原式=-117.(2)(2019·泰州,17题,8分)【解题过程】去分母:2x -5+3(x -2)=3x -3,去括号:2x -5+3x -6=3x -3,移项,合并:2x =8,系数化为1:x =4,经检验,x =4是原分式方程的解.21.(2019山东滨州,21,10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 是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解题过程】 解:原式=[-]•=•=,………………………………………………………………………………5分解不等式组,得1≤x <3,…………………………………………………………7分 则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1、2.……………………………………………………8分 当x=1时,原式无意义;…………………………………………………………9分 当x =2,∴原式=.……………………………………………………………10分17. (2)(2019·温州)224133x x x x x+-++. 【解题过程】原式=24-13x x x ++=233x x x ++=3(3)x x x ++=1x .19.(2019山东威海,19,7)列方程解应用题小明和小刚约定周末到某体育公园去打羽毛球.他们到体育公园的距离分别是1200米,300米.小刚骑自行车的速度是小明步行速度的3倍,若二人同时到达,则小明需提前4分钟出发,求小明和小刚两人的速度. 【解题过程】设小明的速度为x 米/分钟,则小刚的速度为3x 米/分钟, 根据题意,得, 解得x =50经检验,得x =50是分式方程的解, 所以,3x =150.答:小明和小刚两人的速度分别是50x 米/分钟,小刚的速度为150米/分钟. 20.(2019山东省青岛市,20,8分)甲、乙两人加工同一种零件,甲每天加工的数量是乙每天加工数量的1.5倍,两人各加工600个这种零件,甲比乙少用5天. (1)求甲、乙两人每天各加工多少个这种零件(2)已知甲、乙两人加工这种零件每天的加工费分别是150元和120元,现有3000个这种零件的加工任务,甲单独加工一段时间后另有安排,剩余任务由乙单独完成.如果总加工费不超过7800元,那么甲加工了多少天? 【解题过程】解:(1)设乙每天加工x 个零件,则甲每天加工1.5x 个零件,由题意得:60060051.5x x=+ 化简得600 1.56005 1.5x ⨯=+⨯ 解得40x = 1.560x ∴=经检验,40x =是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实际意义. 答:甲每天加工60个零件,乙每天加工,40个零件. (2)设甲加工了x 天,乙加工了y 天,则由题意得 604030001501207800x y x y +=⎧⎨+⎩①② 由①得75 1.5y x =-③将③代入②得150120(75 1.5)7800x x +- 解得40x ,答:甲至少加工了40天. 24.(2019·衡阳)某商店购进A 、B 两种商品,购买1个A 商品比购买1个B 商品多花10元,并且花费300元购买A 商品和花费100元购买B 商品的数量相等. (1)求购买一个A 商品和一个B 商品各需多少元:(2)商店准备购买A 、B 两种商品共80个,若A 商品的数量不少于B 商品数量的4倍,并且购买A 、B 商品的总费用不低于1000元且不高于1050元,那么商店有哪几种购买方案?1000300043x x-=解:(1)设买一个B 商品为x 元,则买一个A 商品为(x +10)元,则30010010x x=+,解得x =5元.所以买一个A 商品为需要15元,买一个B 商品需要5元. (2)设买A 商品为y 个,则买B 商品(80-y ) 由题意得4(80)1000155(80)1050y y y y ≥-⎧⎨≤+-≤⎩,解得64≤y ≤65;所以两种方案:①买A 商品64个,B 商品16个 ;②买A 商品65个,B 商品15个.20.(2019·黄冈)为了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红旗中学开展了“清明节祭扫”活动.全校学生从学校同时出发,步行4000米到达烈士纪念馆.学校要求九(1)班提前到达目的地,做好活动的准备工作.行走过程中,九(1)班步行的平均速度是其他班的1.25倍,结果比其他班提前10分钟到达.分别求九(l )班、其他班步行的平均速度. 【解题过程】1. (2019·自贡)解方程:xx−1−2x =1. 解:方程两边乘以x (x -1)得, x 2-2(x -1)=x (x -1) 解得,x =2.检验:当x =2时,x (x -1)≠0, ∴x =2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原分式方程的解为x =2.2. (2019·眉山) 在我市“青山绿水”行动中,某社区计划对面积为3600m 2的区域进行绿化,经投标由甲、乙两个工程队来完成.已知甲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是乙队每天能完成绿化面积的2倍,如果两队各自独立完成面积为600m 2区域的绿化时,甲队比乙队少用6天. (1)求甲、乙两工程队每天各能完成多少面积的绿化;(2)若甲队每天绿化费用是1.2万元,乙队每天绿化费用为0.5万元,社区要使这次绿化的总费用不超过40万元,则至少应安排乙工程队绿化多少天?解:(1)设乙队每天能完成的绿化面积为xm 2,则甲队每天能完成的绿化面积为2xm 2,根据题意,得:60060062x x-=,解得:x=50,经检验,x=50是原方程的解,∴2x=100. 答:甲队每天能完成的绿化面积为100m 2,乙队每天能完成的绿化面积为50m 2.(2)设甲工程队施工a 天,乙工程队施工b 天刚好完成绿化任务.由题意得:100a+50b=3600,则a=722b-=1362b -+,根据题意,得:1.2×722b-+0.5b ≤40,解得:b ≥32.答:至少应安排乙工程队绿化32天.3. (2019·乐山)如图,点A 、B 在数轴上,它们对应的数分别为2-,1+x x,且点A 、B 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求x 的值.解:根据题意得:21=+x x, 去分母,得)1(2+=x x , 去括号,得22+=x x ,解得2-=x经检验,2-=x 是原方程的解.4. (2019·达州) 端午节前后,张阿姨两次到超市购买同一种粽子, 节前,按标价购买,用了96元;节后,按标价的6折购买,用了72元,两次一共购买了27个,这种粽子的标价是多少? 解:设粽子的标价是x 元,则节后价格为0.6x, 根据题意得:276.07296=+x x ,57.6+72=16.2x,x=8,经检验:x=8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答:这种粽子的标价是8元.5. (2019·巴中)在”扶贫攻坚”活动中,某单位计划选购甲,乙两种物品慰问贫困户,已知甲物品的单价比乙物品的单价高10元,若用500元单独购买甲物品与450元单独购买乙物品的数量相同. ①请问甲,乙两种物品的单价各为多少?②如果该单位计划购买甲,乙两种物品共55件,总费用不少于5000元且不超过5050元,通过计算得出共有几种选购方案?解:(1)设甲物品x 元,则乙物品单价为(x -10)元,根据题意得:50045010x x ,解之,得x =100,经检验,x =10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所以x -10=90,答:甲物品单价为100元,乙物品单价为90元.(2)设购买甲种物品a 件,则购买乙种物品(55-a)件,根据题意得5000≤100a+90(55-a)≤5050,解之,得5≤a ≤10,因为a 是整数,所以a 可取的值有6个,故共有6种选购方案.6.(2019·泰安)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人们素有吃粽子的习俗.某商场在端午节来临之际用3000元购进A,B 两种粽子1100个,购买A 种粽子与购买B 种粽子的费用相同.已知A 种粽子的单价是B 种粽子单价的1.2倍. (1)求A,B 两种粽子的单价各是多少?(2)若计划用不超过7000元的资金再次购进A,B 两种粽子共2600个,已知A,B 两种粽子的进价不变.求A 种粽子最多能购进多少个?BA解:(1)设B 种粽子单价为x 元,则A 种粽子单价为1.2x 元,购买A 种粽子与购买B 种粽子的费用相同,共花费3000元,故两种粽子都花费1500元,根据题意得:1500150011001.2x x+=,解之,得x =2.5,经检验,x =2.5是原分式方程的解,∴1.2x =3,答:A 种粽子单价为3元,B 种粽子单价为2.5元;(2)设购进A 种粽子y 个,则购进B 种粽子(2600-y)个,根据题意得:3y+2.5(2600-y)≤7000,解之,得:y ≤1000,∴y 的最大值为1000,故A 种粽子最多能购进1000个.7. (2019·无锡)解方程:(2)1421+=-x x .解:去分母得x +1=4(x -2),解得 x =3,经检验 x = 3是方程的解.。
2019年中考数学复习口诀汇总特殊点的坐标特征:坐标平面点(x,y),横在前来纵在后;(+,+),(-,+),(-,-)和(+,-),四个象限分前后;x轴上y为0,x为0在y轴.象限角的平分线:象限角的平分线,坐标特征有特点,一、三横纵都相等,二、四横纵却相反.平行某轴的直线:平行某轴的直线,点的坐标有讲究,直线平行x轴,纵坐标相等横不同;直线平行于y轴,点的横坐标仍照旧.分式方程的解法步骤:同乘最简公分母,化成整式写清楚,求得解后须验根,原(根)留、增(根)舍,别含糊.分式混合运算法则:分式四则运算,顺序乘除加减,乘除同级运算,除法符号须变(乘);乘法进行化简,因式分解在先,分子分母相约,然后再行运算;加减分母需同,分母化积关键;找出最简公分母,通分不是很难;变号必须两处,结果要求最简.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大大取较大,小小取较小,小大、大小取中间,大小、小大无处找.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一次绝对值不等式的解集:大(鱼)于(吃)取两边,小(鱼)于(吃)取中间.单项式运算:加、减、乘、除、乘(开)方,三级运算分得清,系数进行同级(运)算,指数运算降级(进)行.因式分解:一提(公因式)二套(公式)三分组,细看几项不离谱,两项只用平方差,三项十字相乘法,阵法熟练不马虎,四项仔细看清楚,若有三个平方数(项),就用一三来分组,否则二二去分组,五项、六项更多项,二三、三三试分组,以上若都行不通,拆项、添项看清楚.去、添括号法则:去括号、添括号,关键看符号,括号前面是正号,去、添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添括号都变号.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同号相加一边倒;异号相加“大”减“小”,符号跟着大的跑;绝对值相等“零”正好.。
2019中考数学复习知识点同类项及其合并
合并同类项就是逆用乘法分配律
把多项式中同类项合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combiningliketerms)。
如果两个单项式,它们所含的字母相同,并且各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那么就称这两个单项式为同类项。
如2ab与-3ab,m2n与m2n都是同类项。
特别地,所有的常数项也都是同类项。
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同类项的合并(或合并同类项)。
同类项的合并应遵照法则进行: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为什么合并同类项时,要把各项的系数相加而字母和字母的指数都不改变,这有什么理论依据吗?
其实,合并同类项法则是有其理论依据的。
它所依据的就是大家早已熟知了的乘法分配律,a(b+c)=ab+ac。
合并同类项实际上就是乘法分配律的逆向运用。
即将同类项中的每一项都看成两个因数的积,由于各项中都含有相同的字母并且它们的指数也分别相同,故同类项中的每项都含有相同的因数。
合并时将分配律逆向运用,用相同的那个因数去乘以各项中另一个因数的代数和。
条件:①字母相同;②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
合并依据:乘法分配律。
一、选择题1. (2019山东滨州,11,3分)如图,在△OAB和△OCD中,OA=OB,OC=OD,OA>OC,∠AOB=∠COD=40°,连接AC,BD交于点M,连接OM.下列结论:①AC=BD;②∠AMB=40°;③OM平分∠BOC;④MO平分∠BMC.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4 B.3 C.2 D.1【答案】B【思路分析】如图,先证明△AOC≌△BOD,得出AC=BD;由△AOC≌△BOD,得∠MAO=∠MBO,再结合对顶角相等,得出∠AMB=∠AOB=40°;过点O分别作AC和BD的垂线,由面积法得出OE=OF,再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MO平分∠BMC;在△AOC中,∵OA>OC,∴∠ACO>∠OAC,再由△AOC≌△BOD,得∠OAC=∠OBD,得∠ACO>∠OBM,在△OCM和△OBM中,∠ACO>∠OBM,∠OMC=∠OMB,∴∠COM<∠BOM,故③错误.所以①②④正确.【解题过程】∵∠AOB=∠COD,∴∠AOC=∠BOD,又∵OA=OB,OC=OD,∴△AOC≌△BOD,∴AC=BD,故①正确;∵△AOC≌△BOD,∴∠MAO=∠MBO,如图,设OA与BD相交于N,又∵∠ANM=∠BNO,∴∠AMB=∠AOB=40°,故②正确;如图,过点O分别作AC和BD的垂线,垂足分别是E,F,∵△AOC≌△BOD,AC=BD,∴OE=OF,∴MO平分∠BMC,故④正确;在△AOC中,∵OA>OC,∴∠ACO>∠OAC,∵△AOC ≌△BOD,∴∠OAC=∠OBD,∴∠ACO>∠OBM,在△OCM和△OBM中,∠ACO>∠OBM,∠OMC=∠OMB,∴∠COM<∠BOM,故③错误,所以①②④正确.故选B.【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2.(2019山东菏泽,6,3分)如图,D是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DE=FE,FC∥AB,若AB=4,CF=3,则BD的长是()A.0.5 B.1 C.1.5 D.2【答案】B【解析】解:∵CF ∥AB ,∴∠A =∠FCE ,∠ADE =∠F ,在△ADE 和△FCE 中 ∠ ∠,∴△ADE ≌△CFE (AAS ),∴AD =CF =3,∵AB =4,∴DB =AB ﹣AD =4﹣3=1,故选B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 (2019山东青岛,7,3分)如图,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AE BD ⊥,垂足为F .若35ABC ∠=︒,50C ∠=︒,则CDE ∠的度数为( )A .35︒B .40︒C .45︒D .50︒【答案】A【解析】解: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AE BD ⊥, ABD EBD ∴∠=∠,AFB EFB ∠=∠,BF BF =,()ABF EBF ASA ∴∆∆∽,AF EF ∴=,AB BE =,AD DE ∴=,35ABC ∠=︒,50C ∠=︒,18095BAC ABC C ∴∠=︒-∠-∠=︒,在DAB ∆与DEB ∆中AB BE AD DE BD BD =⎧⎪=⎨⎪=⎩,,,,()ABD EAD SSS ∴∆≅∆,95BED BAD ∴∠=∠=︒,360959535145ADE ∴∠=︒-︒-︒-︒=︒,18035CDE ADE ∴∠=︒-∠=︒,故选A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二、填空题1. (2019山东德菏泽,19,3分)如图,在△ABC 中,∠ACB =120°,BC =4,D 为AB 的中点,DC ⊥BC ,则△ABC 的面积是 .【答案】8 .【解析】解:∵DC ⊥BC ,∴∠BCD =90°,∵∠ACB =120°,∴∠ACD =30°,延长CD 到H 使DH =CD ,∵D 为AB 的中点,∴AD =BD ,在△ADH 与△BCD 中,,∴△ADH ≌△BCD (SAS ),∴AH =BC =4,∠H =∠BCD =90°,∵∠ACH =30°,∴CH AH =4 ,∴CD =2 ,∴△ABC 的面积=2S △BCD =2 4×2 8 ,故答案为:8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三、解答题1. (2019四川省乐山市,19,9) 如图,线段AC 、BD 相交于点E ,DE AE = ,CE BE =.求证:C B ∠=∠.第19题图【思路分析】欲证明∠B=∠C ,只要证明△ABE ≌△DCE 即可.【解题过程】证明:在AEB ∆和DEC ∆中,DE AE = ,CE BE =,DEC AEB ∠=∠AEB ∆∴≌DEC ∆,故C B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 (2019山东省淄博市,19,5分)已知,在如图所示的“风筝”图案中,AB =AD ,AC =AE ,∠BAE =∠DA C . 求证:∠E =∠C .【思路分析】证明△ABC 和△ADE 全等.【解题过程】∵∠BAE =∠DAC ,∴∠BAE +∠EAC =∠DAC +∠EAC ,即∠BAC =∠DAE .在△ABC 和△ADE 中,AB AD BAC DAE AC AE ⎧⎪∠=∠⎨⎪⎩==,∴△ABC ≌△ADE (SAS ),∴∠E =∠C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 、SAS 、ASA 、AAS 、HL .3. (2019四川南充,20,6分)如图,AB DE =,BF EC =,B E ∠=∠,求证://AC DF .【思路分析】要证明//AC DF ,只要证明ACB DFE ∠=∠即可,要证明ACB DFE ∠=∠,只要证明ABC DEF ∆≅∆即可,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可以证明ABC DEF ∆≅∆,本题得以解决.【解题过程】解:证明:BF EC =,BF FC EC FC ∴+=+,BC EF ∴=,在ABC ∆和DEF ∆中,ABDEAB DE B E BC EF =⎧⎪∠=∠⎨⎪=⎩,()ABC DEF SAS ∴∆≅∆,ACB DFE ∴∠=∠,//AC DF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4. (2019广东广州,18,9分)如图,D 是AB 上一点,DF 交AC 于点E ,DE =FE ,FC ∥AB ,求证:△ADE ≌CFE .【思路分析】利用AAS 证明:△ADE ≌CFE .【解题过程】证明:∵FC ∥AB ,∴∠A =∠FCE ,∠ADE =∠F ,在△ADE 与△CFE 中:∵ ∠ ∠,∴△ADE ≌△CFE (AAS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5. (2019湖北宜昌,18,7分)如图,在△ABC 中,D 是BC 边上的一点,AB =DB ,BE 平分∠ABC ,交AC 边于点E ,连接DE .(1)求证:△ABE ≌△DBE ;(2)若∠A =100°,∠C =50°,求∠AEB 的度数.【思路分析】(1)由角平分线定义得出∠ABE =∠DBE ,由SAS 证明△ABE ≌△DBE 即可;(2)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ABC =30°,由角平分线定义得出∠ABE =∠DBE ∠ABC =15°,在△ABE 中,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答案.【解题过程】解:(1)证明:∵BE 平分∠ABC ,∴∠ABE =∠DBE ,在△ABE 和△DBE 中,,∴△ABE ≌△DBE (SAS );(2)解:∵∠A =100°,∠C =50°,∴∠ABC =30°,∵BE 平分∠ABC ,∴∠ABE =∠DBE ∠ABC =15°,在△ABE 中,∠AEB =180°﹣∠A ﹣∠ABE =180°﹣100°﹣15°=65°.【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6.(2019四川南充,18,6分)如图,点O 是线段AB 的中点,//OD BC 且OD BC =.(1)求证:AOD OBC ∆≅∆;(2)若35ADO ∠=︒,求DOC ∠的度数.【思路分析】(1)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得到AO BO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OD OBC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题过程】解:(1)证明:点O 是线段AB 的中点,AO BO ∴=,//OD BC ,AOD OBC ∴∠=∠,在AOD ∆与OBC ∆中,AO BO AOD OBC OD BC =⎧⎪∠=∠⎨⎪=⎩,()AOD OBC SAS ∴∆≅∆;(2)解:AOD OBC ∆≅∆,35ADO OCB ∴∠=∠=︒,//OD BC ,35DOC OCB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7. (2019四川宜宾,18,6分)如图,AB AD =,AC AE =,BAE DAC ∠=∠.求证:C E ∠=∠.【思路分析】由“SAS ”可证ABC ADE ∆≅∆,可得C E ∠=∠.【解题过程】解:证明:BAE DAC ∠=∠BAE CAE DAC CAE ∴∠+∠=∠+∠CAB EAD ∴∠=∠,且AB AD =,AC AE =()ABC ADE SAS ∴∆≅∆C E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8. (2019浙江温州,18,8分)如图,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E 是AB 边上一点,过点C 作//CF AB 交ED 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BDE CDF ∆≅∆.(2)当AD BC ⊥,1AE =,2CF =时,求AC 的长.【思路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 FCD ∠=∠,BED F ∠=∠,由AD 是BC 边上的中线,得到BD CD =,于是得到结论;(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2BE CF ==,求得123AB AE BE =+=+=,于是得到结论.【解题过程】解:(1)证明://CF AB ,B FCD ∴∠=∠,BED F ∠=∠, AD 是BC 边上的中线,BD CD ∴=,()BDE CDF AAS ∴∆≅∆;(2)解:BDE CDF ∆≅∆,2BE CF ∴==,123AB AE BE ∴=+=+=,AD BC ⊥,BD CD =,3AC AB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一、选择题1. (2019贵州省安顺市,7,3分)如图,点B 、F 、C 、E 在一条直线上,AB ∥DE ,AC ∥DF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断△ABC ≌△DEF 的是( )A .AB =DEB .∠A =∠DC .AC =DFD .BF =EC 【答案】A【解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 =∠E ,∠ACB =∠DFE ,再利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结合四个选项所给条件进行分析即可.解:∵AB ∥DE ,AC ∥DF ,∴∠B =∠E ,∠ACB =∠DFE ,A 、添加AB =DE 可利用AAS 判断△ABC ≌△DEF ,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 、添加∠A =∠D 无法判断△ABC ≌△DEF ,故此选项符合题意;C 、添加AC =DF 可利用AAS 判断△ABC ≌△DEF ,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 、添加BF =EC 可得BC =EF ,可利用ASA 判断△ABC ≌△DEF ,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B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一、选择题1. (2019黑龙江绥化,8题,3分)小明去商店购买A,B两种玩具,共用了10元钱,A种玩具每件1元,B种玩具每件2元,若每种玩具至少买一件,且A种玩具的数量多于B种玩具的数量,则小明的购买方案有( )A.5种B.4种C.3种D.2种【答案】C【解析】设购买A种玩具x个,花x元,则买B种玩具花(10-x)元,购买102x-个,由题意得102xx->,∴103x>,又∵每种玩具至少买一件,∴A玩具最多买8件,其中x应为偶数,∴x=4,6,8,故选C.【知识点】不等式的应用2.(2019•常德)小明网购了一本《好玩的数学》,同学们想知道书的价格,小明让他们猜.甲说:“至少15元.”乙说:“至多12元.”丙说:“至多10元.”小明说:“你们三个人都说错了”.则这本书的价格x(元)所在的范围为()A.10<x<12 B.12<x<15 C.10<x<15 D.11<x<14【分析】根据题意得出不等式组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可得:12<x<15,∴12<x<15故选:B.3.(2019•怀化)为了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某单位针对某山区贫困村的实际情况,特向该村提供优质种羊若干只.在准备配发的过程中发现:公羊刚好每户1只;若每户发放母羊5只,则多出17只母羊,若每户发放母羊7只,则有一户可分得母羊但不足3只.这批种羊共()只.A.55 B.72 C.83 D.89【分析】设该村共有x户,则母羊共有(5x+17)只,根据“每户发放母羊7只时有一户可分得母羊但不足3只”列出关于x的不等式组,解之求得整数x的值,再进一步计算可得.【解答】解:设该村共有x户,则母羊共有(5x+17)只,由题意知,解得:<x<12,∵x为整数,∴x=11,则这批种羊共有11+5×11+17=83(只),故选:C.4.(2019•绵阳)红星商店计划用不超过4200元的资金,购进甲、乙两种单价分别为60元、100元的商品共50件,据市场行情,销售甲、乙商品各一件分别可获利10元、20元,两种商品均售完.若所获利润大于750元,则该店进货方案有()A.3种B.4种C.5种D.6种【分析】设该店购进甲种商品x件,则购进乙种商品(50﹣x)件,根据“购进甲乙商品不超过4200元的资金、两种商品均售完所获利润大于750元”列出关于x的不等式组,解之求得整数x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设该店购进甲种商品x件,则购进乙种商品(50﹣x)件,根据题意,得:,解得:20≤x<25,∵x为整数,∴x=20、21、22、23、24,∴该店进货方案有5种,故选:C.二.填空题(共2小题)1.(2019•大渡口区)商店购进一批文具盒,进价每个4元,零售价每个6元,为促销决定打折销售,但利润率仍然不低于20%,那么该文具盒实际价格最多可打8折销售.【分析】由题意可知:利润率为20%时,获得的利润为4×20%=0.8元;若打x折该商品获得的利润=该商品的标价×﹣进价,列出不等式,解得x的值即可.【解答】解:设可以打x折出售此商品,由题意得:,解得:x≥8,答:该文具盒实际价格最多可打8折,故答案为:82.(2019•荆州)对非负实数x“四舍五入”到个位的值记为(x),即当n为非负整数时,若n﹣0.5≤x<n+0.5,则(x)=n.如(1.34)=1,(4.86)=5.若(0.5x﹣1)=6,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13≤x<15.【分析】根据题意得到:6﹣0.5≤0.5x﹣1<6+0.5,据此求得x的取值范围.【解答】解:依题意得:6﹣0.5≤0.5x﹣1<6+0.5解得13≤x<15.故答案是:13≤x<15.三、解答题1.(2019内蒙古赤峰,22,12分)某校开展校园艺术节系列活动,派小明到文体超市购买若干个文具袋作为奖品.这种文具袋标价每个10元,请认真阅读结账时老板与小明的对话:(1)结合两人的对话内容,求小明原计划购买文具袋多少个?(2)学校决定,再次购买钢笔和签字笔共50支作为补充奖品,两次购买奖品总支出不超过400元.其中钢笔标价每支8元,签字笔标价每支6元,经过沟通,这次老板给予8折优惠,那么小明最多可购买钢笔多少支?【思路分析】(1)设小明原计划购买文具袋x个,则实际购买了(x+1)个,根据对话内容列出方程并解答;(2)设小明可购买钢笔y支,根据两种物品的购买总费用不超过400元列出不等式并解答.【解题过程】解:(1)设小明原计划购买文具袋x个,则实际购买了(x+1)个,依题意得:10(x+1)×0.85=10x﹣17.解得x=17.答:小明原计划购买文具袋17个.(2)设小明可购买钢笔y支,则购买签字笔(50﹣x)支,依题意得:[8y+6(50﹣y)]×80%≤400.解得y≤100.即y最大值=100.答:明最多可购买钢笔100支.【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2.(2019•张家界)某社区购买甲、乙两种树苗进行绿化,已知甲种树苗每棵30元,乙种树苗每棵20元,且乙种树苗棵数比甲种树苗棵数的2倍少40棵,购买两种树苗的总金额为9000元.(1)求购买甲、乙两种树苗各多少棵?(2)为保证绿化效果,社区决定再购买甲、乙两种树苗共10棵,总费用不超过230元,求可能的购买方案?【分析】(1)设购买甲种树苗x棵,购买乙种树苗(2x﹣40)棵,由题意可得,30x+20(2x﹣40)=9000;(2)设购买甲树苗y棵,乙树苗(10﹣y)棵,根据题意可得,30y+20(10﹣y)≤230,根据y的范围确定购买方案即可;【解答】解:(1)设购买甲种树苗x棵,购买乙种树苗(2x﹣40)棵,由题意可得,30x+20(2x﹣40)=9000,70x=9800,x=140,∴购买甲种树苗140棵,乙种树苗240棵;(2)设购买甲树苗y棵,乙树苗(10﹣y)棵,根据题意可得,30y+20(10﹣y)≤230,10y≤30,∴y≤3;购买方案1:购买甲树苗3棵,乙树苗7棵;购买方案2:购买甲树苗2棵,乙树苗8棵;购买方案3:购买甲树苗1棵,乙树苗9棵;购买方案4:购买甲树苗0棵,乙树苗10棵;3.(2019•河南)学校计划为“我和我的祖国”演讲比赛购买奖品.已知购买3个A奖品和2个B奖品共需120元;购买5个A奖品和4个B奖品共需210元.(1)求A,B两种奖品的单价;(2)学校准备购买A,B两种奖品共30个,且A奖品的数量不少于B奖品数量的.请设计出最省钱的购买方案,并说明理由.【分析】(1)设A的单价为x元,B的单价为y元,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即可求解;(2)设购买A奖品z个,则购买B奖品为(30﹣z)个,购买奖品的花费为W元,根据题意得到由题意可知,z≥(30﹣z),W=30z+15(30﹣z)=450+15z,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解答】解:(1)设A的单价为x元,B的单价为y元,根据题意,得,∴,∴A的单价30元,B的单价15元;(2)设购买A奖品z个,则购买B奖品为(30﹣z)个,购买奖品的花费为W元,由题意可知,z≥(30﹣z),∴z≥,W=30z+15(30﹣z)=450+15z,当z=8时,W有最小值为570元,即购买A奖品8个,购买B奖品22个,花费最少;4.(2019•孝感)为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某市准备为试点学校采购一批A、B两种型号的一体机.经过市场调查发现,今年每套B型一体机的价格比每套A型一体机的价格多0.6万元,且用960万元恰好能购买500套A型一体机和200套B型一体机.(1)求今年每套A型、B型一体机的价格各是多少万元?(2)该市明年计划采购A型、B型一体机共1100套,考虑物价因素,预计明年每套A型一体机的价格比今年上涨25%,每套B型一体机的价格不变,若购买B型一体机的总费用不低于购买A型一体机的总费用,那么该市明年至少需要投入多少万元才能完成采购计划?【分析】(1)直接利用今年每套B型一体机的价格比每套A型一体机的价格多0.6万元,且用960万元恰好能购买500套A型一体机和200套B型一体机,分别得出方程求出答案;(2)根据题意表示出总费用进而利用一次函数增减性得出答案.【解答】解:(1)设今年每套A型一体机的价格为x万元,每套B型一体机的价格为y万元,由题意可得:,解得:,答:今年每套A型的价格各是1.2万元、B型一体机的价格是1.8万元;(2)设该市明年购买A型一体机m套,则购买B型一体机(1100﹣m)套,由题意可得:1.8(1100﹣m)≥1.2(1+25%)m,解得:m≤600,设明年需投入W万元,W=1.2×(1+25%)m+1.8(1100﹣m)=﹣0.3m+1980,∵﹣0.3<0,∴W随m的增大而减小,∵m≤600,∴当m=600时,W有最小值﹣0.3×600+1980=1800,故该市明年至少需投入1800万元才能完成采购计划.5.(2019•广东)某校为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计划购买篮球、足球共60个,已知每个篮球的价格为70元,每个足球的价格为80元.(1)若购买这两类球的总金额为4600元,求篮球,足球各买了多少个?(2)若购买篮球的总金额不超过购买足球的总金额,求最多可购买多少个篮球?【分析】(1)设购买篮球x个,购买足球y个,根据总价=单价×购买数量结合购买篮球、足球共60个\购买这两类球的总金额为4600元,列出方程组,求解即可;(2)设购买了a个篮球,则购买(60﹣a)个足球,根据购买篮球的总金额不超过购买足球的总金额,列不等式求出x的最大整数解即可.【解答】解:(1)设购买篮球x个,购买足球y个,依题意得:.解得.答:购买篮球20个,购买足球40个;(2)设购买了a个篮球,依题意得:70a≤80(60﹣a)解得a≤32.答:最多可购买32个篮球.6.(2019•资阳)为了参加西部博览会,资阳市计划印制一批宣传册.该宣传册每本共10页,由A、B两种彩页构成.已知A种彩页制版费300元/张,B种彩页制版费200元/张,共计2400元.(注:彩页制版费与印数无关)(1)每本宣传册A、B两种彩页各有多少张?(2)据了解,A种彩页印刷费2.5元/张,B种彩页印刷费1.5元/张,这批宣传册的制版费与印刷费的和不超过30900元.如果按到资阳展台处的参观者人手一册发放宣传册,预计最多能发给多少位参观者?【分析】(1)设每本宣传册A、B两种彩页各有x,y张,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解答即可;(2)设最多能发给a位参观者,根据题意得出不等式解答即可.【解答】解:(1)设每本宣传册A、B两种彩页各有x,y张,,解得:,答:每本宣传册A、B两种彩页各有4和6张;(2)设最多能发给a位参观者,可得:2.5×4a+1.5×6a+2400≤30900,解得:a≤1500,答:最多能发给1500位参观者.7.(2019•岳阳)岳阳市整治农村“空心房”新模式,获评全国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40案例.据了解,我市某地区对辖区内“空心房”进行整治,腾退土地1200亩用于复耕和改造,其中复耕土地面积比改造土地面积多600亩.(1)求复耕土地和改造土地面积各为多少亩?(2)该地区对需改造的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建设若干花卉园和休闲小广场,要求休闲小广场总面积不超过花卉园总面积的,求休闲小广场总面积最多为多少亩?【分析】(1)设改造土地面积是x亩,则复耕土地面积是(600+x)亩.根据“复耕土地面积+改造土地面积=1200亩”列出方程并解答;(2)设休闲小广场总面积是y亩,则花卉园总面积是(300﹣y)亩,根据“休闲小广场总面积不超过花卉园总面积的”列出不等式并解答.【解答】解:(1)设改造土地面积是x亩,则复耕土地面积是(600+x)亩,由题意,得x+(600+x)=1200解得x=300.则600+x=900.答:改造土地面积是300亩,则复耕土地面积是900亩;(2)设休闲小广场总面积是y亩,则花卉园总面积是(300﹣y)亩,由题意,得y≤(300﹣y).解得y≤75.故休闲小广场总面积最多为75亩.答:休闲小广场总面积最多为75亩.8.(2019•聊城)某商场的运动服装专柜,对A,B两种品牌的运动服分两次采购试销后,效益可观,计划继续采购进行销售.已知这两种服装过去两次的进货情况如下表:(1)问A,B两种品牌运动服的进货单价各是多少元?(2)由于B品牌运动服的销量明显好于A品牌,商家决定采购B品牌的件数比A品牌件数的倍多5件,在采购总价不超过21300元的情况下,最多能购进多少件B品牌运动服?【分析】(1)直接利用两次采购的总费用得出等式进而得出答案;(2)利用采购B品牌的件数比A品牌件数的倍多5件,在采购总价不超过21300元,进而得出不等式求出答案.【解答】解:(1)设A,B两种品牌运动服的进货单价各是x元和y元,根据题意可得:,解得:,答:A,B两种品牌运动服的进货单价各是240元和180元;(2)设购进A品牌运动服m件,购进B品牌运动服(m+5)件,则240m+180(m+5)≤21300,解得:m≤40,经检验,不等式的解符合题意,∴m+5≤×40+5=65,答:最多能购进65件B品牌运动服.9.(2019•北碚区)某杨梅园的杨梅除了运往市区销售外,还可以让市民亲自去园内采摘购买.已知今年5月份该杨梅在市区、园区的销售价格分别为16元/千克、20元/千克,今年5月份一共销售了2500千克,总销售额为44000元.(1)5月份该杨梅在市区、园区各销售了多少千克?(2)6月份是杨梅销售旺季,为了促销,杨梅园决定6月份将该杨梅在市区、园区的销售价格均在今年5月份的基础上降低a%,预计这种杨梅在市区、园区的销售量将在今年5月份的基础上分别增长30%、20%,要使6月份该杨梅的总销售额不低于49680元,则a的最大值是多少?【分析】(1)设在市区销售了x千克,则在园区销售了(2500﹣x)千克,根据等量关系:总销售额为44000元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题目中的不等关系是:6月份该杨梅的总销售额不低于49680元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解答】解:(1)设在市区销售了x千克,则在园区销售了(2500﹣x)千克,则16x+20(2500﹣x)=44000,解得x=1500,2500﹣x=1000.故今年5月份该杨梅在市区销售了1500千克,在园区销售了1000千克.(2)依题意有16(1﹣a%)×1500(1+30%)+20(1﹣a%)×1000(1+20%)≥49680,55200(1﹣a%)≥49680,解得:a≤10.故a的最大值是10.10.(2019•万州区)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保日,为了提倡低碳环保,某公司决定购买12台节能新设备,现有甲乙两种型号的设备可供选购,经调查,购4台甲比购3台乙多用18万元,购3台甲比购4台乙少用4万元(1)求甲乙两种设备的单价;(2)该公司决定购买甲设备不少于5台,购买资金不超过136万元,你认为该公司有几种购买方案?并直接写出最省钱的购买方案.【分析】(1)设甲设备的单价为x万元,乙设备的单价为y万元,根据“购4台甲比购3台乙多用18万元,购3台甲比购4台乙少用4万元”,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2)设购进甲设备m台,则购进乙设备(12﹣m)台,根据购买甲设备不少于5台且购买资金不超过136万元,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之即可得出m的取值范围,结合m为整数可得出各购买方案,再由甲设备的单价>乙设备的单价可找出最省钱的购买方案.【解答】解:(1)设甲设备的单价为x万元,乙设备的单价为y万元,依题意,得:,解得:.答:甲设备的单价为12万元,乙设备的单价为10万元.(2)设购进甲设备m台,则购进乙设备(12﹣m)台,依题意,得:,解得:5≤m≤8.∵m为整数,∴m=5,6,7,8,∴该公司共有4种购买方案,方案1:购进甲设备5台,乙设备7台;方案2:购进甲设备6台,乙设备6台;方案3:购进甲设备7台,乙设备5台;方案4:购进甲设备8台,乙设备4台.∵甲设备的单价>乙设备的单价,∴方案1购进甲设备5台,乙设备7台最省钱.11.(2019•遵义)某校计划组织240名师生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旅游公司有A,B两种客车可供租用,A型客车每辆载客量45人,B型客车每辆载客量30人.若租用4辆A型客车和3辆B型客车共需费用10700元;若租用3辆A型客车和4辆B型客车共需费用10300元.(1)求租用A,B两型客车,每辆费用分别是多少元;(2)为使240名师生有车坐,且租车总费用不超过1万元,你有哪几种租车方案?哪种方案最省钱?【分析】(1)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方程组,从而可以求得租用A,B两型客车,每辆的费用;(2)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不等式,从而可以得到有哪几种租车方案和最省钱的方案.【解答】解:(1)设租用A,B两型客车,每辆费用分别是x元、y元,,解得,,答:租用A,B两型客车,每辆费用分别是1700元、1300元;(2)设租用A型客车a辆,租用B型客车b辆,,解得,,,,∴共有三种租车方案,方案一:租用A型客车2辆,B型客车5辆,费用为9900元,方案二:租用A型客车4辆,B型客车2辆,费用为9400元,方案三:租用A型客车5辆,B型客车1辆,费用为9800元,由上可得,方案二:租用A型客车4辆,B型客车2辆最省钱.12.(2019•荆州)为拓展学生视野,促进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的深度融合,荆州市某中学组织八年级全体学生前往松滋洈水研学基地开展研学活动.在此次活动中,若每位老师带队14名学生,则还剩10名学生没老师带;若每位老师带队15名学生,就有一位老师少带6名学生,现有甲、乙两种大型客车,它们的载客量和租金如表所示:学校计划此次研学活动的租金总费用不超过3000元,为安全起见,每辆客车上至少要有2名老师.(1)参加此次研学活动的老师和学生各有多少人?(2)既要保证所有师生都有车坐,又要保证每辆车上至少要有2名老师,可知租车总辆数为8辆;(3)学校共有几种租车方案?最少租车费用是多少?【分析】(1)设参加此次研学活动的老师有x人,学生有y人,根据“若每位老师带队14名学生,则还剩10名学生没老师带;若每位老师带队15名学生,就有一位老师少带6名学生”,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2)利用租车总辆数=师生人数÷35结合每辆客车上至少要有2名老师,即可得出租车总辆数为8辆;(3)设租35座客车m辆,则需租30座的客车(8﹣m)辆,根据8辆车的座位数不少于师生人数及租车总费用不超过3000元,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之即可得出m的取值范围,结合m为正整数即可得出租车方案数,设租车总费用为w元,根据租车总费用=400×租用35座客车的数量+320×租用30座客车的数量,即可得出w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再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最值问题.【解答】解:(1)设参加此次研学活动的老师有x人,学生有y人,依题意,得:,解得:.答:参加此次研学活动的老师有16人,学生有234人.(2)∵(234+16)÷35=7(辆)……5(人),16÷2=8(辆),∴租车总辆数为8辆.故答案为:8.(3)设租35座客车m辆,则需租30座的客车(8﹣m)辆,依题意,得:,解得:2≤m≤5.∵m为正整数,∴m=2,3,4,5,∴共有4种租车方案.设租车总费用为w元,则w=400m+320(8﹣m)=80m+2560,∵80>0,∴w的值随m值的增大而增大,∴当m=2时,w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2720.∴学校共有4种租车方案,最少租车费用是2720元.13.(2019•滨州)有甲、乙两种客车,2辆甲种客车与3辆乙种客车的总载客量为180人,1辆甲种客车与2辆乙种客车的总载客量为105人.(1)请问1辆甲种客车与1辆乙种客车的载客量分别为多少人?(2)某学校组织240名师生集体外出活动,拟租用甲、乙两种客车共6辆,一次将全部师生送到指定地点.若每辆甲种客车的租金为400元,每辆乙种客车的租金为280元,请给出最节省费用的租车方案,并求出最低费用.【分析】(1)可设辆甲种客车与1辆乙种客车的载客量分别为x人,y人,根据等量关系2辆甲种客车与3辆乙种客车的总载客量为180人,1辆甲种客车与2辆乙种客车的总载客量为105人,列出方程组求解即可;(2)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组,进而求解即可.【解答】解:(1)设辆甲种客车与1辆乙种客车的载客量分别为x人,y人,,解得:,答:1辆甲种客车与1辆乙种客车的载客量分别为45人和30人;(2)设租用甲种客车a辆,依题意有:,解得:6>a≥4,因为a取整数,所以a=4或5,a=4时,租车费用最低,为4×400+2×280=2160.14.(2019•大渡口区)母亲节前夕,某商店从厂家购进A、B两种礼盒,已知A、B两种礼盒的单价比为3:4,单价和为210元.(1)求A、B两种礼盒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2)该商店购进这两种礼盒恰好用去9900元,且购进A种礼盒最多36个,B种礼盒的数量不超过A种礼盒数量的2倍,共有几种进货方案?(3)根据市场行情,销售一个A钟礼盒可获利12元,销售一个B种礼盒可获利18元.为奉献爱心,该店主决定每售出一个B种礼盒,为爱心公益基金捐款m元,每个A种礼盒的利润不变,在(2)的条件下,要使礼盒全部售出后所有方案获利相同,m值是多少?此时店主获利多少元?【分析】(1)利用A、B两种礼盒的单价比为3:4,单价和为210元,得出等式求出即可;(2)利用两种礼盒恰好用去9900元,结合(1)中所求,得出等式,利用两种礼盒的数量关系求出即可;(3)首先表示出店主获利,进而利用w,m关系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解答】解(1)设A种礼盒单价为3x元,B种礼盒单价为4x元,则:3x+4x=2107x=210X=30所以A种礼盒单价为3×30=90元,B种礼盒单价为4×30=120元.(2)设A种礼盒购进a个,购进B种礼盒b个,则:90a+120b=9900,可列不等式组为:解得:30≤a≤36因为礼盒个数为整数,所以符合的方案有2种,分别是:第一种:A种礼盒30个,B种礼盒60个,第二种:A种礼盒34个,B种礼盒57个.(3)设该商店获利w元,由(2)可知:w=12a+(18﹣m)b,则w=(2﹣m)b+1320若使所有方案都获利相同,则令2﹣m=0得m=2,此时店主获利1320元.。
代数部分
第二章:代数式
基础知识点:
一、代数式
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代数式。
单独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代数式的值:用数值代替代数里的字母,计算后得到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3、代数式的分类:
⎪⎪⎩
⎪⎪⎨⎧⎪⎩⎪⎨⎧⎩⎨⎧无理式分式
多项式单项式整式有理式代数式 二、整式的有关概念及运算
1、概念
(1)单项式:像x 、7、y x 22,这种数与字母的积叫做单项式。
单独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系数。
(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多项式的项:多项式中每一个单项式都叫多项式的项。
一个多项式含有几项,就叫几项式。
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不含字母的项叫常数项。
升(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大)到大(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降)幂排列。
(3)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2、运算
(1)整式的加减:
合并同类项: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及字母的指数不变。
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变号。
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变号。
整式的加减实际上就是合并同类项,在运算时,如果遇到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2)整式的乘除:
幂的运算法则:其中m 、n 都是正整数
同底数幂相乘:n m n m a a a +=⋅;同底数幂相除:n m n m a a a -=÷;幂的乘方:
mn n m a a =)(积的乘方:n n n b a ab =)(。
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用它们系数的积作为积的系数,对于相同的字母,用它们的指数的和作为这个字母的指数;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单项除单项式: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乘法公式:
平方差公式:22))((b a b a b a -=-+;
完全平方公式:
2222)(b ab a b a ++=+,2222)(b ab a b a +-=- 三、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概念: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因式分解。
2、常用的因式分解方法:
(1)提取公因式法:)(c b a m mc mb ma ++=++
(2)运用公式法:
平方差公式:))((22b a b a b a -+=-;完全平方公式:222)(2b a b ab a ±=+±
(3)十字相乘法:))(()(2b x a x ab x b a x ++=+++
(4)分组分解法:将多项式的项适当分组后能提公因式或运用公式分解。
(5)运用求根公式法:若
)0(02≠=++a c bx ax 的两个根是1x 、2x ,则有: ))((212x x x x a c bx ax --=++
3、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1)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那么先提公因式;
(2)提出公因式或无公因式可提,再考虑可否运用公式或十字相乘法;
(3)对二次三项式,应先尝试用十字相乘法分解,不行的再用求根公式法。
(4)最后考虑用分组分解法。
四、分式
1、分式定义:形如B
A 的式子叫分式,其中A 、
B 是整式,且B 中含有字母。
(1)分式无意义:B=0时,分式无意义; B ≠0时,分式有意义。
(2)分式的值为0:A=0,B ≠0时,分式的值等于0。
(3)分式的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方法是把分子、分母因式分解,再约去公因式。
(4)最简分式: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时,叫做最简分式。
分式运算的最终结果若是分式,一定要化为最简分式。
(5)通分: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分式相等的同分母分式的过程,叫做分式的通分。
(6)最简公分母:各分式的分母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
(7)有理式:整式和分式统称有理式。
2、分式的基本性质:
(1))0(的整式是≠⋅⋅=M M B M A B A ;(2))0(的整式是≠÷÷=M M
B M A B A (3)分式的变号法则:分式的分子,分母与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3、分式的运算:
(1)加、减: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把它们通分成同分母的分式再相加减。
(2)乘:先对各分式的分子、分母因式分解,约分后再分子乘以分子,分母乘以分母。
(3)除:除以一个分式等于乘上它的倒数式。
(4)乘方:分式的乘方就是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五、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的概念:式子)0(≥a a 叫做二次根式。
(1)最简二次根式: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式的二次根式叫最简二次根式。
(2)同类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之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3)分母有理化: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叫做分母有理化。
(4)有理化因式:把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含有二次根式,我们就说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常用的有理化因式有:a 与a ;d c b a +与d c b a -)
2、二次根式的性质:
(1) )0()(2≥=a a a ;(2)⎩⎨⎧<-≥==)
0()0(2a a a a a a ;
(3)b a ab ⋅=(a ≥0,b ≥0);(4))0,0(≥≥=b a b a b a
3、运算:
(1)二次根式的加减:将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的乘法:ab b a =⋅(a ≥0,b ≥0)。
(3)二次根式的除法:)0,0(≥≥=b a b a b a
二次根式运算的最终结果如果是根式,要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例题:
一、因式分解:
1、提公因式法:
例1、)(6)(2422x y b y x a -+-
分析:先提公因式,后用平方差公式解:略
[规律总结]因式分解本着先提取,后公式等,但应把第一个因式都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往往需要对分解后的每一个因式进行最后的审查,如果还能分解,应继续分解。
2、十字相乘法:
例2、(1)36524--x x ;(2)12)(4)(2-+-+y x y x
分析:可看成是2x 和(x+y)的二次三项式,先用十字相乘法,初步分解。
解:略
[规律总结]应用十字相乘法时,注意某一项可是单项的一字母,也可是某个多项式或整式,有时还需要连续用十字相乘法。
3、分组分解法:
例3、2223--+x x x
分析:先分组,第一项和第二项一组,第三、第四项一组,后提取,再公式。
解:略
[规律总结]对多项式适当分组转化成基本方法因式分组,分组的目的是为了用提公因式,十字相乘法或公式法解题。
4、求根公式法:
例4、552++x x 解:略
二、式的运算
巧用公式
例5、计算:22)11()11(b
a b a -+--- 分析:运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使分式运算简单化。
解:略
[规律总结]抓住三个乘法公式的特征,灵活运用,特别要掌握公式的几种变形,公式的逆用,掌握运用公式的技巧,使运算简便准确。
2、化简求值:
例6、先化简,再求值:)74()53(52222xy y x x x +++-,其中x= – 1 y =21-
[规律总结]一定要先化到最简再代入求值,注意去括号的法则。
3、分式的计算:
例7、化简)33
16(625---÷--a a a a
分析:– 3-a 可看成 3
92---a a 解:略
[规律总结]分式计算过程中:(1)除法转化为乘法时,要倒转分子、分母;(2)注意负号
4、根式计算
例8、已知最简二次根式12+b 和b -7是同类二次根式,求b 的值。
分析:根据同类二次根式定义可得:2b+1=7–b 。
解:略
[规律总结]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是中考必考内容,特别是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及性质的运用是中考的主要考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