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金霍洛旗畜禽禁养区划定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91.00 KB
- 文档页数:13
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划定方案(最新)为从源头上控制畜禽养殖污染,切实抓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全区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实现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双赢,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省市有关畜禽养殖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富民强区,实现X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为依据;以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为切入点。
结合我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要求,调整优化全区畜禽养殖业的生产布局,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综合防治,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生态化,促进畜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发展。
二、划分原则(一)生态环境保护与畜禽养殖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原则;(二)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原则;(三)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统一原则;(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相统一原则;(五)突出重点和可操作性原则;(六)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原则。
三、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山东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技术规范。
四、划分类型畜禽养殖区划分为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
禁养区是指按照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等规定,在指定范围内禁止存在任何畜禽养殖场(区)。
禁养区范围内已建成的畜禽养殖场(区),由区政府依法责令限期搬迁或关闭。
限养区是指按照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等规定,在一定区域内限定畜禽养殖数量,限养区内现有的畜禽养殖场需达到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
适养区是指除禁养区、限养区以外,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适合畜禽养殖的区域。
畜牧业禁养政策
畜牧业禁养政策通常是为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以及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这些政策可能会因地区、国家和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禁养区域划定:政府会划定一些特定的区域为禁养区,这些区域通常是生态环境脆弱、
水源保护地、自然保护区等重要区域。
在这些区域内,禁止或限制畜牧养殖活动,以防止养殖污染对环境和生态造成破坏。
2.养殖规模控制:政府会对养殖场的规模进行控制,限制养殖场的数量和养殖密度,以减
少养殖废弃物和污水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压力。
3.环保设施建设:政府会要求养殖场建设相应的环保设施,如污水处理设备、废气处理设
备等,以确保养殖废弃物和污水的达标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监管和执法:政府会加强对畜牧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对违反禁养政策的养殖场进行处
罚,严重者可能会面临关闭或拆除的风险。
这些政策旨在平衡畜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如养殖户的利益受损、执法难度大等。
因此,政府需要综合考虑各方利益,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并加强宣传和引导,提高养殖户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
伊金霍洛旗草原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按照国家草原生态安全优先、生产兼顾的发展战略,该旗草原保护建设力度随之加大。
从2000年开始全面禁牧,实施舍饲圈养,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取得重大突破;借助国家“退牧还草”、“农业综合开发”等生态项目实施,使畜牧业基础设施得到有效加强,初步形成了草业发展、农牧民增收、生态好转的局面。
但是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大力推进草原畜牧业科学发展,是伊金霍洛旗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该文论述了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畜牧业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快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对策,以进一步推进伊金霍洛旗草原畜牧业的发展。
关键词草原畜牧业;成效;问题;对策;内蒙古伊金霍洛伊金霍洛旗地形地貌基本呈西高东低,由西向东倾斜,海拔1 070~1 556 m。
东部属晋陕黄土高原的北缘水蚀沟壑地貌,中部为坡梁起伏的鄂尔多斯高原,西部是风沙地貌比较发育的毛乌素沙地。
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风大少雨,寒冷温热,温差大,是温带干旱草原向荒漠草原的过渡地带,全旗年降雨量340~420 mm,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
全旗年平均气温6.2 ℃,无霜期130~140 d。
土壤总面积534 560 hm2,占总面积的95%,栗钙土占15%,粗骨土占10%,风沙土占61%。
属温带半干旱草原,草原植被广泛发育,草类大部分由多年生的草群组成,而又以丛生禾本科为主,其次是油蒿和豆科杂草,灌木和半灌木占有较大比重,草群主要以毛乌素沙区的植被类型为主。
1草原畜牧业取得的成效1.1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过去由于人为和自然的因素,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通过禁牧、人工种草、生态项目实施等,伊金霍洛旗天然草原生态效益明显改善[1]。
1999年禁牧前,天然草原植被覆盖率仅30%~40%,牧草生长高度约20 cm,梁地草原和沙地草原的产草量(干重)为30~60 kg。
2012年禁牧后,天然草原植被迅速恢复,优良牧草生长旺盛。
全区畜禽禁止限制和适宜养殖区划定和实施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643号)等法律、法规以及《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1X—2020年)的通知》(武政〔201X〕28号)、《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XX市畜禽禁止限制和适宜养殖区划定及实施方案的通知》(武政规〔201X〕18号)精神,为科学划定畜禽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适宜养殖区(以下简称“三区”),努力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畜禽养殖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现结合我区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以畜禽养殖业绿色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按照畜禽养殖要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的总体要求,科学划定“三区”,开展畜禽养殖粪便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工作,努力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畜禽养殖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二、“三区”划分范围及要求(一)禁止养殖区1.区属范围内,沪渝高速(XX外环)以北所有区域。
2.人口集中区域。
沪渝高速以南的各街道办事处所在地居民区及周边500米范围,学校、科研(种养殖试验场除外)、医院、疗养院、敬老院以及其他文化体育场馆等人口集中区域,以及这些区域的边界向外延伸500米、村湾居民区及周边100米的区域范围。
3.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
金口龙床矶水厂、梁子湖水厂、山坡水厂、法泗水厂、舒安水厂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周边500米区域范围内。
4.重要水质功能区。
梁子湖、斧头湖、牛山湖、鲁湖、上涉湖、后石湖(金水)水域水体及水域最高控制水位线向外延伸200米的陆域范围。
5.风景名胜区、文化遗产区、自然保护区。
XXXX安山国家湿地公园(安山街)、XX上涉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安山街、法泗街)、XX江夏潴洋海省级湿地公园(梁子湖风景区)等区域,以及其物理边界向外延伸500米的范围。
6.其他区域。
法律、法规、行政规章规定禁止畜禽养殖的区域和需特殊保护的区域(因教学、科研以及其他特殊需经批准饲养的除外)。
关于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的通告
为了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现就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禁养区范围
畜禽养殖禁养区是指按照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等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养殖畜禽的区域。
本地畜禽养殖禁养区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区域:
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2. 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
3. 风景名胜区;
4. 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
5.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养殖区域。
二、禁养区管理要求
1. 自本通告发布之日起,在禁养区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小区);
2. 已有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应在规定的期限内搬迁或关闭;
3. 在禁养区内,禁止从事畜禽养殖活动,禁止向畜禽养殖场(小区)排放污染物。
三、其他事项
1.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畜禽养殖禁养区的监督管理,确保本通告的实施;
2. 对违反本通告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予以查处;
3. 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发布单位]
[日期]。
全县畜禽养殖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适宜养殖区划定方案为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以及国家、省、市、县“十三五”畜牧业发展规划等法律法规和规划,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加快生态经济强县建设和引导畜牧业绿色发展为目标,以优化畜禽养殖产业布局、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为目的,以统筹兼顾、科学可行、依法合规、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在我县行政区内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重点区域,兼顾重要河流岸带、重要湖库周边等对水环境影响较大的区域,以划定畜禽养殖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适宜养殖区为手段,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畜牧产业全面协调发展。
二、划定原则及依据(一)划定原则。
1.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原则。
2.生态环境保护与畜牧业协调发展原则。
3.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现状及发展规划相结合、协调、统一原则。
4.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原则。
5.重点突出和可操作性原则。
(二)划定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6.《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7.《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8.《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X)9.《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10.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三、划定分类根据划定原则及依据,我县行政辖区内畜禽养殖划定为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适宜养殖区三大类(以下简称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
禁养区:是指禁止建设畜禽养殖场、畜禽养殖小区的区域。
限养区:是指严格控制畜禽养殖规模、数量,实行畜禽养殖总量控制,它是禁养区与适养区的过渡区域。
适养区:是指除禁养区、限养区以外的其他区域,是发展畜禽养殖的主要区域。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对伊金霍洛旗无规定马属动物疫
病区建设实施方案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8.04.28
•【字号】
•【施行日期】2018.04.2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规划发展
正文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伊金霍洛旗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
建设实施方案的批复
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
《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建设实施方案的请示》(伊政字〔2018〕215号)悉。
按照《农业部兽医局关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建设方案专家意见的函》(农医防便函〔2017〕994号)、《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建设方案的复函》(内农牧医便函〔2017〕300号),经研究,原则同意伊金霍洛旗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建设实施方案,建设资金由你旗自行筹措,请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认真组织实施。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2018年4月28日。
【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工作的实施方案10篇】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工作的实施方案 10篇【篇一】一、工作思路以保障环境敏感区域和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的环境安全、优化畜禽养殖产业布局为目标,以统筹兼顾、科学合理、协调一致为基本原则,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生态保护地、城镇人口聚居区等区域为重点,合理划定禁养区范围。
以提高环境质量和维护环境安全为核心,落实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要求,切实加大禁养区内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的管理力度,促进我县畜禽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协调发展。
二、禁养区划定和养殖场关闭搬迁工作目标和任务(一)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 643 号),推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XX〕xx 号)要求,20 xx 年年底前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
(二)工作任务。
按照《xx 龙江省环境保护厅 xx 龙江省畜牧兽医局关于划定畜禽禁养区和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规模养殖场(小区)、养殖专业户工作的通知》(xx 环函〔20 xx〕67 号)要求,依法落实畜禽禁养工作的责任主体,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落实补偿措施,确保 20 xx年年底前完成禁养区内的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关闭或搬迁工作。
具体任务是: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由畜牧兽医局牵头,环保局、国土局、住建局、湿地局、林业局、旅游局、水务局、交运局、各乡镇配合,具体负责我县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和关闭搬迁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绘制禁养区划定图。
畜禽养殖禁养区内规模养殖场(小区)调查摸底由畜牧兽医局牵头,各乡镇政府、林业局配合,按照我县禁养区划定的范围和省市界定的畜禽规模场标准逐一调查统计,并形成禁养区畜禽养殖场(小区)汇总表。
制定养殖场关闭搬迁具体政策由财政局牵头,畜牧兽医局、环保局、国土局、住建局、林业局、各乡镇配合,按照不同畜种、畜舍面积等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关闭搬迁政策和补偿标准。
伊金霍洛旗畜禽禁养区划定方案(征求意见稿)为合理优化全旗畜禽养殖场点规划布局,促进我旗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根据《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转批鄂尔多斯市农牧业局关于畜禽禁养区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鄂府发〔2016〕239号)文件要求,结合我旗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按照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合理划定畜禽禁养区,以有利于保障生态安全、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优化畜禽养殖产业布局为目的,结合统筹兼顾、科学可行为依据加强环境监管,落实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要求。
二、划定依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技术规范。
三、划分类型(一)畜禽禁养区。
畜禽禁养区是指按照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等规定,在指定范围内禁止建设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禁养区范围内的已建成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由所在地人民政府负责责令限期搬迁、关闭或取缔。
—1—(二)畜禽限养区。
畜禽限养区是指按照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等规定,在一定区域内限定畜禽养殖数量,禁止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限养区内现有的畜禽养殖场由所在地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治理,并达到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无法完成限期治理的,应搬迁或关闭。
(三)畜禽适养区。
畜禽适养区是指除禁养区、限养区以外区域,原则上作为畜禽适养区,由所在地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依法划定,适养区内根据环境承载力适度发展养殖业。
在畜禽适养区内从事畜禽养殖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其污染防治措施及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
四、具体划分范围伊金霍洛旗畜禽禁养区与限养区总面积689.51平方千米,其中禁养区总面积364.835平方千米,限养区总面积324.675平方千米。
具体为:城镇居民区总面积230.33平方千米;饮用水源地总面积222.77平方千米;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55.7平方千米;自然保护区总面积80.71平方千米(详见附件7)。
(一)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禁养区划定(1)划分方法。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禁养区划定包括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的陆域范围。
已经完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按照现有陆域边界范围执行;未完—2—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 338—2007)中各类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确定。
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边界范围外扩500米内区域划为禁养区,禁养区外延500米内区域划为限养区。
(2)划定范围。
拟将全旗现有的集中供水水源地6处,采水井45眼全部划入禁养区内。
分别为中心城区查干淖尔水源地、伊金霍洛镇水厂水源地、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截潜流饮用水水源地、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镇水厂水源地、伊金霍洛旗红庆河镇乌兰淖尔水源地,划定禁养区总面积163.605平方公里,限养区总面积59.165平方公里。
伊金霍洛旗札萨克镇自来水水厂水源地、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镇区水源地两处水源地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禁养区和限养区面积划定在城镇禁养区和限养区范围内(详见附件1)。
(二)自然保护区禁养区划定(1)划分方法。
自然保护区包括国家级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按照各级人民政府公布的自然保护区范围执行。
自然保护区缓冲区边界范围内区域划为禁养区,禁养区外延500米内区域划为限养区。
(2)划定范围。
伊金霍洛旗有遗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处位于苏布尔嘎镇,划定禁养区总面积34.91平方公里,限养区总面积45.8平方公里(详见附件2)。
(三)风景名胜区禁养区划定(1)划分方法。
包括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国—3—务院及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名单为准,范围按照其规划确定的范围执行。
风景名胜区边界范围外扩500米内区域划为禁养区,禁养区外延500米内区域划为限养区。
(2)划定范围。
伊金霍洛旗有国务院及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风景名胜区4处,分别为成吉思汗旅游区、苏伯罕旅游区、蒙古源流旅游区、乌兰活佛府,划定禁养区总面积62.8平方公里,限养区总面积92.9平方公里(详见附件3)。
(四)城镇居民和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禁养区划定(1)城镇居民区禁养区的划定。
①划分方法。
根据城镇现行总体规划,动物防疫条件、卫生防护和环境保护要求设置边界范围,常住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城镇建成区、工矿区、开发区等区域及边界外包线外扩500米范围内的面积应划为禁养区,禁养区外延500米内区域划为限养区。
②划定范围。
将伊金霍洛旗7个城镇居民区及工矿区划入禁养区内,划定禁养区总面积103.52平方公里,限养区总面积126.81平方公里。
具体为:阿镇政府所在地、纳林陶亥镇移民新村所在地、札萨克镇政府所在地、苏布尔嘎镇政府所在地、伊金霍洛镇政府所在地、乌兰木伦镇政府所在地、乌兰木伦镇移民新村所在地。
(2)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禁养区的划定①划定方法: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包括不在城区内的大学、高中、初中、小学等学校,城区内学校已划入城镇居民区禁养区。
区划方法:本区划方法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及—4—边界外扩500米范围内区域为禁养区,禁养区外延500米内区域划为限养区。
②划定范围:伊金霍洛旗学校都在城镇规划区内,所以本次畜禽禁养区划定无此项内容。
(五)禁养区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养殖专业户情况通过实地排查现此次划定的禁养区、限养区内畜禽养殖户的养殖规模尚未达到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的养殖规模和养殖标准,无需搬迁和整治的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
(其中: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生猪存栏量2000头以上、牛存栏量500头以上、羊存栏量2500只以上、肉鸡存栏量20000只以上、蛋鸡存栏量10000只以上、兔等经济动物存栏量10000只以上。
畜禽养殖专业户生猪存栏量500头以上、牛存栏量100头以上、羊存栏量300只以上、肉鸡存栏量4000只以上、蛋鸡存栏量2000只以上、兔等经济动物存栏量2000只以上。
其它畜禽种类标准根据行业实际情况和环境管理要求,由上级农牧、环保部门确定。
)。
五、控管要求(一)畜禽禁养区的污染防治控管要求1.禁养区内不得新建、扩建和改建各类畜禽养殖场。
2.禁养区内现有畜禽养殖场在实施关停转迁前不得扩大饲养规模(种类和数量),并应采取有效措施削减排污总量或进行污染物综合利用。
—5—3.禁养区内所有的各类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到2017年底前原则上全部关停转迁,全面实现禁养。
(二)畜禽限养区的污染防治管控要求1.限养区内严格限制新建和扩建各类规模化畜禽养殖场。
2.限养区内无任何治污设施或治理无望的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在2018年底前实现关停转迁,在实施关停转迁前不得扩大饲养规模(种类和数量)。
3.限养区内所有畜禽养殖场应对污染物排放进行定期监测,确保各类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总量分别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和控制标准。
加强对病死畜禽尸体的无害化处理与处置。
4.在限养区新建、改建和扩建畜禽养殖场,必须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三)畜禽适养区的污染防治管控要求适养区内原则上不限制畜禽养殖规模,但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必须符合环评标准,否则不予批准建设。
六、畜禽养殖业发展要求(一)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提高废物综合利用率。
规划畜禽养殖场所要采用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模式,利用管道、贮存池,把经过发酵的污水直接用于耕地,提高经济效益;或将类便进行干燥、堆肥,打包销往种植区,污水经深度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二)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措施的建设和投入。
如在养殖场的棚圈、类堆、奏坑中喷洒微生物制剂可以有效减少臭气的发生;对养殖场的地面进行硬化处理,建设并完善排—6—水设施,避免污水溢流;建立病死畜禽尸体收集点,将病死畜禽尸体收集后妥善处理;加强养殖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通过微生物技术,使养殖废水达标排放、循环使用。
(三)加强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领导和监管。
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并把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有机结合起来。
在具体工作中,应当实行综合利用优先,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原则;采取分步实施,由浅入深,优先解决重点地区、环境敏感区域的畜禽养殖污染问题;认真总结推广成功、切实可行的经验与做法,巩固发展污染防治成果;在管理上、技术上以及工程措施上逐步深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
附件:1.集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禁养区划分情况表2.自然保护区禁养区划分情况表3.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禁养区划分情况表4.城镇居民区禁养区划分情况表5.文化教育研究区禁养区划分情况表6.禁养区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养殖专业户情况表7.伊金霍洛旗畜禽禁(限)养区分布图—7—附件1集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禁养区划分情况表—8—附件2自然保护区禁养区划分情况表—9—.附件3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禁养区划分情况表—10—附表4城镇居民区禁养区划分情况表—11—附件5文化教育研究区禁养区划分情况表—12—附件6禁养区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养殖专业户情况表—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