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口可乐企业总体战略分析

可口可乐企业总体战略分析

可口可乐企业总体战略分析
可口可乐企业总体战略分析

可口可乐企业总体战略分析

可口可乐企业简介

可口可乐公司成立于1892年,总部设在美国乔亚州亚特兰大,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拥有全球48%市场占有率以及全球前三大饮料的二项(可口可乐排名第一,百事可乐第二,低热量可口可乐第三),可口可乐在200个国家拥有160种饮料品牌,包括汽水、运动饮料、乳类饮品、果汁、茶和咖啡,亦是全球最大的果乳饮料经销商,在美国排名第一的可口可乐为其取得超过40%的市场占有率,并拥有全球最畅销软饮料品牌前五名的四个,包括可口可乐、健怡可口可乐、雪碧和芬达。

一、可口可乐公司愿景和使命

1.使命:

(1)令全球人们的思想及精神更怡神畅快

(2)让我们的品牌与行动不断激励人们保持乐观向上

(3)让我们所触及的一切更具价值

2.愿景:

(1)地球:成为全球企业公民的典范

(2)合作伙伴:建立双赢的合作模式坚定合作伙伴关系

(3)产品:提供推出新产品,不断满足市场及消费

(4)员工:激励员工发挥自己潜能

(5)利润:在回报股东的同时不忘履行我们的企业公民责任

(6)效率:成为一个高效,精干和迅速发展的企业

二、可口可乐公司的总体战略

根据前面第三第四章对可口可乐的内外部环境分析,还有其愿景和使命,可口可乐公司主要采用密集增长战略,主要有三种基本形式:市场渗透战略、市场开发战略、产品开发战略。

(一)可口可乐的市场渗透战略

1.产品策略

(1)品牌设计

品牌市场定位对品牌营销十分重要。1915年,可口可乐饮料的市场定位就确定在“永远的可口可乐”这一广告口号上,从此将美国文化兼容并蓄与各国不同的市场环境中,

成为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最具全球价值的经典品牌。可口可乐是饮料,饮料是人类的一种永恒需求。长寿的品牌常常依附于长寿的产品。饮料是人类的一种永恒需要,它的基本功能是解渴,因此,“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人口渴,就会对饮料产生购买需求”成为可口可乐公司的一句著名的销售格言,也为“永远的可口可乐”的存在提供了基础。

品牌图形是企业经营理念、生产技术、商品内容的象征。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品牌图形具有与企业标志的同一性。品牌的特征与设计始终围绕者视觉传达的速度、准确度与信息量的大小这个中心来进行的。“coca cola”品牌名称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注意词语的含义而注重发音响亮。“Coca Cola”词组短小精悍,具有独创性和独特个性,是独一无二、前所未有的产品品牌,从而可以在整个世界独领风骚,被所有人关注、喜爱。其广告的设计采取红底白字,十分引人注目。书写流畅的白色字母“Coca Cola”,在红色的衬托下,有一种悠然的跳动之态。由字母的连贯性形成的白色长条波纹,给人一种流动感,充分体现出了液体的特性,使整个设计充满诱人的活力。它不仅标识了该品牌产品的特色,也标识了该公司的行业特征。可口可乐饮料的包装也十分独特。玻璃瓶设计巧妙,造型美观,如亭亭玉立的少女,容量又恰好一杯,且从外表看上去给人多于一杯容量的印象,使之形象深入人心。

(2)以消费者为导向

可口可乐公司以消费者导向的理念为基础,其全球经营哲学的基本内容原来是9个字:得到、买得起、乐得买如今改为12个字:无处不在、物有所值、心中首选。无处不在,就是可口可乐公司建立了“点到点”的销售网络,跳过各类中间环节,直接占领了绝大多数的销售终端,确保了任一售点任一时间都不间断的供应产品。无论你身处地球的那一个地方,只要想喝可口可乐,就能随时随地买得到。特许经营是以经营权的转让为核心的连锁经营,最初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它通过统一品牌运作和管理,积聚各方资源,满足最大范围的消费者需求,造就许多国际知名品牌。而可口可乐公司正是运用这种特许装瓶系统巧妙地将品牌扩张和企业扩张结合在一起,别出心裁地营造出了一个世界级的可口可乐“红色世界”,使“可口可乐”成为世界第一品牌可能。

(3)品牌国际化

品牌国际化,就是要改变人们——外国人——的消费习惯,更换别的品牌。因此,品牌国际化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而且也是一种文化行为。可口可乐品牌的国际化就是不断进行品牌本土化的过程,而在品牌建设方面,最显著的特点是融合当地文化特点的品牌本土化,创造品牌的亲和力。可口可乐本土化的进程可以用因地制宜来形容,它注重加强与当地消费者在习惯上与情感上的沟通,并取得他们的认同。同时,可口可乐决不会放弃自己100多年来的传统和形象,它一直没有忘记要用一种“世界性语言”与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沟通。在平时,可口可乐的推广都是全球市场同步的,“口渴的感觉使四海成为一家”,这句广告词有意把可口可乐上升为人类共同的需求和情感,这种情感的传播,悠悠百年,可口可乐一直致力于这种“情感的聚集和表达”。

2.定价策略

如今,在中国的农村、路边摊、小饭店,可口可乐1元玻璃瓶饮料随处可见。只需要1元钱,你就可以喝到传统的可口可乐,又或是可口可乐出品的其他非碳酸类饮料。或许,你会认为可口可乐很难从低价饮料中获得收益,事实上,这种看法并不正确。1元钱的定价帮助可口可乐迅速扩张到它想去的任何地方,几乎无孔不入。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场馆内,人们豪饮可口可乐2500万瓶;在辽宁,人们正在庆祝成为第四个可口可乐年销售量超过1亿箱的省份;而可口可乐早在2005年,执行“1元战略”的第三年,就实现了全球销量突破200 亿箱的目标。即便每箱只能赚10美分,可口可乐也能从中获得20亿美元的利润!而可口可乐比这赚得多得多,2008财年,可口可乐净利润虽然下降了3%,却依然高达58.1亿美元。百事可乐呢?2008年第四季度净利润狂降四成,两乐在金融危机中所体现出来的抵抗力在消费者面前一目了然。可口可乐为每一类渠道客户设计了不同的产品组合,初步划分为必备产品、机会产品和必不备产品。而不同渠道也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在麦当劳,一杯冰镇可口可乐可以标价5元;在乡村集市,玻璃瓶可口可乐一律1元。如今,“1元战略”正在为可口可乐在新兴市场谋取话语权。可口可乐的最大竞争对手百事可乐只能尽量跟随,行业的定价标杆俨然变成了“可口可乐式样本”。须知,谁如果不仿照可口可乐的定价,谁就是在破坏整个饮料江湖的规矩,不是被装瓶商摈弃,便是被消费者质疑。

3.促销策略

促销是什么?不同的公司、学者对促销有着不同的定义。美国市场营销学会对促销的定义是:“人员推销、广告和公共关系以外的,用以增进消费者购买和交易效益的那些促销活动。”;美国营销学者菲利普·科特勒对促销曾做过这样的阐释:“促销是刺激消费者或中间商迅速或大量购买某一特定产品的促销手段,它包含了各种短期的促销工具。”可口可乐认为促销是一种特殊活动,它向客户和消费者提供购买我们产品的附加理由。通常,它具有短期提升销售量和利润目标的功能。促销的主要作用是:增加短期的销售量,支持新产品或新包装;加强品牌形象,刺激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和需要;增加售点客流量和销售量并带给客

户主要的利益。可口可乐为了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与行业渗透率,非常重视促销活动的运用。促销与广告不同,广告为消费者提供了购买理由,促销却提供了购买刺激。在可口可乐,促销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1)针对经销商的促销

针对经销商的促销是指可口可乐向其分销组织,主要包括批发商与零售商举办的促销活动。目的一般是为了获得或增加可口可乐系列产品的销量,或者鼓励零售商在卖场中做某类特别的销售活动。针对经销商,可口可乐主要采取价格优惠与折扣的促销方式。此外,对经销商提供短期赊销的支持、销售及生动化竞赛、免费旅游、季度抽奖等活动,用以激发经销商的经销热情。

(2)针对销售人员的促销

针对销售人员的促销,是可口可乐公司为了激励销售人员对其系列产品做额外的销售努力,所采取的奖励措施。对销售人员,可口可乐通常采取奖励直接与销售业绩挂钩的形式,在规定的基数前提下,超额完成部分奖励现金,或提供一定的福利奖励的方式。

(3)针对消费者的促销

这种促销方式是制造商直接针对消费者展开的。目的是诱导消费者,促进其直接购买本品牌。由于针对消费者的促销是决胜售点的“临门一脚”,所以在这里我们将着重把可口可乐针对消费者的促方式作以详细阐释。

4.广告策略

具有高质量的产品和准确的定位并不能保证产品的成功,要达到占领市场的目的,得把其产品的信息准确迅速地传达给消费者,树立强有力的品牌形象,建立消费者对可口可乐这个品牌的偏好,从而鼓励消费者从其他品牌转向购买可口可乐,为此,可口可乐必须以广告为主体,进行全方位的整合传播活动。它将自己的强势国际品牌也融入了中国文化。可口可乐在既结合当地文化又不失“国际一流品牌”形象方面,做得相当成功。

可口可乐的广告策略在全世界是首屈一指的。广告是可口可乐营销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中国来说可口可乐广告注重中国元素的使用。据调查:82.2%的消费者对可口可乐的品牌认知是通过广告获得的。其进入中国市场也不例外,每年投入几千万元进行宣传。从1999 年开始,可口可乐根据中国的风土人情对其传统的广告策略进行了调整,中国当红明星、传统吉祥物出现在了广告屏幕上。下表概括了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广告策略的改变,改变后的广告策略更注重中国元素的使用。

5.公共关系策略

可口可乐公司的公关活动一刻都不停歇,从体育、教育、文娱到环保一刻都不停歇,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提高自己的能见度。就中国来说:

体育:“可口可乐——临门一脚”足球培训班;可口可乐NBA嘉年华系列活动;赞助多名中国运动员参加全球奥运火炬接力活动等。

教育:希望工程;希望之星;农村大学生奖学金;农村网络学习中心等。

环保:降低水耗、污水处理、减少排放、改进包装等措施进行工厂环保;实施绿色希望工程,专注培养年青一代环保意识。

文娱:“快乐课间”和“键康生活坊”项目致力倡导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

(二)可口可乐的市场开发战略

在市场开发上采用本土化战略,可口可乐在不同的地区,根据区域市场的文化背景因地制宜,即采用本土化战略,加强与区域消费者在习惯与情感上的沟通。

就中国来说,可口可乐根据中国的风土人情对广告策略进行了调整,中国当红明星、传统吉祥物出现在了广告屏幕上。

(三)产品开发战略

一个企业充满活力最好的见证就是新产品的开发。可口可乐的人又注意到,其中最重要的是是创意的形成。然而创意可以从消费者活动中了解市场需求获得,还可以从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获得创意。可口可了对很多女生来说都是想喝又不敢喝的,因为其含糖,喝多会导致肥胖。可口可乐抓住消费者的这一心理,开发新的产品:减肥可口可乐——健怡可口可乐,经典的口味与几乎零卡路里的完美组合。还有柠檬味健怡可乐,酸橙味健怡可乐,香草可乐等等。

四、可口可乐的多元化战略

1.碳酸饮料一枝独衰

近五年来,饮料行业大量的事实表明,碳酸饮料的增长已经遇到了瓶颈,在部分地区,比如北美、西欧等,甚至出现了明显下滑。2005年,普通可口可乐在美国的销量下降了2%。事实上,这绝不是某个单品的销量增减,也不是某个地区的销量增减,碳酸饮料正面临着整体的行业性危机—其一,被冠上“垃圾饮品”的恶名;其二,市场份额不断被其他饮料品类蚕食。

长期以来,碳酸饮料被视为“垃圾饮品”,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减少儿童肥胖的呼吁等影响下,2005年8月,美国饮料协会宣布一项非强制性协议:小学校园的自动售卖机只卖瓶装水及百分百果汁;初中校园内的自动售卖机主要售卖瓶装水、纯果汁、运动饮料、不含热量饮料及低热量果汁饮料,而全热量饮料及果汁饮料只在课后时间售卖;高中校园的自动售卖机内软饮料的比例不超过50%。这一发生在美加的“肥胖门”事件,极大地冲击着北美的碳酸饮料市场,迫使碳酸饮料生产企业调整营运项目,加快向健康的非碳酸饮料产品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其他饮料品类,比如茶、果汁、乳品、功能饮料等,正在不断蚕食碳酸饮料的市场。在很多地方,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垄断的城市市场都出现了饱和的趋势。与碳酸饮料停滞不前甚至走下坡路相比,其他饮料品类则均有大幅度提升。像茶和果汁,全球年增长率连续几年都超过5%,而在诸如中国等新兴发展中国家,其增长率更是达到了10%,乳饮料的增长率甚至能超过20%。

碳酸饮料市场日渐衰落,作为该领域全球老大的可口可乐自然首当其冲。为减少对碳酸饮料的依赖性,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可口可乐不得不拓宽产品线,寻找更多的利润增长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可口可乐在相关品类上的延伸,是顺应整个饮料行业趋势的必然选择。 2.与雀巢合资成立BPW公司

BPW公司成立于2001年,可口可乐与雀巢各自拥有50%的股份。在此之前,可口可乐与雀巢已通过一家名为CCNR(Coca-Cola and NestleRefreshments)的合资公司合作达十年之久。可口可乐跟雀巢在产品研发和推广上各有优势,这是当初合资建立BPW公司的主要原因,目的是实现品牌、渠道、生产资源共享,推进可口可乐的多元化战略。

成立5年来,BPW业务范围逐年扩大,拥有咖啡、绿茶、红茶等众多饮料品种,可口可乐公司旗下的非碳酸饮料全部归入BPW运作。就中国市场来说,可口可乐不仅与雀巢联袂推出了“冰爽茶”与“冰极茶”,而且自身也成功培育出天与地矿物质水、水森活纯净水、冰露纯净水、酷儿果汁、爽白酷儿乳酸味饮料、保锐得运动饮料、果粒橙、阳光冰爽果茶、茶研工坊等一系列饮料产品。可口可乐的这些新产品,大都是针对中国市场开发。“茶研工坊”就是其中一个成功案例,它加了罗汉果、金银花,或者红枣、玫瑰等草本精华,很符合中国人的口味。

通过与雀巢的合作,可口可乐积累了研发和生产咖啡、茶饮料的技术和经验,也逐步改变了在中国市场单一出售碳酸饮料的状况。由于可口可乐考虑到品牌在合作产品中基本上没有被体现等原因,就像文章开篇所说的,从2007年起,除红茶饮料继续由BPW公司生产外,可口可乐将独立研发、生产及推广即饮咖啡及非红茶类饮料,从而开始独自拓展多元化之路。

3.传统碳酸饮料产品线的延伸目前仍是可口可乐多元化战略中的重点

可口可乐118年的历史中,除了1982年的“健怡可乐(Diet Coke)”,1985年对以前的可口可乐口味加以改进、失败后立即收兵的“新可乐”等为数不多的前例之外,基本上没有生产过由老产品派生出来的新产品。

2002年5月,可口可乐打破传统,开始在美国推出“香草可乐(Vanilla Coke)”。这是一种广为人知的在可口可乐中加入香草味的产品,既保持了可口可乐独特的爽,又令人喝起来感觉就像有滑爽浓郁的香草味冰淇淋搅拌在里面一样。香草可乐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上市一年即跻身可口可乐在美国出售的饮料品牌前十名,2003年又被推广到日本、德国、英国、俄罗斯、摩洛哥等国家,2006年,由厦门太古可口可乐生产的香草可乐正式在中国大陆上市,在年轻消费者中反响强烈。

可口可乐不仅推出了香草可乐,还开始销售各种由可口可乐派生出来的产品。除了2001年10月推出的在健怡可乐中增加柠檬口味的“柠檬味健怡可乐”之外,还向市场推出了酸橙味的“酸橙味健怡可乐”、低热量的香草可乐“健怡香草可乐”。

“人们的口味各种各样。希望通过向不同口味的人们提供他们喜欢的、被他们看作是‘我的可乐’的商品,就能抓住更多消费者的心。”可口可乐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斯蒂芬?海尔解释了多元化的目标。

不仅是可口可乐,公司其他品牌的碳酸饮料也加快了新产品的投产步伐。例如,主打品牌之一的雪碧于2003年开始销售水果味的“Sprite Remix”,而芬达品牌也开始销售葡萄果味的新产品“Fanta Fruity Grapefruit”。

4.向星巴克“宣战”

相对于销量不断下降的碳酸饮料,咖啡饮料属于可口可乐公司为数不多的销量增加的产品。为从咖啡饮料市场分得更多的羹,可口可乐并不满足于仅仅充当一个像雀巢这样的生产商,而是把星巴克也当成自己的进攻对象—亲自开起了咖啡馆。

2006年5月,可口可乐北美公司在加拿大温哥华的约克维尔区租下了4000平方英尺的店铺用来开设咖啡馆。约克维尔区咖啡馆云集,附近有五家星巴克咖啡馆,一家“加拿大第二咖啡”咖啡馆,三家与星巴克齐名的Timothy,s咖啡馆,两家Tim Horton,s咖啡馆,以及其他特色咖啡馆。通常咖啡馆的规模从500-1500平方英尺不等,而约克维尔拥有加拿大租金最昂贵的零售店。可口可乐在此开设4000平方英尺的咖啡馆,堪称大动作,摆明了是想和星巴克争夺高端客户。

下半年,可口可乐公司历史上第一家咖啡馆开始运营,出售咖啡类产品并设有热咖啡饮料专柜。同时,可口可乐北美公司为客户提供一种名叫“远岸”的新热饮,它是一种融合茶、拿铁和咖啡的混合热饮。新店开张后,“远岸”将与数家老牌咖啡品牌在加拿大市场上一争高下。

此外,可口可乐公司最新的咖啡口味汽水饮料Blak也于2006年在美国上市。为此可口可乐公司大张旗鼓地耗资数百万美元开展宣传攻势。Blak是一种混合了自然口味与咖啡香浓味道的可口可乐, 它的热量相当于传统可乐的一半,该产品的客户群主要是成年消费者。

简单来说,可口可乐的多元化战略有两种类型:一是相关多元化,即在饮料行业范围内,从事果汁饮料、运动饮料、茶饮料等业务;二是非相关多元化,与星巴克竞争,从事咖啡馆服务业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