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403.50 KB
- 文档页数:9
2017-2018学年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地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国人口总量达到顶峰的时期在( )A. ①B. ②C. ③D. ④2.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类似的是( )A. 埃及B. 德国C. 中国D. 印度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结构坐标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为商品谷物农业 B. ②为水稻种植业 C. ③为混合农业 D. 三地的商品率都很高 4.根据图中信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市场适应性差 B. ①②机械化水平高 C. ②科技水平低 D. ③生产规模小 芯片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某跨国公司的芯片生产厂以往均设在发达国家。
但2007年3月,该跨国公司决定在中国大连投资25亿美元建芯片生产厂。
回答下列各题。
5.通常,计算机芯片生产厂的区位选择属于( ) A. 原料指向型 B. 市场指向型 C.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D. 技术指向型 6.该公司在中国投资兴建芯片生产厂,主要因为中国拥有( ) A. 丰富的原料 B. 庞大的市场 C. 廉价的劳动力 D. 先进的技术 二、选择题组 某钢铁厂于19世纪初建在M 地;20世纪80年代将炼铁厂从M 地迁至N 地,炼钢厂仍留在M 地,如图所示。
该钢铁厂所用的铁矿石一直依赖进口。
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包含22 小题,每题 2 分,共 44 分)以下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所在城市人口资料绘制的人口金字塔图。
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1. 2010 年,该市 0~ 4 岁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 )A. 3%B. 6%C. 6.2%D. 4.2%2. 该城市近三十年来人口构造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A. 青壮年养育儿女的负担渐渐加重B. 生育率渐渐增添C. 该城市渐渐迈向老龄化社会D. 青壮年男子渐渐外移【答案】 1. A 2. C【分析】图示横轴表示各年纪段男性或女性人口所占比重。
该城市近三十年来人口构造变化是0-14 岁人口比重显然减少,说明人口出生率降低,产生的影响是青壮年养育儿女的负担渐渐减少。
【 1 题详解】图中纵轴表示不一样年纪段,横轴表示各年纪段男性或女性人口所占比重。
读图,2010 年,该市 0~ 4 岁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3%,A 对。
B、 C、 D 错。
【 2 题详解】两图比较,该城市近三十年来人口构造变化是0-14 岁人口比重显然减少,说明人口出生率降低, B 错。
产生的影响是青壮年养育儿女的负担渐渐减少, A 错。
该城市渐渐迈向老龄化社会,C 对。
图中男女所占比重差别不显然,不可以表示青壮年男子渐渐外移,D 错。
以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添率变化曲线图”,读图达成下边小题。
3.该国人口总量达到巅峰的期间在()A.①B.②C.③D.④4.以下各国中,人口发展状况与图示种类近似的是()A. 埃及B. 德国C. 越南D. 印度【答案】 3. D 4. B【分析】【 3 题详解】图中纵轴表示人口自然增添率,只需人口自然增添率大于0,人口总量就连续增添。
联合图示折线,该国人口总量达到巅峰的期间在④,此时人口自然增添率等于0, D对。
①、②、③时期后,人口总量仍在增添,不是最大值,A、B、C错。
【 4 题详解】图示国家在④期间后,人口自然增添率小于0,人口负增添,是发达国家。
贵州省遵义市高一下学期地理3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8题;共68分)1. (4分)图中五个亚洲国家中,位于东南亚的一组国家是A . ①②B . ③④C . ①⑤D . ②③2. (2分)赤道穿过下列哪个大洲的大部分()A . 南极洲B . 南美洲C . 大洋洲D . 欧洲3. (4分) (2016高一上·长春期末) 非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位于()A . 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B . 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C . 南北回归线之间D . 南北极圈之间4. (2分)读下图,从沃克环流的形成看,B海域()①赤道暖流堆积,形成深厚的暖水层②信风驱使表层海水向西流动,冷海水上涌③上空大气膨胀上升④上空大气收缩下沉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②④5. (4分) (2018高一上·如皋月考) 桂林山水岩层中有海洋生物化石。
读图“桂林山水水墨景观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桂林山水的岩层可能是()A . 岩浆岩B . 火成岩C . 沉积岩D . 变质岩(2)形成图中景观最主要的动力因素是()A . 流水B . 风力C . 冰川D . 海浪6. (2分) (2017高二下·宜春月考) 下表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人口、耕地资料,读表完成问题。
(1)关于表中A,B,C,D四个省区的名称对应正确的是()A . 四川、江西、内蒙古、上海B . 四川、上海、江西、内蒙古C . 四川、内蒙古、江西、上海D . 上海、四川、江西、内蒙古(2)关于四个省区从1996—2004年耕地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对应正确的是()A . A省区——退耕还牧B . B省区——农业结构调整C . C省区——退耕还林D . D省区——城市建设占地多7. (2分)该图中的三幅照片拍摄于天津滨海地区,其地理景观均反映了()A . 科技发展影响传统文化B . 地域文化影响建筑风格C . 自然环境影响人类活动D . 自然资源影响城市景观8. (4分) (2020高二上·黑龙江期末) 有关中亚地区的论述,正确的是()①在古代是联系东西方的“丝绸之路”必经之地②该地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③中亚农业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灌溉水源主要靠本地区的外流河——额尔齐斯河④中亚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有色金属占世界重要地位,但缺少煤、石油、天然气A . ①②B . ③④C . ①④D . ②③9. (2分) (2019高三上·吉林期末) 下图为非洲尼日利亚略图, L 湖为内陆淡水湖。
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一、选择题下图“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深圳户籍人口中四川人较多的主要原因是四川省的()A. 生态移民较多B. 人才素质高C. 自然资源短缺D. 农村剩余劳动力多2. 我国目前大规模的人口迁移()A. 调节了地区间人才余缺B. 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C. 减缓了人口老龄化进程D. 扩大了地区间经济差异【答案】1. D 2. 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
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从农村向城市,从内地向沿海和工矿城市。
四川自然资源丰富,但人口数量多,增长快,改革开放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地流向东部沿海的大城市,以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D正确;四川的生态移民主要是为了恢复山区的生态环境,当地政府把山区的居民安置到当地的城市,因此对人口由四川迁入到深圳影响不大,A错误;四川的受教育程度低于深圳,因此人才素质高不符合实际情况,因此也不是人口迁入深圳的原因,B错误;四川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资源丰富,因此自然资源短缺不符合实际情况,不是人口迁入深圳的原因,C错误。
故答案选D项。
【2题详解】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
人口迁移加强了迁入区和迁出区的联系,促进了区域之间的劳动力和人才的流动,从而调节了地区间人才余缺,A正确;人口迁移减轻了迁出地的人口压力,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但是对于迁入地来说,人口大量迁入,交通压力会加大,B错误;人口迁移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的迁移,对于迁出地来说,青壮年人口数量的减少,会加剧老龄化现象;对于迁入地来说,由于大量青壮年人口的迁入,则会减缓了人口老龄化进程,C错误;人口迁移加强了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减轻了人口压力,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收入,从而缩小了地区间经济差异,D错误。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含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题(含解析)一.选择题(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1。
图示天气系统中,能表示太平洋台风成因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
图示天气系统中,能表示太平洋台风成因的是图C,C对.图D中心盛行下沉气流,是反气旋,D错。
图A冷空气推动前进,是冷锋系统,A错。
图B是暖空气推动前进,是暖锋系统,B错。
下图为“某一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 若图中P处等温线弯曲的原因由洋流引起,则为( )A. 北半球寒流 B。
北半球暖流 C。
南半球暖流 D. 南半球寒流3. 若图中K处因受地形影响气温出现异常,则K处的气温可能为()A. 20℃或16℃ B。
19℃或15℃ C。
17℃或18℃ D. 23℃或14℃【答案】2。
D 3. D【解析】本题考查等温线判读。
全球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由图示等温线温度变化趋势可知,该区域在南半球;P处等温线向北凸,即流经该处洋流温度较同纬度温度低,是寒流.图示等温线差值是4℃;K处形成一闭合区域,若为山地温度较周边地区低,应小于16℃;若为盆地温度较周边地区高,应大于20℃。
2。
全球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由图示等温线温度变化趋势可知,该区域在南半球;P处等温线向北凸,即流经该处洋流温度较同纬度温度低,是寒流。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一文科综合1. 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素来发达,在冶金、制瓷、纺织等行业中,长期保持领先地位。
官营手工业的产品大多精美,质量也上乘。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工匠优秀,积极性高B. 生产不计成本C. 市场需要高质量的产品D. 国家权力的支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它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所以主要原因是国家权力的支持。
因此选D。
A错误,官营手工业的工匠受到官府的束缚,积极性不高。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
2. 墨子说:“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
”上述引文主要说明战国时期A. “重农抑商”政策深入人心B. 农业有力支持了兼并战争C. 农民深受地主压迫的事实D. 封建社会农民生产积极性高【答案】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的特点·古代的农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 韩非子视商人为“邦之蠹也”(蠹,蛀虫)。
下列观点与之明显不符的是A. “今驱民而归之于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B.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C. “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D. “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商人为“邦之蠹也”,体现对商人的歧视和抑商思想。
B项中宣扬的是工商皆本思想,符合要求。
故选B项。
A C D三项都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政策,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4. 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变得越来越富。
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图示天气系统中,能表示太平洋台风成因的是( )A. B. C. D.(题文)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小题1)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A.①——重熔再生B.②——冷却凝固C.③——变质作用D.④——外力作用3.(小题2)主要由图中②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是()A.长江三角洲B.东非大裂谷C.喜玛拉雅山D.维苏威火山下图为“某一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若图中P处等温线弯曲的原因由洋流引起,则为( )A.北半球寒流B.北半球暖流C.南半球暖流D.南半球寒流5.若图中K处因受地形影响气温出现异常,则K处的气温可能为( ) A.20℃或16℃ B.19℃或15℃ C.17℃或18℃ D.23℃或14℃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图示主要水循环属于()A.海上内循环B.陆地大气间水循环C.陆地内循环D.海陆间水循环7.图示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A.增温减湿B.增温增湿C.降温减湿D.降温增湿黄山的奇松是以石为母,顽强地扎根于花岗岩巨岩裂隙中,形成了黄山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下图为黄山松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8.黄山松根系对巨岩的破坏属于( )A.物理风化作用B.生物风化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生物侵蚀作用9.经过外力作用的花岗岩,首先转变为( )A.变质岩B.岩浆岩C.岩浆D.沉积岩不同地貌具有较明显的地域特征。
下图为我国某四个地方的地貌景观图。
读图回答下面各题。
10.图中地貌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是()A.丁B.丙C.乙D.甲11.图中地貌图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丁 B.丙 C.乙 D.甲第II卷(非选择题)三、综合题12.建构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
请读下图完成相关问题。
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12月份(第三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1.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A昼夜现象B太阳东升西落C冬天寒冷夏天炎热D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左偏2.太阳大气结构从外向里是( )A光球—日冕—色球B色球—光球—日冕C日冕—色球—光球D光球—色球—日冕3.地球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是由于()A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B八大行星及小行星绕日运动具有共面性,各行其道,互不干扰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距离保持不变D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各点重力均相等4.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A 地震波速度的变化 B地球内部压力的变化C 地球内部温度的垂直变化 D物质温度的变化5.下列现象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削弱、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削弱、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D.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读右图,回答6—7题。
6.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B.温度:A>B>C>DC.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D.气压:D>A>B>C7.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人为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热岛环流,若甲、乙两地分别代表城市和郊区,则()A.A地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形成“热岛”B.B地人口集中,工业发达C.A代表郊区,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D.B代表城市,近地面气温高,气压高8.下列表示暖锋天气的示意图是()9.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点是()A.过境后天气晴好 B.过境时,气压升高C.冷空气在锋面以上 D.降水多发生在锋后10.下列关于冷锋的说法,正确的是()A.冷气团上升B.锋前降水C.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D.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11.高压系统控制下的气流运动特征是()A.水平气流呈上升运动B.垂直气流呈上升运动C.水平气流呈下沉运动D.垂直气流呈下沉运动12.不能够形成阴雨天气的天气系统是()A.低压系统B.高压系统C.冷锋系统D.暖锋系统13.在下列四幅图中,符合南半球高压中心气流特征的是( )A B C D14.下列图示的四种情况,昼夜温差最小的是()读下面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回答15—16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半期考试高一文综(文科)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下图中阴影部分为某农作物分布区。
据此完成1-3题。
1.该农作物是()A. 油菜B. 水稻C. 亚麻D. 玉米2.下列有关图示种植业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 科技水平高B. 水利工程量大C. 单产高D. 机械化水平低3.图中阴影部分发展该农作物的优势条件是()A. 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B.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C. 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D. 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读我国某城市等地租线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4-6小题。
4.沿图中四条线,交通通达度最好的是()A. OAB. OBC. OCD. OD5.O处最可能是()A. 工业区B. 商业区C. 住宅区D. 文化区6.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地理事物,分布比较合理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读人口增长统计图,回答下面7-9题。
7.图中Ⅰ对应的人口增长模式是()A. 原始型B. 传统型C.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D. 现代型8.目前欧洲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类同于()A. ⅠB. ⅡC. ⅢD. Ⅳ9.下列关于图中人口增长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A. 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可能是ⅠB. 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较重的是ⅡC. 最适宜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家是ⅢD. 社会经济和生态压力最小的是Ⅳ下表示意黑龙江省农垦区土地利用状况(单位:万公顷)。
读表,完成10-11题。
A. 乳畜业B. 种植园农业C. 季风水田农业D. 商品谷物农业11.该农垦区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是( )A. 专业化生产,机械化水平高B. 以家庭农场为主,生产规模大C. 单位面积粮食产量高于南方D. 土地以精耕细作生产方式为主12.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的国家级雄安新区。
设立雄安新区,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契合三地民众的利益共识,作为公民也需要“不以一利之小私,损三利之大功,要大气不要小气”。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一文科综合一、选择题(共35题,每题4分,共140分)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该国人口总量达到顶峰的时期在( )A. ①B. ②C. ③D. ④2. 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类似的是( )A. 埃及B. 德国C. 中国D. 印度【答案】1. D 2. B【解析】试题分析:1. 人口自然增长率只要大于0,人口总量就是增加状态。
读图,从①到④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大于0 ,所以人口数量持续增加,最大值在④时期,D对。
②表示增长速度快,但不是最大值,B错。
③未达到最大值,C错。
2. 图中④时期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人口出现负增长,说明是发达国家。
中国、埃及、印度是发展中国家,A、C、D错。
德国是发达国家,人口是负增长状况,B对。
考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总量变化的影响因素。
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结构坐标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 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A. ①为商品谷物农业B. ②为水稻种植业C. ③为混合农业D. 三地的商品率都很高4. 根据图中信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市场适应性差B. ①②机械化水平高C. ②科技水平低D. ③生产规模小【答案】3. B 4. C【解析】试题分析:3. ①地畜牧业占近60%、种植业约占40%,商品率达90%,为混合农业,A错。
②地种植业约占80%,畜牧业和商品率都低于20%,为季风水田农业,即水稻种植业,B对。
③地畜牧业约占90%,商品率较高,为大牧场放牧业或乳畜业,C错。
D错。
4. 结合上题分析,①是混合农业,市场适应性强,A错。
②是水稻种植业,机械化水平低,B 错。
②科技水平低,C对。
③的生产规模大,D错。
【考点定位】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特征。
【名师点睛】掌握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征,根据图示信息,判断出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
注意图中各因素所占比重大小,比重越大,说明占主要地位。
芯片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某跨国公司的芯片生产厂以往均设在发达国家。
但2007年3月,该跨国公司决定在中国大连投资 25 亿美元建芯片生产厂。
回答下列各题。
5. 通常,计算机芯片生产厂的区位选择属于()A. 原料指向型B. 市场指向型C.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D. 技术指向型6. 该公司在中国投资兴建芯片生产厂,主要因为中国拥有()A. 丰富的原料B. 庞大的市场C. 廉价的劳动力D. 先进的技术【答案】5. D 6. B【解析】5.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
计算机芯片生产为高技术工业,其区位选择要求位于科技发达地区或国家,通常属于技术指向型产业。
正确答案选D。
6. 计算机芯片生产在中国投资建厂,主要考虑的是中国未来的广阔市场,因为计算机芯片是科技含量较高产品,其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很高,所需劳动力数量较少而素质较高。
正确答案选C。
某钢铁厂于19世纪初建在M地;20世纪80年代将炼铁厂从M地迁至N地,炼钢厂仍留在M 地,如图所示。
该钢铁厂所用的铁矿石一直依赖进口。
图中河流可通航。
结合表1,回答下列各题:7. 该钢铁厂最初选择建在M地的有利条件有()①接近燃料地②接近铁矿③接近消费市场④廉价劳动力充足A. ①③B. ③④C. ②④D. ①④8. 该钢铁厂将炼铁厂迁至N地,可以降低()A. 燃料运输费用B. 铁矿石运输费用C. 产品运输费用D. 废弃物的排放量9. 下列各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 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B. 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不断增强C. 交通条件的影响逐渐减弱D. 信息通讯网络的通达性要求加强【答案】7. A 8. B 9. D【解析】7. 根据图例,M地有煤田,该钢铁厂最初选择建在M地的有利条件有接近燃料地,①对。
该钢铁厂所用的铁矿石一直依赖进口,距铁矿远,②错。
临近工业区,接近消费市场,③对。
钢铁工业不是劳动密集型,廉价劳动力不是主要因素,④错。
A对,B、C、D错。
8. 该钢铁厂将炼铁厂迁至N地,位于沿海,可以降低铁矿石运输费用,B对。
距煤矿较远,燃料运输费用增加,A错。
距工业区较远,产品运输费用增加,C错。
位置迁移,不改变废弃物的排放量,D错。
9. 随着经济发展,市场对钢铁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A错。
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不断减弱,B错。
工业向沿海港口迁移,交通条件的影响逐渐增强,C错。
受经济全球化影响,信息通讯网络的通达性要求加强,D对。
点睛:M地有煤田,该钢铁厂最初选择建在M地的有利条件有接近燃料地。
工业向沿海迁移,靠近港口,可以降低铁矿石运输费用。
受经济全球化影响,信息通讯网络的通达性要求加强。
自古以来,“南方丝绸之路”就是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贸易通道。
下图示意川藏铁路全线运营长度约1900公里,穿越数条大江大河、途经地形高差达3000米以上,这一“过山车”式的高原铁路工程施工难度前所未有,历经多年规划论证的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并于2015年全面开工建设。
下图示意川藏铁路规划线路据此完成回答下列各题。
10. 决定修建川藏铁路主要因素是( )A. 地形、气候B. 气候、技术C. 水文、技术D. 社会、经济11. 建成后的川藏铁路将( )①承担川藏间的全部客、货运任务②促进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③促进西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④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10. D 11. D【解析】10. 川藏铁路线路长、沿线地质构造复杂,地形起伏大,气候变化大,气候环境恶劣,是影响铁路建设的自然因素,并不是决定因素。
铁路修建的决定因素取决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选D正确。
11. 川藏铁路的建设有利促进汉藏间的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利于改善西藏地区的投资环境,促进其经济发展;它可承担川藏间的部分客、货运任务;当地产业基础薄弱,铁路建设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没有太大影响。
选D正确。
【点晴】.........二、综合题(共160分)12. 卤虫生存于高盐水域,以藻类为食,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来源。
美国大盐湖(下图)属内陆盐湖,卤虫资源丰富。
20世纪50-70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
80年代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1)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
(2)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
(3)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
(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
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属于内陆盐湖,为高盐水域。
注入该湖的河水带来大量营养物质,适合藻类等卤虫饵料的生长(2)运输成本高(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市场需求量小(3)原因:海洋渔业产量减少;市场需求增大;近海水产养殖技术提高。
影响:对卤虫需求量增加(促进了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4)赞同理由:卤虫资源丰富,市场需求量大,经济价值高,技术成熟,增加就业等。
不赞同理由:让卤虫自然生长,维护生物链的稳定,保护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解析】试题分析:(1)该题从囟虫的生活习性人手,结合当地湖泊的地理环境特征进行分析。
结合题中关键字“卤虫生存于高盐度海域”可知大盐湖属于内陆湖,陆地河流带来丰富的盐分并在湖泊中累积,使得湖泊成为咸水湖,湖水盐度高,适宜于卤虫生长繁殖;题中关键字“以藻类为食”可知陆地河流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物质,为藻类的生长提供了条件。
材料提到“卤虫是水产养殖、候鸟的食物来源”可推知高盐度的湖水,使得湖泊中没有大型水生生物,卤虫缺少天敌,故该湖泊卤虫资源丰富。
(2)阅读材料可知,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卤虫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因此市场需求量较小。
同时,受运输低温技术条件的影响,运输不便,导致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
(3)该题可从渔业资源的枯竭以及市场需求量分析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由于过度捕捞使得野生渔业资源不断枯竭,捕获量锐减;环境保护力度增大,限制了野生鱼类的捕捞量;对鱼类的市场需求扩大等导致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
由材料可知“卤虫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可知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使得卤虫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经济效益提高,从而增加就业。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从正反两方面来回答,回答赞成可从资源、经济、就业及产业发展等方面回答;回答不赞同可从环境保护、生态问题等方面回答。
13. 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现代钢铁工业起源于19世纪,经历了煤炭为主导区位到铁矿资源为主导区位,到目前以市场区位为导区位。
材料二下图示意钢铁工业的生产过程。
(1)归纳工业联系的类型。
(2)简述钢铁工业生产过程集聚的意义。
(3)分析钢铁工业布局变化的原因。
【答案】(1)生产上的联系;空间上的联系;信息上的联系(2)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3)早期科学技术,煤炭炼铁时代,钢铁工业以煤炭资源为主导区位因素,钢铁企业靠近大煤田;随着冶金技术的改进,冶炼钢铁所用焦煤量大幅度下降,钢铁工业改以铁矿为资源为主导区位因素,钢铁企业转向靠近大铁矿;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距型矿石运输船的出现(现代大型船舶的发展),便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钢铁企业转向在沿海钢铁消费区布局【解析】(1)工业联系分为三种形式:生产上的联系,即产品有上下游间的关系或是工序上的联系;空间上的联系,即彼此不相关的企业共用基础设施等在同一空间发展;信息上的联系,即通过互联网或通讯加强企业间的联系。
(2)钢铁工业生产过程中,规模不断扩大,吸引与之相关产业在钢铁厂周围集聚,形成钢铁城,集聚有利于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最终取得规模效益。
(3)早期科学技术,煤炭炼铁时代,炼钢消耗的煤炭资源更多,钢铁工业以煤炭资源为主导区位因素,钢铁企业靠近大煤田;随着冶金技术的改进,冶炼钢铁所用焦煤量大幅度下降,钢铁工业改以铁矿为资源为主导区位因素,钢铁企业转向靠近大铁矿;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巨型矿石运输船的出现,便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钢铁企业转向在沿海钢铁消费区布局,即更靠近消费市场布局。
【总体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集聚、工业联系及钢铁工业区位的变化。
工业之间的联系主要有三种方式:(1)生产上的投入-产出联系; (2)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公用基础设施或廉价劳动力; (3)信息联系-如计算机联网——非物质联系。
工业集聚是指若干工业企业或同类生产集中于一定地域或地点;工厂的目的是获取利润,所以工业集聚的意义主要从降低生产成本、交流与协作方面、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