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泵(charge pump)原理
- 格式:pdf
- 大小:445.59 KB
- 文档页数:13
1、电荷泵原理电荷泵的基本原理是,电容的充电和放电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如并联充电、串联放电,串联充电、并联放电等,实现升压、降压、负压等电压转换功能。
上图为二倍升压电荷示,为最简单的电荷泵电路。
V2输出为方波信号,当V2为低电平的时候,V1通过D1、C1、V2对电容C2充电,C2两端电压上正下负;当V2为高电平输出的时候,V2输出电压与C1两端电压相叠加,通过D3对负载供电并对C2充电。
如果忽略二极管压降,则C2两端电压Vo=V2+V1,其中V2为电压源V2的高电平输出电压。
由于电荷泵整个工作过程的核心部分为电容充放电过程,所以最重要的公式为电容充放电公式:I*T=ΔV*C,其中T为电容充放电周期,ΔV为每个充放电周期内电容两端电压波动,I为充放电电流。
电荷泵以非常简单的电路可以实现升压、降压、负压等功能,所以各种不同的场合为电路扩展小功率电路。
2、电荷泵在电路中的作用1.功率电路中的电荷泵电荷泵的一个非常广泛的用途就是在由N沟道MOSFET构成的半桥电路中为上桥臂提供浮驱电压。
典型接法如下图所示,图中红框内的二极管D及电容Cboot与主电路中半桥的下桥臂T1构成电荷泵。
当半桥的下臂T1开通时,Vcc 通过D与T1为电容Cboot充电;当T1关断T2导通时,Cboot为上臂T2提供MOSFET导通所必需的Vgs电压。
这是由于T2在电路中的位置所决定的,当T2导通时,如果忽略导通压降Vds,T2的源极电压Vs=Vr,所以如果想要饱和导通,加上T2门极上的驱动电压需满足Vg=Vr+Vgs,对于功率型N沟道MOSFET而言,Vgs通常需要15V左右。
电荷泵以很少的元器件满足了这一设计要求,所以在此类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
虽然上图中所述的自举型电荷泵(采用半桥的下臂作为电荷泵的一部分)使电路设计变得非常简单,但实际使用过程中有些限制,如对桥臂的开通时序和占空比有限制等。
所以,在某些要求比较高的应用场合,采用他驱型的电荷泵,即将电荷泵电路及驱动波形与主功率电路分离,采用外部电路构成电荷泵。
电荷泵电路原理
电荷泵电路是一种用来提升直流电压的电路设计。
它基于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原理来实现电压的升高。
电荷泵电路由两个电容器和两个开关组成。
假设初始时两个电容器都处于放电状态,即它们的电压为0V。
第一个开关(开关1)被打开,从而将电容器C1连接到直流
电源,开始对C1进行充电。
充电过程中,C1的电压逐渐增加,直到与电源的电压相等。
这时,开关1被关闭。
接下来,第二个开关(开关2)被打开,将充满电荷的C1与
另一个电容器C2连接起来。
根据电荷守恒定律,C1的电荷被转移到了C2上。
由于电容器C2的电压与C1相反,因此在两
个电容器连接的瞬间,C2的电压会迅速升高。
此时,开关2被关闭,断开了C1和C2的连接。
C2保持着高
电压状态,成为了电荷泵电路的输出。
以上过程仅仅是电荷泵电路的一个周期,为了实现更高的输出电压,可以将多个电荷泵电路级联。
每个周期都会将输入电压放大一倍,因此级联的电荷泵电路能够实现更高的电压倍数。
需要注意的是,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电流非常小,不能供应大功率负载。
如果需要输出大电流,还需要添加放大器阶段。
综上所述,电荷泵电路利用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原理实现对直
流电压的升高。
通过多个电荷泵电路的级联,可以实现更高的电压倍数输出。
但需要注意的是,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电流较小,通常需要额外的放大器来满足大功率负载的需求。
电荷泵工作原理引言:电荷泵是一种用于产生高电压的电路。
它利用电容器和开关元件的相互作用,通过周期性的切换和充电来将低电压转化为高电压。
电荷泵在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如静电加速器、数码相机和液晶显示屏等。
一、电荷泵基本原理电荷泵的基本构成是一个或多个电容器和一系列开关元件(如二极管和晶体管)交替连接。
通过适当的控制和调节,可以使电容器中的电荷积累和放大,从而产生高电压。
其主要工作原理如下:1.1 充电阶段首先,在电荷泵电路中,电容器通过一个二极管与地相连,被电源充电。
假设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Vc,此时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
充电阶段的持续时间有限,通常是通过一个时钟信号来控制。
1.2 断开二极管当电容器充电完成后,时钟信号将改变二极管的状态,使其变为截止状态。
此时电容器中的电荷存储下来,并且被隔绝在二极管和电源之间,不会流回电源。
1.3 连接另一个电容器现在,我们要将已经充电的电容器和另一个未充电的电容器连在一起。
这时,已充电的电容器会释放出储存的电荷,并将电荷传递给未充电的电容器。
在这个过程中,电荷被传递,并且通过一个附加的二极管来保证流动的方向。
1.4 充电和放大通过不断地重复连接和断开电容器,电荷会从一个电容器传送到另一个电容器,并在每一次传递中都会得到放大。
这样,初始的低电压会得到逐渐增加,从而产生高电压输出。
二、电荷泵的优缺点电荷泵作为一种产生高电压的电路,具有以下优点和缺点:2.1 优点(1)无需外部功率供应:电荷泵利用电容器之间的电荷转移来产生高电压,不需要额外的功率供应。
(2)输出电压可调:通过控制电容器的连接和断开时间,可以调节输出电压的大小。
(3)体积小巧:电荷泵电路由少量的电容器和开关元件组成,因此整个电路的体积较小。
(4)成本低廉:电荷泵电路的构造简单,所需元件成本较低。
2.2 缺点(1)效果受限:由于电容器和二极管的特性,电荷泵电路输出的电压和电流受到一定的限制。
(2)能耗较高:在电荷泵的工作过程中,存在不断的充电和放电过程,这会消耗一定的能量。
电荷泵等效电路
电荷泵(Charge Pump)是一种微电子电路,由单个振荡器以及多极电容构成。
它的作用是将较低的电压转换成较高的电压,或将较高的电压转换成较低的电压,广泛应用于微处理器,通信芯片等电子元件中。
电荷泵工作原理是将多个极性使能信号输入振荡器,使振荡器产生更高电压输
出和更低电压输出两个相互作用的时间段。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电荷泵可以输出不同的电压,根据具体应用需要,可以进行合理配置和设计。
此外,电荷泵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没有反相现象,使用范围广泛,被广泛应用于微处理电路的设计和应用中。
电荷泵的优点在于它可以不消耗有源电容,不消耗任何能量,因而具有延时时
间小、电压跌落小、功耗极低的优点,比传统的开关整流技术具有更佳的特性。
但是,由于其输出电流非常有限,一般只能满足微处理器和低功率IC器件的功耗需求,因此一般不适用于较大功率的应用,除非配合其他电路。
总结来说,电荷泵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电子芯片,主要应用于微处理器、
通信芯片等多个类别的电子元器件中,其低功耗、快速响应特性,使其在微处理器领域尤为重要,也为微型电子设备的设计和推广提供了重要支持。
三态电荷泵
电荷泵(charge pump)是一种直流-直流转换器,利用电容器为储能元件,多半用来产生比输入电压大的输出电压,或是产生负的输出电压。
电荷泵利用一些开关元件来控制连接到电容器的电压。
三态电荷泵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电荷泵,它具有三种状态:高、低和中。
这种电荷泵可以用于许多不同的应用,如信号处理、电源管理和电子测量等。
在三态电荷泵中,当输入电压增加时,输出电压也会相应增加,反之亦然。
此外,当输入电压为零时,输出电压也将为零。
这种特性使得三态电荷泵非常适合用于需要精确控制输出电压的应用。
此外,三态电荷泵的效率很高,因为它只涉及电容器充放电和开关元件的切换,而不涉及任何形式的能量损失。
然而,三态电荷泵的控制电路相对复杂,需要精确的控制算法来确保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之,三态电荷泵是一种高效、精确的直流-直流转换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电子工程专家。
电荷泵(chargepump)原理
电荷泵的基本原理
电荷泵的基本原理是给电容充电,把电容从充电电路取下以隔离充进的电荷,然后连接到另一个电路上,传递刚才隔离的电荷。
我们形象地把这个传递电荷的电容看成是“装了电子的水桶”。
从一个大水箱把这个桶接满,关闭龙头,然后把桶里的水倒进一个大水箱[8]。
电荷泵也称为开关电容式电压变换器,是一种利用所谓的“快速”或“泵送”电容,而非电感或变压器来储能的DC-DC变换器(直流变换器)。
它们能使输入电压升高或降低,也可以用于产生负电压。
其内部的MOSFET开关阵列以一定的方式控制快速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从而使输入电压以一定因数(1/2,2或3)倍增或降低,从而得到所需要的输出电压。
电荷泵的电压变换在两个阶段内实现。
在第一个阶段,开关S1和S2关闭,而开关S3和S4打开,电容C1充电到输入电压:
在第二阶段,开关S3和S4关闭,而S1和S2打开。
因为电容C1两端的电压降不能立即改变,输出电压跳变为输入电压的两倍。
电荷泵解决方案在应用中也有缺点,其主要缺点是:
只能提供有限的输出电压范围,绝大多数电荷泵的转换比率最多只能达到输入电压的2倍,这表示输出电压不可能高于输入电压的2倍。
典型的电平转换电路MAXx2xx系列芯片因单电源+5V供电,均
有电荷泵电平转换器产生±10V电源,以供RS232电平所需。
电荷泵分压原理
电荷泵(Charge Pump)是一种电子电路,常用于将电荷从低电压的节点移动到高电压的节点,以提供电压升压的功能。
它主要通过周期性的电荷传输来实现。
以下是电荷泵、分压和原理的基本概念:
1.电荷泵的基本构造:电荷泵通常由开关元件(比如场效应晶体
管)、电容器和时钟信号生成电路组成。
电荷泵通过周期性地充放电电容器来实现电荷的传输。
2.分压:分压是指在电路中通过特定的组件(例如电阻器、电容
器)将电压进行降低的过程。
电阻分压器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分压方式,
根据分压原理,电压与电阻和电流的乘积成正比。
3.电荷泵的工作原理:
•充电阶段:在电荷泵的充电阶段,开关元件闭合,电容器充电。
电荷从低电压节点经过开关元件传输到电容器中。
•放电阶段:在电荷泵的放电阶段,开关元件打开,电容器中的电荷通过开关元件传输到高电压节点。
这导致高电压节点的
电压上升。
•重复过程:充放电过程在时钟信号的控制下重复进行,从而实现电荷的不断传输,使高电压节点的电压逐步上升。
4.分压与电荷泵结合:电荷泵可以与分压器结合使用,以提供更
高的输出电压。
通过反复的充放电过程,电荷泵可以将输入电压升高到
所需的水平,并通过分压电路提供稳定的输出电压。
5.应用:电荷泵常用于一些低功耗电子设备,例如嵌入式系统、
传感器和低功耗射频(RF)电路中,以提供所需的高电压。
需要注意的是,电荷泵的效率通常较低,且输出电流有限,因此其应用受到一些限制。
电荷泵
电荷泵为容性储能DC-DC 产品,可以进行升压,也可以作为降压使用,
还可以进行反压输出。
电荷泵消除了电感器和变压器所带有的磁场和电磁干扰。
1. 工作原理
电荷泵是通过外部一个快速充电电容(Flying Capacitor),内部以一定的频率进行开关,对电容进行充电,并且和输入电压一起,进行升压(或者降压)转换。
最后以恒压输出。
在芯片内部有负反馈电路,以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如上图Vout ,经R1,R2 分压得到电压V2,与基准电压VREF 做比较,经过误差放大器A,来控制充电电容的充电时间和充电电压,从而达到稳定值。
电荷泵可以依据电池电压输入不断改变其输出电压。
例如,它在1.5X 或1X 的模式下都可以运行。
当电池的输入电压较低时,电荷泵可以产生一个相当于输入电压的1.5 倍的输出电压。
而当电池的电压较高时,电荷泵则在1X 模式
下运行,此时负载电荷泵仅仅是将输入电压传输到负载中。
这样就在输入电压较高的时候降低了输入电流和功率损耗。
2. 倍压模式如何产生
以1.5x mode 为例讲解:电压转换分两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
在第一阶段,C1 和C2 串联。
假设C1=C2,则电容充电直到电容电压等于输入电压的一半
VC1+-VC1-=VC2+-VC2-=VIN/2
第二阶段。
charge pump工作原理
Charge pump是一种能够通过循环使用电容存储特定电压的集成电路。
Charge pump的基本原理是,当供电的正负极分别接入多个串联起来的电容,当电源开关被按下时,电流先经过一个电容,经电源将此电容充电,
一次开关行程完成后,这一电容的电压反向输入到下一相电容上,并且比
前一个电容的电压更高,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一个电容,从而形成一个按
照逐渐增大的电压梯度而排列的电容串,从而产生较高的压力。
这个电压
可以用来提升低压电源,或者作为控制系统的电源,从而将一个低压的信
号变化成一个高压的信号。
电荷泵原理介绍功率MOS管的驱动时,提到一个电荷泵,用来提供高于VCC的电压。
这在马达驱动器,开关电源驱动芯片经常用到。
而且很多情况下,跨接电容需要单独选择。
这时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内容。
1,原理电荷泵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电容对电荷的积累效应而产生高压,使电流由低电势流向高电势。
(参考资料1)最简单的电荷泵:跨接电容A端通过二极管接Vcc,另一端B端接振幅Vin的PWM方波。
当B点电位为0时,A点电位为Vcc;当B点电位上升至Vin时,因为电容两端电压不变,此时A点电位上升为Vcc+Vin。
(参考资料2)所以,A点的电压就是一个PWM方波,最大值是Vcc+Vin,最小值是Vcc。
(假设二极管为理想二极管)(很简单的电路,可以用Pspice模拟)A点的方波经过简单的整流,就可以作为驱动MOS管的电源了。
常见的马达驱动器或者开关电源驱动芯片有一个引脚,通常叫做Vboost,推荐电路会在Vboost管脚和驱动管脚之间接上一个电容,这个电容就是上面介绍的跨接电容。
二极管会接在Vcc与Vboost之间。
对于跨接电容,需要注意的是耐压和容量。
2,计算(参考凌特LTC3240 DATASHEET)通常对于电荷泵,最感兴趣的是下面两个指标:1,输出电压。
理想情况下,输出电压最大值Voutmax=Vin+Vcc-Vf (Vf=二极管压降)。
2,输出电流。
经整流后得到的输出电压为Vout,可由公式算出Vout与最大可用输出电流的关系(参考资料3,page8,9):Iout=(Vcc+Vin-Vf-Vout)*f*Cfly (f=PWM波频率,Cfly=跨接电容值)用来驱动MOS管时,因为此时相当于给电容充电,而电容充电瞬间相当于短路(输出电压为0),所以,我们用短路输出电流来评价电荷泵:Iout=(Vcc+Vin-Vf)*f*Cfly上面两个公式是理想情况下得出的。
因为电荷泵的有效开环输出电阻(参考资料3)存在,使得实际情况不是那么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