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胆碱酯酶(che)的临床意义
- 格式:wps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1
危重症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检测的意义王琪【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患者血清CHE浓度,并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分析血清CHE浓度变化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同时观察患者肝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进入ICU时血清CHE下降发生率为85.3%,血清CHE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危重症患者血清CHE下降发生率较高,测定血清CHE可作为判断危重症患者病情的一个有意义指标.%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nges of serun cholinesterase (CHE)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critical care patients.Methods: Serum cholinesterase (CHE) concentration,acute patho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APACHE) Ⅱ seores were estimated in patients.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of serum CHE density variation and APACHE Ⅱ scores.At the same time, to observe the variation of patients' liver function.Results: Serum CHE decreasing occurrence rate was 85.3% in patients when admitted to ICU.The serum CHE level had eminent negative correlations with APACHE Ⅱ scores.Conclusion: Critical care patients' serum CHE decreasing occurrence rate is comparatively high, so the inspection of serum CHE could be one meaningful index for judging the condition of critical care patients.【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1(008)006【总页数】2页(P71-72)【关键词】胆碱酯酶;危重症;肝功能检测【作者】王琪【作者单位】河北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总医院ICU,河北邢台,05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1血清胆碱酯酶(CHE)是一种羧酸酯水解酶,是临床肝功能检测指标中的一项,以往对于血清CHE活性的检测主要用于有机磷中毒、慢性肝炎、脂肪肝等疾病的评价[1],在ICU工作中较少被关注。
病毒性肝炎血清胆碱酯酶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沈效杰
【期刊名称】《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01(021)005
【摘要】对288例不同肝病及100名健康供血员,检测血清CHE水平.结果,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硬化组血清CHE水平分别为251±94、
231±88、221±85IU/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365±105IU/L,皆P<0.01),重型肝炎组(151±97IU/L)显著低于其他各型肝炎组及肝硬化组(皆P<0.01).结果表明,CHE 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其升降的幅度反映了病情变化,是评价重型肝炎的病情进展及预后的可靠性指标.
【总页数】2页(P559-560)
【作者】沈效杰
【作者单位】无锡市传染病医院,无锡,214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6
【相关文献】
1.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测定的临床意义 [J], 李丁全
2.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测定的临床意义及预后 [J], 张丽;陶红;陈国;张淑芹
3.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活动度检测的临床意义 [J], 周俊英;甄真;张淑环;刘金星
4.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活动检测的临床意义 [J], 冯曼玲;黄学亮;孙丽静
5.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测定的临床价值 [J], 汤雄;石秋生;范建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胆碱酯酶测定试剂盒之阳早格格创做(连绝监测法)一、简介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是一类催化酰基胆碱火解的酶类,故又称为酰基胆碱火解酶.人体内存留二种胆碱酯酶,一种是乙酰胆碱酯酶,又称“实性胆碱酯酶”或者“特同性胆碱酯酶”,主要效率于乙酰胆碱,存留于黑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灰量中;另一种为血浑胆碱酯酶,除可效率于乙酰胆碱中,还能效率于其余胆碱酯类,故又称“假性胆碱酯酶”或者“非特同性胆碱酯酶”,此酶主要由肝净爆收.血浑胆碱酯酶是由肝净合成后释搁到血液中的非特同性脂酶,半衰期约为10d,较黑蛋黑半衰期21d短,果此,不妨敏感而止同性反应肝净合成代开功能,它的检测是评介肝细胞蛋黑合乐成能的敏捷指标.有教者认为肝净受益时肝细胞合乐成能下落,血浑胆碱酯酶的活性落矮.二、临床意思当肝细胞受益时,肝细胞变性坏死,间量炎性细胞浸润,纤维构造战结缔构造删死,引导血浑黑蛋黑战胆碱酯酶合成缩小.战黑蛋黑相比较,胆碱酯酶半衰期短,且合成后坐时释搁进血,其活性落矮程度取肝细胞受益程度相普遍,肝病越宽沉,胆碱酯酶下落的幅度越大,以至胆碱酯酶比黑蛋黑正在反应肝净合乐成能圆里还要敏捷.肝软化患者正在输血或者血浆蛋黑治疗后,血浑黑蛋黑浓度出现姑且降下或者回复仄常,而胆碱酯酶则没有受效率,如果出现胆碱酯酶持绝下落,则预后没有良,胆碱酯酶正在反应肝软化程度上是一个敏捷、宁静的指标.胆碱酯酶是肝净病变后惟一下落的酶.由于血浑胆碱酯酶由肝净合成,故此酶活性落矮时常反映肝净受益.2.1 慢性病毒性乙肝:乙肝患者血浑胆碱酯酶落矮取病情宽沉程度有闭,取黄疸程度纷歧定仄止,若持绝落矮,常提示预后没有良.2.1 缓性乙肝:缓性迁延型乙肝患者此酶活力变更没有大,缓性活动性乙肝患者此酶活力取慢性乙肝患者相似.2.3 肝软化:若处于代偿期,血浑胆碱酯酶多为仄常,若处于得代偿期,则此酶活力明隐下落.2.4 亚慢性沉型乙肝:亚慢性沉型乙肝患者特地是肝昏迷患者,血浑胆碱酯酶明隐落矮,且多呈长期性落矮.2.5 肝中胆讲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浑胆碱酯酶仄常,若陪随胆汁性肝软化则此酶活力下落.2.6 慢缓性肝炎、肝软化、肝功能没有齐时胆碱酯酶明隐落矮,缓性胆讲徐患,肝癌合并肝软化时胆碱酯酶落矮.2.7 有机磷中毒、营养没有良、熏染及贫血也可使胆碱酯酶落矮.2.8 脂肪肝、肾净病变、肥肥则出现血浑胆碱酯酶删下.。
脂肪肝患者血脂、γ—谷氨酰转肽酶及胆碱酯酶检测的临床意义目的:研究脂肪肝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及胆碱酯酶(CHE)含量的变化。
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体检诊断脂肪肝患者血清标本,用生化分析仪对血脂(TG、TC、HDL、LDL)、γ-GGT及CHE水平进行检测。
同时与100名健康体检人员血脂、γ-GGT及CHE水平进行比较。
结果:脂肪肝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脂四项、γ-GGT及CHE测定结果比较,TG、TC、LDL、γ-GGT 及CHE水平升高,而HDL水平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G、TC、HDL、LDL、γ-GGT及CHE是脂肪肝患者较为敏感的生化指标。
标签:脂肪肝;血脂;γ-谷氨酰转肽酶;胆碱酯酶脂肪肝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脂肪肝的患病率明显增加。
脂肪肝患者早期均有血脂增高和肝酶谱的改变,本文旨在观察脂肪肝患者血脂四项、γ-GGT及CHE的水平变化。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76例脂肪肝患者为健康体检时经B超检查确诊,其中男60例,女16例,年龄30~60岁,平均42岁。
B超检查肝胆胰脾无异常的体检者为对照组(100例)。
采集空腹12 h以上的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
1.2 脂肪肝诊断标准(1)肝前场回声增强,后场回声减弱。
(2)肝内胆管结构显示不清。
(3)肝内回声致密[1]。
1.3 试剂和仪器血脂四项、γ-谷氨酰转肽酶及胆碱酯酶试剂均为广州标佳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严格按说明操作,仪器使用日立7600-020型全自动化分析仪。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肝脏疾病检测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发表时间:2018-07-04T15:24:03.35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上第7期作者:刘密[导读] 血清胆碱酯酶活力可以反映出肝脏合成功能,而且可由此准确得知肝脏病理受损程度,肝脏纤维化的加重。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157000【摘要】目的:探讨肝脏疾病检测胆碱酯酶(ChE)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慢性肝炎活动型患者4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0例、并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对比,检测患者胆碱酯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慢性肝炎活动型组检测ChE为4728.5±854.6U/L、肝硬化组为1838.3±375.9U/L,正常组为9638.3±839.8U/L,任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清胆碱酯酶活力可以反映出肝脏合成功能,而且可由此准确得知肝脏病理受损程度,肝脏纤维化的加重,胆碱酯酶活力进一步降低,与疾病程度成正比,说明测定胆碱酯酶活力对了解肝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是肝功能下降的一个重要指标,临床上可以把检测胆碱酯酶活力作为常规肝功能检测指标。
【关键词】肝脏疾病;胆碱酯酶;胆碱酯酶是一类催化酰基胆碱水解的酶类,能催化乙酰胆碱水解,生成胆碱和乙酰故又称为酰基胆碱水解酶。
胆碱酯酶在体内由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拟胆碱酯酶(PCHE)两部分组成[1-2]。
ACHE主要来自神经细胞及红细胞,PCHE则来自肝脏,是肝脏所合成的,此类型酶活性下降,能够反映出肝脏病变程度,而且下降的程度可以有效反映肝脏病情严重程度。
为探讨胆碱酯酶在肝脏疾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选取三组人群检测胆碱酯酶变化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80例肝脏疾病患者,按照病情类型分为慢性肝炎活动型组、肝硬化失代偿期组,所有患者均符合肝病诊断标准;其中慢性肝炎活动型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40~67岁,平均年龄(53.5±5.7)岁。
血清胆碱酯酶文章目录*一、血清胆碱酯酶的基本信息1. 定义2. 专科分类3. 检查分类4. 适用性别5. 是否空腹*二、血清胆碱酯酶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1. 正常值2. 临床意义*三、血清胆碱酯酶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1. 检查过程2. 注意事项*四、血清胆碱酯酶的相关疾病和症状1. 相关疾病2. 相关症状*五、血清胆碱酯酶的不适宜人群和不良反应1. 不适宜人群2. 不良反应血清胆碱酯酶的基本信息1、定义血清胆碱酯酶是肝细胞合成的酶类之一,能够反映肝细胞合成的功能。
肝脏有问题时,肝细胞合成胆碱酯酶减少,血清中胆碱酯酶活性下降,由于血清胆碱酯酶半衰期短,所以它是肝内损害时一种极为敏感的指标,可反映肝细胞的合成功能,用于估计肝的储备功能和肝病的预后。
2、专科分类消化3、检查分类生化检查4、适用性别男女均适用5、是否空腹空腹血清胆碱酯酶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1、正常值酶速率法(37℃): 4300-10500U/L。
试纸法: 38-80U/ml。
比色法: 血清:130-310U/ml, 全血:8-120U/ml。
(注:具体参考值请根据各实验室而定。
)2、临床意义急、慢性肝炎时,血清胆碱酯酶降低程度往往与病情严重程度相一致,与黄疸程度不一定平行。
若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持续降低,则提示预后不良。
肝硬化失代偿期,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明显下降,肝性脑病时最为显着。
亚急性重症肝炎,特别是肝性脑病时,血清胆碱酯酶明显降低,且多呈持久性。
肝外胆管梗阻性黄疸,血清胆碱酯酶正常,伴有胆汁性肝硬化时则降低。
原发性肝癌时,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取决于肝原来的情况和损害程度。
如伴有肝硬化或原有慢性活动性肝炎,酶活性常降低。
病理性升高: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脂肪肝、原发性家族性高CHE血症、血清CHE变异、原发性肝癌等。
病理性降低:重症肝炎、慢性肝炎活动型、肝硬化、肝脓肿、各种癌、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贫血、感染、皮肌炎、急性心肌梗死)、遗传性血清CHE异常症、有机磷中毒(轻度中毒降低30%、中度中毒降低50%、重度中毒降低70%)、溃疡性结肠炎、肾功能不全、天疱疮、烧伤等。
血清胆碱酯酶检测对肝脏疾病患者诊断的临床价值李观强1,吴明香 2(1.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检验科,深圳 518172;2.四川省新成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1731)【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测定对肝脏疾病患者检测的临床价值。
方法测定分析有肝脏疾病的80例患者(实验组)和体检者8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胆碱酯酶检测的临床分析。
结果各肝脏疾病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的结果相比较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通过本实验数据显示肝脏疾病患者中胆碱酯酶(CHE)活性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并随肝脏病情程度加重而下降,而CHE活性逐渐下降,进一步说明了肝脏其合成功能下降,因此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测定能较好地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并能准确地反映肝脏的病理损害的程度。
【关键词】胆碱酯酶;肝病;临床价值Detection of serum cholinesterase in patients with liver diseas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diagnosisLI guan-qiang 1, WU ming-xiang2(1.Shenzhen City People's Hospital Laboratory,Shenzhen 518172,China;2.Sichuan Sinew Bio-technology Co.,LTD,Sichuan 611731,China)【Abstract】0bjective Of serum cholinesterase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patients with liver disease. Methods Determination of liver disease, 80 patients (experimental group)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80 patients (control group) for the clinical detection of cholinesterase. Results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healthy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The experimental data by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cholinesterase (CHE)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and increased with the severity of the liver decreased, while the CHE activity decreased, further illustrates the Decreased hepatic synthetic function, the serum cholinesterase activity can reflect liver synthetic function, can accurately reflect the extent of pathological damage the liver.【Key words】cholinesterase;Liver disease;Clinical significance 随着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加重,间质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和结缔组织增生,正常肝细胞的数量减少,肝脏内网器功能受损,肝脏供血不足,肝细胞功能受损,导致其合成功能下降严重。
胆碱酯酶(CHE)测定操作规程一、用途本产品用于体外定量测定血清、血浆样品中胆碱脂酶(CHE)的活性。
二、临床意义(一)概述胆碱脂酶可以分为乙酰胆碱酯酶和假性胆碱酯酶,前类亦称真性胆碱酯酶,主要存在于胆碱神经末梢突触间隙。
乙酰胆碱酯酶可以在神经末梢、效应器接头或突触间隙等部位终止乙酰胆碱作用。
(二)临床意义1. 病理性升高: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脂肪肝,原发性家族性高CHE血症,血清CHE变异,原发性肝癌等。
2. 病理性降低:重症肝炎,慢性肝炎活动型,肝硬化,肝脓肿,各种癌,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贫血,感染,皮肌炎,急性心肌梗死),遗传性血清CHE异常症,有机磷中毒(轻度中毒降低30%,中度中毒降低50%,重度中毒降低70%),溃疡性结肠炎,肾功能不全,天疱疮,烧伤等。
(三)检验原理胆碱酯酶催化S-碘化丁酰基硫代胆碱水解,生成丁酸与硫代胆碱,硫代胆碱与黄色的铁氰化钾[Fe(CN)6]3-反应后形成无色的[Fe(CN)6]4-,在405nm吸光度下降的速率与标本中胆碱酯酶活性成正比。
四、样品血液样品原则上采集晨起空腹血(禁食12小时);患者处于平静、休息状态,减少患者由于运动、饮食带来的影响;静脉采血时患者应取坐位或卧位;止血带使用后1分钟内采血,回血后立即松开;正确使用抗凝剂;防止溶血;防止过失性采样。
样品运送过程中应防止过度振荡、防止样品容器的破损、防止样品被污染、防止样品及唯一性标志的丢失和混淆,防止样品对环境的污染、水分蒸发。
CHE测定样品为不溶血的血清、血浆(肝素抗凝)。
样品应在低温条件下运输并及时测定。
不能使用EDTA抗凝剂的标本。
五、试剂(一)试剂组成不同批号试剂中各组份不能互换。
(二)试剂准备R1和R2试剂为即用型液体试剂,开瓶装载即可使用,用后应及时冷藏保存。
(三)试剂的保存及稳定性1. 不能冰冻试剂。
2. 未开瓶的R1和R2试剂应在2~8℃密闭避光贮存,稳定期为瓶签标示的有效期。
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检测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酶速率法对216例肝病患者及44名正常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ChE 活力测定。
结果各类肝病组血清ChE活性均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肝硬化组与另外3组肝病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
血清ChE活性降低程度与肝细胞损害程度相平行。
结论血清ChE的活性降低程度与肝病病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血清ChE活性的动态观察可作为判断肝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关键词】肝病;肝功能;血清ChE;临床意义肝脏受损时,肝细胞变性坏死,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均可影响血清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合成,导致血清ChE活性下降[1]。
因此,血清ChE能反映肝实质细胞损害的程度,是一项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的肝功能检测指标。
为探讨血清ChE活性测定在肝炎、肝硬化等肝病中的临床意义,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采用酶速率法对216例肝病患者进行了血清ChE活性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各型肝病患者共216例,男133例,女83例,年龄19~74岁,平均(36.1±12.6)岁;其中急性肝炎102例,慢性肝炎35例,重型肝炎22例,肝硬化57例。
选择我院健康体检者44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23~66岁,平均(32.5±13.0)岁。
无心、肝、肾等内脏疾病,肝肾功能、超声、心电图等检查均正常。
1.2 方法清晨空腹采集患者血清标本,按常规分离血清(标本为无溶血血清);采用日本产OLYMPUS-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按项目方法要求应用酶速率法分析;检测试剂均采用日本OLYMPUS产品,同时采用日本OLYMPUS质控血清做室内质控;所有标本在测定CHE的同时均用上述仪器检测其他肝功能指标。
危重症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检测的意义作者:王琪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1年第06期[摘要]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检测患者血清CHE浓度,并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
分析血清CHE浓度变化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同时观察患者肝功能的变化情况。
结果:进入ICU时血清CHE下降发生率为85.3%,血清CHE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负相关。
结论:危重症患者血清CHE下降发生率较高,测定血清CHE可作为判断危重症患者病情的一个有意义指标。
[关键词] 胆碱酯酶危重症肝功能检测[中图分类号] R446.11[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02(c)-071-02The significance of serum cholinesterase inspection for critical care patientsWANG Qi(ICU of the General Hospital of Hebei Ji Zhong Energy Xingtai Mining Group, Xingtai054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nges of serum cholinesterase(CHE)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critical care patients. Methods: Serum cholinesterase(CHE) concentration,acute patho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 scores were estimated in patient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of serum CHE density variation and APACHEⅡ scores. At the same time, to observe the variation of patients' liver function. Results: Serum CHE decreasing occurrence rate was 85.3% in patients when admitted to ICU. The serum CHE level had eminent negative correlations with APACHEⅡ scores. Conclusion: Critical care patients' serum CHE decreasing occurrence rate is comparatively high, so the inspection of serum CHE could be one meaningful index for judging the condition of critical care patients.[Key words]Cholinesterase; Critical illness; liver function test血清胆碱酯酶(CHE)是一种羧酸酯水解酶,是临床肝功能检测指标中的一项,以往对于血清CHE活性的检测主要用于有机磷中毒、慢性肝炎、脂肪肝等疾病的评价[1],在ICU工作中较少被关注。
胆碱酯酶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是一类糖蛋白,以多种同功酶形式存在于体内。
一般可分为真性胆碱酯酶和假性胆碱脂酶。
真性胆碱酯酶也称乙酰胆碱酯酶,主要存在于胆碱能神经末梢突触间隙,特别是运动神经终板突触后膜的皱摺中聚集较多;也存在于胆碱能神经元内和红细胞中。
此酶对于生理浓度的Ach作用最强,特异性也较高。
一个酶分子可水解3×10分子Ach,一般常简称为胆碱酯酶。
假性胆碱酯酶广泛存在于神经胶质细胞、血浆、肝、肾、肠中。
对Ach的特异性较低,假性胆碱酯酶可水解其他胆碱酯类,如琥珀胆碱。
一、基本概述胆碱酯酶蛋白分子表面的活性中心有两个能与乙酰胆碱结合的部位,即带负电荷的阴离子部位和酯解部位。
酯解部位含有一个由丝氨酸的羟基构成的酸性作用点和一个由组氨酸咪唑环构成的碱性作用点,两者通过氢键结合,增强了丝氨酸羟基的亲核活性,使之易于与乙酰胆碱结合胆碱酯酶水解乙酰胆碱的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①乙酰胆碱分子结构中带正电荷的季铵阳离子头,以静电引力与胆碱酯酶的阴离子部位相结合;同时乙酰胆碱分子中的羰基碳与胆碱酯酶酯解部位的丝氨酸的羟基以共价键形式结合,形成乙酰胆碱和胆碱酯酶的复合物。
②乙酰胆碱与胆碱酯酶复合物裂解成胆碱和乙酰化胆碱酯酶。
③乙酰化胆碱酯酶迅速水解,分离出乙酸,酶的活性恢复。
正常范围:比色法:130~310U/L;酶法:儿童和成人男性、女性(40岁以上)5410~32000U/L;女性(16~39岁)4300~11500U/L。
检查介绍:胆碱酯酶有两类,它们都能水解乙酸胆碱。
一类是乙酰胆碱酯酶。
另一类是羟基胆碱酯酶。
胆碱酯酶是一种水解酶,它的作用是水解乙酰胆碱。
乙酰胆碱是胆碱能神经(如副交感神经、运动神经、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等)末梢释放的一种神经介质。
当神经末梢受刺激引起兴奋时,释放乙酰胆碱,与胆碱能受体结合,发挥神经-肌肉的兴奋传递作用。
随后,乙酰胆碱即被胆碱酯酶水解而失去作用。
如果胆碱酯酶的作用被抑制,就会发生乙酰胆碱过剩而集聚现象,引起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类似有机磷中毒的表现。
肝硬化患者胆碱酯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检测60例肝硬化患者与80例健康体检(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患者组的血清胆碱酯酶(CHE)呈显著下降(P<0.05)。
结论血清胆碱酯酶水平是反映肝实质损害的一项灵敏指标,其活性的变化对患者的治疗、病情发展及预后判断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标签:肝硬化;血清胆碱酯酶;肝病血清胆碱酯酶(CHE)是一种生物酶,存在降解胆碱酯,在自主神经系统以及肌肉运动系统中发挥神经传递的作用[1];人体组织中有两种胆碱酯酶,其中之一主要分布于人体红细胞以及神经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剩余主要分布于人体血浆和很多非神经组织中的假性胆碱酯酶,通常将其成为假性胆碱酯酶[2]。
血清胆碱酯酶主要在人体的血清、肾脏、肝脏、胰脏以及大脑中,其由肝脏生成后分泌入血的,所以它能反映肝实质细胞损害的程度,因此,它是肝硬化患者的治疗、病情发展及预后判断的一项灵敏指标,笔者对我院6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试验,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肝硬化患者60例均为我院传染科2012年6月~2015年3月肝硬化住院患者,年龄18~72岁;对照组为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70例,年龄18~71岁。
1.2方法用真空采血法采静脉血于盛有分离胶的真空试管中,CHE检测应用连续检测法,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采用配套试剂,于2h内检测CHE。
1.3统计学处理各参数以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3讨论肝硬化属于临床中十分多见的一类慢性进行性肝病,是由一种或是多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产生的弥漫性肝损害,我们国家大部分属于肝炎后肝硬化,少数患者属于酒精性肝硬化以及血吸虫性肝硬化。
病理组织学中存在广泛肝细胞坏死、结缔组织增生、纤维隔形成以及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引起肝小叶结构性破坏以及假小叶形成,导致肝脏逐渐变形变硬,从而发展为肝硬化。
•诊治分析*对评结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临床值于可心孙青阳吴潇潇【摘要】目的探讨检测血清胆碱酯酶(ChE)水平对评价结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结肠癌肝转移患者化疗治疗情况,所有患者均行经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
检测化疗前血清胆碱酯酶(ChE)水平。
对比不同性别、年龄等血清ChE水平,并比较不同血清ChE水平和年龄等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结果肝转移数目为多个者血清ChE水平明显低于单个者,$<0.05o首次疗效结果为SD者血清ChE水平明显低于PR者,戶%。
.。
:。
无进展生存时间工冷。
天者血清ChE水平明显高于无进展生存时间<08。
天者,戶%。
.。
:。
首次疗效结果为SD者无进展生存时间明显短于PR者,$<0.05&血清ChE水平!240U/L者无进展生存时间明显长于血清ChE水平F240U/L者,$< 0.05o结论结肠癌肝转移患者化疗前检测血清ChE水平可有助于评价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且化疗前血清ChE水平越高,患者化疗后无进展生存时间越长&【关键词】结肠癌;肝转移;化疗;胆碱酯酶;无进展生存时间【中图分类号】R735.3【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 n.1009-7147.2021.02.057结肠癌是临床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目前该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升高趋势,给人们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叫肝脏是结肠癌患者远处转移常见器官,结肠癌患者确诊时约10%〜25%患者出现肝转移#结肠癌肝转移是临床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且多数患者死亡与肝转移#手术切除是临床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的主要方法叫但因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存在肝内多发转移而致其失去最佳手术切除机会,因此临床常给予化疗治疗,但化疗治疗时肿瘤性,患者病情进展,影响其预后#血清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是由人体肝脏合成,与人体肝脏和炎症等有关叫有报道称637术前血清ChE水平是影响术后发生的高,ChE发生率&目前ChE 结肠癌肝转移的道,患者化前ChE来预测患者预后情况,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5年1202010120结肠癌肝转移患者化治,患者临床作者单位:310043杭州,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6三医院理学检查证实为结肠癌,且经CT等影像肝转移,转移径!lcm&患者知情且自愿参与研究,签&除肿;血液系统疾病、既往药物过敏、免疫性疾病、精神疾病等#男性67例,女性53例;年龄47〜7D岁,平均为(69.7±3.2)岁,其中年龄!65岁者68例,<65岁者52例&肝转移数目:单个94例,多个26例&首次疗效结果为疾病稳定(SD)者66例、部分缓解(PR)者54例&无进展生存时间:>180天者60例,"180天者60例&血清胆碱酯酶水平:<240U/L者60例,!240U/L者60例&1.2方法:①采集患者清晨空腹下静脉血液5ml,分离血清后检测化疗前血清胆碱酯酶(ChE)水平,采用丁酰硫代胆碱底物法检测,参考值:5000-12000IU/L&②所有患者均行经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经患者肝动脉置管,并灌注奥沙利钳100mg,第1天,维持10小时,卡培他滨100mg/m2,2次/日,第1-14天;21天为1周期,共治疗6个周期&后续口服卡培他滨维持治疗&1.3观察指标:对比不同性别、年龄等ChE,并比不ChE平和年龄等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采集的数据,将计量资料以(!±s)形式表示,组间采用独立样本#检,$<0A05统计&2结果2A1不患者间ChE比:肝转移目个者ChE个者,$<0A05&首疗效结果SD者ChE PR者,$<0A05,无生时间!180天者ChE高无生时间<180天者,$<0A05&表1&2A2不患者间无生时间比:首疗效结果SD者无生时间PR者,$<0A05&ChE!240U/L者无生时间ChE<240U/L者,$<0A05&表2&3讨论肝脏是肿患者常转移脏器,结肠癌肝转移患者主要以手术切除治疗为主,但患者确诊时术治疗机会,临床常用通过化疗来缩减病灶以达到治疗指征或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叫肝转移数目较多时,化疗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肝转移数目>3个时,患者预后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肝转移目个时,患者ChE,患者预后差&表1不同患者特征间血清ChE水平比较(!±",U/L)标血清ChE水平"P 性别男性67283.65(61.740.440.66女性53278.81(58.32肝转移数目(个)单个94371.18(125.696.150.00个26215.96(48.76年龄(岁)!6568324.96(78.820.650.52<6552315.38(81.74首次疗效结果SD66239.86(61.4415.080.00PR54497.76(121.34无进展生存时间(天)<18060227.63(51.3912.830.00!18060394.77(86.85表2不同患者特征间无进展生存时间比较(!±s,天)标无进展生存时间"P 性别男性67201.52(57.690.270.79女性53198.67(56.75目(个)单个94224.69(47.886.990.00个26154.83(32.57龄(岁)!6568231.26(68.750.590.56<6552242.68(67.97次疗结果SD66162.76(63.889.950.00PR54267.95(48.82血清胆碱酯酶水平#U/L)!24060251.69(47.9213.600.00<24060149.88(32.68血清ChE由人体肝脏合成并释放到血液中的一种非特异性脂酶,可较好地反映出患者肝脏合成和代谢功能0笔者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化疗前检测患者血清ChE水平可有助于较好的评估患者预后,且血清ChE水平越高,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越长0既往研究报道提示检测血清ChE水平对诊治结肠癌具有重要意义问"报道称日血清ChE是人体肝脏病变后唯一下降的酶,血清ChE水平与结肠癌患者预后性0笔者在本次研究发现,首次疗效为SD者,其血清ChE水平低于PR者,且无进展时间短于PR者,进一步证实化疗前检测血清ChE水平可较好地预测患者生存时间,对指导临床合理诊治具有重要意义0有研究称【昭,恶性肿瘤患者常出现营养不良,多数患者确诊时出现体重下降,尤其是肠道肿瘤患者发生营较高0笔者化疗前检测患者血清ChE水平,发现血清ChE水平较低者无进展生存时间相对较短,笔者认为,这可能是与患者存在营有关,时因恶性肿瘤消耗而致患者出现营,最终影响抗肿瘤耐受性和免疫功能,患者死亡几率"综上所述,化疗前检测结肠癌肝转移患者血清血清ChE水平可有助评估患者预后,指导临床化疗治疗的选择,避免过度治疗"但本次研究因研究样本数量较小,且为回顾性分析,因此仍有待进一步开展前瞻性研究0参考文献1张岚,董卫国.KIFC3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结肠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20,29(11):1220-1225.2王宁,高云飞,王兴海,等.125I粒子植入治疗直结肠癌肝转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22):4746-4749.3肖成钦,梁勇,王聪,等•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J].中,2017,37(6):1445-1447.4莫新,梁艳冰,陈志斌,等•重症肺炎患者血清胆碱酯酶含量变化及其与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的相关性研究6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6,9(3):159-162.5张木根,刘旭超,连飞,等•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在结肠癌肝转移患者中的应用[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9,33(9) :649-651.6叶世富,周永祥,首峰,等.1251粒子植入治疗结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研究[J].癌症进展,201=,16(5) :609-612.7宗恒,汤雷,张艳,等•血清胆碱酯酶在结肠癌肝转移患者中的疗效预测作用[J]•肝胆外科杂志,2020,28(4):281-284.=郭锦,任旭艳,郭永斌•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调查及其与生活质量和化疗不良反应的关系[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7,37(11):23-25.9叶向红,衷倩雯,董露,等•胃肠道肿瘤术后辅助化疗病人营养不良现状调查与分析6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7,24(6):336-340.[收稿日期:2020-12-04](编辑:陈景森)。
血清胆碱酯酶(che)的临床意义
人体内存在两种胆碱酯酶,一种是乙酰胆碱酯酶,又称“真性胆碱酯酶”或“特异性胆碱酯酶”,主要作用于乙酰胆碱,存在于红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中;另一种为血清胆碱酯酶,除可作用于乙酰胆碱外,还能作用于其他胆碱酯类,故又称“假性胆碱酯酶”或“非特异性胆碱酯酶”,此酶主要由肝脏产生。
临床测定的胆碱酯酶亦主要是由肝细胞合成的。
当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变性坏死,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和结缔组织增生,导致血清白蛋白和胆碱酯酶合成减少,和白蛋白相比较,胆碱酯酶半衰期短,且合成后立即释放入血,其活性降低程度与肝细胞受损程度相一致,肝病越严重,胆碱酯酶下降的幅度越大,甚至胆碱酯酶比白蛋白在反应肝脏合成功能方面还要灵敏。
肝硬化患者在输血或血浆蛋白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浓度出现暂时升高或恢复正常,而胆碱酯酶则不受影响,如果出现胆碱酯酶持续下降,则预后不良,胆碱酯酶在反应肝硬化程度上是一个灵敏、稳定的指标。
胆碱酯酶是肝脏病变后惟一下降的酶。
由于血清胆碱酯酶由肝脏合成,故此酶活性降低常常反映肝脏受损。
(1)急性病毒性乙肝:乙肝患者血清胆碱酯酶降低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与黄疸程度不一定平行,若持续降低,常提示预后不良。
(2)慢性乙肝:慢性迁延型乙肝患者此酶活力变化不大,慢性活动性乙肝患者此酶活力与急性乙肝患者相似。
(3)肝硬化:若处于代偿期,血清胆碱酯酶多为正常,若处于失代偿期,则此酶活力明显下降。
(4)亚急性重型乙肝:亚急性重型乙肝患者特别是肝昏迷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明显降低,且多呈持久性降低。
(5)肝外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正常,若伴有胆汁性肝硬化则此酶活力下降。
(6)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不全时胆碱酯酶明显降低,慢性胆道疾患,肝癌合并肝硬化时胆碱酯酶降低。
(7)有机磷中毒、营养不良、感染及贫血也可使胆碱酯酶降低。
(8)脂肪肝、肾脏病变、肥胖则出现血清胆碱酯酶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