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孩子共读一本书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亲子共读一本书读后感亲子共读一本书读后感(通用5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亲子共读一本书读后感(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亲子共读一本书读后感1这天,我和儿子读了《学与问》这篇文章,从中我明白了“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因为学和问是相辅相成的,“学”是老师向孩子们灌输知识,是吸取、是积累。
“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是质疑、是提高。
只有在学中问,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我认为孩子们要像哥白尼那样,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
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老师、同学、朋友和别人。
只要他能给孩子们启发和帮忙,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能够成为孩子们的老师。
古人说的“能者为师”就是这个道理。
读的时候,我发现孩子对这件事也挺投入。
我觉得老师展开这样的活动很有好处,不仅仅能够增长孩子们的知识,还能够让家长对孩子们学习有更多地了解。
亲子共读一本书读后感2几天来我认真欣赏完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小豆豆》一书,每次合书是我豆要闭眼享受般的回书里一个个难忘又好笑的镜头……我想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关键在于你的爱孩子是否需要?在实施爱的过程中是否也同时扼杀这孩子的同真?《窗边的小豆豆》之所以能引起无数人共鸣,特别是在儿童教育方式上,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首先,童真是世界上最可、最善良、最宝贵的品质,因为童真包含着无价的善心、尊严及可贵的情感。
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生的时侯,都具有优良的品质。
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美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
所以我们要早早发现这些优良品质把孩子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小豆豆在一年级因为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的小学。
因为小林校长的爱护与引导,小豆豆可以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随心所欲地说自己想说的话,发挥想象力。
亲子共读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亲子共读《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篇一:亲子共读《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嘿,读完《鲁滨逊漂流记》,那感觉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起伏不定。
和孩子一起读这本书的时候,就像是两个人一起踏上了鲁滨逊的那座孤岛。
鲁滨逊刚到岛上的时候,我就想,这哥们儿可惨喽,简直就是从天堂掉进了地狱。
荒岛上啥都没有,就他一个人,那得多孤独啊,就像被世界抛弃了一样。
我跟孩子说:“你看,这要是换做咱,估计得哭死。
”孩子还挺天真地回我:“我才不会呢,我可以找小动物玩。
”嘿,孩子的想法就是这么单纯。
随着故事的发展,鲁滨逊开始自己动手搭建住所,种植粮食。
这时候我就觉得,这人可真牛啊,就像一个全能超人。
他怎么啥都会呢?我就对孩子说:“你看,人只要不放弃,就能创造奇迹。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我又想,也许在那种绝境下,人的潜力就被无限激发出来了吧。
可是,我也有点犹豫,要是我,能有他那么坚强吗?我可能一开始就被困难打倒了。
鲁滨逊在岛上还遇到了野人,这可把我吓了一跳。
我跟孩子描述的时候,故意把声音压得很低:“那野人可吓人了,长得又高又壮,眼睛还冒凶光呢。
”孩子瞪大了眼睛,紧紧地抓住我的胳膊。
不过鲁滨逊可不怕,他还救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叫“星期五”。
这鲁滨逊的心可真大啊,我想。
但也许这就是他的善良之处吧,在孤岛上还能对一个野人这么友好。
读完这本书,我和孩子都有很多感触。
我就问孩子:“你从鲁滨逊身上学到了啥呀?”孩子想了想,说:“要勇敢,要自己动手。
”我笑着说:“对喽,咱以后遇到困难也不能哭鼻子,要像鲁滨逊一样。
”这次亲子共读,就像是一次特别的旅行,让我和孩子都收获满满。
它让我看到了孩子对故事的独特理解,也让我重新思考了自己面对困难的态度。
这可比上一堂枯燥的课有意思多了,你说是不是?篇二:亲子共读《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亲子共读《鲁滨逊漂流记》,那可真是一场奇妙的体验。
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在想,这书会不会有点无聊啊?不就是一个人在荒岛上的故事嘛。
与学生共读一本书的感想老师(精品3篇)【与学生共读一本书的感想老师第1篇】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读书使人文明,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善辩。
由于工作原因,平时对孩子关心的很少,但是自从老师发出亲子共读倡议以来,我发觉我也能挤出时间和儿子一起读书,在充满父子、母子亲情的氛围中,和孩子一起陶醉在书的世界里,一起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以下是我对亲子共读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一、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选好孩子爱看的书,使孩子对书产生好感。
孩子爱不爱看书,与父母的培养技巧很有关系。
在孩子阅读的初期,父母一定要对提供给孩子的书刊进行精心地挑选,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书,如动物画册等。
二、不易对孩子的阅读过程管得太死。
好奇、好动、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点。
他们喜欢的阅读方式是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翻翻那本。
对此,家长不必过多地去管它。
通常,在这一阶段,只要是孩子愿意把一本书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家长就应该感到心满意足了。
因为,这类表现完全符合孩子的早期阅读心理,是孩子在阅读求知的道路上迈开重要一步的标志三、亲子共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在家里,父母应尽可能多地和孩子一起看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
同时,还可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
如果经常这样做,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可能变得更加浓厚,同时孩子的阅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四,和孩子一起扮演故事角色当家长给孩子读了某些故事或内容后,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出故事中的人物将可能会如何发展,它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孩子天生就非常好奇也充满着各式的幻想,书本就是满足这些欲望的,当孩子已经熟悉了书中的内容,我们做爸爸、妈妈的就和孩子一起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来阅读故事书。
这样的阅读不仅能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而且还能培养孩子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其注意力。
亲子共读一本书征文(通用8篇)亲子共读一本书征文(通用8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征文的经历,对征文都不陌生吧,征文的结尾要或紧扣开头,首尾呼应,或重申观点,再次点题,或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等。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征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亲子共读一本书征文(通用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亲子共读一本书征文1 暑假里,和孩子一起,积极响应学校的倡议,耐心重温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
虽然上学时已看过多次,但现在和孩子一起读,感觉又不一样,以成人和孩子的双重心理读这本书,更深刻感受到了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毅力和持之以恒,其精神使我油然而生一种敬意。
这本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出身于贫困的工人家庭,年幼失学,做过童工。
十六岁时瞒着家人参加了红军,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英勇负伤,但他依然坚持工作。
在这一年的冬天,保尔参加了抢修铁路工程,在严寒中他奋不顾身地工作着,他的双脚和靴子常常冻在一起。
他这一生中经历了种种磨难,落下了一身的病,甚至在攻打利沃夫的战争中右眼失明。
虽然保尔身体残疾,但是他身残志不残,心里始终充满阳光,充满对生活的热爱。
为了争取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用自己顽强的毅力撰写的小说成功出版。
我想:保尔为什么有这么顽强的毅力,读完这本书,我终于真正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那就是保尔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信心,无论遭受多少挫折,都永不放弃自己的信念,全心全意地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这本书让我们明白了,毅力是成功的法宝,有了毅力,我们就不会向挫折和困难低头,而会更坚强地去面对。
保尔.柯察金的影子时时在我的脑海里浮现,鼓励我们要像他一样做一个坚强、勇敢、有毅力的人!人的一生是漫长的,会经历无数的困难与挫折,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气去面对它,挑战它,克服它。
不积小河无以成大海,凡事都要从小事做起,不能半途而废,要象保尔一样,坚持到底,不仅我们成年人,尤其对广大青少年来说,更需要有这种“钢铁”精神,而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需要有这种钢铁般的精神!亲子共读一本书征文2 寒假初,我迷上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书中有许多活灵活现的人物,有众多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看后如身临其境,使我流连忘返。
亲子共读书经验分享发言稿亲爱的家长们、亲子阅读爱好者们,大家好!我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和孩子一起共读书的经验和心得。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亲子共读书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参与其中。
我相信,通过亲子共读书,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亲子关系,以及开启孩子的智慧之门。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享我的经验和心得。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父母要树立亲子共读书的意识。
在我孩子还是个婴儿的时候,我就开始给他读一些简单的绘本故事,虽然当时的语言交流还难以实现,但我相信孩子能感受到我对他的关爱和陪伴。
随着孩子的逐渐成长,我开始引导他一起参与到阅读过程中。
每晚,我们都会选择一本适合年龄的绘本故事,在孩子醒着的时候读给他听。
我会注重语调的抑扬顿挫、声音的高低变化,以及手势的配合,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孩子也很享受和我一起阅读的时光,他会用小手指着书中的图画,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仿佛在表达自己的兴奋和喜悦。
其次,我认为选择合适的书籍很重要。
在孩子学会阅读之前,我会选择一些图画书、故事书给他听。
这些书通常配有精美的插图和简短的文字,很适合孩子们的阅读水平。
随着孩子的逐渐成长,我会选择一些适合年龄段的魔幻、科幻、历史等各类题材的书籍。
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孩子的阅读需求,还能开拓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
此外,我也会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一些与他们相关的书籍。
比如,孩子喜欢动物,我就会选择一些与动物有关的故事书给他读。
这样他不仅能够得到知识的滋养,还能够增加对阅读的兴趣和乐趣。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亲子共读书的过程中,我不仅要把阅读作为一种习惯,而且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表达能力。
在故事读完之后,我会问孩子一些问题,鼓励他去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比如,我会问他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什么样的人物,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
通过这样的提问,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家长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心得体会关于家长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心得体会1读书是一种享受,在享受中我可以得到体会;在体会中我可以得到乐趣;在乐趣中我可以得到知识。
在悠闲的时候,我会坐在阳台上,一边享受着阳光毫不吝啬的沐浴和微风温柔的轻抚,一边翻动着带着油墨香的书页,会让整个人感到心情舒畅,很惬意,很享受。
在遭受挫折,意志消沉的时候,我会找一些励志的书籍来反复读,学习书中人物的坚强,学习他们面对挫折时的乐观心态,激励自己的斗志,不让自己继续消陷沉沦,而是让自己抱着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在孤单时,何不与书相伴呢?这时,我们可以进入书中的世界,去细细体会作者的心情。
在孤独时读书,这时,我们的心会前所未有的空灵,是一种奇特的体验。
我们可以在书海中畅游,在天空中翱翔。
在暑假,我看书基本上都在图书馆。
或许有人会说,为什么不去大书店呢?因为,妈妈曾告诫过我:“看一本书,不但要看,还要感受书中的情感,那才是真正的读书。
而在大书店,那里的书是新,但你根本不会静下心来好好读一本书,也就不会体会到书中的情节了。
而在图书馆,虽然书旧了点,但有着安静的环境,同样的书。
不会随波逐流。
思考要看什么,感受哪本书更适合你。
这才是读书的最好环境。
”希望书能够在你的书房静静躺着,等待主人来翻阅。
油墨那淡淡的香,为生命的大道上添上了灿灿生光的一笔。
愿这份幽香永远伴随着你,直至你生命的最后一程。
关于家长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心得体会2“可否请你帮我画只绵羊?”初次见面时他这么问。
既然如此“我”就帮他画了一只绵羊,可这位小鉴定家似乎在考验“我”的耐心――四只羊中竟无一只满意。
就当“我”耐心被磨光敷衍的画了一个空箱子,并告诉他要的绵羊就在里面时,他却露出了喜色。
这就是“我”认识小王子的经过。
这部书讲述了一个世界上伤心的故事,是一则关于爱与责任的寓言。
小王子曾经去过一些别的小行星,见到的全都是些大人,例如:国王、酒鬼、自负者、商人、数学家等等。
当他到达第五个星球时,他遇到了一位灯夫,他每分钟都必须点亮和熄灭一次灯,因为那颗小行星旋转的速度极奇快,一天只有一分钟那么短,他嘴里总嘀咕着:“我在忙着很重要的事,这是我的职责……”这个人一定会被其他人嘲笑,像国王、酒鬼、商人他们一样。
亲子共读家长感言7篇亲子共读家长感言1“亲子共读书”,亲子共成长。
亲子共读是一件很有意义的活动。
为配合学校组织的这项课外作业,达到共同教育孩子的效果,我与儿子共同读完了一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文学作品,感触很深。
我深切的体会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初中毕业的我,文化不高,在家务农,平时不懂得如何管教孩子,只是觉得自己拼死拼活的挣钱养家,为了孩子不舍得吃,不舍得穿,好吃的好喝的都留着给孩子了,可是,孩子怎么还是不听话呢?总是感觉作为家长的我和孩子之间好像是少了些什么东西,但是自己也说不清楚是什么。
进入冬天,农田里的活也少了,在家的空闲时间也逐渐多了起来,孩子从学校的图书馆借回一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而且学校刚好布置了一个亲子共同完成的任务,亲子共读书,于是我就拿来先看了一点,不知不觉,我就被书里的主人公迷住了。
孩子放学后,我们两个共同商议了读书时间以及读书事项。
一是固定读书时间。
我们把晚上八点至八点半作为亲子阅读的固定时间。
在这个时间段里,孩子已完成当日的作业、预习完功课,家长也做完了家务,关闭电视和电脑,全家一起漫步在书中,享受读书的快乐。
二是选择读书的地点。
我和孩子采取面对面的方式,孩子坐在学习桌边,我就坐在一边的沙发里,在读书过程中,有时会抬头看看对方,要是正好目光想遇了,就会心的笑一下,有时也会因为书中的一个问题,父子,娘俩或者夫妻之间就发表不同的观点。
三是注意读书的语调。
我在为孩子读书时,避免平和的语调,注意富有表情的朗读,放慢阅读节奏。
于是,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被主人公深深的感动了,有时候我们的眼角里还闪动了晶莹的泪花。
一页页的文字,一次次的洗礼,我们共同成长着。
在读书的同时,我们学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孩子也更加懂得了知道如何做一个乐于助人,团结同学,尊敬师长,面对困难你不退缩,勇往直前,战胜一切的孩子。
通过“亲子共读”,我开始重视阅读,并且在陪孩子一起读书充满着父子、母子亲情的氛围中,一起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亲子共读家长读书心得亲子共读,就像是一场奇妙的心灵之旅,我和孩子在书的世界里一起探索、一起欢笑、一起成长。
这一路走来,有太多的故事、太多的感悟。
记得刚开始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时候,他还小,小得就像一颗刚刚破土而出的小嫩芽,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
我拿着一本色彩鲜艳的绘本,那上面画着可爱的小动物。
我指着绘本上的小兔子问他:“宝宝,你看这只小兔子在干嘛呀?”他那小眼睛亮晶晶的,奶声奶气地说:“跳!”那一刻,我感觉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神奇世界的门。
我们就从这样简单的互动开始了亲子共读。
这绘本就像一把小小的钥匙,打开了孩子想象的大门。
这时候的读书,与其说是读书,不如说是在玩一场有趣的游戏。
我像一个导游,带着孩子在绘本的世界里游览,每一页都是一个新的景点。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们读的书也渐渐复杂起来。
我们开始读一些简单的童话故事。
像,当读到大灰狼出现的时候,孩子会紧紧地抓住我的手,眼睛里带着一丝害怕。
他着急地说:“妈妈,小红帽危险了。
”我就会问他:“那我们该怎么帮助小红帽呢?”这就像我们一起置身于那个充满危险和挑战的森林里,孩子不再是单纯的听众,而是故事的参与者。
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只是读文字,更是在感受故事中的喜怒哀乐。
这童话故事呀,就像一面镜子,孩子能在里面看到善良与邪恶,勇敢与怯懦。
有一次,我们读。
那是一本充满哲理的书,对于孩子来说有些深奥,对于我来说也有很多新的感悟。
当读到小王子和狐狸的那段对话时,孩子歪着头问我:“妈妈,什么是驯养呢?”我想了想,说:“宝贝,驯养就像是你和你的小宠物,你们互相陪伴,互相在乎,它就只对你一个人特别。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然后他说:“那我要驯养好多好多东西。
”我们就这样一边读一边讨论。
这本书就像一颗星星,在我们的心头闪烁着独特的光芒。
它让我意识到,亲子共读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想的碰撞。
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我们也有过一些小插曲。
有时候孩子会分心,他的小眼睛会被旁边的玩具吸引。
亲子共读的收获和感悟亲子共读,那可是一段超级有趣又充满惊喜的旅程!就拿我家来说吧,我和孩子一起读的第一本书是《小王子》。
记得那天晚上,外面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孩子做完作业,一脸期待地跑到我面前说:“妈妈,咱们一起读书呗。
”我欣然答应,从书架上拿下了那本《小王子》。
刚开始读的时候,孩子总是被书里那些奇妙的插画吸引,时不时地打断我问:“妈妈,这个小王子为什么一个人在星球上啊?”我耐心地给他解释,看着他那充满好奇的眼神,我心里暖暖的。
我们一起沉浸在小王子的世界里,感受着他的孤独、他的善良,还有他对那朵玫瑰的深情。
读到小王子和狐狸的对话时,孩子皱着小眉头问我:“妈妈,什么是驯养呀?”我想了想,跟他说:“驯养啊,就像是咱们俩,因为每天在一起,所以彼此特别重要,这就是驯养。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随着亲子共读的次数越来越多,我发现孩子的变化可大了。
以前他总是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可现在,只要一拿起书,就能安静地看上好久。
而且他的表达能力也变强了,会跟我分享他对书中故事的想法,有时候那些想法天真又有趣,让我忍不住笑出声来。
有一次,我们读了一个关于勇敢的故事。
之后有一天,孩子在小区里看到一只小狗吓得不敢走,他突然想起书里勇敢的主人公,深吸一口气,自己慢慢地走过去了。
他跑回来跟我说:“妈妈,我也勇敢啦!”那一刻,我真的特别欣慰。
亲子共读不仅让孩子收获了知识和快乐,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长。
通过和孩子一起读书,我更加了解他的内心世界,知道他在想什么,喜欢什么。
我们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亲密,就像好朋友一样。
还记得有一次,孩子生病了,躺在床上没精神。
我坐在他旁边,给他读他最喜欢的那本《绿野仙踪》。
听着故事,他的眼睛渐渐有了光彩,还跟着我一起想象着多萝西的冒险。
亲子共读,就像是我们共同拥有的一个秘密花园,里面充满了奇妙和美好。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能有这样一段安静又温馨的时光,真的是太珍贵了。
我希望能一直和孩子这样读下去,一起探索更多的精彩故事,一起在书的海洋里遨游。
我和孩子共读一本书
“开卷有益,读书好处多”这是自古以来人们的共识.每一个人要想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现的景色越壮阔,就要拥有渊博的知识.知识是人类通向进步文明和发展的唯一途径.书是前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它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源泉。
我们要让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必须多读书,读好书。
伟大的作家高尔基所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不仅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阶梯,更是人与人走到一起的阶梯。
通过阅读书籍,人们可以交流彼此的观点,从而达成共识。
为了增进父母孩子间的情感交流,学校提倡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活动,让父母与子女同读、同写、同感悟、共交流。
父母与孩子在共同选书、读书、写读后感的过程中,孩子从父母双方身上吸取了优点,有利于孩子完善的人格形成;家长也在参与孩子读书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了孩子的内心世界,所思所想,从而能够正确引导、有的放矢的教育孩子。
共同读书的过程就是父母与孩子真诚交流、共同提高的过程。
因此,寒假里,我和女儿一起选读了一本书,书名叫<<绿山墙的安妮>> 。
书中安妮那灿烂的笑脸,似一束温暖的阳光吹进我们的胸怀,她的天真纯洁,让我们难以忘怀!
故事是这样的:在爱德华王子岛上生活着一对兄妹马修与玛瑞拉,他们本想从孤儿院里领养一个男孩做帮手,却因为同情鬼使神差地收养了一个名叫安妮的女孩儿,可就是这一个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的语言的小姑娘,却给这一对兄妹带来了春天般的生机。
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马修和玛瑞拉兄妹对安妮发自肺腑的疼爱和无私的付出,感人至深,而安妮纯真善良,热爱生活,坚强乐观的形象更让人掩卷难忘,作者塑造了女主人公安妮阳光灿烂般美好的性格,其中对大自然以及乡村生活的诗意描摹使人神往。
虽然安妮从小失去父母,被孤儿院收养,可是她并没有成为一个性格孤僻内向的小孩,而是整天沉浸在自己美丽的梦幻和想象中。
她想象自己也许是一个国王的女儿,被海盗偷了出来;看到镜子中的倒影,就想象那是另外一个被魔法捆住的小姑娘;听到山谷中传来的回声,就想象那是一个叫维奥莱特的喜欢重复她说话的好朋友。
在她的想象中,顽皮的小溪在冰雪覆盖下欢笑;如果玫瑰会说话,一定会给我们讲很多有趣的故事;她还把自己的影子和回声想像成两个知心朋友,向她们诉说心事……看着安妮的那些天真而充满着美好梦想的话与想象,你会感觉你进入了一个奇妙而甜蜜的通信世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神奇与快乐。
安妮还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孩子,她对周围的世界,对大自然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都充满了爱心。
她对亲人,朋友,同学,师长,都怀揣着一颗善良,纯洁,热忱的心。
尽管有时候因为这些和她那丰富的想象力使她闹出了一些天真的笑话,可她却一如既往。
她对知识和学习都有一股狂热的劲头,那种积极向上,拼搏奋斗的精神令人感动。
安妮是一个梦想家,但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她的一个个梦想都成为了现实。
总之,这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小读者。
而“红头发安妮”也成了孩子们心目中的偶像。
我趁机教育女儿要像安妮那样,乐观向上,用积极的心态微笑着迎接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战,越过一个又一个障碍,冲破一个又一个难关,朝着自己美好的梦想奋进。
我和孩子在读书的同时,共同找到了读好书的快乐。
孩子从充满童趣的故事中懂得了尊重与关怀,明白了深刻的哲理,学到了教科书中学不到的知识,我也在参与孩子读书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了孩子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