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我们爱你啊,中国
- 格式:pdf
- 大小:697.31 KB
- 文档页数:8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题参考答案1、《我们爱你啊,中国》※课后题:1、这首诗从哪几个方面抒发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答:从山河壮丽,物产丰富,民族风情迷人,历史光辉,民族精神伟大五个方面抒发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2、仿照这首诗第2至第6节写一到二节。
我们爱你---- 我们爱你一莫高窟的神奇富丽,古久的历史文化,十三陵的古老神秘,文房四宝传承的神韵。
千年故宫的奇珍异宝,唐诗宋词散发的书香,秦兵马俑的惟妙惟肖。
百年奥运成真的梦想。
我们爱你---- 我们爱你——古代功臣的丰功伟绩。
壶口瀑布的汹涌澎湃,现代国家的发达科技。
无锡太湖的清澈见底,竹的挺拔,荷的淡泊。
华山、泰山的雄壮巍峨,雪莲的高洁,梅花的坚贞。
海南、三亚的海上日出。
2、《郑成功》※课后题:说说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起的作用。
答: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这句话在全文中起总结全文、深化中心作用。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课后题:1、先解释带点的字,再说说词语的意思。
悲愤欲绝:欲,将要。
绝,死亡。
形容悲痛愤怒到极点。
与世长辞:辞,告别。
永久地辞别人世(多用于敬仰的人)。
2、(1)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的礼物”送给肖邦?答:埃斯内尔用代表祖国的泥土提醒肖邦,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
(2)什么是“弥留之际”?肖邦为什么请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答:“弥留之际”指病重快要死的时候,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感使肖邦希望魂归故里。
4、《古诗两首》※课后题:陆游既然知道人死后万事皆空,为什么还叮嘱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呢?答:陆游有着豁达的生死观,但心中仍有一种无法向释怀的痛----祖国未统一,所以叮嘱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最后的姿势》※课后题:1、查词典,并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几个词语。
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坍塌:(山坡、河岸、建筑物或堆积的东西)倒下来。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我们爱你啊,中国》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我们爱你啊,中国》这首歌曲的内涵和意义,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3.学会用诗意的语言赞美祖国,初步了解诗歌的特点和基本结构。
4.发扬团结、友爱、互帮互学的精神,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重点1.理解《我们爱你啊,中国》歌曲的内涵和意义。
2.通过听、说、读、写多种方式提高语文素养。
3.学会用诗意的语言赞美祖国。
教学难点1.学会如何运用诗意的语言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2.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1.听歌法: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我们爱你啊,中国》歌曲,帮助学生感受歌曲中传达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朗读法:让学生分组,朗读歌词,加深学生理解和记忆。
3.创作法:组织学生自由创作一首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的短诗,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1.师生互动:师生互相问候,并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
2.倾听欣赏《我们爱你啊,中国》歌曲,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第二课时:歌词赏析1.内容导入:师生互动,询问学生对刚才听到的歌曲的感受,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歌曲传递出来的情感和意义。
2.学习目标:让学生听读歌词,理解歌词中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3.听歌猜词:播放歌曲,让学生尝试听出歌曲中的词语,并一起讨论词语的意义。
4.歌词分析:师生共同分析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和意义,让学生理解歌词中的深层含义,并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第三课时:诗意表达1.学习目标:学生了解诗歌的特点和基本结构,掌握用诗意的语言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2.诗歌鉴赏:师生共同阅读一篇诗歌,让学生了解诗歌的特点和基本结构。
3.诗歌创作:让学生自由创作一首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的短诗,并与同桌分享,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4.互动点评:在同桌互相点评的基础上,让学生共同分享自己的创作,并进行互动点评和展示。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原文三篇【导语】苏教版是指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系列中小学教材,简称苏教版教材。
作者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Pstyle="BORDER-LEFT: #9F0000 5px solid; LINE-HEIGHT: 35px; PADDING-LEFT: 10px; MARGIN-BOTTOM: 8px; BACKGROUND: #FFEEEE; COLOR: #9F0000">我们爱你啊,中国当光辉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帕米尔高原依然是群星闪烁。
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南疆早已充满着盎然的春色。
啊,我们爱你,中国!我们爱你——桂林山水的清奇英俊,杭州西湖的浓妆淡抹;黄山、庐山的云雾飘渺,长江、黄河的波涛汹涌。
我们爱你——龙井茶的幽香,茅台酒的纯美;江南丝绸的光洁绚丽,景德镇陶瓷的天工巧夺。
我们爱你——傣家竹楼前如水的月色,世界屋脊上布达拉宫的巍峨;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大草原的羊群、戈壁滩的骆驼。
我们爱你——战国编钟奏出的古曲,改革开放谱写的新歌,神州万里涌动的滚滚春潮,祖国大地的期望之火。
我们爱你——奋斗书写的史册,汗水浇灌的硕果。
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博大的胸怀、恢宏的气势。
我们自豪,我们自豪,我们奋发,我们开辟,你是世界民族之林的强者,我们爱你啊,中国!<P style="BORDER-LEFT: #9F0000 5px solid; LINE-HEIGHT: 35px; PADDING-LEFT: 10px; MARGIN-BOTTOM: 8px; BACKGROUND: #FFEEEE; COLOR: #9F0000">郑成功民族英雄郑成功是福建省南安县人。
明朝末年,荷兰入侵者侵占了我国的宝岛台湾。
他们残暴地奴役台湾同胞,台湾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
当时,郑成功驻军厦门。
一天,他登上军营邻近的一座山头,临风眺望。
1、我们爱你啊,中国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欣赏歌曲《我爱你,中国》,简单说歌曲内容。
解读————我眼中的祖国1)创设情境:播放歌曲《我爱你中国》,演唱叶佩英2)简介:“中国”名称的由来“中国”这一名称始于周朝。
但最初“中国”并不是指国家,而是指国都。
至于把华夏民族的居住地和建立的国家称为“中国”,那就是后来的事情了。
古人把星辰中最引人注目的北极星看作是“天中”。
这是因为古人观察到满天的星星都围绕北极星转,就像一把转动的伞一样,而伞的顶端就是北极星。
依此设想,人们便认定仁君的国都就是“土中”,即大地的中心。
传说武王伐纣( zhòu)成功以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寻找“土中”,结果找到了伊、洛平原,并定都洛阳,其用意是让天下百姓像星星那样向自已团聚合拢,此地后来被称为中原、中州、中土。
以后随着时代的推移,逐渐演变为把华夏民族的居住地和建立的国家叫“中国”了。
3)交流:你眼中的中国(把自己知道的关于祖国的知识一一交流)在去年开学第一天,中央二频道播出的《我是中国人》,我们都观看了,相信每位同学在观看时都是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想说点什么?是啊,中国是我们所有人的妈妈,我们理所当然像纪录片中的每一个人一样都爱她,让我们深情地告诉祖国(指板书生齐读)不止我们深深爱我们的祖国,本文的作者亦是如此,让我们再和作者一起高喊出我们的心声(指板书生齐读)作者还把她对祖国的热爱化做文字,写成诗歌。
那么他从哪些方面表达了自己最祖国的热爱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心灵,投进祖国的怀抱共同去感受吧。
板书课题:1、我们爱你啊,中国3、学生读题。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我们爱你啊,中国》语文教案知识目标1.能够初步理解课文大意,感受课文情感。
2.能够掌握在课文中出现的语言表达。
3.能够初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记叙方式写出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感悟。
2.能够培养爱国情怀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1.学习语言表达的运用。
2.对课文中出现的情感进行理解。
教学难点1.如何用准确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2.如何通过阅读文化类作品,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准备1.《我们爱你啊,中国》课文。
2.讲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材料。
3.学生铅笔、橡皮、作业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讲师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生在伟大的祖国,生活在人类历史上最昌盛、最光荣的时代,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们的祖国这么伟大?今天,我们来探索一下这个问题。
”2.讲师放动情视频,让学生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壮丽。
二、阅读(40分钟)1.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看《我们爱你啊,中国》的全文。
要求学生把握课文情节,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2.让学生阅读理解,重点是融会贯通地了解和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和文化内核。
3.对于文章中出现的生词和固定句型,让学生进行逐一翻译和模仿表达。
4.分组进行合作阅读,互帮互助查找不理解的地方。
三、讲解(30分钟)1.分析文章语言特点,简明扼要地介绍语言运用技巧,比如修辞手法、用词方法、表达技巧等内容。
2.指导学生进行文学评论,引导学生关注于语言的运用与审美的提升。
3.重点讲解文章蕴含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了解祖国历史文化的特点和文化底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巩固(20分钟)1.发放作文题目,以自己的语言和表述方式写一篇以父母为主题的作文,并在作文中表现出“家文化”和“国文化”。
2.让学生进行小组分享,交流不同的写作感悟与经验。
五、总结(10分钟)1.整理今天的教学内容,重点回顾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2.让学生谈谈对今天的学习有什么体会和启发。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题(参考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题(参考答案)1、我们爱你啊,中国(一)我们爱你——(龙井茶)的清香,(茅台酒)的醇美,江南丝绸的(光洁绚丽),景德镇陶瓷的(天工巧夺)。
2、这段话赞美了祖国物产丰富写出2个赞美祖国的4字词语地大物博、幅员辽阔4、家乡有哪些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至少列举3个)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我们奋发,我们开拓,你是世界民族之林的强者,我们爱你啊,中国!1.找出其中的一对近义词:骄傲、自豪2.“我们骄傲,自豪”是因为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历史悠久,3.“我们奋发,我们开拓”表达了我们建设祖国的坚定决心。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是c。
a.我们的祖国真伟大。
b.我们热爱祖国。
c.赞美可爱的祖国,表达了真挚而热烈的爱国之情。
1.《我们爱你啊,中国》按总分的结构来写的。
第一自然段写出祖国的幅员辽阔。
2.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我们奋发,我们开辟,你是世界民族之林的强者,我们爱你啊,中国。
读这段时应当用1自豪、坚决的语气。
3.请你模仿诗的第二至第三节的写法,写两节赞美故乡的诗。
2、XXX明朝末年,荷兰侵略者强占了我国的宝岛台湾。
他们残酷地奴役台湾同胞,台湾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
当时,XXX驻军厦门。
一天,他登上军营邻近的一座山头,临风远望。
XXX指着东南方向问卫兵:“那是什么中央?”卫兵说:“是大海。
”“大海那边呢?”卫兵说:“是宝岛台湾呀!”XXX慷慨激昂地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毫不允许侵略者横行王道。
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1、读句子注意带点的,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荷兰侵略者强占了我国的宝岛台湾。
他们残酷地奴役台湾同胞,..台湾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
..表达了台湾人民_痛恨荷兰侵略者_的思想感情。
2、XXX明明知道大海那边是宝岛台湾,他为什么还要故意问卫兵?强调这是我们国家的领土_________3、他慷慨激昂地对卫兵也是对自己说的话表现了他此时如何的心情?对荷兰侵略者的愤慨与收复台湾的坚决决心__2.XXX(节选)2荷兰侵略者凭借宏伟坚固的XXX和舰上的大炮,XXX负隅顽抗。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我们爱你啊,中国》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增强爱国情感;2.通过视频、图片、诗歌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3.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课文内容,领略中国的历史和文化;2.理解和把握诗歌的意境;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思考、感悟、表达;2.帮助学生理解古语之间的文化内涵。
教学方法:1.激发学生的兴趣,采取情感化教学,使学生理解和领悟课文中传情达意的语言;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探究和交流,发挥他们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1.展示一张中国地图,问学生知道中国的哪些历史和文化名胜古迹,并解释一下其中名称的含义和来历;2.播放《我们爱你啊,中国》视频,引导学生感受中国的美。
Step 2:阅读体验1.分组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学生口语训练,研究阅读理解技巧,通过小组讨论,进行朗读,达到交流互动的目的。
Step 3:重点呈现1.学生逐字逐句读课文,理解文中的古语、文化内涵,并进行注释;2.介绍文章背景,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3.解说文中诗歌的意境,让学生领悟和欣赏诗歌的艺术魅力。
Step 4:思考探究1.学生小组合作对比中外文化传承及古诗文的表现形式;2.学生通过图片及文字,展开讨论,谈论他们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
Step 5:课堂总结1.小组发言,英语口语技巧训练;2.表彰优秀小组及优秀个人,提高学生的拟议——评价能力;3.布置课后作业。
Step 6:完成作业1.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思考和体验,写一篇课外读书笔记,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悟;2.让学生写一篇有关中国的文化传承和古诗文的表现形式的文章。
教学方式:1.情境模拟法2.多媒体教学法3.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时长:两课时。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1第一单元《我们爱你啊,中国》1.《我们爱你啊,中国》是一首诗歌,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墨赞美祖国的美丽富饶以及悠久的历史、光辉的成就,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全诗按总分总的结构写的。
2.全诗分为三部分,开头歌颂祖国的幅员辽阔,总写对祖国的热爱。
第二部分从五个方面赞美了祖国,即:山河无比壮丽、物产闻名世界、民族风情迷人、文化古老灿烂、民族精神伟大,抒发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学了课文,我想用这些成语来赞美祖国:地大物博、气壮山河、山清水秀、锦绣中华、万里河山。
3.赞美祖国的成语:山清水秀、江山如画、人杰地灵、锦绣河山4.描绘山水的成语:连绵起伏、青山碧岭、水平如镜、水天一色。
5.描写祖国河山的名句:长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河: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唐·王之涣《凉州词》《郑成功》1.《郑成功》是一篇历史故事,记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史实,歌颂了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郑成功是中国明清之际军事家、民族英雄。
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这句话在全文中起总结全文、深化中心的作用。
载歌载舞:载,又、且。
负隅顽抗:负,依仗、依靠;隅,角落。
2.与战争有关的成语:刀光剑影、枪林弹雨、势如破竹、旗开得胜、荷枪实弹、冲锋陷阵、溃不成军、丢盔弃甲、人仰马翻。
3.ABAC式成语:载歌载舞、十全十美、百发百中、绘声绘色、任劳任怨、人山人海、自言自语。
4.不同方式的看:眺望、环视、仰望、俯视、瞻仰、浏览。
5.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及其主要事迹:岳飞:精忠报国,抗击金兵;郑和:七下西洋,扬威异域; 戚继光:抗击沿海倭寇 ;林则徐:虎门销烟。
六上补充习题答案1、我们爱你啊,中国一.屋脊哈密瓜硕果陶瓷开拓春意盎然银装素裹二波澜壮阔云雾飘渺清奇俊秀巍峨天工巧夺清香光洁绚丽醇美三1.我们爱你啊。
山河无比壮丽,物产闻名世界,民族风物迷人,文化古老灿烂。
2跳出东海的碧波,群星闪烁,银装素裹的世界,洋溢着盎然的春色。
祖国的幅员辽阔。
3桂林山水甲天下,天堂,苏杭,不看山,不看岳。
四我们爱你万里长城的雄伟壮观,北京故宫的金碧辉煌,秦兵马俑的惟妙惟肖,中山陵的庄严肃穆。
我们爱你贵州黄果树的气势宏大,四川九寨沟的风景如画,黄海、东海的宽广无垠,泰山、华山的巍峨宽大。
五1花,家,话,华,伐,家,发,话,华。
2热爱祖国2、郑成功一、看拼音写词语:残酷、奴役、战旗招展、融洽、野兽、军容整肃二。
用符号标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给出正确的答案供参考风帆蔽空惊涛骇浪街头巷尾绵延千里操练驻军三。
在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成语。
慷慨激昂横行霸道负隅顽抗喜出望外载歌载舞四。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1。
向远处望2.郑成功在望宝岛台湾,心想一定要收复台湾,解救台湾同胞于水深火热之中。
六。
填空林则徐虎门销烟岳飞精忠报国抗击金兵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二。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1。
无论都2。
即使也3。
因为所以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填空省略)1。
用意是:要肖邦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
2。
感受:肖邦被感动了,爱国之情真情流露。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1,肖邦弥留之际请求把自己心脏带回祖国。
2,至死也要回到祖国的强烈爱国之情。
3,说明很年轻,死的可惜五。
读一读,悟一悟表达了肖邦强烈的爱国之情。
4、古诗两首第一题。
1,全是第一个。
2,第一个。
3,第一个。
4,全是第一个。
5,第一个。
第二题。
(新知语文)1,妻子:夫人和孩子。
漫:随意。
2,元:原来。
但:只的意思。
3,白日:大晴天。
青春:春光。
第三题1,宋,陆游,没有看见祖国同意而悲伤,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忽传”、“初闻”、“却看”、“漫卷”。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我们爱你啊,中国一、教材分析本次说课的主题为“我们爱你啊,中国”,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的主题。
通过这个主题,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祖国的伟大、美丽,以及祖国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本单元主要内容涵盖了课文《爱我中华》、《伟大的祖国》、《三秋赋》、《井冈山的春天》、《春暖花开》、《少年强》等。
这些课文内容都贴近学生的生活,采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是让学生感受祖国之美,感悟道德情操的好教材。
此外,本单元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
孩子们可以通过课文的阅读和理解,领略到一些文学的魅力,让孩子们从中获得美的享受。
同时,也通过写作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了解祖国的基本概况和地理形势•理解《爱我中华》、《伟大的祖国》、《三秋赋》、《井冈山的春天》、《春暖花开》、《少年强》的含义•掌握文学设备中的比喻、夸张等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朗读、背诵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如口语表达、写作能力等•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祖国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以及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如纪律性、冒险精神、友爱等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我们的祖国有多大,有多少省份,学习祖国的地理•了解和理解《爱我中华》、《伟大的祖国》、《三秋赋》、《井冈山的春天》、《春暖花开》、《少年强》等课文的含义•掌握文学设备中的比喻、夸张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情感和品德方面的目标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画笔画简单的中国地图,带领学生认识祖国的范围和地理位置。
通过询问问题,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如:祖国有多大?有多少省份?江苏在哪里?等等2.讲授(30分钟)•通过播放视频和讲解介绍《爱我中华》、《伟大的祖国》、《三秋赋》、《井冈山的春天》、《春暖花开》、《少年强》等课文内容,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和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