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的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4
砼配合比计算一、材料选用:碎石:5-40mm 中砂 A=0.46 B=0.52 水泥选用PO32.5#水泥;砼容量2500Kg;砂含水率为3%、碎石含水率为1%;坍落度为3-5cm;δ=0.3、τ=1.645 二、C20级砼配合比计算:(1)、Rd=25MPa,则Rn=Rd+δ*τ=25+1.645*3=30MPa(2)、水灰比:W/C=A*48/(Rn+A*B*48)=0.6(3)、用水量:W=185Kg,则C=185/0.6=308Kg(4)、取砂率:35%,则砂用量:(2500-185-308)*35%=702Kg碎石用量:2500-185-308-702=1305Kg(5)、理论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水=1:2.27:4.2:0.6(6)、根据含水率进行现场配合比调整:砂调整为702*1.03=723Kg碎石调整为:1305*1.01=1318Kg(7)、调整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水=1:2.14:3.8:0.58(8)、同理可推算:C15砼现场配合比为:1:2.34:4.38:0.67砂浆配合比计算一、砂浆试配强度:R28=10*1.15=11.5MPa二、水泥用量:Qc=R28/P*R1*1000=11.5/1.612*32.5=231Kg三、砂用量:因水泥用量以1M3砂为基准的,所以砂用量为S=1520Kg四、砂浆配合比:水泥:砂=231:1520=1:6.5(重量比)体积比:Vc=231/1300=0.177M3得M10配比为:水泥:砂=0.177:1=1:5.6由上可知:M10混合砂浆石灰膏用量D=350-Qc=119Kg砂为1520Kg,则重量比:水泥:砂:石灰膏=231:1520:119=1:6.5:0.5体积比:1:5.6:0.6五、施工调整配合比为:M10水泥 1:5.6M10混合 1:6.5:0.5六、同理可算出: M7.5混合 1:7.5:0.8。
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内容主要说明:等度等级C35塌落度50-70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4.0水泥普通42.5密度3.1水泥强度富裕系数1.13沙MX2.6二级配区PS2.65g/CM3石子碎石DMAX31.5连续级配,级配良好,Pg=2.70g/CM3(1)求混凝土初步计算配合比(2)根据初步称去各材料用量进行混凝土和易性使拌调整,测得混凝土踏落度T=20MM小于设计要求,并测得混凝土表观密度Ph=2360kg/m3,求基准配合比混凝土强度实验恰好满足设计要求,已知现场施工所用沙含水率4.5%石子含水率1.0%求施工配合比(3)若掺如减水率为18%踏落度增加值100mm的高效减水剂,并保持混凝土踏落度和强度不变,实测混凝土表观密度2400/M3,求掺入减水剂后混凝土的配合比,1方混凝土节约水泥多少千克(4)以上材料不变,落有条件用二级灰的情况下,才用泵送混凝土设计配合比并根据上述沙的含水率调整施工配合比求详细的计算步骤!★一、基准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01、试配强度:fcu,o=fcu,k+1.645σ02、理论用水量:mw0=(T0-90)÷4+坍落度为90mm时相应石子粒径的用水量。
03、掺外加剂时的用水量:mwa= mw0(1-β)β——外加剂的减水率。
04、砂率:βs=(T0-60)÷20+相应水灰比和石子粒径对应的砂率。
05、水灰比:W/C=0.46fce/(fcu,o+0.0322fce)fce——水泥实际强度。
06、水泥用量:mc0= mw0÷W/C07、水泥浆体积:VP= mc0/ρc+mwa ρc——水泥密度。
08、砂、石总体积:VA=1000(1-α)-VP α——混凝土含气量,在不使用引气型外加剂时,α可取为1。
09、砂子用量:ms0= VA•βs•ρs ρs——砂子密度。
10、石子用量:mg0= VA•(1-βs)•ρg ρg——石子密度。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配合比计算案例某高层办公楼的基础底板设计使用C30等级混凝土,采用泵送施工工艺。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以下简称《规程》)JGJ 55的规定,其配合比计算步骤如下:1、原材料选择结合设计和施工要求,选择原材料并检测其主要性能指标如下:(1)水泥选用P.O 42.5级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48.6MPa,安定性合格。
(2)矿物掺合料选用F类II级粉煤灰,细度18.2%,需水量比101%,烧失量7.2%。
选用S95级矿粉,比表面积428m2/kg,流动度比98%,28d活性指数99%。
(3)粗骨料选用最大公称粒径为25mm的粗骨料,连续级配,含泥量 1.2%,泥块含量0.5%,针片状颗粒含量8.9%。
(4)细骨料采用当地产天然河砂,细度模数 2.70,级配II区,含泥量 2.0%,泥块含量0.6%。
(5)外加剂选用北京某公司生产A型聚羧酸减水剂,减水率为25%,含固量为20%。
(6)水选用自来水。
2、计算配制强度由于缺乏强度标准差统计资料,因此根据《规程》表4.0.2选择强度标准差σ为5.0MPa。
表4.0.2 标准差σ值(MPa)混凝土强度标准值≤C20C25~C45 C50~ C55 Σ 4.0 5.0 6.0 采用《规程》中公式4.0.1-1计算配制强度如下:(4.0.1-1)式中:f cu,0——混凝土配制强度(MPa);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这里取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值(MPa);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计算结果:C30混凝土配制强度不小于38.3MPa。
3、确定水胶比(1)矿物掺合料掺量选择(可确定3种情况,比较技术经济)应根据《规程》中表3.0.5-1的规定,并考虑混凝土原材料、应用部位和施工工艺等因素来确定粉煤灰掺量。
表3.0.5-1 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注:1 采用其它通用硅酸盐水泥时,宜将水泥混合材掺量20%以上的混合材量计入矿物掺合料;2 复合掺合料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单掺时的最大掺量;3 在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掺合料时,矿物掺合料总掺量应符合表中复合掺合料的规定。
铁路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混凝土标号:C30 使用部位:桥桩基础、承台一、原材料说明:按要求选用160-200mm坍落度,5-25mm碎石1、水泥:安徽白马山海螺PO42.52、细骨料:赣江砂3、粗骨料:宝华5~25mm4、粉煤灰:南京悦力5、外加剂:江苏博特PCA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二、计算步骤1.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cu,k=1.15*fcu,o+1.645*σ=1.15*30+1.645*5=42.72.计算水灰比:w/c=αa*fce/( fcu,k+αa*αb* fce)=0.46*42.5/( 42.7+0.46*0.07*42.5) =0.44αa,αb为回归系数,中砂取αa为0.46,αb为0.07室内试验取w/c=0.463.计算水泥用量:查表取用水量W=240kg/m3考率外加剂减水率30%取用水量为共W1o= 240*(1-30%)=168kg/m3Co /′=Wo/( w/c)= 168/0.46=365 kg/m3Co= Co/*0.7 =365*0.7=256kg/m3考虑现场施工需要,粉煤灰超量取代法计算,系数为1.15Fo = 1.15*(Co /_ Co)=1.15*(365-256)=125 kg/m3胶凝材料总用量为=256+125=381 kg/m34.计算混凝土砂、石用量:Co+So+Go+Wo+Xo+Fo=CpSo/( So+ Go)*100%= Sp假定混凝土容重为2400 kg/m3 选取混凝土砂率为41%外加剂用量取胶凝材料的1.00%Xo=381*1.00%=3.81kg/m3Wo=W1o-Xo=164Co+So+Go+Wo+Xo+Fo=2400 ①So/( So+ Go)*100%=41% ②由①、②两式求得So=759,Go=10925.初步配合比为:水泥=256 Kg/m3 ,砂=759 Kg/ m3,碎石=1092Kg/ m3,水=164 Kg/ m3外加剂=3.81 Kg/ m3粉煤灰=125 Kg/ m3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粉煤灰=256:759:1092:164:3.81:125=1: 2.965:4.266:0.641:0.0149:0.488 6、基准配合比设计实拌25L各材料用量:水泥:6.4Kg 砂:18.975Kg 碎石:27.3Kg(5~16mm:10.92Kg 16~25mm:16.38 kg)水:4.1kg 外加剂:95.25g 粉煤灰:3.125 Kg 将其拌和后,初始坍落度为200mm,半小时后坍落度为195mm,扩展度58cm,凝结时间初凝为10h20min,终凝时间12h05min;含气量3.4%,泌水率1.2%。
精心整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实例(JGJ/T55-2011)一、已知: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30,施工要求坍落度为75~90mm ,使用环境为室内正常环境使用。
施工单位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取5.0MPa 。
所用的原材料情况如下: 1.水泥:42.5级普通水泥,实测28d 抗压强度f ce 为46.0MPa ,密度ρc=3100kg /m3; 2.砂:级配合格,μf=2.7的中砂,表观密度ρs=2650kg /m3;砂率βs 取33%; )=0.55为了使混凝土耐久性符合要求,按强度要求计的水灰比值不得超过规查表用水量取m w0=195Kg /m 34.计算胶凝材料用量m c0=195/0.55=355Kg5.选定砂率(查表或给定) 砂率βs 取33;6.计算砂、石用量(据已知采用体积法)a ba b bf f αα355/3100+m s0/2650+m g0/2720+195/1000+0.11×1=1 33%=(m s0/m s0+m g0)×100%根据上面二式解得砂、石用量:m s0为603Kg ,m g0为1232Kg7.确定实验室初步配合比,水胶比为0.55时,配合比见下表:f cu,0=f cuk+1.645σ=30+1.645×5=38.2MPa2.计算水胶比:f b =?f ?s f ce =1×1×46=46MPa W/B=0.49×46/(38.2+0.49×0.13×46)=0.55a bcu,0a b b/f W B f f ααα=+求出水胶比以后复核耐久性(为了使混凝土耐久性符合要求,按强度要求计的水灰比值不得超过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否则混凝土耐久性不合格,此时取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作为混凝土的水灰比值。
)0.55小于0.60,此配合比W/B采用计算值0.55;3、计算用水量(查表选用)m w0=205(1-20%)=164Kg、确定胶凝材料用量.计算胶凝材料用量m c0=164/0.55=298Kg取最小用量外加剂用量300×0.8%=2.4Kg5.选定砂率(查表或给定)砂率βs取36%;6.计算砂、石用量(据已知采用质量法,本例假定m cp为2400Kg/m3)则300+164+m s0+m g0=240036%=(m s0/m s0+m g0)×100%根据上面二式解得砂、石用量:m s0为Kg,m g0为Kg7.确定实验室初步配合比,水胶比为0.55时,配合比见下表:用料名称 水泥 粉煤灰 砂石水 外加剂 每m 3材料用量300 01642.4配合比1.00理论密度:ρ= 案例2某混凝土构件设计强度等级为C40,处于室外寒冷露天环境,施工要求混凝土坍落度为160~200㎜,根据施工单位历史资料统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6MPa 。
一、c25混凝土配合比1、C25混凝土配合比水泥:水:砂:碎石372:175 :593 : 12601 :0.47 :1.59 : 3.392、调整水灰比调整水灰比为0.42,用水量为175kg,水泥用量为Mco=175/0.42=417kg,按重量法计算砂、石用量分别为:Mso==579kg,Mgo=1229kg3、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试用配合比1和2,分别进行试拌:配合比1:水泥:水:砂:碎石= 372:175:593:1260 = 1:0.47:1.59:3.39;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 8.5:4.0:13.52:28.82kg;拌和后,坍落度为30mm,达到设计要求;配合比2:水泥:水:砂:碎石= 417:175:579:1229 = 1:0.42:1.39:2.95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9.6:4.03:13.34:28.42kg拌和后,坍落度仅20mm,达不到设计要求,故保持水灰比不变,增加水泥用量500g,增加拌和用水210g,再拌和后,坍落度达到35mm,符合设计要求。
此时,实际各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 10.1:4.24:13.34:28.42kg经强度检测(数据见试表),第1组、2组配合比强度均符合试配强度要求,综合经济效益,确定配合比为第1组,即:水泥:水:砂:碎石1 :0.47 :1.59 :3.39372 :175:593:1260kg/m3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以下无正文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以下无正文。
一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例题(体积法)一、已知:一、水泥,丰裕系数(c),密度(c) 3100kg/m3胶凝材料28d抗压强度实测值(Mpa) (ƒb)ƒce=cƒce,gƒce=×=ƒb=f sƒce,ƒb=××= Mpa二、中砂,表观密度(s)2650 kg/m33、碎石,粒径—,表观密度(g)2700 kg/m34、混凝土强度品级(ƒcu,k)C30Mpa五、坍落度35—50mm六、标准差() Mpa7、用水量取(m w0)185 kg/m3八、回归系数(αa),(αb)九、非引气混凝土,取α=110、水的密度取(w)1000 kg/m3二、配合比计算一、计算混凝土的配制强度ƒcu,0≥ƒcu,k+ƒcu,0=30+×= Mpa二、计算水胶比W/B=αa׃b/( ƒcu,0+αa×αb׃b)W/B=×(+××)=÷=(水胶比要符合耐久性的要求)3、计算水泥用量(m c0)m c0=m w0÷W/Bm c0=185÷=402 kg/m3(水泥用量要符合耐久性的要求)4、确信砂率由碎石得最大粒径,水胶比,选取混凝土砂率(s)32% 五、计算砂(m s0)、石(m g0)集料用量m c0/c +m s0/s+ m g0/g+m w0/w+α=1(公式1)402/3100+ m s0/2650+ m g0/2700+ 185/1000+×1=1 …(1 + m s0/2650+ m g0/2700++=1 ……………(2m s0/2650+ m g0/2700= ……………(3m s0/2650+ m g0/2700= ………………………………(4/( m g0+ m s0) ×100%(公式2)s= m s0= m s0/( m g0+ m s0) ……………………………………(5 ( m g0+ m s0)= m s0………………………………………(6m g0+ m s0= m s0……………………………………(7m g0= m s0……………………………………(8m g0= m s0…………………………………………(9m g0= m s0/………………………………………(10将(10式代入(4式得。
c2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的水泥、砂、碎石的比例,其计算公式如下:C20混凝土配合比=水泥重量/(水泥重量+砂
重量+碎石重量)。
C20混凝土是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普通混凝土,其中C代表混凝土中水泥的强度等级,20代表混凝土压力强度为
20MPa,即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于20MPa。
C20混凝土的配合比一般由水泥、砂和碎石的比例来确定,具体的配合比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选择。
一般情况下,
C20混凝土的水泥重量占混凝土总重量的比例为1:2,砂的重
量占混凝土总重量的比例为2:3,碎石的重量占混凝土总重量
的比例为3:4。
因此,C20混凝土的配合比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C20混凝土配合比=水泥重量/(水泥重量+砂重量+碎石重量)=1/(1+2+3)=1/6。
C20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影响混凝土压力强度的重要因素,
在使用C20混凝土时,应注意正确计算配合比,以确保混凝
土的质量。
此外,应注意控制配料的比例,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综上所述,C20混凝土的配合比的计算公式为:C20混凝
土配合比=水泥重量/(水泥重量+砂重量+碎石重量)=1/6。
正
确计算C20混凝土的配合比,可有效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C2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设计说明:设计混凝土拟定使用部位:混凝土路(无减水剂,掺合料)坍落度选择90-130 mm。
二、设计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三、原材料选定:1、大田红狮水泥 P.O42.5R2、大田吴山砂场河砂(中砂)3、大田梨子坑碎石场4.75-31.5碎石4、饮用水四、配合比设计:1、配制强度Fcu,0=20.0+1.645×4.0=26.6Mpa2.计算基准水胶比:W/B=(a a×f b)/ (f cu,o+ a a×a b×f b) =(a a×f ce)/ (f cu,o+ a a×a b×f ce) 根据碎石施工工艺a a和a b的回归系数为:a a=0.53 a b=0.20 水泥富余系数为:r c=1.16 f ce,g—水泥强度等级值为:42.5水泥28天抗压强度实测值f ce = r c×f ce,g=1.16×42.5=49.3 MpaW/C=(0.53×49.3)/(26.6+0.53×0.20×49.3)=0.823、水用量①75-90mm坍落度取205Kg,以90mm坍落度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205+(130-90)×5/20=215 Kg4、水胶比及水泥用量按照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为满足混凝土耐久性以及施工和易性,选用水胶比0.63水泥用量Mc0=215/0.63=341 Kg5、砂率取38%7、粗集料和细集料用量的确定按照重量法,假定拌和物表观密度为2400Kg/m3混凝土拌和物计算:341+ Ms0+ Mg0+215=2400Kg(Ms0-细集料质量,Mg0-粗集料质量)Ms0/( Ms0+ Mg0)*100%=38%Ms0=701KgMg0=1143Kg8、初步配合比材料名称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1m3混凝土材料3417011143215用量(Kg)配合比 1.00 2.06 3.350.63通过试配坍落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水胶比不变增加水和水泥用量:材料名称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1m3混凝土材料3446991140217用量(Kg)配合比 1.00 2.03 3.310.63通过适配坍落度达到105mm,黏聚性良好遂得出基准配合比:材料名称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1m3混凝土材料3446991140217用量(Kg)配合比 1.00 2.03 3.310.639、配合比调整①、水胶比增加0.05 ,取0.68;砂率增加1%,取39%材料名称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1m3混凝土材料用量(Kg)3197271137217配合比 1.00 2.28 3.560.68②、水胶比减少0.05 ,取0.58;砂率减少1%,取37%材料名称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1m3混凝土材料3746691140217用量(Kg)配合比 1.00 1.79 3.050.5810、试验室配合比以上三个不同配合比进行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如下:①水胶比0.63,砂率38%,7d砼抗压强度22.9Mpa,28d砼抗压强度27.5 Mpa。
C40混凝土用于某公路K**+***桥钢筋混凝土施工,要求施工时现场坍落度为30~50mm,碎石的最大粒经为30mm。
材料选择
水泥:采用牡丹江产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产地岔林河,细度模数2.62属于中砂,颗粒级配属Ⅱ区。
碎石:产地冷山,规格分别为16~31.5cm、4.75~16cm,压碎值、含泥量等指标也均符合规范求。
粗集料配合比设计
根据筛分结果粗集料的掺配比例为: 4.75~16cm cm碎石为35%
16~31.5cm cm碎石为65%。
按照上述比例掺配两种集料,经几次筛分试验,其结果均满足4.75~31.5cm碎石连续级配.配合比设计
1、计算初步配合比
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fcu,o)。
混凝土设计强度fcu,k=40Mpa
标准差σ=5.0 Mpa
则混凝土配制强度:
fcu,o= fcu,k+1.645×σ=48.2 Mpa
2)计算水灰比(W/C)
(1)按强度要求计算水灰比
①计算水泥实际强度
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fce,k=42.5Mpa,富余系数γc=1.13
则水泥实际强度为:
fce=fce,k×γc =48.0Mpa
②计算水灰比
碎石 A=0.48
B=0.52
W/C=A×fce/(fcu,o+A ×B ×f ce)=0.45
(2)按耐久性校核水灰比
根据桥梁施工规范要求:严寒地区受严重冰冻,水流侵蚀最大水灰比不得大于0.65。
按照强度计算的水灰比符合耐久性要求,故采用0.45。
(3)确定单位用水量
根据要求,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为30~50mm,碎石的最大粒径为30mm。
确定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为:
mwo=185kg/m3
(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co)
①按强度计算单位用灰量
已知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为
mwo=185kg/m3
水灰比W/C=0.45
则计算单位混凝土用灰量:
mco=mwo×c/w=411kg/m3
②按耐久性校核单位用灰量
根据桥梁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严寒地区受严重冰冻,水流侵蚀作用且有钢筋,混凝土最小水泥用量为300 kg/m3 。
按强度计算的单位用灰符合耐久性要求,故采用mco=411kg/m3。
(5)确定砂率(SP)
根据碎石的最大粒径为30mm,且水灰比为0.45
选定混凝土砂率为:
SP=33%
(6)计算粗,细集料单位用量(mgo , mso)
假定混凝土毛体积密度为2400 kg/m3
185+411+ mgo+ mso=2400 ¨¨¨¨¨①
mso×100/(mso+mgo) =33%¨¨¨¨¨②
解式①、②得:
mso=595 kg/m3
mgo=1209kg/m3
则混凝土初步配合比为:
mco: mso: mgo=1:1.45:2.94
W/C=0.45
2、试拌调整,提出基准配合比
1)计算试拌材料用量
按计算初步配合比试拌15L混凝土拌和物,各种材料用量:
水泥:411×0.015=6.165kg
水:185×0.015=2.775kg
砂:595×0.015=8.925kg
碎石:1209×0.015=18.135kg
2)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
按照计算材料用量拌制混凝土拌和物,测定其坍落度为40mm,而且拌和物的粘和性和饱水
性良好,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因此提出基准配合比为:
mco: mso: mgo=1:1.45:2.94
W/C=0.45
3、检验强度
1)、采用水灰比分别为0.43,0.45,0.47 拌制三组混凝土拌和物,拌制时用水量不变,水泥用量分别为:
430 kg/m3
411 kg/m3
394 kg/m3
2 8天后抗压强度分别见下表:
水灰比:0.43
试件编号123456
抗压强度51.552.052.153.552.651.8
平均值52.3Mpa
水灰比:0.45
试件编号123456
抗压强度49.249.547.948.548.347.2
平均值48.4Mpa
水灰比:0.47
试件编号123456
抗压强度45.343.245.544.743.844.2
平均值44.5Mpa
2)、绘制灰水比和强度曲线:
强度(Mpa)
灰水比(略)
由混凝土强度与灰水比关系曲线关系可知,与试配混凝土强度38.2Mpa的灰水比值为2.22即水灰比为0.45。
4、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1)强度修正
根据强度、灰水比关系曲线,按强度修正后混凝土各材料用量为:
用水量mwb=185kg/m3
水泥用量 mcb =411kg/m3
砂用量msb =595kg/m3
碎石用量 mgb =1209kg/m3
实测混凝土拌和物的毛体积密度为ρh=2470kg/m3
校正系数K=2470/2400=1.03
修正后混凝土各材料用量为
水185×1.03=190kg/m3
水泥411×1.03=423kg/m3
砂595×1.03=612kg/m3
碎石1209×1.03=1244kg/m3
则试验室配合比为mcb:msb:mgb=1:1.45:2.94
W/C=0.45
根据试验室配合比拌制12组抗压试件,标准养护28天后抗压强度见下表:
试件编号123456
抗压强度
48.549.248.749.247.945.9
(Mpa)
试件编号789101112
抗压强度
48.948.051.752.449.248.7
(Mpa)
2)、强度评定
1、计算实测强度的平均值(mfcu)及标准差(sfcu)
标准差sfcu=1.68
平均值mfcu=49.0Mpa
2、根据试件组数(N=12)判定合格系数
λ1=1.70
λ2=0.9
3、强度评定
(1)mfcu-λ1sfcu≥0.9fcu.k
49.0-1.7×1.68=46.1Mpa>0.9×40=36.0Mpa合格(2)fcu.min≥λ2fcu.k
45.9Mpa≥0.9×40=36.0Mpa合格
故该12组混凝土试件块强度评定合格
上述式中:
sfcu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
mfcu————混凝土强度平均值
fcu.k————混凝土设计强度值
fcu.min————混凝土强度的最小值
λ1 . λ2————评定合格系数.查表得出
5、结论:
经过理论推算和试验室结果,确定最终配合比:mcb:msb:mgb=1:1.45:2.94
W/C=0.45
每立米混凝土各材料用量:
水192kg/m3
水泥 423kg/m3
砂612kg/m3
碎石1244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