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管理委员职责与架构图
- 格式:docx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2
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结构图引言概述: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结构图是指通过系统性的方法,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以确保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结构图的五个部份,包括组织结构、质量管理流程、质量指标体系、质量监控手段和持续改进机制。
一、组织结构:1.1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是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的核心组织,由医院高层领导和护理管理人员组成。
其职责包括制定护理质量控制策略、制定质量目标和计划、监督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等。
1.2 护理质量管理部门:护理质量管理部门是负责具体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部门,包括护理质量管理师、质量评估员等。
其职责包括制定质量管理流程、负责质量评估和监测、提供质量管理培训等。
1.3 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是负责具体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团队,由护理人员组成。
其职责包括参预质量管理流程的制定、负责质量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推动护理质量的改进等。
二、质量管理流程:2.1 护理质量评估:护理质量评估是指对护理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护理流程、护理操作、护理记录等方面。
通过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
2.2 护理质量监测:护理质量监测是指对护理工作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护理记录、护理巡视等手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纠正。
2.3 护理质量反馈:护理质量反馈是指对护理工作进行反馈,包括患者满意度调查、护理质量报告等。
通过反馈,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及时改进不足之处。
三、质量指标体系:3.1 护理操作指标:护理操作指标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包括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准确性、安全性等方面。
通过设定指标,并进行监测和评估,提高护理操作的质量。
3.2 护理记录指标:护理记录指标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包括护理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规范性等方面。
通过设定指标,并进行评估和反馈,提高护理记录的质量。
3.3 患者满意度指标:患者满意度指标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包括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对护理人员的评价等方面。
护理管理组织及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医院护理管理组织架构注:实线代表护理行政管理;虚线代表护理技术管理。
各层级护理人员资职构成图第一章各护理管理委员会职责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1)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在护理部主任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可以根据护理质量分析数据,建立防压疮、防跌倒、防药物事故、防感染等专项工作小组,有重点的解决护理质量的问题。
3)建立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思路。
把工作重点放在质量建设上,包括文化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标准建设、环境建设等。
4)督促医院及科室建立患者安全文化和非惩罚性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把问责制和非惩罚制度有机结合,并督察落实。
有效开展信息交流,将不良事件降低到最低程度。
5)督促在临床科室建立质控前移的临床三级质控体系。
使责任护士、组长和护士长实施护理过程的动态质控。
6)采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前瞻性地用失效模式分析(FMEA)测算医院及科室临床护理质量指标的本底数据,及时发现不良事件的可能性、频率、严重程度,建立高危监测指标,及时发现和报告不良事件;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方法( RCA)分析不良结果,采取防范措施,保证安全质量。
7)通过核心制度及对前线护士不间断的教育训练,形成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
8)根据省卫生厅“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南”及61 项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11 个专科护理安全质量目标等文件,制订和完善医院临床护理质量标准和指标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
9)定期对全院或重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全面或单项检查,正确、客观评价护理工作,监测并分析护理质量数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护理部定期召开全院或部分专科的质量工作会议。
10)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以及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本院护理工作奖罚条例。
二、专科护理发展委员会职责1)发展专科护理是各级各类医院重要的临床护理工作。
要把基础护理服务落实在专科护理实践中。
医院护理管理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组织架构及职责
一、组织架构
二、工作职责
1、委员会工作职责
(1)制定、修改各种护理质量标准。
(2)定期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监控。
(3)计划、总结、评估、反馈。
2、组长
(1)负责全院护理工作质量,主持各项护理质量检查,按期将全院护理工作方向、工作重点、检查结果总结后汇报给院长。
(2)对护理质量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制定护理制度或预案来减少其发生。
(3)主持召开全院护士长会议,分析全院护理工作情况,并组织护士长工作经验交流。
(4)了解国内外护理质量管理动态,不断提升医院护理质量文化。
3、委员
(1)不定期地深入科室,了解各科室的实际护理工作质量及护士长的管理情况,分析问题的原因,协助科室制定整改措施,指导其做好各项护理工作,以促进全院护理质量的提升。
(2)检查指导急、重、疑难病人的计划护理、护理会诊及抢救危重病人的护理。
(3)深入科室了解各项护理制度落实情况,并督促执行,协助组长修订或制定护理制度。
三、工作内容
1、随机督察和指导全院各护理单元的基础管理质量。
2、每季度随机督察和指导全院各单元的护理质量并发放满意度调查表。
3、随机(年、季、月、周、日)督察和考核各级护士长的工作业绩,每月、季、年终总考评。
4、全院晚、夜班、节假日护理质量督察和指导。
2015年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由分管护理工作的副院长负责,护理部主任、副主任,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助理护士长及业务骨干组成。
根据工作需要,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8个专项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
一、组织成员主任:陈能志副主任:叶政君雷光锋李毕香成员:谈菊华黄琼帅志明刘常平罗群英陈婷周芳张文群杨丽霞罗惠珍刘艳琼张玲李施艳朱志英何芳张克美王树春罗先桃张平陈剑琴伍红蓉曾凤华侯淑香刘康荣李春爱张兆宪黄晓菊帅丽君张红霞谌科霞秦运俭胡宇红谢朝菊谢小英丁芬芳童丽胡小艳肖华芳文先菊何孟君彭兰伍南臻杨冬梅张雪晴刘萍沈艳苏敏卜亚兰邓忠慧赵新建张卉佳刘玲黄慧罗艳兰陈拥军刘艳袁光敏邵丽华唐欣杨华周红珍龚佰芬陈湘黄菊肖立芳刘蓉张蓉刘春艳龚海兰戴安莉李宗娟朱蕾王辉杨雪陈丽君邹冬梅曾华清毛艳芳宋惠平二、架构图三、职责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1、在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工作,根据卫生主管部门有关工作要求,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全院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制定和修改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健全质量控制组织网络,确立质量控制方法,确保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3、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各专项质量管理小组,对相关护理质量进行检查指导,正确评价护理工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在护士长及护理骨干会议上进行讲评,督促落实整改。
4、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不断改善服务质量。
5、根据医院功能及规模,明确临床护理岗位设置及管理,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6、对护理缺陷、事故进行分析、讨论、鉴定,向护理部提交处理意见。
7、在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各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履行对本专项护理质量的指导、监督、评价等职责。
四、各分支委员会组成1、科室管理(含护士素质)委员会主任:叶政君成员:黄晓菊周芳罗群英陈剑琴胡小艳袁光敏黄菊龚佰芬2、护士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管理委员会主任:叶政君成员:罗惠珍陈婷谌科霞张红霞谢小英何孟君罗艳兰肖立芳3、护理在职教育委员会主任:叶政君副主任:雷光锋成员:帅丽君张玲朱志英李施艳彭兰赵新建刘蓉张蓉龚海兰刘玲毛艳芳4、科研管理委员会主任:叶政君副主任:雷光锋成员:李毕香谈菊华黄琼帅志明刘春艳王辉彭兰张雪晴刘萍5、护理安全管理(含消毒隔离管理)委员会主任:叶政君副主任:李毕香成员:王树春张克美刘康荣伍红蓉伍南臻刘艳邵丽华邹冬梅6、护理文书、临床路径及护理信息管理委员会主任:叶政君副主任:李毕香成员:刘艳琼张卉佳曾凤华沈艳戴安莉卜亚兰张平宋惠平7、护理文化建设、健康教育管理委员会主任:叶政君副主任:谈菊华成员:肖华芳张文群苏敏杨雪朱蕾邓忠慧黄慧李春爱陈丽君李忠娟文先菊8、临床护理质量管理(含特殊专科、基础护理、危重病人护理质量)委员会主任:叶政君副主任:黄琼(特殊专科护理)帅志明(基础护理、危重病人护理)成员:秦运俭谢朝菊童丽罗先桃丁芬芳陈湘杨冬梅杨丽霞陈拥军(特殊专科护理)成员:候淑香张兆宪刘常平何芳胡宇红唐欣周红珍杨华曾华清(基础护理、危重病人护理)五、各分支委员会工作职能1、科室管理委员会(1)在护理部主任的领导和指导下进行工作。
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结构图一、引言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是指为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安全和满意度而建立的一套组织结构和流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的结构图,以便于理解和实施。
二、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结构图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结构图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份:1. 护理质量控制委员会护理质量控制委员会是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的核心,由医院管理层、护理管理人员和临床护士组成。
该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护理质量控制策略、制定护理质量指标和标准、评估护理质量,并提出改进建议。
2. 护理质量控制部门护理质量控制部门是直接负责护理质量控制工作的部门,由专业的护理质量控制人员组成。
该部门负责采集、分析和报告护理质量数据,协助制定和实施护理质量控制计划,提供培训和指导,以及监督和评估护理质量控制工作的执行情况。
3. 护理质量控制流程护理质量控制流程是指护理质量控制工作的具体流程和步骤。
包括以下几个环节:a. 护理质量评估护理质量评估是通过采集和分析护理质量数据,评估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可以通过护理记录、患者满意度调查、护理操作评估等方式进行。
b. 护理质量改进计划根据护理质量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质量改进计划。
包括制定改进目标、确定改进措施、制定实施计划和监督改进工作的执行情况。
c. 护理质量培训与指导护理质量培训与指导是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质量意识,包括新员工培训、定期培训、技能培训和指导等。
d. 护理质量监督与评估护理质量监督与评估是对护理质量控制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包括对护理质量数据的分析和报告、对护理质量控制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4. 护理质量控制指标和标准护理质量控制指标和标准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依据。
可以根据国家和地区的护理质量标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质量指标和标准。
常见的护理质量指标包括患者满意度、护理操作合格率、护理文书完整率等。
三、结论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结构图是一个完整而系统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的呈现形式。
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人员组成及工作
副主任:** 护
理部主任
委员:**质控科主任
* *
护理部副主任 * *
内科总护士长 * *
外科总护士长 * *
妇产科总护士长 * *
药剂科主任 * * 感控科主任
各住院、门诊科室护士长
责任部门:护理部
委员会职责:
1负责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确立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方针和工作计划。
2,对全院护理工作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制定质量管理目标及切实可行的达标措施,定期检查、考核与评价。
3 .负责制定本院护理工作制度、护理常规、工作流程及护理技能操作标准。
4 .每月按护理质量控制项目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对各主任:**
职责
副院长
病区护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价,及时研究、分析、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每月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5,对护理质量缺陷进行跟踪监控,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6•每月组织一次全院护理不良事件分析讨论会,对护理缺陷、事故进行分析、讨论、鉴定,提交处理意见,并将护理缺陷、事故及投诉讨论结果和改进措施通报全院。
7,定期组织护理学习及护理查房,推行护理新理念、新技术,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根据各项工作制度、岗位职责、质量考核标准、工作流程,定期进行护理质量的监控和护理人员的培训。
8•每月定期汇总、分析、反馈并向质量管理部门上报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信息。
9,每季度召开一次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对护理质量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整改意见与防范措施,使我院护理质量持续、稳步的提高。
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组成及架构1、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组成名单主任:业务副院长副主任:护理部主任委员:门急诊护士长、妇产科护士长、外科护士长、手术室护士长、内科护士长、儿科护士长、护理组长、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办公室2、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组织架构图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1.全面负责医院护理工作的质量管理。
2.负责制定全院护理工作质量管理的年度工作计划,护理质量管理相关制度,检查标准,奖惩方案。
3.审议护理部制定的有关护理质量管理具体实施措施。
对全院护理工作的质量控制指标进行检查、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4.对全院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提出指导性的改进意见。
5.决定医院护理新技术、新方法准入管理制度和规定。
6.讨论、决定全院护理工作中的差错、过失和事故等事件的院内处理意见。
7.提出全院护理人员质量教育、培训的要求,并检查其落实情况。
8.质量管理委员会秘书负责委员会会议记录。
9.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职责:(1)负责护理质量管理年度计划的起草工作。
(2)收集全院护理工作中有关的质量信息资料,并加以记录归类。
(3)负责召集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提供会议讨论资料。
(4)起草会议决议和会议讨论的有关处理意见。
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护理管理领导分工及职责界定1.主管院长全面管理领导。
(1)负责研究、制定、审核医院全面护理质量管理方案,制定确定年度护理计划目标。
(2)负责对护理部主任任免、护士长任命、考核管理。
(3)对护士人力资源调配的审核。
(4)对护理部工作安排、难点、奖惩研究审核。
2.护理部主任具体管理及质控安排。
(1)制定全面质量管理目标、质量管理方案、督导质量控制活动。
‘(2)针对各项质控存在问题,结合医疗工作,对护理质量进行持续改进。
(3)随时掌握全院护理质量动态、了解院外信息、不断改进质控标准以提高护理质量。
3.护理部副主任设一位副主任或专干专职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1)负责组织安排各项质控活动,保证按时、按项完成,并不断提高。
医院护理质量委员会职责和组织架构图组长:
成员:
职责
1.在院长或主管院长领导下,负责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
2.确立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方针和工作计划。
3.根据各项工作制度、岗位职责、质量考核标准、工作程序,定期进行护理质量的监控和护理人员的培训。
4.负责督促各级护理质控组对全院各科室的护理工作进行护理质量检查,落实各项核心制度和护理常规。
5.定期组织护理专家及管理人员对全院发生的护理差错进行讨论,分析和讲评,提出整改意见与防范措施。
6.年终总结医院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修订计划,以不断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
7.学习国内外先进护理管理经验,组织好护理科研工作。
工作制度
1.确立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方针,审定职能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
2.每月1次,开展护理质量检查活动;
3.每季度召开1次护理工作会议,对护理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4.每年举行1次护理岗位技能竞赛,提高护理人员基本技能;
5.每月举行2次科室护士长会议,研究解决相关护理质量问题;
6.每年至少1次,开展护士礼仪、护理技能,以及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定期派出护理骨干外出进修,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做好护理科研工作。
护理层级管理体制注:虚线代表护理技术职称,实线代表护理层级岗位护理管理委员会组织架构及工作重点一、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委员会一组织架构主任:委员:成员:二委员会职责1、在护理部主任的领导下,制订和修改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建立质量控制组织网络,确定质量控制方法,确保护理质量的稳定与持续改进;2、不断完善临床护理工作的各项考评标准及质量控制标准,建立科学、有效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3、每季度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检查,严格掌握质量标准、正确评价护理工作,认真总结并量化检查结果,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在全院护理骨干会议进行讲评,督促落实;4、负责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及护士长工作绩效考评;5、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讨论、鉴定,提交处理意见;6、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条例以及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本院护理工作奖罚条例;7、负责研究、制订院内护理工作突发事件应急方案;三职能分组与职责1、护理核心制度管理组组长:成员:职责:依据护理核心制度督导标准对各病区护理核心制度落实现状进行检查与指导;2、护理服务流程组组长:成员:成员督导分工:职责:1按照专科对口、交叉督导原则,每季度护理部至少组织1-2次工作现场专科护理服务流程的督导;2依据专科护理安全目标NICU、助产、手术室、基础、特一级护理评价表对病区专科护理质量、基础护理、三级查房、文书质量督导检查并指导;3、药品、设备设施、护理物品管理组组长:成员:职责:依据药品、设备设施、护理物品管理检查与评分标准对各护理单元的药品管理、设备设施、护理物品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并指导;4、预防医院感染管理组组长:成员:职责:依据预防医院感染管理检查与评分标准对各护理单元无菌技术操作、病区感染管理、治疗室、污物处理等情况进行检查并指导;2随机监督检查护理人员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保洁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5、急救物品管理组组长:成员:职责:1依据急救物品质量检查与评分标准对各护理单元的急救车、急救器材、急救物品的应急情况及护士对急救知识、器材使用、抢救技术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并指导;6、优质护理服务管理组组长:成员:职责:1每月组织护理专项满意度调查并统计,评选最满意度护士;2及时向护理单元书面反馈电话回访、问卷调查相关护理工作意见或建议;3负责病区护士服务礼仪、规范的培训与示教,定期组织护理服务场景演练;4组织编制优质护理服务规范手册,规范护理人员服务语言、服务态度、服务礼仪;5以身作则带头施行优质护理服务行为规范,协助护理不定期组织服务礼仪明查暗访;7、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组组长:成员:职责:1协助护理部,及时到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科室现场调研,帮助事发科室进行不良事件分析,指导制定纠正措施并跟踪验证;2每季度活动一次,对全院护理缺陷进行讨论、分析、定性,提出纠正及预防措施;3对全院护理安全工作进行监控;8、护士长绩效考评组组长:成员:职责:1制订护士长岗位绩效考评标准、高级责任护士岗位综合考评标准;2年度对全院护士长工作进行岗位绩效考评二次,对护士长管理工作存在问题提出指导性整改措施;3年度对全院高级责任护士进行考评一次,对高级责任护士岗位工作存在问题提出指导性整改措施;三、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一组织架构主任:委员:二委员会职责:1、建立专科护士工作目标、培养计划,制订各专业护士准人标准,并协助护理部完成医院专业护士的培训及考核;2、建立各专科护理工作指引,制订并审核各专业护理问题、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和评估标准,规范护理行为;3、协助护理部完成护理大中专学生的临床带教工作;4、参加急危重症病例讨论,分析病人的护理问题,指导临床护士工作;5、组织并参加院内各专业护理会诊,解决护理疑难问题,讨论疑难病例,针对护理问题制订护理计划;6、掌握护理学科发展前沿动态,组织专科学术讲座;7、有计划、有目的、高质量地推广和应用专业新成果、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8、开设专科护士门诊,为病人提供健康教育和咨询;9、讨论疑难病例,针对护理问题制订护理计划;10、参与护理新技术、新业务及夜班护士、特殊护理岗位的准人评审工作;三职能分组及职责1、静脉输液专科小组组长:成员:职责1定期组织输液小组联络护士进行静脉输液领域的学术讲座;引进新技术、新方法;2定期组织输液小组成员交流、讨论病区静脉输液相关技能、管理难点、疑点,并制定改进举措;3定期组织专责护士深入病区指导临床护士改善静脉输液技能与维护;4组织专责护士静脉输液相关护理问题会诊;5制定特殊药物静脉使用指引、腐蚀性药物外渗等工作指引;2、护理专科组组长:成员:职责:1定期组织妇产科系列护士进行专业领域的学术讲座;2定期组织组员交流各病区孕产妇护理存在的难点、疑点,指导临床护士工作;3定期组织组员进行专科典型、疑难、特殊护理病例的查房或病例讨论;4定期组织小组成员学习妇产科临床护理新技术、新方法,掌握专科发展前言动态;5负责各病区急重症孕产妇资料的保存、统计与联络;6定期组织妇产科典型、疑难、危重孕产妇的健康教育与咨询;7负责护理单元急重症专科护理技术指导与咨询;8专责护士负责急重症孕产妇的护理会诊,制定个案护理计划;9组织、制定专业领域护理工作指引;N1级护士培训考核计划表参考书:1、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2、妇产科护理学;3、儿科护理学;4、应急场景案例模拟题库儿科系列,妇产科系列;5、护理工作核心制度2010年6月版;6、点滴是爱、南丁格尔札记。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职责与架构图
制度
1.成立由分管院长、医疗组长、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负责全面督导、检查。
2.负责制定各项质量与安全检查标准,定期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3.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成员定期召开会议,总结质量与安全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反馈到全体护士。
4.护理组每月检查、每季全面查,并有记录。
5.将质量与安全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当事人,并以护理质量与安全改进记录表的形式反馈给相应科室。
6.科室根据存在问题和反馈意见进行改进,并以质量与安全改进记录表的形式汇报护理部,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7.护理工作质量与安全检查结果作为科室进一步质量与安全改进的参考及护士考核重点。
职责
1.在分管院长领导下,负责医院的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
2.确立医院的的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和工作计划。
3.根据各项工作制度、岗位职责、质量与安全考核标准、工作程序,定期进行护理质量与安全的监控和护理人员的培训。
4.负责对全院护理工作进行护理质量与安全检查,落实各项核心制度和护理常规。
5.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对全院发生的护理差错进行讨论,分析和讲评,提出整改意见与防范措施。
1/ 2
6.年终总结医院护理质量与安全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修订计划,以不断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与安全。
7.学习上级医院先进护理管理经验,组织好护理管理与安全工作。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架构图
行政副院长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
护理部主任
科室护士长
护理小组组长
责任护士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