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总体规划21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2.01 MB
- 文档页数:21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善城乡规划体系。
高标准编制平顶山新区总体规划、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规划和综合交通、水电气暖等专项规划,完成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实现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
抓紧完成城市规划展览馆布展并向市民开放。
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改造。
大力推进城市新区建设,开工建设新城区金融中心、和盛广场商业综合体、移动大厦等项目,加快军分区营房、新区人民医院等项目建设,做好沿湖景观城市设计,并尽快组织实施。
完成老城区旧城改造规划,鼓励企业向产业集聚区转移,启动平安大道东段、建东小区、东建材市场、华宝商场、市干休所和开源路、自由街、劳动路等区域连片开发,吸引有实力的品牌开发企业参与城中村和旧城开发改造,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开工建设新华园怡购城,加快鹰城国际商务(商贸)中心等城市综合体建设,打造特色商业区。
出台支持政策,以湛河区作为建设主体,全力推动湛南新城建设。
加快建设路等城市主干道两侧、入市口和市内重要节点的绿化、亮化、美化升级改造,提升城市形象。
持续搞好城市创建,完成“创卫”年度任务,确保“创森”一举成功。
高水平建设数字城管系统,确保上半年建成投入试运行。
加快推进中心城区与组团之间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力争成为全省组团式发展试点城市。
提高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水平。
指导各县(市)调整完善城镇规划,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吸纳承载能力。
支持汝州、舞钢、郏县规划建设中心商务功能区,支持宝丰、叶县、鲁山规划建设特色商业区。
研究出台加快中心镇建设的意见,进一步规范中心镇建设标准,以具备规模、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重点镇作先行试点,带动40个中心镇加快发展。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促进产城融合。
推进新型农村社区(中心村)集聚式发展。
按照“文化、生态、宜居、特色”的要求,完善、提升新型农村社区(中心村)规划。
在城镇周边、产业集聚区附近、文化旅游景区以及交通便利、经济和基础条件较好的村率先启动建设,今年争取再启动建设100个。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平顶山新区建设总体方案平顶山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现将《平顶山新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总体方案》是指导平顶山新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有关重大规划、布局和建设要按照《总体方案》确定的基本原则进行。
二、平顶山市和省有关部门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改革创新、探索试验、实践示范,推动新区率先发展。
三、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遵循“三规合一”(新区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合一)、功能复合、城乡统筹、节约集约的要求,编制新区总体规划和重点领域专项规划。
按照《总体方案》确定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以平新产业集聚区、宝丰产业集聚区建设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抓紧组织实施相关项目,为《总体方案》的全面实施奠定基础。
四、省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加强对平顶山新区建设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平顶山市及时解决《总体方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新区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五、省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总体方案》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做好督促检查工作。
执行中遇到重大问题,及时向省政府报告。
河南省人民政府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平顶山新区建设总体方案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规划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指导意见》(豫发…2009?29号)和平顶山市发展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平顶山新区的基础和条件平顶山市位于我省中部,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市域总面积7882平方公里。
2010年,全市总人口503万人生产总值达到1312亿元,居全省第五位实现工业增加值869.4亿元,占生产总值的66.3城镇化率达到43.4,总体上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
平顶山市是豫中南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综合交通体系完善。
焦枝铁路和孟平铁路在市区西部交汇,规划建设的郑渝铁路通过平顶山西部并设站,孟平铁路复线贯穿新老城区宁洛高速与郑尧高速、兰南高速分别在市区西部和东南部交汇,二广高速从市区外围通过鲁山机场距平顶山新城区25公里,距宝丰县城20公里。
平顶山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东起平桐路,南至规划南环路,西沿规划南环路、宝丰杨庄乡界、南水北调干渠,北沿南水北调干渠、宁洛高速、S329(郸城—平顶山石龙区)、宝丰周庄镇边界和S236(禹州—平顶山),规划面积约295平方公里。
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蕴含着三千年的历史文明,让我们坐上时光隧道的专车,一起来尽情畅游吧!西周时期(应国墓地)应国墓地位于平顶山市新城区北滍村滍阳岭上。
应国:西周时期应姓诸侯国。
在应国墓地出土的珍贵文物中,有一佩饰玉鹰,做工精美,经考证为应国的标志。
在古代,'应''鹰'通假,平顶山市由此而简称'鹰城',也是应姓的起源地。
坐落在示范区滍阳镇西滍村的应国墓地在应国墓地出图的(玉石鹰)成为鹰城的标志春秋时期(香山寺)平顶山新城区北3公里,是伏牛山的余脉,当地人叫它香山。
在香山的峰顶,有一座寺院,全称是“香山普门禅寺”。
相传春秋时期楚庄王得了一种怪病,痛苦不堪,御医也束手无策。
楚庄王的小女儿妙善公主知道后,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手和眼,治愈了父王的疾病。
庄王对女儿的孝心非常感动,并忏悔自己犯下的罪过,在香山上为女儿修座寺院。
工匠请示庄王:“塑成什么样子?”庄王说:“全手全眼。
”工匠却误听为“千手千眼”,于是就雕塑成了一尊千手千眼的妙善塑像。
妙善在此修行,后来,功德圆满,成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平顶山伏牛山脉上的香山寺香山寺千年古塔春秋时期(一步两眼井)传说三皇姑妙善公主占取了香山宝地之后,开始着手建造香山宝寺。
她运用自己的法力,每当夜深人静时,自己去远在十几里外的沙河(今白龟山水库)挑水。
她打完水,把扁担挑上肩头,驾云头很快返回香山,每天如此……就在香山寺快要完工的一天深夜,三皇姑由于日夜操劳,挑水去的稍微晚了一些。
她挑着水匆匆忙忙的往回赶,当她驾云头走到石桥旁时(今石桥营村),雄鸡报晓,三皇姑法力顿失,她肩上的两桶水滑落地面,瞬间化作汩汩往外冒水的相距一步远的两口井。
平顶山绿地系统规划-平顶山城市规划局平顶山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1—2020)主要内容 1、规划目标强调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绿地系统规划要能够总量达标,合理布局,均衡发展,实现园林绿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打造具有平顶山市城市特色的绿地体系,营造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以建设宜居的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
主要绿化指标(指城市绿化三大指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近期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远期全面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共55项标准)。
使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得以加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得以提高;促进平顶山市社会、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
2、主要规划思路1)突出“北山南水”生态屏障,打造山水园林城市;2)结合城市形态特点,构建多条贯通南北的生态绿廊;3)加强采煤塌陷区的生态恢复建设和堆场的生态绿化建设;4)充分挖掘主城区历史文化资源,展示市域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5)多建社区公园和街旁绿地,建设最宜人居的园林城市;6)加强道路绿化,老城区大力发展立体绿化;3、规划指标规划到2015年,平顶山市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13.3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0平方米;绿地率35%;绿化覆盖率达到40%。
规划到2020年,平顶山市公园绿地总面积1300.1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8平方米;绿地率38%;绿化覆盖率达到43%。
4、市域绿地系统结构布局市域绿地系统规划为“三区、五廊,绿网交织;城乡结合,重点保护”的结构。
1)三区:三区为南部生态控制绿化区、中部生态恢复绿化区和北部生态保持绿化区。
2)五廊:五廊指贯穿区域内的太澳高速公路、洛平漯高速公路、许平南高速公路、郑尧高速公路绿化轴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绿化轴。
3)绿网交织:绿网交织指沿市域内的河流水系,铁路公路等进行绿化建设,与平顶山市区和区域内的主要城镇,以及城郊农林体系,交织形成具有共同地域特色的绿化网络。
4)城乡结合:指城镇绿化与乡村绿化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城乡大环境绿化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