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先进的射孔技术(2013年英文版)
- 格式:pptx
- 大小:9.26 MB
- 文档页数:23
2013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美国航天局12日宣布,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已经飞出太阳系,目前正在寒冷黑暗的星际空间中“漫步”。
人类,迎来向星际空间进军标志性的第一步。
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8月25日可能就是“旅行者1号”脱离太阳系的日子。
目前,该探测器距太阳约190亿公里,但仍暂时受到太阳的影响。
研究人员日前创造出一种水滴网络,能够模仿生物组织中的细胞的一些特性。
利用一台3D 打印机,一个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小组将这些小水滴组装成为一种与胶状物类似的物质,从而能够像肌肉一样弯曲,并能够像神经细胞束一样传输电信号,这一成果将来有望应用在医疗领域。
研究人员在4月5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新華網洛杉磯9月25日電(記者郭爽)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25日報告說,他們已建成全球第一台完全使用碳納米管的計算機。
專家認為,這一成果或將開啟電子設備新時代。
目前,用於制造電子設備中的晶體管的主流半導體材料是硅。
一段時間以來,人們一直在討論利用碳納米管代替硅制造電子設備的可能性。
約15年前,科研人員開始嘗試用碳納米管制造晶體管,然而一直無法完全依靠碳納米管造出完善的電子設備。
人类DNA(脱氧核糖核酸)具有双链螺旋结构,这是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在1953年发表的震惊世界的成果。
60年后,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又宣布首次发现了人类DNA还存在四链螺旋结构。
剑桥大学的尚卡尔·巴拉苏布拉马尼安等人在新一期《自然·化学》杂志上报告说,过去研究者能在实验室中制出四链螺旋结构的DNA,但一直不知道这种结构是否在人体内天然存在,他们使用一种会发出荧光、只与四链结构DNA结合而不与普通双链结构DNA结合的物质,首次证实了人类DNA中也存在四链螺旋结构。
新华网华盛顿11月21日电(记者林小春)多国研究人员21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说,他们利用埋在南极冰下的粒子探测器,首次捕捉到源自太阳系外的高能中微子。
TCP 射孔工培训教材前言为了进一步推动海外市场外籍员工培训的标准化和规X化,根据油田公司人事部和市场开发部的相关要求,试油试采分公司组织开展了外籍员工培训教材的编写工作。
本教材的使用对象为TCP射孔工,教材内容涉与了TCP的根底理论和工艺、TCP现场操作和施工标准等与TCP相关的知识。
教材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的原如此,突出了内容的根底性、注重内容的实用性、表现了内容的科学性和强调了内容的规X 性。
本教材由王军、马庆华编写,蔡山、金某某、刑国庆和曲立峰审稿。
在教材的编写教程中得到了分公司领导,机关部室领导,相关单位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教材中难免有错误之处,恳请大家给予批评指正。
王军马庆华2011年1月目录第一章射孔与射孔器1第一节射孔与射孔完井1第二节聚能射孔2第三节聚能射孔器3第四节射孔传输方式5第五节射孔孔道与地层6第六节负压射孔7第二章油管输送射孔9第三章 TCP器材与工具11第一节 TCP设备11第二节 TCP火工品12第三节 TCP器材14第四节 TCP工具17第四章 TCP现场操作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TCP现场操作程序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TCP现场施工文件20第五章 TCP标准与安全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TCP现场施工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TCP火工品的使用与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放射性源的使用与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射孔施工的环境与安全29参考文献30第一章射孔与射孔器每一口下套管完井的油井必须进展射孔,只有通过射孔,地层流体才能从井下流动至地面,或者将流体注入到地层中。
特殊设计和制造的聚能射孔弹的可控爆炸穿透套管和水泥环并在地层中形成射孔孔道。
一口油井要进展合理的生产或者注入,需要精心设计,提前规划和现场射孔施工,才能形成穿过近井污染带并在地层中延伸足够长的清洁的射孔孔道。
第一节射孔与射孔完井一、射孔一口油井要经过数年的勘探、数月的规划和数周的钻井才能进展生产。
国内外射孔新技术与发展趋势摘要:射孔技术作为完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试油技术的主要环节,是利用高能炸药爆炸形成射流射穿油气井管壁、水泥环和部分地层,建立油气层和井筒之间油气流通道的一种技术。
关键词:射孔新技术;射孔器;射孔基本原理;射孔枪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石油日趋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经济发展中所必不可少的能源,对石油需求量的日益增加也就成为必然。
因此,加强对油田的探勘和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中,射孔技术是油田探勘和开发的重要环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射孔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跨越。
1 射孔工艺技术的发展1.1射孔弹向深穿透、超深穿透系列发展油田开发初期主要使用有枪身的57-103射孔弹和无枪身的文胜二型射孔弹两种射孔弹。
1980-1983年基本上使用57-103、4S-4、WS-600三种射孔弹作业,1984-1989年,普遍使用73弹和51型过油管射孔。
九十年代初,油田引进了89型深穿透射孔弹,穿透深度较深,一般可达到300mm~400mm,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油井的开采能力,在卞扬会战的后期充分发挥了深穿透的威力,很快取代了73型射孔弹。
随即相继开发应用了以102型、127型为主的深穿透射孔技术,1999年又引进了超深穿透1米弹,在老区挖潜和新区勘探开发中充分发挥了作用。
1.2射孔方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油田射孔施工方式由会战初期单一的电缆传输射孔向油管传输射孔(TCP)为代表的多种方式发展。
电缆传输射孔工艺以其施工简便,速度较快,投入较少,经济实用等优点在油田射孔中得到普遍应用。
因此油田于1987年引进安全可靠、施工成功率高、适应性强的油管传输射孔技术,1993年11月又引进实现负压、射孔、测试、防污染四位一体,安全、快速射孔的射孔—测试联作射孔技术。
后来又引进高能复合射孔技术、水平井射孔技术,另外对小井眼射孔技术进行了研发。
1.3射孔深度定位向更简捷、更高效化发展以往射孔深度定位我们主要采用自然伽玛与同位素定位法、放磁并测定位法、电缆标记法。
MIL-DTL-5541F铝和铝合金表面化学防护涂层MIL-DTL-5541F 中英文版超级中文标准网超级中文标准网MIL-DTL-5541FSUPERSEDING 替代MIL-C-5541E30 November 1990 1990年11月30日DETAIL SPECIFICATION规范说明CHEMICAL CONVERSION COATINGSON ALUMINUM AND ALUMINUM ALLOYS铝和铝合金表面化学防护涂层This specification is approved for use by all Departments and Agencies of the Department of Defense.该规范适用于美国国防部所有部门和机构1. SCOPE1. 范围1.1 of chemical conversion materials with the surfaces of aluminum and aluminum alloys1.1该规范适用于铝制品和铝合金表面由于化学材料反应而形成的防护涂层。
1.2 The chemical conversion coatings are of the following types and classes. 分类.化学转换涂层分为以下类型和级别.1.2.1 Types. The chemical conversion coatings are of the following types (see 3.1):1.2.1 型号.化学转换涂层分为以下类型(见3.1):Type I –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hexavalent chromium. 型号I-成分包含六价铬。
Type II –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no hexavalent chromium.型号II-成分不包含六价铬。
国外射孔技术介绍陈锋2013年9月利用机械、化学或者其它能量打开套管、水泥环和地层,沟通油、气流通道的井下作业称为射孔。
射孔的最终目的是为产层与井筒之间建立可靠、有效的通道,从而获得最大的产出、注入效果。
射孔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完井方法,射孔建立起井筒与目的层之间的油气通道,被誉为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临门一脚”。
射孔作为一种完井方式,创造油气流动通道——为生产而射孔 射孔为提高油气井的完善程度,实现油气增产——为增产而射孔 射孔越来越多作为油气储层改造前重要环节——为改造而射孔射孔完井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完井方法,射孔工艺技术已经在:油气资源的发现、提高低渗透储量的采收率、难采储量的动用程度、新旧井的增产水平、降低成本增强效益,都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油气井射孔148年历史第一阶段(1865-1947年)——射孔发展的混沌时期1)“炸药爆炸式射孔”,即采用锡爆炸器引爆在井底填充的炸药;2)“单刀套管锯”,即刀片在套管上开孔。
1910年,用一个机械刀片在套管上旋转钻孔,机械切孔器用钻杆下井,然后打开切刀,当切刀绕销钉旋转时,靠钻杆的上提力切入套管壁。
这种穿孔法速度慢、成本高,水泥环超过25mm 厚时效果不佳。
机械切割射孔器1926年,SidMine首先发明了子弹射孔方法,美国兰威尔公司(现在西方阿特拉斯公司)获得专利。
于 1932年首次用于油井套管射孔,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MONTEBELLO 油田一口800m 深的井,用了8天时间,下井11次,共发射80枚子弹。
该射孔方法比机械切孔方法进一步,广泛使用了二十多年,目前国外仍有应用。
子弹射孔器第二阶段(1948-1980年)——以聚能射孔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1)1948年美国Welex公司开发出最早的聚能射孔器并用于油井射孔中;2)1960年以来,伴随着聚能射孔的发展,国际上在“深穿透高孔密”方针指导下,迅速在器材、工艺、测试方法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3)1970年由美国学者首先提出将负压与射孔相结合,经过十年的努力,直到1980年才使负压射孔在世界各国得到完善推广。
石油工程钻井射孔中英文单词(1)underbalanced perforation负压射孔(是井筒内压力低于地层孔隙压力下进行的射孔作业,perforation是完井的一种方式,通过射穿生产套管,联通油气产层,进行采油作业。
)(2)Ultra Deep Waters也称为深水,deep water。
现在目前,关于深水的限定,还没有统一标准,国内500m,国外可能已经达到1000m,主要是海洋钻井上。
(3)Viscoelastic,粘弹性,描述钻井液的性能。
(4)MRC(Maximum reservoir contact)最大储层接触面积,常用于表述MRC井,即最大接触储层面积井,一般是指一口井在储层中的累积长度(单井筒或多分支井筒)超过5000米。
(5)numerical simulation 数值模拟,利用计算机为手段,通过数值计算和图像的方法,对工程问题进行研究。
(6)CBHP(circulating bottom hole pressure)循环井底压力,简称CBHP,是指在钻井液循环过程中,井底的压力大小。
不能过大和过小,过大会使地层压破,钻井液漏失,过小会造成井喷,因此,该压力的计算很关键。
(7)isothermal conditions等温条件,isothermal 等温的(8)depleted reservoirs衰竭性油藏,主要是指在开发过程中油藏能量逐渐降低的油气藏。
(9)Flow loop 流动回路。
是指在流动过程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
(10)two triplex pumps两个三缸泵,所谓三缸泵是指有三个连续气缸组成,连续提供压缩性能。
(11)heavy brines 重卤水是指含有氯化钙等物质的液体,也是作为一种钻井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