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美术形不需要翻译的世界语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9
高中美术湘美版绘画(选修)第一单元《第一课形—不需要翻译的世界语》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名师授课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图形语言,尝试解读绘画中不同图形的意义,并能够通过图形语言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
2、技能目标:学会图形的语言,能用图形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认识到绘画图形是人们在生活中获取信息,表达自身心理感受和传递情感的工具和与他人交流沟通的一种语言。
3、情感目标:让学生学习用图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的方式,用图形语言来交流对世界的认知。
产生对图形的兴趣,并有继续探究的可能。
2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积极地说出自己对图形的感受和认知,并通过图形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3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用图形“说话” ,即“图形表意”。
要让学生的思维从教材的绘画作品中发散开来,并从最简单的尝试练习中去获得最基本的图形表达能力;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的基础上,通过对一些绘画作品中的图形意义的解读和交流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绘画中的一些表现方式、表现风格与绘画主题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主题再借鉴适当的表现方式进行绘画创作。
4学情分析所教学生虽然是高中生,但大部分学生绘画功底并不强,很多同学不愿意动手,怕丢脸。
而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用语言表达的能力却很强,要充分发挥学生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观察,用语言先解读绘画作品,让学生找到自信。
然后再让学生尝试进行练习。
5教学过程1【导入】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观看一段视频(播放沙画《感恩母亲》)。
哪位同学能说说视频中传达的是什么内容?生: 感恩母亲。
师:视频中没有表达一句感恩母亲的文字,可我们为什么能看出它是表达感恩母亲的意思呢? 生:运用了图形。
师小结::所以说图形已超越文字成为一种不需要翻译的语言,它是最原始、最简单、最直接、最明晰、最通用的交流方式。
这就是我们即将要学习的内容:形——不需要翻译的世界语。
那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本课内容的第一节:会说话的图形。
高中美术湘美版绘画(选修)第一单元《第一课形—不需要翻译的世界语》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
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图形语言,尝试解读绘画中不同图形的意义,并能够通过图形语言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
2、技能目标:学会图形的语言,能用图形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认识到绘画图形是人们在生活中获取信息,表达自身心理感受和传递情感的工具和与他人交流沟通的一种语言。
3、情感目标:让学生学习用图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的方式,用图形语言来交流对世界的认知。
产生对图形的兴趣,并有继续探究的可能。
2教学重点
让学生能够积极地说出自己对图形的感受和认知,并通过图形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3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用图形“说话” ,即“图形表意”。
要让学生的思维从教材的绘画作品中发散开来,并从最简单的尝试练习中去获得最基本的图形表达能力;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的基础上,通过对一些绘画作品中的图形意义的解读和交流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绘画中的一些表现方式、表现风格与绘画主题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主题再借鉴适当的表现方式进行绘画创作。
4学情分析
所教学生虽然是高中生,但大部分学生绘画功底并不强,很多同学不愿意动手,怕丢脸。
而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用语言表达的能力却很强,要充分发挥学生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观察,用语言先解读绘画作品,让学生找到自信。
然后再让学生尝试进行练习。
5教学过程
1【导入】。
《形——不需要翻译的世界语》教学案例
《形——不需要翻译的世界语》是一本以世界语为主要语言的教材,旨在帮助
学生学习世界语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本书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讲解了世界语的基本语法,并且提供了大量的例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语的语法结构。
本书的第一部分介绍了世界语的基本语法,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介词、
连词等。
每一部分都有大量的例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语的语法结构。
此外,本书还提供了大量的练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世界语的基本语法。
本书的第二部分介绍了世界语的词汇,包括动物、植物、气候、地理、历史等。
每一部分都有大量的例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语的词汇。
此外,本书还提供了大量的练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世界语的词汇。
《形——不需要翻译的世界语》是一本非常有用的教材,它以简单易懂的方式
讲解了世界语的基本语法和词汇,并且提供了大量的例句和练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世界语。
因此,本书可以作为学习世界语的有效教材,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
第一单元绘画中的形第一课形——不需要翻译的世界语(三)三、延伸意义的图形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乐于观察并研究生活中各种五项的形体特征,建立图形语言来表达思想与情感的绘画造型学习方式,为深入学习不同的绘画造型要素及各种表现方式、方法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创意图形设计的思路、方法。
教学难点是进行图形的创意设计。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制作、电子图片学具:绘画工具和材料教学程序:一、一、分析作业:学生做的创意线条作业。
引出课题“延伸意义的图形”。
二、图形设计训练:(一)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事物。
1、直觉效果与主观认识图例。
2、表现手法随意性的图例。
(二)联想:是人们潜意识的活动,是感觉和直觉的交替联系。
(三)借鉴:是一种模仿。
(四)创新:是在体验、联想、借鉴之后的提高,也就是进行创作。
三、图形设计的方法:(一)添加:是以客观物象为参照的,它打破自然时空的限定,通过想象将某种物形加到另一个物形之中,构成一个复合的图形,将两个不相干的事物,在想象的意念中融为一体,成为统一的,有创造性的设计图形。
并置:重叠:透叠:(二)置换:(三)投影:(四)共生:(五)矛盾:(六)隐歧:(七)延异:(八)仿变:(九)拼置:(十)科幻:(十一)重复:四、创意图形设计主题训练:(一)从蚊香的结构出发,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做若干的创意图形,表现形式不限。
(二)看到书,你能想到什么?1、板书“书”,提问:与书相关的词语和形象有哪些?学生回答有“知识、营养、船、窗、道路”等等,一一板书。
2、又问:与“知识、营养、船、窗”等词语和形象有关的又有哪些?学生继续回答,继续板书,得到一个蝴蝶的图形。
3、补充:这是设计中的头脑风暴——蝴蝶效应。
4、又挑了“书”“营养”“牛奶”三个词,出示一张广告图形。
五、布置创意任务:书的创意设计。
第一课形——不需要翻译的世界语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图形语言,尝试解读绘画中不同图形的意义,并能够通过图形语言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列举生活中的图形实例,引发学生对图形的兴趣。
通过课上所学,尝试用图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完成一篇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学习用图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方式,用图形语言来交流对世界的认知。
产生对图形的兴趣,并有继续探究的可能。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对图形意义简略地阐述自己的独特理解。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用图形“说话”,即图形表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教具:教材、范图、电子图片、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教材、绘画工具和材料一、导入新课。
展示标志性图标,引导学生讲一讲标志代表什么意思?引出本课课题:形——不需要翻译的世界语二、教学过程(一)会说话的图形1、展示图片,一张日本公共场景的图片,上面显示了三个标志,如果作为不懂日语的你们,在日本旅游的时候,不需要翻译的情况下能不能看懂标志的意思?为什么?学生:能看懂,一个是厕所,一个是残疾人专用停车场,第三个是摩托车停车场。
【设计意图:感受图形是不分国界的,及时不懂当地的语言,也能明白意思。
】2、展示网络聊天表情包。
请同学们分析表情所代表的意思。
(1)微笑(2)可怜(3)调皮实践内容:请同学们尝试的画一画,你还知道哪些表情笑脸?【设计意图:本环节学生非常熟悉,通俗易懂,学生们动手画一画各种表情,联系生活的同时又可以发挥想象力创造。
】(二)、线——来自心灵的感悟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点、线、面无数的点组成线,无数的线组成面。
小组合作交流:分析下图中的点、线、面学生分析画面中的点线面三个元素。
【设计意图:理解线条的魅力,小组合作完成分析画面点线面。
】(三)、延伸意义的图形1、具象作品中的形——中国写实作品中的形2、意向作品中的形——中国画中的意境3、抽象作品中的形——西方绘画风格(1)冷抽象画家蒙德里安作品(2)热抽象画家康定斯基作品(3)立体主义画家毕加索作品【设计意图:理解形的几种形式,同时感受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
第一单元绘画中的形第一课形——不需要翻译的世界语(二)二、线——来自心灵的感悟教学目标:在对线条的不同表现方式及情感传递的探究学习中,初步理解并感受绘画在人类生活中的特殊意义,掌握通过线条来记录自己的观察与思考结果的不同方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线”所包含的独特内涵。
难点是尝试用“线”来记录自己的观察与思考结果。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制作、电子图片学具:绘画工具和材料教学程序:一、交流展示用线记录的《心情日记》,引起学生的兴趣。
1、小组内展示交流,班级展示分析。
2、归纳出不同的表现方法:具象、抽象、意象。
3、教师点拨:构成美术作品的重要的形式要素--线条。
线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造型手段。
一、重新审视线。
1、几何学上的线:是点在移动中留下的轨迹,它是由运动产生的。
2、绘画中的线:理解为点的运动轨迹。
线可以在长度、宽度、方向上有所不同,也可以是连续或间断的,有规律或无规律的,粗活细的,直或弯曲的,静止或运动的。
在绘画中线是点相对的结果,严格地说,线是绘画的第二元素。
绘画以徒手画线作为主要语言形式之一。
绘画中的线条是徒手完成的,速度、方向灵活多变,并富有情感色彩,与借助制图工具的帮助画中的几何线是有区别的。
3、线在美术语言系统中的作用。
首先是对物象轮廓、形体的表现,其次是线条自身的语言价值。
由于线能够界定各种形状,表现体积、空间、质感、情绪等,因此线在绘画艺术语言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二、线的形态(一)静态的线:轮廓线、结构线(二)动态的线:阳光、风、雨、音律、动势拓展:你还能想出哪些?三、不同材质的线毛笔、钢笔、水笔、铅笔、炭笔、木炭条、烂逼、彩铅、油画棒、刻刀拓展:还有哪些材质的线?四、线的联想性。
(图附后)根据几张线形产生想象,并进行联想。
五、线能“说话”同桌以交替合作的形式来完成尝试练习。
比一比,哪一桌的线条最能说话。
尝试一:用线“说”成语。
尝试二:用线“说”形容词。
绘画一单元第一课不需要翻译的世界语1.1课形——不需要翻译的世界语[教学任务]教学任务教学目标能够初步理解图形表达的基本含义,解读绘画中不同图形的意义,能简略地阐释自己对绘画中图形的独特理解和思维内涵。
在对线条的不同表现方式及情感传递的探究学习中,初步理解并感受绘画在人类生活中的特殊意义,掌握通过线来记录自己的观察与思考结果的不同方式,并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造型表现方式创作富有个性的绘画作品。
乐于观察并探究生活中各种物象的形体特征,建立运用图形语言来表达思想与情感的绘画造型学习方式,为深入学习不同的绘画造型要素及各种表现方式、方法打下基础。
教学活动分析本课的活动分别建立在学生掌握绘画中的形来表意的三个层次上,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展开活动,或通过对学生具体情况的分析,灵活地选择任一活动,并结合课外活动的穿插交替进行。
活动一:主要侧重于在理解绘画中的图形表意功能的基础上,建立用图形“说话”的绘画意识。
通过活动使学生对绘画表现产生极大的兴趣与热情。
活动二:以造型元素——线为基点,在分析美术家运用不同形式的造型语言表达特定的信息过程中,理解绘画的表现形式与人类的情感体验之间的关系,尝试运用不同表现形式来表现对同一主题的不同思考,掌握绘画的基本造型要素,为下一步实践作好铺垫。
活动三:在同一主题的不同联想与思考的绘画实践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绘画造型元素和表现形式,深入学习绘画造型与表现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提高运用绘画语言的表现能力。
教学基本思路为了让学生较充分地理解绘画中图形表达的基本含义,并大胆地发表自己解读绘图形的见解,教师可以从引导学生观察、解读教材所提供的各种绘画作品中的图形意义入手,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从学生对图形的独特感受中揭开绘画造型表现的学习序幕。
继而通过“思考与交流”,将学生引入更深一层次的学习领域中,让学生在欣赏与分析绘画作品的同时,理解不同的图形表达方式传递不同情感和主题的意义。
1-1形——不需要翻译的世界语言(★)第一篇:1-1形——不需要翻译的世界语言课题第一课形——不需要翻译的世界语言教学目标认识领域:通过对不同绘画形式的学习,使学生对其中著名的绘画作品以及其内涵有初步的了解。
技能领域:培养学生从欣赏作品的角度出发,对不同绘画艺术形式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情感领域: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热爱各种绘画元素和绘画形式,提高学生对不同形式的绘画的鉴赏能力。
创造领域: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有初步的较为客观的评价,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赏析各种绘画的形式,体会画家感悟的生活方式,初步了解绘画的各种技法。
对绘画中的“形”和“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能初步理解绘画中的某些延伸意义,从而认识到绘画的价值。
教学难点由于绘画的形式和风格较多,需认知的面较广,用以点代面的教学方式,无法系统的讲解相关的知识。
要平衡好重点难点,选取一些有代表意义的作品,讲述其。
了解与古人含义,价值和历史地位。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相关的图片数据等。
学生:课本、学生自己收集的图片数据。
教学程序设计(课件应用流程)新课导入:展示一张图片。
这是一位艺术家赠给友人的贺年信,这封信以独特新颖的图像语言方式表达了对朋友的新年祝愿。
提问:你能读懂这封信的内容吗?引出课题:第一课形——不需要翻译的世界语言提问:绘画的意义何在?展示:我以为至少有这一点在当代不应被淡忘:绘画的意义在于交流。
人之所以要从事绘画,是为了达到交流。
在人需要交流的时候,绘画便有交流的重要意义,在古代如此,现代更是如此。
教师引导:1.提问:古代人是怎样来记录他们的生活的?展示:图片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西班牙)提问:这是反映原始人狩猎生活的原是洞穴壁画局部。
在当可能具有哪方面的意义呢?学生回答:1记录狩猎结果,2表达狩猎心情,3传授生产技能.提问:何为“美”?展示图片:“美”和中文的“羊”字最初来源是一个羊头图形,可见我们祖先在交流中图形表达所起的重要作用。
形---不需要翻译的世界语学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图形语言,尝试解读绘画中不同图形的意义,并能够通过图形语言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列举生活中的图形实例,引发学生对图形的兴趣。
通过课上所学,尝试用图形来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学习用图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的方式,用图形语言来交流对世界的认知。
产生对图形的兴趣,并有继续探究的可能。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对绘画中的“形”和“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让学生能够积极地说出自己对图形的感受和认知,并通过图形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难点:读懂绘画中图形的象征意义,提高对优秀画作的理解能力。
学习者分析教学对象是高中阶段非专业的学生,课程属选修范畴,对学生的要求不再是技能上的培养,而是兴趣上,认知上的。
努力提高学生美学素养和对艺术的兴趣,加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成为了教师的教学重点。
以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学生是主角,教师是导演,引发学生兴趣,主动参与进来,进行探究学习,活跃的课堂气氛,是好课的必需。
因此,交互式电子白板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活动设计活动目标媒体使用及分析(白板使用功能)激趣引人创设情景引出课题“形---不需要翻译的世界语”教师展示一幅简笔画作品以直观的、有趣的图片直入主题,在快乐、新奇的情境中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使用白板中的对象动画工具模板展示课题。
自主探究、建构新知1、认识会说话的形。
1、看图片首先我们先看6组图片,告诉我哪个是男厕所哪个是女厕所(特定的象征含义)?2、展示课本图片吕胜中《贺年卡》。
图形会说话,图形能表意,图形能传情。
使用白板中的屏幕遮挡工具模板展示出来。
利用白板翻版功能。
让学生解读卡片的含义情,引导学生有感而发: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展示徐冰的地书作品,并让学生进行练习3、展示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4、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1)、图片画的是什么?2)、作者的意图是什么?教师归纳:自古至今人类的交流和表达就有通过图形来表意传情的。
形不需要翻译的世界语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①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
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①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②今文字: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
《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
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
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
进而得出: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节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
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四、课堂评价: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
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
让学生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