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挂饰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6.51 KB
- 文档页数:5
小学美术《小挂饰》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挂饰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废旧材料制作美观、实用的挂饰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挂饰的形状、颜色和材质。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创意设计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题:《小挂饰》2.2 教学内容:挂饰的定义和分类。
挂饰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挂饰的设计原则和制作步骤。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挂饰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创新设计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2 教学难点:创意设计和制作独特、实用的挂饰。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材料准备:废旧物品、装饰材料、工具等。
4.2 场地准备:宽敞的教室或美术活动室。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挂饰,引发学生对挂饰的兴趣和好奇心。
5.2 讲解与示范:讲解挂饰的定义、分类和制作材料。
示范制作挂饰的步骤和技巧。
5.3 学生创作: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计。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动手制作自己的挂饰。
5.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和欣赏。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创意延伸:引导学生尝试使用不同材料和方式制作挂饰,如编织、拼贴等。
鼓励学生尝试制作不同类型的挂饰,如项链、手链、耳环等。
6.2 文化融合: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挂饰制作方法和风格。
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艺术表达方式。
第七章:安全与卫生7.1 安全指导:提醒学生使用工具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如小心使用剪刀、胶水等。
确保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不会接触到有毒或有害的材料。
7.2 卫生教育:引导学生注意制作过程中的个人卫生,如洗手、保持工作区域整洁等。
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使用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
第八章:教学评价8.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小挂饰》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材《美术天地》第四章第一节《小挂饰》。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挂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学习制作简单的纸艺挂饰,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通过挂饰的制作,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和搭配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挂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能够识别不同种类的挂饰。
2. 学会制作简单的纸艺挂饰,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和搭配能力,激发幼儿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制作简单的纸艺挂饰,掌握挂饰的制作方法。
难点:对色彩的感知和搭配,以及创造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饰样品、彩纸、剪刀、胶水、绳子等。
学具:每组一份挂饰样品、彩纸、剪刀、胶水、绳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精美的挂饰,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挂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让幼儿了解挂饰的相关知识。
3. 示范:教师示范制作简单的纸艺挂饰,讲解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 实践:幼儿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小挂饰》2. 内容:挂饰概念、分类和特点纸艺挂饰制作步骤色彩搭配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回家后,为家人制作一个纸艺挂饰,并介绍其制作过程。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示范、实践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挂饰的制作方法,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幼儿的个性化指导,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挂饰,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制作挂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同时,可以组织一次“挂饰展览”,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2024年幼儿园大班标准教案《小挂饰》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材《美术天地》第四章第一节,主题为“小挂饰”。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各种小挂饰,解其制作材料及方法,学习设计并制作一款具有个性化小挂饰。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各种小挂饰,解其制作材料及方法。
2. 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设计并制作一款具有个性化小挂饰。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小挂饰,解其制作材料及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饰样品、挂饰制作材料、剪刀、胶水、画笔等。
学具:挂饰制作材料、剪刀、胶水、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悬挂各种小挂饰,引导幼儿发现挂饰美丽和实用性。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小挂饰是怎样制作?它们是由什材料制作?”2. 讲解小挂饰制作方法(5分钟)(1)展示挂饰样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其特点。
(2)讲解挂饰制作材料及方法,让幼儿解制作过程。
3. 设计并制作小挂饰(15分钟)(1)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设计一款具有个性化小挂饰。
(2)分发制作材料,指导幼儿动手操作。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展示自己制作小挂饰,互相欣赏、交流。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小挂饰:认识、制作、设计2. 制作材料:彩纸、绳子、珠子、胶水等3. 制作方法:剪、粘、串、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款小挂饰,要求具有个性化,美观实用。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学会制作小挂饰,提高他们动手操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材料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尝试用其他材料(如废旧物品)制作小挂饰,培养他们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同时,鼓励幼儿将小挂饰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增进感情交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针对性:确保教学内容与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相符,同时注重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小挂饰》教案(精选13篇)《小挂饰》篇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学习用折、剪、粘的方法制作一个居家小挂饰。
(2)通过启发联想、培养形象记忆、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手工操作的技能技巧。
2、技能目标:在合作探究中掌握新知。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关爱生活环境,自觉参与美化生活环境,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依据挂历纸、画报纸上的颜色、图案的特点,进行动物挂饰的联想制作。
难点:动物形象特征的体现和纸质颜色、花纹的巧妙利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范作,制作材料工具等。
学生准备:挂历、画报、剪刀、胶等。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小挂饰,你们喜欢吗?那谁能说说你喜欢哪一件?为什么?师小结:那你们想不想在这中秋来临之际,拥有一件漂亮的挂饰,送给你的老师,同学,朋友,家人,或者来装扮一下你的房间呢?好,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种新本领——制作《家居小挂饰》。
二、课堂发展1、请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制作材料和形状。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小挂饰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生答:卡纸、彩纸、彩绳、相片等)。
(2)这些小挂饰都有什么形状的?(圆形、扇形、棱形、长方形、方形等。
)2、引领学生分析结构。
很好,别看这些小挂饰形状各异,制作方法可都是一样的。
那就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挂饰的结构。
以这幅名为“母子快乐成长”为例说说。
(生答:有图案、照片,中国结)看看同学们的分析与老师的一样吗?(点击)同学们回答基本正确,真不错。
挂饰的结构包括主体图案和用途装饰,主体图案包括主要形象和背景,用装饰包括“相片”,“警句卡”,“挂历”等,这回挂饰的结构你们明确了吗?3、演示讲解挂饰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明确了,我们开始学习它的制作方法。
你觉得做挂饰时应该先做什么?(生答:应先想想做什么,再根据所想选择材料)同意吗?(出示课件)对简单说就是“构思选材”,老师现在想好了准备用卡纸彩纸做一条鱼,你呢?你打算做什么的挂饰?(生汇报)真好!那么现在老师把鱼的设计稿画一画,仔细看如何设计?老师打算把这条鱼放在这样一个版面里,加一个警句卡,那鱼的形状大体是这样的,好,请同学们也来设计一下吧。
完整版)小挂饰教案展示一些精美的小挂饰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小挂饰的美和装饰作用。
三、新授:1、介绍小挂饰的种类和制作方法,如手链、项链、耳环、手机挂饰等,可以使用各种材料如纸片、贝壳、石子、布料等进行制作。
2、让学生自由发挥创意,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和颜色,进行小挂饰的设计和制作。
3、教授使用工具的方法,如剪刀、双面胶、针线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制作技能。
四、实践操作:1、让学生自由制作小挂饰,教师巡回指导和帮助。
2、鼓励学生进行合作,互相交流和分享制作经验。
五、展示和评价:1、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小挂饰,让其他学生欣赏和评价。
2、教师进行评价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发挥创意和提高制作水平。
六、小结:1、总结小挂饰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2、鼓励学生将小挂饰作为一种自我表达和装饰的方式,增强他们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七、课后拓展:1、让学生在家中继续制作小挂饰,并带到学校分享和展示。
2、组织学生进行小挂饰展览和交流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XXX很高兴能和3.3班的孩子们一起上美术课,她穿了一身新衣服,但总觉得还不够漂亮。
她向孩子们征求意见,他们建议戴上一些挂饰。
XXX戴上项链、腰链和头饰,然后向孩子们介绍了挂饰的共同特点,并开始了这堂课的研究。
在新授环节,XXX想要让孩子们了解挂饰的历史,所以她询问了电脑,并展示了一些种类的挂饰。
她还让孩子们回想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挂饰,例如相框、画、车上挂的饰品等等。
然后,她展示了一个簸箕,并用它进行了变魔术的演示,鼓励孩子们也想象一下如何将它变成一个漂亮的挂饰。
在欣赏探究环节,XXX向孩子们展示了一些挂饰,并让他们猜测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她还展示了一些制作方法,例如贴、穿针引线、打结、涂、画和剪等等。
XXX还提到了颜色的重要性,她鼓励孩子们尝试使用丰富的颜色。
在教师指导和学生实践环节,XXX提出了几点要求,并鼓励孩子们自由发挥想象,制作自己的挂饰。
她及时进行了作品对比,并引导孩子们对颜色和材质进行探究总结。
2024年大班教案《小挂饰》【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教材《美术》第四章《装饰艺术》,详细内容为第一课《小挂饰》。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了解小挂饰的制作方法,掌握基本的装饰技巧,并培养审美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挂饰的分类、用途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小挂饰的制作技巧,如何将不同材料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重点:了解小挂饰的基本分类,掌握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各类小挂饰样品、制作材料(如彩纸、绳子、珠子等)、剪刀、胶水、展示板等。
学生准备:彩纸、绳子、珠子、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类小挂饰,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让学生了解小挂饰的用途和特点。
2. 讲解小挂饰的分类和制作方法(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小挂饰的分类,如彩纸挂饰、绳子挂饰、珠子挂饰等,并示范制作过程。
3. 学生动手实践(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动手制作小挂饰。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一个典型例题,讲解制作步骤,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例题,独立完成一个小挂饰的制作。
6. 展示与评价(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小挂饰的分类2. 小挂饰的制作方法3. 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具有特色的小挂饰。
2. 答案:学生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不同材料,运用所学技巧,创作一个具有特色的小挂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动手实践能力得到锻炼。
但在制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技巧掌握不足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如制作节日装饰、礼物包装等,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小挂饰》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小挂饰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骤,学会如何使用基本材料和工具。
2.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制作小挂饰的技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和制作小挂饰,让学生感受对称、色彩等美术元素的美,培养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小挂饰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骤,能够自主完成一个小挂饰的制作。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美的元素,将美术元素融入到小挂饰的制作中。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0分钟)首先,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小挂饰作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接着,简单介绍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2.知识讲解(15分钟)在这个阶段,教师详细讲解小挂饰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骤。
主要包括:选择材料、设计图案、裁剪、粘贴、装饰等步骤。
同时,教师展示一些常用的工具和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串珠等,让学生了解这些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3.分组合作(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一个小挂饰的制作。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中遇到的问题,并鼓励他们互相交流、互相帮助。
同时,教师选取几个优秀的小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们互相学习。
4.创意发挥(15分钟)在掌握基本制作方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设计和制作出与众不同的小挂饰。
同时,教师提供一些创意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开拓思路。
5.成果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本组制作的小挂饰。
展示过程中,学生需要简述小挂饰的主题、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
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发表意见和建议,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小挂饰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了解制作过程。
2.演示:教师展示一些常用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这些工具和材料的正确使用方法。
3.游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游戏或谜语等趣味性活动,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024年大班手工教案《小挂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手工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小挂饰》。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挂饰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用途;学习制作简单的纸质小挂饰,掌握剪、折、粘等基本手工技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挂饰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用途,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挂饰。
2. 学会制作简单的纸质小挂饰,掌握剪、折、粘等基本手工技能。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掌握剪、折、粘等基本手工技能,制作出精美的小挂饰。
重点:了解挂饰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用途;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饰样品、剪刀、胶水、彩纸、挂绳等。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挂绳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不同类型的挂饰,让幼儿观察、讨论,引导幼儿了解挂饰的概念、分类及用途。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家中或幼儿园里的挂饰,增进幼儿对挂饰的认识。
2. 教学演示(10分钟)(1)教师演示制作简单的纸质小挂饰,边演示边讲解步骤。
(2)强调剪、折、粘等基本手工技能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幼儿操作(10分钟)(1)发放材料,幼儿按照教师演示的步骤,独立制作小挂饰。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随堂练习(5分钟)(1)幼儿相互展示自己制作的小挂饰,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挂饰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用途。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尝试用其他材料和方法制作小挂饰。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挂饰》2. 内容:(1)挂饰的概念、分类及用途(2)制作简单的纸质小挂饰步骤(3)剪、折、粘等基本手工技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小挂饰。
2. 答案:幼儿根据课堂所学,发挥想象力,独立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挂饰的制作兴趣浓厚,动手能力有所提高。
2024年幼儿园大班精彩教案《小挂饰》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材《艺术领域》第四章《有趣的挂饰》,详细内容为制作小挂饰。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幼儿可以了解挂饰的种类、制作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小挂饰的制作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激发他们美化生活的愿望。
3. 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精神,提高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挂饰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饰样品、剪刀、胶水、彩纸、绳子等。
学具:每组一份挂饰材料包。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精美的挂饰,引导幼儿观察、讨论,让他们了解挂饰的用途和种类。
2. 制作方法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幼儿了解小挂饰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3. 动手操作(1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一个幼儿制作的挂饰,讲解其制作过程中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5.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对自己的挂饰进行修改和完善。
6. 展示评价(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评价,给予鼓励和表扬。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除了今天学习的小挂饰,还可以用哪些材料和方法制作挂饰?六、板书设计1. 制作小挂饰的步骤2. 挂饰的种类及用途3. 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个挂饰,用于装饰自己的房间。
2. 答案:根据幼儿的制作过程和作品展示,给予评价和鼓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动手操作、例题讲解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小挂饰的制作方法,提高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作业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在拓展延伸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尝试使用其他材料和方法制作挂饰,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标签:标题]篇一:小挂饰教案一年级第7课:小挂饰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
2、根据学习任务收集准备相应的工具材料。
3、将收集、加工后的什物串起来,制作1-2串挂饰。
教学重点:1、是否找到与众不同的材质来制作挂饰。
2、是否能说出自己的设计思路。
3、是否发挥合作精神4、色彩搭配是否合理。
课前准备:1、收集一些彩色纸、吸管、麦杆、果核、落叶、野花、纽扣、贝壳、小石子及针、线、透明胶等工具材料。
2、老师准备旧挂历的图片、准备胶水、针线等材料。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欣赏图片《生活美劳》揭题:挂饰什么是挂饰?哪些物品可以称为挂饰?你准备做一些什么挂饰?三、新授:挂饰可以包括以下品种:项链、手链、脚链、腰带、耳坠、包饰、手机饰品、钥匙坠、风铃、信插……你看到过的挂件是用什么材料来制作的?我们可以用我们生活中的哪些材料来制作呢?吸管,纸片、纽扣、易拉罐,各种颜色的绳,或者用一些大自然的馈赠——缤纷的野花、柔韧的枝条、五彩的浆果、玲珑的石子、美丽的贝壳……把这些东西都串起来美不美呢?并不是所有的东西串在一起都会好看的,可以将有联系的什物串在一起,一般情况下,组成一串挂饰的什物种类越少越讨巧。
利用纸片来设计,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制作呢?折叠、卷、裁剪、绘画同样其他的材料也可以用各种方法来制作。
四、布置作业利用你准备的材料,动手设计一个挂饰。
1、较硬的尼龙绳、金属丝、细藤来串什物可以避免穿针引线。
2、较硬的物品,可以先用透明胶粘贴或用线捆绑,再串联。
五、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六、悬挂作品进行展示,并讲评:七、小结:八、课后拓展:在节日里,制作一串精美的挂饰,送给朋友和师长.篇二:《小挂饰》美术教案《挂饰》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小挂饰的制作方法技能目标:较熟练地使用工具对各种材料进行组合装饰情感目标:增强学生与他人的感情纽带关系并感受装饰物的美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小挂饰制作方法的掌握难点:对各种材料进行组合装饰,有创意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各种材质的小挂饰以及供学生欣赏的图片学生准备:各种生活中常见的废旧材料、生活日常用品以及剪刀、双面胶、针线等工具。
一、组织教学二、激趣引题夏老师知道将和3.3班的孩子们一起上这堂美术课,心里特高兴,老师特意穿了一身新衣裳,可总觉得少了点儿什么,还不够漂亮。
谁给老师出出主意,让老师立马变漂亮呢?<戴个项链>??好,听你们的见意。
(边说边挂项链,腰链,头饰)怎么样?经过这些东西的装饰,就让老师立马漂亮起来了,我们用它们来装扮自己,你们发现没有,这些东西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可以怎样?(边说边取下挂在黑板上)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挂饰(板书:挂饰)这节课老师就和孩子们一起来学习学习三、新授1、加深认知了解历史有句俗语叫“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我们的祖先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用挂饰来装点自己的呢?想不想知道,我们请无所不知的电脑告诉我们叫吧!“(出示课件)2、拓展种类挂饰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多姿多彩,同学们仔细回想一下,在你家里,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挂饰?《挂在墙上的相框,挂在墙上的画,车上挂的,过年时挂中国结,生肖挂饰??》过渡:你们直是热爱生活的好孩子,为了奖励你们,老师给你们变个小魔术,怎么样?这是什么?(出示簸箕)它平时是做什么用的?(边说边做)老师立马让它大变身,变成什么呢?它够漂亮吗?你想到了什么?我们把它装扮一下(边说边做)怎么样,老师把菜蓝子变成了小乌龟,要是你,你会把这个菜蓝子变成什么?(孩子们的想像真丰富呀!)四、欣赏探究瞧瞧,这个挂饰怎么样?那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光盘,枕壁)老师再考考你们的小眼睛(出示课件)这个挂饰是用什么材料怎么做的呢?这个呢???过渡:同学们怎么个个都成了孙悟空,有一双为眼睛星。
总结方法通过欣赏,我们了解到看起来饰制作方法有哪些。
板书方法:贴、穿针引线、打结、涂、画、剪??(色彩方法我们要注意什么)色彩:丰富五、教师指导,学生实践1、提出要求过渡:怎么样同学们的手早就痒痒了吧?也想和老师一样把不起眼的东西变成漂亮的挂饰吧?在动手前老师要提出几点要求(出示课件)你们能做到吗?2、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制作3、教师及时进行作品对比,并引导学生对色彩的搭配及材质的组合进行探究总结。
4、鼓励学生发现不足,加以完善。
六:作品展示师:“做完的同学请将你们的作品高高兴趣让老师看看,为了让更多的朋友欣赏到我们的作品,共同分享我们的成果,请各小级选派你们模特儿上来展示你们小组的成果,让我们随着音乐带上作品上台来吧。
”七:评价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八:情感拓展(抽学生)你最想把你新手做的小挂饰送给谁呢?为什么?孩子们在这节课中,我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设计制作了漂亮的挂饰传递了浓浓的情谊。
在课后希望同学们能用好自己的巧手装扮我们的生活,传递更多的情谊。
篇三:一年级上美术教案-小挂饰人教新课标(2014秋)第一部分:说教材(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初步了解小挂饰的制作方法。
技能目标:较熟练安全地使用工具并对各种废旧材料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与他人的感情纽带关系,培养尊敬他人的思想情感并感受装饰物的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我把它定位在学生能否始终保持学习过程的自觉性、趣味性,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
而难点为用不同材质的小挂饰串联方法的掌握。
教学中教师创设各种趣味多样的教学手法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自主探究、自主质疑、自主学习,促进他们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教法、学法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直观动作性思维,为了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教师要注重教法的趣味性、多样性。
在本课我运用的教法有:实验法、直观教学法等;学法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创造等。
第三部分: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各种材质的小挂饰以及供学生欣赏的图片。
学生准备:各种彩色纸、纽扣、吸管等生活中常见的废旧材料以及剪刀、双面胶、针线等工具材料。
课堂教学形式:学生以六人一组,分组围坐。
第四部分:教学程序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上我实行了开放式教学,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积极生动地参与。
(一)导入1亮的东西,你们想不想看看?”2等物带在身上,并告诉学生):“这些漂亮的东西不但可以挂在墙上,还可以挂在身上,连头上也可以挂。
所以它们有个名字──小挂饰。
”3(二)新授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得让他们通过观察探讨、自主尝试、自主感悟、自主质疑等实践活动实现自我的发展。
1出示课题后,开始教学的新授部分。
教师将这些挂在墙上、身上的小挂件取下分到每个小组,让学生共同观察、探究,允许学生去拆,去装。
学生通过拆装后对小挂饰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2看过老师的这些挂饰后,再让学生来欣赏一下其他挂饰的图片。
我给学生欣赏的图片共分三个块面:(1)第一组图片ABC通过欣赏这组图片,让学生感受古今中外工艺大师制作的装饰物的美感。
看完这组图片后教师再提问:“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其他的小挂饰吗?”这个时候,学生会回答出很多,譬如,手链、脚链、风铃等等??(2)第二组图片ABC 挂饰(项链、校牌)这组图片都是学生用各种材料制作的小挂饰。
通过这组挂饰的欣赏,让他们知道在自己身边有很多不起眼的材料都能通过我们灵巧的双手把它们变成各种美丽的挂饰。
学生在欣赏了这两组图片后,已经个个跃跃欲试,急于想自己动手实践了。
这个时候,我的教学过程也就进入了第三个环节。
(三)学生实践操作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受和认识,应当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感受、体验等方法自我发现问题、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制作前,我让学生自主选择:是一个人单独制作小挂饰,还是两个人做,或者是几个人合作。
想选择手边的哪种材料来做。
还要提出制作要求:(1)有创意,跟别人不一样。
(2)注意针线运用的安全性。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辅导,指点学生不会做的时候可以问同学或问老师,相互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等绝大多数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学就进入了第四个环节。
(四)作品展示交流这也是我这堂课的一个重要环节。
这个环节我是这样安排的:先要求学生把自己或和同学合作的小挂饰佩戴在身上或者拿在手里上台来随着轻松欢快的音乐自由展示。
教师也戴上预先做好的挂饰走在学生中间带领他们一起随着音乐节奏自由表演,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
当表演的时候,教师提出:“同学们,我们可以把自己做的小挂饰送给好朋友或者老师,也可以挂在墙上来打扮我们的教室。
”这时,教师把自己的挂饰送给最有进步的几个学生。
学生兴奋极了,他们兴高采烈地互相赠送着自己的作品,有的还把小挂饰挂在了黑板上、墙上。
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用数码相机拍下学生的作品及赠送场面。
随即可以把数码相机连上电脑,然后关掉音乐,让学生围在展示屏周围观看屏幕上一件件自己的作品,随着一张张图片的出现,教室里随时会发出欢叫声,听到有人嚷着看到了自己的作品。
老师和学生一起表扬一些设计新颖,富有创意的作品。
这里就是整堂课的高潮部分。
欣赏评价完自己的作品后,我就进入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五)小结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进行展示?再让学生课后制作一些与众不同的小挂饰举办一个小小挂饰展。
至此,这堂课就结束。
第五部分:课后预计实践证明,课程标准提倡的开放式课堂教学理念配合这一课的内容展开教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我采用了让学生自主学习、共同制作,教师参与讨论制作等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相互交流、博采众长,制作出各种妙趣横生、丰富多彩的小挂饰。
在推进新一轮课改实践的今天,我认为教师应不断更新观念,多重视学生动机的激发、兴趣的培养和情感的交流,多鼓励他们标新立异,多留给他们创新的空间。
这才是我们21世纪的美术教师应该做到的!《小挂饰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