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光污染与人类健康
- 格式:pdf
- 大小:33.82 KB
- 文档页数:3
光污染的危害影响及治理光污染指的是人类活动所产生的过于明亮或者不必要的光线对生物及环境的负面影响。
光污染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观看天空,还对生物的生理和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破坏了自然景观。
治理光污染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保护人类的健康,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破坏。
光污染对人类健康产生的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光污染会破坏生物的生物钟,影响人们的睡眠和休息。
过亮的光线可以抑制人体产生褪黑激素的分泌,导致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等睡眠问题。
其次,光污染对视力产生影响。
过度照明造成的眩光会使眼睛疲劳,引发视力模糊、眼病等问题。
此外,光污染还会干扰人们的内分泌系统,增加患糖尿病、失眠、肥胖等疾病的风险。
最后,光污染还会影响人们的情绪和生活质量,使人们感到疲惫、烦躁和情绪低落。
光污染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光污染破坏了生物的夜间生物钟,对生物的生长、繁殖和行为产生消极影响。
许多动物的迁徙、交配和觅食行为依赖于天文光线,而过度照明干扰了这些天文光线,影响了动物的正常生态行为。
此外,光污染也会对星空观测和天文研究造成干扰。
夜空是人类文化和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过亮的光线使得人们无法观测到星星和星系,破坏了人们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治理光污染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
首先,需要建立合理的照明管理政策和标准。
政府部门可以颁发相关法规,规范光源的亮度、颜色和方向,限制过度照明的发生。
其次,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考虑光污染的问题。
选择合适的照明设施和技术,减少反射和眩光,降低光污染程度。
此外,对于重点保护的区域,可以采取遮光措施或设立夜间灯光控制区域,限制光污染的扩散。
最后,倡导节能和环保的生活方式是减少光污染的有效途径。
人们可以选择使用节能灯、遵守灯光使用时长等,减少能源消耗和光污染的产生。
总之,光污染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了重要的危害和影响。
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光污染。
光污染的危害与预防光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过度或不必要的光线,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的一种环境污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的发展,光污染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我们需要了解光污染的危害,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光污染的危害1. 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光污染对许多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命活动产生了负面影响,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
2. 生态系统平衡失调:光污染改变了昼夜交替的自然节奏,破坏了生物体的生态平衡。
3. 影响人类健康:长期暴露在过度亮光下,容易导致失眠、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并可能增加癌症、糖尿病等患病风险。
4. 能源浪费:过量的人为光照会导致大量能源的浪费,增加了能源消耗和环境压力。
二、光污染的预防措施1. 法律规范:政府应加强对光污染的管理和监管,颁布相关法规,限制光污染源的使用,并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
2. 提高公众意识:开展光污染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公众对光污染危害的认识,引导人们节能减排,合理使用光源。
3. 优化照明设计: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合理设计照明系统,采用能效高、光污染低的照明设备,避免过度亮化。
4. 控制室外广告灯箱:室外广告灯箱的过度使用是导致光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应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限制广告灯箱的使用数量和亮度。
5. 发展绿色照明技术:加大对绿色照明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提高照明设备的能效,减少能源消耗和光污染。
6. 加强国际合作:光污染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各国应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光污染挑战。
三、如何个人预防光污染1. 减少夜间户外活动:尽量减少夜间户外活动,降低光照暴露时间。
2. 使用光污染低的照明设备:在家庭和工作场所使用光污染低的照明设备,如LED灯等。
3. 合理遮挡光线:在睡眠时,使用帘子、窗帘和眼罩等遮挡光线,保持室内暗度。
4. 提倡节能减排:合理使用照明设备,不使用不必要的照明,节约能源并减少光污染。
综上所述,光污染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危害。
城市光污染与健康在现代城市的夜幕中,璀璨的灯光照亮了大街小巷,勾勒出繁华的景象。
然而,在这看似美丽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种不易察觉的污染——光污染。
光污染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诸多潜在的危害。
光污染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首先是过度照明,这在商业区域和城市主干道上尤为常见。
那些过于明亮的路灯、广告牌灯光以及建筑物的装饰灯光,常常让夜晚亮如白昼。
其次是眩光,比如汽车远光灯、玻璃幕墙反射的强光等,会使人的眼睛感到不适,甚至短暂失明。
还有就是光侵扰,指的是不必要的光线进入居民的住宅,影响人们的正常休息。
光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对于眼睛来说,长期暴露在强光下会导致视力下降、黄斑病变、白内障等疾病。
特别是青少年,他们的眼睛还在发育阶段,更容易受到光污染的伤害。
光污染还会干扰人体的生物钟。
我们的身体有一套内在的生物钟机制,它根据白天和黑夜的交替来调节生理功能,如睡眠觉醒周期、激素分泌等。
然而,过度的人造光会打乱这一节奏,导致失眠、疲劳、焦虑等问题。
睡眠质量的下降不仅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和学习效率,长期下来还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此外,光污染还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研究表明,长期生活在光污染严重的环境中,人们更容易出现情绪波动、抑郁、烦躁等心理问题。
宁静的夜晚被灯光所占据,让人失去了与自然黑暗接触的机会,从而影响了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光污染不仅影响人类健康,对生态系统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许多动物依靠夜晚的黑暗来进行觅食、繁殖和迁徙。
例如,鸟类在迁徙时会被城市的灯光误导,偏离正常的飞行路线;海龟幼崽在奔向大海时会被海滩附近的灯光吸引,从而迷失方向。
植物的生长也受到光污染的影响,它们的光合作用和开花周期可能会被打乱。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城市光污染呢?首先,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制定严格的光污染防治法规和标准,对灯光的亮度、照射范围等进行限制。
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布局照明设施,避免过度照明和光侵扰。
光污染的危害及常见问题引言:光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过度照明,导致夜间环境光线过亮,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科技发展,光污染日益严重。
本文旨在介绍光污染的危害,并探讨一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一、光污染的危害:1. 对人类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夜间过度照明会破坏人类的生物钟,导致睡眠障碍、抑郁、焦虑等问题。
蓝光的过度暴露还可能增加患上白内障和黄斑变性的风险。
2. 对动植物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夜间光线的过度照射影响动物的迁徙、繁殖和觅食行为,破坏生态平衡。
某些植物的开花和结果也受到光污染的干扰。
3. 能源的浪费。
过度照明导致能源的浪费,加重了能源紧张和环境压力,同时增加了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
二、常见光污染问题及解决方案:1. 外部照明设计不当。
工厂、建筑物等的外部照明设计通过束缚光向上方散射,导致光污染的扩散。
解决方案是优化照明设计,减少向上散射的光线。
2. 道路照明问题。
夜间道路照明过亮不仅浪费能源,还会对驾驶员的视觉造成干扰。
解决方案是采用智能化照明系统,根据交通情况调整照明强度。
3. 广告招牌过于亮眼。
大量醒目的广告招牌在夜间照亮城市,不仅增加了能源消耗,还扰乱了居民的休息。
解决方案是采用低亮度、低耗能的LED灯条,或者限制广告招牌的照明时间。
4. 家庭生活光污染。
家庭中过度使用明亮的照明设施,如夜灯、手机屏幕等,会干扰睡眠。
解决方案是选择温暖的黄光照明,避免使用蓝光照明设备,并在入睡前适当调暗照明。
5. 公共场所夜景照明。
一些城市夜景项目过度照明,使得星空不再清晰可见。
解决方案是通过合理规划和控制照明强度,保护城市的夜间景观和星空。
三、光污染的监测与管理:1. 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
国家或地方政府应制定相应法规和政策,规范光污染的防控措施,明确责任主体和具体管理办法。
2. 提高公众意识和科普教育。
通过开展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光污染的认识和理解,鼓励大家采取积极行动减少光污染。
探析损害人身健康的“光污染”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电力,光污染也越来越不容忽视。
光污染不仅会对人类身心健康造成影响,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本文将探析光污染对人身健康可能造成的损害,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关键词:光污染,人身健康,影响,预防,控制一、光污染概述光污染是指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对自然界造成的光环境污染,即不可避免或错误使用灯光所产生的光能辐射和光影响。
光污染的源头主要是城市照明、夜间广告、车灯等。
自然光环境的破坏、照明区域的扩大和强度增加、照明时间的延长以及灯具类型和布局不科学等是导致光污染的主要原因。
光污染对人类的健康有害,如长时间的光污染照射会引起人体不适,特别是睡眠障碍、视力损伤、精神紊乱、内分泌失调等方面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光污染对人身健康的影响1.睡眠障碍睡眠对于人类是非常重要的,人体的睡眠质量会影响到日常生活的正常秩序。
然而,长时间的光污染照射会扰乱脑波,并且会抑制分泌睡眠激素,从而影响人的睡眠。
特别是在夜晚,蓝光会使人体分泌皮质醇,导致人的睡眠不深,瞌睡不安。
2.视力损伤人眼受到瞬态光辐射或紫外线辐射的损伤,会引起视觉疲劳和视网膜变性。
光污染中最危害人体健康的蓝光,文献报导表明蓝光会导致人眼光感染,近视率增加等问题,严重影响视力的正常发育和保护。
疲劳过度会导致眼部疾病,例如干眼症和视网膜粘连等。
3.精神紊乱长时间的光污染会会导致身体匀受到不良影响,而一旦身体出现问题,精神也容易受到影响。
疲劳过度会使人感到孤独,忧愁和紧张,从而产生心理问题,例如抑郁症、焦虑症。
4.内分泌失调光污染特别是蓝光的高强度照射治疗,会对人体的生理节律产生干扰和破坏,影响人体正常的内分泌分泌和平衡,从而严重影响身体的健康。
常态下光污染影响着人的生理节律生成,并导致过度分泌肾上腺素、皮质醇等压力激素,对人的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预防和控制光污染1.使用节能灯具正确选择适合的灯具,使用节能灯具来减少照明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可以减少电费的支出,具有经济效益。
光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及减少与防止方法引言:光污染是指人类对夜间环境过度照明引起的现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光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旨在探讨光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减少和防止光污染的方法。
一、光污染对环境的影响1.1 生态系统受损光污染改变了动植物的自然生物钟,影响它们的行为和繁殖。
例如,夜行性动物的活动受到干扰,导致食物链紊乱,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1.2 生物多样性的下降光污染使夜间鸟类无法进行正常迁徙和觅食,导致它们的数量减少。
同时,对昆虫、鱼类等其他物种的繁殖和迁徙也产生负面影响,使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1.3 植物生长受阻光污染也会干扰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光污染改变了植物的花期和开花时间,抑制了它们的光合作用,导致植物的生长速度变慢,甚至影响作物的产量。
二、光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2.1 睡眠质量下降光污染会干扰人类的生物钟,抑制褪黑素的正常分泌,进而影响睡眠质量。
长期处于光污染环境中,人们容易出现失眠、焦虑等健康问题。
2.2 视力问题加剧光污染使得夜间光线过亮,人眼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的光线下,易导致眼部疲劳、干涩、视力下降等问题。
特别是在夜间开车时,光污染对驾驶员的视觉影响更为严重,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
2.3 心理健康问题光污染会影响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增加抑郁、焦虑、压力等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
工作和生活在光污染环境中的人们更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注意力分散等问题。
三、减少和防止光污染的方法3.1 合理规划城市照明城市规划部门应该合理规划照明布局,减少不必要的夜间照明,避免灯光过度闪烁和浪费。
合理的灯光设置将使城市更加舒适和节能。
3.2 使用光污染低的照明设备选择使用具有较低光污染和辐射指数的照明设备,如LED灯。
这种灯具不仅节能高效,还能减少光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3.3 增加光污染监测和法规限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光污染的监测和评估,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标准来规范照明设备的使用。
光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防护策略光污染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个全球性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的生活受到了各种光源的干扰,这对人体健康产生了潜在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光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护策略。
首先,光污染会对人体的生理节律造成干扰。
人体自然的生理节律是由昼夜的交替来调节的,光信号积极地影响着我们的睡眠和觉醒状态。
然而,城市里强烈的人工光源如街灯、广告灯箱等不仅使得夜间失去了本来的黑暗,还产生了过多的蓝光,这会抑制人体内分泌褪黑激素,从而扰乱睡眠。
长期下来,睡眠质量下降会导致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风险。
其次,光污染还会对人体视觉系统造成损害。
夜间城市的强光如车灯、霓虹灯等会导致视疲劳和视觉不适,甚至引发近视和其他眼部疾病。
而白天长时间暴露在强光下,如办公室灯光、电子屏幕等高亮度光源,会造成眼睛的干涩、疲劳和视觉模糊,给眼睛带来长期的负担。
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护策略对于保护眼睛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减少光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防护策略。
首先,对于住在高光污染地区的居民,可以使用窗帘、窗框密封和窗户玻璃改善室内光线,减少光源的入侵。
其次,夜间居家时,尽量减少蓝光的照射。
可以使用红色或黄色光源,因为它们对生物钟的干扰较小。
另外,使用眼镜或墨镜来减少对眼睛的光辐射也是一个好的方案。
此外,经常户外活动可以帮助调整生理节律,提高睡眠质量。
另一方面,政府和城市规划者也应该加强对光污染的管理和控制。
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要求建筑、道路等城市基础设施采用符合环保标准的照明装置,并合理布设光源,减少人造光的泄漏和产生强光。
随着技术的进步,研发更加高效的照明产品也是必要的,例如采用低光污染的LED灯具,以减少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之,光污染对人体健康有着潜在的负面影响,特别是生理节律和视觉系统。
为了减少光污染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采取相应的防护策略。
光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物钟的影响光污染对于人体健康和生物钟的影响导语:光污染是指由人为活动所引起的光线过度或不恰当利用,进而对人造成负面影响的现象。
光污染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不仅对人们的视觉健康产生影响,还对人体的健康和生物钟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物钟的影响,并提供应对光污染的一些建议。
一、光污染的定义和成因(100字)光污染是指由于夜间人工照明、广告灯箱、车辆灯光等活动产生的过量光辐射,影响到人类生活、工作和环境,造成照明质量下降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
光污染的主要成因包括城市过度照明、夜间经济发展、高楼大厦照明等。
二、光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00字)1. 睡眠质量下降:过强的光照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进而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和身体恢复能力。
2. 视力问题:长时间接受强光照射容易引发视疲劳和眼部不适,长期暴露于强光环境下,甚至会导致眼睛角膜病变、白内障等眼病。
3. 心理健康问题:长期处于照明强光环境下容易造成神经紧张,影响情绪和心理健康。
三、光污染对生物钟的影响(200字)1. 扰乱生物钟节律:强光照射会干扰人体生物钟的正常节律,破坏身体的自然规律,使人感到时差综合征、疲劳、精神不振等。
2. 内分泌紊乱:光污染对人体生物钟的影响会导致内分泌系统失衡,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如月经紊乱、体重波动、免疫力下降等。
3. 癌症风险增加:研究发现,长期接触到光污染,尤其是夜间光照过强,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尤其是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激素相关性癌症。
四、应对光污染的建议(400字)1. 控制夜间光照强度:合理规划照明设施,合理用光,避免夜间过度照明。
尤其是居民区和公共场所,需要控制灯光亮度,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过度干扰。
2. 使用黄光照明:黄光能够减少蓝光对人体的干扰,所以在夜间照明中适当使用黄光照明,可以减轻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 睡眠环境优化:保持室内光线柔和,减少强光照射的时间和强度,特别是睡眠环境中避免强烈光源直接照射。
光污染浅谈光污染与人类健康魏 明,冯海亮(重庆大学城市学院,重庆400030)摘 要:该文从光污染的定义、危害、影响因素,以及对光污染的防治和健康照明、绿色照明进行了分析论述。
关键词:光污染;危害;防治;健康照明;绿色照明收稿日期:2004-01-12 100多年前,人类的照明史发生了突变,用火点灯变成了用电点灯。
从此人类有了更明亮、更方便、更高效的照明光源。
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污染、更强的辐射、更频繁的闪烁。
人类有了现代化的照明灯好像视力更容易疲劳,眼病更容易发生,近视眼的发病率比100百多年前高了很多。
21世纪照明不容忽视的问题———光污染已摆在了我们面前,光污染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人类只有从照明的设计、生产到使用,强调照明健康、强化照明环保、注意照明卫生,人类才能既享受现代化的照明文明,又避免不良照明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1 光污染的定义照明产生的逾量的光辐射(包括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是对人类造成的干扰光(含逸散光、反射光和眩光等)对人、物和环境造成的干扰或负面影响的总称。
20世纪70年代国际天文界首先提出光污染,城市室外照明时天空发亮造成对天文观测的负面影响英、美、澳和CIE 称之为干扰光;日本称之为光害,我国环保百科全书称为光污染。
根据环境科学的解释,光污染是指过量的光辐射、紫外线辐射、红外线辐射对人体健康的伤害,以及对城市交通、生物、环境等很多方面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
自然光、反射太阳光、人造光等都可能造成光污染。
自然光:自然光主要来源太阳辐射。
太阳光主要由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等组成。
适量的阳光照射是必要的,有助于机体钙磷代谢。
过量的阳光辐射,能对人体健康、人类生活和工作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受日光中的紫外线过渡的照射,会引起日光性皮肤炎,会使人身体暴露部位红肿,起水泡、疼痛,身体不适、发烧、恶心等,长期照射阳光,紫外线能诱发皮肤癌。
反射太阳光:这种光污染是城市中最为严重的。
例如,现代建筑多以玻璃幕墙为主,是很美观,但其反射太阳光强烈,使正常细胞衰亡,出现血压升高,心急燥热,视力下降等不良症状。
光污染:如何减少人工光源的影响?引言光污染是指由人类活动产生的过量或不当使用人工光源所导致的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的负面影响。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光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将探讨如何减少人工光源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一、了解光污染的危害1.1 光污染对生物生态系统的影响光污染改变了动植物的昼夜节律,影响它们的繁殖、觅食和迁徙行为。
例如,野生动物的迁徙受到光污染的干扰,导致种群数量下降。
对于植物来说,过多的夜间光照会干扰它们的生长和开花周期。
1.2 光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光污染与许多健康问题有关,如睡眠障碍、眼睛疲劳和焦虑。
长时间暴露在过度光照的环境中,人们的生物钟会被打乱,导致内分泌紊乱和激素失衡。
二、减少光污染的方法2.1 优化照明设计2.1.1 使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选择能效标志高的LED灯、荧光灯和节能灯等替代传统白炽灯。
这些照明设备能更有效地利用能源,减少不必要的光辐射。
2.1.2 合理控制光照强度根据需要,调整照明设备的亮度和射灯的角度,避免无效散射和过度照明。
例如,在公共场所使用智能照明系统,根据不同时间段的需求调整光照强度。
2.2 规范照明管理2.2.1 制定光污染控制政策政府应建立和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限制城市和工业区域的光照强度和照明时间,减少光污染的程度。
2.2.2 加强照明设施的监管和管理建立专门的照明设施管理机构,监督照明设备的使用、安装和维护。
定期检查和维修照明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适当使用。
2.3 提高公众意识2.3.1 宣传光污染的危害和认识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向公众传达光污染的危害和认识,增强公众对光污染问题的重视意识。
2.3.2 鼓励公众采取减少光污染的措施发起“熄灯一小时”等公益活动,鼓励公众减少夜间不必要的照明。
倡导合理使用照明设备,避免过度照明和浪费。
三、范例地区的成功案例:中国杭州市中国杭州市是一个在光污染治理方面取得成功的范例地区。
以下是杭州市在减少光污染方面所采取的措施:3.1 完善照明管理制度杭州市制定了光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并建立了统一的照明设施管理平台,对城市的照明设备进行监管和管理。
光污染: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光污染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光污染指的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对夜间环境光照强度的过度增加,对人类和生态系统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污染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对人类的健康影响:1. 影响睡眠质量:夜间过强的光照会抑制褪黑激素分泌,导致人们难以入睡或睡眠质量下降。
2. 损害视力:强光刺激会造成眼睛疲劳、眼干、眼疼等不适,甚至导致视力下降和眼疾的发生。
3. 增加罹患慢性疾病的风险:暴露在过强光源下会导致乳腺癌、前列腺癌、激素失调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
4. 干扰正常生理节律:光照过强或不恰当的照明设计会干扰人体的生理节律,导致生物钟紊乱、内分泌失调等问题。
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 对动物行为的干扰:夜间的强光会干扰动物的活动模式,如鸟类的迁徙、蝙蝠的捕食和昆虫的繁衍等。
2. 扰乱生物节律:夜间光线过强会打乱生物的自然节律,破坏物种的生存稳定性,影响食物链的平衡。
3. 影响生物多样性:光污染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花期有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鸟类和昆虫等与植物有关的生物多样性。
三、应对措施:1. 合理规划城市照明:减少光源的过度闪耀和不必要照明,采用低光照度、低蓝光的照明方式,避免向上扩散的光线。
2. 提倡夜间照明节约:宣传节约和合理使用照明设施,避免过度消耗能源。
3. 加强照明标准管理:建立和完善照明标准,设置合理的光度等级和照明时间限制,对城市照明进行统一管理。
4. 科学研究和监测:加强对光污染的科学研究,提高对光污染的监测和评估能力,为有效治理光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5. 增强公众意识:通过媒体宣传、教育课程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光污染的认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光污染治理。
结论:光污染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善。
只有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照明、加强管理和科学研究以及提高公众意识,才能够有效减轻光污染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
了解光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光污染,即光强刺激和光环境破坏,是指人类活动过程中,由于过度的照明和城市化,导致天空和地面受到人造光闪耀和光污染的物理和化学的干扰和破坏,对自然和人体产生负面影响的现象。
光污染可能导致人体健康问题,如睡眠障碍、紫外线辐射、心理健康、免疫系统、色素沉着、视力受损等。
了解光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有助于我们更好的预防光污染,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一、光污染可能导致睡眠障碍光污染可能导致睡眠障碍,这是由于人眼识别白天和黑夜的反应过程受到干扰所引起的。
人类生物钟会被环境光线调控,使其保持24小时生命节律和周期性。
在夜间,特别是晚上12点到早上6点期间,人体内分泌睡眠激素——褪黑素,这种激素可以使睡眠质量得到改善。
光污染会抑制褪黑素的产生,改变睡眠周期,从而影响睡眠质量。
二、光污染可能导致紫外线辐射城市里繁华的酒吧、商业街、广场、灯具等都是光污染的源头。
它们主要产生的是人工光,包括紫外线、红外线和中红外线波段。
其中,紫外线辐射是光污染中最危险的。
长期暴露在天然和人造紫外线下,人们很容易患皮肤癌和白内障等疾病。
三、光污染可能影响心理健康光污染可能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引起情绪不稳定或抑郁等心理问题。
这主要表现在失眠、焦虑等情绪上。
长时间的光污染会对人的情绪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一些敏感的人而言,容易感到疲劳、心烦、无法集中注意力,这些症状不仅会影响到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也会造成个人情感上的疲劳和沮丧。
四、光污染可能对人体免疫系统造成损害光污染可能对人体免疫系统造成损害。
研究表明,长时间的光污染会对人的免疫系统造成伤害,包括白细胞数量和免疫功能的下降等,长期上述状况会导致人体的抵抗力下降,容易患上流感、感冒等疾病。
五、光污染可能导致色素沉着和视力受损光污染可能导致色素沉着和视力受损。
在白天,人眼常常有过度的光刺激,从而引起色素沉着和视力受损,特别是在长时间暴露于人造光源下的情况下,容易导致进一步的视力受损。
光污染对大气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评估光污染是指人类或人为光源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干扰和破坏。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增多,光污染的问题日益凸显。
光污染不仅对大气环境造成一系列影响,也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
本文将分析光污染对大气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具体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评估方法和对策。
光污染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夜间亮度及能见度损失和星光干扰。
光污染会增加夜间的亮度,使得星空逐渐难以观测,影响人们对星空的欣赏和研究。
而过量的人工光源也会导致夜间能见度下降,影响驾驶安全和导航。
此外,光污染还会对动物迁徙和作息习惯造成干扰,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在人类健康方面,光污染同样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首先,光污染打乱了人们的生物钟节律。
人类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与昼夜的变化和自然光的节律性密切相关,而光污染通过持续照明、延长白天时间等方式扰乱了这种生物钟节律,导致失眠、疲劳和情绪不稳定等问题的增加。
其次,光污染对视觉系统的影响不容忽视。
长时间处于过亮或过暗的环境中容易导致视力下降、眼疲劳和视网膜损伤。
此外,光污染还与某些疾病的发生风险有一定关联,例如失眠症、抑郁症、癌症等。
为了评估光污染对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具体影响,可以采用几种主要的评估方法。
首先是通过客观指标评估光污染水平。
可以采用遥感技术和光度计等设备,对城市夜间照明的亮度进行测量,从而获取光污染程度的定量数据。
其次是评估光污染对生物钟节律的影响。
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实验室研究等方式,了解人们的睡眠质量、作息规律和情绪状态等,进而评估光污染对生物钟的干扰程度。
另外,还可以进行视觉系统的评估,通过眼睛健康检查和视力测试等手段,了解光污染对人眼的影响程度。
针对光污染对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减轻其负面影响。
首先,加强光污染管理,制定严格的光污染防控措施和标准,合理规划和设计城市照明,减少无效照明和光亮浪费。
其次,提倡人们合理使用夜间光源,例如采用温暖色温的照明设备,避免使用过亮的照明等。
光污染的危害及对策探讨光污染(Light Pollution)是指人类在夜间过度使用和浪费光明资源,导致光线强度过高、光源过度明亮、光线扩散和反射等问题,使夜空暗淡,严重影响了观测天文现象、生物生态系统和人类身心健康。
加强对光污染的认识,探讨有效应对和解决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探讨光污染的危害及对策:一、光污染的危害1.1 天文观测受阻:光污染使得天空亮度过高,影响了天文现象的观测和研究。
1.2 生物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光污染破坏了动物的光周期节律,有可能导致它们的繁衍、进食和迁徙受到影响,甚至引发物种灭绝。
1.3 人类身心健康问题:长期暴露在过度明亮的光源下,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失眠、焦虑、抑郁等问题。
二、光污染的原因分析2.1 城市化进程加快: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建筑和道路的光源使用成为了光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2.2 广告灯箱过度使用:商业广告灯箱过度亮度使用和无序设置,造成了光污染的增加。
2.3 车辆大灯配置和使用不当:车辆大灯配置过亮,未控制好光照范围,导致夜间行车时光线过亮,对他人造成困扰。
三、光污染的对策3.1 有效法律和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和政策,规范和限制光源的使用。
3.2 全社会共同关注光污染问题:倡导全社会加强光污染问题教育宣传,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3.3 优化光照设施设计和使用:优化道路和建筑物的光照设施设计,采用抑制光污染的材料和技术,合理控制光线强度和范围。
3.4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管理,促使其自觉追求绿色环保的光照设施建设和使用。
3.5 培养生态环保意识:通过教育、宣传和媒体等渠道,增强人们对光污染危害的认识,培养环保和生态保护的意识。
3.6 制定夜间照明规则:制定夜间照明规则,合理规范各类光源的亮度、颜色和使用时间。
综上所述,光污染对天文观测、生物生态系统和人类身心健康都带来了诸多危害。
为了应对光污染,制定有效法律和政策、全社会共同参与解决、优化光照设施设计和使用、加强企业社会责任以及培养生态环保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光污染对健康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光污染已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光污染指的是过量和乱象的光线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对人类健康也有极为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光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一、影响睡眠我们每天都需要一个良好的睡眠,以恢复精力和促进身体健康。
然而,夜晚的光污染已被证明是睡眠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我们被暴露在强烈的光线之下时,身体会释放出一种称为皮质醇的荷尔蒙。
这种荷尔蒙会阻止人体进入深度睡眠状态,使我们在夜晚更难入睡。
长期受到光污染影响,人体会失去正常的生物钟规律,导致失眠、焦虑等问题。
因此,防止光污染对健康造成的影响,可以通过使用窗帘和遮光窗进行调节光线的强度和颜色,以达到更好的睡眠。
二、影响视力健康光污染还会对人眼造成伤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大量的电脑屏幕、手机屏幕和其他电子设备,这些设备会释放出蓝光,对人眼产生危害。
蓝光可以影响视网膜和造成眼干燥、视物模糊等问题,如果长期使用这些设备,甚至可能导致近视。
另外,路灯与特定的车灯等也会对人眼造成损害。
因此,可以使用过滤蓝光的眼镜或减少看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以保护视力健康。
三、影响心理健康光污染还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
过量的光线会对人类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每天面对的是拥挤、嘈杂、快节奏的环境,人们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容易产生压力和抑郁情绪。
过度的光线会让人感到过分刺激而产生压力,甚至会令人感到心烦意乱、烦躁不安、情绪低落等问题。
这些困扰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等方面。
因此,适当调节室内的光源和遮光器材料,减少过度的光线,是维护人民心理健康的一种有效途径。
四、影响儿童智力发育光污染对儿童智力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
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处于发育时期,视力和大脑的功能发育尤为关键。
而过多的光污染会导致儿童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特别是浅层睡眠和深层睡眠受到干扰,进而影响智力发育。
所以,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家长可以在睡前减少儿童电子屏幕的使用,选择黄色或温暖的灯光,减少夜间照明等方式来保护儿童健康。
光污染对生物种群及人类健康的影响光污染(Light pollution)是指人为的光线干扰了夜间人类、动植物生物的正常活动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一般常见的光源来自于夜间建筑物、广告灯箱、车辆车灯、路灯等。
尽管光污染往往被忽视,但实际上,它对于生物种群及人类健康造成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一、光污染对生物物种的影响1. 鸟类:朝夕相处的红色嘴啄鸟,在夜晚可能被亮度较大的灯光误判为白天而不停的飞翔,甚至会撞入建筑物或者玻璃窗,摔死或者受伤。
以此类推,每年全球因为光污染而丧命的野鸟数量非常惊人。
2. 参考种、昆虫:不同的植物或动物对环境中的光线敏感程度不同,他们的地球生活历程依赖于日夜循环。
研究表明,当比例上升到一定的阈值后,晚上的光污染将打乱参考种的生物钟,增加“不必要的夜尿”,并且排序大比例蛱蝶的飞行行为也会被方向干扰,进而严重影响到昆虫迁徙与在夜间觅食。
二、光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1. 睡眠障碍:人体的生物钟和代谢过程与黑暗和白天之间的旋律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夜间光线的刺激,特别是蓝光对脑部产生刺激、试图维持警觉状态的影响大,深度睡眠质量差,焦虑与抑郁症状大增。
而睡眠是人类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容易受到干扰。
2. 皮肤疾病: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城市中现代人趋向更多的室内活动与更少的户外活动,直接导致人口每天接收到的阳光不足。
循环系统疾病、肥胖、骨质疏松、维C的不足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大增。
一方面是阳光照射不足,另一方面是晚上光污染使得皮肤休息的机会更少,导致我们容易长斑、长皱纹、皮肤敏感,油脂分泌不平衡等。
三、光污染的解决方法1. 灯具制造商应该更负责任地生产绿色灯具,避免过多的耀眼灯光释放,尽量降低光照强度并正确地照射到需要照明的区域。
2. 建筑物管理层要按照环保安装节能灯光设备,以减少城市亮度和配合居民合理使用。
3. 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环保教育,让市民和企业灯前了解光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如此才有可能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并做出具有更强烈的环保行动。
光污染影响身体健康很多污染看得见,有一种污染感觉不到,就是光污染。
城市光污染很重。
很多人失眠,晚上点很亮的灯,这些对人身体都不好。
你看人养鸡,要拼命让它生蛋,就是每天用强烈的灯照着,破坏鸡的免疫系统。
人要是每天用强烈的灯照着,也会得失眠,甚至影响发育。
所以城市里头的夜景工程是最不好的,浪费的福报严重。
晚上人就要在黑暗中,分泌黑色素,人如果晚上不在黑暗中,黑色素就得不到分泌。
光污染大家要仔细研究,越发达的城市,光污染越严重,人就越堕落,身体机能越差。
现在大城市除了表面看起来好看以外,住起来不一定舒服。
所以现在人眼睛很贪。
眼睛贪色,不仅贪男女的色,还贪各种色,包括夜景好看,包装好看。
都是贪色的原因。
花花绿绿的,一定损福报的。
植物在夜色中长得最快,人也一样,晚上其实有光,只是这种光看不见。
人类需要晚上的光。
就是来自天体的自然光。
而不是点灯的光。
城市的浮躁,来自光污染占据一大部分。
一个人晚上都不愿意休息,这个人很容易破坏环境。
所以晚上不休息的人,根本不爱环境。
人类最美的、最自然的环境,永远是大自然给的。
包括大自然在晚上给人黑暗,这个晚上的黑,是大自然给的最好的环境。
现在我们都在破坏大自然,创造奇怪的东西。
晚上需要的是大自然的黑,让人能健康。
晚上是鬼活动时间,晚上兴奋的人,都是和鬼沟通比较活跃的。
晚上睡不着的人,是被鬼吸精气神的比较多。
这类人适合多点有火的灯,尤其是晚上。
化解掉阴气。
节能灯很不好,最好就是以前的瓦灯,污染最小,第二是日光灯,现在节能灯,简直就是害人的,让人辐射污染严重的。
为了节约电,严重破坏人身体健康。
包括视力健康。
大家去看,现在多少小孩子眼睛近视厉害,跟节能灯有关。
包括电脑、电视。
其实台式电视辐射最小,现在笔记本电脑辐射很大。
如果按辐射来讲,火车辐射比较小,高铁动车辐射都比较大。
所以我觉得高铁和动车的服务员比较辛苦。
可见科技发展差不多就好了。
发展多了,都变成了笑话。
就像节能灯一样。
看起来省电了,但节能灯对人身体破坏,又怎么算。
光污染浅谈光污染与人类健康魏 明,冯海亮(重庆大学城市学院,重庆400030)摘 要:该文从光污染的定义、危害、影响因素,以及对光污染的防治和健康照明、绿色照明进行了分析论述。
关键词:光污染;危害;防治;健康照明;绿色照明收稿日期:2004-01-12 100多年前,人类的照明史发生了突变,用火点灯变成了用电点灯。
从此人类有了更明亮、更方便、更高效的照明光源。
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污染、更强的辐射、更频繁的闪烁。
人类有了现代化的照明灯好像视力更容易疲劳,眼病更容易发生,近视眼的发病率比100百多年前高了很多。
21世纪照明不容忽视的问题———光污染已摆在了我们面前,光污染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人类只有从照明的设计、生产到使用,强调照明健康、强化照明环保、注意照明卫生,人类才能既享受现代化的照明文明,又避免不良照明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1 光污染的定义照明产生的逾量的光辐射(包括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是对人类造成的干扰光(含逸散光、反射光和眩光等)对人、物和环境造成的干扰或负面影响的总称。
20世纪70年代国际天文界首先提出光污染,城市室外照明时天空发亮造成对天文观测的负面影响英、美、澳和CIE 称之为干扰光;日本称之为光害,我国环保百科全书称为光污染。
根据环境科学的解释,光污染是指过量的光辐射、紫外线辐射、红外线辐射对人体健康的伤害,以及对城市交通、生物、环境等很多方面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
自然光、反射太阳光、人造光等都可能造成光污染。
自然光:自然光主要来源太阳辐射。
太阳光主要由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等组成。
适量的阳光照射是必要的,有助于机体钙磷代谢。
过量的阳光辐射,能对人体健康、人类生活和工作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受日光中的紫外线过渡的照射,会引起日光性皮肤炎,会使人身体暴露部位红肿,起水泡、疼痛,身体不适、发烧、恶心等,长期照射阳光,紫外线能诱发皮肤癌。
反射太阳光:这种光污染是城市中最为严重的。
例如,现代建筑多以玻璃幕墙为主,是很美观,但其反射太阳光强烈,使正常细胞衰亡,出现血压升高,心急燥热,视力下降等不良症状。
人造光:在现代生活中,各处采用的电光源,五光十色,美丽万分。
但同时所带来头晕目眩,视力下降,食欲不振,以致失明等。
此外,经科学研究表明,彩光能给人产生心理压力,不同颜色的光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
讨论光污染,主要针对的是人造光。
2 光污染的危害及光污染影响因素不当的人工照明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有显性因素、环境因素、隐性因素3类。
显性因素是最为大家所重视的。
例如过高的亮度(直射或反射)对视力的影响,包括不恰当照明设计造成的不舒适眩光甚至失能眩光;过暗的工作面照度引起的视力疲劳;伴随可见光发出的其他辐射;气体放电灯产生的低频闪烁造成的视觉疲劳等。
在产品的制造过程中,过高的材料消耗,过多使用有害物质(如汞、镉等);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过量地消耗能源;在产品寿命的终了过程中,废弃或破碎的照明体向环境继续排放有害物质。
隐性因素目前尚不为大家所重视。
我们知・45・道,今天的人类是进化的最高产物。
几百万年以来,大自然的光以及在人类进化中打上了一系列烙印,日出日落的光学生物钟,日光月光的视力区域,朝夕昼夜的光色范围,太阳光的显色适应等等。
如果用人造光来强行地大幅度地改变这些因素,也就从根本上影响了人类的潜在健康。
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化都市里,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灯光下度过的,照明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但调查表明,我国城市居民因为照明问题而引起眼睛发干、发酸、头疼、紧张、疲劳等症状已不容忽视。
据统计,深圳有25%的人受头晕头疼、眼睛干酸、心烦失眠、长期紧张疲劳甚至心动过速等病症的折磨,上海占总人数的20%,北京为15%,通过调查统计发现,大多数得该类病的城市人与灯光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将上述病症称为“灯光疲劳综合症”。
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其生命进程完全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只有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胚胎才能完全发育。
当幼小的生命离开母体后,其生长的全过程就开始依赖生长激素,而该激素只有人类处于黑暗中时才能分泌,即使是成年以后,成年人的激素和免疫力也只能在黑暗的睡眠环境中分泌和产生,一旦有了“光”,这种分泌物的产生就会受到影响或停止。
一个人如果连续几天晚上得不到良好的休息,其激素分泌会产生紊乱。
现代城市夜晚,灯光造成的光污染可谓无孔不入。
调查显示,97%以上的家庭卧室的窗帘都不能挡住室外“光”的入侵,人们睡眠状态下的激素分泌受到干扰,严重地损失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造成光污染的光辐射中常见的是眩光。
眩光是指在视野内有光亮度范围不适应,在空间或时间上存在着极端的光亮度对比,以致引起不舒服或降低可见度的视觉现象。
眩光使人的视力下降并迅速疲劳。
日常生活中的眩光污染很多,如夜行迎面而来的汽车前灯的眩光会是受到光刺激的司机和行人控制力低,很容易发生危险等。
反射太阳光,这种光污染是城市中最为严重的,此外,经研究表明,光污染现已严重危害动植物的正常生长,光污染已对城市环境和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等等,现已引起各国各界各类人士的高度重视,已成为我们不容忽视的严峻的问题。
3 光污染的防治3.1 总体方针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在开始规划和建设城市夜景照明、室内照明、环境照明时就应考虑防治光污染的问题,从源头防治光污染,实现建设夜景照明,保护夜空、保护环境双达标的要求。
3.1.1 大力宣传照明产生光污染的危害,提高人们防治光污染的意识,引导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重视。
对那些正在计划建设夜景照明、环境照明的城市务必在计划时考虑防治光污染问题,防患于未然;对易产生光污染的地方,应立即采取措施,把光污染消除在萌芽状态。
3.1.2 组织力量对我国城市的光污染问题进行调查和测量,摸清我国光污染状况和总结该地区防治光污染的措施、办法、经验和教训。
3.1.3 尽快着手制定我国防治光污染的标准和规范,同时建议在国家或地区性环境保护法规中增加防治光污染内容。
目前在我国没有这方面的标准和规范的情况下,建议参照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和发达国家的有关规定和标准来防治光的污染。
同时,强调城市夜景照明、环境照明要严格按照照明标准设计,改变认为夜景照明越亮越好的错误看法。
设计时,合理选择光源、灯具和布灯方案,尽量使用光束发散角小的灯具,并在灯具上采取加遮光罩或隔片的措施,将防治光污染的规定、措施和技术落实到工程上,严格限制光污染的产生。
3.1.4 建立和健全监管机制,认真做好防治光污染的监督与管理工作。
为此,有关城建、环保和夜景照明建设管理部门要建立相应制度,制定相应的管理和监控办法,做好光彩工程的光污染审查、鉴定和验收工作,使建设夜景、保护夜空双达标落到实处。
3.2 光污染的防治与建议3.2.1 光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可以多植树,树木可以减少光污染的强度,从而减少光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和危害。
3.2.2 交通繁忙的地区建筑物,尽量少用或不用反光、反热的建筑材料。
3.2.3 住宅区不用反光、反热性强的建筑材料,因为它会直接危害到人们的健康、生活习惯。
3.2.4 若是用反光的建筑材料作外墙,应有自动转向反光系统。
3.2.5 现代社会提倡使用新能源,而太阳能就是其中之一;其二是减少大楼电费,节能光源,空调系统的自动化等。
・55・3.2.6 对已经产生光污染的玻璃幕墙,专家建议可采取其他补救方法,如用新型的亚光外墙建筑材料置换或对受光污染影响的地方增加隔光措施等。
3.2.7 目前我国尚未对光污染立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应制定有关光污染的法律。
如,如何使用反光、反热的建筑材料,与对它的使用加以限制等。
配合我国现阶段,制定有效的法律来改善现代化都市和国际性大都市的光污染情况,这样才能保证人们的健康。
4 健康照明而今,健康照明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时尚话题。
按照国家经贸委制定的绿色照明计划,提出的宗旨是要建立优质高效、经济舒适、安全可靠、有益环境和改善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保护身心健康的照明环境。
恶劣的照明环境也是造成疲劳、影响健康的一个主要原因。
那么,什么样的“灯光”能够称得上高质量的健康照明呢?4.1 灯光要有足够的照度目前我国学校及写字楼等照明场所普遍采用照明设计标准是80年代制定的,其中办公、学习的桌面上照度标准仅为国际标准的1/2。
4.2 光线要稳定如果灯光足够“亮”,但却不停地“闪动”,光线不够稳,这称为“频闪现象”,频闪深度值超过25%时,会对人的视觉系统造成损伤。
人的视觉系统包括眼睛-视觉神经-大脑-心脏,频闪首先导致眼睛疲劳,酸疼,之后是头晕头疼,再后是心烦紧张,甚至是心动过速。
一般是用电感镇流器的荧光灯,频闪为每秒100次,深度为55%,虽然眼睛本身没有明显的感觉,但这种伤害是确实存在的并长期发生的。
特别是在电脑普及的今天,许多人在灯光下使用电脑,荧光灯的频闪和荧光屏的帧幅闪动(每秒更换画面50~100次)重迭,形成光共振,对人的视觉系统伤害更大。
所以,欧洲电工委员会早在1997年就禁止在有电脑荧光屏的办公室安装用电感镇流器的荧光灯。
4.3 显色指数不低于80显色指数即为光对颜色的还原程度,太阳光的显色指数为100,一般照明灯光的显色指数应在80以上,才能使人较易分辨颜色的真实,一般用三基色稀土荧光粉制成的荧光灯可达到该要求。
光源的发光效率应在100lm/W左右。
从满足人类照明舒适、健康的角度并考虑能源的节约。
5 绿色照明随着绿色照明的推动与实施,使健康照明迈出了有力的一步。
绿色照明是指通过科学的照明设计,采用效率高,寿命长,安全和性能稳定的照明电器产品,包括电光源、灯用电器附件、灯具、配线器材以及调光控制设备和控光器件,最终达到高效、舒适、安全、经济、有益环境和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条件和质量,以及有益人们身心的健康,并体现现代文明的照明系统。
绿色照明的目标是多方面的,既包含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又包括创造优质的照明系统,把节能和质量统一起来,运用先进、合理的照明设计手法,采用优质高效的照明器材,重视发展和应用高效灯具及光源配套的电器附件,特别是先进和节能的镇流器等产品。
重视照明工程设计,因为它是制定方案、统观全局的重要因素。
设计要确定合理的照度标准,选取适应的照明方式,正确选用与场所特点和使用要求适应的光源、灯具,合理布灯,保证必要的照明质量(亮度分布、眩光限制、显色性、均匀度、造型等),还有灯光控制和配电线路。
设计不当,就不可能很好实施绿色照明要求。
此外,在使用过程中,还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维护、管理,才能达到设计的预期目的。
大力推广绿色照明,防治光污染。
现代化的照明,既环保,又健康,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6 结束语在我国正在大规模进行光彩工程建设的情况下,通过对光污染的危害、动向与防治方法以及对健康照明、绿色照明的概述,其目的在于引起同行、管理部门和有关领导的关注,并牢记“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认真做好光污染的预防工作,在用灯光美化城市夜晚的同时,又能节约能源,免除光污染,为人类的健康、为人类的子孙后代保留一块净化的绿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