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会分支机构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2
学习2022版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心得体会【十篇】【篇一】教育研究是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强大力量近日,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
就课程方案而言,这是2001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执行20年来的首次系统修订;就课程标准而言,这是2011 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执行10年来的一次系统修订。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关乎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这也凸显了本次课程修订的重大意义与基础性价值。
课程体现和凝聚着人类文明精华,体现着国家意志和人民期盼,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基本遵循和重要载体。
课程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集中反映,具有极强的科学性,一刻也离不开教育科学研究的支撑、驱动和引领。
本次义务教育课程修订凝聚了一大批专家学者的智慧,从核心素养的凝练、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组织到学业质量标准的制定和三级管理体制的优化,都集中体现着教育研究的价值和作用,可以说教育研究贯穿在本次课程修订的全过程、各领域和各学科,有力地支撑了时代新人的培养。
一是系统研究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政策要求,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课程方案、进课程标准,体现明确的战略性和方向性;二是着力开展现状调研和矛盾分析诊断,破解十多年来课程改革实践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体现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性;三是深入开展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稳定中推进“,使课程改革既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华,又反映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仍然会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教育研究的任务依然艰巨而复杂。
例如,如何充分发挥学科的独特育人价值和综合育人价值,既要纵向一体化贯通,处理好幼小衔接和初高衔接的问题,又要横向关联,体现学科融合渗透?如何在“双减”背景下体现课程结构体系优化完善,改进育人方式,提高课程实施的实效?如何优化育人环境,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进课程实施的有效机制?等等。
中国教育学会分支机构汇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the Pedagogy Sub-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the Comparative Education Sub-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儿童教育心理学分会the Childrens' Educational Phychology Sub-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统计与测量分会the Educational Statistics and Measurement Sub-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the Youth Educational Theories Worker Sub-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杨贤江教育思想研究分会the YangXianjiangs' Educational Ideology Research Sub-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the Educational History Sub-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 Sub-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the Educational Theories Publication Sub-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the Educational Experiment Research Sub-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 Secondary School Professional Commission of CSE 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the History Teaching Professional 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the Geography Teaching Professional 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th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rofessional 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the Physics Teaching Professional 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the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Secondary School Professional 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the Chemistry Teaching Professional 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the Biology Teaching Professional 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中学德育专业委员会the Moral Ethic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 Professional 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the Phys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the Music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the Special Education Sub-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少数民族教育分会the Ethnic Minority Education Sub-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企事业教育分会the Enterprise Education Sub-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勤工俭学分会the Work-Study Program Sub-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工读教育分会the Training Education Sub-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分会the Juvenile Out-of-School Education Sub-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教学仪器设备分会the Teaching Applicable Sub-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基建分会the Capital Construction fou Educational Purpose Sub-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督导分会the Educational Inspection Sub-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the Aesthetics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the Moral Ethical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Professional 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Professional 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the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Professional 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the Science-Technology-Society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the Calligraphy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复式教学专业委员会the Combined Instruction Professional 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the Labo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Professional 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Professional 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Sub-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the Whole Reform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Professional 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专业委员会the Educational Prescript and Policy Professional 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the Educational Mechanism Sub-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the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the Ju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the Se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the Family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舞蹈教育专业委员会the Dance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mmission of CSE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the Safety Educ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Professional Commission of CSE。
学会的职能和作用探析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政企的分离和政社的剥离,政府在私营领域和社会公共领域逐渐后撤,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民间团体在社会的活动空间逐渐得到扩大。
民间团体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正是由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民间团体的性质,使民间团体逐步走向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道路,这对发展还不够成熟的民间团体来说,又不能不是一个考验。
因为我们还十分的弱小,尤其是学会组织。
学会发展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二是学会自我发展、自我调整的机制和能力。
作为一名学会工作者,必须思考的是要解决哪些问题,学会才能持续地、跨越式地发展。
我认为,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学会是什么?也就是它存在的意义,它的地位和作用;第二,学会应该做什么?也就是学会的任务;第三,学会能干什么?也就是说学会要具备哪些能力。
一、学会是什么下面以一组数据来说明学会究竟有哪些作用。
美国约翰·藿普金斯大学教授塞拉蒙(LesterM.Salamon)曾主持了“非营利部门的比较研究”,涉及了41个国家,他在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一场全球性的“社团革命”正在悄然兴起。
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民众正在创设各种社团、基金会之类的组织来开展人道服务,促进基层社会经济的发展,防止环境退化,保障公民权利,追求国家未曾实现或者忽视不管的种种问题。
基于对41个国家的分析,塞拉蒙教授发现,在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里,都存在一个由非营利组织或政府组织组成的庞大的非营利部门。
这个部门的平均规模大约是:占各国GDP的4.6%,占非农就业人口的5%,占服务业就业人口的10%,相当于公共部门就业人口的27%。
[1] 如此庞大的非营利组织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所以,学术界认为,非营利部门也称为“第三部门”,它与政府和企业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
而在“第三部门”当中,社团扮演了重要角色,甚至有学者认为,社团是“第三部门”的核心。
中国教育学会章程(2012年5月19日中国教育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会名称为中国教育学会(英文译名为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缩写为CSE)。
第二条本会是全国性学术团体,由从事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领域的个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自愿结成,是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第三条本会的宗旨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尊重教育规律,团结和组织全国有志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教育工作者,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开展学术活动,研究教育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教育科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贡献。
第四条本会接受业务主管单位教育部、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本会的住所在北京市。
第二章业务范围第六条本会的业务范围:(一)组织开展群众性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和学术交流活动;(二)普及教育科学知识,介绍国内外教育科学研究动向、优秀成果和推广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三)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分析、信息反馈和咨询意见;(四)开展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成果的评价与推广;(五)研究、编写教材,出版学术性书刊,发布教育信息;(六)开展培训活动;(七)开展业务咨询、政策咨询和法律咨询;(八)在主管部门授权内,制定学科、专业标准;(九)受主管部门委托,组织教育评价活动;(十)开展对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及对外教育学术交流与合作;(十一)依法从事与本会宗旨一致的社会服务活动;(十二)开展其他有关活动。
第三章会员第七条本会实行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制。
第八条申请加入本会的会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自愿加入本会,拥护本会章程;(二)愿意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改革实践活动;(三)在教育科学研究与实践领域中有一定影响力;(四)中小学、幼儿园、高等师范院系、教育科研机构、教育类社会团体以及与教育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均可以申请成为本会的单位会员;(五)中小学、幼儿园、高等师范院系教师,高等师范院系在校学生,教育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教育工作者,均可以申请成为本会的个人会员。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CHED)是一个以高等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性国家学会,成立于1956年,是中国教育学会的重要分支机构。
学会的宗旨是: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促进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提高高等教育的管理水平,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促进高等教育的社会化,推动高等教育的科学化,推动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
学会的主要活动有:开展高等教育学科的研究,发表高等教育学科的论文,举办高等教育学科的学术会议,出版高等教育学科的专著,发行高等教育学科的期刊,组织高等教育学科的培训,发布高等教育学科的政策,参与高等教育学科的国际交流,发展高等教育学科的人才培养,推动高等教育学科的创新发展等。
分支机构
1 教育学分会
2 比较教育分会
3 学校教育心理学分会
4 教育统计与测量分会
5 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
6 教育史分会
7 教育经济学分会
8 教育理论刊物分会
9 教育实验研究分会
10 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
11 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
12 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
13 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
14 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
15 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16 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17 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18 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
19 体育与卫生分会
20 音乐教育分会
21 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
22 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
23 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24 科学教育分会
25 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
26 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27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
28 教育管理分会
29 特殊教育分会
30 工读教育分会
31 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分会
32 教育督导分会
33 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
34 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分会
35 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36 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
37 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
38 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
39 舞蹈教育专业委员会
40 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
41 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
42 教育行政专业委员会
43 农村教育分会
44 教育出版研究专业委员会
45 学校文化研究分会
46 脑科学与教育研究分会
47 教育新闻宣传分会分支机构。
中国教育学会2013年大事记一月1月8日上午,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举行年终总结会。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刘堂江,秘书长杨念鲁,副秘书长马建华、孟刚,以及秘书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1月11日,“湖北省青少年学生财商教育读书暨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在鄂东矿冶名城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团城山实验学校隆重举行。
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马建华、中国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副行长曾沫冰、湖北省教育学会副会长王坤庆教授出席启动会并讲话。
1月15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王嘉毅,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殷忠民,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孟刚出席会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郭戈研究员当选教育学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班华、蔡春、冯增俊、郭元祥、扈中平、靳玉乐、李夏彬、刘立德、陆有铨、王本陆、王铁军、吴永军、张廷凯当选副理事长,刘立德连任秘书长。
1月22日,由搜狐网、搜狐教育频道联合主办的“‘向教育提问’搜狐教育年度盛典”在京举行,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先生获得搜狐教育“2012年教育终身成就奖”。
二月2月18-20日,由李嘉诚基金会出资主办、教育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支持、中国教育学会协办、汕头大学承办的“2013‘与大师同行’训练营活动”在广东汕头大学图书馆演讲厅举行。
中国工程院韦钰院士,中国工程院刘德培院士,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高中处处长马嘉宾,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中央电教馆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郑大伟,汕头市副市长赵红,李嘉诚汕头大学发展基金会执行董事(营运)冯兆麟博士,汕头大学执行校长顾佩华等出席开幕式。
三月3月23日,“中国教育学会2013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念鲁总结2012年学会系统工作,并就2013年工作要点和《中国教育学会事业发展规划(2013-2018年)》研制情况进行说明;民政部民间组织服务中心黄一谷处长出席会议并作题为《社会组织发展与改革趋势和评估工作》的报告。
附:中国教育学会关于开展2016年年度论文征集和评选活动的通知学会发〔2016〕33号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以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研究、解答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教育事业科学健康发展提供动力。
加强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育管理与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研究,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加强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研究,引导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推进管办评分离;加强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改革研究,优化育人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加强校长、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进步研究,推进教育家办学实践;加强实验项目和地方、学校的改革实践研究,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加强教育政策与发展战略研究,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
二、征文原则征文应注重掌握以下原则:1.重点突出。
选题应围绕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精神,围绕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有理论和实践、推广价值的论题。
2.富于创新。
倡导论文作者提出新见解、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以理论创新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3.论证科学。
论文须从实际出发,论据充分、有力,思想先进,观点明确,理论创新,论证严谨,表述准确。
4.面向实际。
积极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科研风尚,论题应源于实践,立足现实,富有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三、征文形式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经验总结、实验报告、行动研究报告等系列研究成果。
四、征文对象中小学校、幼儿园教师及教辅人员,师范类院校(系)教师、学生,教科研工作者、教育行政管理及教育相关行业从业人士。
五、征文要求1.各单位在论文征集、初选过程中应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对报送的论文要进行查伪,坚决杜绝学术不端等行为。
学习2022版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心得体会近日,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
就课程方案而言,这是2001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执行20年来的首次系统修订;就课程标准而言,这是2011 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执行10年来的一次系统修订。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关乎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这也凸显了本次课程修订的重大意义与基础性价值。
中国教育学会(以下简称“学会”)是我国教育系统成立最早、覆盖人群最多、影响面最广的全国性、专业性、群众性教育学术组织,是教育部党组联系基础教育战线特别是一线校长和教师的桥梁和纽带,是高水平平台型教育智库,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基础教育科学决策、服务课程实施、提高基础教育整体质量水平等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
学会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学术组织的平台优势、专家优势和资源优势,以重大项目工作为载体,服务义务教育新课程高质量实施。
一是着力开展好课改培训“领航计划”,为课程实施提供专业支持。
学会专家和会员遍及全国中小学,是推动课程落地的重要力量。
为服务课程改革,学会专门研究制定了课改培训“领航计划”。
随着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的公布,学会将发挥联系一线学校校长和教师优势,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任务驱动,积极组织开展案例式、互动式、个性化、研究型的研修培训,帮助一线学校校长和教师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钻研新课程标准,用好新修订的教材,改进教学,为推动国家课程方案落地、引导课程理念深入人心作出学会贡献。
要着力提升一线学校校长和教师对新修订课程方案的充分理解和行动自觉,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求,进一步理解培养目标;从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进一步理解课程设置;从校长和教师作为教育的最终实践者,进一步理解课程实施。
委托分支机构管理十二五课题目录
各规划课题负责人:
为了加强和完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的科学管理,有组织有计划的推动群众性教育科研,中国教育学会委托各分支机构负责所属范围内各类十二五立项课题的管理。
您的课题现已交由分支机构进行管理。
有关课题现场开题论证会议程序,课题开题论证申请、评审表,课题开题论证基本程序和课题变更申请表等相关材料,请在中国教育学会网站(课题研究)一栏中下载,按规定程序操作。
请您直接与管理您课题的分支机构进行联系。
各分支机构具体联系方式详见:中国教育学会网站→学会概况→分支机构。
1、教育学分会
2、比较教育分会
3、学校教育心理学分会
4、教育实验研究分会
5、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
6、教育管理分会
7、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
8、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
9、科学教育分会
10、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
11、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12、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
13、农村教育分会
14、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
15、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16、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
17、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
18、学校文化研究分会
19、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20、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21、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
22、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
23、特殊教育分会
24、教育统计与测量分会
25、体育与卫生分会
26、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
27、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
28、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
29、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
高考志愿填报相关政策(详情)高考志愿填报相关政策高考志愿填报相关政策如下:1.考生志愿填报方式、时间和办法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报中央主管部门备案。
2.考生填涂《志愿卡》或《志愿信息卡》并网上填报。
3.平行志愿按照“考生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顺序”的原则进行投档和录取。
4.投档录取规则为:对于每一个投档录取的考生,计算机系统首先进行专业志愿检索,当计算机检索到符合条件的某一个专业志愿后,则将其对应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下延20分(46分),即考生46分即视为该专业志愿的成绩够了最低控制分数线。
然后,将该考生的电子信息按照该专业志愿的先后顺序依次检索,一旦有符合条件的专业即向该院校投档。
如果考生没有明确专业志愿,计算机系统将无法进行检索,该考生就无法被投出。
5.对于报考军队院校、国防生、公安院校等的考生,须参加省(自治区、直辖市)军队院校招生部门和普通高校招生部门统一组织的军检、面试。
6.报考飞行技术专业的考生,必须参加省(自治区、直辖市)飞行学院组织的体检。
7.报考航海技术专业的考生,必须参加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部门统一组织的体检。
8.报考体育、艺术类的考生,须参加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部门统一组织的专业考试和文化考试。
9.报考高水平运动员的考生,必须参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部门统一组织的专业测试和文化考试。
10.报考个别有特殊要求的院校(专业)的考生,如国际关系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还须达到院校(专业)的附加条件。
11.考生所填的每所院校都是平行院校,所设的专业都是平行专业,也就是说,如果A志愿落选,则按B、C志愿进行平行检索投档。
高考志愿填报协会有哪些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协会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1.中国教育学会高考专业委员会:该学会是中国教育学会下属的分支机构,致力于高考改革、招生制度、教育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同时也为考生和家长提供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
教育部主管社会团体分支机构统计(共331个分支机构)序号社会团体名称序号分支机构名称1 中国教育学会(50个)1 教育学分会2 比较教育分会3 学校教育心理学分会4 教育统计与测量分会5 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6 杨贤江教育思想研究分会7 教育史分会8 教育经济学分会9 教育理论刊物分会10 教育实验研究分会11 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12 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13 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14 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15 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16 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17 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18 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19 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20 体育与卫生分会21 音乐教育分会22 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23 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24 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25 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26 科学教育分会27 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28 复式教学专业委员会29 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30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31 教育管理分会32 特殊教育分会33 企事业教育分会34 勤工俭学分会35 工读教育分会36 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分会37 教学仪器设备分会38 教育基建分会39 教育督导分会40 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41 教育机制研究分会42 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分会43 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44 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45 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46 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47 舞蹈教育专业委员会48 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49 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50 学校文化研究分会2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63个)1 高等财经教育分会2 高等教育管理分会3 思想政治教育分会4 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5 师范教育分会6 教师教育分会7 师资管理研究分会8 教学研究分会9 科技管理研究分会10 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11 学习科学研究分会12 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分会13 教育评估分会14 教育统计信息分会15 教育信息化分会16 实验室管理工作分会17 院校研究分会18 后勤管理分会19 招生工作分会20 毕业生就业指导分会21 自学考试分会22 职业技术教育分会23 继续教育分会24 出国留学教育管理分会25 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26 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分会27 高等商科教育分会28 档案工作分会29 价值工程分会30 期刊工作分会31 校史研究分会32 校董事会研究分会33 校友工作研究分会34 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35 教育数学专业委员会36 体育专业委员会37 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38 美育专业委员会39 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40 理科教育专业委员会41 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42 保健医学分会43 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44 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45 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46 摄影教育专业委员会47 公共关系教育专业委员会48 仪器科学与测控技术专业委员会49 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50 秘书学专业委员会51 保卫学专业委员会52 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53 创新创业教育分会54 地方大学教育研究分会55 辅导员工作研究分会56 高校党校教育研究分会57 教育基金工作研究分会58 联合办学研究分会59 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60 特殊教育研究分会61 薪酬管理研究分会62 学生工作研究分会63 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3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14个)1 农村成人教育专业委员会2 农村远距离教育专业委员会3 少数民族成人教育专业委员会4 扫盲教育专业委员会5 企业教育专业委员会6 成人高等学校招生专业委员会7 成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委员会8 成人教育科研机构工作委员会9 成人教育期刊工作委员会10 成人体育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11 成人外语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12 教学改革专业委员会13 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工作委员会14 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4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个)1 中专教育专业委员会2 职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3 城市专业委员会4 农村与农业职教专业委员会5 职业指导专业委员会6 职教期刊编辑专业委员会7 职教师资专业委员会8 少数民族职教专业委员会9 教学工作委员会10 管理工作委员会11 轻工科专业委员会12 学生工作委员会13 商科专业委员会14 科研工作委员会15 德育工作委员会16 职教装备专业委员会17 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19 卫生专业委员会20 教材工作委员会5 中国老教授协会(20个)1 海洋经济技术分会2 土木建筑专业委员会3 农业专业委员会4 理工专业委员会5 医药专业委员会6 航天技术专业委员会7 教育专业委员会8 图书情报专业委员会9 政法专业委员会10 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11 社会科学专业委员会12 测试专业委员会13 通信与信息专业委员会14 外语专业委员会15 旅游专业委员会16 体育科学专业委员会17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18 编审专业委员会19 边缘科学专业委员会20 中国学委员会6 中国教育会计学会(10个)1 高等师范院校分会2 军工高校分会3 教育考试分会4 地方综合大学分会5 电大系统分会6 地方工科院校分会7 农业院校分会8 学生装协作管理专业委员会9 高校后勤财会专业委员会10 高校资金结算中心财会专业委员会7 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3个)1 学校体育装备专业委员会2 高教仪器专业委员会3 图书装备专业委员会8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6个) 1 编辑工作委员会3 经营管理工作委员会4 数字出版工作委员会5 音像出版工作委员会6 装帧艺术工作委员会9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5个)1 媒体语言研究专业委员会2 普通话水平测试研究分会3 语义功能语法研究专业委员会4 吟诵分会5 语言理论和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10 中国语文报刊协会(7个)1 课堂教学分会2 校园文学报刊分会3 规范汉字书写专业委员会4 作文个性化教育工作委员会5 学术委员会6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改实验研究委员会7 反刍式教学工作委员会11 中国辞书学会(8个)1 学术专业委员会2 辞书编辑出版专业委员会3 语文词典专业委员会4 百科全书专业委员会5 双语辞典专业委员会6 专科词典专业委员会7 辞典编纂现代化专业委员会8 辞典理论与辞书史专业委员会12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4个)1 女学生教育专业委员会2 陶行知纪念馆(室)工作委员会3 农村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4 行知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13 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1个)1 学校史志分会14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11个)1 外语专业委员会2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电教专业委员会3 微格教学专业委员会4 基础教育软件专业委员会5 高校远程教育专业委员会6 中学远程教育专业委员会7 金融专业委员会8 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9 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10 电影教育专业委员会11 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工作委员会15 中国教育电视协会(3个)1 中小学校园电视专业委员会2 城市教育电视委员会3 高校电视专业委员会16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11个)1 普通高等教育委员会2 高等职业与成人教育专业委员会3 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4 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5 技工教育专业委员会6 培训机构工作委员会7 建筑企业教育专业委员会8 继续教育委员会9 房地产教育专业委员会10 建设机械职工教育专业委员会11 城市交通职工教育委员会17 中国统计教育学会(4个)1 高等教育分会2 职业教育分会3 继续教育分会4 基础教育分会18 中国林业教育学会(4个)1 高等教育分会2 职业教育分会3 成人教育分会4 基础教育分会19 中国航空教育学会(4个)1 高等教育分会2 职工教育分会3 继续教育分会4 研究生教育分会20 中国煤炭教育协会(4个)1 高等教育分会2 职业技术教育分会3 职工教育分会4 基础教育分会21 中国冶金教育学会(4个)1 冶金高等教育分会2 冶金成人教育分会3 冶金职业技术教育分会4 冶金普通教育分会22 中国化工教育协会(4个)1 职工教育工作委员会2 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委员会3 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4 高校工作委员会23 中国石油教育学会(4个)1 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2 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3 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4 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24 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4个)1 高等教育分会2 中等教育分会3 职工教育分会4 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5 中国电力教育协会(4个)1 电力高等教育委员会2 职业技术教育委员会3 职工培训委员会4 电力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26 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6个)1 人机工程专业委员会2 认知工效学专业委员会3 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4 管理工效学专业委员会5 安全与环境工效学专业委员会6 标准化委员会27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8个)1 文理科工作委员会2 工科工作委员会3 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4 医药科工作委员会5 师范类工作委员会6 信息管理委员会7 评估委员会8 德育委员会28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1个)1 纳米科学技术分会29 中国民俗学会(3个)1 农业民俗专业委员会2 城镇民俗保护专业委员会3 茶艺研究专业委员会30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6个)1 游戏与玩具专业委员会2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3 学前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4 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5 学前教育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6 学前教育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31 中国新闻史学会(3个)1 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2 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3 网络传播史研究委员会32 中国写作学会(2个)1 青少年写作研究专业委员会2 公文写作专业委员会33 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2个)1 课程与教材建设委员会2 师范教育分会34 中国电子教育学会(6个)1 高等教育分会2 继续教育分会3 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分会4 后勤管理分会5 职业技术教育分会6 毕业生就业研究分会35 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5个)1 文科专业委员会2 财经管理信息专业委员会3 师范专业委员会4 医学专业委员会5 高职高专专业委员会36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1个)1 满铁资料研究分会37 中国韵文学会(4个)1 诗学专业委员会2 词学专业委员会3 曲学专业委员会4 赋学专业委员会38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8个)1 农村教育专业委员会2 终身教育工作委员会3 教育中介机构工作委员会4 教育财政专业委员会5 教育科研管理专业委员会6 行业教育协作委员会7 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8 改革与发展规划专业委员会39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2个)1 策划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 专业人才教育工作部1 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40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2个)2 培训教育专业委员会。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试行)(2011年3月25日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的科学管理,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动群众性教育科研,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双百”方针,深入研究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努力为教育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服务,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第三条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的申报立项,应遵循下述原则:1、与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相一致;2、与本地区、本学科专业领域的实际相结合,坚持正确的研究方向,提倡前瞻性、独创性、有效性;3、有利于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以体现教育科研活动的群众性。
第四条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面向全国择优立项,接受来自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所属分支机构、单位会员、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科研院所及个人会员、广大教育工作者包括学校校长、广大教师的立项申请。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第二章组织第五条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领导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研究工作。
主要职责有:指导秘书处制定并发布科研规划、课题研究规划、指南和管理办法;对重点课题的立项申请进行审议;组织学术咨询和成果鉴定。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第六条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具体负责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管理工作,主要职责有:制定并发布规划、指南和管理办法;受理课题申报;组织开展重点课题和规划课题的立项审批;指导所属分支机构和单位会员对规划课题进行过程管理;审核结题材料;向完成课题研究的课题组颁发结题证书;组织课题成果宣传推广等。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第七条中国教育学会委托分支机构和单位会员依照本办法对相关规划课题实施管理。
分管分支机构和单位会员的主要职责包括:组织本学科专业规划课题评审;负责本学科专业规划课题的日常管理,提供专业指导和学术咨询;组织学术交流、科研成果推广等。
教育学会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会名称为从××教育学会(英文名称:SOCIETY OF EDUCATION,缩写为S0E)。
第二条本会是××省群众性教育学术团体,是中国教育学会和××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团体会员。
本会由分支机构(专业委员会)、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组成,是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第三条本会的宗旨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团结和组织全省有志于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教育工作者,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开展形式多样、专兼群相结合的教育学术活动,研究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繁荣教育科学事业,促进教育改革发展。
第四条本会受××省教育厅、民政厅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本会的驻地在××省××市。
第二章业务范围第六条本会业务范围:(一)开展群众性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和学术交流活动;(二)普及教育科学知识,介绍国内外教育科学研究动向、优秀成果和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开展培训活动;(三)开展调查研究,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分析、信息反馈和咨询意见;(四)组织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成果的鉴定和推广;(五)开展业务咨询、政策咨询和法律咨询;(六)开展教育评价活动;(七)编印有关教育书刊;(八)开展其他有益于教育改革发展和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活动。
第三章会员第七条学会采取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制。
第八条申请成为本会会员,须具备下列条件:(一)自愿加入本会,拥护本会章程;(二)愿意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三)在教育科学研究和实践领域有一定影响。
第九条会员入会的程序:(一)提交入会申请书,个人会员需由本会分支机构、单位会员或一名理事推荐,单位会员需提供申请单位的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等详细材料;(二)单位会员由××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个人会员由××省教育学会秘书处审查批准;(三)由××省教育学会颁发《××省教育学会会员证书》。
中国教育学会分会名单
教育学分会人民教育出版社理论室100009 胡寅生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专业委员会辽宁省教育学院110032 汪锡龄
比较教育分会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100875 李守福
教育史专业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200062 杜成宪
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首都师大《中学语文教学》编辑部100037 陈金明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人民教育出版社小语室100009 崔峦
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系100037 周玉荣
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100009 马执斌
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首都师范大学地理系100037 林培英
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室100009 龚亚夫
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100009 张大昌
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100009 陈宏伯
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100009 张卫国
特殊教育分会北京第一聋哑学校100007 李宏泰
民族教育分会教育部民族司100816 阿不都
教育管理分会北京教育学院100011 卢元锴
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100009 胡美玲
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100009 叶配珉
杨贤江教育思想专业委员会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100088 宋恩荣
教育经济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00875 靳希斌
儿童教育心理学分会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100875 申继亮
中学德育专业委员会北京市教委董柏林
勤工俭学专业委员会
体育专业委员会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100088 李晋裕
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教育部体卫司社100816 杨瑞敏
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教育部100816 姬君式
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100025 李绵璐
工读教育专业委员会朝阳区工读学校100022 谭朴
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天津河西区友谊北路银丰花园2201号300074 靳维贤教育统计与测量分会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100875 孟庆茂
小学自然教学专业委员会人民教育出版社自然室100009 殷志杰
少年儿童校外教育专业委员会团中央100051 高洪
教学仪器设备专业委员会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100080 刘济昌
教育基建专业委员会教育部100816 江百汇
城市教育综合改革专业委员会沈阳市教委综合改革办公室110014 陈宗歧企事业教育分会铁道部教育司100860 许守祜
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专业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00875 张斌贤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专业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100875 柳红
教育督导专业委员会教育部督导办100816 程锦慧
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100036 郑旦华
复式教学专业委员会天津市教科院300191 王德苓
教育理论刊物专业委员会《教育研究》杂志100053 夏宝棠
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杭州大学教育系310028 刘力
基础教育学制专业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100875 陶卫教育情报专业委员会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100816 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