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考点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成果和精髓:第一部分:该考研政治基本知识点概述本部分内容分为六部分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六届六中全会最先提出,党的七大通过党章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并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变现出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凝聚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倡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幽灵雪峰,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族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具体表现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起来。
并且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
具体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问题,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4)关于政策和策略的思想;(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关于党的建设的学说。
(7)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8)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4,简述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5,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简答则只回答前面十条标题)(换为论述,则全文回答)党的十四大报告第一次比较系统的从十个方面概括了邓小平建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936年六届六中首次提出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同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中国
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上升为理论作为文化传播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第一,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问题所凝结的丰硕成果,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第二,在内容上,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又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
第三,在形式上,体现了中国民族特色和民族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民族化.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重要意义 P7-8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旗帜指引前进方向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包含的重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2.科学含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时代背景:战争与革命实践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4.1945年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毛泽东思想的主要贡献:P12
6.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关于新民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理论……
7.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是贯穿于各个组织部
分的活的灵魂。
中国马克思主义第一章必背要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的《论新阶段》的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历史、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2.1945年党的7大历史性贡献是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解析: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3.1997年15大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提出了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划了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
大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解析: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4.20XX年16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把“三个代表”写入党章,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解析:三个代表是指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20XX年17大认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大会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解析: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答题要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
具体的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时代特色。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是什么?答题要点:(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毛泽东思想不是在个别的方面,而是在许多方面以其独特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
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和精髓就是实事求是。
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理论观点。
包含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关于政策和策略;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关于党的建设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除了上面讲的这几个方面外,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3、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涵义是什么?答题要点: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涵义包括三个方面:(1)从理论的形成看,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重点】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2、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原因:1)毛泽东提出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源于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3)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1.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提升为理论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第二节: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1,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2,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3。
进一步阐述:★1主要说明了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系: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渊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二者是一脉相承的;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创造性发展。
★2主要说明了毛泽东思想作为科学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关系:一方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是毛泽东思想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另一方面,毛泽东思想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
★3说明了其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毛泽东个人的作用与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之间的关系: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思想“主要是毛泽东同志的思想”。
党的其他许多领导人都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毛泽东思想”概念表述的过程:王稼祥首次使用(1943)刘少奇正式阐述(1945)中共十二大科学表述(1982)十一届六中全会新的概括(1981)3、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第一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涵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它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广义:是指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狭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本观点和学说的科学体系内涵: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3.中国为什么要马克思主义化①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问题的需要②马克思理论的内在要求③保持党的先进性,完成党的历史使命的客观需要二.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历史进程1.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思想的最早领悟者2.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做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三.马克思质疑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一)毛泽东思想——完成第一次结合,实现第一次飞跃,形成的一个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⑴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历史条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面对的特有的社会环境。
⑵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⑶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的现实需要:近代中国社会的矛盾和革命运动的发展呼唤着新的理论⑷毛泽东思想形成历史源泉:中国传统文化2.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过程(1)毛泽东思想的萌芽:(1921——1927年)基本思想:①比较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基本分清了革命斗争中的敌我友问题;②对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有了较全面的认识,明确指出区分革命性质的关键是领导权问题,无产阶级应当担负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责任③认定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提出了工农联盟的思想;④对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妥协性特点作了初步分析,开始提出了对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方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2、毛泽东思想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①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②把中国革命、建设和革命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③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①提出:萌芽:李大钊最先提出:1938年毛泽东《论新阶段》②全党共识:延安整风第一次飞跃: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③第二次飞跃: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个理论成果(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①指引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指针)。
②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支柱)。
③倡导体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学风)。
二、毛泽东思想1、形成和发展:①背景:帝国主义战争、无产阶级革命、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②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③开始形成: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④走向成熟:遵义会议以后,抗日战争时期⑤继续、发展: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人民民主专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两种矛盾,十大关系③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党指挥枪,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游击战,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④政策和策略理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区别对待、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各个击破,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⑤思想政治工作、文化工作理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⑥党的建设理论:组织上入党思想上入党,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三大作风,两个务必⑦国际战略、外交工作理论: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个世界⑧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理论:解剖麻雀,学会弹钢琴⑨哲学思想:矛盾论,实践论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①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②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③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民族独立主权,依靠自己、争取外援4、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道路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③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邓小平理论①形成和发展:A 时代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B 历史、现实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并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主义事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C 提出命题:1978—1982(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 形成轮廓:1982(十二大)—1987(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本路线E 系统概括:1987(十三大)—1992(十四大)南方谈话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F 明确概念:1997(十五大)科学阐述写入党章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取,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②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③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进程,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4.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5.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看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6.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运用和发展的开始,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的初步结合,表现为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些基本思想:一是比较准确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基本分区了革命斗争中敌我友问题;二是对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明确指出区分革命性质的关键是领导权问题,无产阶级应当担负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责任;三是对中国农民阶级作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认定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提出了工农联盟的思想;四是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作了初步分析,开始提出了对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方针。
7.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是指毛泽东思想已经具有基本的形态,体现在:①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理论部分基本形成,②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即事实就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主要内容基本形成。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
然而,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都曾经提出过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的思想,但在党的幼年时期,对于这个问题还没有形成深刻的、完整的、统一的认识。
党的中央领导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
而就全党来讲,则是在延安整风以后。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他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
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征,即是说,按照中国馆特征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毛泽东只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经历过两次胜利呵两次失败。
特别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应用于中国实际,创建了工民红军,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工民政府,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连续击退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在国民党统治区,也在艰辛的条件下发展了党和其他革命组织,展开了群众革命斗争。
这一切都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结果。
但在这一时期,党对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还不够自觉,特别是由于1931年开始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左”倾错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几乎陷入绝境。
自己根据老师重点提醒整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完)1、马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将马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义基本原理更进一步的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2、马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思,第二次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与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4、毛思发展过程:P135、毛思科学体系包含的内容:P15毛思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6、邓论: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首要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科学体系内容:P247、三个代表:中共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为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之间关系:P318、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完)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和中共思想路线的核心是一致的,实事求是。
2、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实质和核心),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3、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求,就是研究。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的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意义:P524、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含义:在马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完)第一节理论形成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时代特征1、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2、近代中国社会的双半性质,是最基本国情,这一性质,也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性质和矛盾,决定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前提。
2016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考点总结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考点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的《论新阶段》的报告中,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刘少奇在党的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考点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历史和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赋予其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考点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经过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考点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考点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1) 党的十七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2) 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正确选择和伟大创造。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30年来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考点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 含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 重要意义: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
党领导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考点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考点8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 形成和发展的条件: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时代背景是战争与革命,实践基础是我党领导的革命实践。
考点9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提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考点10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毛泽东思想是: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③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提示:(1) 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做出了实事求是的评价,为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
考点1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 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考点1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1)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2) 邓小平理论包含着丰富内容,较鲜明的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
考点1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邓小平理论是:①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③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提示: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考点1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形成和发展的条件:①时代背景是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②实践根据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③现实依据是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④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考点1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2) 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考点1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①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③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提示: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考点17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现实基础是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重要借鉴是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
考点18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考点19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①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②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重大战略思想,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提示: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凯程教育: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在考研准备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尤其对于跨专业考生的专业课来说,通过报辅导班来弥补自己复习的不足,可以大大提高复习效率,节省复习时间,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辅导班,或许能帮你找到适合你的辅导班。
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考察辅导班的首要因素,考生可以针对辅导名师的辅导年限、辅导经验、历年辅导效果、学员评价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询问往届学长然后选择。
判断师资力量关键在于综合实力,因为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由一、两个教师包到底的,是一批教师配合的结果。
还要深入了解教师的学术背景、资料著述成就、辅导成就等。
凯程考研名师云集,李海洋、张鑫教授、方浩教授、卢营教授、孙浩教授等一大批名师在凯程授课。
而有的机构只是很普通的老师授课,对知识点把握和命题方向,欠缺火候。
对该专业有辅导历史:必须对该专业深刻理解,才能深入辅导学员考取该校。
在考研辅导班中,从来见过如此辉煌的成绩:凯程教育拿下2015五道口金融学院状元,考取五道口15人,清华经管金融硕士10人,人大金融硕士15个,中财和贸大金融硕士合计20人,北师大教育学7人,会计硕士保录班考取30人,翻译硕士接近20人,中传状元王园璐、郑家威都是来自凯程,法学方面,凯程在人大、北大、贸大、政法、武汉大学、公安大学等院校斩获多个法学和法硕状元,更多专业成绩请查看凯程网站。
在凯程官方网站的光荣榜,成功学员经验谈视频特别多,都是凯程战绩的最好证明。
对于如此高的成绩,凯程集训营班主任邢老师说,凯程如此优异的成绩,是与我们凯程严格的管理,全方位的辅导是分不开的,很多学生本科都不是名校,某些学生来自二本三本甚至不知名的院校,还有很多是工作了多年才回来考的,大多数是跨专业考研,他们的难度大,竞争激烈,没有严格的训练和同学们的刻苦学习,是很难达到优异的成绩。
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和凯程老师详细沟通一下就清楚了。
建校历史:机构成立的历史也是一个参考因素,历史越久,积累的人脉资源更多。
例如,凯程教育已经成立10年(2005年),一直以来专注于考研,成功率一直遥遥领先,同学们有兴趣可以联系一下他们在线老师或者电话。
有没有实体学校校区:有些机构比较小,就是一个在写字楼里上课,自习,这种环境是不太好的,一个优秀的机构必须是在教学环境,大学校园这样环境。
凯程有自己的学习校区,有吃住学一体化教学环境,独立卫浴、空调、暖气齐全,这也是一个考研机构实力的体现。
此外,最好还要看一下他们的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