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管理之项目二商品在库作业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28
入库作业什么是入库作业入库作业是指仓储部门按照存货方的要求合理组织人力、物力等资源,按照入库作业程序,认真履行入库作业各环节的职责,及时完成入库任务的工作过程。
入库的基本作业流程,参见下图:[1][编辑]入库作业的影响因素[1]影响入库作业的因素:1、货品供应商及货物运输方式。
2、商品种类、特性与数量。
3、入库作业的组织管理情况。
根据不同的管理策略、货物属性、数量以及现有库存情况,自动设定货物堆码位置、货物堆码顺序建议,从而有效地利用现有仓库容量,提高作业效率。
[编辑]入库作业的内容商品入库作业的整个过程包括商品接运、商品入库验收、办理入库交接手续等一系列业务活动。
1、商品接运商品接运是指仓库对于通过铁路、水运、公路、航空等方式运达的商品,进行接收和提取的工作。
接运的主要任务是准确、齐备、安全地提取和接受商品,为入库验收和检查作准备。
接运的方式主要有:车站码头提货,铁路专用线接车,自动提货和库内提货。
2、商品入库的验收商品的入库验收,要进行数量点收和质量检验。
数量点收,主要是根据商品入库凭证清点商品数量,检查商品包装是否完整,数量是否与凭证相符。
质量检验,主要是按照质量规定标准,检查商品的质量、规格和等级是否与标准符合,对于技术性强,需要用仪器测定分析的商品,须有专职技术人员进行。
3、办理入库手续入库手续主要是指交货单位与库管员之间所办理的交接工作。
其中包括:商品的检查核对,事故的分析、判定,双方认定,在交库单上签字。
仓库一面给交货单位签发接收入库凭证,并将凭证交给会计、统计入帐、登记;一面安排仓位,提出保管要求。
[编辑]参考文献1. ↑ 1.0 1.1梁军.《仓储管理实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1。
仓储作业管理之出入库作业流程仓储作业管理之出/入库作业流程仓储2010-04-28 17:21:05 阅读9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入库作业流程 ?(一)程序。
商品入库一般经过?验单、接货、卸载、分类、商品点验、签发入库凭证、商品入库堆码、登记入账、立卡、建档等流程。
1.编制入库作业计划。
其根据仓储保管合同和商品供货合同来编制商品入库数量和入库时间进度的计划。
主要包括:品名、种类、规格、数量、入库日期、所需仓库容量、仓储保管条件等。
仓库计划工作人员对各入库作业计划进行分析,再编制具体的入库工作进度计划。
2.入库前的准备。
1)储位准备。
据预计到货的商品特性、体积、质量、数量、到货时间等信息,结合商品分区、分类、储位管理的要求,预计储位,预先确定商品的拣货场所和储存位置。
2)人员准备。
据商品的入库时间和到货数量、预计并按排好接运、卸货、检验、搬运货物的工作人员。
3)设备准备。
据到货的包装、重量、体积、数量等确定、检验、计量、卸货、搬运的方法,准备好相应工具设备,安排卸货站台、空间 3.单据核对 4.初步检查验收。
包括:数量、包装、外观检查,包装有无破损、水湿、渗漏、污染等异常,出现异常时,可打开包装详细检查,有无短缺、破损、变质等 5.办理交接手续 6.商品验收(质量)。
商品内包装、理化指标、物理特征、发现问题填写质量报告表 7.信息处理验收确定之后,填写验收记录表,并将有关入库信息及时准确输入管理信息系统,更新库存商品有关数据。
(二)入库作业原则目的:及时‘安全、准确地组织货物入库。
原则:集中作业、保持顺畅、合理安排。
(三 .影响入库作业的因素 1.供应商的送货方式: 1)每天平均及最多送货的供应商数量 2)送货到达的高峰时间 3)撞车方式 4)中转运输的转运方式 5)送货车型及数量6)每台车平均卸货时间 2.商品的种类、特性、数量每天平均送达商品的品种数、尺寸及重量、包装形态、保质期、装卸搬运方式 3.人力资源。
第3章仓储作业管理第一节入库业务管理一、入库前的准备☐熟悉入库物品☐掌握仓库库场情况☐制定仓储计划☐妥善安排仓库货位☐准备货位☐准备苫垫材料及作业用具☐验收准备☐装卸搬运工艺设定☐文件单证准备二、存货量的确定(1)确定单位仓容定额单位仓容定额通过库场单位面积技术定额(用p 库表示)和物品单位面积堆存定额(用p货表示)两个指标来确定。
(2)货位存货重量计算货位存货重量是计算所选用的货位能堆存拟安排物品的总重量,即货位的存货能力(用q表示).(3)仓库储存能力计算仓库储存能力(用q表示)是指某一仓库或整个库区对特定物品的存放能力。
三、接运作业1、车站、码头提货的注意事项了解物品的基本情况提货前的准备工作提货时的检查提货后的注意事项到库后的工作2、专用线到货接车的注意事项(1)接到专用线到货通知后,应立即确定卸货货位,力求缩短场内搬运距离;组织好卸车所需的机械、人员以及有关资料,做好卸车准备。
(2)车皮到达后,引导对位,进行检查.(3)卸车时要注意为验收和入库保管提供便利条件,分清车号、品名、规格,不混不乱;保证包装完好,不碰坏,不压伤,更不得自行打开包装(4)编制卸车记录,记明卸车货物规格、数量,连同有关证件和资料,尽快与保管员办好内部交接手续。
3。
仓库自行接货注意事项(1)仓库接受货主委托直接到供货单位提货时,应将这种接货与检验工作结合起来同时进行。
(2)仓库应根据提货通知,了解所提物品的性能、规格、数量,准备好提货所需的机械、工具、人员,配备保管员在供方当场检验质量、清点数量,并做好验收记录,接货与验收合并一次完成。
4。
库内接货的注意事项存货单位或供货单位将物品直接接运送到仓库储存时,应由保管员或验收员直接与送货人员办理交接手续,当面验收并做好记录。
若有差错,应填写记录,由送货人员签字证明,据此向有关部门提出索赔。
四、货物入库验收1.为什么进行商品的验收?①从结束其生产过程到进入仓库前,经过一系列储运环节,质量和数量可能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②各类商品出厂检验时,有时会出现错检或漏检的情况,使一些不合格商品按合格商品交货2。
《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习题集及答案项目一仓库的规划与布局一、填空题1.“仓”即 ____ 的总称,可以是房屋建筑、洞穴、大型容器或特定的场地等,具有存放和保护物品的功能。
“储”______ ,具有收存、保管、交付使用的意思。
2.仓储的基本功能有:______ 、 ____ 、 ___ 。
3.按仓储对象来划分,仓储可分为:_____ 、____ 。
4.存储人将特定的物品交给保管人进行保管,到期保管人将原物交还给存货人,保管物所有权不发生变化,这种仓储属于______ 。
5.仓储机构为了充分利用所具有的仓储资源,提供高效的仓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的过程是______ 。
6.仓储管理的基本内容有:____ 、 __ 、 ___ 、___ 、___ 、___ 、___ 、。
7.仓储管理的基本原则有____ 、 ____ 、 ___ 。
8.仓库选址策略有___ 、 ___ 、 ____ 。
9.按货物存取形式来分,自动化立体仓库可分:____ 、____ 、 ___ 。
10.仓库货垛平面布局的形式可以概括为垂直式和倾斜式。
垂直式货垛平面布局的形式又可分为:_____ 、 ___ 、 ____ 。
二、单选题1.()仓储是仓储经营人以其拥有的仓储设备,向社会提供商业性仓储服务的仓储行为。
A.企业自营仓储B.商业营业仓储C.公共仓储D.战略储备仓储2.保管人在接受保管物的所有权,保管人在仓储期间有权对仓储物行使所有权。
在仓储期满,保管人只要将相同种类和数量的替代物交还给委托人即可,这种仓储是()。
A.保管式仓储B.加工式仓储C.消费式仓储D.存储功能仓储3.具有进出量大,货物存期短,注重货物的周转作业效率和周转率的特点,衔A.存储功能仓储B.物流中心仓储C.配送中心仓储D.运输转换仓储4. 仓库是保管、( )物品的建筑物和场所的总称。
A.储存B.收藏C.生产D.堆放5. ()是经海关批准,在海关监管下专供存放未办理关税手续而入境或过 境货物的场所。
第三章、商品出入库管理本章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熟悉企业订单处理过程,掌握仓库入库过程和出库过程的关键作业以及管理要点。
第一节、商品出入库过程概述一、现代仓库的作业过程和特点(一)现代仓库的作业过程(1)实物流图3-1 仓库实物流过程(2)信息流实用文档图3-2 仓库信息流过程(二)仓库作业过程的特点(1)作业过程不连续(2)作业量不均衡(3)作业对象复杂(4)作业范围广泛第二节商品入库管理商品入库业务也叫收货业务,它是仓储业务的开始。
商品入库管理,是根据商品入库凭证,在接受入库商品时所进行的卸货、查点、验收、办理入库手续等各项业务活动的计划和组织。
实用文档图3-3 入库步骤图一、货物接运由于货物到达仓库的形式不同,除了一小部分由供货单位直接运到仓库交货外,大部分要经过铁路、公路、航运、空运和短途运输等运输工具转运。
凡经过交通运输部门转运的商品,都必须经过仓库接运后,才能进行入库验收。
因此,货物的接运是入库业务流程的第一道作业环节,也是仓库直接与外部发生的经济联系。
它的主要任务是及时而准确地向交通运输部门提取入库货物,要求手续清楚,责任分明,为仓库验收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因为接运工作是仓库业务活动的开始,如果接收了损坏的或错误的商品,那将直接导致商品出库装运时出现差错。
商品接运是商品入库和保管的前提,接运工作完成的质量直接影响商品的验收和入库后的保管保养。
因此,在接运由交通运输部门(包括铁路)转运的商品时,必须认真检查,分清责任,取得必要的证件,避免将一些在运输过程中或运输前就已经损坏的商品带入仓库,造成验收中责任难分和在保管工作中的困难或损失。
做好商品接运业务管理的主要意义在于,防止把在运输过程中或运输之前已经发生的商品损害和各种差错带入仓库,减少或避免经济损失,为验收和保管保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商品接运的主要方式有:(一)提货实用文档(1)到车站、码头提货这是由外地托运单位委托铁路、水运、民航等运输部门或邮局代运或邮递货物到达本埠车站、码头、民航站、邮局后,仓库依据货物通知单派车提运货物的作业活动。
物流在库管理流程
1. 物品入库
当商品或者其他物资从供应商处送达时,工作人员需要先对物品进行验收,检查规格型号和数量是否与订单相符。
然后,将物品信息如品名、规格、数量等录入物流管理系统,生成入库单。
,将物品送至指定的货架或者库区,并将货位信息标识入库单,完成入库作业。
2. 库存管理
系统会实时记录各物品的数量,并根据历史数据自动调整安全库存量。
当某物品库存低于安全库存时,系统会自动生成采购需求单或补货通知,启动补货程序。
此外,工作人员还需要定期进行实物盘点,核对系统记录是否准确。
3. 物品出库
客户下单后,系统会自动拣选指定数目的物品,并打印出库单。
工作人员根据出库单从对应的货位处提货,然后进行包装后送出。
同时,系统会自动减少该物品的库存数量。
4. 库存报表总结
仓库管理人员可以查看各物品日入库出库明细,并由系统自动生成月度、季度库存报表。
这有助于了解库存状况,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调整措施。
以上就是物流在库管理的主要流程,希望能给大家一个整体的了解。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仓储管理实务》实训指导书系部:物流与运输系专业年级:10级物流管理1-4班指导老师:丁立群代湘荣姓名:学号:使用学期: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教务处制前言《仓储管理实务》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同时也被我校首批列为教学作业一体化课程。
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安排,整体上要求该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应将教师理论讲授的部分与学生实际操作的部分要非常巧妙地结合起来,目的就是能够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进一步地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的业务操作当中。
具体到教学各个环节和每堂课的教与学,就是要求学生根据《仓储管理实务实训指导书》的任务,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实训地点、利用国家现代物流实训基地的各种资源等,一一完成4个实训项目。
本实训指导书设立的项目之间存在业务操作流程的关系,因此,分项目的实施是有时间顺序,请同学们在实训当中注意,另外,项目下分别设立了几个任务,任务就是要求同学们完成并提交的。
为了让本课程的实训任务更具有实操性和实用价值,内容编写突出“知识简练实用、技能训练深入、实训贴近企业”的特点。
我们在书中拟定并给出了一些资料供同学们参考,其中的背景资料的已经给出,完成任务的技术路线由同学们自定。
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各小组之间(以班级为整体,将学生平均划分为几个小组)就同样的问题展开讨论学习,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路径的选择不同,会引发同学们不同的思维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并深刻思考,从而提高同学们在WMS系统操作、叉车操作技术、堆码技术等方面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丁立群2011.10项目一:仓储与配送中心认知实训任务一:仓储企业设施设备认知任务二:认知仓储企业平面布局任务三:初识WMS系统【技能训练目的】通过对认识仓储设施设备,熟悉仓储日常作业,通过在实训基地的认知实训,了解各种仓储设施设备的正常运作情况,正确操作方法及不合理操作的的常见表现形式,初步认识WMS系统,清楚影响仓储设备正常运转的含义及影响因素,掌握基础设施设备的操作规范。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介绍仓储业务流程及仓储操作和管理技能,在对学生物流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和物流职业素养养成方面起主要支撑作用,主要通过组织货物的仓储业务,培养学生的基本的仓储业务操作能力,提升学生仓储业务组织管理能力,并养成良好的服务、安全、成本及诚信意识。
前导课程为《物流学概论》、《商品知识与养护技术》。
后续课程有《供应链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物流运输管理》等。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以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本专业共同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仓储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要求,确定本课程的项目模块和课程内容。
按照商品入库作业、商品在库管理、商品出库(配送)作业等具体实践过程安排学习项目,使学生掌握仓储作业的基本操作要领.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思想,将本课程项目模块下的教学活动又分解设计成若干任务,以任务为单位组织教学,并以仓储作业为载体,按物流活动的要求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掌握仓储作业技能的同时,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60学时。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熟悉仓库内部岗位设置,掌握仓储的主要功能,熟悉各种常见仓库的特点;熟悉仓库的选址过程,掌握仓库布局的原则,熟悉常用的仓储设备,掌握仓库的货位编号方法和储位分配方式。
掌握仓储业务招投标的过程,掌握仓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发生违约的处理方式,掌握仓储合同的格式与主要条款;掌握入库作业流程,熟悉货物入库准备的工作内容,掌握入库验收的基本要求和验收项目,熟悉入库所需的各种单据;掌握货物堆码苫垫方法和作业要求,熟悉不同货物存储的温湿度要求,掌握温湿度调节方法,掌握仓库货物盘点方法,掌握库存货物分类保管方法,掌握仓库安全管理及5S管理内容和目标;掌握冷藏货物、高分子商品、金属材料、危险货物的储存环境及作业要求;掌握储存仓库物品的出库流程;熟悉仓储成本的构成和控制方法,掌握仓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二)技能目标能够熟练分析仓储的功能和仓库内部岗位职责及工作内容;能够对现有仓库选址、仓库布局及仓库设施配置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能够完成货位编号和将储位合理分配;熟练使用仓储常用设备并进行维护;能够设计简单的客户招投标过程,能够独立进行仓储合同谈判与拟订;能够顺利完成货物的入库准备、入库验收和入库制表工作;能够根据货物特点正确地完成货物的堆码和苫垫工作,调节其储存的温湿度环境,完成定期盘点工作,并对货物进行分类保管,能够做好日常的仓库安全管理和5S管理;能够根据冷藏货物、危险货物对储存环境及作业的特殊要求完成其养护工作;能够完成储存仓库的物品出库工作;能够对仓储成本构成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成本的方法,能够对仓储绩效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并给予评价;(三)素质目标培养同学同事之间的沟通能力加强实训教学中工作指令的工作执行力增强同学们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加强基层工作岗位的班组管理能力的培养树立安全操作,环保意识增强工作责任意识三、课程的主要内容与要求四、实施建议(一)教材编写建议1、打破传统的学科教材模式,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教材编写.2、校企联合编写适合工学结合的教材,教材编写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为目标,注重能力本位的原则,力求突出“理论够用、重在实操"和“简单明了、方便实用”的特色,内容应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针对性,编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操作和管理实践能力、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为企业所欢迎的高技能应用性仓储管理经营和操作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