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版新高考选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2讲水循环

2021版新高考选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2讲水循环

2021版新高考选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2讲水循环
2021版新高考选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2讲水循环

第12 讲水循环

1.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

(1)水体存在有三种类型: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陆地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 的关

系。

(2)由图甲可知,存在相互补给关系的水体是河流水与湖泊水、河流水与地下水、湖泊 水与

地下水。

(3) 结合图甲及所学知识,说明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雪融 水、

地下水、湖泊水。

(4) 图乙中左图表示丰水 (填“丰水”或“枯水” )期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 流水补给地下水。

(5) 图乙中右图表示枯水 (填“丰水”或“枯水” )期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 下水补给河流水。

(6)各类水体的相互补给状况取决于水位高低和流量大小的动态变化。 2.自然界的水循环

(1) 主要环节:①⑧蒸发,②④降水,③水汽输送,⑤地表径流,⑥地下径流,⑦下渗,

⑨蒸腾。

(2) 图中表示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有①③④⑤⑥⑦,表示海上内循环的环节有①②,表示 陆地

内循环的环节有④⑧⑨。 (填序号

)

此时河

此时地

(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此诗句中体现了水循环的降水、地表径流

环节。

(4)人类活动对⑤ (填序号)环节影响最大,主要表现:改变时间分配规律——修建水库,改变空间分布规律——跨流域调水。

(5)简要说明水循环的意义

①“维持” ——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②“缓解” ——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联系” ——海陆间的主要纽带。

④“塑造” ——地表形态。

微点1 水循环的动力和根本原因

驱动水循环的动力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水的重力能,水循环的根本原因是水的三态变化。

微点2 内、外流区的水循环

外流区域发生海陆间循环,又存在陆地内循环,但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内流区域以陆地

内循环为主。

微点3 水循环类型的判定一看发生的领域:位于海洋上、陆地上还是海洋与陆地之间。

二看水循环的环节: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最多,陆地内循环比海上内循环多了植物蒸腾这一环节。

三看参与水量的多少:海上内循环参与水量最多,陆地内循环参与水量最少。

微点4 受人类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

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主要表现为改变时间分配规律——修建

水库;改变空间分布规律——跨流域调水。

微点5 人类活动对下渗环节的影响

人类活动主要通过对地表的改造影响下渗,这其中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

(1)有利方面包括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坡地改梯田、翻耕土壤以及植树造林等均可增加下

渗量。

(2)不利方面主要是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破坏地表植被的行为,使水分下渗量减少。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高考四川卷 )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

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 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 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 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回答 1~2 题。

1.河流的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 地形和地质等条件存在差异, 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 具体比较如下:

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 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 变化示意图

雨水补给

降水量的多少、

普遍,尤以东部

多雨季节

季节和年际变化

季风区最为典型

1.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 ) A .湖泊水 B .地下水 C .冰雪融水

D .沼泽水

2.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 A .地表风沙少 C .树上柑橘红

【 图解思路 】

)

B .山麓青青草 D .草场牦牛跑

尝试解答 】 1.C 2.B

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 3 题。

季节性积雪融水

给春季

气温高低、积雪

储量、地形状况

东北地区

永久性积雪和冰

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

太阳辐射、气温

变化、积雪和冰

川储量

西北和青藏高原

地区

湖泊水补给全年湖泊水位与河流

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

地下水补给全年地下水位与河流

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

2.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方法

依据河流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条件判断

补给汛期分布

湿润区降水

取决于降水的季

节变化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季风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干旱区季节性积雪融水春季温带大

陆性

气候区

温带、亚寒带等冬季有降

雪的地区:我国东北、俄永久性冰川融水夏季(主要)

河流发源于高大山体,山

海拔高于当地雪线

(2)依据径流变化过程判断

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量与降水变化一致;冰川融水补给取决于气温,径流高峰在夏季;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平稳;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变化较小;春季有明显汛期的河流则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2020 南·昌二中月考)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域平均各月每旬降雨量、降雪量、融雪量及融冰

1.该河流汛期较长,主要原因是( )

A.植被覆盖好,有利于下渗

B.融雪时间长,补给水量多

C.降雨总量大,持续时间长

D.补给类型多样,时间错开

2.下列对该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广布

B.植被根系发达

C.夏秋季节多沙尘暴

D.土壤有机质丰富

3.影响该河流域降水季节差异的因素是( )

A .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流域降雨少,降雪时间长,融雪补给河流时间长,说明该

地低温时间长,可能是因为其纬度高或海拔高。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

没有冰川分布,而该河流有融冰补给,应是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该地区

植被覆盖率低;随着气温回升,3~6 月融雪量较大,7~9 月有冰川融水补给,且此期间还有降雨补给,降雨、融雪、融冰多种方式错开补给该河流,所以河流的汛期较长。第 2 题,西北地区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较少,植被多为根系发达、地表部分矮小的植被,土壤比较贫瘠,A、D 错误,B正确;西北地区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春季降水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主要为盛行西风挟带来的水汽形成的

,C 错误。第3题,该河流域

,A 正确。

,回答4~5 题。

A .流向东北C.汛期较长B.水能丰富

B .海陆位置

C.地形分布

,有季节性积雪,但答案:1.D 2.B 3.A

4.若图中有河

流,

则该河流(

D .为地下河

5.图示时期最有可能是(

A.1月B.4月

C

.7 月D.11 月

解析:第4题,图中西侧的等高线弯曲部位凸向高值区,说明该位置为河谷,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A 正确;根据等潜水位线的分布规律可知,该地河流水补给潜水,不可能为地下河,D错误;由图可知该地的等高线数值较小且分布较为稀疏,水能资源并不丰富,B 错误;该地位于华北地区,降水集中,雨季较短,汛期较短,C错误。第5题,由图分析可知,此时河流水补给潜水,说明此时河流处于丰水期。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7、8 月降

水较多,河流处于丰水期,C 正确。

答案:4.A 5.C

水循环

(2018 ·高考全国卷Ⅲ)贝加尔湖(如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 千米。据此回答第1 题。

1.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 .湖面蒸发弱

B .湖泊面积大

C.湖水盐度低 D .湖水深度大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D

(2017 高·考全国卷Ⅰ )如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回答2~4 题。

2.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 000毫米B.约为2 000 毫米C.约为210 毫米D.远小于210 毫米3.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

A .坡面

B .洪积扇

C.河谷 D .湖盆

4.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 A.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

【图解思路】

5.(2018 高·考全国卷Ⅲ)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题。

1991 年博茨瓦纳在索瓦(如图)建立纯碱厂,采盐沼地下卤水,入蒸发池,再用蒸发后的浓缩卤水生产纯碱。纯碱产品主要销往南非。近年来,由于采取环保新工艺和来自美国产品

尝试解答】 2.C 3.A 4.B

的竞

争,

指出索瓦附近利于卤水蒸发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尝试解答】地形:位于(南非)高原上的低洼(盆)地,地表平坦。

气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季)干季长,高温少雨,光照强,蒸发旺盛。

1.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自然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影响因素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

植被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地质条件(土壤质地)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

流量

蒸发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

人类活动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5)影响下渗的因素

图解思路】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

风带(信风带、西风带)

海洋上空的水汽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陆地

(3)影响降水的因素

2.下列关于流域水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6)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 地貌 ),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流众多,储存有大量的地下水。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人类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 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2) 影响地下径流

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 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 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等。

(3) 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等。

(4) 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5) 影响下渗,如城市地面的硬化、植被的破坏、植树造林等措施都会影响地表水的下

渗。

(2020 西·安名校联考 )流域水平衡包括大气水平衡、 地表水平衡两个方面 ,分别对应着两 个

抽象的水库 ,即“ 大气水库 ” 和 “地表水库

” 。下图是某流域水平衡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2 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 A .跨流域调水、蒸发、降水、水汽输入 B .水汽输入、降水、蒸发、跨流域调水 C .跨流域调水、降水、蒸发、水汽输入 D .水汽输入、蒸发、降水、跨流域调水 A .跨流域调水减少了地表水库的水量 B .植被的变化对流域水平衡有影响

(岩溶

(1) 改变地表径流 最主要的影响方式

C.地表水库只包括河流水和湖泊水

D.大气水库的水只来源于植物蒸腾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①是进入地表水库的水体,且从流域外输入,应为跨流域调水;

② 是直接从大气水库进入地表水库的水体,为降水;③是由地表水库进入大气水库中的水体,为蒸发;④是从流域外进入大气水库中的水体,为水汽输入。第2 题,跨流域调水影响地表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对输入地区来说,可增加地表水库的水量;植物会影响地表水的下渗,可通过蒸腾作用影响流域的蒸发量;地表水库包括所有地表水资源,即湖泊、河流、沼泽等地表水体;大气水库的水来自地表水蒸发、植物蒸腾和其他区域水汽的输入。

答案:1.C 2.B

(2020 青·岛模拟)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沙漠中的沙丘顶部多流沙,植被较少,而沙丘底部植被相对丰富。夏季炎热,

冬季寒冷,年降水量70~150 mm,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年蒸发量2 000 mm 以上,冬季一般有20~30 cm 深的稳定积雪覆盖。下图为沙漠中某沙丘剖面图。据此回答3~4题。

3.沙丘土壤水分最丰富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秋季 D .冬季

4.沙丘1~2 m 深的土层土壤水分含量总体变化规律是( )

A.坡顶>坡中>坡脚B.坡顶>坡脚>坡中

C.坡脚>坡中>坡顶D.坡中>坡脚>坡顶

解析:第3题,该地夏秋气温高而蒸发强,不易储存水分;冬季气温低,积雪融化量少而水分少;春季积雪融化而土壤水分最丰富。第4 题,坡顶地势高、多流沙,水分不易存留则土层土壤水分含量最少;坡中有坡顶积雪融水、山地降水,植被涵养水源作用使部分地表径流下渗,转化为地下水储存在土壤中;坡脚地势低平,土层较厚而储水能力强,加之有坡顶、坡中土壤水流入,以及地表径流下渗,使其土壤含水量最大。

答案:3.A 4.C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反映了河流流量的大小及变化 ,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

节变化; 从曲线高峰区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 长短。

判读内容 读纵横坐标

读流量过程图,分析

水文特征

读流量分布、大 小,判断补给类型

分析解决问题

般横坐标表示时间变化, 纵坐标反映数值特征 (高低、 变化幅度以及

极值出现的时间 )。上面甲、乙两图中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甲图中纵坐 标为河流流量与降水量,乙图中纵坐标为河流流量与气温

(1)阅读图中流量过程曲线,依据纵坐标中的流量

数值 值 )推断河流全年流量 (或多年平均流量 )

(绝对值或相对

(2)分析图中流量过程曲线的变化幅度,确定河流流量的枯水期、丰水

期 (或枯水年、丰水年 )的时间段、丰水期和枯水期流量的差值大小; 是否有断流,断流出现在哪几个月份等,说明河流流量年内季节变化 规律 (或流量年际变化规律 )。

如上图, 甲河流量较大, 汛期出现在 4- 7月份, 冬季是枯水期; 乙河 流量较小,气温越高,流量越大,冬季出现断流

(1)汛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出现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

给, 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

(2)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雪融水补给。 (3)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

节性 积雪融水补给。

(4)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气温

低,冰 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5)曲线变化和缓,多是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

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

如上图,甲河流量与降水量的对应关系明显,说明以雨水补给为主;

乙河流量与气温的对应关系明显,说明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图分别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 (图 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 ) A .河道淤积 B .河谷变宽 C .湖泊分流 D .湖水补给量减小

【 判读流程 】

第一步 , 读流量变化曲线 , 分析水文特征。

从图 b 中可知, 甲水文站流量大, 且洪峰较乙水文站早, 结合图

a

中流向可知暴雨可能 出现在图 a 中的④地。

第二步 , 据流量变化特征 , 分析影响流量变化的因素。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值小于甲水文站, 结合图 a 可知湖泊位于乙水文站上游, 对乙水文站 流量有调节作用。

尝试解答 】 (1)D (2)C

(2020 长·春质检 )读我国新疆某河流连续两日的流量变化图 ,回答 1~2 题。

A .大气降水

B .冰川积雪融水

C .季节性积雪融水

D .地下水

2.关于该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有明显冬汛 B .流量大 C .无明显汛期

D .有断流现象

解析:第1题,图中河流位于我国新疆 ,流量较小 ,有明显的昼夜变化 ,可判断出该河 流量受气温的日变化影响明显 ,故补给形式为冰川积雪融水。 第 2 题,结合上题答案 ,图中 河流流量小 ,以冰川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可推测该河流在冬季由于气温低 ,会出现断流现象。

答案: 1.B 2.D

(2020 ·合肥模拟 )下图中 ,甲为某地水系略图 ,乙为 A 、B 两水文站的年内径流量季节变

3.图中 A 、B 两水文站所在地区可能位于 ( )

①中国南方 ②智利中部 ③法国南部 ④英国南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从甲图中可判断 ( )

A .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B .7 月沙洲的面积最大

C .7 月河流的输沙量最小

D .7月 M 处河流自东向西流

1.该河主要补给形式是 ( 化图。读图回答

解析:第3题,从乙图中可看出河流流量最大月份为7月,我国南方夏季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故该地可能位于我国南方;智利位于南半球,中部是地中海气候,7 月是其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①②正确;法国南部是地中海气候,7 月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英国南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河流径流季节变化较小,③④错误。第4题,从乙图中可看出A 点径流季节变化较B平稳,说明

A 点位于湖泊下游,受湖泊调节作用,径流季节变化较小,可判断出河流自

B 流向A,也就是由东南流向西北;7 月河流径流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输水量大,沙洲面积最小;7 月为河流丰水期,河流水补给湖泊水,M 处河流自东向西流,D 正确。

答案:3.A 4.D

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类

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描述

分析角度答题模板

河流

水文

特征

流量流量大(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小)

水位水位高(低),水位的季节变化大(小)

流速流速快(慢)

汛期汛期长(短),汛期出现在夏季(其他季节),汛期出现在×

月至×月

结冰期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结冰期为×月至×月

凌汛有(无)凌汛

角度二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成因分析

角度三两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差异比较

角度

含沙量

含沙量大(小)

长度河流长度大(河流短小)

流域面积流域面积大(小)

河流流向向西向东(其他方向)流,先向东后折向南

落差落差大(小)

水系形态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放射状水系,树枝状水系,格子状水系

支流支流多(少)

河道特征河道宽(窄)、深(浅)、平直(弯曲)(高考天津卷)读图,回答下题。

据图1、图2 中的信息,概括出B 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请答出三项。

套用模板】

模板答题要点要点获取依据及生成

流量、汛期、水位

含沙量

图1→盆地地形、地形平坦、森林覆盖率高、水流平

缓、含沙量较小

水能图1→盆地地形较平坦,水流缓慢→水能资源不丰富

尝试解答】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水位季节变化较小;含沙量较小;流速较缓;汛

期较长。

1.根据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海拔130 m)气候统计图和河流水位

年变化图。

简述甲地河流水位特征并分析成因。

解析:注意图中信息的判读与题目之间的联系。图2 中河流的水位数据是分析甲地河流水位特征的关键之处,对信息提取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可从水位高低、高低水位出现的时间加以分析。在分析原因时要从该地的气候特征、该地所处的位置等方面考虑。

答案:特征:全年水位高(全年水位在3 m以上);高水位在冬季(6 月至7 月),低水位在夏季(12 月至次年1 月);水位年内变化较为和缓。

成因:降水量丰富;河流的上游有大面积沼泽,滞留径流使高水位比多雨季节推迟数月;调节径流使水位变化和缓。

2.(2020·安阳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朱巴河是索马里主要河流,全长1 659 km,流域面积76.6万km2,干流下游河段水量

逐渐减少,卢格以下河段出现部分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现象。下图是朱巴河流域示意图。

(1)描述朱巴河的水系特征。

(2)分析朱巴河干流下游河段水量逐渐减少的自然原因。

(3)说明朱巴河卢格以下河段部分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原因。

解析:(1)结合图示信息分析即可。(2)可从河流补给减少和支出增加角度分析。(3)运用“地上河”知识分析,即自然原因是“ 泥沙+堆积” 。

答案:(1)总体自(西)北向(东)南流;流程长;流域面积大;上游支流多,中下游支流少;河流上游落差大;等等。

(2)下游流域由热带草原气候向热带沙漠气候过渡,降水逐渐减少;蒸发旺盛,下渗增加;下游部分河段出现地上河现象,无支流汇入。

(3)上游山区落差较大,水蚀作用强,河流携带大量沙石;卢格以下部分河段地形平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沉积,河床抬升;在人为筑堤束水情况下导致河床高出两岸地面。

一、选择题

(2020 济·宁一模)某课题组为研究福建南部地区坡耕地不同利用方式的水土保持效果,选取当地某径流小区开展实验研究,根据当地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分别设置3 个实验组(1) 实验组Ⅰ :顺坡种植百喜草(多深长根系),植被盖度(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的面积占样方面积的比率)约95%;(2)实验组Ⅱ:顺坡种植大叶相思,植被盖度约75%;(3) 对照组:顺坡裸地,每年适时除草。该实验以每次降雨过程为单位,监测某年5 月和8 月多场降雨过程得出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据此回答1~2 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