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_用估算解决问题1
- 格式:ppt
- 大小:3.51 MB
- 文档页数:27
运用估算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29页例8、例9和练习六。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口算。
3分钟计时,学生在口算卡上完成20道口算题。
2、计算。
c O m板书下列各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6903 40022 508054284 6903 6000532284 5455(1)集体完成。
(2)指名学生板演。
(3)说一说,各自是怎样计算,如何验算的。
(4)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和指导。
(5)表扬算理清楚,计算正确及有进步的同学。
3、计算比赛二、探究新知1、学习教材第29页例8.出示主题图。
观察情境图,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问:“大约”是什么意思?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估算的方法。
估算267÷3时,把被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然后应用乘法口诀,估出商是多少。
在这道算式中,可以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300,也可以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几百几十数270,且300和270都是3的倍数。
指名学生板演。
方法一: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300267÷3≈100(元)(300)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100元。
方法二: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几百几十数270267÷3≈90(元)(270)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90元。
2、学习教材第30页例9.出示主题图。
观察情境图,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估算的方法。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用估一估的方法求出18个箱子大约能装下多少个菠萝。
因为18接近20,可以把18看成20,算得20个箱子能装下160个菠萝,182>160,所,18只纸箱肯定装不下182个菠萝;还可以用估一估的方法算出装完这些菠萝至少需要多少个纸箱。
用除法的估算解决问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湖南省汉寿县南岳路小学张翠萍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
、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来思考问题,能根据生活实际情境合理地进行估算,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根据生活实际情境合理地进行估算。
教材分析: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解决问题这一内容,本节课主要讲授例,目标是让学生充分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并关注估算方法的合理性,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法。
估算作为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掌握估算方法是形成估算能力的基础,没有合理有效的估算方法估算能力也无从谈起。
本节课的教学为学习例,灵活运用除法估算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法估算以及乘数是一位数乘法的估算,并能运用这种估算方法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有一定的估算意识,这是学习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必须的基础,但是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这一教学内容有它的特殊性,除法的估算不同于加、减、乘法的估算,被除数与除数不仅要选择接近的整十或整百的数,而且二者还得是倍数关系,这样才能估算出大概的结果。
学生很容易受以前经验的影响,只想到把被除数改写成接近的整十或整百的数,不会想到怎样简便怎样算,而且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估算策略。
这一目标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还需要今后有针对性的练习和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复习旧知。
.课件出示:丽丽一家人也来到了丁玲公园图和问题“海盗船元人,买张票元够吗?”.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看丽莉一家三人也来到了游乐园,他们正准备干什么?谁能把题目完整的读一读。
标题:三年级下数学教案-运用估算解决问题-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估算的意义,知道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估算的意义和作用2. 估算的方法和步骤3. 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估算的意义和作用,估算的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引出估算的概念。
2. 讲解估算的意义和作用解释估算的含义,让学生明白估算是在不知道准确数值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的方法,对数值进行大致的估计。
讲解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知道估算的重要性。
3. 讲解估算的方法和步骤以具体的例子,讲解估算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估算。
4. 操练估算的方法出示一些估算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提高他们的估算能力。
5. 总结估算的意义和作用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估算的意义和作用,加深他们的理解。
6. 布置作业出一些估算的题目,让学生回家后进行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够理解估算的意义和作用,是否能够掌握估算的方法和步骤。
2. 检查学生的作业,看他们是否能够正确地进行估算。
六、教学反思1. 通过这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估算的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能够掌握估算的方法和步骤,能够正确地进行估算。
2.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参与,让他们通过提问和练习,加深对估算的理解。
3.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学生的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估算能力。
以上就是我对“三年级下数学教案-运用估算解决问题-人教版”的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估算的方法和步骤补充和说明:估算的方法和步骤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掌握估算技能的关键。
用估算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根据现实的问题情境合理选择估算策略,掌握估算方法,能将三位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数或整十数进行近似计算。
2.通过估算方法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估算在生活实际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估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估算。
教学难点:根据现实情境,合理选择估算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卡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本课的内容是建立在前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与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基础之上的,由于学生没有学过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精算,在本课的估算中,他们还必须将三位数估成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进行计算。
又因为估算本身就是一种开放型的创造性活动,估算的方法灵活多样,因内容而定,因实际情况而变化,往往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而三年级的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的方法都在形成过程中,所以,本课必须加强估算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有章可循,进行合理的估算。
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结合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体会估算的必要性,同时重点突出估算的策略和方法:一是教学用不等式的性质进行估算的策略。
二是教学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估算。
而这也正是本课的重难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问题引入(一)复习旧知1.呈现:P9的主题图,这一所学校的学生正要乘汽车去世博会参观,谁能再次快速地口算出各年级的人数?请学生直接报出答案后,再说一说是怎么算的。
2.学生汇报完毕,教师点击课件:小精灵也算了一算,这个学校的一到三年级来了221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9人。
3.呈现本课P15的主题图中的巨幕影院:他们参观完了世博园,来到了上海球巨幕影院看一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电影。
(二)引入新课1.件呈现P15的主题图,出现三条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阅读与理解: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1)学生汇报: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一到三年级有221人;四到六年级有239人;(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时,教师及时给予引导与肯定,最后引出本课的问题是: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3)让学生讨论解题思路:要想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能不能坐得下的问题,其实就是求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其实就是比较六个年级的学生人数与座位数的大小,所以要先求出六个年级学生的总人数,而后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21+239=3.适时引导,引入新课(1)师:我们还没有学习过三位数加三位数,怎么办?可能有学生说:我会算。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6课时用除法估算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内容。
教材在“阅读与理解”环节,通过提问,突出要让学生关注并理解“大约”的含义,进而明确这里需要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
在“分析与解答”环节,呈现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分析问题,并找到了这个问题的数量关系“每天的住宿费=总钱数入住的天数”,展示了分析问题的思路。
然后,给出两种不同的估算方法和答案。
一种是将267看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数计算;另一种是将267看成与它接近的几百几十数计算。
估算的方法不同,结果不同,体现了用估算解决问题时策略的多样性。
在“回顾与反思”环节,先要求回顾与检验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的合理性,接着让学生应用推理得到精确答案数据的范围,让学生体会到有的估算方法会更精确一些。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用估算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做出推理和判断,学会用估算来解决问题。
1/ 8
2.掌握估算的技巧,使估算的结果符合问题实际又接近准确值。
3.感受估算的独特作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估算的作用,掌握估算技能。
教学难点:
对计算结果进行推理和判断。
教学过程:
2/ 8
1.故事导入。
出示例8情境图:小兰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北
京旅游,他们入住了欢乐宾馆,他们住了三天,
住宿费一共是267元。
提问: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
数学问题?
1.分析与解答。
3/ 8
4/ 8
5/ 8
6/ 8
7/ 8
8/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