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2.34 MB
- 文档页数:18
显微镜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科学仪器,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物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实验中。
为了正确、高效地操作显微镜,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规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显微镜的操作规程,包括调节显微镜、样本准备、对焦调节、镜头转换和显微镜的维护等五个部分。
一、调节显微镜1.1 调节光源:确保光源充足且均匀,避免产生阴影和反射。
1.2 调节目镜:根据个人视力调整目镜的焦距,使图像清晰可见。
1.3 调节工作台:将工作台调至适合观察的高度,保持舒适的姿势。
二、样本准备2.1 准备样本:将待观察的样本制备成适合显微镜观察的薄片或切片。
2.2 固定样本:使用适当的固定剂固定样本,以保持其形状和结构。
2.3 上样本:将固定后的样本放置在显微镜的工作台上,并使用夹具固定。
三、对焦调节3.1 调节粗调节旋钮:用粗调节旋钮将镜头移动至与样本接近的位置。
3.2 调节细调节旋钮:用细调节旋钮微调镜头,使样本的细节清晰可见。
3.3 使用油镜:对于高倍镜观察,可以使用油镜将样本与镜头更好地接触,提高清晰度。
四、镜头转换4.1 使用低倍镜:在开始观察时,使用低倍镜来定位样本和大致观察结构。
4.2 使用高倍镜:在对样本细节进行观察时,切换到高倍镜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4.3 使用油镜:对于需要更高放大倍数的观察,可以使用油镜来提高分辨率和清晰度。
五、显微镜的维护5.1 清洁显微镜:使用专用的镜头纸轻轻擦拭显微镜的镜头和其他部分,保持清洁。
5.2 关闭显微镜:在使用完毕后,将光源关闭并轻轻转动镜头,将其归位。
5.3 定期保养:定期检查显微镜的各个部分是否正常工作,如有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
结论:正确操作显微镜是获得准确、清晰图像的关键。
通过遵循本文所述的显微镜操作规程,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和研究工作。
同时,定期维护显微镜也能保证其长期有效使用。
希望本文能对您正确操作显微镜提供帮助。
显微镜的操作规程
1 使用
1.1 接通仪器电源,亮度指示灯亮,表明仪器已经通电。
1.2 调节双筒目镜两目镜出瞳中心距离与观察者瞳孔距相适应,注意应双手握住移动滑板两侧进行调整,切勿用手拉目镜筒,以防止破坏双筒目镜的成像质量。
1.3 转动粗调手轮,当看清标本像的轮廓后,再用微调手轮进行调焦,直至看到最清晰的标本像。
1.4 推动光源亮度调节手柄,调整光源亮度,选择滤色片,并用孔径光栏拨杆调整孔径光栏,即可得到满意的衬度。
1.5 为避免操作不慎碰坏高倍物镜和标本,可选用10×物镜观察标本。
用10×物镜调焦至标本像清晰后,转至高倍物镜,再稍加微调即可。
1.6 当用10×以下物镜观察标本时,应将视场光栏开至最大,配合孔径光栏,以获得最佳的照明。
1.7 使用油镜时,须使物镜与标本上平面间充满杉木油,油中不能有影响观察的小气泡和杂质。
使用完毕应立即用脱脂棉蘸少量二甲苯或乙醚与酒精的混合液将镜头轻轻擦拭干净,以免日久不易清除。
2 维护与保养
为了长期确保仪器的各项技术指标,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应注意仪器的维护与保养。
2.1 仪器应放在干燥阴凉通风无酸碱蒸气的地方。
2.2 所有光学镜头均经校正,特别是物镜,不得自行拆卸,以免影响镜头的成像质量。
2.3 镜头及光学零件表面切勿用手触摸,表面不清洁时,可用擦镜纸擦拭。
必要时可用脱脂棉蘸少量二甲苯轻轻擦拭。
2.4 仪器不使用时,载物台上不应放置过重物体,以防载物台变形。
2.5 仪器不工作时应切断电源,以延长灯泡使用寿命。
并用防尘罩将仪器罩好,防止灰尘沾染。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总结显微镜,这个听起来就有点神秘的家伙,实际上可是我们探索微观世界的好伙伴。
今天就来聊聊,怎么用好这个神器,让你在观察小小细节的时候,也能乐在其中。
1. 显微镜的准备工作1.1 检查设备首先,使用显微镜前,咱们得把设备检查得妥妥的。
你可别小看这一步,像一台机器,常常是细节决定成败。
检查显微镜的镜头、光源和载物台,看看有没有灰尘、污垢啥的。
记得,清洁的时候要小心,不要用力过猛,搞坏了就得不偿失啦。
可以用专门的清洁布,轻轻擦拭镜头,像是在呵护一个小公主。
1.2 准备样品接下来,准备你要观察的样品。
无论是叶片、细胞还是别的啥,切片的时候尽量薄一点,这样光线才能透得过去哦。
咱们可以用显微镜专用的载玻片,把样品放上去,然后再加一片盖玻片,别让它孤单。
记得加的时候要小心,避免气泡,这可是观察的死敌。
2. 调整显微镜2.1 找到合适的光源一切准备就绪后,接下来就要调整显微镜了。
打开光源,调到适合的亮度,别太亮也别太暗,毕竟我们不是在拍电影。
太亮的话,样品的细节看不清,太暗又会让你眼睛受不了,简直是“像在黑暗中摸索”。
可以根据样品的特点来调整,找个“黄金中间”点,嘿嘿。
2.2 选择合适的物镜然后,选择物镜,通常从低倍物镜开始,慢慢放大。
哎呀,这就像剥洋葱,先从外层开始,逐渐深入,等你找到合适的倍数,就能看到那些令人惊叹的细节了。
别急,慢慢来,急不得哦,耐心是发现美的关键。
3. 观察和记录3.1 观察细节当你终于调整好一切,准备观察时,记得要专注。
眼睛盯着镜头,尽量减少外界的干扰。
仔细观察那些你从未见过的微观世界,兴奋的感觉就像打开了一个宝藏。
发现奇妙的细节时,心里那种“哇塞”的感觉真是无与伦比。
3.2 记录观察结果最后,观察完后,别忘了记录你的发现哦!可以画个图或者写点文字,把那些小细节记录下来。
以后回头看时,像是在翻阅一本微观世界的日记,感觉特别有成就感。
记录的同时,也能帮助你整理思路,理清观察的脉络,简直是“两全其美”。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第一课时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说出高倍显微镜的构造、原理和操作步骤要点;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训练归纳对比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参与小组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高倍显微镜的构造和操作步骤;
教学难点:正确规范地使用高倍显微镜;从观察结果比较归纳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三、课型
新授课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距装片距离越近,放大倍数越大。
2、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放大倒置的虚像
物像往哪边偏,载玻片就往哪边移
3、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取镜安放,对光,放置装片,粗调,低倍调清晰物像移中央,换镜,细调,观察。
高中生物实验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教案人教版Ⅰ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及其名称(如以下图)Ⅱ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 取镜和安放1.1 打开镜箱,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取出显微镜。
1.2 把显微镜安放在实验台上(显微镜距实验台边缘7cm左右),略偏左(目的是便于左眼观察物像,右眼看着绘图),然后查看是否安好了目镜和物镜。
2 对光2.1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之间要保持2cm距离)。
2.2 转动遮光器,让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2.3 左眼看着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缓慢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自亮的视野时为止。
3 在低倍镜下观察3.1 把永久装片或永久切片放在载物台上,标本部分要对准通光孔的中心,装片或切片两端用压片夹压住。
3.2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地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装片或切片时为止(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防止物镜碰到装片或切片)。
3.3 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到物像时为止。
3.4 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像时为止。
4 在高倍镜下观察4.1 高倍显微镜的放大区域位于低倍显微镜视野的中心。
所以,先要在低倍镜下把标本中需要进一步放大的部分轻轻地移到视野的中心。
4.2 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功能完好的显微镜,稍微转动细准焦螺旋,就能看到物像。
否那么,像操作低倍镜(3.2)一样。
然后,左眼向目镜内看。
同时使镜筒更缓慢上升,直到看清物像时为止。
如果视野太暗,可以使用反光镜的凹面和使用较大光圈。
5 显微镜的收存实验结束后,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
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并且把显微镜放入镜箱里。
Ⅲ实验二Ⅳ随堂演练1.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正确的方法是〔〕A.两眼睁开,用左眼观察B.两眼睁开,用右眼观察C.闭右眼,用左眼观察D.闭左眼,用右眼观察2.以下关于叶绿体在细胞中的分布,正确的选项是〔〕A.在强光下,叶绿体以其侧面对着光源,以利于接受较多的光B.在弱光下,叶绿体以其较大面对着光源,可以接受更多的光C.在弱光下,叶绿体会较多的聚光在背光一侧D.对于一般的叶片,背光面的细胞中含有较多的叶绿体3.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以下哪些部分不具备流动性〔〕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叶绿体4.以下关于细胞质流动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细胞质流动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现象是细胞中的叶绿体等细胞器也在移动B.细胞质流动方式多样,有沿细胞壁的环形流动,也有管状或线条状细胞质的流动C.活的植物细胞有的细胞质能流动,有的不流动D.细胞质的流动速度,在不同的温度等环境条件下有所不同5.观察黑藻叶的细胞质流动,最正确位置是〔〕A.叶片边缘细胞B.叶片表皮细胞C.保卫细胞D.叶脉处细胞6.以下关于高倍镜的使用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因为藓类的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镜观察B.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高倍镜观察C.换用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7.以下哪种材料不能直接放在载玻片上观察叶绿体的是〔〕A.藓类的叶片B.黄杨横切叶片C.菠菜叶片沾在下表皮上的少数叶肉细胞D.种子植物的叶片8.以下可用于观察叶绿体的材料是〔〕A.洋葱鳞片叶 B.根尖细胞C.青霉菌D.藓叶片9.在高倍显微镜下看到的叶绿体是〔〕A.绿色、棒状B.红色、棒状C.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D.蓝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10.以下细胞中存在有叶绿体的是〔〕A.根尖细胞B.叶片上表皮细胞 C.叶肉细胞D.茎内形成层细胞11.显微镜头盒中的4个镜头。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高倍显微镜,听起来是不是很酷?其实,它是我们观察微观世界的小助手,帮我们看清那些肉眼无法看见的细节。
不过,要想用好这台神奇的仪器,可不是简单的事儿哦!接下来,我就给大家简单梳理一下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一些注意事项,让我们一起“微”观世界,享受这段有趣的旅程吧!1. 准备工作1.1 检查显微镜在动手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检查显微镜的各个部分,确保它们都在正常工作状态。
你可别小看这一步!就像车子需要加油,显微镜也需要“养精蓄锐”。
看看镜头、光源和调焦旋钮有没有问题,确保一切都在最佳状态。
1.2 选择样本接下来,选择你想要观察的样本。
这可以是植物叶子的一小片,或者是水中的微生物。
不管是什么,记得要小心处理哦,别把它弄得稀巴烂了。
就像挑食一样,选个好的样本才能让你看到“美味”的细节。
2. 使用显微镜2.1 放置样本把样本放在载玻片上,然后轻轻盖上盖玻片,记得要避免气泡哦!气泡就像闹钟一样,想让你安静观察,却总是“叮咚叮咚”打扰你。
盖好后,稳稳当当地将载玻片放到显微镜的光路上。
2.2 调节光源接下来,调节显微镜的光源,确保光线适中。
太亮会刺眼,太暗则看不清楚,正好是一道“火锅”题,调得恰到好处才行。
这样一来,细胞的轮廓和结构就会变得清晰可见,仿佛在欣赏一幅精美的画作。
2.3 调整焦距现在,轮到调焦的环节了!先用低倍镜找到样本,然后慢慢转换到高倍镜。
调焦时,手一定要稳,就像在走钢丝,别让自己掉下去!缓慢转动调焦旋钮,直到样本清晰可见,这时候,你的心里是不是已经开始小激动了?3. 注意事项3.1 小心操作在使用过程中,千万要小心操作!显微镜的镜头可不是随便碰的,轻轻地、慢慢地,避免用力过猛,毕竟“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道理大家都懂。
还有,镜头要定期清洁,保持它的“容颜”焕发,这样才能给你更好的观察效果。
3.2 记录观察结果观察完毕,不要忘了记录你的发现哦!可以用纸笔记录下来,或者用手机拍个照。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首先,使用高倍显微镜前需要检查显微镜是否干净。
用干净的布或纸巾轻轻擦拭镜头和物镜,确保表面没有灰尘或污垢。
接着,打开显微镜,调节光源亮度,使样本能够被明确照亮。
然后,将待观察的样本放置在载玻片上,并使用镊子轻轻将载玻片放置在样品台上。
调节物镜,选择适当的放大倍数,通常从低倍开始逐渐调整到高倍。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焦距和光源亮度来获得清晰的图像。
在观察样本时,需要注意保持显微镜和样本的稳定。
避免用力拧动调节钮,以免损坏显微镜。
同时,避免碰撞显微镜和样本,以免造成样本损坏或者显微镜镜片破裂。
观察完毕后,及时关闭显微镜并清理样本,将载玻片放回原处。
另外,在使用高倍显微镜时,需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
长时间直视显微镜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因此需要适当安排观察时间,并在观察时佩戴护目镜。
同时,注意显微镜的放置位置,避免在光线不足或者通风不良的环境下使用显微镜,以免影响观察效果和个人健康。
总之,正确的使用方法能够保护高倍显微镜并获得清晰的观察结果。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显微镜和样本的稳定,保护个人眼睛,并注意显微镜的放置环境。
希望以上介绍的使用方法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使用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和实验。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首先,使用显微镜前需要将显微镜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并确
保灯光充足。
接下来,打开显微镜的镜头盖,并用镜头纸轻轻擦拭
镜头,确保清洁。
然后,将待观察的样本放置在载玻片上,并用尖
头镊子轻轻将样本放置在载玻片中央。
注意不要用手直接触摸载玻片,以免留下指纹影响观察效果。
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一般先使用低倍镜(如4倍或10倍)
进行初步观察,然后再逐渐调节到高倍镜(如40倍或100倍)进行
详细观察。
在调节镜头时,需轻轻旋转调焦手轮,以避免损坏显微镜。
观察时,可以通过移动载玻片或调节显微镜的移动平台来寻找
最佳的观察位置。
在观察过程中,要注意调节光源的亮度和对比度,以获得清晰
的图像。
同时,可以使用显微镜配套的目镜调节装置,对焦调节装
置和光源调节装置来优化观察效果。
观察过程中,可以适当调整目
镜和物镜的距离,以获得清晰的放大图像。
观察完毕后,要将样本和载玻片清洁干净,归还到原来的位置。
关闭显微镜的灯光,并将镜头盖盖上,以防尘埃进入。
最后,将显
微镜放回原来的位置,并确保电源已关闭,以节约能源。
总之,使用显微镜需要注意保持显微镜的清洁和稳定,调节合适的放大倍数和光源亮度,以获得清晰的观察效果。
同时,使用显微镜时要小心谨慎,避免损坏显微镜和样本。
希望以上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和实验。
显微镜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科学仪器,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
正确的显微镜操作规程对于获得准确的观察结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显微镜的操作规程,包括准备工作、调节光源、调节物镜和眼镜、调节焦距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1.1 清洁显微镜:使用干净的软布轻轻擦拭显微镜的镜片、物镜和眼镜,确保它们没有灰尘或者污渍。
1.2 准备标本:将待观察的标本制备好,确保其清洁、透明且固定在载玻片上。
1.3 调节光源:打开显微镜的光源,调节亮度适宜,避免过亮或者过暗。
二、调节光源:2.1 调节光源亮度:使用光源亮度调节旋钮,将光线调至适宜亮度,使标本清晰可见。
2.2 调节光源角度:通过调节光源的角度,使光线均匀照射到标本上,避免产生阴影或者反射。
2.3 使用滤光片:根据需要,可以使用滤光片来调节光线的颜色和强度,以增强观察效果。
三、调节物镜和眼镜:3.1 使用低倍物镜:首先使用低倍物镜(如4倍或者10倍)来定位标本,调节焦距使标本清晰可见。
3.2 切换高倍物镜:当标本已经定位后,可以切换到高倍物镜(如40倍或者100倍)来观察细节。
切换物镜时,需要使用转盘或者旋钮,避免直接触碰物镜,以免损坏。
3.3 调节眼镜焦距:根据个人视力调节眼镜焦距,使观察图象清晰,并确保双眼对焦。
四、使用注意事项:4.1 避免碰撞:在操作显微镜时,要避免碰撞或者摔落,以免损坏仪器。
4.2 注意观察时间:连续观察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眼部疲劳,应适当歇息,保护视力。
4.3 注意调节顺序:在调节光源、物镜和眼镜时,应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以免影响观察效果。
4.4 注意保存:使用完毕后,应将显微镜放回原位,避免灰尘和湿气的侵入,同时注意清洁和保养。
结论:正确的显微镜操作规程对于获得准确的观察结果至关重要。
通过准备工作、调节光源、调节物镜和眼镜以及遵守使用注意事项,我们可以获得清晰、准确的显微观察结果,为科学研究和实验提供有力的支持。
中考科学教师题库生命科学(生物)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2 显微镜的使用一、单选题1.在载玻片上面画一个“↗”符号,用低倍镜观察时,在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 )A. ↘B. ↖C. ↙D. →2.如图所示,某学生在测一个视野中看到发了一行细胞。
此时显微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那么在一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A. 1个B. 2个C. 4个D. 32个3.关于显微镜的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A. 观察物象时一般用右眼,左眼闭合B. 光线较暗时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镜对光C. 先用高倍镜寻找物象,再用低倍镜观察D. 为将物象从右上方移到视野的中央,装片应向左下方移动4.红微藻是一类藻类植物,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藻。
若要进一步观察微藻A的内部结构,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转动物镜转换器②向右移动装片③向左移动装片④调节细准焦螺旋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①④D. ③①④5.某同学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滴清水②盖上盖玻片③放洋葱表皮④滴红墨水A. ①→②→③→④B. ①→③→②→④C. ②→①→③→④D. ②→③→①→④6.在操作显微镜时,要使镜筒升降的幅度最大,应该调节( )A. 光圈B. 粗准焦螺旋C. 细准焦螺旋D. 物镜7.在使用显微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观察完毕会用抹布拭擦物镜镜面B. 用左眼观察,右眼绘图机C. 先使用低倍镜,后使用高倍镜D. 光线太暗可调大光圈8.下列有关教材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图中,被燃烧的食物所含的能量等于试管内水吸收的能量B. 乙图中,向左轻推载玻片b,可形成薄而均匀的血膜,并且不会破坏细胞C. 丙图中,湿纱布包裹鱼头和鱼身有利于保持鱼的呼吸D. 丁图中,用皮筋扎紧a处,用手指沿ab方向将血液推向b处,血管ab段会鼓起9.在使用显微镜过程中,常有压碎装片的现象发生,下表是对不同学习小组装片压碎情况及原因的调查统计结果。
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是人教版教材高中生物必修1第1章第2节中的实验。
在上一节课中,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认识到了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此外,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已经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但很多条件有限的学校并未真正的开设显微镜实验。
所以,本次实验是对显微镜的“扫盲”,更是为以后的生物实验操作打好基础。
因此本节实验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多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不同点(独立操作水平)。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能力;掌握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
3.教学的重难点(1)重点:正确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2)难点:高倍镜的使用及对细胞图像的比较归纳二、学情分析鉴于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了一点显微镜使用的基础知识,但是由于时间间隔已久,再加上初中对生物学科的不重视,导致现阶段对显微镜的陌生。
所以,在本节中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训练显微镜的使用,客服对细胞微观结构认识上的不足,并训练学生正确使用高倍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技术,尤其对那些从来没有摸过显微镜的学生而言,理论知识转变为熟练的技能,极为重要。
此外,高一的学生积极能动性较高,在实验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三、教法和学法教法:本节的内容需要从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升华到细胞结构的统一性,所以显微镜下的观察和分析非常重要。
可以让学生课下自己准备想要观察的动植物材料,并将它们制作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得出结论,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再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根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