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经济亏损之王:蔚来登顶,爱奇艺、拼多多跟跑
- 格式:docx
- 大小:510.59 KB
- 文档页数:8
2019中国零售电商“死亡”名单发布导读:下沉市场、社交电商、直播带货等成为2019年中国电商的关键词,但在2019年,也有一些电商平台在激烈的竞争中倒下。
据网经社不完全统计,2019年共有22家电商平台倒闭,涉及综合电商、生鲜电商、社交电商、导购电商、二手电商、服装电商、跨境电商、美妆电商、奢侈品电商、食品电商、玩具电商、鲜花电商、众筹电商等细分领域。
据数据显示,倒闭的零售电商中生鲜电商占比最大,达到5家,其次是社交电商4家、服装电商2家、跨境电商2家、综合电商1家、导购电商1家、奢侈品电商1家、美妆电商1家、食品电商1家、玩具电商1家、二手电商1家、鲜花电商1家、众筹电商1家。
生鲜电商(5家):运营、产品质量、售后、供应链等问题频现鲜生友请、迷你生鲜、妙生活、吉及鲜、我厨等生鲜电商在2019年下半年接连出现资金问题,多家生鲜电商关停门店、下家线上商品。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表示,生鲜电商出现扩张过快导致后续整体运营、产品质量、用户体验、售后服务等问题频现,加上供应链方面也无法及时跟上,加速“倒下”。
生鲜电商倒下的重要原因还在于损耗大。
虽说生鲜商品的毛利率很高,但由于产业链太长,包括种植、选品、包装分拣、物流、损耗和营销等环节,便直接导致产品的损耗大,利润降低。
社交电商(4家):红利已过、粗暴拉新回款慢淘集集、晒油网、当妈啦网络、e橙优品等社交电商在2019年关停,很大原因是社交电商红利已过,中小社交电商很难夹缝生存。
网经社电商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淘集集等社交电商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社交电商红利已过,进入洗牌期。
头部平台拼多多率先上市后可谓“一枝独秀”。
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下,中小社交电商自然无以为继。
此外,由于市场培育前期“烧钱”过度,资金链一旦断裂自然无法持续。
各类社交电商通过各种拉新玩法,如主要采用把用户付款,商家货款用来投放拉新用户,不断引入新商家进入的方式,用烧钱换增长。
几大电商平台业绩排名(几大电商平台业绩排名榜)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商平台已经成为人们购物的主要场所。
在这些平台上,消费者可以方便快捷地购买到各种商品,而商家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轻松地拓展市场。
然而,随着电商平台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平台的业绩也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目前,国内电商平台数量众多,其中业绩排名前几位的平台主要有京东、天猫、拼多多、苏宁易购和唯品会等。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几大电商平台的业绩排名情况。
首先是京东。
京东是国内知名的电商平台之一,成立于2004年。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京东已经成为国内电商市场的领军者之一。
根据2019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数据显示,京东的季度营收超过了1340亿元,同比增长了29.2%。
这个业绩表现也让京东成为国内电商平台中排名第一的平台。
其次是天猫。
天猫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电商平台,成立于2008年。
天猫一直以来都是国内电商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其业务涵盖了服装、家居、数码等多个领域。
根据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天猫的季度营收超过了1100亿元,同比增长了26%。
尽管这个业绩表现不如京东,但天猫仍然是国内电商平台中排名第二的平台。
第三是拼多多。
拼多多是一家以社交电商为主的电商平台,成立于2015年。
拼多多以低价策略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迅速崛起成为国内电商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根据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拼多多的季度营收超过了78亿元,同比增长了123%。
虽然拼多多的业绩排名不如前两名,但其高速增长的势头令人瞩目。
第四是苏宁易购。
苏宁易购是一家以家电为主的电商平台,成立于2004年。
苏宁易购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家电市场的领军者之一,其业务也在不断扩展。
根据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苏宁易购的季度营收超过了69亿元,同比增长了22%。
尽管其业绩排名不如前三名,但苏宁易购在家电市场中的地位仍然十分重要。
最后是唯品会。
唯品会是一家以特价品为主的电商平台,成立于2008年。
■钱奇水近日,宝尊电商、丽人丽妆、若羽臣、壹网壹创和青木股份这5大电商代运营商上市公司相继发布上半年财务数据。
5家公司在营收、净利润、研发费用及营业成本方面的表现各不相同。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进行以下解读。
营收:规模与增速倒挂宝尊电商上半年实现营收42.08亿元,同比增长2.48%。
其中,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8.88亿元,同比下降4.86%,Gap中国贡献收入约1.9亿元。
二季度净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9%。
Gap中国贡献收入3.2亿元,可比口径同店收入增长10%。
对于一季度的营收减少,宝尊电商表示,主要是由于2023年一季度期间产品销售额下降29.9%,部份抵消于公司在2023年第一季度推出的新业务线,即宝尊品牌管理的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量贡献。
上半年,丽人丽妆营收14.39亿元,同比下降7.59%。
上半年,丽人丽妆在天猫平台上的收入合计12.03亿元,同比减少15.3%,占当期营收的83.6%。
截至2023年6月,丽人丽妆存货余额9.57亿元,占总资产的31.49%。
若羽臣上半年营收5.92亿元,同比增长10.55%。
自有品牌实现营业收入1.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2%,占公司营业总收入的比重提升至18%。
具体来看,天猫旗舰店营收占比39%,同比增长28%;抖音渠道占比33%,同比增长超100%;小红书、京东等多个渠道继续保持双位数增长。
上半年,壹网壹创营收6.10亿元,同比下降3.62%。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GMV75.14亿元。
对于业绩下滑,壹网壹创方面表示,与同期相比,公司在营业收入、GMV及利润方面的变化,主要系出售浙江上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股权所致。
青木股份上半年营业收入4.55亿元,同比增加17.18%。
电商代运营服务营业收入2.23亿元,同比增长27.47%。
电商渠道零售营业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37.90%。
此外,青木股份天猫平台电商代运营收入15897.55万元,占收入34.96%;天猫平台电商渠道零售收入8643.31万元,占收入19.01%。
B站超越爱奇艺?爱奇艺盈利无期,B站频繁破圈,迎头赶上。
记者 杨松编辑 鄢子为 陈晓平站需要寻找新的摇钱树,且阻遏新的对手。
二次元游戏赛道竞争激烈,快手、抖音虎视眈眈。
此前,快手花1.4亿元收购B站的竞争对手A站,加快在二次元领域的布局。
2019年11月底,快手游戏短视频日活达7700万,游戏直播日活超5100万,远超其他平台;抖音母公司字节跳动组建超千人的游戏团队,新曝光的5款游戏里,包括二次元游戏。
这些新玩家拥有庞大的用户规模,向二次元等垂直游戏领域进军,且游戏业务高度受制于作品表现,爆款与否财务影响大,B站营收的稳定性相对弱,好处是赛道宽、天花板高。
对标Netflix的爱奇艺,会员业务收入简单稳固。
今年第一季度,爱奇艺总营收为76亿元,同比增长9%。
其中,会员收入达46亿元,占比首次超过60%。
受疫情影响,截至第一季度末,爱奇艺订阅会员规模达到1.19亿,同比增长23%,单季度订阅会员净增长1200万人。
这恐非常态。
2019年,爱奇艺会员全年增长数量仅为1960万,且国内长视频市场格局,三足鼎立,很难发生大变动,腾讯视频、优酷背靠两大巨头,爱奇艺要获取更多付费用户或者提高APRU值,短期内并不容易。
在主营收入方面,相比爱奇艺稳固的付费模式,B站游戏的稳定性和行业地位均不如,但是,胜在成长的可能性上。
内容破圈游戏之外,B站持续加码内容投入,B站与爱奇艺的差距越来越小。
5月27日美股早盘,B站(NASDAQ:BILI)市值117.61亿美元,爱奇艺(NASDAQ:IQ)市值116.72美元,B站实现市值的超越。
“后浪”大本营B站,成立于2009年,比爱奇艺早近一年。
2018年3月,两家公司相隔1天登陆美国纳斯达克。
投资者的态度大相径庭:B站融资4.83亿美元,当日收盘,公司总市值31.3亿美元;爱奇艺融资22.5亿美元,当日收盘,公司市值110亿美元。
2年多过去了,投资者用脚投票,相较IPO时的市值,爱奇艺几乎原地踏步,B站暴增约275%,正迎头赶上。
OYO跌倒:“酒店业拼多多”梦碎1. 引言1.1 OYO跌倒事件OYO跌倒事件发生在2019年底,这一事件为这家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印度酒店预订创业公司蒙上了一层阴影。
OYO成立于2013年,由印度年轻企业家Ritesh Agarwal创立。
其独特的共享经济模式让其成为印度乃至全球酒店行业的一匹黑马,备受关注。
OYO跌倒事件的爆发令人唏嘘不已。
据报道,OYO在国际扩张过程中遭遇了不少困难,包括存在质量问题、服务不佳、运营不善等。
在美国市场进展缓慢的情况下,OYO不得不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裁员,并关闭了一些不盈利的业务。
这一系列问题导致了OYO在业界声誉受损,市值下降,股东信心受挫。
OYO跌倒事件的发生让人不禁反思,共享经济模式下的酒店业挑战重重,而OYO作为酒店业的“拼多多”,梦想与现实的差距令人深思。
接下来,我们将对OYO的模式、发展现状以及问题进行探讨,同时分析酒店业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以及酒店业拼多多的梦碎背后的原因。
1.2 酒店业拼多多概念酒店业拼多多概念源自于中国电商巨头拼多多的成功模式,即通过团购和社交分享的方式实现价格优势和用户增长。
在酒店业中,类似于拼多多的模式就是通过团购和集采的方式,批量购买酒店客房,然后以更低的价格销售给消费者。
这种模式通过聚集大量消费者和酒店合作伙伴,实现了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从而提供了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酒店业拼多多概念的核心是以低价和高性价比吸引用户,通过互联网平台和社交网络的传播渠道,快速扩大用户规模和影响力。
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酒店预订和销售方式,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选择和便利。
酒店业拼多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质量问题、盈利模式、竞争激烈等。
只有克服这些挑战,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酒店业拼多多”,为消费者和酒店行业带来更多好处和发展机遇。
2. 正文2.1 OYO模式探讨OYO是一家起源于印度的酒店品牌,由Ritesh Agarwal在2013年创立。
2019电商平台销售排行(2019电商平台销售排行榜前十名)2019年即将过去,电商平台销售排行榜也随之出炉。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2019电商平台销售排行榜前十名吧!第一名: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在2019年的销售额达到了4.4万亿元人民币,成为了电商平台销售排行榜的第一名。
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和天猫平台一直以来都是国内电商领域的佼佼者,这次也不例外。
第二名:京东京东在2019年的销售额达到了2.8万亿元人民币,成为了电商平台销售排行榜的第二名。
京东以“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同时,京东还积极拓展业务,不断推出新的服务,扩大了用户群体。
第三名:拼多多拼多多在2019年的销售额达到了1.5万亿元人民币,成为了电商平台销售排行榜的第三名。
拼多多采用的“社交+电商”模式,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关注。
同时,拼多多的价格优势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成为了中国电商领域的一匹黑马。
第四名:苏宁易购苏宁易购在2019年的销售额达到了1.2万亿元人民币,成为了电商平台销售排行榜的第四名。
苏宁易购以“零售+服务”为核心战略,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不断提升用户体验。
同时,苏宁易购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加快了全球业务的布局。
第五名:唯品会唯品会在2019年的销售额达到了8000亿元人民币,成为了电商平台销售排行榜的第五名。
唯品会以“闪购+精选”的模式,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品质和价格的需求。
同时,唯品会还积极拓展新品类,扩大了用户的选择范围。
第六名:蘑菇街蘑菇街在2019年的销售额达到了4000亿元人民币,成为了电商平台销售排行榜的第六名。
蘑菇街以“女性+时尚”的特色,吸引了大量女性用户。
同时,蘑菇街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加速了国际化进程。
第七名:网易考拉网易考拉在2019年的销售额达到了3000亿元人民币,成为了电商平台销售排行榜的第七名。
网易考拉以“品质+进口”的模式,打造了高品质的进口商品平台。
同时,网易考拉还积极拓展线下门店,加强了与消费者的互动。
两大巨头相争干掉第三家的例子第一,互联网巨头之间的竞争,全球十大互联网巨头就有六个来自国内,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阿里,腾讯,百度,新兴的有美团,饿了么,快的,滴滴,拼多多等。
他们之间都有竞争,比如阿里和腾讯竞争,百度市值一直下滑,开始被边缘化,被国内一些新兴的互联网公司市值超越。
第二,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是两个老牌传统巨头企业,是消费者最认可的两种汽水饮料,当然后来也有很多新兴汽水企业加入,比如有一点名气的非常可乐,然而可口和百事的竞争,非常可乐消失了,和其正也基本被边缘化。
第三,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竞争让非常可乐倒下案例很像,加多宝和王老吉打架,和其正没了。
第四,这两年快速崛起的是打车服务,Uber中国当时还是非常有名的,但后来腾讯和阿里加入,腾讯支持滴滴,阿里支持快的,滴滴和快的竞争过程中不断烧钱,马化腾表示最多一天烧4000万,后来Uber中国顶不住,最终被收购,滴滴和快的合并。
第五,美团和饿了么竞争,由于背后有腾讯和阿里支撑着,百度经不起烧钱,最终百度外卖彻底被边缘化了。
现在消费者点外卖无非就是美团或者饿了么,从不会想到百度外卖。
第六,在电脑杀毒领域,当年国内出现很多杀毒软件,360以免费形式进入这个领域,确实让很多收费的杀毒软件彻底消失,当然没有倒下的企业是因为其将收费改为免费,此后金山毒霸和360开始全面竞争,结果家都越来越强,消失的却是卡巴斯基。
第七,在手机领域,诺基亚是曾经的霸主,进入智能手机时代后,三星和苹果的竞争让诺基亚手机业务短时间内倒退,如今买智能机已经没几个人考虑诺基亚了,提起诺基亚手机往往得到的是一种嘲讽。
第八,网上找房子和找工作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用户的选择,赶集网和58同城成立的时间比较早,然而双方在竞争中,却让成立更早的百姓网消失了。
第九,肯德基和麦当劳是两家国际连锁店,在国内非常出名,不过他们都是美国企业,后来第三家相同业务的美国企业汉堡王也进入国内市场和,不过根本挡不住肯德基和麦当劳竞争,最终被边缘化。
逆境中发展的企业案例1. 小米科技:小米是中国一家知名的科技公司,其成立于2010年,当时正值全球金融危机期间。
在那个时候,国内手机市场已经被苹果和三星等国际巨头垄断,小米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然而,小米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和精良的产品质量,在逆境中迅速崛起。
小米推出了高性价比的智能手机和智能家居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份额不断增长。
2. Airbnb:Airbnb是一家在线房屋租赁平台,成立于2008年。
在刚开始的时候,Airbnb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法律限制和用户安全问题。
然而,他们通过积极与政府合作,改善用户体验并提供更多的保障措施,逐渐赢得了用户的信任。
如今,Airbnb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民宿平台之一,拥有数百万的房源和用户。
3. 美团点评:美团点评是中国一家知名的在线外卖和生活服务平台,成立于2010年。
在创立初期,美团点评面临着许多竞争对手和低利润的困境。
然而,他们通过不断扩大业务范围和提供更多的优惠活动,吸引了大量的用户。
如今,美团点评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外卖平台和生活服务平台之一。
4. 豆瓣:豆瓣是中国一家知名的社交网络和文化娱乐平台,成立于2005年。
在成立初期,豆瓣遭遇了许多互联网巨头的竞争和版权问题的困扰。
然而,他们通过与版权方合作,提供丰富多样的内容,吸引了大量的用户。
豆瓣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文化娱乐平台之一。
5. 滴滴出行:滴滴出行是中国一家知名的打车平台,成立于2012年。
在刚开始的时候,滴滴面临着出租车行业的监管和竞争对手的困扰。
然而,他们通过与政府合作,改善用户体验并提供更多的优惠活动,逐渐赢得了用户的青睐。
如今,滴滴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打车平台之一。
6. 瑞幸咖啡:瑞幸咖啡是中国一家知名的咖啡连锁店,成立于2017年。
在刚开始的时候,瑞幸面临着国内咖啡市场被星巴克垄断的困境。
然而,他们通过提供高品质的咖啡和便利的外卖服务,吸引了大量的年轻消费者。
如今,瑞幸咖啡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店之一。
从亏损到盈利的商业案例分析毋庸置疑,任何企业都极度需要持久的盈利机制才能真正存活下来。
在商业领域,无论是初创企业还是老牌企业,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因素而导致亏损。
然而,很多企业能够利用危机为契机,进行反省并宣布大胆的变革方案,成功地转亏为盈。
本文将探讨几个典型的商业亏损案例,并分析他们如何通过创新和变革重新实现盈利。
一、一些典型的商业案例1. 联想集团2004年,联想集团还是中国最大的计算机制造企业,其销售额在300亿人民币左右。
然而,在海外市场上,联想没有受到很大的欢迎。
对于一个中国企业而言,海外市场是绝对至关重要的。
在这种局面下,联想集团找到了解决方案——并购IBM计算机的个人计算机业务,从而成功进军海外市场。
通过收购IBM个人计算机业务,联想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了市场份额,大幅提高了公司的利润。
2. 资生堂资生堂日本的化妆品业务在20世纪90年代遭受了一次打击。
由于日本政府的松散法规,许多其他免税商店涌入日本市场。
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缩小了资生堂的市场份额。
但是,资生堂重新认识到更大的机遇。
他的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重塑资生堂的品牌形象。
资生堂重新定位其品牌形象,扩大其国际市场份额,并在美国推出全新的色彩产品。
战略很明显是成功的。
在过去十年中,资生堂持续增长,并在化妆品市场上占据了更大的市场份额。
3. 阿迪达斯2013年,阿迪达斯是全球第二大体育用品制造商,其销售额超过145亿欧元,但其销售额和利润仍呈下降趋势。
为了扭转这一趋势,阿迪达斯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
阿迪达斯通过开展供应链优化、加快产品开发、降低成本和创新了产品系列等方式来实现更好的盈利。
此外,阿迪达斯还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通过app和微信等移动平台实现销售增长,例如,阿迪达斯的"Yeezy"鞋子在线挥金如土。
通过这些措施,阿迪达斯明显扭转了其业务下滑的现象,并在2015年公布了更高的利润。
二、情况背后的原因需要注意的是,一个企业陷入亏损背后往往有很多原因,不同原因所带来的解决方案也会不同。
2019新经济亏损之王:蔚来登顶,爱奇艺、拼多多跟跑
就像很多传统企业习惯了闷声赚钱,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也习惯了赔钱赚吆喝。
2018年以来,中国创业公司掀起上市潮。
盈利的、亏损的,老牌的、刚成
立的,纷纷赶赴美股港股上市。
这些公司或多或少跟互联网发生关联,统称为“新经济公司”。
亏损——这顶长期扣在中国互联网公司头顶的帽子,时至今日依然稳如泰山。
2019年上半年,亏损最多的25家上市新经济公司,合计亏掉了近200亿元;算上今年第三季度,10家亏损大户就亏掉了289亿元。
另一个典型的数据是:至少有10家新经济公司,在过去两年里,从来没有赚过钱。
它们每个季度都处于亏损状态,即便上市了也未能好转。
我们听惯了亏损上市的故事,也习惯了烧钱扩张的玩法。
但还是有一些问题让我们好奇:谁是中国新经济亏损大户?哪些公司从来没赚过钱?盈利对它们而言意味着什么?
燃财经选取了2018年至今新上市的54家新经济公司,通过数据分析和对比,试图回答这三个问题。
谁是中国新经济亏损大户?
每年的最后两个月,是在美股和港股上市的互联网公司集中公布当年第三季度财报的时间。
年报要在次年三四月份公布,所以想在当年一窥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能参照的是前三季度的财报。
根据Q3财报数据,我们将2019年中国新经济亏损最多的10家公司盘点如下:
2019中国十大亏损新经济公司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蔚来汽车迟迟未发布Q3财报,也未披露财报发布日期,所以其Q3数据采用彭博综合预期值。
2019年前三季度,按净亏损金额计算,蔚来汽车位居榜首,是“新经济亏损之王”。
爱奇艺排名第二,以78亿元的净亏损落后于蔚来汽车。
拼多多排第三,2019年前三季度净亏损52亿元。
剩下的亏损大户分别是趣头条、瑞幸咖啡、优信、哔哩哔哩、蘑菇街、网易有道、兑吧。
相比2018年,这份名单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我们对比一下2018年的净亏损榜单。
2018年中国十大亏损新经济公司
按照2018年的全年数据,美团是2018年的“新经济亏损之王”,净亏损金额高达1155亿元。
其次是拼多多,净亏损102亿元。
蔚来汽车以96亿元排第三。
两份榜单对比,我们会发现,在2019年:
美团从亏损榜消失了。
美团是在2018年下半年上市,受到“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影响,美团在去年计提了近千亿元的账面亏损,导致登上2018年亏损榜榜首。
但是这些亏损并非由实际业务产生,而是账面数字。
2019年,美团扭亏为盈。
蘑菇街和网易有道新上榜。
2018年,蘑菇街的净亏损金额为3.2亿元,但在2019年Q3,它的净亏损就已经达到了3.27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年,这是蘑菇街过去连续8个月最大单季亏损。
网易有道在今年10月上市,它在2018年净亏损2.09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净亏损3.99亿元。
综合而言,10家新经济公司,在2019年前三季度合计净亏损289亿元。
哪些公司从来没赚过钱?
有那么一些公司,从成立至今,从来没有盈利过。
换言之,从生意的角度,这些公司从来没赚过一分钱。
根据公开披露的财报数据,从2017年至今,共有10家公司每个季度都亏损,从来没有实现过单季度盈利。
连续亏损的10家新经济公司
以蔚来汽车为例,过去的连续9个季度,它平均每个季度净亏损23亿元。
新能源造车是互联网亏损的重灾区,对资金投入需求巨大。
汽车交付量的限制、质量导致的召回事件,更加剧了运营层面的亏损。
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李斌曾说,“我们跑的是泥泞赛道上的马拉松。
”
爱奇艺的亏损情况跟蔚来汽车不相上下,平均每个季度净亏损20亿元。
有分析认为,以爱奇艺为代表的视频平台,押注的是国内视频付费的未来。
由于目前国内用户版权意识薄弱,会员付费率和会费标准相对较低,而且视频平台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所以长期亏损是常态。
趣头条抓住了下沉人群,看新闻领红包,通过不计成本的用户拉新,以及持续的烧钱补贴,来抢占这个尚未开发的市场。
它每个季度收入十多亿,但大部分花在了拉新和补贴上,导致持续亏损。
瑞幸咖啡从诞生之日起,就因为激进的营销策略和烧钱扩张的打法而备受质疑。
“首杯免单”、“买五送五”的推广方式,让业内怀疑它能否算过账来。
当然,它已经连续亏损了8个季度,从未盈利。
这10家公司中,既有成立时间相对较长的老玩家,如爱奇艺、哔哩哔哩、流利说等,也有创业新贵,如瑞幸咖啡、趣头条等。
相比之下,它们从成立到上市所花的时间在缩短,但长期亏损的状态却并未改善。
盈利意味着什么?
毫无疑问,长期亏损会消耗投资人的耐心。
对于尚未盈利的互联网公司而言,上市不是终点,因为它们将直接面临来自资本市场的考验。
我们对2018年至今,新上市的54家互联网公司做个统计,对比发行价和目前的股价,会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现象。
54家新上市公司股价涨跌图
数据显示,54家新上市互联网公司,只有13家的股价是增长的,41家公司股价下跌。
这意味着,76%的公司处于破发状态。
有意思的是,以亏损著称的拼多多,领涨中概股。
瑞幸咖啡以88%的涨幅,位居第三。
扭亏为盈的美团,股价相比发行价涨了46%。
这说明,财务亏损和公司股价并没有直接线性的关联。
但亏损毫无疑问还是会对股价产生影响。
一方面,财务净亏损的扩大或缩小,会直接影响公司股价的涨跌。
以拼多多为例。
每一次发布财报,都会带来拼多多股价的大幅波动,焦点则在于净亏损。
2018年Q4、2019年Q1、2019年Q3,这三个季度拼多多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亏损。
与之相对应,拼多多的股价在财报发布当日均出现大幅下跌。
相反,2018年Q2、2019年Q2,拼多多的净亏损缩窄,财报当天股价大幅上升。
另一方面,对于一家长期亏损的公司而言,盈利所带来的正面效应是非常明显的。
以美团为例。
2019年Q2,美团首次扭亏为盈。
8月23日美团发布Q2财报后,美团股价迎来一个季度的持续上涨,从70港元涨到了100港元。
美团的市值也突破700亿美元,牢牢坐稳了中国第三大互联网公司的地位。
美团市值变动图
当然,对于部分互联网公司而言,亏损或许是一个主动的选择。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曾直言,拼多多“随时具备了产生收入和随时赚钱的能力”。
换言之,长期是增长战略,也是与变现的取舍。
在Q3财报电话会议上,黄峥表示,拼多多更多关注用户的参与,而不是变现,在下一季度会继续“百亿补贴”战略。
瑞幸咖啡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今年初,瑞幸咖啡方面曾表示,通过补贴迅速占领市场是公司既定战略,未来3到5年将长期坚持。
换言之,相比财务的盈亏,以及股价的涨跌,增长和份额或许更重要。
但WeWork和软银的故事,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投资人对互联网的信心。
某种程度上,疯狂亏损扩张的故事,开始讲不通了。
资本开始回归常识。
无论如何,从经营的角度,企业终究是需要盈利的。
盈利不仅是财务数字的胜利,更是企业战略和价值观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