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疾病X光片阅片要求
- 格式:ppt
- 大小:21.45 MB
- 文档页数:47
脊柱X线摄影操作规程(一)脊柱x线摄影【适应证】1. 外伤。
2. 感染。
3. 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4. 先天性或后天性畸形。
5. 各类骨病。
【摄影前准备】1. 认真核对X线摄影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摄影部位。
对检查目的、摄影部位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 根据检查部位选择适宜尺寸的胶片与暗盒。
3. X线照片标记(包括病人片号、日期、照片的序号、体位左右标记等),要齐全、核准无误。
4. 开机预热,拟定并调整摄影条件。
5. 清除病人欲检查范围内可造成伪影的物品。
6. 准备好各种角度测量器具和固定用枕、垫等。
(二)颈椎-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 病人站立于立位摄影架前,或仰卧于摄影台上。
人体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并与暗盒中线重合。
2. 头略后仰,使上颌门齿咬合面与乳突尖端的连线垂直于台面。
3. 胶片上缘与外耳孔平齐,下缘包括第1胸椎。
4. 使用滤线器。
5. 摄影距离为100-150cm。
6. 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0°-15°。
通过甲状软骨下缘射入暗盒。
1. 去除颈部及耳部金属饰物。
2. 根据颈椎的生理曲度调整中心线倾斜角度。
3. 第1肋弓及颈旁软组织均应包括在照片内。
【评价标准】1. 椎间关节显示清晰的“心”形状(即不完整“心”字样)及双侧钩突关节(路施卡关节)显示;2. 下颌骨与枕骨相重迭重叠,两侧下颌角呈“Δ”形显示;3. 应显示颈椎3-7椎体。
【质控要点】1. 正中矢状面垂直胶片,头不偏斜;2. 仰头使听鼻线垂直胶片;3. 中心线15°向头通过甲状软骨下缘达胶片。
(三)颈椎-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 病人侧立于立位摄影架前,人体正中矢状面平行于摄影架面板,外耳孔与肩峰连线置于暗盒中线。
2. 头部后仰,下颌前伸,使上门齿咬合面与乳突尖端连线与水平面平行3. 双肩尽量下垂,必要时辅以外力或持重物向下牵拉。
4. 胶片上缘包括外耳孔,下缘包括肩峰。
脊柱全长摄影标准
进行脊柱全长摄影的标准步骤如下:
1. 确定患者全脊柱的长度。
视患者的身高不同、侧弯旋转的程度不同而定。
身高≤120cm 的患者,全脊柱≤45cm,可直接选择一次曝光获得全脊柱图像,而无需进行图像拼接。
身高为 120~180cm 的患者,全脊柱长度大致为 50~67cm,则需分胸段、腰段二部分连续、重叠采集图像数据,进行拼接获得全脊柱图像。
2. 拍摄正位(必要时加左、右负重位/Bangding 相),背部和臀部紧贴背板,双手自然下垂轻握扶手,保持体位固定不动,中心线分别对准 T8 椎体及 L3 椎体分段曝光进行部分重叠的两部分影像采集。
3. 拍摄侧位(必要时加过伸、过屈位)时,双手上举轻握摄片架侧边前上方扶手,一侧身体(视病情而定)紧贴背板,保持不动,图像采集同正位。
4. 所得正位图像应包含 C5~S1 椎体、双侧肩关节及骨盆。
以上步骤完成后,即可得到一张完整的脊柱全长摄影照片。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具体步骤可能会因患者情况而有所不同,建议以医生的建议为准。
临床患者疑似脊柱畸形,X线片拍摄姿势要求、制定手术方案及评估柔韧性姿势要求患者应站立位,双脚分开,与双肩同宽,双膝关节自然伸直,正视前方,双肘关节屈曲,双手置于双侧锁骨上窝。
这可使患者双臂与身体纵轴成角约45°。
制定手术方案必需X线片1、站立位前后位或后前位正位片。
高质量脊柱X线片包括C7至双侧股骨头以及自右向左整个胸廓。
2、仰卧位侧方弯曲位片。
对右胸弯者,左侧弯曲位片评估上胸弯及腰弯,须包括整个脊柱。
上胸段、主胸段及胸腰段/腰段等所有三个弯的弯曲位片对于准确分型来说是必需的。
如果正位片上次弯较小且矢壮面序列在正常范围内,则可认为该弯为非结构性弯。
怀疑次弯具有结构性弯的某些特征,且矢状面序列正常,如果没有弯曲位片则无法区分该弯是否为结构性弯。
包括全部三个弯的弯曲位片是评估脊柱柔韧性的好方法。
3、站立位侧位片。
X线片必须包括C7至S1,最理想的是能包括环枕关节至髋关节。
可见一些高质量X线片上T2显示不清晰,其他解剖标志均可清晰显示,这因脊柱上胸段是最难显影区域。
可选择X线片(评估柔韧性)1、俯卧位推挤片在结构性弯的一侧施加推挤力量,在身体的对侧对抗,稳定身体。
单弯者:推挤主弯,同时固定对侧骨盆和腋区。
胸弯者:推挤水平应低于侧凸顶椎水平。
胸腰弯/腰弯者:在胸廓与髂嵴之间推压胸腰弯/腰弯,同时固定对侧骨盆和腋区。
双主弯者:同时推挤两个弯。
2、仰卧位正位片3、支点弯曲片。
摄片时患者取凸侧卧位,于胸弯最突出部分(侧凸顶椎所对应的肋骨)的底部放置一垫枕并固定,使脊柱以垫枕为支点自然弯曲。
双臂举向头侧,同时身体放松,使患者肩和髋不接触检查床面。
4、牵引正位片。
弯曲位片是评估侧凸柔韧性最常用的方法,牵引位片也是一种有用的方法。
可应用一个头戴(上图所示)或者直接自双侧腋区向上牵拉即可有效地产生头向牵引力。
所施加的牵引力力量应足够强,但不能引起患者疼痛。
5、仰卧位过伸侧位片左图为站立位片,右图为过伸侧位片。
脊柱和骨盆X线摄影检查操作规程1 摄影前准备摄影前应做好如下准备:——脊柱X线摄影图像中一定要包括邻近具有明确标志的椎体,以便鉴别椎体的序列。
——上、下部脊柱X线摄影要注意性腺、甲状腺、眼晶状体等部位的辐射防护。
——脊柱和骨盆X线摄影均应使用滤线栅。
——脊柱外伤受检者,搬动时易损伤脊髓和血管。
因此,动作要谨慎避免二次损伤。
——除无呼吸训练外其它同胸部摄影检查。
2 第1、2颈椎开口位2.1 操作方法——受检者仰卧于摄影台上,头颅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并与影像探测器中线重合。
——头后仰,使上颌门齿咬合面与乳突尖端的连线垂直于台面。
——照射野和探测器包括第1、2颈椎上下缘。
——站立位摄影距离150cm~180cm减少肩部与颈椎部分椎体放大、重叠。
——源-像距离为100cm;——中心线经两嘴角连线中点,垂直射入影像探测器。
——曝光时,受检者口尽量张大并发“啊”声。
2.2 图像显示要求——第1、2颈椎及寰枢关节间隙、齿状突于上、下齿列之间清晰显示,第2颈椎位于其正中。
——上、中切牙牙冠与枕骨底部相重,第2颈椎齿突不与枕骨重叠,单独清晰显示。
——寰枢关节间隙及齿状突清晰显示;齿突与第1颈椎两侧块间隙对称,寰枕关节呈切线状显示。
——影像密度和对比度良好,无体外异物伪影、运动伪影和切割伪影等。
1.1.2.3 注意事项——颈椎开口位摄影时,应除去口内的活动假牙。
——外伤受检者的检查应尽量减少头的搬动,必要时应有临床医生帮助,避免在检查时加重损伤。
3 颈椎前后正位3.1 操作方法——受检者站立于摄影架前,或仰卧于摄影台上。
人体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并与影像探测器中线重合。
——头略后仰,使上颌门齿咬合面与乳突尖端的连线垂直于台面。
——影像探测器上缘与外耳孔平齐,下缘包括第一胸椎。
——源-像距离为100cm;——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0°~15°角,通过甲状软骨下缘射入影像探测器。
3.2 图像显示要求——显示第3~7颈椎正位影像,第3~7颈椎与第1胸椎显示于图像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