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废水处理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8
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印染废水是指印染工艺中使用的水经过使用后所产生的废水。
印染废水含有大量的染料、助剂和有机物质,具有高色度、高浓度、难降解、易污染等特点,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对印染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三种。
物理方法是指利用物理原理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是沉淀法和过滤法。
沉淀法是通过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沉淀下来,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而过滤法则是利用过滤介质对废水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悬浮物。
这两种方法都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但对于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和染料等物质的去除效果并不理想。
化学方法是指利用化学原理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是氧化法和还原法。
氧化法是通过加入氧化剂,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从而降低其污染性。
而还原法则是通过加入还原剂,将废水中的染料等物质还原成无害的物质。
这两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染料等物质,但操作成本较高,且产生的化学废物也需要进行处理。
生物方法是指利用微生物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是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法。
活性污泥法是将废水和活性污泥混合,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和分解,从而净化水质。
而生物滤池法则是通过将废水通过生物滤料层,利用其中的微生物对废水进行处理。
这两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染料等物质,且操作成本低,但需要对微生物的生长环境进行严格控制。
综合来看,针对印染废水的处理,可以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相结合的综合处理方法。
首先,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去除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其次,再采用化学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染料等物质;最后,再采用生物方法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二次净化,最终达到排放标准。
总的来说,印染废水的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才能够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染料品种数以万计,印染加工过程中约有10%~20%的染料随废水排出,每排放It染料废水,就会污染20t水体。
废水中的染料能吸收光线,降低水体透明度,造成视觉上的污染。
染料废水是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具有色度深、碱性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和水质变化大的特点。
大多数染料为有毒难降解有机物,化学稳定性强,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直接危害人类健康,还严重破坏水体、土壤及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有效解决染料废水处理问题是消除印染行业发展瓶颈的关键所在。
1、染料废水及其污染染料工业污染中尤以染料废水的污染问题最为突出。
近些年来,我国每年污水排放量达390多亿吨,其中工业污水占51%,而染料废水又占总工业废水排放量的35%,而且还以1%的速度在逐年增加。
每排放It染料废水,就能造成20t水体的污染。
各行业中,印染纺织业的COD排放量排在第4位,而且排放比重还在逐年增加。
“三河三湖”中,染料废水对太湖、淮河流域造成的污染状况尤其严重。
染料废水主要来自于染料及染料中间体的生产企业,由染整过程中排放出的染料、浆料、助剂等组成。
随着印染工业的迅猛发展,染料废水已成为水体中几种最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目前世界染料年产量约为(8~9)x105t•我国是纺织品生产和加工大国,纺织品出口额已多年来列居世界首位,每年的染料生产量达1.5X105t,其中大约10%~15%的染料会直接随废水排入水体中。
染料废水色度高、水量大、碱性大、组成成分复杂,属于比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
染料是染料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带有各类显色基团(如-N=N-,-N=O等)和部分极性基团(-S03Na,-OH,-NH2),成分复杂,大多数是以芳煌和杂环为母体,属较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也是我国各大水域的重要污染源。
大多数有机染料化学稳定性强,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是典型有毒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止匕外,废水中的染料能吸收光线,降低水体的透明度,对水生生物、微生物的生长不利,并且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同时导致视觉污染,严重破坏水体、土壤及生态环境,直接和间接地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综述染料工业是一种重要而繁荣的工业,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废水排放。
染料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和色素,具有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的潜在风险。
因此,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综述目前常见的染料废水处理技术,并评述其优缺点。
传统的染料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方法。
物理处理技术主要是利用物理方法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沉淀物与水分离。
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和吸附等。
其中,沉淀是将废水中的固体物质通过重力或电解聚合沉淀下来。
过滤则是通过透滤或压滤将废水中的悬浮物截留。
吸附是指利用活性炭等物质吸附废水中的污染物质。
物理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沉淀物,但对于水中溶解的有机物和色素的去除效果较差。
化学处理技术是利用化学方法分解和转化废水中的有机物和色素。
常见的化学处理技术包括氧化、还原、电解和中和等。
氧化是一种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的化学反应,常用的氧化剂有过硫酸盐和高价铁盐等。
还原则是将有机物质还原为较低氧化态的化学反应,常用的还原剂有亚硫酸盐和亚铁盐等。
电解是利用直流电使污水电解产生氧化还原反应,在电极上生成活性物质进行废水处理。
中和则是通过加入酸碱等物质调整废水的pH值,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和色素转为中性分子而变为不溶性沉淀。
化学处理技术具有较好的去色和去除有机物的效果,但其消耗大量的药剂和产生大量的废物。
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色素降解为无害的物质。
常见的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生物吸附法等。
活性污泥法是将废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利用污泥中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
生物膜法则是利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吸附和降解。
生物吸附法是将废水与具有吸附能力的菌群充分接触,通过微生物的吸附作用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
生物处理技术具有高效、经济和环境友好的特点,但对废水的水质要求较高,操作较为复杂。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些新型的染料废水处理技术也逐渐兴起。
染色废水处理工艺
染色废水是指在纺织印染等行业中产生的含有大量有机物和染料的废水。
染色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染料难以生物降解,因此传统的生物处理方法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为了有效地处理染色废水,可以采用以下工艺:
1. 物理处理:通过沉淀、过滤、浮选等方法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去除,降低废水的浊度和色度。
2. 化学处理:通过加入化学药剂,如氧化剂、还原剂、聚合剂等,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染料进行氧化、还原、聚合等化学反应,从而使其转化为易于生物降解的物质。
3. 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从而达到去除有机物和染料的目的。
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好氧生物膜法、曝气生物滤池等。
4. 膜分离技术:利用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等膜分离技术,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染料进行分离和浓缩,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5. 其他处理方法:如化学氧化、光催化氧化、电化学氧化等方法也可以用于处理染色废水。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选择合适的工艺组合来处理染色废水。
同时,在废水处理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废水中的pH值、温度、流量等参数的控制,
以保证处理效果和处理成本的平衡。
染料及染料中间体废水处理1前言染料及染料中间体废水是指染料或染料中间体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工艺废水。
染料中间体的生产包括以下几个过程:由苯、萘、蒽等基本有机原料经磺化、硝化、还原、卤化、胺化、氧化、酰化、烷基化等化学反应过程,生成比原来结构复杂,但不具有染料特性的有机化合物,如H酸、土氏酸、J酸等。
染料中间体经重氮化、偶合等反应过程制成原染料。
原染料再经染料后处理,制成商品染料。
染料生产过程耗用的原料多,每吨物耗可达几吨到几十吨,同时在其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一次或多次水洗,因而产生大量的副产物或废料,尤其是废液产生量很大。
一般来说,染料及染料中间体废水具有如下特点:①废水中污染物种类多。
染料及染料中间体废水含有酸、碱、盐、卤素、烃、硝基物、胺类和染料及中间体等物质,有些还含有剧毒的联苯胺、吡啶、氨、酚、以及重金属汞、镉、铬等。
②有机物浓度高。
其CODCr值一般在4000 mg/L以上,对于酸性染料、直接染料以及食用染料,由于原料往往带有磺酸基团,易溶于水,导致这些有机污染物多以水溶态存在于废液中。
③含盐量高。
废水中含盐量可以达到几十到几百g/L。
④染料的使用要求,促使它向抗光解、抗氧化、抗生物降解方向发展,使得这些废水难以用常规的方法治理。
⑤染料生产多为间歇操作,工艺较落后,产生的废水水质波动很大,乡镇企业的水质波动更为显著。
2源头治理技术从根本上讲,治理废水的途径应该从清洁生产入手,实行污染源全过程控制,少排或不排废水。
源头治理技术主要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推行清洁生产,实行工业污染源全过程控制。
清洁生产、污染源全过程控制是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通过产品开发设计、原材料使用、良好的企业管理、采用先进合理的生产工艺、有效的物料循环、综合利用等途径实施生产、产品周期的全生命周期控制,使污染物产生量最小化的一种科学性很强的综合技术,其目标是实现工业生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②加强冷却水系统工艺管理,提高水循环利用率。
四种印染废水处理方法纺织工业进展重要拦阻之一是环保节能问题,环保的重要问题是废水处理,而约80%纺织废水来自于印染行业。
作为工业废水重要来源之一的纺织印染废水,其处理难度较大,不易处理,本文简要介绍四种印染废水处理方法,详见下文。
一、物理法(1)栅栏法:用于去除废水中纱头、布块等漂物和悬浮物。
重要有格栅和格网、筛网等。
(2)调整池:由于纺织印染废水水质水量变化大,必需设调整池,一般当废水量5000ffd时,调整池停留时间为4h;废水量2000t/d时,调整池停留时间为5h~6h;废水量小于1000ffd时,调整池停留时间为7h~8h。
(3)沉淀池:印染废水的悬浮粒小,故不经其它(如化学)预处理时,不宜直接进行沉淀处理,沉淀池又分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其中前者应用多。
(4)过滤法:在印染废水中接受的过滤多是快滤池,即在重力作用下,水以6m/h12m/h的速度通过滤池完成过滤过程。
二、化学处理法(1)中和法:在印染废水中,该法只能调整废水pH值,不能去除废水中污染物,在用生物处理法时,应把握其进入生物处理设备前pH值在6—9之间。
(2)混凝法:用化学药剂使废水中大量染料、洗涤剂等微粒子结合成大粒子去除,印染废水处理中需用的混凝剂有碱式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硫酸铝、明矾、三氯化铁等。
(3)气浮法:印染废水中含大量有机胶体微粒、呈乳状的各种油脂等,这些杂质经混凝形成的絮体颗粒小、重量轻、沉淀性能差,可接受气浮法将其分别;目前在印染废水整治中,气浮法有取代沉淀法的趋势,是印染废水的一种重要处理方法。
在印染废水中气浮处理重要接受加压溶气气浮法。
(4)电解法:该法脱色效果好,对直接染料、媒体染料、硫化染料、分散染料等印染废水,脱色率在90%以上,对酸性染料废水,脱色率在70%以上。
该法缺点:电耗及电材料耗量大,需直流电源,适宜于小量废水处理。
(5)吸附法:吸附法对印染废水的COD、BOB色去除特别有效,由于活性炭吸附投资较大,一般不优先考虑,近年来有泥煤、硅藻土、高岭土等活性多孔材料代替活性炭进行吸附的,对印染废水宜选用过滤孔发达的活性吸附材料。
染料废水的简单处理方法引言染料废水是一种在染料生产、纺织工业等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颜料成分,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因此,对染料废水的处理至关重要,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主体1. 理化处理方法理化处理是染料废水处理的一种常见方法,主要通过物理和化学方式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
这些方法包括:- 沉淀法:通过添加化学沉淀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沉淀下来,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 气浮法:应用气体浮筛的原理,通过注入微小泡沫使悬浮物上浮,达到分离和去除的效果。
- 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孔道结构和高比表面积的特点,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吸附到活性炭表面,达到净化废水的效果。
- 高级氧化法:如臭氧氧化法、高级氧化过程等,通过氧化作用迅速分解并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
2. 生物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是一种以微生物为主要媒介进行废水处理的方法。
这些微生物能够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质作为能源进行生长繁殖,并将其代谢产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生物处理方法常见的包括:- 活性污泥法:通过将含有大量微生物的活性污泥悬浮于废水中,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来净化废水。
- 生物膜法:将微生物固定在某种载体上,形成生物膜,然后将废水通过生物膜进行降解处理。
- 生物滤池法:将废水通过堆积有微生物生长的滤材,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来达到净化废水的效果。
3. 混合处理方法混合处理方法通常是将多种处理方法结合使用,以获得更好的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
常见的染料废水混合处理方法包括:- 理化生物混合法:先通过理化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然后再通过生物处理方法进一步降解有机物质。
- 活性炭生物混合法:将活性炭吸附和生物处理相结合,既能去除有机物质,又能保护微生物的生长环境。
- 活性氧化生物混合法:结合高级氧化和生物处理方法,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迅速氧化分解,并通过微生物进一步降解。
染料废水处理工艺及案例分析染料废水是国内外公认的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染料废水来源及污染物成分十分复杂,具有水质变化大、有机物含量高、色度高等特点,直接排放危害极大.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染料废水处理工艺及案例分析.染料工业废水来自生长过程产生的废母液,如硝化、还原、氧化、氯化、缩合、重氮化、偶合等反应产生的废母液.这些母液的COD每升可高达几万至几十万毫克。
染料生产中还有的废水来自于染料产品的分离精制、水洗过程中产生的过滤液、洗涤水。
1.染料废水处理基本工艺染料废水的盐分高、色度高、难降解、有机物成分复杂.生产采用的基本原料是苯、萘、蒽醌及杂环类化合物,毒性大,处理难度较大.国内染料厂为提高COD去除率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1)增加絮凝和生化反应的级数,即所渭“絮凝再絮凝”、“生化再生化”,其废水处理流程长,费用高,处理效果虽有所提高,但仍难令人满意.(2) 采用活性炭吸附法,该法固然有相当的去除效果,但由于目前活性炭再生不易,导致处理成本昂贵,经济上不合理,厂方实难承受.2.不同浓度染料废水处理工艺染料生产按有机物浓度高低可分为三类,对此应采用不同的处理工艺。
(1)超高浓度废水,主要是染料和中间体母液,压滤头遍洗液。
其特点为高有机物浓度,高色度,高含盐量,COD为100,000~150,000mg/L。
对于这类废水,采用焚烧处理最为经济合理.(2)高浓度废水,主要是染料洗液、反应釜洗刷水等,其有机物浓度、色度仍然比较高,对于这类废水,常采用高效的物化一生化处理技术。
(3)低浓度废水,可直接采用生化处理。
3.染料废水处理案例以下介绍两种染料工业废水处理系统的应用实例。
(1) 絮凝—生化法处理分散、还原染料废水某厂生产分散与还原染料,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废水处理系统进水水质:COD1,500mg/L,BOD7,000mg/L.经该工艺流程处理后,出水水质可达COD≤200mg/L,运行较稳定.(2)高效气浮—纯氧生化法处理染料厂分散染料、染料中间体废水某染料厂生产分散染料与染料中间体,其生产废水包括四种类型如表。
《高浓度染料废水(含偶氮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染料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排放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高浓度染料废水,包括含有偶氮染料废水的处理,已经成为环境治理的重要课题。
这类废水的有效处理不仅关系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也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研究高浓度染料废水(含偶氮染料废水)的处理技术,对于实现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浓度染料废水及偶氮染料废水的特点高浓度染料废水通常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色度高、毒性大、成分复杂,其中偶氮染料废水更是由于其难降解性和生物毒性,成为处理难点。
这类废水的直接排放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影响生态环境。
三、高浓度染料废水(含偶氮染料废水)处理技术1. 物理化学法物理化学法主要包括吸附法、混凝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等。
吸附法利用活性炭、树脂等吸附材料对废水中的染料进行吸附,达到净化目的。
混凝沉淀法通过向废水中加入混凝剂,使废水中的染料颗粒凝聚沉淀。
氧化还原法利用氧化剂或还原剂将染料分解或还原为无害物质。
2. 生物法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方法。
对于高浓度染料废水,一般采用厌氧生物处理和好氧生物处理的组合工艺。
厌氧生物处理能够在较宽松的条件下对有机物进行分解,而好氧生物处理则能进一步降低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
3. 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如光催化氧化、声波催化氧化等,通过产生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等,将有机物迅速氧化为低分子量化合物或无机物,从而达到净化目的。
这种技术对处理难降解的偶氮染料废水具有较好的效果。
四、各种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物理化学法处理效果好,但成本较高,适用于对处理效果要求较高的场合。
生物法成本较低,但需要较长的处理时间和适宜的处理条件。
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效果好,但设备投资大,运行成本高。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废水的性质、处理要求、经济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技术或组合工艺。
五、结论高浓度染料废水(含偶氮染料废水)的处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结合多种处理方法和技术。
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及工艺流程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种。
物理法包括格栅筛网、调节、沉淀、气浮、过滤和膜技术等;化学法包括中和、混凝、电解、氧化、吸附和消毒等;生物法则包括厌氧生物法、好氧生物法和兼氧生物法。
目前国内的印染废水处理主要以生物法为主,辅以物理法和化学法。
然而,近年来难生化降解有机物的大量进入印染废水,给处理增加了困难。
新型染料、PAV浆料和新型助剂等难以被普通微生物利用,使得原有的生物处理系统COD去除率大都下降到50%左右甚至更低。
此外,PAV等化学浆料造成的COD占印染废水总COD的比例相当大,但是它们很难被普通微生物所利用,使其去除率只有20%~30%。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内外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主要是新的生物处理工艺和高效专门细菌以及新型化学药剂的探索和应用研究。
印染废水处理单元的选择需要考虑废水的水质和水量变化情况。
对于水量变化大的废水,调节池应考虑停留时间长些,但是如果后续处理单元为水解酸化或厌氧处理时,调节时不应采用曝气方式搅拌混合。
对于含疏水性染料较多的废水,混凝反应工艺应放在生化前面,以去除不溶性染料物质,减轻后续生物处理的负荷。
混凝药剂可根据染料性质选用碱式氯化铝(PAC)或硫酸亚铁(FeSO4)等,混凝反应方式采用机械搅拌易于调整水力条件,保证反应充分,反应时间应在25~30min 之间。
在考虑脱色效应时,应把反应时间再适当延长。
对于原水pH值高的废水,通常使用H2S04或HCl中和。
为了节省药剂用量,可在调节以后进行中和。
如果采用烟道气中和,则应考虑脱硫及除灰。
4) 沉淀(气浮):为了分离物化投药反应,可以考虑沉淀。
由于污泥量大,优先考虑辐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适用于小水量。
当有地皮可利用时,平流沉淀池采用吸泥方式时也可采用。
当投药量大时,泥量也大,辐流池可能会引起异重流,新颖地周边进出水沉淀池可克服这一缺点。
如果废水中表面活性剂含量高,可以选择气浮法。
印染厂污水处理方案印染厂是一个涉水行业,其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含有各种有机和无机杂质,如染料、助剂、溶剂、纤维碎屑等。
如果这些废水直接排放,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还会威胁到人们的健康。
因此,印染厂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污水处理方案来净化废水,使其达到排放标准,下面就介绍几种常见的印染厂污水处理方案。
1.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案:该方案主要通过调节pH值、沉淀、絮凝和气浮等方法进行污水处理。
首先,在进入处理设施之前,需要将废水进行初沉,以去除较重的固体颗粒。
然后,加入化学药剂进行絮凝,使微小悬浮物凝聚成较大的颗粒,方便沉淀。
接着,对污水进行气浮处理,将气泡通过气浮池的底部进入污水中,使各种悬浮物上浮。
最后,对气浮后的水进行沉淀,以去除较大颗粒物。
这种处理方案适用于染料浓度低、固体颗粒少的废水处理。
2.生物处理方案:该方案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能力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在该方案中,可以引入一些高效的微生物菌种,如厌氧菌和好氧菌,通过相应的生物反应器进行处理。
首先,进入厌氧池,厌氧菌会将废水中的有机底物分解为有机酸、酒精等物质。
然后,通过曝气池,好氧菌会进一步氧化有机底物,最终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生物处理方案适用于有机污染物较高的污水处理。
3.膜分离技术方案:该方案主要通过一系列膜过滤和膜分离技术来进行废水处理。
首先,使用微孔过滤膜和超滤膜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
然后,使用反渗透膜进行反渗透,以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有机物、无机盐和微生物等。
反渗透膜的孔径很小,只能使水分子通过,而将溶质和微生物滞留在膜外,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
膜分离技术方案适用于废水中含有较多溶解性有机物和无机盐的情况。
4.高级氧化技术方案:该方案主要是利用高级氧化剂,如臭氧、UV光、过氧化氢等,来氧化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通过臭氧氧化、UV光催化和过氧化氢氧化等过程,有机污染物可以被氧化分解为无害的物质。
这种处理方案适用于废水中有机污染物较难降解的情况。
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
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生物降解法:利用微生物对染料进行分解和降解。
可以通过调整废水的pH 值、温度和营养物质的添加等条件来优化生物降解过程。
2. 物理化学法:包括吸附、沉淀、氧化还原、膜分离等方法。
吸附法用活性炭等材料吸附染料,沉淀法利用化学反应使废水中的染料形成不溶性沉淀物,氧化还原法通过氧化或还原染料分子来降解染料,膜分离法则通过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将废水中的染料分离出来。
3. 光/电解法:利用紫外光、紫外可见光、电解等方法来降解染料。
光解法通过辐照废水使染料分子发生光解反应,电解法则利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氧化还原作用来分解染料
4. 组合处理法:结合以上多种处理方法进行综合处理,以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例如,先利用生物降解法将染料分解为较小分子,然后再进行物理化学处理。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并针对性地进行工艺设计和操作调控等操作。
同时,对于染料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和残留物,也要进行妥善处理和处置,以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酸性红B染料废水处理方法酸性红B是一种常见的染料,它是酸性染料,具有强酸性,难以降解,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酸性红B染料废水的处理十分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主要的酸性红B染料废水处理方法。
1.化学法:化学法是酸性红B染料废水处理的常用方法。
主要是通过控制废水的PH值,将其中的酸性红B转化为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具体操作方法是先加入适量的碱剂(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使废水的pH值调节到碱性范围。
然后,废水中的酸性染料与碱反应生成沉淀物,沉淀沉淀后,底泥中用于沉淀酸性红B的沉淀物可以通过沉积和过滤等方法分离出来。
然后,将废水中的沉淀物与压榨固液分离,压榨后得到的固体可作为填埋材料或焚烧。
2.生物法:生物法是一种较为环保的处理方法,它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能力进行废水处理。
对酸性红B染料废水而言,通过在适当条件下引入具有酸性红B分解能力的微生物,并为其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使其迅速繁殖和降解有机物。
这些微生物可以从环境中收集到,然后通过培养、筛选等方法得到纯种菌株。
生物法的处理过程需要控制温度、pH值、气体和营养物等因素,以最大限度提高微生物的降解效率。
这种方法处理效果较好,但处理时间较长,需要耐心和精确的操作。
3.吸附剂法:吸附剂法也是一种常用的酸性红B染料废水处理方法。
在处理过程中,通过将废水经过吸附剂床层,使废水中的酸性红B染料被吸附剂表面上的活性位点吸附,并固定在吸附剂表面上。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陶瓷颗粒、环保纳米材料等。
吸附剂法具有操作简单、效果稳定、可重复使用等优点,但需要定期更换吸附剂。
综上所述,酸性红B染料废水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法、生物法和吸附剂法。
不同的方法在处理效果、工艺复杂度和成本等方面存在差异,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结合多种方法,综合利用各个方法的优势,最大限度地降低酸性红B染料废水对环境和人体的损害。
印染废水处理方案印染工业是一个典型的高水耗、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其中废水排放是其中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印染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染料、助剂、盐类等有机污染物和无机盐类,具有高度的色度、浊度、酸碱度和毒性,如果不经过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会严重破坏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
因此,印染废水的处理迫在眉睫,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印染废水处理方案。
1.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一种经济、高效的处理废水的方法。
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这种方法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固定化生物膜法等。
生物处理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投资费用低的优点,但对废水中一些特殊污染物如毒性物质的处理效果有限。
2.物化处理法:物化处理法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来处理废水中的污染物。
包括沉淀法、悬浮气浮法、吸附法、氧化法、电化学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去除废水中的颜料、浆料和染料等有机物以及悬浮物质,具有处理速度快、效果明显的优点,但处理费用相对较高。
3.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通过膜的选性通透性来分离废水中的污染物和水的方法。
包括超滤、逆渗透、纳滤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高分子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微生物等,具有处理效果好、设备占地面积小的优点,但处理成本相对较高。
4. 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指利用强氧化剂,在较高的温度、压力和酸碱度等条件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常用的方法有臭氧氧化、Fenton氧化、过氧化氢氧化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色度等,但能耗和副产物处理是其较大的问题。
5.固体废物交联固化技术:该技术是通过将印染废水中的污染物与特定化学药剂进行反应,生成易于固化和处理的固体物质。
这些固体物质可以进一步进行填埋或处置。
该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可回收资源的优点,但处理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印染废水处理方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法。
对于一般的印染废水,可以选择生物处理法、物化处理法或膜分离技术等方法进行处理。
染料废水处理的评价指标一、引言染料废水是一种含有多种有害物质的复杂废水,具有高色度、高化学需氧量(COD)、高盐度等特点。
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来评估染料废水处理的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染料废水处理的评价指标,旨在为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染料废水处理的评价指标1.COD去除率化学需氧量(COD)是评价废水中有机物含量的重要指标,也是染料废水处理的主要去除对象。
COD去除率是指处理后废水中COD的降低率,是评价染料废水处理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染料废水中,COD主要来自于未完全染色的有机物、染料及其中间产物、助剂和溶剂等。
因此,COD去除率越高,染料废水处理的效果越好。
2.色度去除率色度是评价染料废水处理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色度去除率是指处理后废水中色度的降低率。
在染料废水中,色度主要来自于未完全脱色的染料和染料中间产物。
因此,色度去除率越高,染料废水处理的效果越好。
色度去除率的计算方法与COD去除率类似,可以通过比较处理前后的色度值来计算。
3.盐度去除率染料废水中含有较高的盐度,盐度去除率也是评价染料废水处理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盐度去除率是指处理后废水中盐度的降低率。
盐度对水体的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降低盐度对于染料废水处理至关重要。
盐度去除率的计算方法与COD去除率类似,可以通过比较处理前后的盐度值来计算。
4.生物需氧量(BOD)去除率生物需氧量(BOD)是指水中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BOD去除率是指处理后废水中BOD的降低率。
在染料废水中,BOD主要来自于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
因此,BOD去除率也是评价染料废水处理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BOD去除率的计算方法与COD去除率类似,可以通过比较处理前后的BOD值来计算。
5.有毒有害物质去除率染料废水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苯系物等。
在化学工业进展过程中工业废水也在不断地增加,其中,染料废水是主要的有害工业废水之一,主要来源于染料及染料中间体生产行业,由各种产品和中间体结晶的母液、生产过程中流失的物料及冲刷地面的污水等组成,需要对其进展处理。
据美国 C.I.(Color Index),目前染料已有数万种之多。
我国是染料生产大国,纺织染料工业近年来快速进展,目前我国各种染料产量达90 万吨,染料产量占世界 60%左右。
依据染料的不同特性可对染料进展不同的分类。
依据染料的化学构造可将染料分为:偶氮染料、蒽醌染料、靛旋染料、硫化染料、菁染料、三芳基甲烷染料、杂环染料;依据染料染色时应用特性可将染料分为:直接染料、硫化染料、复原染料、酸性染料、酸性络合染料、反响性染料、冰染染料、氧化染料、分散染料、碱性染料;在环境工程领域常常依据染料分子在水溶液中解离出来的离子态而分为:阴离子染料,如直接染料、酸性染料;阳离子染料,如碱性染料;非离子型染料,如分散染料。
离子型和非离子型染料中的发色基团大多都是含氮基团或者是蒽醌类,含氮基团中氮键的复原断裂简洁在废水中形成具有毒性的胺,而蒽醌类的染料由于其中的芳香构造很难被降解从而使得这类染料废水更难脱色。
特点和处理现状1、废水中的有机物绝大局部是以苯、萘、蒽、醌等芳香团作为母体,且带有显色基团,颜色很深,色度达 500~500000,有很强的污染性。
2、由于生产过程及分子构造的需要,染料物质及中间分子往往含有极性基团,增加了水溶性,使物质流失量大。
废水中通常含有很多原料和副产品,如卤化物、硝基物、氨基物、苯胺、酚类等系列有机物和氯化钠、硫酸钠、硫化物等一些无机盐,浓度高,毒性大,一般COD 可达 1000~73000mg/L 。
3、染料废水多呈酸性,也有的呈碱性,一般含盐量都很大。
4、由于人们对五彩缤纷的颜色需要越来越高,染料的品种越来越多,并朝着抗光解、抗氧化、抗生物降解的方向进展,使得这些废水越来越难以用一般的水处理系统处理。
1物理法1.1吸附法吸附法是利用多孔性固体(如活性炭、吸附树脂等)与染料废水接触,利用吸附剂表面活性,将染料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金属离子吸附并浓集于其表面,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对阳离子染料,直接染料,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等水溶性染料具有较好的吸附功能,但活性炭价格昂贵,不易再生。
由壳聚糖与活性炭及纤维素混合制成的染料吸附剂对活性染料和酸性染料有优异的吸附能力,其吸附容量分别为264和421mg/g(椰子活性炭吸附容量少于80mg/g)。
该吸附剂在水中具有优良的分散性,可采用简单而廉价的接触过滤法处理。
大孔吸附树脂是内部呈交联网络结构的高分子珠状体,具有优良的孔结构和很高的比表面积。
吸附树脂可用于去除难以生物处理的芳香族磺酸盐,萘酚类物质。
它易再生,且物理化学稳定性好,树脂吸附法已成为处理染料废水的有效方法之一。
1.2膜分离膜分离技术应用于染料废水处理方面主要是超滤和反渗透。
据报道,用管式和中空纤维式聚砜超滤膜处理还原染料废水脱色率在95%~98%之间,CODCr去除率60%~90%,染料回收率大于95%。
近年来,用壳聚糖超滤膜和多孔炭膜的新型膜材料来处理印染废水,取得较好的效果。
夏之宁等研究了染料废水在超声作用下,通过醋酸纤维素膜的透水率与透盐率,发现超声波在膜分离中有明显的加速传质和去“浓差极化”作用,有超声波作用时其渗透率是无超声波时的1.5倍,对透盐率影响更大,其截留率分别为94%和67%。
2化学法2.1化学混凝法化学混凝法主要有沉淀法和气浮法,此法经济有效,但产生化学的污泥需进一步处理。
常用的有无机铁复合盐类。
近年来国内外采用高分子混凝剂日益增多。
天然高分子絮凝剂主要有淀粉及淀粉衍生物、甲壳质衍生物和木质素衍生物3大类。
曾淑兰等用NaOH作催化剂将玉米淀粉和醚化剂M反应制得的阳离子淀粉CST,用量为7~15mg/L时,对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的脱色率达90%以上。
吴冰艳等用接枝聚合制得的木质素季胺盐絮凝剂处理J酸染料废水,絮凝剂中的季胺离子与废水中的磺酸基团生成不溶于水的物质,投量20mg/L,色度去除率达90%。
方忻兰利用海虾、蟹壳为原料制得的壳聚糖用来处理印染废水,CODCr去除率达85%以上。
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电荷密度小,分子量低,易发生生物降解而失去絮凝活性。
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分子量大,分子链中所带的官能团多,絮凝性能好,用量少,pH范围广。
代表性的人工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有PAN-DCD(二氰二胺改性聚丙烯腈聚电解质)、Wx 系列高分子脱色絮凝剂、PDADMA-A(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合物)M。
2.2化学氧化法化学氧化是利用臭氧、氯、及其含氧化物将染料的发色基团破坏而脱色。
臭氧氧化法对多数染料能获得良好的脱色效果。
但对硫化、还原等不溶于水的染料效果较差。
Fenton试剂氧化法,其脱色的实质是H2O2与Fe2+反应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使染料有机物断链。
Fenton试剂除氧化作用外,还兼有混凝作用。
研究表明,用此法处理2-萘磺酸钠生产废水,先用FeCl3混凝沉淀后,然后在pH1.5~2.5条件下以H2O22g/gCODCr,Fe2+4g/L水,氧化60min可去除CODCr99.6%、色度95.3%[19]。
2.3湿式空气氧化法湿式空气氧化法(WAO)是在高温(125~320℃)、高压(0.5~20MPa)条件下通入空气,使废水中的有机物直接氧化[20]。
超临界水氧化(SCWO)是指当温度、压力高于水的临界温度(374℃)和临界压力(22.05MPa)条件下的水中有机物的氧化。
它实质上是湿式氧化法的强化和改进。
超临界态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较大的变化,水汽相界面消失,形成均相氧化体系,有机物的氧化反应速度极快。
Model等[21]对有机碳含量27.33g/L的有机废水,在550℃,60s内,有机氯和有机碳的去除率分别为99.99%和99.97%。
超临界水氧化法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效率高,反应速度快,适用范围广,可用于各种难降解有机物;在有机物的含量低于2%时;可通过自身热交换,无须外界供热,反应器结构简单,处理量大。
2.4光催化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常用H2O2或光敏化半导体(如TiO2、CdS、Fe2O3、WO3作催化剂),在紫外线高能辐射下,电子从价带跃迁进入导带,在价带产生空穴,从而引发氧化反应。
此法对染料废水的脱色效率高,缺点是投资和能耗高。
张桂兰等用新型的旋转式光催化反应器,在优化条件下采用悬浮态TiO2时,偶氮染料脱色率达98%。
程沧沧等[23,24]分别采用固定床型光反应器和斜板式光反应器对有机染料直接耐翠蓝GL进行了光催化降解研究,经60min光照,其降解率分别为83%和81.4%。
3生化法生化法具有运行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少的特点。
但染料废水水质波动大,种类多,毒性高,对温度和pH条件要求较苛刻的微生物很难适应。
好氧处理法运行简单,对CODCr、BOD5的去除率较高,对色度的去除率却不太理想。
而厌氧处理法对染料废水的色度去除率较高。
厌氧处理法污泥生成量少,产生的气体是甲烷,可利用作为能源。
但单独使用,效果不理想。
黄天寅等在处理酞菁蓝废水过程中,采用气提、吹脱和气浮等物化手段去除原水中大部分NH3-N和Cu2+,提高其生化性。
经厌氧处理后,各项指标均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CODCr去除率90.0%,BOD5去除率88.9%,NH3-N去除率99.1%,Cu2+去除率99.7%。
由于近年来染料向抗分解,抗生物降解的方向发展,单独一种工艺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
现在处理工艺正朝向厌氧—好氧联合处理工艺发展。
闫庆松等[26]对染料废水采用了厌氧—好氧工艺。
厌氧段采用UASB工艺,中温消化,停留时间48h,CODCr去除率可达55%,出水BOD5/CODCr 值由0.1提高到0.42,系统内形成颗粒污泥,其沉降性能良好。
好氧段采用接触氧化法,经驯化后,污泥对废水的降解能力逐步提高。
高效菌群(HighSolutionBacteria)是利用复合的微生物群来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菌种现已发展到100多种,如反硝化产碱菌、脱氮硫杆菌、氧化硫硫杆菌等。
它可以针对不同的废水配成不同的菌群去分解不同的污染物,具有较高的针对性。
高效微生物群将有机物分解成SO2、H2O以及许多对水质没有影响的有机小分子。
运用H.S.B技术处理无锡某染料厂生产的分散染料、酸性染料(CODCr浓度达2000~2500mg/L)的废水,出水CODCr小于100mg/L,平均去除率为92.68%。
苯胺去除率94%,酚为93%,氨氮为92%,色度均在50倍以下[27]。
为了增加优势菌种在生物处理装置中的浓度,提高对染料废水的处理效率,通常将游离的细菌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手段加以固定,使其保持生物活性和提高使用率。
研究表明,高效脱色菌群固定在活性污泥上,脱色酶活力提高70%。
4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治理废水,实质是间接或直接利用电解作用,把染料废水中的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
近年来由于电力工业的发展,电力供应充足并使处理成本大幅降低,电化学法已逐渐成为一种非常有竞争力的废水处理方法。
染料废水的电化学净化根据电极反应发生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内电解法、电凝聚电气浮、电催化氧化等。
应用最广泛的内电解法是铁屑炭法。
靳建永用铁屑内电解法对5大类11种染料废水进行脱色处理。
研究表明,对中等色度和浓度的废水,脱色率在96%以上;加入助剂可使废水CODCr去除率在70%以上。
内电解法的优点是利用废物在不消耗能源的前提下去除多种污染成分和色度,缺点是反应速度慢、反应柱易堵塞、对高浓度废水处理效果差。
在外电压作用下,利用可溶性阳极(铁或铝)产生大量阳离子,对胶体废水进行凝聚,同时在阴极上析出大量氢气微气泡,与絮粒粘附一起上浮。
这种方法称为电凝聚电气浮。
与化学凝聚法相比,其材料损耗少一半左右,污泥量较少,且无笨重的加药措施。
其缺点是电能消耗和材料消耗过大。
电催化氧化是通过阳极反应直接降解有机物,或通过阳极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臭氧等氧化剂降解有机物。
电催化氧化法的优点是有机物氧化完全,无二次污染。
但该法真正应用于废水工业化处理则取决于具有高析氧电位的廉价高效催化电极。
同时电极与电解槽的结构对降低能耗也起重要的作用。
贾金平等研究了活性炭纤维电极与铁的复合电极降解多种模拟印染废水,有较好的效果。
5结语染料生产工艺复杂,废水量大且难以处理,污染治理的费用很高。
硫化碱还原时排出的含硫废水除使用昂贵的湿式氧化法处理外,其他方法难以达到排放标准。
近年来采用加氢还原法,彻底消除了硫化物的污染。
汞催化磺化法生产氨基蒽醌改为硝化还原法,彻底消除汞污染。
各种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大大提高了染料废水处理的效率,降低了处理成本。
但治标更要治本,研究发展经济合理的清洁生产工艺与发展高效经济的废水治理工艺同等重要。
从根本上降低排污,才是长久之计。
本发明提供一种染料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物化预处理、厌氧处理、好氧处理、高级氧化处理,将待处理的染料废水先进行物化预处理去除一部分色度和COD后进行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将好氧处理后的出水进行高级氧化处理以便最终去除废水处理末端的难降解污染物以及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代谢物。
采用这种“物化预处理+厌氧+好氧+高级氧化”的组合工艺来处理染料废水,可以有效处理难降解染料废水,降低运行成本,使出水的COD和色度等指标能够同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解决染料废水在国内难处理的现状,并可满足将来环保标准提高而对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的要求印染废水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方案书1、概况:山东祥鼎投资有限公司日排放生产、生活污水1500吨,现委托本公司编制设计方案。
本公司根据历年大中型印染污水治理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对该单位的水量、水质提出以下方案,供业主和有关领导审核指正。
2、设计依据:(1)日处理水量:2000吨(2)进水水质:(3)CODcr(mg/l) BOD(mg/l) 色度(倍)SS(mg/l) PH1400 300 600 350 6-9(4)处理后出水必须达到《GB8978-96》污水综合排放的一级标准:CODcr(mg/l) BOD(mg/l) 色度(倍)SS(mg/l) NH3-N(mg/l) PH100 40 40 70 15 6-9(5)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6)《纺织染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1997)(8)《给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9)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及其它相关资料。
3、设计范围:(1)从污水进入格栅至处理出水井之间构筑物及配套设施设计(2)总平面图(3)工程投资概算4、工程项目设计方案选择及说明:(1)污水处理站工艺选择原则: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污水处理站的建设投资,运行成本的高低,污水出水水质,运行管理是否方便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