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382.00 KB
- 文档页数:8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4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校.补鲜.为人知hè然心不在yān2.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1)邓稼先则是一个最引人注目的人物。
《邓稼先》(2)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
” 《邓稼先》(3)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回忆鲁迅先生》A.不我坚决不能走压B.不要我不能走扣C.不需坚决不行放D.不能我坚决不走压3.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8分)“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救济的文化药方。
——臧克家《说和做》(1)在选文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标点。
(2分)(2)在选文括号内填写恰当的词语。
(2分)(3)选文中加点的“再”“正”是词,加点的“向”“给”是词。
(2分)(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的修辞。
(2分)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秦玥飞自耶鲁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国到农村担任村官,六年来一直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
B.国家体操队的几位小将在世界锦标赛上表现出色,真是锋芒毕露....,令人赞叹。
C.1985年8月,邓稼先虽然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但他仍然锲而不舍....地工作,至死不懈,对我国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人教版语文初一上册第一单元考试题目及答案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排比的是()- 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D.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2. 下列诗句中,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是()- 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C.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3. 下列诗句中,描写了自然景物的是()- 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C.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4. 下列诗句中,属于对比的修辞手法的是()- 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D.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5. 下列诗句中,描写了四季变化的是()- 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C.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非选择题1. 将下面这句诗改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改写为:白云间,黄河远上,万仞山孤城一片。
2. 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美丽山河。
第一单元测试卷(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
(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抚.摸(fū) 应.和(hè) 栖.息(qī)B.锥.形(zhuī) 薄.雪(bó) 贮.蓄(zhù)C.干涸.(hé) 嘹.亮(liáo) 啜.泣(zhuì)D.清冽.(liè) 嶙峋.(xún) 酝酿.(niànɡ)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看了旁边的解说,现场不少小朋友恍然大悟....,原来这“魔术”利用的是人类视错觉原理。
B.据英国《太阳报》报道,印度尼西亚一名男子将一头雌虎从小养到4岁。
在这4年中,他们形影不离....。
C.经过一小时的奋战,他终于苦心孤诣....地完成了作业。
D.党和国家把这一事关百姓根本利益的大事始终摆在突出位置,让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良性互动,让劳动者各得其所....。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为了防止H7N9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部门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B.对于那些无视交通规则的人,难道不应该受到责备吗?C.上一世纪,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曾发生过一场血战。
D.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的报告。
4.默写。
(7分)(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水,太阳的脸。
(2) ,百草丰茂。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星汉灿烂,。
5.下面四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说法不同。
如果你看到某同学穿的衣服非常漂亮,你要告诉别的同学,应选择的句子是()(3分)A.她穿的衣服还算漂亮。
B.她穿的衣服难道不漂亮吗?C.她穿的衣服漂亮的过了头。
D.她穿的衣服真漂亮!6.综合性学习。
(5分)班级开展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通过分析字形,试着推测“家”字中蕴含的信息。
(2分)示例:“灾”由“宀”和“火”构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得分:________一、语文知识积累(1~5题,每题2分,第6题8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萦.带(yínɡ)殷.红(yān)草率.(shuài)兀.兀穷年(wù)B.涉.猎(shè)阖.眼(hé)校.对(xiào)当之无愧.(kuì)C.彷.徨(pánɡ)选聘.(pìn)赫.然(hè)锲.而不舍(qì)D.迭.起(dié)署.名(shǔ)澎湃.(pài)深恶.痛绝(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竭力笼罩薪金如释众负B.两鬓迸溅颠沛毛骨悚然C.墨契吩咐咳嗽仙露琼浆D.累赘抹杀姣肉血气方刚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李明那段故事虽然鲜为人知....,但却是可歌可泣的。
B.史铁生在病重期间仍然锲而不舍....地进行创作,写出了《病隙碎笔》《我与地坛》等著作。
C.不是你俩还有谁!这班上就数你们俩最爱造谣生事,搬弄是非....。
D.保持消防安全通道畅通,是最基本的安全常识,部分居民却不以为然....,照旧乱停乱放。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一师一优课”活动的开展,某市教师的教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B.某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参与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C.为了防止溺水事件再发生,学校规定夏季午休时间学生必须进教室午睡。
D.高速公路上的团雾,往往常与重大交通事故相伴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邓稼先》一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是完全按照邓稼先的生平顺序来行文的。
B.闻一多,本名闻家骅,字友三,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酝酿.(liáng)黄晕.(yùn)发髻.(jì)栀.子( zhī)B、唱和.(hé)肥硕.(shuò)鳊.鱼(biān)乌桕.(jiù)C、寥.阔(liáo) 枯涸.(gù) 清洌.(liè) 梦寐.(mèi)D、澹澹.(dàn)耸.峙(sǒng) 栖.息(qī) 禅.心(chá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黎明焕然一新呼朋引伴B. 静谧再接再励不计其数C. 莅临无精打彩迫不及待D. 干躁谈笑风声任劳任怨3.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A.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B.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C.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D.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4.仿照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一句。
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也许你无法拥有浩瀚的大海,但是你可以做清幽的小溪;也许,但是。
只要你满怀信心,善于发现,你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6年湘江马拉松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约2000余名选手冒雨参赛。
B.杨绛创作的《我们仨》,以真挚的情感和优美隽永的文字深深打动了读者。
C.“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孝”不仅要表现在物质生活上,而是要表现在精神生活上。
D.重修后的石鼓书院按照“修旧如旧”,恢复了中国古书院“讲学”、“藏书”、“祭祀”的功能。
6、填空。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______,______。
(《观沧海》)(2)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客路青山外,______。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3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匿.笑(nì)沐.浴(mù)祷.告(shîu)絮絮叨.叨(dāo)B、瘫痪.(huàn)憔.悴(qiáo)分歧.(qí)怦.怦直跳(pēng)C、姊.妹(jiě)徘徊.(huí)菡.萏(hàn)淡雅.高洁(yǎ)D、央.求(yāng)嫩.芽(lân)脸颊.(xiá)水波粼.粼(lín)2、(2分)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树杈寒战诀别不可抗拒B、B、沉寂烂慢遮蔽各得其所C、繁杂敏感拆散行影不离D、委屈伤疤覆盖喜出忘外3、(3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成熟的麦穗在阳光下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__________ ;忙碌的蜜蜂在田野里采集花粉,那是在教我们__________ ;柔弱的水珠在四季轮回中滴穿顽石,那是在教我们________。
A、谦虚勤劳坚韧B、谦让勤劳坚强C、谦让勤俭坚韧D、谦虚勤俭坚强4、(3分)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猜测,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大概有二十三四岁左右。
B、这家水果超市里卖苹果、梨子、香蕉、葡萄和各种水果。
C、我们在修改自己的作文时,要改正并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
D、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5、(3分)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史铁生,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散文《我与地坛》等。
B、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C、《金色花》的作者是泰戈尔,印度著名的文学家,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D、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其中情节的安排是小说的主要任务,因为这样才能吸引读者。
二、古诗文阅读(24分)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同步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选出下面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2分)2.选出下面字形书写无误的一项( )(2分)A.敏感伤疤笑嘻嘻各得其所B.沐浴折散婆婆嘴自作主张C.烂漫决别三蒂莲喜出望外D.坚难遮蔽一霎时不可抗拒3.选出下面句中画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2分)A.看到妈妈找不到时焦急的样子,我大声地匿笑起来。
B.美国最近比较烦,爆炸枪击案件接连不断地发生。
C.从小学到初中,我和万芳都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D.地震造成的损失已经无可挽回,但事后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宝贵的防震抗灾经验。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A.万芳由于怕我回家挨大人的骂,把自己的好裤子换了我的破裤子。
B.我能否要回木雕是我最伤心的事情。
C.我们班数学不及格的现象逐步下降。
D.《金色花》一文充满童真童趣,我们没有理由喜欢。
5.选出下列句子标点有误的一项( )(2分)A.“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
”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
B.我们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们俩叫“合二而一”。
C.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6.选出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 )(2分)A.《秋天的怀念》的作者史铁生,北京人,现代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散文集《我与地坛》等。
B.泰戈尔,印度文学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著有《吉檀迦利》《园丁集》等。
C.《世说新语》由南朝宋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记载了很多魏晋时代早慧儿童的故事。
D.冰心,原名谢婉莹,笔名为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
7.古诗文默写。
(8分)(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一语文第一单元测试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___一、根底知识及运用〔52分〕1、以下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崛.起(jué) 骤.然〔zoù〕涛.声(táo) 收敛.(lián)B、沦.陷(lún) 瞥.见〔biē〕狂澜.(lán) 嗜.好(shì)C、干脆.(chuì) 土墩.(dūn) 屏.障(píng) 幼稚.(zhì)D、惹.祸(rě) 竹笠.(lì) 荡涤.(dí) 弄拧.(nǐng)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A、光耀门眉贫弱不振仿碍B、飘飘渺渺拔地而起气概C、如癫如狂如饥似渴书藉D、气势磅礴浩浩荡荡宛转3、以下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着.实着.急着.火B、弄.拧里弄.弄.虚作假C、血泊.湖泊.停泊.D、勉强.强.辩强.迫4、以下各组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扬长而去.相去.不远B、刻不容.缓义不容.辞C、漫山遍.野读了一遍.D、不以为然.全然.不顾5、在以下各句的横线上选填恰当的词语〔4分,每题1分〕(1)……把美的东西开掘出来,宣扬出去,让所有的人都受到教育_______(A、启迪B、感动C、感化D、启示).(2)你那英雄的_______(A、身躯 B、体魄 C、气概),筑成我们新的长城.(3)仗着我命大,好几次都是死里逃生,可这更_____(A、激发 B、鼓励 C、冲动 D、激情)了我对探险的兴趣.(4)战士们______(A、悲愤B、悲伤C、悲哀D、悲惨)地说:“我们要替亲人报仇!〞6、根据以下语意,写出相应的词语〔8分,每题2分〕(1)形容草木清翠鲜嫩,几乎流滴汁液. 〔〕(2)事情紧急,不能拖拉. 〔〕(3)在极危急的处境下侥幸获得出路. 〔〕(4)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形容事迹英勇悲壮.〔〕7、以下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错的一项为哪一项( ) 〔3分〕A、我赞许道:“他们可得谢谢你呢!〞他好似啥也没听见.B、“叔叔,你别笑嘛.〞他撅撅嘴巴儿,“真的呢,村里人都管我爷爷叫老黄牛,……〞C、周恩来不明白这是什么道理,便问道,“这不是我们中国的地方吗?〞D、接着,他向我讲起了为什么天空像个大海呀!为什么黑色的云朵是雨的故土呀……8、本单元第二课作者以?春笋?为题的原因是( ) 〔3分〕A、由于春笋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B、“我〞和放牛孩子相遇在长满春笋的山上.C、“我〞和放牛孩子相遇在春笋生长的季节里.D、以春笋比喻少年,以雨后春笋的蓬勃向上的生机比喻少年—代茁壮成长.9、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3分〕A、?黄河颂?选自?黄河大合唱?,是由冼星海作词,光未然作曲的.B、汉语拼音拼写,一句话开头的字母,人名、地名的第—个字母要大写.C、u行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加w,如wu、wo.D、?出塞?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写的,表达了他关心边防、期望能胜任的将领来守卫国土的思想感情.10、以下几句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 〔3分〕A、这漫山遍野的春笋,好似听到了我的心声.B、他便像一条快活的泥鳅,一蹦蹦到我的面前.C、每次执行任务,我除了把被子、衣服、牙具等带在身上外,总要带上几本书,像?被开垦的处女地?、?高尔基短篇小说?等.D、许多人表示要像革命老先辈一样,忠于人民忠于党,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祖国和人民.11、以下理解不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3分〕A、?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一文的最后是以抒情性的语言,赞颂少年周恩来的宽广胸怀和伟大志向的.B、?春笋?一文是以“我〞的见闻(所忆、所见、所感)为线索,采用“以物喻人〞的写法,把放牛娃和拔地而起的春笋联系起来写的.C、?长江之歌?把歌唱大自然的雄伟景象与人们对祖国的内在情感融合在一起,表现民族的豪迈气概和祖国的壮丽辉煌.D、普及推广普通话是具有为今后的生活带来方便这样深远的意义.12、填空〔13分,每格1分〕(1)你从远古走来,_______________;你向未来奔去,________________.你用纯洁的清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动新的时代.(2)干锤万凿出深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4)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语段阅读〔48分〕〔一〕〔16分〕①忽然,他“啊哟〞一声( )起来.一看,原来山水不知什么时候悄悄爬到土墩上来,把他的裤权浸了个透湿.“怎么山水跑到这儿来了?〞他( )大眼睛,使劲地搔着耳朵根,②把夹在腋窝底下的蓝条子衬衫“嗖〞的( )到我的手上:“叔叔,给我当保管员吧,别让雨淋湿哟!〞话音未落,他便倏然消失在雨水模糊的翠竹丛中.我出神地望着孩子消失的方向,不意把他的蓝条子衬衫给弄湿了,赶忙抖开,一看,里边忽然跳出一本用红领巾包裹着的?天象观测记录?,每一页都画满了各种各样的图画.我被几幅好似电影?孙悟空大闹天宫?里那样缥缥缈缈的奇景深深地吸引住了.及至阵雨过去,夕阳点燃天底的云彩,我才着急起来:这孩子怎么还没回来呢?幸而,他留下了一行深深的脚印,引领着我穿过葱茏欲滴的竹林子,沿着山脚寻去,果然看见前边的沟渠里,一个浑身泥水的孩子正在( )着腰,使出吃奶的劲儿,把一块大石头抱起来.我心里全然明白了.没来得及开口,他便像一条快活的泥鳅,一蹦蹦到我的面前:“叔叔,这回一滴滴山水,都得乖乖地跑到水库里去啦!〞13、句中括号处依次应填的词是〔〕〔2分〕A、叫瞪送弯B、跳瞪塞弓C、喊睁塞猫D、嚷睁交弓14、文中划线的两句是起伏笔作用的,请找出与此相照应的句子.〔4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本段描写了放牛孩子的事例是(请用六个字概括)_______________,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 描写手法,表现了他有______________的好品质.〔4分〕16、辨析以下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每题1分〕(1)?天象观测记录?的每一页上都画满了“缥缥缈缈的奇景〞,说明放牛孩子不仅热爱科学,而且热爱艺术,喜欢画画.〔〕(2)放牛孩子“像一条快活的泥鳅〞这一比喻形象地刻画出他贪玩、淘气的性格特征.( )(3)“用红领巾包裹〞?天象观测记录?,说明这孩子是个少先队员,他非常爱科学.〔〕(4)随身带着?天象观测记录?,说明这个孩子正在积极研究天象;穿着裤衩,冒着雨去疏通沟渠,说明这孩子非常关心集体.( )17、修辞方法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2分〕例句:夕阳点燃天底的云彩.A、他便像一条快活的泥鳅.B、使尽吃奶的劲儿.C、我被几幅好似电影?孙悟空大闹天宫?里那样缥缥缈缈的奇景深深地吸引住了.D、山水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爬到土墩上来.〔二〕〔13分〕啊!黄河!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从你这儿发源, 啊!黄河!多少英雄的故事, 你一泻万丈,在你的周围扮演. 浩浩荡荡,啊!黄河! 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你是伟大坚强!18、这段诗歌节选自?_____________?,它的词作者是_________,音乐家_____________作曲.〔3分〕19、解释词语.〔2分〕屏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诗中的“黄河〞象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1、用“//〞给这段诗划分层次,并概括出层次大意.〔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19分〕①人各有志.②干百年来,对于为什么而读书有过多种不同的答案.③“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④许多人为了升官发财而读书,书不过是他们的敲门砖.⑤门敲开了,书就丢到一边去了;门敲不开,书对他们也不再有什么用处了.⑥渺小的目的,当然不可能产生持久而伟大的动力.⑦周恩来根本反对只是为个人找出路而读书.⑧1913年,他考上了天津南开学校.⑨有一次,大家讨论为什么上中学的问题.⑩有的同学说,南开很有名,在这里毕了业,就能有个好前途.○11周恩来却说:我们生活在20世纪列强竞争的时代,国家贫弱不振,外国侵略者一天紧逼一天,眼看中国就要灭亡,青年人怎么能只想个人的前途呢?○⑿只有国家独立富强了,个人才能有前途.这是多么宽广的心胸啊!在他的心里装着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有了这样的胸怀,才能产生伟大的志向,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22、③句中用了引号表示引用,○11句中周恩来说后面用冒号表示停顿,为什么说的内容不用引号?〔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⑤句中“门敲开了〞中的“门〞是( )〔2分〕A、指一般的用来供人出入的门.B、指所有供动物进出的门.C、指人所追求的名利.D、指求得名利的初步手段.24、⑥句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5、①至○⑿句表达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突出周恩来的读书目的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方法.周恩来的读书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26、对①至○⑿句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⑿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⑿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⑿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⑿27、上述两段文章中的“渺小的目的〞指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恩来的“宽广的心胸〞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三、作文28、题目:我的爱好要求:①扣住“爱好〞来写,内容具体真实.②字数400左右.。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8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4分)载着希望,乘着梦想,我们跟随朱自清探寻春的足迹。
有的人说春在润湿的空气里(),又有的人说春在()的笛声里与轻风流水应和着,还有的人说春就如小姑娘亭亭玉立。
而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截然不同。
他没有春的(),夏的粗犷,秋的(),冬的咄咄逼人,而是充满温情的。
人们徘徊在古老的济南,澄清的河水,秀气的小山,蓝色的天空,这些景象从不同角度完美地展现了冬天的济南的美丽,这真是一个理想的境界,喜爱之情花团锦簇。
(1)依次填入文段括号内的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酝酿.liàng嘹亮骄媚静谧.nìB.酝酿.liàng瞭亮娇媚静谧.nìC.酝酿.niàng嘹亮娇媚静谧.mìD.酝酿.niàng瞭亮骄媚静谧.mì(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亭亭玉立B.截然不同C.咄咄逼人D.花团锦簇2.下面是“古诗中的植物和动物”探究组的交流发言,请你补全。
(8分) 小宇:古人常以植物入诗。
曹操《观沧海》中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作者登山临海所见到的山岛景象。
小瑶:古诗中的植物和动物大多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花鸟表达叹飘零、感离恨的心境,并以此转入言事,紧扣诗题。
小文:“(3)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4)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更为巧妙,将植物、动物等景物以精练的文字进行了组合。
小宇:在默写王湾《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有同学经常把“(5)________________?归雁洛阳边”中的“雁”写成“燕”。
2024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窠巢(kē)发髻(jì)静谧(mì)吝啬(lìn sè)B. 莅临(wèi)菜畦(qí)竦峙(sǒng)确凿(záo)C. 黄晕(yūn)酝酿(niàng)干涩(sè)粗犷(guǎng)D. 着落(zháo)贮蓄(zhù)棱镜(léng)高邈(miǎo)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A. 朗润烘托喉咙呼朋引伴。
B. 键壮宽敞睫毛花枝招展。
C. 端庄淅沥建壮咄咄逼人。
D. 骄媚造访干涩絮絮叨叨。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C.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D. 他说话总是咄咄逼人,让人很不舒服,大家都不愿意和他交往。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 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D. 我们要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学习上的毛病。
5. 默写。
(18分)二、阅读理解(30分)“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第一单元测试卷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6分)①树木丛生,__________。
_________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②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③________________。
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④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2)默写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后四句。
(4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xiāng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蚊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髻.()xiāng()上薄.雪()(2)语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2分)(3)“秀气”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
请根据语境,为文中的“秀气”选择恰当的义项()(2分)A.清秀B.文雅C.小巧灵便(4)上述语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分)3.阅读《朝花夕拾》,完成题目。
(4分)《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上发表时,原题为“________”,是鲁迅1926年所作的回忆性________(体裁)集,是一部蕴含着温馨的回忆和________的作品集。
⼀、积累与运⽤(共32分)1. 在下⾯各句的空⽩处,填写诗歌原句。
(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旧年。
(2)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3)门前流⽔尚能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淡⽩的花⼉,和青年说:“ !”(5)然⽽当初她的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阅读下⾯⽂字答题。
(6分)⽂学,是⼈类感情的最丰富、最⽣动的表达,是⼈类历史的最形像的quán释。
⼀个时代的优秀⽂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suō影,是这个时代的⼼声,是这个时代千zī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风景线。
亲近⽂学,阅读优秀的⽂学作品,对于我们增长知识、提⾼休养、丰富情感,都是⼤有bì益的。
(1)把⽂中拼⾳所表⽰的汉字依次端正地写在右⾯的⽅格内。
(2)⽂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改为改为3.下列各句括号中对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项是()(3分)A.我从不肯妄弃了⼀张纸。
(妄弃:轻意丢弃。
) B.我要变成⽔中的涟漪,当你沐浴时,把你吻了⼜吻。
(涟漪:细⼩的波纹。
) C.有⼈说,⼀个从不阅读⽂学作品的⼈……他也只能是⼀个“⾼智商的野蛮⼈”。
这并不是危⾔耸听。
(危⾔耸听:危险的⾔论使⼈听了吃惊。
) D.(她)不时抬头看看⾝边熙来攘往的⼈群和买卖交易的牲⼝。
(熙来攘往:形容⼈来⼈往,⾮常热闹拥挤。
)4.依照例句仿写句⼦。
(4分)例句:没有泥⽯的聚积,就没有⾼⼭的巍峨。
仿写:没有的聚积,就没有 。
5. 下⽂中有的句⼦是病句,请你选出修改不当的⼀项是()(3分)上了初中,我才渐渐感到:①要学好功课,是否认真听课是关键。
②上课时只有集中注意⼒,就能把握重点,攻破难点。
③以前,有时⽼师讲到什么地⽅都不知道,我上课常搞⼩动作,思想开⼩差。
④⾝在课堂,⼼在操场,可能学不好功课。
初一上册人教版语文第一单元考试题目与
解答
一、选择题
1.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你怎么回事? B:你怎么回事? C. 你怎么回事? D:你怎么回事?
解答:B.
2. 下列标点符号中,用于表示停顿、分隔的是()
A. ,
B. !
C. ?
D. ;
解答:D.
3. “少年强,则国强。
”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
A. 国家强大需要依靠年轻人
B. 年轻人的成长会使国家变得强大
C. 年轻人的力量是国家强大的基石
D. 年轻人应该努力使国家变得强大
解答:C.
二、填空题
1. “______,才能使人们对你刮目相看。
”(用一个成语填空)
解答:自强不息。
2.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中的“耕耘”是指()
解答:努力工作。
3.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告诉我们要()
解答:努力研究。
三、简答题
1. 请简述“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这句话的含义。
解答:这句话意味着青少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和基石。
他们承载着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应该努力研究,锻炼自己的能力,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
2. 用简短的语言阐述“自强不息”的意义。
解答:自强不息意味着要不断努力,不放弃,坚持追求自己的目标。
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克服困难,才能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梦想。
以上是初一上册人教版语文第一单元考试题目与解答的内容。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林2. 《春》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A. 朱自清B. 老舍C. 鲁迅D. 巴金3. 下列哪个词语是表示颜色的?A. 碧绿B. 鸟语C. 花香D. 温暖4. 《古诗两首》中,哪一首诗是李白的?A. 《望庐山瀑布》B. 《夜宿山寺》C. A和B都对D. A和B都错5. 下列哪个词是表示动作的?A. 跑步B. 红色C. 书本D. 桌子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春》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春天的景色。
()2. 《古诗两首》中,两首诗都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3. “温暖”这个词语是表示温度的。
()4. “鸟语”这个词语是表示动作的。
()5. 《春》这篇文章的作者是鲁迅。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春》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
2. “______”这个词语是表示颜色的。
3. 《古诗两首》中,其中一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______。
4. “______”这个词语是表示动作的。
5. 《春》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______的景色。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春》这篇文章的主题。
2. 请简述《古诗两首》中,两首诗的主题。
3. 请解释“形声字”是什么意思。
4. 请解释“鸟语”这个词语的意思。
5. 请解释“温暖”这个词语的意思。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碧绿”这个词语造一个句子。
2. 请用“跑步”这个词语造一个句子。
3. 请用“红色”这个词语造一个句子。
4. 请用“书本”这个词语造一个句子。
5. 请用“桌子”这个词语造一个句子。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春》这篇文章中,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春天的景色。
2. 请分析《古诗两首》中,两首诗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写一篇描写春天的短文,不少于100字。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和问题段落。
1、(2分)正确的词语注音是:B、瘫痪(tān)憔悴(cuì)分歧(qí)怦怦直跳(pēng)2、(2分)正确的词语书写是:A、树杈寒战,诀别不可抗拒。
3、(3分)正确的填空选项是:C、谦让勤俭坚韧。
4、(3分)没有语病的句子是:B、这家水果超市里卖苹果、梨子、香蕉、葡萄和各种水果。
5、(3分)错误的说法是:A、《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XXX,实际上是余光中。
6、(2分)没有给出加下划线词解释的选项。
A、渭城朝雨浥轻尘,湿润了轻尘。
B、期日中期,期限到了。
C、相委而去,丢下了彼此。
D、友人惭,下车拉着他,引他进门。
7、(2分)选D。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停顿应该是“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3分)选D。
后两句应该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9、(3分)选B。
XXX并不是冷酷无情的人,而是非常重视友情和诚信的人。
10、(3分)Friend felt ashamed。
got off the car and pulled him。
but Yuanfang didn't look back and XXX.11、(3分)重视友情和诚信,珍惜真诚的朋友。
12、(8分)1)公欣然曰:“XXX纷纷何所似?”兄子XXX曰:“瑞气潜盈香蕊溢,平川无奈XXX。
”兄女曰:“瑞气潜盈香蕊溢,平川无奈雪霰飘。
”2)青春,似奔马,志在千里;生命,如朝露,壮心不已。
3)登高山,望远景,皆思子;安居乐,得所好,便是家。
4)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三、现代文阅读(23分)一)散步我们一家四口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来不想出来,她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会感到很累。
但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现在她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初一语文同步检测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1)含答案七年级上册苏教版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同步检测第一单元测试卷(1)(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学号:成绩:第一部分(20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汉字。
(2分)(róu)和(tuān)急穿(suō)(chōng)憬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对于一个喜欢舞文弄默的人来说,江南在我的印象中自古以来总是温顺与歉和的,尤其是苏州,这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在我的眼里,小桥流水、昆曲评弹便成了她最好的荃释和代表。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苏州又多了一份雍荣华丽,让人惊叹她的富庶。
错别字正确字3.默写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和作品。
(9分)①,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冰心《纸船》)②明艳!(冰心《成功的花》)③,风正一帆悬。
(《次北固山下》)④,自将磨洗认前朝。
(《赤壁》)⑤,松间沙路净无泥,。
(苏轼《》)4.根据当时的情景和女导游的身份,你认为她说的应是哪句话?()(2分)有位美国老妇人游黄山,途中不慎被荆棘划破了裤脚,游兴大减,不肯继续登山。
机灵的女导游笑着对她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使得老妇人开怀大笑,高兴地继续跟导游登山观景了。
A.我们黄山就是这样,荆棘多,但只要您小心点,不就不被划了吗?B.您看我们黄山的荆棘多么热情好客,拉住您的裤子,不想让您走呢!C.我们黄山的荆棘就是这么热情好客,它拉住您的裤子,就是不让您走。
D.我们黄山的荆棘就是这样,它不想让谁走,就划谁的裤子,您最好别走。
5.下面的广告语写得怎么样?请对以下两句进行赏析。
(3分)①××味精,鲜为人知。
②××牙刷,一毛不拔。
第二部分(40分)阅读课文《嫩绿的芽儿》,完成6至8题。
(8分)嫩绿的芽儿6.诗中用“嫩绿”“蛋白”“深红”来分别描写“芽”“花”“果”的色彩,这样的色彩分别体现芽、花、果怎样的内在特点?(2分)7.“芽儿”“花儿”“果儿”的排列顺序暗指什么过程?它们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8.想一想,如果你凝视着那些“芽儿”“花儿”“果儿”,会产生哪些联想?试写一首小诗,不少于20字。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2分)七年级(1)班拟举办“四时美景·人文古迹”主题班会,请你一起参与。
1.下面这段文字是班长小河拟写的班会开场白的一部分,请阅读并完成后面的小题。
(共4分)祖国的大好河山,四时之美,是我们所向往的。
穿梭时空,我们紧跟朱自清的脚步去探寻春的踪迹。
春混着青草味儿和各种花的香一起在润湿的空气中__①__(酝酿蕴涵)着,春在嘹亮的笛声里与轻风流水应和着,春就如小姑娘亭亭玉立。
而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截然不同,它没有春的__②__(骄媚娇媚)、夏的粗犷、秋的静谧,也不是寻常的冬天那般咄咄逼人的,而是充满温情的。
(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选择( )(2分)A.liáo bìduó B.liào bìduóC.liào mìduō D.liáo mìduō(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词?请工整书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①________ ②________2.班会上,同学们探究诗词中“自然景物”和“诗人情感”的关系,小文制作了下面的手抄报。
请根据图文提示,补全手抄报内容。
(8分)INCLUDEPICTURE"终改-1.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七语文河南\终改-1.tif" * MERGEFORMATINET3.祖国的大好河山,总能吸引我们不断探索的目光。
班会上,小河提出制作以“玩转南阳”为主题的文旅手册来宣传南阳,诚邀八方朋友来南阳游玩,他设计了两种“南阳主题游”方略,请你仿照第一种方略,拟写第二种方略的主题。
(不要求字数与示例完全一样)(4分) 示例:第一种方略主题:风味南阳游——开启味蕾之旅,遍尝特色美食。
路线:南阳牛肉汤——新野板面——方城烩面、烧卖——白土岗辣子鸡——镇平烧鸡——唐河凉粉——邓州胡辣汤——博望锅盔第二种方略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A.高邈.(miǎo)酝酿.(niànɡ)竦峙.(zhì)水藻.(zǎo)B.锥.形(zhuī) 薄.雪(bó) 烘.托(hōnɡ) 唱和.(hè)C.吝啬.(sè) 嘹.亮(liáo) 禅.心(chán) 莅.临(wèi)D.抚.摸(fū) 花苞.(bāo) 淅.沥(xī) 屋檐.(yán)【解析】B项中“薄雪”的“薄”应读báo;C项中“莅”应读lì;D项中“抚”应读fǔ。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后面的括号里。
(3分)(1)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轻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轻—清)(2)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带着笠的。
(带—戴)(3)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念的雨啊!(念—恋)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D )(3分)A.挑着花篮灯的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艳丽俊俏。
B.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玩起了打雪仗。
C.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D.他对自己已取得的那些成就总是津津有味....。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3分)A.市卫健局发布我市疫情情况通报,号召大家行动起来,抗击疫情。
B.疫情面前,请广大市民注意防护,不要恐慌,切忌不要造谣传谣。
C.对于感染源是不是动物以及可能有哪些动物等问题,目前还在调查中。
D.原疾控中心副主任杨功焕认为,如现有防控措施得到较好执行,疫情应该可以控制。
【解析】A.“疫情情况”重复,“抗击疫情”搭配不当;B.“切忌不要”否定失当;D.“原疾控中心副主任”应为“疾控中心原副主任”。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一、积累运用(3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酝酿.(liáng)黄晕.(yùn)偈.石(jié)咄咄.逼人(duō)B.棱.镜(líng)粗犷.(guǎng)贮.蓄(zhù)蓬.勃生机(péng)C.静谧.(yì)莅.临(lì)高邈.(miǎo)披蓑.戴笠(suō)D.花苞.(bāo)竦.峙(sǒng)窠.巢(kē)秋风萧瑟.(s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朗润抚摸潦亮呼朋引伴B.造访菜哇滋润毫不掩饰C.抖擞宽敝领略多姿多彩D.化妆骄媚喉咙争先恐后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辩论会上,正方咄咄逼人....的气势压得反方连连失误。
B.只有不断汲取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中国流行音乐才能获得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
C.夏天的雨总是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让人觉得酣畅极了。
D.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时装秀大走欧美板仔”返璞归真的路线,不再将视线集中在穿得花枝招展....的城中潮人身上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千百年来的先贤哲人们给我们留下了灿烂辉煌的许多精神财富。
B.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30%左右。
C.语文学习既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又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
D通过学习本单元课文,使我们感受到四时景物美不胜收。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只是这顶草帽是不断融化的②雪则消融不见了③山顶之上,一色的白,极像一顶硕大的草帽,浮动在野外。
④当太阳的金光出来,照射过后的它们,就和山脚下的泥土一样裸露出来,黑油油地敞开山峦的胸怀。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④②D.③④②①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B.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最新初一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最新初一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姓名:一、积累与运用(15X2=30分)1.下列四组词语中,带点字有错误的一组是( )A. 调(tiáo) 节泪潸潸(shān)B. 挪(nuó) 移优雅(yǎ)C. 刹(cà) 那间英俊(jùn)D. 追悼(dào)会蜷(quán)2、缩下面四组词语中,都正确的是( )A.崎岖哺育诱或安然无恙B. 飘拂糟糕誉写一如即往C.销毁眺望胁助再接再厉D. 告诫爆炸谨慎玲珑剔透3、与带点词语的意思最相近的是低头折节……… ( )A、低人一等B、低声下气C、低三下四D、低头认罪4、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分)A.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
不要担心下一步。
听我的话。
”B.在育才中学举行的“5.12”防震疏散演练中,九(2)班落实任务最好的是三、四组。
C.罗丹用石头雕塑了一只鹰,鹰雕塑得栩栩如生,好像真的在天空中展翅高飞一样。
有人问他:“你是怎样把石头雕塑得飞起来的?罗丹大师。
”D.东六宫大都作为古代艺术品的陈列专馆,展出宫内收藏的青铜器、绘画、陶瓷……等。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夹杂在水汽中扑面的吹来。
B.能否阻止大脑中的炎症分子的释放,是减轻痴呆症状的关键。
C.作为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祁门目连戏可谓是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D.在那条河上,当地渔民至今仍保留着单脚划船。
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各国的读者。
B.去年暑假,妈妈领我去了桂林,那里的行云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C. 钱钟书、杨绛老人的善良和正直,对生、老、病、死的透彻豁达,使人获益匪浅。
D.陈逸飞先生虽然已经猝然长逝地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一系列优秀作品却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7、对《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
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
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8-11题,每题2分。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着。
8、阅读语段,联系全文,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本文选自《春》,作者朱自清,字佩弦,著名作家、散文家,代表作有《背影》《雪朝》《欧游杂记》等。
B、作者围绕“春”依次写了盼春、绘春、赞春,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对美的追求和对光明的向往。
C、第一语段是春风图,写出了春风和煦温暖的特点。
D、第二语段是春雨图,写出了春雨贵如油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
9、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有误的一项是()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引用、比喻)B、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拟人)C、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排比、比喻)D、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比喻)10、如果将第1自然段划分层次,正确的划分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1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中的第①句从人的嗅觉出发,写出了春风温柔温暖的特点。
B、第一段中的第③句从人的听觉出发,写出了春天里鸟鸣的宛转和笛声的嘹亮。
C、“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依次写了春雨的亮、细、密的特点。
D、“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这句话刻画出雨中的树叶和小草青翠、浓绿的特点。
“逼”极写了小草的青翠,以一个动词达到了形容词达不到的效果。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2-15题,每题2分。
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②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④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2、.文段开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究竟“妙”在哪里?选出正确的一项()A、小雪可以给小山穿上“花衣”。
B、小雪可以给蓝天“镶银边”。
C、小雪可以把小山衬托得更加美丽。
D、小雪可以反射出小山的各种色彩。
13、本段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14、本文写景是按什么顺序安排的()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事件先后D、景物主次1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本段文字选自《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名作家,作品收在《老舍文集》里。
B、作者围绕“妙”字,描述了小雪使矮松越发青黑,给蓝天镶上银边,给山穿上花衣,薄雪还会露出点粉色这四个方面的景色。
C、文中的“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一句中的“白”指积雪,“暗黄”指的是草;而“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则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自然之景的美丽。
D、本段文字作者主要描述了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二、古诗词默写(共10分:16-18题每题2分,19-22每小题1分)16、“”《观沧海》作者借助奇伟的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和自己的宽广胸怀、伟大抱负。
17、“”《次北固山下》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的自然规律中,蕴含“新旧更替,新事物蕴于旧事物中”的生活哲理,透露出诗人乐观积极的感情。
18、《天净沙秋思》中真切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的句子是:“”19、待到山花烂漫时,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持彩练当空舞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
22、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赏析(5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3、一切情语皆情语。
“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落尽,子规啼叫,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既点明了,又采用寓情于景手法,抒发了之情。
(2分)24、请对最后两句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3分)四、阅读理解:(共25分)(一)、生之喜悦(13分)美国西海岸的边境城市圣迭戈的一家医院里,长年住着因外伤全身瘫痪的威廉•马修。
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
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折磨中,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泪,他的泪腺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而萎缩。
年轻的女护士为马修所经受的痛苦以手掩面,不敢正视。
马修说:“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马修住院的头几年,身体没有任何感觉,没有舒适感也没有痛楚感。
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有一部分神经已经再生,每天早上向中枢神经发出“痛”的信号。
在痛楚中发现喜悦,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荒唐。
但置身马修的处境,就知道这种特定的痛楚不仅给他带来了喜悦,而且带来了希望。
当然一个重要前提在于,马修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过去马修经历过无数没有任何知觉的日夜。
如果说,痛楚感是一处断壁残垣的话,无知觉则是死寂的沙漠。
痛楚感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甚至是一种价值体现——医疗价值与康复价值的体现。
当然,马修不是病态的自虐狂,他把痛楚作为契机,进而康复,享受到正常人享有的所有感受。
谁也不能保证可怜的马修能获得这一天,但他和医生一起朝这个方向努力,因而他盼望痛楚会在第二天早晨如期到来。
25、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
(4分)以手掩面:契机:26、破折号的主要用法有A表注释,B表语意转换,C表声音延长或中断。
请判断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选择序号填在句子后面的()中。
(2分)①.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
()②.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27、你对“生之喜悦”这个题目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8、马修为什么要感激使他钻心难忍的痛楚(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写下来。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二)零下三十度的温暖(12)分①那是记忆中最冷的一个冬天,最初的时候雪少,干冷干冷的,连我们在这地方长大的人都有些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