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 -- 维生素类药物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103
§14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脂溶性维生素:VitA、D2、D3、E、K1等·水溶性维生素:VitB族(B1、B2、B6、B12)、VitC、叶酸、烟酸、烟酰胺一、维生素A中国药典收载的维生素A是指人工合成的维生素A醋酸酯结晶加精制植物油制成的油溶液。
(一)结构与性质1.具有一个共轭多烯侧链的环己烯·具有UV吸收·存在多种立体异构化合物2.不稳定性(1)易发生脱氢、脱水、聚合反应·脱氢维生素A(A2),脱水维生素A(A3)效价低于维生素A ·鲸醇(维生素A醇的二聚体)无生物活性(2)共轭多烯侧链易被氧化维生素A应凉暗处保存,充氮气或加抗氧剂★3.与三氯化锑发生呈色反应4.溶解性不溶于水,乙醇中微溶;易溶于有机溶剂和植物油等(二)鉴别试验1.三氯化锑反应条件: 无水(SbCl3水解),无醇(和碳正离子作用使其电荷消失)。
2.UV法(BP2003)VitA有一个吸收峰,盐酸催化下加热30s生成脱水VitA,有三个吸收峰,且红移(向长波长位移)。
3.TLC法·BP 对照品法(供试品与不同VitA酯类),显色剂:三氯化锑·USP 规定斑点颜色和Rf值,显色剂:磷钼酸(氧化剂)12(三)含量测定 ★1.三点校正法 (1)原理①杂质的吸收在310~340nm 波长范围内呈一条直线,且随波长的增大吸收度减小;②物质对光的吸收具有加和性。
(2)波长的选择λ1为VitA 的λmax ;λ2、λ3为分别在λ1的两侧各选一点 ①等波长差法——VitA 醋酸酯nm 12340316328=∆λλλλ,、、)2(52.3340316328328A A A A --=(校正)②等吸收比法——VitA 醇33431032576A A A == 334310325325260.4555.2815.6A A A A --=(校正)(3)测定方法①直接测定法(等波长差法)——高纯度维生素A 醋酸酯 Ⅰ核对λmax/329~326max 328改用造化法与规定值比较求否是−→−−→−∈A A nm i λ Ⅱ计算吸收度比及比值差规定吸光度比值-328/A A iⅢ判断差值是否超过±0.02,确定用A 或A 校正%15%3)3%%,15(]%3,%3[32802.032832832802.0计算用改用皂化法<或>计算用计算用、计算无超过(校正)(校正)有超过A f f A f A f f A −−−−→−→-+→--∈→+-∈→−−−−→−±±)2(52.3340316328328A A A A --=(校正)%100328328328⨯-=A A A f (校正)Ⅳ求(样品)%11cm E lc AE cm ⨯=)%(%11(样品)·注意:(纯品)(样品)%11%11cm cm E E ≠,c 为混合样品的浓度。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药物分析》中第十一章“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下面我将从说教学目标、说教学内容、说学生情况、说教学方法、说教学程序设计等几个方面一一讲说。
一、说教学目标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课程目标。
我担任的课程是《药物分析》,授课对象是药学专业学生,这门课也是本专业的职业技能课程,开设的时间在大二第二学期。
《药物分析》是一门运用化学的、物理学的、生物学的以及微生物学的方法和技术来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质量的一门学科。
它包括药物成品的化学检验,药物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药物贮存过程的质量考察,临床药物分析,体内药物分析等等。
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我们希望通过理论课和相关实训课,让学生掌握药物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特殊杂质等;然后,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自己分析用什么方法可以鉴别药物和药物的含量测定;与此同时,学生的实验态度、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及合作精神也都得到培养,符合我们高职高专院校培养“高素质知识技能型医药专业人才”的目标。
二、说教学内容目前我们选用的教材是全国普通高等专科教育药学类规划教材。
在课时分布上,目前本门课的设置是理论课48学时,实训课32学时。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是本门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掌握药品质量检验技术的有机组成部分。
共安排2个学时。
综合考虑本节课的知识特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E,维生素C的鉴别,含量测定方法。
2.熟悉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E,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方法原理。
3.了解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项目与方法。
技能目标:1.熟练应用本部分的知识内容。
2.能够依据药品质量标准,完成维生素类药物的质量检验和分析。
3.进一步提高药品质量检验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药物分析思维。
2.培养学生端正的检验态度。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于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E,维生素C的鉴别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