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河内塔问题
- 格式:ppt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44
河内塔问题------教学设计新建三小徐珍珠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11页,河内塔问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经过自己的探索,体验化繁为简找规律这一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策略。
2、经历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再验证猜测,这一系列数学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3、能用有条理的、清晰的语言阐述自己的想法。
4、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学习与他人合作,懂得谦让,能相互帮助。
5、在老师的鼓励与引导下,能积极地应对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化归的思想,指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训练学生对自己的结论做出条理清晰的说明。
教学具准备:PPT课件、河内塔教具、河内塔学具、游戏记录表。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孩子们,这节课是一节游戏与数学相结合的课,将会是一节很有趣的数学课,那你们有没有准备好要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呀?准备好了,老师非常期待你们的精彩表现!首先,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简单的数学知识:2我们可以写成2一次方,2乘2也就是两个2相乘可以写成2的2次方等于4,2乘2乘2可以写成2的3次方等于8,以此类推:4个2相乘可以写成2的4次方等于8再乘以2得16.同学们学得很好,现在请同学们做一道找规律填空题:2 4 8 16 ……()第10数是几?()第N数是几?请同学们拿出草稿本,想想,算算,找找规律。
我们不要怕失败,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
找到了,规律是第几个数,就是几个2相乘的积。
那第20个数呢,你们再想一想,游戏引入同学们都喜欢玩游戏,老师这儿就有一种很好玩的游戏你们肯定想试试。
这个游戏要用到的玩具叫河内塔。
(出示课件)(它是由一块底盘,三根杆子和一些圆盘组成的)大家现在还想知道什么呢,是不是怎么玩呢?大家别着急,它的游戏规则和一个传说有关,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讲一个关于河内塔的古老的传说,游戏规则就在这个传说里面。
河内塔问题在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20页有一道思考题“河内塔问题”。
教参对这道题的解法做了一些简要的说明。
网上也能查到一些相关的文章,不过大都比较专业不大好懂。
其实,这道题源于印度的一个古老传说。
我最早是从美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科普作家乔治·盖莫夫的名著《从一到无穷大——科学中的事实和臆测》中读到的,内容挺引人入胜,在此,推荐给有兴趣的网友。
“在世界中心贝拿勒斯的圣庙里,安放着一个黄铜板,板上插着三根宝石针。
每根针像韭菜叶那样粗细。
梵天(印度教的主神勃拉玛)在创造世界的时候,在其中一根针上从下到上放下了由大到小的64个金片。
这就是所谓梵塔。
不论白天黑夜,都有一个值班的僧侣按照梵天不渝的法则,把这些金片在三根针上移来移去:一次只能移一片,并且要求不管在哪根针上,小片永远在大片的上面。
当所有的64片都从梵天创造世界时所放的那根针上移到另外一根针上时,世界就将在一声霹雳中消灭,梵塔、庙宇和众生都将同归于尽。
”课本安排了经过简化的这样一道题目,是想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初步感知一下化归这种数学思想方法,用意很好。
不过我觉得,倒不如先以阅读的形式或者听老师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对问题的全貌有所了解,借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再让学生从移动1个金片开始,去探究其中的规律。
(1)如果①号针上只有1个金片。
把金片移到③号针上只需要移1次;(2)如果①号针上有2个金片。
先把小金片移到②号针上,再把大金片移到③号针上,再把小金片移到③号针上,总共需要移3次;12你能借助②号杆把①号杆上的珠子移到③号杆而不改变珠子的上下顺序吗?最少移动多少次?移动规则如下:(1)每次只能移动1个珠子;(2)大珠子不能放在小珠子上面。
如果①号杆上有4个珠子呢?(3)如果①号针上有3个金片。
像(2)那样(针号稍有改变),先把上面的2个金片移到②号针上,需要移3次。
再把最后1个大金片移到③号针上需要移1次。
再把②号针上的2个金片移到③号针上又需要移3次。
河内塔游戏活动目标:1.本活动以河内塔做为媒介,从“玩”入手,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体会最佳策略,初步感受递推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能用有条理的、清晰的语言阐述自己的想法,学会用简单的方式记录活动过程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思考能力。
活动材料:河内塔玩具、活动单活动过程:活动一:(初步感知尝试把玩)1.师:出示河内塔玩具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玩具,见过吗?你知道这个玩具叫什么吗?课题:“河内塔”想知道这个玩具怎么玩吗?2.(课件出示游戏玩法)任务:将一根柱上的圆盘全部移动到另一根柱上。
规则:1.每次只能移动一个盘子,只能在3个柱子之间移动;2.移动过程中,小盘子一定要放在大盘子的上面,不可颠倒;3.读一读,问:谁看懂了游戏规则,和大家说一说。
4.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老师结合操作介绍游戏规则问:你想玩吗?那我们也来玩一玩。
老师给你3分钟时间,请边玩边注意这个游戏的规则。
(完好后把盘放回信封)5.你知道吗,很多的数学家都研究过这个游戏。
关于它还有一个古老传说,想不想听听。
传说印度教的主神梵天在创造世界的时候,在一块黄铜板上插着三根宝石针,并且在其中一根针上从下到上地穿好了由大到小的64片金片,不论白天黑夜,总有一个僧侣在按照下面的法则移动这些金片:一次只移动一片,不管在哪根针上,小片必须在大片上面。
僧侣们预言,当所有的金片都从梵天穿好的那根针上移到另外一根针上时,世界就将在一声巨响中灭亡……师:传说中的河内塔上只有64个盘子,按照上面的规则移动完成后,我们的世界怎么可能灭亡呢?这中间究竟蕴含了什么样的奥秘呢?今天我们也来研究一下河内塔,揭开这个古老传说中的奥秘吧。
这个河内塔上有64个金环,要是直接移动是不是有些麻烦,那你想从几个开始?7.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对于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它最简单的形式开始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找到规律就好办了。
活动二:一盘游戏(学生说一说,教师简单演示过程)活动三:二盘游戏1.学生分组活动,两人一组轮流玩。
由来法国数学家爱德华·卢卡斯曾编写过一个印度的古老传说:在世界中心贝拿勒斯(在印度北部)的圣庙里,一块黄铜板上插着三根宝石针。
印度教的主神梵天在创造世界的时候,在其中一根针上从下到上地穿好了由大到小的64片金片,这就是所谓的汉诺塔。
不论白天黑夜,总有一个僧侣在按照下面的法则移动这些金片:一次只移动一片,不管在哪根针上,小片必须在大片上面。
僧侣们预言,当所有的金片都从梵天穿好的那根针上移到另外一根针上时,世界就将在一声霹雳中消灭,而梵塔、庙宇和众生也都将同归于尽。
[2]不管这个传说的可信度有多大,如果考虑一下把64片金片,由一根针上移到另一根针上,并且始终保持上小下大的顺序。
这需要多少次移动呢?这里需要递归的方法。
假设有n 片,移动次数是f(n).显然f(1)=1,f(2)=3,f(3)=7,且f(k+1)=2*f(k)+1。
此后不难证明f(n)=2^n-1。
n=64时,假如每秒钟一次,共需多长时间呢?一个平年365天有31536000 秒,闰年366天有31622400秒,平均每年31556952秒,计算一下:18446744073709551615秒这表明移完这些金片需要5845.54亿年以上,而地球存在至今不过45亿年,太阳系的预期寿命据说也就是数百亿年。
真的过了5845.54亿年,不说太阳系和银河系,至少地球上的一切生命,连同梵塔、庙宇等,都早已经灰飞烟灭。
印度传说和汉诺塔故事相似的,还有另外一个印度传说:舍罕王打算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宰相西萨·班·达依尔。
国王问他想要什么,他对国王说:“陛下,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1个小格里赏给我一粒麦子,在第2个小格里给2粒,第3个小格给4粒,以后每一小格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
请您把这样摆满棋盘上所有64格的麦粒,都赏给您的仆人吧!”国王觉得这个要求太容易满足了,就命令给他这些麦粒。
当人们把一袋一袋的麦子搬来开始计数时,国王才发现:就是把全印度甚至全世界的麦粒全拿来,也满足不了那位宰相的要求。
课题名称:梵天的汉诺启示-—《汉诺塔》益智器具教学设计执教教师:江西省新余市长青小学黄小蓉评析人: 江西省新余市长青小学邓小宝教材版本:经典益智器具校本教材《思维潜能开发课程》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选择学校校本教材—-《思维潜能开发课程》的第2课及(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益智器具:汉诺塔单人游戏,著名的递归问题,游戏目的是把一根柱子上的N个环依次移到另一根柱子上,游戏规则要求每次只能移一个环,移动过程中大环不能压小环.游戏策略是……逆推思维.趣味等级:★★★★★难度等级:★★★★★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在玩中增长智慧,开发智能,玩出名堂,这是我们致力追求的目标.这节课就是想让学生了解汉诺塔的游戏目的规则,再根据目的规则去探究游戏策略,掌握游戏思路,化难为易,从而渗透一些“递归"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了解一些汉诺塔的历史传说、算法、类似故事等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使学生在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会观察,激活顿悟,培养其严密性等思维品质及推理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积淀智慧,培养探究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努力凸显“乐学高效"的优质课堂愿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李嘉骏教授在《开发思维潜能,培养聪明学生》的报告中谈到: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为顺应现代教育变革的观念和关系,提升教学技艺、探究教学游戏、践行优质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更聪明,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而努力!我们研究的方向要坚守!目标:追求好的教育,培养聪明的学生!要将劲儿往实处做…让学生变个样!教师变个样!学校变个样!培育自己的特色、树起好标杆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作用和内容:编排作用:用学生易于理解的生活实例或经典的数学问题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2、知识的前后联系:3、相关旧知识分析知识的连接点:到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些逆推思维,比如说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解决问题时从问题出发一步一步去寻找必要的条件等等,以及学习了运用一些优化思想、对策问题、排列组合法、排除法、不完全归纳法、以小见多法、化难为易法等等数学思想和方法来解决新的数学问题。
2022-2023学年四上数学期末模拟试卷一、用心思考,我会选。
1.乐乐和明明玩卡牌比大小游戏,采取三局两胜制,乐乐的三张牌分别是3、5、7,明明的三张牌分别是2、4、6,乐乐先出7,明明要想获得最后的胜利应该出()。
A.2 B.4 C.62.在一个四边形中最多有( )个钝角。
A.一B.二C.三D.四3.下面各数中,只读出一个零的数是()。
A.600606 B.66600 C.6006006 D.66000004.将长方形纸和三角形纸交又摆放(如图),重叠部分是()。
A.平行四边形B.长方形C.正方形D.梯形5.和从()面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A.前面B.上面C.右面D.上面和右面二、认真辨析,我会判。
6.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不可能小于这组数据中最小的一个。
(____)7.46007450中的“0”一个也不读。
(________)8.660000左边的6和右边的6相差54万。
(________)9.任何数乘1的积都等于原来的数._____10.A地温度为-3℃,B地温度为-8℃,B地比A地温度高。
(________)三、仔细观察,我会填。
11.有一个七位数,这个数在700万和800万之间,并且知道十万位上的数字是5,百位上的数字比百万位上的数字小3,其余四个数位上的数字是3个“0”和1个“1”,而且读数时读两个0。
这个七位数是(________)。
12.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2019年1~11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1489050000平方米,横线上的数读作(________),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________)亿平方米。
13.A÷()=20……21,括号里最小能填(_______),此时A是(________).14.(________)块长为20米,宽为5米的长方形土地的面积是1公顷。
15.一只平底锅上只能煎两条鱼,用它煎一条鱼需要4分钟.(正反面各2分钟),那么,煎三条鱼至少需要_______分钟.16.如下图,笑笑从家出发去学校,先向(__________)方向步行(__________)米到书店,又向(__________)方向步行(__________)米就到学校了。
最新⼈教版四年级数学思考题及拓展训练题⼈教版四年级数学思考题及拓展训练题坝下中⼼于洁⼩学林永志上册思考题1、⽤0,0,0,1,2,3,4这七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七位数.(1)读两个零(2)读⼀个零(3)所有的零都不读(4)读三个零2、下⾯的题,你能不写竖式,直接⼝算出得数吗?13×11 12×33 14×55 15×66121×11 134×11 158×11 167×113、⽤0,2,3,4,5组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你能写出⼏个?你能写出乘积最⼤的算式吗?4、把下⾯的算式填完整.□□□×□ 61 2 1 8□□□□□□□5、你能根据以下的线索找出百宝箱的密码吗?(1)密码是⼀个六位数.(2)这个六位数在800000与900000之间,并且千位上是0,⼗位上是4,百位数和个位数相同. (3)密码的⼗万位、万位、千位上数字组成的三位数除以百位、⼗位上数字组成的两位数,商是35.6、⾯的例⼦算出“357×46”的积吗?13、河内塔问题:上册拓展训练题1、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填上适当的数.(1)、10,11,13,16,20,(),31(2)、1,4,9,16,25,(),49,64(3)、1,1,2,3,5,8,13,(),34,55E D C B AO E D C B A (4)、(8,4)(5,7)(10,2)(□,9)2、数出右图中有多少条线段?3、数⼀数右图中有多少个锐⾓?4、⽤3 ~ 6这四个数字分别组成两个两位数,使这两个两位数的乘积最⼤.5、⽤0 ~ 4这五个数字分别组成⼀个三位数和⼀个两位数,使这两个数的乘积最⼤.5、根据下⾯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18 ○+□=106、根据下⾯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8△+△+△=○ 7、某玩具⼚把630件玩具分别装在5个塑料箱和6个纸箱⾥,1个塑料箱与3个纸箱装的玩具同样多.每个塑料箱和纸箱各装多少件玩具?8、⼀桶油,连桶重180千克,⽤去⼀半油后,连桶还有100千克.问:油和桶各重多少千克?9、在下⾯的⽅框中填上合适的数字.□ 7 6×□□18 □□□□□□3 1 □□ 010、 6 □□ 2 □□ 2 8 5× 3 5 ×□ 6 ×□□3 3 □□□ 04 1 □ 2 □1 □8 □□7 0 □□□□□□□□□□□□□ 9 □□11、12、在下⾯的式⼦⾥添上括号,使等式成⽴.7×9+12÷3-2 = 2313、有⼀个数列:4,10,16,22,…,52,这个数列共有多少项?14、计算:1+2+3+…+49+5015、两个数相除,商是8,余数是2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10倍,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16、王霞在计算题时,由于粗⼼⼤意,把被减数个位上的3错写成5,把⼗位上的6错写成0,这样算得差是189.正确的差是多少?17、两数相乘,如果⼀个因数缩⼩4倍,另⼀个因数扩⼤4倍,和是否起变化?18、两数相乘,如果⼀个因数扩⼤3倍,另⼀个因数缩⼩12倍,积将有什么变化?19、两数相乘,如果⼀个因数扩⼤3倍,另⼀个因数扩⼤6倍,积将有什么变化?20、⼩玲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65写成56,结果得到的商是13,还余52.正确的商是多少?21、⼩虎在计算除法时,把被除数1250写成1205,结果得到的商是48,余数是5.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22、⼩丽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530末尾的0漏写了,得到的商是40.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23、⼩冬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137错写成173,这样商⽐原来多了3,⽽余数正好相同.正确的商和余数是多少?24、⼩菊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把⼀个因数的个位数字1误写成7,结果得646,实际应为418.这两个两位数各是多少?25、两个数相乘,如果⼀个因数增加3,另⼀个因数不变,那么积增加18;如果⼀个因数不变,另⼀个因数减少4,那么积减少200.原来的积是多少?26、学校有科技书和故事书共480本,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3倍.两种书各有多少本?27、⼩华、⼩明和⼩强三⼈合⽤⼀些练习本,⼩华带来8本,⼩明带来7本,⼩强没有练习本,他付出了10元.⼩华应得⼏元钱?28、⼩明从家到学校有3条路可⾛,从学校到少年宫有两条路,⼩明从家经过学校到少年宫有⼏种⾛法?29、⽤3、4、5、6四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四位数?30、⽤⼀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放两个,剪⼀个饼需要2分钟(规定正反⾯各需要1分钟).问煎3个饼⾄少需要多少分钟?31、⽤⼀只平底锅烙⼤饼,锅⾥只能同时放两个.烙熟⼤饼的⼀⾯需要3分钟,现在要烙3个⼤饼,最少要⽤⼏分钟?32、妈妈让⼩明给客⼈烧⽔沏茶.洗⽔壶需要1分钟,烧开⽔需要15分钟,洗茶壶需要1分钟,洗茶杯需要1分钟.要让客⼈喝上茶,最少需要多少分钟?33、⼩虎早晨要完成这样⼏件事:烧⼀壶开⽔需要10分钟,把开⽔灌进热⽔瓶需要2分钟,取奶需要5分钟,整理书包需要4分钟.他完成这⼏件事最少需要多少分钟?34、⼩强给客⼈沏茶,烧开⽔需要12分钟,洗茶杯要2分钟,买茶叶要8分钟,放茶叶泡茶要1分钟.为了让客⼈早点喝上茶,你认为最合理的安排,多少分钟就可以了?35、甲、⼄、丙三⼈分别拿着2个、3个、1个热⽔瓶同时到达开⽔供应点打热⽔.热⽔龙头只有⼀个,怎样安排他们打⽔的次序,可以使他们打热⽔所花的总时间最少?36、甲、⼄、丙三⼈到商场批发部洽谈业务,甲、⼄、丙三⼈需要的时间分别是10分钟、16分钟和8分钟.怎样安排,使3⼈所花的时间最少?最少时间是多少?37、甲、⼄、丙、丁四⼈同时到⼀⽔龙头处⽤⽔,甲洗托把需要3分钟,⼄洗抹布需要2分钟,丙洗⾐服需要10分钟,丁⽤桶注⽔需要1分钟.怎样安排四⼈⽤⽔的次序,使他们所花的总时间最少?最少时间是多少?下册思考题1、书架上有两层书,共144本.如果从下层取出8本放到上层去,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书架上、下层各有多少本书?2、在⾥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号两边相等.3 3 3 3 = 1 3 3 3 3 = 73 3 3 3 = 2 3 3 3 3 = 83 3 3 3 = 3 3 3 3 3 = 93、把下⾯每组⽤图形表⽰的算式改写成⼀个算式.(1)— = + = × =(2)× = ÷ = — =4、进⼊知识宫的密码是 ,请先破密码.14+ 82 — = 87 × 6 + 10 = 58密码是:5、同学们,你们听过数学家⾼斯⼩时候的故事吗?1+2+……+99+100的和是多少吗?你知道⾼斯是怎样计算吗?你还能想出其他简便的⽅法吗?6、在⾥填上适当的数.167 × 2 + 167 × 3 + 167× 5 = 167 ×28 × 225 — 2×225 — 6×225 = × 22539×8 +6×39 — 39×4 = ×7、计算下⾯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145 + 263+55—198 127+133+184+240487—187—139—61 300—123—75—778、在下⾯的乘法算式中,1~9这九个数字各出现⼀次.你能填出□⾥的数字吗?□×1□□□ = □□5 29、△、○、□各代表三个数.并且△+△=□+□+□□+□+□=○+○+○+○△+□+○+○=400△=?□=?○=?10、⼩丽读某数时读成了四万五千零⼀,后来发现⼩丽读错了,她没读⼩数点.原来的⼩数应该只读⼀个零.求原来的数是多少?11、⽤数字卡⽚2、3、4和⼩数点.,能够组成多少个不同的⼩数?12、根据三⾓形内⾓和是180度,你能求出下⾯的四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内⾓和吗?13、下⾯图形中各有多少个三⾓形?有什么规律?14、怎样⽤⼀张正⽅形纸剪出⼀个等边三⾓形?15、试⼀试:你能在钉⼦板上围出⼀个等边三⾓形吗?16、⼀个物体从⾼空下落,经过4秒落地.已知第⼀秒下落的距离是4.9⽶,以后每⼀秒下落的距离都⽐前⼀秒多9.8⽶.这个物体在下落前距地⾯多少⽶?⼈沿公路⼀侧植树,每隔6⽶种⼀棵,⼀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棵的距离有多远?31、如果⼀个三⾓形的两条边分别长4厘⽶和7厘⽶,另⼀条边可能是⼏厘⽶?下册拓展训练题1、三、四年级同学共植树128棵,四年级⽐三年级多植树20棵,求三、四年级各植树多少棵?2、两筐梨⼦共有120个,如果从第⼀筐中拿10个放到第⼆筐中,那么两筐的梨⼦个数相等.两筐原来各有多少个梨?3、红星⼩学三(1)班和三(2)班共有学⽣108⼈,从三(1)班转3⼈到三(2)班,则两班⼈数同样多.两个班原来各有学⽣多少⼈?4、甲、⼄两笨共有⽔果60千克,如果从甲箱中取出5千克放到⼄箱中,则两箱⽔果⼀样重.两箱原来各有⽔果多少千克?5、(1)1+2+3+…+199+200 (2)6+7+8+…+74+75(3)100+99+98+…+61+60 (4)2+6+10+14+18+22(5)5+10+15+20+…+195+200 (6)9+18+27+36+…+261+2706、计算下⾯各题.(1)632-156-232 (2)128+186+72-86(3) 248+(152-127)(4) 324-(124-97)(5) 283+(358-183)(6)286+879-679(7)812-593+1937、根据下⾯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2○+○+△+△+△=568、根据下⾯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8□+□+○+○=209、根据下⾯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78△+△+○+○+○=7210、根据下⾯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12□+□+□-△-△=211、⼀个鱼塘的周长是1500⽶,沿鱼塘周围每隔6⽶栽⼀棵杨树,需要种多少棵杨树?12、⼀座长400⽶的⼤桥两旁挂彩灯,每两个相隔4⽶,从桥头到桥尾⼀共装了多少盏灯?13、在⼀条长100⽶的⼤路两旁各栽⼀⾏树,起点和终点都栽,⼀共栽52棵,相邻的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求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14、六年级学⽣参加⼴播操⽐赛,排了5路纵队,队伍长20⽶,前后两排相距1⽶.六年级有学⽣多少⼈?15、有⼀个⼯⼈把长12⽶的圆钢锯成了3⽶长的⼩段,锯断⼀次要5分钟.共需要多少分钟?16、有⼀幢10层的⼤楼,由于停电电梯停开.某⼈从1层⾛到3层需要30秒,照这样计算,他从3层⾛到10需要多少秒?17、把6⽶长的⽊料平均锯成3段要6分钟,照这样计算,如果锯成6段,需要多少分钟?18、时钟4点敲4下,6秒钟敲完.那么12点钟敲12下,多少秒钟敲完?相信能就⼀定能19、⼀游⼈以等速在⼀条⼩路上散步,路边相邻两棵树的距离都相等,他从第⼀棵树⾛到第10棵树⽤了11分钟,如果这个游⼈⾛22分钟,应⾛到第⼏棵树?。
“汉诺塔”器具与小学益智课堂教学作者:席海霞来源:《新课程·中旬》2019年第07期摘要: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只懂得传授知识,不懂得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师是不完全的教师。
”数学历来有“思维体操”的美称。
课程标准倡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动获得知识的本质属性,正确构建数学知识在头脑中的认知结构,达到综合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益智课堂是以益智器具为思维训练载体,以游戏化操作为教学形式,以提升学生思维素养为最终目标。
为此,根据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的教学内容,利用汉诺塔器具,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展开小学益智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益智课堂;汉诺塔;思维能力;教学策略益智课堂有着独特的优势和鲜明的特色,主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借助益智类教学器具具,开展相关课堂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注重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探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促进他们的思维运动,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增加他们的数学情感体验。
这里采取“汉诺塔”器具进行教学,既是因为其与数学教材中的一道益智类数学问题,即河内塔问题有关,又是因为该器具有利于培养学生归纳、类比和转化等多种数学思维能力。
一、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对他们具有较为强烈的吸引力,将游戏与小学数学巧妙融合,能在较高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相关的教学活动当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对此,笔者在考虑学生学习特点和教学内容以及益智器具特性的基础上,采取了游戏化的教学方法,以实现提升学生思维素养的最终目标。
譬如,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在较高程度上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方便下一步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
因此,笔者就利用网络信息媒体,向学生展示了汉诺塔的图片,一种由一块底盘、三根杆子和一些圆盘组成的益智类教学工具,给他们示范了该器具的玩法,初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学生好奇的“末日传说”,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展示具体如下的游戏规则:一是把第一根杆上的珠子全部移到第三根杆上,可以利用中间的杆帮助;二是每次只能移动一颗珠子;三是大珠子不能放到小珠子上面,由此引出下一步的教学活动。
《河内塔问题》教学设计万年县第二小学柴晓晴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p120 河内塔问题教学目的:1、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经过自己的探索,体验从简单问题入手找规律这一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策略。
2、通过收集信息、归纳信息、得出结论这一系列数学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3、能用有条理的、清晰的语言阐述自己的想法。
4、能积极地应对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训练学生对自己的结论做出条理清晰的说明。
教学具准备:PPT 课件、河内塔游戏软件、河内塔学具、游戏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
找规律:1,18,2,16,3,14,(),()1,1,2,3,5,8,(),(),()(课前热身用“找规律”为后面归纳河内塔运算规律做好铺垫)二、听老师讲故事,谈“河内塔问题”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最近我玩了一个游戏,不过遇到一些困难想请同学们帮忙解决。
这个游戏是从一个故事开始的:在印度,有这么一个古老的传说: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勃拉玛在贝拿勒斯的圣庙里留下了三根金刚石的棒,第一根上面套着64个金环,最大的一个在底下,其余的一个比一个小,依次叠上去。
庙里的众僧不倦地把它们一个个地从这根棒搬到另一根棒上,规定可利用中间的一根棒作为帮助,但每次只能搬一个,而且大的不能放在小的上面。
相传神同时发了咒语,当所有的金环全部移完时,世界就将在一声霹雳中消灭,而梵塔、庙宇和众生也都将同归于尽。
众僧们要移动多少次呢移完的那一刻真的是世界末日吗后来,这个传说就演变为汉诺塔游戏,也叫河内塔游戏。
(同时出示课件)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找找其中的游戏规则同学们经过讨论得出:1. 每次只能搬一个2. 大的不能放在小的上面3. 可利用中间的一根棒作为帮助(用故事和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三、初试汉诺塔玩法,从简单问题入手。
汉诺塔游戏教材分析《汉诺塔游戏》编排在人教版小学数学第7册,第111页,《总复习》单元里的一个数学思考。
首先我把本课定位为数学游戏课,学生要学会动手操作,按照规则达到游戏目标。
其次是数学思想课,在本课中给学生渗透递归的思想,即在探究中发现三层、四层、五层圆盘最少移动次数的内在规律,并推测出移动更多圆盘的最少次数。
每一次移动的最少步数就是上次移动的最少步数的2倍再加一。
“直接调用上一次的结论”,跟煎饼问题有类似之处。
第三定位为数学科普课,也就是汉诺塔游戏,来自于古印度的一个传说。
学情分析班上除极个别的学生对汉诺塔游戏有所了解,明白游戏规则和游戏目标,大部分学生拿到学具以后,都会随意拨弄。
甚至在上课时会忍不住,不听老师的统一要求。
这节课最容易失控的地方就是同学们拿到学具以后“瞎玩”。
怎么避免?自己动手操作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玩不出、达不到目标,二是能达到目标。
达到目标又分两种情况,一是运气好正好猜中了步骤(如果是运气好正好用最少的步数达到了目标,再玩一次也可能会超过最少步数),二是有计划有目标的移动。
我的教学目标当然是使大多数人学会有计划有目标的移动,达到目的。
教学目标1、了解汉诺塔游戏,以及它的目标和规则。
2、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一、二、三层圆盘汉诺塔游戏,学会用最少的步数移动三层汉诺塔圆盘。
明白玩四层、五层……圆盘的操作思路,以及会计算四层、五层的最少操作步数。
3、在数学游戏中感受递归的数学思想,在游戏中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移动三个圆盘的具体步骤。
难点:明理、说理,理解三个圆盘的移动方法和最少步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准备:4层汉诺塔。
每人一个学具。
一、导入:1、认识学具:小朋友们,我们的身边有一些益智游戏,一起来看,这是什么?依次出示:24点、数独、魔方、七巧板、华容道、孔明锁。
今天,老师带来的这个学具,它的名字叫汉诺塔。
板书课题。
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它。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三根柱子,和一些大小颜色不同的圆盘,这些圆盘由上到小按从小到大堆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