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三针测量法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三针测量法对螺纹中径进行简易测量方法螺纹中径是指螺纹的核心径,通常用于螺纹的加工和检测。
在实际应用中,准确测量螺纹中径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螺纹的质量和相互配合的精度。
三针测量法是一种常用的简易测量方法,适用于大多数螺纹尺寸的测量。
1.准备工作:
a.选择适当尺寸的三根测量针,它们的直径分别为D1、D2和D3,并保证它们之间的直径差异较小。
b.准备一个安装针座,针座中心线与螺纹轴线平行,并可以提供与测量针相互垂直的针孔。
2.确定针顶位置:
a.将测量针依次插入针座的针孔,并调整针座的高度,使测量针针顶与螺纹针螺纹顶平齐。
b.通过调节针座高度,使得针座固定在同一位置,便于后续的测量。
3.测量操作:
a.依次将三根测量针插入螺纹中,在每次测量之前都要确保测量针的针尖清洁、无毛刺以及无损伤。
b.插入第一根测量针D1,注意要轻轻转动针座,让测量针缘相对于螺纹错位,确保测量过程中不会有任何划伤或碰撞。
c.记录测量针D1的直径。
d.依次重复步骤b和c,完成第二根测量针D2和第三根测量针D3的测量。
e.记录测量针D2和D3的直径。
4.数据处理:
a.由于三根测量针的直径差异较小,可以认为它们的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取三根测量针直径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b.通过三根测量针的直径差异,来确定螺纹中径。
c.根据测量数据和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得到螺纹中径的值。
三针法测量螺纹中径计算公式好的,以下是为您生成的文章:在机械制造和工程领域中,螺纹的测量可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而在众多测量螺纹中径的方法里,三针法测量可是个相当靠谱的手段。
今天咱就来好好聊聊这三针法测量螺纹中径的计算公式。
先来说说为啥要测量螺纹中径。
您想想啊,螺纹这玩意儿在各种机械设备里到处都是,要是中径不准,那整个连接或者传动的效果可就大打折扣啦。
就好比一辆自行车,链条的尺寸不合适,您蹬起来那不得费劲死,还容易出故障。
那这三针法到底是咋操作的呢?简单来说,就是把三根直径相同的量针放在螺纹沟槽里,然后用测量工具测出量针外廓的尺寸,再通过一系列计算得出螺纹中径。
咱们的重点,三针法测量螺纹中径的计算公式,它长这样:M = d2 + 3d0 – 0.866P这里面的 M 就是测量出来的尺寸,d2 是螺纹中径,d0 是量针直径,P 是螺距。
给您举个例子吧。
有一次我在车间里,碰到一个师傅正在为一批新加工的螺纹零件发愁。
他用常规方法测量,怎么都觉得数据不太对。
我就建议他试试三针法,然后一起按照公式算了起来。
我们仔细地测量了量针的直径,还有螺距,一丝不苟地把数据代入公式。
那个师傅眼睛紧紧盯着计算器,嘴里还念叨着:“可千万别出错啊!”最后得出结果的那一刻,师傅脸上露出了笑容,说:“嘿,还真准!这下心里有底了。
”在实际操作中,这个公式的应用可得小心谨慎。
量针直径的选择要合适,测量的时候要保证精度,不然一点点误差都可能导致结果偏差很大。
而且不同的螺纹规格,对应的参数也都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对各种螺纹标准了如指掌。
另外,在使用这个公式的时候,还得考虑测量工具的精度和误差。
比如说千分尺,如果它本身就有误差,那算出来的结果肯定也不准啦。
总之,三针法测量螺纹中径的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不复杂,但要想真正用得好,还得靠咱们多多实践,积累经验。
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各种螺纹测量任务时,都能准确无误地得出结果,保证产品的质量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螺纹计算公式三针测量法螺纹计算是工程测量中的一种常见应用,用于确定螺纹的实际尺寸和公差。
螺纹的测量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其中包括三针测量法。
三针测量法是一种直接测定螺纹内外直径的方法,通过测量螺纹内外径和嵌套圆柱体的中径,可以计算出螺纹的各项参数。
三针测量法的主要步骤如下:1.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螺纹测微计、针杆和跳绳,并对其进行校准。
同时,准备好螺纹规和支持平台以便于测量。
2.初始测量:首先,用螺纹规测量被测工件的螺纹规格,以确定测量采用的螺纹规格和公差。
3.内直径测量:将内径测量座固定在支持平台上,将工件置于内径测量座内,用螺纹规的测头对螺纹内径进行触摸测量,记录并计算出内径。
4.外直径测量:将工件放置于支持平台上,用螺纹规和测微计完成对最大外直径和最小外直径的测量,记录并计算出外径。
5.中径测量:将工件的嵌套圆柱体平放在支持平台上,用螺纹规和测微计完成对最大中径和最小中径的测量,记录并计算出中径。
6.计算公式:根据已知的内径、外径和中径的测量结果,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螺纹的重要参数:内径=中径-(绕线高度x2)外径=中径+(绕线高度x2)绕线高度=(最大外径-最小外径)/2注意:以上公式适用于国际标准螺纹,对于非标准螺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通过以上步骤和公式的计算,可以得出螺纹的各项参数,包括内径、外径、中径和绕线高度等。
这些参数对于螺纹的加工和装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能够确保螺纹的尺寸和公差符合设计要求。
螺纹计算是一项复杂而精密的工作,需要仔细操作和准确测量。
在进行螺纹计算之前,需要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和调整,并在实际操作中注意排除一些可能的误差和干扰。
同时,在计算结果不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多次测量和平均计算,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起来,三针测量法是一种可靠的螺纹测量方法,可以直接测定螺纹的内外直径,并通过计算得出螺纹的重要参数。
准确的螺纹计算对于工程制造和装配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确保螺纹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三针测量外螺纹中径[学习重点]1.熟悉用三针法测量外螺纹的方法。
2.学会选择最佳三针。
[仪器用具]三针、螺旋千分尺(或测长仪器)、螺纹。
[测量原理]1.三针法测量中径用三针法测量螺纹中径是一种间接测量的方法。
如图18-1所示,将三根直径相同的量针放在被测螺纹的牙槽内,而且单根量针应放置在成对使用的两根量针对面的中间牙槽里。
在一定的测量力作用下,三针与螺纹槽侧面可靠接触,测量出三针外尺寸间的跨距M值,再通过公式(1)计算,即可求得被测螺纹的中径d2。
测量M值时,可采用接触式量仪(如千分尺或测长仪等)进行绝对测量,也可采用光学计或其它测微仪通过与量块比较进行相对测量。
(18-1)式中dD ──三根量针直径的平均值,图18-1 测量中径原理图1---接触式量仪2---被测螺纹3---三针dD1 为螺纹一边的单根量针的直径; dD2 、dD3 为螺纹另一边成对使用的两根量针的直径。
P ──螺距α/2 ──螺纹牙型半角2.最佳三针的确定为了避免由于牙形角误差影响测量结果,从图18-2中可以看出量针与螺纹牙形角侧面相切正好在螺纹的单一中径处,因而牙形角的变化不影响量针位置,即测量结果不受牙形半角误差Δα/2的影响,此时三针直径为最佳量针直径,其量针直径dD0 '图18-2 最佳三针直径位置图1---被测螺纹2---量针直径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成套的三针没有最佳三针,可选用与最佳值相接近的三针直径来代替,一般选用的三针直径应能保证其与牙侧的接触点在中径牙面交点上下1/8牙面长度(L)范围内,如图18-3所示。
图18-3 代用三针直径位置图1---被测螺纹2---量针直径[实验内容]1.选择最佳三针按公式(2)计算最佳三针直径,以此为依据挑选三针。
若无合适的三针,则可选用与最佳三针接近的三针。
2.测量M值按图18-1将三针装好,用千分尺分别在三个等距截面内进行测量,记下各个位置上的读数值,此值也就是各个位置上测得的M值。
三针测量法是测量外螺纹中径的一种比较精密的方法三针测量法的原理是利用了三条针线的相交关系,从而确定出外螺纹的中径。
一般来说,测量系统由一根测量针、两根参考针和一个测量设备组成。
首先,将两条参考针垂直地放置在螺纹的两侧,然后在两条参考针之间插入测量针。
通过适当的角度和计算方法,可以计算出外螺纹的中径。
三针测量法相比于其他测量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准确性。
它可以排除测量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减少测量的不确定性。
而且,该方法还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和尺寸的螺纹测量,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另外,三针测量法还可以用于测量螺纹的各种参数,如螺距、高度等。
在进行三针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和针线。
测量设备通常是带有刻度的支架或者测量仪器,可以用来读取针线的长度。
针线可以是一根很细的钢丝或者光纤,要保证其刚性和精度。
其次,需要根据具体的螺纹类型和尺寸来确定测量针、参考针和测量设备的参数。
进行三针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应严格按照测量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操作,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其次,应注意保持测量环境的稳定性,如温度、湿度等条件的控制。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针线的安全,避免针线的划伤或损坏。
最后,应对测量结果进行判读和比较,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总结起来,三针测量法是一种精密的测量外螺纹中径的方法。
它能够提供高精度的测量结果,并排除测量误差。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并且可以用于测量各种类型和尺寸的螺纹。
在进行三针测量时,需要注意操作步骤、环境稳定性和测量结果的判读。
通过正确操作和使用适当的设备,可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针测量法
螺纹测量计算:
⑴ 三针法测量外螺纹中径的计算
① 三针法测量外螺纹中径最佳量针直径的计算公式为:
d 0=P
cos ð2[2+tan 2φ(1+sin 2 ð2
)]
式中 : d 0=最佳量针直径 φ =量针接触点的螺纹升角
P=螺距
∂ =螺纹牙型角
三针法测量外螺纹中径最佳量针直径的计算
螺纹类型 螺纹牙型
最佳直径d 0的计算公
最佳量针直径d 0的近似计算
英制螺纹(圆柱管螺
纹) 55° 1.774+1.076tan 2φ
② 三针法测量外螺纹中径,三针法测量普通螺纹时首先选择最佳量针直径d 0 ,将量针
放入被测螺纹的牙槽内,使量针在螺纹中径位置相切,然后用外径千分尺,卧式测长仪等测量器具测量出M 值,再按公式:
d 0 =M -d 0[1+
1
sin ð2
] + P 2
cot ð
2
计算出被测螺纹中径d 2 .上式移项后得实测值M 的计算公式 .
M=d2+d0[1+1
sinð] -P
2
cosð
2
式中: d0=最佳量针直径
d2=被测螺纹中径
P=螺距
∂ =螺纹牙型角
M=量具测量出的实测值
当已知螺纹牙型角∂后,简化计算公式下表
实测值M的简化计算公式
螺纹牙型角M值的简化计算公式
30°M=d2+4.8637d0– 1.8660P
40°M=d2+3.9238 d0– 1.3737P
55°M=d2+3.1657d0– 0.9605P。
三针测量法用量针测量螺纹中径的方法称三针量法,测量时,在螺纹凹槽内放置具有同样直径D的三根量针,如图(e)示,然后用适当的量具(如千分尺等)来测量尺寸M的大小,以验证所加工的螺纹中径是否正确。
一.外螺纹中径的计算公式:D2=M-D(1+1/sin(α/2))+t/2*ctg(α/2)M:千分尺测量的数值(mm)、D:量针直径(mm)、α/2:牙形半角、t:工件螺距或蜗杆周节量针直径D的计算公式:D= 0.5t/cos(α/2)如果已知螺纹牙形角,也可用下面简化公式计算:29°: D2=M-4.994D+1.933t; D=0.516t;30°: D2=M-4.864D+1.866t; D=0.518t;40°: D2=M-3.924D+1.374t; D=0.533t; 侧面进刀量:F=0.5(D2-D2')tg(α/2) 55°: D2=M-3.166D+0.96t; D=0.564t;60°: D2=M-3D+0.866t; D=0.577t;或者29°: M=d2+4.994D-1.933t30° : M=d2+4.864D-1.866t40°: M=d2+3.924D-1.374t55° : M=d2+3.166D-0.960t60°: M=d2+3D-0.866t例3用三针量法测量M24*1.5的螺纹,已知D = 0.866mm,d2=23.026mm,求千分尺应测得的读数值?解∵α = 60°代入上式M = d2+3D-0.866t = 23.026+3*0.866-0.866*1.5=24.325mm图(e)二.内螺纹中径的计算公式:D2=M+D(1+SIN(α/2)+COS(α/2)ctg(α/2))-t/2*ctg(α/2)M:千分尺测量的数值(mm)、D:量针直径(mm)、α/2:牙形半角、t:工件螺距或蜗杆周节(mm)量针直径D的计算公式:D= 0.5t/cos(α/2)如果已知螺纹牙形角,也可用下面简化公式计算:29°: D2=M+4.994D-1.933t; D=0.516t;30°: D2=M+4.864D-1.866t; D=0.518t;40°: D2=M+3.924D-1.374t; D=0.533t; 侧面进刀量:F=0.5(D2-D2')tg(α/2) 55°: D2=M+3.166D-0.96t; D=0.564t;60°: D2=M+3D-0.866t; D=0.577t;或者29°: M=d2-4.994D+1.933t30°M=d2-4.864D+1.866t40°: M=d2-3.924D+1.374t55° : M=d2-3.166D+0.960t60°: M=d2-3D+0.866t。
上表所示的螺纹精度为2A,其余精度的螺纹不适用上表,蓝色区域为可编辑区域,黄色区域为不可编辑,不用输入数据即可自动计算。
制表:韩云停 日期:2010.06.19
用三针法测量外螺纹中径
式中,M 为测得值(mm ),d 0为三针直径(mm );α为牙型角(°)。
用三针法测量统一螺纹(外螺纹)中径
M-m-(D 0-d 0)根据上式计算出的数值查三角函数正弦值,即可求得牙型半角,牙型半角×2即为牙型角。
sin (α/2)=
式中,D O 为较大的量针直径,d 0为较小的量针直径,
M 为量针D O 时测量值,m 为量针d o 时测量值。
采用两种不同规格的量针测量牙型角,牙型半角α/2的计算式:
D 0-d 0。
三针测量法计算公式好的,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关于“三针测量法计算公式”的文章:在机械加工和测量的领域里,三针测量法可是个相当实用的小技巧。
这就好比我们在厨房里找到了一把特别顺手的菜刀,能把各种材料处理得妥妥当当。
三针测量法,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三根量针来测量螺纹中径的方法。
那它的计算公式是怎么来的呢?别着急,咱们慢慢唠。
先来说说这三针测量法的原理。
想象一下,一根螺纹就像是一个盘山公路,而我们要测量的就是这个公路中间那最关键的部分——中径。
我们把三根量针放在螺纹沟槽里,就好像在公路上立了三根标杆,通过测量这三根标杆之间的距离,再经过一系列的计算,就能得出螺纹中径的大小。
计算公式是这样的:M = d2 + 3dD - 0.866P 。
这里面的 M 表示量针测量值,d2 是螺纹中径,D 是量针直径,P 是螺距。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晕乎?没关系,我给您举个例子。
比如说,有一个螺纹,螺距 P 是 2 毫米,我们选用的量针直径 D 是 1 毫米,经过测量,量针测量值 M 是 20 毫米。
那咱们就可以代入公式算算啦。
先把已知的数值写下来:M = 20 毫米,D = 1 毫米,P = 2 毫米。
然后把这些数代入公式:20 = d2 + 3×1×d2 - 0.866×2 。
接下来就是解这个方程啦,经过一番计算,就能求出螺纹中径 d2 的值。
我还记得之前在工厂实习的时候,师傅让我用三针测量法测量一个零件的螺纹中径。
我当时心里那个紧张啊,就怕自己算错了。
我小心翼翼地把量针放好,仔细地测量,然后拿着数据开始计算。
算的时候,手心里都出汗了,就怕出错。
结果还算不错,跟师傅的结果差不多,师傅还夸我学得快呢!这三针测量法在实际工作中用处可大了。
不管是在生产线上保证零件的质量,还是在维修的时候确定零件是否还能继续使用,它都能给我们提供准确的数据。
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三针测量法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新的材料、新的工艺,都对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针测量法对螺纹中径进行简易测量方法首先,我们要准备好以下工具:两个外螺纹调节管和一把刻度尺。
调节管的两个端面要求相互平行,刻度尺要有足够的刻度长度,以便准确读取数据。
接下来,开始进行测量。
首先,将螺纹工件放在调节管之间,确保工件和调节管的端面平行。
然后,将调节管推入螺纹孔,并调整两个调节管的位置,直到能够将刻度尺平放在工件上,并与工件外径接触。
确保刻度尺与工件外径之间没有缝隙。
然后,用一个手指轻压刻度尺,以保持其稳定。
接下来,使用另一个手指按住最外面的调节管,将其推入螺纹孔,直到刻度尺的0刻线与工件的表面齐平。
这是初始测量位置。
接下来,用一个手指轻轻转动调节管,直到感觉到其与工件螺纹相配合。
然后,用刻度尺读取此时刻度尺上工件最外径对应的刻度值。
然后,继续转动调节管,直到感觉到其与工件螺纹不再配合。
再次读取此时刻度尺上工件最外径对应的刻度值。
测得的两个刻度值之差即为螺纹中径的测量结果。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可以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三针测量法的原理是利用螺纹之间的配合原理。
当两个调节管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时,调节管会与螺纹孔配合,而产生一个相对连续的运动,这可以通过手指感受到。
当调节管不再与螺纹孔配合时,刻度尺位置相对固定。
通过测量刻度尺的运动范围,可以确定螺纹中径。
总结而言,三针测量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螺纹中径的简易方法,通过利用螺纹之间的配合原理进行测量。
虽然它的测量精度相对较低,但是在一些对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
.三针测量法用量针测量螺纹中径的方法称三针量法,测量时,在螺纹凹槽内放置具有同样直径D 的三根量针,如图(e)示,然后用适当的量具(如千分尺等)来测量尺寸M 的大小,以验证所加工的螺纹中径是否正确。
螺纹中径的计算公式:d 2=M -D)2sin 11(α++21t*ctg 2α M :千分尺测量的数值(mm)、D :量针直径(mm)、α/2:牙形半角、t :工件螺距或蜗杆周节(mm)量针直径D 的计算公式: D=212cos αt如果已知螺纹牙形角,也可用下面简化公式计算:图(e)例2对M24﹡1.5D 及螺纹中径d 2 ? 解 ∵ α = 60°代入D=0.577t 中 得D=0.577﹡1.5=0.8655mm∴ d 2=24.325-0.8655(1+1/0.5)+1.5﹡1.732/0.5=23.0275mm与理论值(d 2=23.026)相差△=23.0275-23.026=0.0015mm ,可见其差值非常的小。
实际上螺纹的中径尺寸,一般都可以从螺纹标准中查得或从零件图上直接注明,因此只要将上面计算螺纹中径的公式移项,变换一下,便可得出计算千分尺应测得的读数公式:M=d 2+D )2sin 11(α+-21t*ctg 2α例32的读数值?解 ∵ α = 60°代入上式 M = d 2+3D -0.866t = 23.026+3﹡0.866-0.866﹡1.5=24.325mm5.双针测量法双针测量法的用途比三针测量法还要广泛,如螺纹圈数很少的螺纹,以及螺距大的螺纹(螺距大于6.5),都不便用三针量法测量,而用双针量法测量则简便可行,对于普通螺纹,牙形角α =60°,如图(f)示。
图(f)d 2=M ˊ-3D -)(8'2D M t -+0.866t M ˊ:双针量法的测量尺寸(mm)(d 2、D 、t 的含义同前,在图(f)上不再标注)从上公式中可看出,在公式右端第一项与第三项中都含有M ˊ值,而M ˊ值需要在测量之前就计算出来,直接应用上述公式是不便计算理论M ˊ值,需对上式化简才能求出,以便在加工时准确控制M ˊ尺寸,保证螺纹中径d 2合格。
三针法测量螺纹中径方法
三针法是一种用于测量螺纹中径的方法,它是由三根针组成,其中两根针被夹在螺纹峰和螺纹谷之间,第三根针则位于螺纹中心线上。
通过测量两根针的距离以及第三根针与两根针的距离,可以计算出螺纹的中径。
在进行三针法测量之前,需要先确定螺纹的类型和规格。
对于不同类型和规格的螺纹,需要使用相应的三针进行测量。
同时,在选择三针时,需要确保针的长度和直径与螺纹的规格相匹配。
在进行测量时,首先需要将两根针放置在螺纹峰和螺纹谷之间,并夹紧。
然后,将第三根针放置在螺纹中心线上,并调整其位置,使其与两根针的距离相等。
此时,可以通过读取刻度尺上的数值,计算出螺纹的中径。
三针法测量的优点在于其简单易行,只需要简单的工具即可完成测量。
同时,由于三针法测量的精度较高,因此可以满足大部分应用场合的需求。
然而,在进行三针法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确保针的长度和直径与螺纹的规格相匹配,否则会影响测量的精度。
2. 在进行测量时,需要确保针尖与螺纹表面的接触良好,否则会产
生误差。
3. 在读取刻度尺上的数值时,需要注意误差的产生。
由于刻度尺的误差,读数时可能会出现偏差,因此需要进行修正。
4. 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确保螺纹表面的清洁度和光洁度,否则会影响测量的精度。
三针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精度较高的螺纹中径测量方法。
在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上几点,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为了保证测量的可靠性,建议对同一螺纹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三针测量法测量螺纹中径的计算原理三针测量法,这个名字听起来挺高大上的,对吧?但其实它就像是你我身边的那些小工具,简单得不能再简单。
想象一下,手里拿着三根小针,心里默默想着要怎么把螺纹的中径给测出来。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做一道小菜,轻松又有趣。
咱们得找到那个需要测量的螺纹。
你知道,螺纹就像那条细细的丝线,绕来绕去,像是生活中的千丝万缕。
三针测量法就是要在这条丝线上,找到那个完美的中点,嘿,听上去是不是有点浪漫?这三根针呢,各有各的“脾气”。
一根负责测量螺纹的外径,另一根则负责内径,而第三根呢,就是在这两者之间游走,找到个平衡点。
好比是一个调酒师,调出完美的鸡尾酒,既有外面的风味,又有内里的深度。
你想啊,为什么要用三根针呢?其实这就像是打麻将,有时候三个人的配合能打出最好的牌。
用三根针,可以最大程度地消除误差,保证我们测出来的中径靠谱得很。
说到测量,很多人一听就觉得复杂,心里就开始打鼓了。
但别紧张。
测量的时候,先把那根测外径的针放上去,稳稳当当地接触到螺纹的外边。
然后,换上内径的针,小心翼翼地去测量那里的内边。
第三根针就像个小侦探,混在这两者之间,寻找那个黄金分割点。
嘿,别小看这小小的动作,这可是科学家的智慧结晶呢!准确度和精确度,恰到好处,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再说了,生活中有多少事情就需要这样的“调和”。
就像夫妻吵架,总得有一个人来和事,才能让家里气氛和谐。
三针测量法就像是调解员,把外径和内径的“矛盾”给平衡了,让螺纹的中径一目了然。
你要是碰上个特别精密的工作,三针测量法简直是“救星”啊,谁用谁知道,效果杠杠的。
这种方法也不是说人人都能立马上手。
你得有点经验,有点技术活儿在身,才能把这活儿做得漂漂亮亮的。
就像学游泳,初学者总是会扑通扑通地掉水里,但只要坚持练,总会有一天,能在水里翩翩起舞。
三针测量法也是这样,一开始可能会有些小失误,但熟能生巧,慢慢地就能成为测量高手。
说白了,三针测量法的魅力在于它的简单与高效。
三针测量法是测量外螺纹中径的一种比较精密的方法1.原理三针测量法是基于圆的几何关系而建立的一种测量方法。
它利用三根测定针将一个螺纹两个相对的线周的最外点与中间线柔性之外点连接为一三角形,然后通过计算几何学公式得到螺纹中径的测量结果。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通过测量三线间的距离变化来测量螺纹中径的大小。
2.测量步骤(1)选择合适的三根测量针,一般情况下,选择针头直径与螺纹中径接近,弯曲方便的细针。
测量针的数量取决于工件的形状和尺寸,一般选择三根测量针。
(2)将三个测量针固定在一个测量夹具上,并确保它们两两之间的距离相等,并且垂直于螺纹轴线。
(3)将测量夹具放置在螺纹的两侧,以确保螺纹被三根测量针夹住。
(4)观察并记录测量针与螺纹外侧的接触点。
由于测量针比螺纹中径小,因此测量针与螺纹的接触点位于三角形的顶点处。
(5)旋转测量夹具,使测量针与螺纹的不同侧面接触,并重复步骤4,测量针与螺纹不同侧面的接触点。
(6)根据三个测量点的位置数据,计算出螺纹中径的大小。
一般采用合理的几何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3.注意事项(1)在使用三针测量法之前,必须确保测量针和螺纹的表面都是干净的,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2)为了获得更准确的测量结果,建议在多个位置对螺纹进行测量,并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测量结果。
(3)对于精密测量,测量针的选择非常重要。
应根据具体测量要求选择针头直径与螺纹中径接近的细针。
(4)为了减小误差影响,测量时应轻轻触碰螺纹,避免过度压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5)在测量过程中,应尽量控制外力的影响,避免振动和冲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三针测量法是一种相对较精密的测量方法,可以用于测量螺纹中径的直径、圆度等参数。
通过合理选择测量针、严格执行测量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工件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
中径是检验精密螺纹是否合格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般采用显微镜检验,本文介绍用三针测量法来对螺纹中径进行简易测量。
只需要三根量针和杠杆千分尺以及必要的夹持螺纹的支架即可,然后把原始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就能求出螺纹中径了。
三针测量法是一种间接简易测量中径的方法。
测量时将直径相同的三根量针放在被测螺纹的沟槽里,其中两根放在同侧相邻的沟槽里,另一根放在对面与之相对应的中间沟槽内(如图1)。
用杠杆千分尺,测出量针外廓最大距离M值,然后通过下面公式计算,求出被测螺纹的中径M。
由图知:
代入上式经整理得:
对于公制螺纹,用α=60°,则:
d2=M-3d0+
式中:d0-量针直径;P-螺纹螺距。
为了消除牙型半角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应选择最佳直径的量针,以使其在螺纹侧面的中径线上接触(如图2)。
量针最佳直径d最佳按下式计算:
对于公制螺纹:
图2
1.根据被测螺纹的螺距,计算并选择最佳量针直径。
2.擦净被测螺纹,并夹持在支架上。
3.擦净杠杆千分尺,并调整零位。
4.将量针分别放入螺纹沟槽内,旋转杠杆千分尺的微分筒,使两测头与量针接触,然后读出M 值。
5.在同一截面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分别测出M值,并将其平均值代入公式计算出螺纹中径。
6.判断被测螺纹中径的合格性。
用三针法测量螺纹中径,可按以下步骤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