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描写作文指导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4
心理描写四种方法写作文
今天老师讲了写作文的“心理描写”,我听得非常认真。
老师说,可以不用很多方法写一段人物的内心世界,而是像打开一扇门,站到人物心里去。
我比较喜欢老师说的“比喻”法,看上去像把人物的内心比喻成一朵花。
开心的时候,花朵就流溢着绚烂,像阳光一样温暖。
伤心的时候,花朵就垂下着脑袋,像雨天的小草一样失落。
还有“行动”法,老师说,人物的动作也能把内心说明白。
例如,参加考试的时候,我悄悄瞄了一眼小明的试卷,心里像小兔子一样嘭嘭急跳。
又例如,妈妈给我买了一个新玩具,我开心得又蹦又跳,脸上灿烂的笑容洋溢着喜悦。
“语言”法也很有意思,就像人物的心声,直接用语言表达。
比如,我笔试考砸了,心里很沮丧,就对爸爸说:“爸爸,我这次考得不好,很难过。
”又比如,我获得了一张奖状,心里高兴极了,就大声对同学们说:“我拿了奖状,我太开心了!”
另外还有“环境”法,老师说,环境也能反衬出人物的内心。
例如,下雨天,我一个人走在路上,心里感到孤独和寂寞。
又例如,晚上放学后,我走在阳光灿烂的路上,心里充满了快乐和喜悦。
老师说,可以用这四种方法来写人物的心理,让文章更有吸引力。
我要努力学习,用这些方法来写一些有趣的故事,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作文指导:让心灵说话——如何进行心理活动描写一、教学目标1、明确什么叫心理活动描写。
2、认识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方法。
3、能运用心理活动描写的方式来写作。
二、教学重、难点在具体写作实践中学会运用心理活动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教学新知:1、什么是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加以描写,以表现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的写作方法。
2、作文需要以情感人,而感情又产生于心里。
因此,要想写活人物必须着力描写人的心理活动。
怎样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呢?(1)内心独白法。
在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文章里,作者让人物自言自语,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内心独白,就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
特定状态下自己对自己讲的话详尽地描写下来就能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
教师归纳: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常用“我想……”、“我心里想……”、“我心里嘀咕着……”、“我思索着……”等词语引出。
例子:如《最后一课》中写道这样一句话:屋顶上鸽子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这句心理描写嘲笑了普鲁士侵略者的愚蠢,表现了对侵略者憎恨和反抗的思想情绪。
例子:语文课上,老师提问了一个我不会的问题,当同学们都把手陆续举手的时候,我心里嘀咕着:“老师啊,老师。
您可千万别叫我回答问题啊,求求菩萨了,如果叫我回答的话,我一定会很难堪的!”这句话表现了我不想回答问题的紧张的心理活动。
(2)梦幻描写法。
作者借助梦境、幻觉的描写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因为梦境、幻觉与人物的内心活动密切相关,能折射出人物的心愿和思想感情。
在进行幻觉描写前也要用一些提示语,如"好像看见"、"似乎看见","仿佛听到"等。
例如:老师还没有下发考卷,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
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作文描写之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教学目标:1、懂得心理活动描写就是要写出人物真实的内心感受。
2、了解心理活动描写在叙事性作文中的作用。
3、了解几种常用的心理活动描写方法。
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心理活动描写在叙事性作文中的作用和几种常用的心理描写方法。
2、难点:能熟练地运用一两种方法准确、形象地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心理描写的相关资料。
2、游戏道具、奖品。
3、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预备素材。
情境:上课时,我故意迟到了3分钟,在此期间,也没有事先告知顶岗实习老师与其他听课老师。
到教室后:1、突击检查背书情况,体会紧张不安的心理: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到我们教室听课,我想让大家在老师们面前表现一下自己,同时也检查一下你们背诵第十三课和第十五课的情况,不用举手,我随意抽人背诵。
装做找人的样子停顿五到十秒针、再指名背。
提问:老师迟到的这3分钟,你们有哪些想法?听课老师和同学们有什么表情?猜猜他们是怎么想的?听到要检查背书情况,你的心情怎样?怎样想的?结果没有抽查到你,心情有何变化?被抽到的同学谈谈感受。
2、做游戏,谈感受:击鼓传花,第一轮,鼓停拿到花的同学罚表演节目,第二轮鼓停拿到花的同学抽奖。
分别说说两轮游戏中自己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3、除了兴奋、紧张、害怕等心理感受,你还产生过哪些心理感受?(悲喜交加依依不舍心花怒放忐忑不安义愤填膺心恢意冷心急如焚欣喜若狂喜出望外勃然大怒怒火中烧魂飞魄散惊心动魄迫不及待欣喜若狂……)原来人的心理活动如此丰富多彩,怪不得法国大作家雨果说:“有一种比海洋更大的景象,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
”4、请你说说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心理感受。
5、小结:刚才大家说出了自己真切的心理感受,其实这是我们的思想情感活动。
把这种思想情感活动写出来,就是心理活动描写。
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写作指导:心理描写应注意三个原则随着中考的步步逼近,很多同学感到时间的紧迫和自己的紧张。
阅读不知如何下手,作文不知如何开笔,很多棘手的问题摆在眼前。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作文指导之心理描写应注意三个原则,供大家参阅。
写作指导:心理描写应注意三个原则进行心理描写应注意掌握以下三个原则:第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应写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必然产生的心理活动,不能为心理描写而进行心理描写。
如大雪寒天里,一般人想的是驱寒取暖,可是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就不一定如此想。
第二,写心理活动,要防止左一个心理活动,右一个心理活动。
只有在关键的情节、动作、表现出现时,才伴之以心理描写。
第三,写心理活动,要努力写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例如高尔基的《母亲》最后一章所写尼洛夫娜发现暗探时一刹那的动摇、害怕,以及内心冲突,直到坚定、沉着。
写作指导:人物心理间接描写“四法”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划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心理描写除了直接剖析人物的心理,让人物内心独白或产生幻觉外,还可以通过对人物其它方面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即间接心理描写。
这种手法用得好,同样能揭示人物内心的奥秘,刻划人物的性格,还可以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一般说来,人物心理的间接描写有以下几种方法:一、神态揭示法“表情神态是显示人物内心世界的镜子”。
恰当地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神情,能反映出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
譬如在《故乡》中鲁迅先生是这样通过对中年闰土的神态描写来揭示其内心世界的: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分别十几年的儿时伙伴相见,理应有说不完的相思之言,道不尽的欢快之情。
但是,中年闰土与“我”相见之后,只是脸上“现出欢喜”之情——内心是高兴的,然而随“欢喜”同时现出的还有“凄凉”。
让心灵说话——心理活动描写指导一、心理描写1、定义:心理描写: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围绕客观事物而产生的看法、感触、联想、潜意识等思想活动的描写,称作心理描写。
2、心理描写的作用:它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3、心理描写要求:符合身份、表现性格、结合环境、扣住主题4、心理描写的三个原则:第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应写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必然产生的心理活动,而不能为心理描写而进行心理描写。
第二,写心理活动,要防止左一个心理活动,右一个心理活动。
第三,写心理活动,要努力写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5、心理描写的分类:直接描写:内心独白、梦境、幻觉描写、间接描写:环境烘托、语言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让人物形象生动起来作文复习之心理描写篇文章是否能以情感人,往往取决于人物形象的鲜活与否,而感情产生于人的心里,因此,着力刻画人物的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何为心理描写?先看下列习作片段:“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
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
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这是某学生的一段作文,写的是他知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动。
虽然,他用“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有多伤心,原因就是他用抽象的概述代替具体可感的描写。
那么如何进行具体可感的心理描写呢?其实,心理描写就是将人物内心的喜、怒、哀、惧、秘密和矛盾,生动具体地呈现给读者。
其方法大体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直接描写,它包括:内心独白、梦境幻觉描写等;另一类是间接描写,它可借助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环境等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心理。
二、心理描写的方法:1、内心独白:1)例子:一名学生在老师宣布考试成绩时的心理活动: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保佑我吧!我再也不踢球了,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
心理描写作文指导课评课稿同学,一个多么亲切而又熟悉的字眼。
自从上学那天起他们便围绕在你身边,陪伴你度过生活中的每一天。
不知不觉,已经升入了初中。
与小学相伴六年的同学依依不舍时,身边,又多了九十个新同学,他们将陪伴我,度过初中的三年。
刚刚开学,彼此都不熟悉,这时,一声友好的招呼,一个善意的微笑,一支体贴的钢笔……不经意间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在我眼中,同学,每一个都是那样可爱,九十个人,来自不同的地方的学校,今天能相聚在一起,共同走过三年,想来也是一种缘分吧,古人说:“相逢何必曾相识。
”是啊,何必在乎曾经,只要相聚,就应该珍惜,应该重视这份缘。
在我眼中,同学,每一个都是那样美丽,我们同是父母的宝贝,在父母眼中,我们永远是他们的天使。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性格,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精彩,都有着自己的那一片多彩的天空。
在我眼中,同学,每一个都是那样优秀,短短几个月的相处,我发现,好多同学,都有着自己的闪光点:他谨慎,她认真,她刻苦,她文采飞扬,他孜孜不倦,他积极上进……他们的执着与美丽,都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通过考试,我更是发现了一些才华横溢的女生,她们都那样勤奋,那样可爱。
在我眼中,同学,每一个都那样善良,他们乐于助人,曾经一次又一次帮助过素不相识的我,也用他们那淳朴善良的心感染着身边的人……转眼,升入初中三个多月了,,在这三个多月中。
在这三个多月中,我渐渐熟悉了同学们,在我眼中,他们那样可爱,那样优秀,那样……同学,一个多么美丽。
一、情境导入,感受心理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发现今天的课堂有什么不一样吗?面对这么多老师,你们的心情怎样?谁来猜猜老师现在的心情?)课件出示老师的一段心理活动。
2.板书课题。
(师:心理活动就是当我们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心里所产生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怎样来描写人物心理。
)3.猜猜人物心理。
(课件出示,描写人物心理的语句)①自由放声地读读;②指名说自己猜到的心理,并带着这种心情读读句子。
心理描写作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心理描写作文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心理描写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心理描写作文的概念及特点;
2. 心理描写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3. 实例分析和练习。
三、教学步骤:
1. 引入: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心理描写作文的概念与重要性。
2. 介绍:向学生详细介绍心理描写作文的定义和特点。
解释心理描写作文是通过对人物的心理状态、情感和思想进行描写,以达到感染读者的目的。
3. 分析:分析心理描写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如角色设定、环境描写、人物对话等。
通过真实的例子,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和思考时间。
4. 实践:给学生一段文字素材,要求根据素材进行心理描写作文的写作练习。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提出建议和改进。
5. 总结:总结心理描写作文的重要性和写作技巧,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并鼓励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多加尝试和实践。
6. 巩固:布置心理描写作文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心理描写作文,并且互相交流、评价。
四、教学资源:
1. 文字素材;
2. 讲义和笔记。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完成的心理描写作文质量。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心理描写作文的定义和特点,并掌握了心理描写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通过实践练习和互相交流,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如何写好记叙文类作文中的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在记叙文类作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深化角色形象,增强故事情节的感染力,让读者更好地参与其中。
本文将就如何写好记叙文类作文中的心理描写展开讨论。
一、抓住角色情感在写作中,我们应该紧紧抓住角色的情感,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来表达角色的内心感受。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面部表情等方式来展现其内心的喜怒哀乐,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例如,当角色经历了失去亲人的痛苦时,我们可以描写他们的呼喊、哭泣、颤抖等身体反应,同时通过角色的对话或独白来表现出内心的痛苦和绝望。
二、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除了直接描写外,我们还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绘人物的心理状态。
通过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体的形象进行描写,能够更生动地展现角色的内心体验。
例如,当角色感到恐惧时,我们可以用比喻来描写,如“寒风如魔爪般扯过脸颊,使人心生恐惧”;或者使用拟人来表达,如“黑暗弥漫在四周,宛如一只凶猛的怪兽,使人不寒而栗”。
三、注重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烘托氛围和情感的重要手段,能够使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角色的心理状态。
在描写心理细节时,我们应该注重角色的感官体验,通过描写物体的外观、声音、气味等细节,来间接地呈现角色的内心活动。
例如,当角色表现出害怕的情绪时,我们可以描写他们的心跳声如鼓槌一般震荡在耳边,额头上是冷汗弥漫的感觉,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角色的恐惧。
四、运用心理描写的适度和节奏感在文章中,我们应该适度地运用心理描写,不宜过分沉湎于描写,要保持故事情节的推进和读者的阅读兴趣。
描写的节奏感要和整体叙事的节奏相呼应,以保持读者的阅读体验。
例如,在一个紧张刺激的情节中,我们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简练而有力的心理描写,以突出角色的紧张情绪,加强故事的紧迫感,使读者更加投入。
综上所述,写好记叙文类作文中的心理描写需要我们抓住角色情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注重细节描写,并注意适度和节奏感。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什么是心理活动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在叙事性作文中的作用。
2.懂得心理活动描写就是要写出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来到多功能教室,有这么多老师来听课,大家知道这节课我们上什么吗?猜猜看。
(学生随意猜)到底上什么,我先不说,可能上着上着,你们就能慢慢明白我们在上什么了。
二、赏析学生作文片段,初步感知心理活动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上周一的作文课,我给大家出了一个作文题——《等》,请你们写自己一次等待的经历,你们还记得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位同学的作文片段。
1.出示习作片段一那天是我的生日,我一回到家就飞速写完了作业。
6点了,按照平常的惯例,爸妈早就应该回来了,更何况今天是我的生日!可能是去超市给我买东西了吧?想到这儿,我便打开电视看了起来。
6点25分了,我站了起来,不停地踱步,焦急地等着……难道他们出事了!我心里一惊,又想:一定是想给我一个惊喜……“铃——铃——铃—小声读读,知道他在等什么吗?(等父母亲回家)他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说说看。
(学生自由发言,从各—”电话铃声刚响我就冲过去拿起了话筒,“喂!吴翔,补充题第二题怎么做?”我一听又泄气了,张雨这家伙就会扫我的兴。
“我不知道,少打电话。
”“砰”地一声,我挂上了电话。
( 吴翔)个角度说都可以。
)老师也觉得他写得挺好的,还在我认为好的句子下面划了线。
你们读读,猜猜我觉得他好在哪里?(这些句子写出了他在等待的时候心里的想法,使我们体会到他内心的焦急、不安。
)是的,吴翔同学的这个片段真实地写出了他在等待父母回家时的那种期盼、着急和不安的心情。
2.出示习作片段二我只得坐在位置上发呆,这感觉是多么难熬啊,更何况旁边那位仁兄还在一个劲儿地抽烟,烟味把我熏得够戗。
鼻子难受得要命,我只好转过身去。
再看看周围,大家有说有笑,没有一丝烦躁。
“他们怎么那么有耐心啊?”我生气地想。
时间似乎故意和我作对——走得慢极了,烦躁、焦急一起涌上心来,我不停地看表,盯着那慢慢移动的秒针。
初中作文人物心理描写的方法1.直接描写法:1.使用“想” 等标志性词语:这是最为常见且运用广泛的心理描写方法。
句子中会出现“想”“思考”“认为”“觉得” 等关键的字眼作为明显标志,这些词语后面直接跟上人物的心理活动内容。
例如:“我心里暗暗想,这次考试一定要考好,不能让父母失望。
” 这种方法简单直接,能让读者清晰地了解人物的想法。
2.内心独白式: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让人物直接倾诉内心的想法、感受、疑问等,就像人物在自言自语。
这种方式可以深入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更能感同身受。
比如:“我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我总是这么胆小?为什么不敢在大家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2.抒情独白法:用抒情的笔法展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思想斗争。
这种方法可以使人物的心理描写更具感染力,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情感。
例如:“我站在十字路口,心中充满了迷茫。
一边是我向往已久的梦想,另一边是父母对我的期望,我究竟该如何选择?我的心在痛苦地挣扎着。
” 在抒情的过程中,人物的内心矛盾和纠结被生动地展现出来。
3.梦境描绘法:梦境是人所想的集中表现,通过描写人物的梦境可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内心愿望或潜意识等2。
比如,一个学生在考试前压力很大,晚上可能会梦到自己在考场上奋笔疾书,题目都会做,最后取得了好成绩。
这个梦境就反映了他对考试成功的渴望和期待。
在写作时,可以这样描写:“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走进了考场,试卷上的题目我都会做,我飞快地写着答案,心中充满了喜悦。
当我醒来时,才发现那只是一个梦,但这个梦却让我更加坚定了要努力学习的决心。
”4.心理分析法: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来展现其内心世界,让读者对人物的所思所想更加明了。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作者对人物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能够从人物的行为、语言、表情等方面入手,分析出其背后的心理动机。
例如:“她之所以总是独来独往,是因为她内心深处害怕与人交往,害怕受到伤害。
这种自我保护的心理让她逐渐封闭了自己,与周围的人越来越疏远。
让心灵说话——心理描写作文指导烟台市牟平实验中学张蔚一、导入:师:很高兴来到XX班,与同学共度愉快的45分钟,我希望能看到同学最好的精神面貌,请同学抬头挺胸坐直腰杆,同时,老师也期待能对咱们班级有更多的了解,所以,我想挑选一位同学下来为我及听课的老师做个班级简介。
(间隔一分钟)师:时间已经过去一分钟了,在这一分钟里你的心情如何?希望同学能坦诚相告。
(从各个角落选几位同学交流)师:(板书:紧张)同学都说刚才自己挺紧张的。
紧张这种情绪是无形的,很抽象,我体会不到。
平时老师在批改作文的时候,也常会读到同学写到:“我很紧张,我很兴奋”这样的句子,总让我感觉很空,同学有没什么方法,将这种紧张的心理很形象的描述出来呢?生:交流。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一下。
(出示课题。
板书:心理描写)师:请同学回忆在刚才的那一分钟里,这种紧张的情绪,有没有让你产生什么愿望或想法?(板书:想什么)生:希望老师不要挑选自己。
师:为什么不希望老师挑到自己呢?(板书:为什么想)生:我不会介绍,怕介绍不好。
师:介绍不好,又怎么样?生:怕丢脸,怕老师和同学笑话。
师:看来,这短短的一分钟,同学过的很不平静呀,同学在做着很复杂的内心独白呀。
(板书:内心独白)师:其实同学在作文中,经常用到这种方法来描写自己的心理,当你再用这种方法时,你不妨问自己这样两个问题,它可以向读者更好地表明自己的心路历程。
(板书:表心路)师:同学猜猜,在这一分钟里,老师有没有觉察到同学的紧张?生:觉察到了。
师:老师确实看出了一丝端倪,还记得上课之初老师请同学把你最好的精神面貌展现出来吗?我请你抬头挺胸坐直腰杆,你回忆下,当老师的任务提出后,你的坐姿有没有变化?生:交流(把头低下了,腰弯了,几乎趴在桌子上)师:为什么要这样?生:怕老师注意到我,叫我。
师:对了,就是你这小小的动作变化,向我透露出你的心理。
(板:动作)同学想想一个人的心理状态除了动作能表露出来,还有什么也可以?(补充板书:神态、语言显心声)师:老师,还有一个渠道看出了同学的紧张,知道是什么吗?回想一下,这一分钟的时间里,我们教室怎么样?生:很安静。
师:静到什么程度?生:连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到。
师:不错,用了修辞方法,很形象的描述了教室里的静。
教室里为何如此静呢?怎么没人弄出点声音呢?生:怕引起老师的注意。
师:所以大家都在敛神屏气,想尽办法让老师忽略你的存在。
如果刚才老师公布了一件令你很兴奋的消息,你们会有怎样的反映?教室里会怎样?从教室环境的安静,我读出了同学的小紧张。
(板书:环境烘托衬心境)师:下面,请同学灵活运用我们刚才所说的三种方法,把你在这一分钟里的活动口头描述出来,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你的内心体验。
老师给同学起个头:老师说,要挑选一位同学下去,给大家做个班级介绍,一听这话:……)师:这样描写出来的心理,与“我很紧张”这样的表述比起来有什么不同?生:交流。
(板书:具体、形象、细腻)师:我们在运用这些方法去描写心理时,需要注意点什么呢?结合你以往的写作经验,任选其中的一方面谈谈。
如生没有回答: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几个语段,看看同学能否得到什么启发。
请看这样几个语段:片段一:《天净沙·秋思》。
师:这首小令同学学过吧,齐读一下。
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心境?在这种心境下,作者选取的景物有何特点?生:交流。
师:不过其中“小桥流水人家”一句读来也蛮温馨的,又如何理解呢?生:交流。
(用眼前的乐景反衬悲情)师:景物衬托心境,既可正衬也可反衬,但是在选景时,应与心境相符。
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所以才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与豁达;也有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愁苦与悲凉。
片段二: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
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
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师:父亲是一位一生劳作的平凡农民,在众目睽睽下这种尴尬与不适的心态是自然的。
如果此处是某领导在参加的仪式,再如此写就极不相符了,所以我们在用言、行显露人物心声时,应该充分考虑人物的身份及特点。
片段三:昨天,张老师找我谈话,说:“你要好好学习。
”我想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虚度年华怎么行呢?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等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这样马马虎虎对得起牺牲的英雄们吗?又想到,邓爷爷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技术日新月异,不努力学习,就会被时代淘汰。
我一定要学习雷锋叔叔的“钉子”的精神,努力学习,争取当上一名三好学生。
师:同学有过这种经历吗?想想,当老师找你谈话后,你会想什么?我们来看一位同学是怎样写的。
同学读了有何感受?生:交流。
师:我们在运用这些方法展现我们心理时,要注意:(屏显:1、景物烘托选景要与心境相符。
2、言、行显心声,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及特点。
3、内心独白应该真实自然,不能说大话、空话)师:下面,请同学从下列几个情境中任选一个进行描写,让我们从你的描述中读出你的心境。
(6分钟时间)(屏显1、爸爸去开家长会了,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着……2、明天就是十、一假期了,悠长的放学铃声终于拉响……3、天色已晚,妈妈下班的时间早过了,可妈妈还没回来……学生书写交流(做出评价,互评、自评)师:你听出来这段文字描写了他怎样的心理吗?哪些描写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师:听了同学的交流,我发现你们真的是一群很有悟性的孩子。
这节课,我们只是对心理描写做了一次初步探讨,它还有许多奥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去挖掘和发现。
其实,对内心的刻画不仅仅是一种技法,不仅仅是文章的一个小局部,当你将它很娴熟的融入到作文中后,你会发现一种震憾人心的力量。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我的学生的一篇佳作《情书》,请同学注意体会作者是如何巧妙运用心理描写的?师:请允许老师用我并不动听的声音为大家朗读一下。
(佳作见讲义)师:读了这篇文章,你心情如何?生:感动。
师:作者在读这篇文章时也是流着泪读完的,看来一篇文章要想打动别人,首先要让自己感动。
师:那文章的什么地方让你感动呢?生:细节描写。
师:这些细节,谁的父母没有做过呢?可是你注意到了,记住了吗?我们看其中的一个片段。
如果将其中的细节描写保留,其他的文字去掉,效果有何不同呢?生:交流。
师:去掉的这些文字是什么?生:心理描写。
师:发现心理描写的作用了吧。
它可以触及人的心灵,去打动每一位读者。
希望同学在以后的作文中能灵活运用我们今天所学去具体、形象、细腻的展现我们的内心感受,让我们的心灵说话。
同时,老师也想提醒同学:如果我们的心中没有生活,胸中没有真情,再好的写作技巧也是枉然。
所以,今天,老师要布置一份特别的作业。
特别的作业:从现在开始,让自己在每次写作的时候,都带着对生活的深切的感悟,带着对生活的真切的关注,带着对生活的透彻的思考,怀着一颗真诚的心,感恩的心,热爱的心去完成你的作文,让你的心灵说话。
这时,你会发现,写作过程中,乐趣无穷;你会深切感受到,写一次作文,自己会又成熟一些;写一次作文,你对生活,就会更加热爱一些……心理描写内心独白(想什么?为什么?)表心路具体动作、神态、语言显心声形象环境烘托衬心境细腻情书是夜,窗外雨声潺潺;人不寐,夜未央……“亲爱的,好妈妈,明天是您的节日了。
我还没想好送您什么礼物。
您可真挑剔,商场里那么多琳琅满目的礼物,您竟全看不上眼。
那好吧,女儿给你写封小情书吧。
知道你一定会喜欢,也一定会开心的。
”“人们都说,孩子是母亲身上的一块肉。
我想我从您身上掉下时,偷了您的心吧?要不,怎么饭桌上最可口的菜,您总推到我的面前?家里最新鲜的水果,您总放在我的写字台上?窗外阳光最朗照的地方,怎么总是挂着我的衣服?从小到大,您的目光,总在我身上停留;开口闭口,总是女儿长,女儿短的?”停下笔,抬起头,眨眨眼,我继续写了下去……“亲爱的,记得那只梨么?您总是说,您最不爱吃梨了。
那天,那有个小小虫眼的梨,您拿起它,嘟囔一句:‘呀,这个不好’,走进厨房,我以为您要丢了呢。
可是,我分明看到,您用小刀削去虫眼,吃得是那么香甜,那么有味……”“当您感觉到我在注意您时,您像偷吃糖果的孩子,急急的,又故作轻松的解释说:‘扔了,怪可惜的’。
那一刻,我的胸口像被堵了块石头,闷闷的。
亲爱的,那一刻,我暗暗告诉自己,要永远爱那个深爱着我的您。
乖乖的,不再挑食,不再惹您生气。
是您教给了我爱,是您让我感受到了爱的美好……”“亲爱的,记得那个有明媚阳光的午后吗?您照着镜了,随意的说:‘帮我拔拔白头发吧!’我有些愕然,您那头曾如黑色瀑布的秀发,已是干枯灰暗,依稀有几根银丝,闪着岁月的光痕!它刺痛了我的眼睛!我仔细的搜寻着,不停的拔下那根根白发,真想能为您抚去时光的印迹。
您问一句:‘不少吧?老了啊!’您那看似不经意的话语里,透着忧伤。
‘说什么呢?’我嗔怪着轻推您,愧疚感却油然而生:是我,是我亲手种下了这根根银发,却无力阻止它悄悄的蔓延……“亲爱的,女儿虽然心里感激,口头上却是那么不擅表达。
但是,请您相信,女儿真的爱您;也请您相信,女儿因为爱您,所以会珍惜每一天,会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只为了让您开心并给带给您更多的幸福……”雨声渐息,天地间一片静谧。
揉揉酸酸的眼,我,小心的,将这信折好;轻轻的,放在了妈妈的枕旁……。